通典 乐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通典
《通典》 乐典 第 一 百 四 十 二 杜佑

乐二歷代沿革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齐武帝建元二年,有司奏:郊庙雅乐歌辞,旧使学士博士撰,搜简採用。

参议,太庙登歌宜用司徒褚彦回之辞,余悉用黄门郎谢超宗辞。

超宗所撰,多刪顏延之、谢庄辞以为新曲。

其太庙二室及郊配辞,並尚书令王俭所作。

其祀南郊,群臣出入,奏肃咸之乐;牲出入,奏引牲之乐;荐籩豆,呈毛血,奏嘉荐之乐;迎送神,奏昭夏之乐;皇帝入坛东门,奏永至之乐;升坛,奏登歌;初献,奏文德宣烈之乐,次奏武德宣烈之乐;太祖高皇帝配享,奏高德宣烈之乐;饮福酒,奏嘉胙之乐;就燎位,奏昭远之乐;还便殿,奏休成之乐。

还北郊,初献,奏地德凯容之乐,次奏昭德凯容之乐;瘞埋,奏隶幽之乐;余乐並与南郊同。

明堂,初献,奏凯容宣烈之乐,宾出入及余乐与南北郊同。

祠庙,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之乐;太祝祼地,奏登歌;诸皇祖,各奏凯容;帝还东壁上福酒,奏永胙;送神,奏肆夏;其群臣出入、牲出入、荐毛血、迎神、诣便殿,並与两郊、明堂同。

太祖神室,奏高德宣烈之乐;穆后神室,奏穆德凯容之乐;高宗神室,奏明德凯容之乐。

四年,籍田,詔驍骑將军江淹造籍田歌二章。

六年,制「位未登黄门郎,不得畜女妓」。

黄门班在五品。

明帝建武二年,雩祭明堂,用谢朓造辞。

梁武帝思弘古乐,天监元年,下詔求学术通明者皆陈所见。

时对乐者七十八家,咸言乐之宜改,不言改乐之法。

帝素善音律,遂自制四器,名之为通,以定雅乐,莫不和韵。

语在制迼篇中。

初,齐永明中,舞人所冠幘並簪笔,武帝曰:「笔笏盖以记事受言,舞不受言,何事簪笔。

岂有身服朝衣,而足綦讌履。

」綦音忌。

於是去笔。

乃定郊禋宗庙及三朝之雅乐,以武舞为大壮舞,取易云「大者壮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

以文舞为大观舞,取易云「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

国乐以「雅」为称,取诗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

」止乎十二,则天数也。

乃去阶步之乐,增彻食之雅焉。

皇帝出入,宋孝武孝建二年起居注奏永至,齐及梁初亦同。

至是改为皇雅,取诗「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也。

二郊、太庙同用。

皇太子出入,奏胤雅,取诗「君子万年,永锡尔胤」。

王公出入,奏寅雅,取尚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也。

上寿酒,奏介雅,取诗「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也。

食举,奏需雅,取易「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也。

撤撰,奏雍雅,取礼记「大饗客出以雍撤」也。

並三朝用之。

牲出入,宋废帝元徽二年仪注奏引牲,齐及梁初亦同。

至是改为涤雅,取礼记「帝牛必在涤三月」也。

荐毛血,宋元徽三年仪注奏嘉荐,至是为牷雅,取左氏传「牲牷肥腯」。

北郊、明堂、太庙並同用。

降神及迎送,宋元徽三年仪注奏昭夏,齐及梁初亦同。

至是改为諴雅,取尚书「至諴感神」。

皇帝饮福酒,宋元徽三年仪注奏嘉胙,至齐不改,梁初改为永胙。

至是改为献雅,取礼记祭统「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

今之福酒,亦古献之义也。

北郊、明堂、太庙同用。

就燎位,宋元徽三年仪注奏昭远,及齐不改;就埋位,齐永明六年仪注奏隶幽。

至是燎埋俱奏禋雅,取周礼大宗伯「以禋祀昊天上帝」也。

眾官出入,宋元徽三年仪注奏肃咸,齐及梁初亦同。

至是改为俊雅,取礼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于学,曰俊士」也。

二郊、太庙、明堂,三朝同用焉。

其辞並沈约所制也。

是时礼乐制度,粲然有序。

鼓吹,宋、齐並用汉制曲,又充庭用十六曲。

武帝乃去其四曲,留其十二,合四时也。

更制新歌,以述功德。

天监七年,將有事于太庙。

詔曰:「礼云「齐日不乐」,今亲奉始出宫,振作鼓吹。

外可详议。

」八座丞郎参议,请舆驾始出,鼓吹从而不作,还宫如常仪。

帝从之,遂以定制。

初,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

」识者言,白铜谓金,蹄谓马也;白,金色。

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谣言。

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絃。

帝既篤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劝、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

