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全集 正文·卷一百九·内制赦文三首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苏东坡全集
《苏东坡全集》 正文·卷一百九·内制赦文三首 苏轼

明堂赦文"元元年九月六日"

门下。

圣人之德,无以加孝;帝王之典,莫大承天。

朕以眇眇之身,茕茕在疚。

永惟置器之重,惕若临渊之深。

承明继成,思有以迪先王之烈;绍志述事,未足以慰天下之心。

仰系母慈,总揽政体。

缉熙百度,和乐四方。

赖帝贶临,海宇宁。

三垂之兵靡警,万邦之年屡丰。

庶几大同,光嗣成美。

深惟六圣之制,必躬三岁之祠。

惟兹肇,属予访落。

丧有以权而从变,祭无以卑而废尊。

顾言总章,古重宗祀。

以教诸侯之孝,以得万国之心。

我享维天,下武式文王之典;大孝严父,孔子谓周公其人。

追惟先猷,尝讲兹礼。

包举儒术,咨诹缙绅。

刺六经放逸之文,斥众言淆乱之蔽。

嘉与四海,灵承一天。

革显庆之兼尊,隆永徽之专配。

成于独断,畀予冲人。

遵遗教于前,著成法于后。

涓选吉日,裒辑上仪。

奉琳宫,奠玉路寝。

神之吊矣,燕及皇天;谁其配之,既右烈考。

于时夙斋辂之驾,被衮冕之章。

备庶物之微,追三牲之养。

灵游而风马下,孝奏而日月光。

惕然履霜,讵胜凄怆之意;ㄊ然出户,如闻叹息之声。

秩祜赉我思成,侍臣助予恻楚。

既迄成于熙事,敢专飨于闳休。

宜布洪恩,以暨诸夏。

"云云。 "於戏,汉庭祀帝,著于即阼之逾年;唐室施仁,固以御门之吉日。

盖礼盛者文缛,泽大者流长。

尚赖文武之英,屏翰之隽。

协恭致治,以辅邦家。

西京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礼毕西京德音赦文"元二年十月十四日"门下。

朕以寡昧,仰继圣神。

顾瞻山陵,未忘弓剑之慕;益广宗庙,以奉衣冠之游。

祗遣辅臣,往严像设。

敞凤台之仙宇,粲龟洛之仁祠。

表一临,陪京增重。

山川改色,方贡祥而效珍;父老纵观,或太息而流涕。

宜施雷雨之泽,以答神人之心。

"云云。 "於戏,好生育物,既推文母之慈;崇德措刑,终成神考之志。

资尔有众,宜体朕怀。

德音赦文"元三年六月"

门下。

朕以眇躬,获御大器。

仰圣后之慈训,荷先烈之永图。

四载于兹,涉道尚浅。

凛然祗惕,若履渊冰。

思所以慰安人心,奉若天道。

常虑一夫之失所,以伤万物之太和。

蠲苛去烦,夙夜愿治。

乃自去冬连月,降雪异常。

今春已来,久阴不霁。

农夫失职,商旅不通。

比屋之间,冻馁弥甚。

常寒之罚,咎在朕躬。

惟日兢兢,以图消复。

治精致祷,神眷未孚。

克己自持,协气无应。

切虑四言狱犴,冤滞尚多。

工役烦兴,人咨胥怨。

郁成缪之变,以干阴阳之和。

宜均涣恩,以召善气。

"云云。 "於戏,遇灾祗戒,聿修信顺之诚;正事布和,庶获天人之助。

咨尔中外,咸体朕怀。

◎内制诏敕九十七首

集官详议亲祠北郊诏

敕门下。

国家郊庙时祀祖宗以来,命官摄事,惟三岁一亲郊,则先飨清庙,冬至合祭天地于圆丘,元丰间,有司援周制,以合祭不应古义,先帝乃诏定亲祠北郊之礼,未及施行。

是岁,郊不设皇地祗位,而宗庙之飨率如旧制。

朕以寡昧,嗣承六圣休德鸿绪。

今兹礼,奠币上帝,裸鬯庙室,而地天神久未亲祀,矧朕方修郊见天地之始。

其冬至日南郊,宜依熙宁十年故事,设皇地位,以答并贶之报,仍令有司择日遣官奏告施行。

厥后躬行方泽之祀,则修元丰六年五月之制。

俟郊祀毕,依前降指挥,集官详议亲祠北郊事及郊祀之岁庙飨典礼闻奏。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诏"元三年七月八日"

