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功臣武德元年八月六日。
詔曰。
朕起义晋阳。
遂登皇极。
经纶天下。
实仗群材。
尚书令秦王。
右仆射裴寂。
或合契元谋\。
或同心运\始。
並蹈义轻生。
捐家殉节。
艰辛备履。
金石不移。
论此忠勤。
理宜优异。
官爵之荣。
抑惟旧典。
勋贤之议。
宜有別恩。
其罪非叛逆。
可听恕一死。
其太原元谋\勋效者。
宜以名闻。
及所司进簿。
尚书右仆射裴寂。
纳言刘文静。
加恕二死。
左驍卫大將军长孙顺德。
右驍卫大將军刘宏基。
都水监赵文恪。
右屯卫大將军竇琮。
卫尉少卿刘政会。
鸿臚卿刘世龙。
吏部侍郎殷开山。
左翊卫大將军柴绍。
內史侍郎唐俭。
库部郎中武士?。
驃骑將军张平高。
左驍卫长史许世绪。
李思行。
李高迁等。
並恕一死。
三年二月十日。
詔曰。
贵爵尚齿。
列代通规。
进善优贤。
有国彝训。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寂。
太子少保新昌县公纲。
左武候大將军陈国公抗。
太常卿沛国公元。
纳言汉东郡公叔达。
內史令宋国公瑀。
兵部尚书蒋国公通。
户部尚书滎阳郡公善果。
右武候大將军罗侯。
御史大夫滑国公?逸。
並职司近侍。
任兼心膂。
恩礼所加。
义从隆渥。
寂已下奏事及侍立。
並令升殿。
其年三月。
隋尚舍奉御郭宏道来归。
引见帝。
泣曰。
臣识龙顏。
在天下之先。
今拜闕庭。
在眾人之后。
遂拜同州刺史。
每参见奏事。
並升殿。
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詔曰。
褒贤昭德。
昔王令典。
旌善念功。
有国彝训。
吏部尚书上党县公长孙无忌。
中书令临淄县侯房元龄。
右武候大將军尉迟敬德。
兵部尚书建平县男杜如晦。
左卫將军全椒县子侯君集等。
或夙预謨谋\。
绸繆帷幄。
竭心倾恳。
备申忠益。
或早从任使。
契阔戎麾。
诚\著艰难。
绩宣內外。
义冠终始。
志坚金石。
誓以山河。
实允朝议。
无忌封齐国公。
元龄封邢国公。
敬德封鄂国公。
如晦封莱国公。
君集封潞国公。
其食邑各三千户。
遣侍中陈叔达於殿阶下唱名示之。
上谓曰。
朕敘公卿勋劳。
量定封邑。
恐不能尽。
当各自言。
从叔父淮安王神通进曰。
义旗初起。
臣率兵先至。
今房元龄杜如晦等。
刀笔之人。
功居第一。
臣窃不伏。
上曰。
义旗初起。
人皆有心。
叔父虽得率兵。
未尝身履行阵。
山东未定。
受委专征。
建德南侵。
全军陷没。
刘黑闥翻动。
望风而破。
今计勋行赏。
元龄等有筹谋\帷幄。
定社稷之功。
所以汉之萧何。
虽无汗马。
指踪推轂。
故得功名第一。
叔父于国至亲。
诚\无所爱。
但以不可缘私。
滥与勋臣共赏耳。
初。
將军邱师利等。
咸自矜其功。
或攘袂指天。
以手画地。
及见淮安王理屈。
自相谓曰。
陛下以至公行赏。
不私其亲。
吾属何宜妄诉。
贞观六年九月。
宴于庆善宫。
时有班居尉迟敬德上者。
敬德怒曰。
汝有何功。
合坐我上。
任城王道宗因解諭之。
敬德拳殴道宗。
目几眇。
太宗不懌而罢。
尝谓敬德曰。
朕旧览汉史。
见汉高祖功臣获罪者多。
意常尤之。
及居大位以来。
恒欲保全功臣。
令子孙无绝。
然卿居官。
輒犯宪法。
方知韩彭夷戮。
非汉祖之愆。
国家大事。
惟赏与罚。
非分之恩。
不可数行。
勉自修飭。
无貽后悔。
数年。
敬德遂飞链金石。
闲居服云母粉。
穿筑池台。
常奏清商乐。
以自奉养。
不与外人交通。
凡十六年。
至显庆三年十月卒。
许敬宗请加赠。
上曰。
敬德功业。
谁之儔也。
对曰。
武德末年。
二凶构乱。
经纶中兴之业。
能置宗庙之安者。
敬德功当第一。
太尉无忌曰。
敬德早从征伐。
勋庸茂著。
贞观之初。
