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秋声馆词话 卷十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听秋声馆词话
《听秋声馆词话》 卷十八 丁绍仪

黄仁与汤成烈词

姚君春木尝言其乡人黄研北司马[仁]词甚工,余觅其稿未获,仅於元和朱子鹤词稿中见其赋谢饷莼,即用见寄韵摸鱼儿云:"问当年、季鹰何事,相思偏在秋老。 波光万顷和风,一碧暗催诗稿。 劳远眺。 记亭倚垂虹,宛转心萦绕。 渔师昨报。 恰雉尾初齐,龙髯新长,风味绝尘表。 蒙持赠,伴以瑶华寄早。 缠绵如挹兰抱。 邹陈唱和图重绘,添个采春游棹。 思浩渺。 把锦带羹调,顿许闲愁扫。 相逢醉倒。 道羊酪休提,河豚未上,第一露葵好。"

次韵极稳,洵非作家不办。

近读谢厚庵司马思忠录,又见其吊陈莲峰军门[化成]战殁吴淞口水龙吟云:"海天独障狂澜。 鸢飞欲堕愁无际。 鼍梁乍驾,鹤轩何处,沙虫争避。 大树思公,长城坏我,石衔填未。 把纯钩欲试,唾壶频击,挥难尽,英雄泪。 毕竟将军不死。 跨长鲸、敌魂犹悸。 金戈铁甲,云车风马,雷霆精锐。 豹苦留皮,鸡羞断尾,有如江水。 报声香俎豆,泖峰同寿,壮干坤气。"

思忠录内又有阳湖汤果卿司马[成烈]免姚履堂大令[怀祥]殉难定海,即题所书闱中蓝笔字后,水龙吟云:"海涛卷尽云旗,灵风怒压鲲鲸浪。 军余残戍,城悬孤岛,臣心空壮。 桨折鸳鸯,锋撄豺虎,星先陨将。 算阳侯相逼,冯夷相迓,名不与,身俱丧。 为展当年遗翰,想霓裳、众仙同唱。 鸾翔天表,蛟腾云外,英姿飒爽。 片纸琳琅,故人郑重,墨林珍赏。 待镌华石室,行间正气,浩然流响。"

陈军门同安人,姚大令侯官人。

道光二十年英夷扰浙,首陷镇海,大令投池死。

军门与两江制府牛[鉴]分守吴淞,牛选遁,军门无援,力战阵亡。

时浙帅中,节节退避者为余提督[步云],后死於法。

词中"鹤轩何处"、"军余残戍"语,均寓微词。

牛、余二人,咸负盛名,时尚不敢讼言也。

孙尔准雕云词

吾乡孙文靖[尔准]由翰林出守汀州,仕至浙闽总督,曾两渡台阳,奠安反侧。

余如修通志、小西湖、建义仓、拓贡院,皆为之不遗余力。

殁未廿年,知其事者已鲜。

独为方伯时,先因海氛未靖,严海禁,鄞人之贾闽木者困甚。

事定,禁如故,公请弛之。

至今宁波会馆值公生日,演剧称祝弗替。

近复拓地建祠,以志不忘,殆非公意料所及。

公清节自励,历仕三十年,不益一椽,身后遗书数箧,亦斥卖几尽。

著有泰云堂诗文集并雕云词。

谒金门云:"寒侧侧。 极目半空云湿。 雨态横斜烟态直。 做春阴天色。 路转垂杨巷陌。 沽酒溪村南北。 帘绉波痕翻未得。 东风初著力。"

红花埠道中卜算子云:"古道骤骄骢,一望平如砥。 荠麦茫茫绿未齐,春在溟里。 茸帽曳轻裘,斜日寒如水。 回首江南正落花,香上红襟嘴。"

又三十初度金缕曲中云:"但说文章堪报国,恐苍苍未尽生才意。"