敕门下。

皇帝嗣位,于兹四年。

华夷来同,天地并应。

而皇太妃以恭俭之德,鞠育之恩,虽典册以时奉行,而情文疑有未称。

皇帝以祖考之奉,尊无二上。

而吾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

其推天下之养,以慰人子之心。

宜下礼部太常寺讨寻。

如于典故有褒崇未尽事件,令子细开具闻奏。

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诏"元三年闰十二月十四日"

敕门下。

官冗之患,所从来尚矣。

流弊之极,实萃于今。

以阙计员,至相倍蓰。

上有久闲失职之吏,则下有受害无告之民。

故命大臣,考求其本。

苟非裁损入流之数,无以澄清取士之源。

吾今自以眇身,率先天下。

永惟临御之始,尝敕有司。

荫补私亲,旧无定限。

自惟薄德,敢配前人。

已诏家庭之恩,止从母后之比。

今当又损,以示必行。

夫以先帝顾托之深,天下责望之重。

苟有利于社稷,吾无爱于发肤。

矧此恩私,实同毫末。

忠义之士,当识此诚。

各忘内顾之心,共成节约之制。

今后每遇圣节大礼生辰合得亲属恩泽,并四分减一。

皇太后、皇太妃准此。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大使茶药诏"元元年十月六日"

敕。

卿肃将庆币,远涉川途。

风埃浩然,徒驭勤止。

宜加宠锡,以示眷怀。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元元年十月六日"

敕。

卿将命夙兴,犯寒远涉。

驾言未息,轸念殊深。

特致恩颁,以嘉勤瘁。

赐皇叔祖建雄军节度观察留后同知大宗正事宗景上表辞恩命不允诏

"元元年十月九日"

敕宗景。

省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初执币,祗见上帝。

嘉与百辟,徼福文考。

大赉四海,始于亲贤。

皆神之休,义不当避。

国有常典,尔无固辞。

赐皇叔祖宗景上表辞恩命不许诏"元元年十月九日"

敕宗景。

览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

国家有大祭祀,必均庆赏。

邦甸侯卫,辉炮翟阍。

无有远迩,毕蒙惠泽。

矧我懿亲,实维显相。

祗率旧典,毋须固辞。

赐新除检校太保依前河西军节度使阿里骨加恩制告诏"元元年十月十五日"

敕阿里骨。

朕涓选灵辰,奉承宗祀。

肆均介福,遍暨多方。

卿世抚侯封,夙虔朝命。

特加宠渥,用奖忠嘉。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干顺诏"元元年十一月十六日"

惟我列圣,眷尔有邦。

非徒极其宠荣,盖亦同其忧患。

念尔哀疚,恻然顾怀。

临遣行人,往喻至意。

且致奠赙之礼,以为存没之光。

赵州赐大辽贺正旦副使茶药诏"元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

卿抗旌出境,夙驾在途。

眷言跋涉之劳,宜适兴居之节。

式颁良剂,以辅至和。

赵州赐大使茶药诏"元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

卿远饬使轺,讲修邻好。

蒙犯风雾,跋履山川。

宜颁锡于珍芳,庶辅安于寝食。

赵州赐大辽国贺太皇太后正旦大使茶药诏"元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

卿恭讲邻欢,远勤轺驭。

言念驱驰之久,适丁寒洹之辰。

宜锡珍良,式昭眷宠。

赵州赐副使茶药诏"元元年十月十九日"敕。

卿远持使节,来庆春朝。

方此冱寒,良勤启处。

宜示眷怀之异,式颁剂和之良。

赐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康国公判大名府韩绛上表乞致仕不许诏"元元年十月二十日"