特效殊绩。
比诸將帅。
超越等伦。
李靖南定荆吴。
北平突厥。
外內之功虽別。
论其勋效。
实宜相准。
上以为然。
遂赠司徒。
并州都督。
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詔曰。
自古皇王。
褒崇勋德。
既勒名於钟鼎。
又图形於丹青。
是以甘露良佐。
麟阁著其美。
建武功臣。
云台纪其跡。
司徒赵国公无忌。
司空河间王孝恭。
故司空莱国公如晦。
故太子太师郑文贞公征。
司空梁国公元龄。
开府仪同三司右仆射申国公士廉。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特进卫国公靖。
特进宋国公瑀。
故扬州都督褒国忠壮公志元。
辅国大將军夔国公宏基。
故尚书左仆射蒋国公通。
故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国公开山。
故荆州都督譙襄公绍。
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顺德。
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
故左驍骑大將军郯襄公公谨。
左领军大將军卢国公程知节。
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故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兵部尚书英国公李世勣。
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
宜酌故实。
宏兹令典。
可並图画于凌烟阁。
庶念功之怀。
无谢于前载。
旌贤之义。
永貽於后昆。
永徽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敕。
功臣贞观二十三年已来简退者。
特宜同致仕例。
其太原元从。
及秦府左右。
仍各加阶。
先有正四品者。
不在此例。
五年二月四日詔。
屈突通。
殷开山。
並赠司空。
长孙顺德。
赠开府仪同三司。
竇琮。
赠特进。
史大奈。
赠辅国大將军。
温大雅。
赠尚书右仆射。
权宏寿。
赠太子少师。
刘政会。
武士?。
並赠并州都督。
张公谨。
赠荆州都督。
李高迁。
赠凉州都督。
李思行。
赠洪州都督。
张平高。
赠潭州都督。
时武昭仪用事。
赠其父。
故引功臣以赠之。
总章元年三月六日詔。
太原元从。
西府旧臣。
今亲详览。
具为等级。
赠司徒士?。
赠司空开山。
赠司马淮安王神通。
并州都督刘宏基。
赠并州都督刘政会。
并州都督唐俭。
左卫大將军竇琮。
荆州都督长孙顺德。
凉州都督史大奈。
赠幽州都督庞卿惲。
潭州都督钱九陇。
赠华州刺史柴绍。
赠潭州刺史张平高。
赠工部尚书裴寂。
洪州都督李思行。
洪州都督秦行师。
赠灵州都督许世绪。
凉州都督李高迁。
齐州刺史刘义节。
赠太尉高士廉。
赠司空屈突通。
赠太尉房元龄。
赠司空杜如晦。
赠司徒尉迟敬德。
扬州都督段志元。
益州都督程知节。
徐州刺史秦叔宝。
凉州都督宇文士及。
荆州都督张公谨。
荆州都督杜君绰。
荆州都督公孙武达。
荆州都督李安远。
代州都督郑仁泰。
荆州都督李孟尝。
幽州都督独孤彦云。
始州刺史刘师立等。
並立为第一功臣。
其家见在朝无五品已上官者。
子孙及曾孙。
擢一人授五品官。
若先有四品五品者。
加授子孙等一人两阶。
若三品已上。
加爵三等。
其第二等功臣。
见在朝无五品已上官者。
其子孙及曾孙。
擢一人授从六品。
若有五品已上者。
加一阶。
六品官者。
加两阶。
三品已上官者。
加爵一等。
时皇后欲褒崇其父。
特在功臣之上故也。
神龙元年七月制。
段志元。