其抱负已见一斑。

先君子尝言文靖,接僚属蔼然可亲,然小有过差,弹劾不稍宽,行事微近乎刻。

故二子均无后。

又言案牍中不足蔽辜四字,始自吾乡秦文恭[蕙田]。

今后裔灭绝,求降为皂隶者亦无有矣。

因忆海康陈清端[宾]年谱,恭录圣祖谕云:清官固好,恐清而刻,人便不能相安。

大哉皇言,然特为上等人说法耳。

下愚则不移。

孟超然词

大兴朱竹君学士[筠],干隆庚寅主试闽中,梦武夷君见召,约以十年后往。

逮辛丑视学任满入都,未久以微疾逝。

时学士弟吾君相国方视闽学,闽县孟瓶庵吏部吊以金缕曲云:"廿载蓬瀛客。 贺征轺、搴帷南望,山丹水碧。 一枕清宵催客梦,梦到洞天窟宅。 讶云马风车络驿。 九曲峰头虚左待,望先在、认取三生石。 休忘却,旧丹册。 当时鞅掌慵登陟。 语仙灵、相期十载,不辜诺责。 谁料轩重莅止,到眼岩峦犹昔。 曾未几、果登仙籍。 话到幔亭张宴事,吹篪人、凄断缑山笛。 才俯仰,总陈迹。"

学士性通脱,见客或不衣冠,而宏奖风流,如恐不及。

任安徽学政时,奏言永乐大典中多逸书,宜采录。

遂开四库馆,徽天下遗书,古人未传之本,藉以流布。

昔香山、曼卿或主蓉城,或归兜率,才人灵爽每有所凭,学士武夷之召,夫岂无征。

吏部名超然,以部曹提学四川,清操绝俗,生平积学砥行,所著书皆切伦常日用,词仅存一阕。

钦定词谱未采词

万氏词律成於康熙二十六年,共六百五十九调,计一千一百七十三体。

至五十四年,钦定词谱成,共八百二十六调,计二千三百六体。

较之万律,增体一倍奇。

然校定为谱者,仅居其半,余皆列以备体而已。

乃采取犹有未及。

如李光庄简集之琼台,王质雪山集之红窗怨、无月不登楼,吴则礼化湖集之江楼令,阳春白雪所录潘元质孟之蝉,谭宣子之鸣梭、西窗烛,曹{备逯}之惜余妍,刘埙水云村稿之湘灵瑟,王寂拙轩集之红袖扶,仇远无弦琴谱之睡花阴令、阳台怨。

又阳春白雪所录李宏模之仄韵庆清朝,杜良臣之平韵三姝媚,杜龙沙之平韵雨霖铃,刘学箕方是闲居士集之忆王孙,清波杂志所录朱耆寿之瑞鹤仙,碧鸡漫志所录宇文虚中之迎春乐,字数句读均殊,亦未编入又一体,至浙江通志录文与可[同]天香引云:"三月三、花雾吹晴。 见麟凤沧洲,鸳鹭沙汀。 华鼓清箫,红云兰棹,青旗亭。 细看来、春风世情。 都分在、流水歌声。 弱燕娇莺,冷笑诗仙,击戢扬ぎ。"