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唄,音败。

设无遮大会则为之。

其后台城沦没,简文帝受制於侯景。

景以简文女溧音栗阳公主为妃,请帝及主母范淑妃宴於西州,奏梁所常用乐。

景仪同索超世亦在宴筵。

帝潸然屑涕。

景兴曰:「陛下何不乐也?」帝强笑曰:「丞相言索超世闻此以为何声?」景曰:「臣且不知,何独超世。

」自此乐府不修,风雅咸尽矣。

及王僧辩破侯景,诸乐並送荆州。

经乱,工器颇闕,元帝詔有司补缀纔备。

荆州陷没,周人初不知採用,工人有知音者並入关中,隨例多没为奴婢。

陈初,武帝詔求宋、齐故事。

太常卿周弘让奏曰:「齐氏承宋,咸用元徽旧式,宗祀朝饗,奏乐俱同,唯北郊之礼,颇有增益。

皇帝入壝门,奏永至;饮福酒,奏嘉胙;太尉亚献,奏凯容;埋牲,奏隶幽;帝还便殿,奏休成;眾官入出,並奏肃咸。

此乃元徽所闕,永明六年之所加也。

唯送神之乐,宋孝建二年秋起居注云「奏肆夏」,齐永明中改奏昭夏。

」帝遂依之。

是时並用梁乐,唯改七室舞辞。

文帝天嘉元年,始定圆丘、明堂及宗庙乐。

都官尚书到仲举奏:「眾官入出,皆奏肃咸。

牲入出,奏引牲。

荐毛血,奏嘉荐。

迎送神,奏昭夏。

皇帝入坛,奏永至。

皇帝升陛,奏登歌。

皇帝初献及太尉亚献、光禄勋终献,並奏宣烈。

皇帝饮福酒,奏嘉胙;就燎位,奏昭远;还便殿,奏休成。

宣帝太建元年,定三朝之乐,採梁故事,奏相和五引,各隨王月。

祠用宋曲,宴准梁乐,盖取人神不杂也。

五年,詔尚书左丞刘平、仪曹郎张崖,定南北郊及明堂仪注。

改天嘉中所用齐乐,尽以「韶」为名。

工就位定,协律校尉举麾,太乐令跪赞云:「奏懋韶之乐。

」降神,奏通韶;牲入出,奏洁韶;帝入坛及还便殿,奏穆韶。

帝初再拜,舞七德,工执干楯,曲终復缀。

出就悬东,继舞九序,工执羽籥。

献爵於天神及太祖之座,奏登歌。

帝饮福酒,奏嘉韶;就燎位,奏报韶。

至六年十一月,侍中尚书左仆射徐陵、仪曹郎中沈罕奏,来年元会仪注,先会一日,太乐展宫悬、高、五案於殿庭。

客入,奏相和五引。

帝出,黄门侍郎举麾於殿上,掌固应之,举於阶下,奏康韶之乐。

詔延王公登,奏变韶。

奉珪璧讫,初引下殿,奏亦如之。

帝兴,入便殿,奏穆韶。

更衣又出,奏亦如之。

帝举酒,奏绥韶。

进膳,奏侑韶。

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

其鼓吹杂伎,取晋、宋之旧,微更附益。

及后主嗣位,沈荒於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

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

又於清乐中造黄鸝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釵两臂垂等曲,与幸臣制其歌词,綺艳相高,极於轻荡。

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后魏道武皇帝定中山,获其乐悬,未遑创改,因时而用之。

代歷分崩,颇有遗失。

天兴元年冬,詔尚书吏部郎邓彦海定律吕,协音乐。

及追尊曾祖、祖、考诸帝,乐用八佾,舞皇始舞。

皇始舞,道武所作也,以明开大始祖之业。

后更制宗庙。

皇帝入庙门,奏王夏,太祝迎神於庙门,奏迎神曲,犹古降神之乐;干豆上,奏登歌,犹古清庙之乐;曲终,下奏神祚,嘉神明之饗也;皇帝行礼七庙,奏陛步,以为行止之节;皇帝出门,奏总章,次奏八佾舞,次奏送神曲。