屈突通。
萧瑀。
李靖。
秦叔宝。
长孙顺德。
刘宏基。
宇文士及。
钱九陇。
程知节。
庞卿惲。
竇琮。
苑君璋。
李子和。
张平高。
张公谨。
梁恪仁。
安修仁。
秦行师。
独孤彦云。
苏定方。
李安远。
郑仁泰。
杜君绰。
李孟尝等二十五家。
所食实封。
並依旧给。
其年九月敕。
自宏道以前。
经任相三年已上。
及秦府晋府寮佐四品已上。
并食实封功臣。
虽经罪责。
不致破家。
子孙无任京官者。
特宜优与一官。
英府周府旧寮。
五品已上子孙。
亦宜准此。
至德二载十二月朔日赦文。
扈从剑南。
缔构灵武。
册勋三十三人。
太子太师豳国公韦见素。
加开府仪同三司。
实封三百户。
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高力士。
加实封三百户。
右龙武大將军潁川郡公陈元礼。
封蔡国公。
实封三百户。
左龙武大將军田长文。
封雁门郡公。
实封二百户。
右龙武大將军张崇俊。
封南阳郡公。
实封二百户。
左羽林大將军杜休祥。
封冯翊郡公。
实封二百户。
尚书左仆射裴冕。
加开府仪同三司。
封冀国公。
实封三百户。
殿中监同正员判行军李辅国。
加开府仪同三司。
殿中监判行军事。
封成国公。
实封五百户。
宗正卿兼工部侍郎李遵。
加特进。
封郑国公。
实封二百户。
鸿臚卿中军都虞候李鼎。
开府仪同三司。
封保定郡公。
实封一百户。
鸿臚卿同正中军都知兵马使管崇嗣。
封鉅鹿郡公。
实封二百户。
右武卫大將军王竞。
加特进。
太原县侯。
封一百户。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军节度使子仪。
加司徒代国公。
实封一千户。
鸿臚卿朔方兵马使仆固怀恩。
封丰国公。
实封二百户。
左金吾卫大將军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
加兼卫尉卿。
封虢国公。
实封二百户。
司徒兼户部尚书太原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蓟国公光弼。
加司空。
兼兵部尚书。
封魏国公。
实封八百户。
御史大夫兼工部尚书。
招討两京。
并定武威武兴平等军。
兼关內节度使。
河西陇右伊西四镇行军兵马使王思礼。
加开府仪同三司。
封霍国公。
实封三百户。
太常卿司正兼御史大夫。
淮南西道节度採访使。
潁川郡公来瑱。
加开府仪同三司。
潁国公。
实封二百户。
太仆卿南阳太守知襄阳郡事金乡公鲁炅。
加开府仪同三司。
岐国公。
实封二百户。
京兆尹京畿採访计会招召宣慰使崔光远。
加特进。
礼部尚书。
鄴国公。
实封三百户。
开府仪同三司李光进。
封范阳郡公。
实封二百户。
左相苗晋卿。
加特进。
行侍中。
韩国公。
实封五百户。
宪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麟。
加金紫光禄大夫。
封褒国公。
实封五百户。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圆。
加特进。
中书令。
赵国公。
实封五百户。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河南节度採访使张镐。
加银青光禄大夫。
南阳郡公。
太子少师房琯。
加金紫光禄大夫。
清河郡公。
太子少保虢王巨。
加光禄大夫。
御史大夫赵国公李峘。
加金紫光禄大夫。
户部尚书。
吏部尚书郇国公韦陟。
加金紫光禄大夫。
礼部尚书李峴。
加光禄大夫兼御史大夫。
京兆尹封梁国公户部侍郎苏震。
加银青光禄大夫。
吏部侍郎。
大歷十四年闰五月詔。
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子仪。