当是天香引正体,为北曲折桂令所自出。

顾不收此词,而收倪云林、张小山之折桂令,以又名天香引,合而一之。

所收央山红慢,乃宋时元绛作,而讹为元载,以是知邓林沧海,虽奉敕搜讨,尚多遗佚。

且考核偶疏,即不免舛午。

昔与伯夔丈谈此,丈云:天下事大抵如此,世人每恃其一己之私,谓足以甄罗无失,其失弥甚,文字其一端耳。

蒋知节词

昔有友人论及干隆中诗人,推袁、蒋、赵为三大家,顾毁誉各半,迄无定评。

姚君春木在座,言随园出入诚斋、放翁二家,而善於变化。

藏园以山谷为宗,而排过之。

瓯北学苏而离形脱貌,独出心裁。

其气概皆足牢宠一切,惟去唐音尚远。

少陵云:"老去渐於诗律细",细之一字,概似未闻。

盖未能敛才就范,是故能诗而不能词。

余於诗无所解,未敢置喙,然博雅敏给如三家,后人正未易及。

心太史颇以工词称,惜所著铜弦词,时杂以诗句曲句,王氏词综选三阕而已。

其嗣君秋竹广文[知节]词独清妙,吴兰雪香苏山馆集中,附其体牛坳吹笛图洞仙歌云:"谁家牧子,下斜阳樵径。 短笛声清四山应。 任吹来天籁,略带宫商,浑不减、五月落梅风韵。 知音桓子野,倾耳风前,一样青云动幽兴。 悬簿遍高门,挟瑟吹竽,难陶写、骚人情性。 便白石南山宁生歌,也不令斯时,溷人清听。"

可谓别具妙心,自饶雅韵。

钱廷良词

语有宜於词不宜於诗者,富平李天生太史[因笃]别母诗云:"老母悯游子,欲言先欷。 不问何日行,先问何日归。"

非不真挚,终嫌浅率。

钱谢庵吏部用其意为临江仙后结云:"行期还未定,急为问归期。"

便觉情韵悠长,耐人循讽。

昔钟仲山有郊行句云:"燕子不来蝴蝶瘦,饼桃开得可怜红。"

余曾语以宜易为词,入之诗中纤矣。

吏部子小谢明府[廷良]亦工词,临江仙云:"记得个人临水住,几回舟泊横桥。 三层楼上度春宵。 同拈双带子,量取别来腰。 才上明灯扶半醉,相携更荡兰桡。 是谁隔舫坐吹箫。 惹他绡帕上,香泪湿红潮。"

消寒咏古,分赋得黄华坊为明妓薛素素故居,水龙吟云:"长安九陌花飞,余香埋却韦娘宅。 黄华坊底,粉垣零落,一痕斜日。 凤去台空,燕归楼圮,问谁曾识。 向荒苔寻遍,袜痕屐印,浑不见、行云迹。 传说技夸双绝。 控花骢、自调金勒。 鬟丝拂柳,舞衫翻锦,一鞭飞疾。 波妹弓圆,韩嫣弹去,路人争拾。 叹繁华何处,可怜都付,几声啼。"

前词"楼上""帕上",重两"上"字,小令中不犯为佳。

春草碧即番枪子

春草碧即番枪子,以韩玉词尾三字名之,词律未加研究,误分二体。

其词云:"莫将团扇双鸾隔。 要看玉溪头、春风客。 妙处风格萧闲,翠罗金缕、瘦宜窄。 转面两眉攒、青山色。 到此月想精神,花凝秀质。 待与不清狂,如何得。 怎奈难驻朝云,易成春梦恨又积。 送上七香车,春草碧。"

按四库全书总目,言宋时有两韩玉。

其一金史有传,字温甫,北平人。

金进士,官凤翔判官,当路忌其却敌功,被诬死。

一於绍兴初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

见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著有东浦词。

吴元润词

王兰泉司寇初集同时师友词为琴画楼词钞,后辑国朝词综,无不录入,独遗吴兰汀大令[元润]香溪瑶翠词,岂因其中岁阋墙,薄而屏之耶。

大令长洲人,官卫辉知县,为竹屿中翰弟,词体柔媚,颇似秦柳。

眼儿媚云:"梦中寻觅觉来空,不道乍相逢。 海棠深径,衣香翦翦,袜印弓弓。 含情却看笼鹦挂,絮语谅难通。 销魂此际,眉凝寸碧,脸晕微红。"

浪淘沙云:"深院泛光风。 香逗兰丛。 晚闻百舌唤春慵。 画得入诗眉样好,却是愁中。 花影一重重。 翠箔斜笼,灵犀脉脉杳难通。 不分翩翩双燕子,飞过墙东。"