敕韩绛。

览所上表陈乞致仕事,具悉。

卿四世元老,国之长城。

端笏垂绅,不动声气。

风采所及,自然折冲。

轩冕丘园,其实何异。

矧今艰难之际,日有冰渊之虞。

黄发在廷,未敢言病。

岂宜独善,遽欲即安。

尚分北顾之忧,勿起退归之念。

强食自辅,体我至怀。

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元元年十月二十日"敕韩绛。

省所上表陈乞致仕事,具悉。

功成身退,人臣之常。

寿考康强,有不得谢。

卿出入将相,垂三十年。

岂以小郡,尚勤元老。

徒得君重,卧护一方,使吏民瞻师尹之仪刑,蛮夷识汉相之风采。

丘园之请,朕未欲闻。

其省思虑,时寝食,亲近药饵,以副中外之望。

赐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吕公著生日诏"元元年十月二十七日"敕公著。

卿将相三世,辅翼两朝。

方《斯干》献梦之辰,有《既醉》太平之福。

宜膺庆赉,永锡寿康。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吕大防辞恩命不允诏"元元年十一月四日"

敕大防。

卿敦大直方,任重道远。

擢贰西省,蔽自朕心。

虽与闻政事,为日未久,而历试中外,勤劳百为,盖有年矣。

德位惟允,人无间言。

亟服新命,毋烦朕训。

赐新除御史中丞傅尧俞辞免恩命不允诏"元元年十一月六日"

敕尧俞。

《诗》云:"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朕以卿有樊仲之风,是以擢卿为中执法。

才难之叹,古今共之。

岂以小嫌,而废大任。

与其拘文以自疑,不若直己而行义。

亟服乃事,无烦固辞。

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诏"元元年七月十三日"

敕安焘。

卿才当其位,义不辞劳,内之枢机之谋,外之疆场之议。

既当身任其责,难以家事为辞。

而况并奉君亲,两全忠孝。

进无不得,退以何名。

卿之所求,固非矫激。

朕之不许,亦岂空文。

亟还厥官,无烦朕命。

赐韩绛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诏"元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敕韩绛。

朕以眇躬,求助诸老。

皆以艰难之际,不辞中外之劳。

胡为累章,确守归意。

岂朕不善西伯之养,而无人子思之侧乎?三复喟然,未喻厥指。

朕意不易,卿其少安。

赐韩绛上第三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元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敕韩绛。

君臣之义,忧乐同之。

苟皆怀归,谁任其事。

卿之高识雅度,轻轩冕而乐丘园,天下所共知也,独不念先帝托付之重乎?勉徇大义,勿复以言。

赐韩绛上第三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元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敕韩绛。

功成身退,人臣之常礼。

至于非常之遇,则必有无穷之报。

朕待卿于形器之表,而卿自处于绳墨之内,未为得也。

朕意不易,卿无复辞。

赐新除依前光禄大夫刑部尚书苏颂辞恩命不允诏"元元年十月十七日"

敕苏颂。

卿笃于仁心,深于经术。

用心司寇,期于无刑。

朕惟孝处之深,三年不夺其志。

又推才难之故,千里以待其来。

卿而不能,谁当能者。

亟服乃事,毋烦力辞。

赐新除落致仕依前光禄大夫范镇赴阙诏"元元年十月二十日"

敕范镇。

夫有德君子,以精神折冲。

譬之麟凤,能服猛鸷。

朕虚怀前席,以致诸老,非敢必以事诿也。

苟得黄发之叟,皤然在位,则朝廷尊严,奸宄消伏。

卿虽笃老,乃心王室。

毋惮数舍之劳,以副中外之望。

皇帝赐故夏国主嗣子干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元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诏故夏国主嗣子干顺。

远奉王正,来归时事。

惟此充庭之实,率皆任土之宜。

乃眷忠勤,良深嘉叹。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干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元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诏故夏国主嗣子干顺。

述职春朝,归诚宰旅。

修此效牵之礼,致其乘服之良。

再阅来章,式嘉忠节。

赐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韩缜上表辞免恩命不允诏"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韩缜。

朕躬祀总章,始行严配。

推广帝亲之泽,覃及中外之臣。

惟我老成,逮受顾命。

均此介福,非朕敢私。

国之故常,毋烦谦避。

赐镇江军节度使判大名府韩绛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诏"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敕韩绛。