赐号尚父。
兼太尉中书令。
加实封通前二千户。
月给千五百人粮。
二百匹马芻谷。
其年六月一日制。
武德已来宰相。
及实封功臣。
子孙沈翳者。
量与一人正员官。
七月二十六日。
吏部请委史馆精加检勘。
审定名跡。
至建中元年九月五日。
史馆奏。
武德已来。
实封陪葬配饗功臣。
名跡崇高者十一人。
第一等。
司空魏国公裴寂。
纳言鲁国公刘文静。
太尉赵国公长孙?忌。
尚书左仆射卫国公李靖。
司空英国公李勣。
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
中书令博陵王崔元暐。
侍中平阳王敬暉。
侍中扶阳王桓彦范。
中书令南阳王袁恕己。
尚书左仆射徐国公刘幽求。
二十四人。
第二等。
司空河间王孝恭。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特进莒国公唐俭。
辅国大將军夔国公刘宏基。
左驍卫大將军薛国公长孙顺德。
行台尚书左仆射蒋国公屈突通。
行台尚书左仆射郧国公殷开山。
户部尚书渝国公刘政会。
工部尚书应国公武士?。
荆州都督譙国公柴绍。
扬州都督褒国公段志元。
右驍骑大將军郯国公张公谨。
右领军大將军卢国公程知节。
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
礼部尚书永兴县公虞世南。
工部尚书武阳县公李大亮。
散骑常侍丰城县男姚思廉。
左武候大將军邢国公苏定方。
夏官尚书耿国公王孝杰。
右武卫大將军韩国公张仁愿。
光禄卿琅琊郡公王同皎。
兵部尚书代国公郭元振。
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
兵部尚书中山郡公王晙等三十四人。
第三等。
司空淮安王神通。
特进江夏王道宗。
中书令郢国公宇文士及。
行台左仆射酇国公竇轨。
大府卿葛国公刘义节。
左屯卫大將军襄武郡公刘师立。
右驍卫大將军梁国公安兴贵。
右武卫大將军申国公安修仁。
左卫大將军譙国公竇琮。
夔州都督息国公张长逊。
黔州都督夷国公李季和。
右光禄大夫罗国公张平高。
左监门大將军荣国公樊兴。
左武候大將军郇国公钱九陇。
右武候大將军沔阳郡公公孙武达。
左武卫大將军怀寧县公杜君绰。
右驍卫將军安化县公庞卿惲。
凉州都督广德郡公李安远。
凉州都督同安郡公郑仁泰。
刑部尚书吴兴郡公沈叔安。
右领军大將军虢公张士贵。
左驍卫大將军毕国公阿史那社尔。
右武卫大將军琅琊郡公牛进达。
辅国大將军嘉州郡公周护仁。
右武候大將军天水郡公邱行恭。
尚书左仆射宋国公唐休璟。
右羽卫大將军辽阳王李多祚。
吏部尚书齐国公崔日用。
户部尚书越国公鍾绍京。
左武卫將军平阳郡公薛訥。
右金吾大將军凉国公李延昌。
光禄卿申国公许干辅。
中书侍郎赵国公王琚。
特进邓国公张暐等。
至德已来將相。
功效明著。
已亡歿者八人。
第一等。
尚书左仆射冀国公裴冕。
吏部尚书清河郡公房琯。
门下侍郎卫国公杜鸿渐。
开府仪同三司武威郡王李嗣业。
卫尉卿顏杲卿。
常山郡太守袁履谦。
御史中丞张巡。
將军南霽云。
八人。
第二等。
太尉临淮王李光弼。
兵部尚书凉国公李抱玉。
司空霍国公王思礼。
御史大夫刘正臣。
范阳长史贾循。
尚书右仆射信都郡王田神功。
左羽林大將军薛景僊。
睢阳太守许远。
七人。
第三等。
太子太师豳国公韦见素。
侍中韩国公苗晋卿。
尚书左仆射赵国公崔圆。
尚书右仆射辛云京。
尚书右仆射扶风郡王马璘。
右散骑常侍太原尹邓景山。
史馆奏。
按史传。
考详事实。
约为三等。
具列如前。
敕旨。
宜付尚书省。
百寮。
与史官对定奏闻。
建中元年十二月敕。
国初以来將相功臣。
名跡崇高。
功效明著者。
宜差次分为二等。
其月。
定武德已来宰臣。
以房元龄。
杜如晦。