园居春晚有怀竹屿兄,时客武林,祝英台近云:"竹风轻,花露滴。 暝色映帘箔。 手拓西窗,谁与共琴酌。 唤愁叶底鹃声,暗催春去,浑不管、倦怀寥落。 叹离索。 几回梦绕池塘,相思渺难。 夜雨联床,空忆旧时约。 思君门掩孤山,倚阑吟遍,对满院杨花飘泊。"

是其始,非不怡怡如也。

同时蒋逊如刺史有哭弟百字令云:"天乎何酷,正田荆芳茂,一枝先萎。 忆昔推梨还让枣,幼慧早传乡里。 金阙才登,玉楼遽召,竞爽而今已。 雁行中断,不堪翘首云际。 思子况见双亲,凭棺絮语,互洒风前涕。 为劝节哀佯作达,难掩神伤心悸。 姜被寒生,谢池梦杳,中夜频惊起。 泉台思慰,忍教孤寡无倚。"

沉痛语不堪卒读。

刺史名国华,干隆中进士,官冀州知州,亦长洲人。

李威词

闽语多鼻音,漳、泉二郡尤甚,往往一东与八庚,六麻与七阳互叶,即去声字亦多作平,故词家绝少。

独龙溪李凤冈太守[威]久任西曹,诗字俱宗山谷,间作小词。

后出守广州,乞病归,年八十余矣。

余在漳州,曾录存数阕。

对雨千秋岁云:"分蜂时候。 孤榻闲长昼。 山雨过,轻寒透。 发愁潘令改,腰怯休文瘦。 午睡醒,惊看窗外梅如豆。 索米长安久。 只是人依旧。 风意峭,云纹绉。 萍应池沼满,麦正郊原秀。 花事少,鼠姑已殿残春后。"

又同安刘芝圃孝廉[逢升]芝生草堂诗,附有数词,眼儿媚云:"莲衣吹堕镜云迷。 惆怅蝶来迟。 朱阑十二,红桥廿四,立了多时。 当时枉织鸳鸯锦,还是苦凝思。 最难忘处,初三月约,下九星期。"

殊雅洁。

余多粗俚,不仅调舛而已。

王岱词

王丹麓[卓]今世说言,王山长[岱]湘潭人,能诗文,兼工书画,崎磊落,名满海内,而不方言其能词。

按山长一字了庵,前明举孝廉,入国朝官知县。

有山花子云:"寒气分帘怕上钩。 金瓶得冻百花油。 试拂镜奁依旧似,一泓秋。 宿酒已消双颊晕,新螺偏蹙两峰愁。 欲折蜡梅呼婢子,下红楼。"

蒋氏瑶华集,录其白门春日满江红云:"历尽严寒,东风暖、为催春到。 听深巷、卖花声过,新妆竞巧。 金缕檀槽歌子夜,松茵油壁迎苏小。 看花忙、如蝶苦销魂,知多少。 年如旧,人空老。 无情事,多烦恼。 叹六朝如梦,又生芳草。 天自伤心天不语,春惟有恨春难好。 愿从今、一洗可怜肠,金尊倒。"

江浙妓女每出门侑酒,名盛者一夕十余处,所谓花忙如蝶也,知此风由来久矣。

梁肯堂词

识人未遇时已难,识之而肯力助其成尤难。

相传梁构亭制军[肯堂]未遇进,潦倒浙闱,游扬州,困甚,思染指漕务,得数十金以归,挟友人书谒丹徒令。

任丹徒者时为潜山熊太守[会公],便服延见,殊简傲,酬答十数语,忽易衣冠补行相见礼。

谓曰:"观君气宇,腾上必速,何落魄乃尔。 今县试在即,姑为吾阅卷。"

一日携五百金谓曰:"吾为子筹,非此不足北上,今以相赠,后不必偿。 第携此金去,仍沉浮幕客,我知之必遣人索,铢两不能少也。"