道武初,冬至祭天于南郊圆丘,乐用皇矣,奏云和之舞,事讫,奏维皇,將燎;夏至祭地祇于北郊方泽,乐用神祚,奏大武之舞。

正月上日,饗群臣,宣布政教,备列宫悬正乐,兼奏燕、赵、秦、吴之音,五方殊俗之曲。

四时饗会亦用焉。

又有掖庭中歌真人代歌,上敘祖宗开业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跡,凡有百五十章。

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以备百戏,大饗设之於殿庭,如汉、晋之旧也。

明元帝初,又增修之,撰合大曲,更为钟鼓之节。

太武帝破赫连昌,获古雅乐,及平凉州,破沮渠氏。

得其伶人、器服,並择而存之。

后通西域,又以悦般国鼓舞设於乐署。

其后古乐音制,罕復传习,旧工更尽,声曲多亡。

孝文帝太和初,司乐上书,陈乐章有闕,求集群官议定其事,并访吏人有能体解古乐者,与之广修器数,甄立名器,以谐八音。

詔可。

虽经眾议,卒无洞晓音律,乐部不能立,其事弥有残缺。

然方乐之制及四夷歌舞,稍列於太乐,金石羽旄之饰,为壮丽於往时矣。

后又詔中书监高閭,令与太乐详採古今,以备乐典。

歷年未精,而閭卒。

宣武帝正始中,詔太常卿刘芳主修营乐器。

时扬州人张阳子、义阳人倪凤皇、陈孝孙、戴当千、吴殿、陈文明、陈成等七人颇解雅乐正声,八佾、文武二舞,钟磬、管絃、登歌声调,芳皆令教习,参取是非。

初,御史中尉元匡与芳等竞论钟律。

孝明帝熙平二年冬,匡復上言其事,太师、高阳王雍等奏停之。

先是,有陈仲儒者自江南归国,颇闲乐事,请依京房立准,以调八音。

神龟二年夏,有司及萧宝寅等奏言:「仲儒輒持己心,轻欲制作,不可依许。

」詔曰:「如所奏。

」语在制造篇中。

正光中,詔侍中、安丰王延明与其门生河间信都芳博採古今乐事,芳后乃选延明所集乐说并诸器物准图二十余事而注之,不得在乐署考正声律也。

至普泰初,前废帝詔尚书长孙稚、太常卿袓莹理金石。

武帝永熙二年春,祖莹復议曰:「按周兼六代之乐,声律所施,咸有次第。

自灭学以后,礼乐散亡,汉来所存,二舞而已。

今请改韶舞为崇德,武舞为章烈,总名曰嘉成。

汉乐章云:「高张四悬,神来讌饗。

」宗庙所设,宫悬明矣。

计五郊天神,尊於人鬼;六宫阴极,体同至尊。

理无减降,宜皆用宫悬。

其舞人冠服制裁咸同旧式。

」詔曰:「以「成」为号,良无间然。

六代之舞,皆以大为名,今可准古为大成也。

其舞但依旧为文武而已。

余如议。

后太乐令崔九龙言於太常卿祖莹曰:「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於黄鍾,终於中吕。

今古杂曲,隨调举之,將五百曲。

恐诸曲名,后致亡失,今輒条记,存之於乐府。

」莹依而上之。

九龙所录,或雅或郑,至於谣俗、四夷杂歌,但记其声折而已,不能知其本意。

又名多舛谬,莫识所由,隨其淫正而取之。

乐署悉令传习,其中復有所遗,至於古雅,尤多亡失。

初,孝文皇帝因討淮、汉,宣武定寿春,收其声伎。

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鳩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谓清商。

至於殿庭饗宴兼奏之。

其圆丘、方泽、上辛、地祇、五郊、四时拜庙、三元、冬至、社稷、马射、籍田乐人之数,各有差等。

自宣武已后,始爱胡声,洎於迁都。

屈茨,琵琶,五絃,箜篌,胡●,胡鼓,铜鈸,打沙罗,胡舞鏗鏘鏜鎝,上音汤。

下音塔。

洪心骇耳,抚箏新靡绝丽,歌响全似吟哭,听之者无不悽愴。

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

皆初声颇復闲缓,度曲转急躁。

按此音所由,源出西域诸天诸佛韵调,娄罗胡语,直置难解,况復被之土木?是以感其声者,莫不奢淫躁竞,举止轻飆,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蹻羌娇反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於中,不能自止。

论乐岂须钟鼓,但问风化浅\深,虽此胡声,足败华俗。

非唯人情感动,衣服亦隨之以变,长衫戇帽,阔带小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