萧瑀。
高士廉。
魏征。
王珪。
戴冑。
岑文本。
马周。
刘洎。
褚遂良。
于志寧。
张行成。
高季辅。
韩瑗。
来济。
张文瓘。
郝处俊。
李义琰。
裴炎。
苏良嗣。
狄仁杰。
娄师德。
王方庆。
王及善。
魏元忠。
姚崇。
朱敬则。
苏瑰。
宋璟。
魏知古。
陆象先。
苏頲。
张嘉贞。
李元纮。
韩休。
张九龄。
三十七人为上等。
竇威。
陈叔达等四十人为次等。
功臣以裴寂。
刘文静。
长孙?忌。
河间王孝恭。
李靖。
李勣。
尉迟敬德。
屈突通。
殷开山。
刘宏基。
长孙顺德。
唐俭。
柴绍。
段志元。
刘政会。
张公谨。
程知节。
秦叔宝。
虞世南。
李大亮。
苏定方。
王孝杰。
张柬之。
崔元暐。
敬暉。
桓彦范。
袁恕己。
张仁愿。
刘幽求。
崔日用。
郭元振。
张说。
王琚。
王晙。
三十四人为上等。
淮安王神通等五十人为次等。
至德以来將相既歿者。
以裴冕。
房琯。
杜鸿渐。
李嗣业。
刘正臣。
顏杲卿。
袁履谦。
张巡。
许远。
卢弈。
南霽云。
十一人为上等。
李光弼等十五人为次等。
二年六月。
中书令郭子仪。
自蒲来朝。
子仪勋伐居最。
代宗不名。
常呼为大臣。
洎幸陕还。
赐以铁券。
图形凌烟阁。
及上即位。
恩礼益厚。
每謁见。
乘肩与入自光顺门。
以造內殿。
崇贵近古无匹。
既病。
上御紫宸殿。
命舒王謨制书省之。
是日。
子仪薨。
上闻。
伤痛久之。
为废朝五日。
册命曰。
尊为尚父。
官协太师。
虽爵秩则同。
而礼望尤重。
敛以袞冕。
旌我元臣。
圣祖园陵。
所宜陪葬。
軾墓重文侯之德。
象山追去病之勋。
千载如存。
九原可作。
可赠太师。
仍令所司备礼册命。
赠绢三千匹。
布千端。
米麦三千石。
凶丧所须。
並令官给。
及葬。
上御安福门临哭送之。
百寮陪位。
特赐諡为忠武。
配饗代宗庙庭。
兴元元年正月一日赦文。
诸军诸使。
诸道应赴奉天。
及进收京城將士等。
宜並赐名奉天定难功臣。
身有过犯。
递减罪三等。
子孙有过犯。
递减二等。
四月詔。
诸军从奉天隨从將士。
並赐名元从奉天定难功臣。
从谷口以来隨从將士。
赐名元从功臣。
贞元元年八月詔。
九庙配饗功臣。
封爵废绝者。
宜令绍封。
以时饗祀。
三年三月。
册拜李晟为太尉。
依前兼中书令。
四年。
詔为晟立五庙。
赠晟高祖之陇州刺史。
赠曾祖嵩泽州刺史。
赠祖思恭幽州大都督。
及令官给牲牢祭器床帐。
礼官赞仪以祔焉。
寻詔。
晟长子愿为嫡嗣。
兼监察御史。
特拜银青光禄大夫。
太子宾客。
赐上柱国。
使其得列棨戟。
五年九月。
晟与侍中马燧。
召见于延英殿。
上嘉其有大勋劳。
乃詔曰。
昔我烈祖。
乘干坤之涤盪。
埽隋季之荒屯。
体元御极。
作人父母。
则有熊羆之士。
不二心之臣。
左右经纶。
参翊缔构。
昭文德。
恢武功。
威不若。
康不乂。
用端命于上帝。
俾怀柔于四方。
宇宙既清。
日月既正。
王业既成。
太阶既平。
乃图厥容。
列于斯阁。
懋昭绩效。
表式仪形。
一以无忘于朝夕。
一以永垂于来裔。
君臣之义。
厚莫重焉。
贞元己巳岁。
孟秋七月。
我行西宫。
瞻宏阁崇构。
见老臣遗像。
顒然肃然。
和敬在色。
想云龙之协应。
感致业之艰难。
睹往思今。
取类非远。
且功与时並。
才为代生。
苟蕴其材。
遇其时。
尊主庇人。
何代不有。
在中宗则桓彦范等。
著匡戴之绩。
在元宗则刘幽求等。
申翼奉之勋。
在肃宗则郭子仪埽殄氛祲。
今则李晟等保寧朕躬。
咸宣力肆勤。
光復宗祏。
继之前烈。
夫岂多谢。
闕而未录。
孰谓旌贤。
况念功纪德。
文祖所为也。
在予曷其敢怠。
有司宜敘年代先后。
各图其像。
列于旧臣之次。
仍令皇太子书朕是命。
纪于壁焉。
庶永播嘉庸。
昭示天下。
俾后之来者。
知元勋之不朽。
于是史官考其功绩。
第其前后。
以褚遂良苏定方郝处俊等二十七人充之。