次年为干隆庚午,制军举京兆,仕至直隶总督,著有石幢居士吟稿。

梁晋竹孝廉[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录其安公子云:"不道春归也。 一春飘泊名花谢。 风雨妨花飞,片片乱穿帘罅。 看玉骨、瘦无半把。 妆初罢。 却为甚、暗地将愁惹。 最堪憎是,彻耳啼莺,声声娇姹。 待把流莺骂。 骂时休想莺儿怕。 离怨系来,心里病、翠毫难写。 还自过、曲台芳榭。 闲消夏。 更不管、冷落秋千架。 恨云恼月,者样痴情,与谁同话。"

词平平耳,因述熊公赠金事,并录之。

叶申芗词

闽县叶小庚太守[申芗],由己巳翰林出宰滇南,氵存升河南知府。

生平喜为词,辑有闽词钞、天籁轩词选、词谱、词韵、本事词等书,用力甚挚。

其自著意在瓣香北宋,顾所诣颇近龙川、龙洲二家。

如鹰潭晚眺谒金门云:"登临。 远水遥天一碧。 历历去帆山嘴灭。 晚江风正急。 高岸枫丹柏赤。 浅渚烟消霞湿。 做弄秋光娱倦客。 客怀愁转集。"

瑞午日泊兰溪南楼令云:"溪水碧如油。 溪娃惯荡舟。 俏凌波、秀靥明眸。 生长阑干船上住,浑不解,别离愁。 佳节快临流。 兰桡枉滞留。 忆台江、竞渡芳游。 鬓影衣香帘尽卷,人都上,水边楼。"

停空镜题词

郭频伽浮眉楼词,有题蜀主王衍停空镜月华清云:"秋老蟾蜍,春回鸾鹊,故宫铅水犹冷。 蜀道青天,铸出一丸孤影。 想当日、媚脸传红,定照见、醉妆初醒。 谁省。 向丽情集里,芳名细认。 记否良工质莹。 正绣幌低县,绮窗幽靓。 尖里罗巾,有个如花人并。 算尽随、金碗飘零,问可似、玉奴长恨。 堪哂。 怕后来花蕊,宫词难咏。"

凫芗宗伯红豆树馆集中亦有是题,并录其背铭云:"炼形神冶,莹质良工。 如珠出匣,似月停空。 当眉写翠,对脸传红。 绮窗绣幌,俱函影中。"

与十国春秋蜀王承休妻严氏镜铭词正同。

初谓停空之名,取铭中似月句耳。

后余游蜀,觉生叔父[楹]藏一镜,谓能映日见字,故名停空。

镜径五寸余,边厚五分,背中心铸太极,外环八卦,再外环十二生肖,边环楷书二十二字,即铭词。

天时晴朗,以镜面向日,支以木架,下置白纸,相离尺许,镜背之太极八卦生肖铭字皆现纸上,如隔轻纱,并无铜质者。

晚以烛映亦可,然不如日中明显。

不知与宗伯及白眉生所见是一是二,相传当日共铸二十枚,其铸法莫得而试矣。

吴兰修与仪克中词

粤东词家甚少,近日嘉应吴石华、番禺仪墨农,始以词名。

石华名兰修,嘉庆戊辰举人,官教谕,有桐花阁词。

采桑子云:"轻阴著意催寒食,风也纤纤。 半臂吴绵昨夜添。 海棠过了梨花病,春也恹恹。 人也恹恹。 不耐伤心怕卷帘。"

蝶恋花云:"恨缕情丝纷似织。 病过花朝,又是逢寒食。 多少春怀抛不得。 都来压损眉峰窄。 为底愁肠成百结。 一味多愁,只恐非常策。 葬罢落花无气力。 小阑干外斜阳碧。"