为国无强于得人,用人莫先于求旧。

虽已挂冠而谢事,尚俾安车而造朝。

岂有体力未衰,蕃宣所寄,亟图自便,遂欲言归。

矧卿德望并隆,神人所相。

焉有满盈之惧,夫何倚伏之虞。

尚体至怀,少安厥位。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元年正月一日"

敕孙固。

视国如家,忠臣可以忘老;视民如子,君子可以忘劳。

卿被遇三朝,出入二府。

德望并隆,中外所服。

故起之词馆,付以留龠。

使士有矜式,民有依怙。

属任之意,岂轻也哉!释位谋安,引年求避,此疏远小臣之事,非所望于卿也。

尚体至意,勿亟怀归。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二年正月一日"

敕孙固。

卿英祖所擢,以遗神考。

乃眷旧学,用之西枢。

朕即位二年,未见君子。

每惟图任旧人之意,常有越在外服之叹。

矧欲辞位而去,遂安丘园哉!三川重镇,务举大体。

簿书期会,则有司存。

优游卒岁,可以忘老。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敕孙固。

廊庙之旧,历事三朝。

名德并隆,如卿者有几。

无故释位,其谓朝廷何!卿既自为谋,亦为乃后谋之。

勉遵前诏,以慰中外之望。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敕孙固。

朕永怀三宗,追用其人。

所以尊礼慰藉其意者,自以为无失矣。

而卿浩然怀归,若不可复留,何哉?勉徇大义,毋违朕志。

赐新除枢密直学士知定州韩忠彦乞改一偏州不允诏"元二年二月"

敕忠彦。

朕尝览阅古之图,观宗臣之文。

俯仰今昔,有概于心。

会中山阙守,差择循良。

卿庶几焉,勉副朕意,何以辞为。

赐枢密直学士守兵部尚书王存乞知陈州不允诏

敕王存。

卿出入四朝,更涉夷。

金石之节,终始惟一。

六卿之长,所以倡九牧而厚风俗也,岂以职事烦简为轻重哉!君子出处,朝廷之大事,而风雨寒暑,肤理之微疾也。

姑安厥位,以称朕意。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生日诏"元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敕清臣。

春之方中,月复几望。

笃生王国之彦,蔚为廊庙之华。

神既听于靖恭,民亦宜于恺悌。

膺我庆赐,永绥寿祺。

赐朝散大夫试御史中丞傅尧俞乞外郡不允诏"元二年三月十三日"敕尧俞。

负中外之望,居得言之地。

朕方虚己,乐闻嘉猷。

乃者水旱连岁,民流未止。

贼盗将炽,财力靡敝。

卿既欲图实效以酬恩,朕亦将考所言以责实。

偃息藩郡,岂所望哉!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茶药诏"元二年三月"

敕韩绛。

春夏之交,寒燠相。

起居之节,调适为难。

眷予元臣,久劳于外。

宜加存问,且锡珍良。

勉蹈至和,以符眷倚。

赐保宁军节度使冯京告敕茶药诏"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敕冯京。

卿以笃老,久勤外服。

留龠之重,拥髦而东。

蒙犯氛埃,徒御良苦。

宜省思虑,近药物。

勉遵时令,以副眷怀。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元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敕韩绛。

卿擢自祖宗,辅翼先帝。

德望之重,天下耸闻。

与其置之一方,劳以民事;不若归安阙下,式瞻仪刑。

请老闲居,固非所望。

嘉猷入告,夫岂不能。

迟卿言还,及此初夏。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元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敕韩绛。

为天下计,则贤者常劳。

为人臣谋,则老者当逸。

今朝廷待卿之意,酌处其中。

奉朝请于琳宫,所以系民望;释负荷于留龠,所以慰雅怀。

勉及清和,亟还朝著。

赐尚书刑部侍郎范百禄乞外任不允诏"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敕百禄。

成王命君陈:"商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

古之有司,与天子相可否盖如此,而况公卿之间,议有异同,而不尽其说哉!例在中书,与在有司,固宜审处,归于至当。

而卿遽欲以此去位,非古之道也。

其益修厥官,以称朕意。

赐龙图阁直学士新差知秦州吕公孺乞改授宫观小郡差遣不允诏"元二年四月三日"