復命皇太子书其文。
以赐晟。
刻石于门左。
七年二月。
詔授张巡男去病涇阳令。
许远男峴饶州司马。
南霽云男承嗣温州別驾。
顏真卿男群府河中户曹参军。
顏杲卿孙謨左內率府兵曹参军。
旌忠烈之后也。
九年八月。
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晟薨。
上闻之。
震悼出涕。
比大敛。
遣使亲致书于柩前曰。
皇帝遣宫闈令第五守进。
伸旨于故前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之灵曰。
天祚我邦。
是生才杰。
稟阴阳之粹气。
实山岳之降灵。
宏济艰难。
保佑王室。
埽盪氛祲。
廓清上京。
忠诚\感于人神。
功业施于社稷。
匡时定乱。
实赖元勋。
方將与国同休。
永为邦翰。
比婴疾恙。
虽歷旬时。
日冀痊除。
重期相见。
弼予在位。
终致和平。
岂图药饵?征。
奄至薨逝。
君臣之义。
追慟益深。
循省遗章。
倍增感切。
卿一门允嗣。
朕必终始保持。
况愿等兄弟。
承卿教训。
朕之志意。
岂忘平生。
卿纵不言。
朕亦存信。
比者卿在之日。
却未见朕深心。
今卿与朕长乖。
冀知朕诚\志。
无以为念。
发言涕零。
是用躬述数行。
遣申所怀得尽。
临纸遣使。
不能饰辞。
魂而有知。
当体朕意。
时初城盐州。
復盐池。
上赐宰臣新盐。
惻然思晟。
命致盐于灵座。
又时遣中使至晟第。
存抚诸子。
教戒备致。
每闻其子愿等有一善。
上喜形于色。
鸿勋盛业。
恩宠始终。
自古及今。
无与晟比。
其年十月。
司徒兼侍中马燧。
对于延英殿。
初。
燧以足疾。
许不朝謁。
是日。
燧以冬首朝请。
上召对。
命无拜而坐。
谓之曰。
曩故太尉晟。
常与公俱来。
今独睹公。
不觉悲慟。
歔欷久之。
既而燧请退。
病甚。
仆于地。
不能兴。
上亲起之。
送于阶。
命中贵人扶掖。
燧顿首泣谢而出。
先是。
燧自平汴宋魏博河中。
其功益高。
上乃下詔褒美。
迁光禄大夫。
兼侍中。
并赐宸扆台衡二铭并序。
勒石于起义堂西偏。
上为题额。
其恩宠如此。
十七年三月。
成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王武俊薨。
废朝五日。
群臣诣延英奉慰。
如浑瑊故事。
太常諡曰威烈。
上曰。
武俊竭忠奉国。
赐諡忠烈。
元和二年七月。
录配饗功臣之后。
以苏瑰孙系为京兆府司录参军。
崔元暐孙元方。
张说孙。
並为监察御史。
狄仁杰孙元范为左拾遗。
敬暉孙元亮。
袁恕己孙师德。
相次录用焉。
四年三月。
上览贞观故事。
嘉魏征諫諍匪躬。
詔令京兆尹访其子孙及故居。
则质卖更数姓。
析为九家矣。
上愍之。
出內库钱二百万赎之。
以赐其孙稠及善冯等。
禁其质卖。
六年九月敕。
奉天定难功臣子孙。
有犯杀人。
宜令所司准法。
其余並准处分。
八年敕。
张茂昭立功河朔。
举族归朝。
义烈之风。
史册攸载。
如闻身歿之后。
家无余财。
追怀旧勋。
特越常典。
宜岁赐绢二千匹。
春秋二时支给。
其年八月詔曰。
君臣运\合。
故徇国以忘家。
劝赏义明。
在褒功而显节。
存则酬其爵禄。
歿则录其子孙。
然后忠义不遗。
典章斯在。
故磁晋隰等州观察使检校兵部尚书康日知。
故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洧等一十家。
皆有懋功。
藏于盟府。
故命搜访后裔。
光賁前人。
今志寧等或服戎著绪。
或从官有成。
或投跡军府之中。
或滯才州县之职。
咸皆甄录。
各茂官荣。
庶乎有禄者?忘于聿修。
怀忠者使知其必报。
勉膺光宠。
无替前劳。
十五年六月。
敕以大理正段文通为殿中侍御史。
前淮南营田副使殿中侍御史顏顒为员外郎。
长安县丞顏諗权知大理正。
渭南县尉郭承嘏为监察御史。
并准二月五日制。