题吴兰雪悼亡姬岳绿春听香馆丛录疏影云:"帘栊正悄。 有青禽啼处,深翠围绕。 几折回廊,几点苔痕,都是屐声曾到。 蘼芜隐约裙腰碧,衬一片、伤心斜照。 甚东风、苦苦无情,便把柳枝吹老。 却意那时年少,鬓云才挽上,眉际春小。 黛不禁浓,螺也嫌深,无可奈何怀抱。 二分细腻三分怨,总未许、檀奴看饱。 叹人生、几日相怜,肠断一庭秋草。"

兰雪纳妾时,方以国博改中翰,有人戏以诗云:"逢人勉强称前辈,对妾殷勤学少年。"

证以未许檀奴看饱句,令人欲笑。

墨农名克中,少游京师,道光壬辰始举於乡,有剑光楼词。

浣溪沙云:"月暗堤长树影连。 一星萤火堕浓烟。 夜凉如水抱愁眠。 只有虫声来枕底,更无尘梦到鸥边。 听风听水又经年。"

蓬窗听雨用玉田生韵南浦云:"夜雨隔篷听,乍成眠、却又啼莺催晓。 坠梦觅江浔,东风软、况是闲愁难扫。 垂杨夹岸,断烟浮出青山小。 目送流红何处去,魂醉王孙芳草。 心头无限江山,向鸣榔声里,等闲过了。 新恨未分明,消凝候、蓦地旧愁都到。 回眸望渺。 而今燕语鸥盟悄。 一片归云留不住,窗外夕阳多少。"

刘雷恒与弟霖恒词

吾邑刘震修广文[雷恒]与弟沛然茂才[霖恒]均以文行重於时,百余年来遗编无可觅矣。

广文有百字令云:"早知离别,悔当初一笑,等闲心许。 自与云英成间隔,回首玉京迷路。 箧扇凉深,机丝露湿,冉冉三秋暮。 钿蝉零落,伊州一曲谁鼓。 就裹多少相思,缄愁欲发,欠归鸿度。 竟夕清砧将远梦,分付月明来去。 小影熏香,新诗断带,触著添离绪。 寄声安否。 此情惟感鹦鹉。 茂才浣溪沙云:“倩得蕉阴荫石栏。 空庭鹤小步珊珊。 几回幽梦未全阑。 雨点无多敲夜静。 乌啼一半送春残。 澹寒生处怯衣单。"

茂才此词,王氏录入词综,而未志里居与字,盖采自倚声集,未知为何处人也。

余尝谓倚声初集、草堂新集、诗余醉等书,或书名或书字,既不详书爵里,又不列明时代。

自赵闻礼阳春白雪始作之俑,杨升庵、陈耀文见为新异,踵而继之,益形其陋。

於知人论世之学,茫乎未闻,不但所选各词大半俚俗而已。

唐埙词

台阳篱落间半植草树,有名绿珊瑚者,不花无叶,而枝横生,葱翠可喜,亦海外异卉也。

唐益庵广文[埙]咏以玲珑玉云:"铁网兜来,疏篱外、翠影莎笼。 烟梢七尺,赛他火齐殷红。 遮断芦帘纸阁,怕龙须误竹,虬爪疑松。 青葱。 倩琼钗、簪向鬓蓬。 细认毗耶别种,称徐陵架笔,越样玲珑。 试折纤柯,配诗人、瘦削游筇。 何须缀枝密朵,早衬遍、苔阶凉月,屐印弓弓。 浑不见,绿衣娘、飞一浅茸。"

益庵居秀水,余三十年前旧友也。

诗文敏捷,工隶书,屡试不售,为人司记室。

后游台湾,值寇警,以杀贼功铨富阳训导。

方谓苜蓿一盘,堪以娱老,又值杭州陷,避乱来闽,鬓发皓然矣。

出竹西小筑词属为校正,余有献替,应时改定。

谒金门云:"蛩语悄。 秋意被他偷报。 碧泻银河流到晓。 牵牛花放了。 一径梧阴谁扫。 月底玉箫声杳。 帘卷西风人暗老。 怕将鸾镜照。"