敕公孺。

朕顾怀西方,思得贤守,使边有备而民无扰。

以卿耆老练达,德宇渊静。

秦又旧治,吏士服习。

卧护诸将,无以易卿。

赐彰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元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宗晟。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卿以膝下之养,为宗人之法。

古之为政,孰大于此,而欲以亲辞职耶?其益修厥官,以称吾意。

赐彰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元二年四月十五日"

敕宗晟。

古者庶子之官设,而邦国有伦。

所治虽简,而所寄甚重。

卿为宗室祭酒,德度之美,刑于中外。

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

益励厥职,无弃尔成。

赐故夏国主嗣子干顺进奉谢恩马驼回诏"元二年四月十七日"

诏故夏国主嗣子干顺。

临吊之重,以宠世臣。

思报之深,复承来价。

载阅充庭之实,备形述职之心。

乃眷忠勤,不忘嘉叹。

赐故夏国主嗣子干顺进奉谢恩马驼回诏"元二年四月十七日"诏故夏国主嗣子干顺。

向遣行人,往赙襄事。

继陈方物,来奉谢章。

惟忠可以附民,惟礼可以定国。

勉终诚节,以副眷怀。

赐新除尚书左丞刘挚辞免恩命不允诏敕刘挚。

朕昔闻卿言,今任以政。

已试之效,见于事功。

廊庙阙人,以次迁用。

宜其右不宜其左,能于昔不能于今,岂有是哉!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敕王存。

朕历选百辟,试之以事,厚而文,刚毅而和,更涉变故,守德不移,无逾卿者。

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

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赐集禧观使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韩绛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六月四日"敕韩绛。

向以宏才,卧护北道。

凡斯民之利病,盖一方之安危。

朕方虚怀,以待元老。

冀疾病之有间,得雍容而造朝。

时闻嘉言,以辅不逮。

告老之请,殊非朕心。

赐韩绛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六月四日"敕韩绛。

元老在位,邦之荣华。

徒以精神折冲,非以筋力为礼。

游神道馆,拥节家庭,于卿同告老之安,而国有贪贤之美。

勉自辅养,期于少留。

赐新除试吏部侍郎范百禄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二年六月十二日"

敕百禄。

夫以天官之贰,治夏卿之选。

簿书繁重,条格纷委。

苟非其人,则士之失职而无告者多矣。

朕难其材,不以轻授。

卿有应务之敏,而行之以勤,有守官之亮,而济之以通。

往行其志,何以辞为。

赐新除吏部侍郎傅尧俞辞免恩命乞知陈州不允诏"元二年六月十三日"

敕尧俞。

连蹇三黜,栖迟十年。

士无贤愚,为国太息。

如珠玉之在泥土,麟凤之在网罗。

朕所以拔卿于久废之中,用卿于期年之内。

天下拭目,欲观所为。

而乃引微疾以自言,指便郡而求去,岂独于卿有报国未遂之叹,亦将使朕获用贤不终之讥。

勉复旧曹,以全大节。

赐同知枢密院事范纯仁生日诏"元二年六月十八日"