勋阀之后。
可任台省官者。
故有此命。
太和二年六月。
詔曰。
朕详观列圣纪册。
祖宗盛业。
灿然在前。
其或道有污隆。
政有善否。
未始不系乎当时辅弼。
常因便殿。
言诸宰臣。
勉其匡益。
协心推戴。
且以去岁乙巳。
登应门。
敷大号。
俾畴贤相。
以访遗裔。
或血食不继。
宗祊已芜。
如遂良之委笏面諍。
名垂史书。
仁杰之恢復庙社。
事形先觉。
宋璟之文吏骨鯁。
功参治平。
元纮之守规画一。
时成有裕。
其冑仅存。
不绝若发。
各授邑吏。
使其自试。
故中书令褚遂良五代孙虔。
可汝州临汝县尉。
內史狄仁杰曾孙元封。
怀州修武县尉。
侍中宋璟曾孙渤。
岳州沅江县尉。
中书侍郎李元纮曾孙伉。
邓州向城县尉。
大中二年正月三日敕节文。
功臣坟墓。
无子孙者。
委所在长吏。
差人巡检。
其年七月十一日。
史馆奏。
绩选堪上凌烟阁功臣。
除所有旧图形。
并有子孙在中外任官。
令写进外。
三十七人。
礼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峴。
侍中永寧郡公王珪。
吏部尚书戴冑。
中书令岑文本。
中书令马周。
中书令兼修国史韩瑗。
侍中兼修国史郝处俊。
纳言娄师德。
文昌左相王及善。
同鸞台凤阁平章事朱敬则。
侍中梁国公魏知古。
尚书左丞中书门下同三品陆象先。
中书令张九龄。
司空魏国公裴寂。
纳言鲁国公刘文静。
中书令汉阳郡王张柬之。
中书令博陵郡王崔元暐。
侍中扶阳郡王桓彦范。
尚书左仆射刘幽求。
兵部尚书郭元振。
吏部尚书房琯。
常山郡太守袁履谦。
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
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张巡。
睢阳太守许远。
御史中丞卢奕。
右驍卫將军南霽云。
中书侍郎萧华。
中书侍郎张镐。
司徒李勉。
平章事监修国史张鎰。
门下侍郎萧復。
兵部侍郎平章事柳浑。
检校司空平章事贾耽。
北平郡王马燧。
东都留守李?。
敕旨。
宜令御史台散牒诸州。
寻访子孙。
图写真形进送。
三年四月。
宰臣奏。
伏以勋德之后。
庆赏所延。
每有恩制。
多令访录。
所以兴废继绝。
尊贤报功。
事归劝奖。
义主沈翳。
近日诸家。
自论者眾。
吏曹官闕。
合用者稀。
纵欲比擬。
亦未详悉。
应前件两色子孙。
准前后制敕。
令搜访与官者。
望许於吏部陈状。
便委磨勘。
如审是嫡嗣。
未有官名者。
具状闻奏。
非时与一正员解褐官。
如有出身。
及已曾任官者。
选日优与处分。
如自以才行。
尝登科第。
及有诸房子孙。
不承祭祀。
并及先因奖录。
已授正官者。
並不在此限。
即冀所加恩例。
式协本条。
敕旨。
宜依。
咸通九年正月五日。
安南观察使高駢奏。
爱州日南郡北五里。
有故中书令河南元忠公褚遂良墓。
前都护崔耿。
大中六年。
因访邱坟。
別立碑记云。
显庆三年。
歿于海上。
殯于此地。
二男一孙祔焉。
伏乞寻访苗裔。
护丧归葬。
从之。
仍敕岭南各委本道搜访。
如有褚氏事跡相类者。
寻访闻奏。
当加优悯。
干符六年十月。
京兆府奏。
故尚父子仪庙。
因霖雨倒塌。
敕减赐御膳钱三千贯。
雇丁匠修筑。
仍令所司。
明年仲春。
以太牢祭于庙。
时礼部员外郎崔祐甫。
与諫官俱称过当。
章疏屡上。
宰臣亦相次奏之。
惟中书舍人李拯。
上疏请行前詔。
乃以太牢祀之。
而是非相半。
其月。
敕以故卫国公李德裕孙延吉。
起家为集贤校理。
天祐元年七月。
中书门下奏。
西都旧有凌烟阁。
尽图国初功臣。
今迁都东京。
乞委营造一阁。
图写梁王全忠。
敕旨令于皇城內择地营造。
仍赐名天祐旌功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