舟行即事蝶恋花云:"一叶ザ轻柔橹短。 翦破靴纹,百摺春罗软。 几片落红飞断岸。 双双绿鸭衔来远。 晓日微烘风力缓。 不信浮槎,稳可通银汉。 梦压鸳衾犹未转。 玉骢嘶向谁家院。"

题祝菊门孝廉潇湘听雨图凄凉犯云:"梦回篷底。 连宵雨、声声都带秋意。 荒洲断渚,鸥寒鹭冷,客游倦矣。 飘萧未已。 问洒遍、黄芦丛未。 怕湘娥、千来幽怨,蓦地又勾起。 遥指峰青处,爪印泥痕,而今犹记。 生绡重展,认依稀、层峦如洗。 一抹烟痕,把多少、离魂牢系。 忆年时,点点似和断雁唳。"

再录唐埙词

益庵至闽无所遇,重渡东瀛,为书院山长。

近闻以言贾祸,既老且贫,其词未必能刊,再录数阕於此。

鹊桥仙云:"莺啼人倦,鹃啼人怨,春老几家庭院。 惜花枉自嘱东风,早飞却、残红一半。 天涯何远,流光易换,漫把水晶帘卷。 隔墙俏影送秋千,应不解、愁长愁短。"

迷神引云:"糁瓦清霜催寒急。 声递谁家横笛。 风吹罗幕,闪银灯灭。 夜初长,人何处,暗悲噎。 记得梅花开,迟夜月。 记得柳花飞,碾晴雪。 秋上心头,愁过秋时节。 便到愁来,和谁说。 双鬓刁骚,早融尽、肝肠铁。 怅年时,红墙近,蓬山隔。 睡也数更更,鱼柝击。 醒也听声声,虬漏咽。"

白下高竹坡以"明月满船归去好,美人亲手炙鲈鱼"句意绘图索题,为赋摸鱼儿云:"算年来、摇烟汤月,狎鸥生计差近。 半规蟾魄湖心浸,端正一奁明镜。 卿试问。 问秋老莼肥,何不携归艇。 襟尘氵净。 羡软翦靴纹,低匀黛翠,重把莫愁认。 舵楼底,好是不愁孤另。 纤纤微露眉靓。 宵深稳抱鸳鸯宿,篷背悄移花影。 君且听。 听珠样歌喉,唱到风波定。 别饶清兴。 看暖炙银鲈,满浮绿蚁,此乐更谁省。"

晁端礼黄河清慢

晁端礼在蔡京荐为大晟府协律,时值河清,献词云:"晴景初升风细细。 云收天淡如洗。 望外凤凰城阙,葱葱佳气。 朝罢香烟满袖,侍臣报、天颜有喜。 夜来连得封章,秦大河、彻底清Г。 君王寿与天齐,馨香动、上穹频降祥瑞。 大晟奏功,六乐初调角征。 合殿熏风乍转,万花覆、千官尽醉。 内家传诏,重开宴、未央宫里。"

即以黄河清慢名调。

京子条铁围山丛谈谓其音调极美,天下无间遐迩大小,皆争唱之。

近日万氏词律,漏未收采。

按叶少蕴避暑录话言,崇宁初,大乐无征调,蔡京徇议者请,欲补其阙。

教坊大使丁仙现云:"音已久亡,不宜妄作。"

京不听,遂使他工为之,逾旬得数曲,即黄河清之类。

京喜极,召众工按试,使仙现在旁听之。

乐阕,问何如。

仙现曰:"曲甚好,只是落韵。"

盖末音寄煞他调,俗所谓落腔是也。

词中六乐初调句,正以谀京。

其时朝臣无不从风而靡。

仙现一乐工耳,独矫矫不阿如此,与石工安民不肯刊名元裳碑,正复相似。

噫,是非风节,不在士大夫而在草莽,宋之所以南渡欤。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