敕范纯仁。

卿天资文武,世济勋劳。

载嘉诞日之临,岂独私门之喜。

宜膺庆赐,以介寿祺。

赐新除知枢密院安焘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敕安焘。

人才之难,从古所叹。

图任以旧,为国之常。

卿以环异之资,荷艰难之寄。

勤劳靡懈,望实愈隆。

虽云超升,不改畴昔。

徒以任之既久,则责之宜专,知无不为,乃所望于卿者。

卑以自牧,亦何补于国哉。

赐朝议大夫试户部尚书李常乞除沿边一州不允诏"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敕李常。

在泮献馘,亦儒者之常。

挺剑疾斗,盖孔门之事。

虽然,义有轻重,理有后先。

与其自请捍边,已癣疥之疾;曷若尽瘁事国,干心膂之忧。

苟推是心,何往非报。

虽愿受长缨而往者,卿之本怀;然自以尺而鞭之,吾有余力。

尚体此意,姑安厥官。

赐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宰相吕公著自今后入朝凡有拜礼宜并特与免拜诏

"元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

朕闻几杖以优贤,著之典礼;耋老无下拜,书于《春秋》。

魏太傅钟繇,以足疾乘车就坐,自尔三公有疾,以为故事。

而唐司徒马燧,亦以老病自力,对于延英,诏使毋拜。

今吾耆老大臣,四朝之旧,德隆而望重,任大而忧深者,惟卿与公著而已。

"吕公著诏即改云:惟彦博与卿而已。 "方资其蓍龟之告,岂责以筋力之礼。

今后入朝,凡有拜礼,宜并特免。

卿其专有为之报,略无益之仪。

毋或固辞,以称朕意。

赐新除兼侍读依前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苏颂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敕苏颂。

朕惟左右正人之求,甚难其选。

以为直亮多闻之益,宜莫如卿。

方虚怀于至言,岂曲从于逊避。

亟服乃事,毋烦固辞。

赐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致仕韩绛乞受册礼毕随班称贺免赴诏

"元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敕韩绛。

卿脱屣轩冕,颐神丘园。

不为绝俗之高,愈笃爱君之意。

喜闻册号,请觐内廷。

在臣子之诚心,卿为尽节;顾筋骸之未礼,吾所未安。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免相位不允诏"元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敕公著。

宰相之责,绥靖四方。

羌人既俘,士气益振。

长辔远驭,方资老谋。

卿不强起,孰卒吾事?近以二老之故,削亟拜之礼。

而彦博执谦不回,朕既从其请矣。

卿起就位,复何疑哉!赐前两府并待制已上知州初冬衣袄诏"元二年九月七日"

敕元发。

岁将堇户,工告始裘。

宜颁在笥之珍,以示维藩之宠。

服之安燠,体我眷怀。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九月十日"敕彦博。

卿求退之意,著于士民;执谦之心,信于天地。

勉当委重之托,初无怀禄之嫌。

大义苟安,细故可略。

朕命不再,卿其少安。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九月十日"

敕彦博。

论道则忘年,卿不可以年既高而为请;称德则鄙力,卿不可以力不足而为辞。

断之于中。

义有不易。

岂以屡请之故,而废将成之功。

体君至怀,以慰公议。

赐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蔡延庆乞知应天府不允诏"元二年九月十六日"敕延庆。

入侍禁近,出殿藩服。

已试之效,蔼然有声。

今若予工,宜有余力。

夫游刃肯綮,尚不辞难;退食委蛇,岂当告病。

肤理微疾,行当自痊。

勉安厥官,以称联意。

赐尚书左丞刘挚生日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敕刘挚。

律协应钟,辰集析木。

实生俊辅,休有令名。

膺我宠章,以介眉寿。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大使茶药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敕。

卿邻欢载讲,使节甚华。

永言邮传之勤,适此风霜之候。

宜加宠赉,以示眷存。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敕。

卿载驰远道,良苦祈寒。

岂无药物之嘉,以辅寝兴之节。

宜膺宠锡,尚体至怀。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诏"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敕彦博。

阳月载临,刚辰协吉。

笃生元老,弼亮四朝。

允为廊庙之华,岂独闺门之庆。

往膺宠数,永锡寿祺。

赐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新知成都府王安礼乞知陈颍等一郡不允诏

"元二年十月一日"

敕安礼。

朕惟西蜀地狭而赋重,人懦而吏肆。

徭役新定,农民在官。

驭之无方,将不胜弊。

惟朕左右信臣,明而不苛,宽而有断。

必能肃遏慢吏,扶养小弱。

卿虽微疾,强为朕行。

时近药石,勉事道路,称朕意焉。

沿路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银合茶药诏"元二年十月七日"

敕大防。

于赫神考,如日在天。

虽光明无所不临,而躔次必有所舍。

肆予命尔,祗奉此行。

礼既告成,勤亦良至。

感慕之外,嘉叹不忘。

赐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新差知成都府王安礼银合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八日"

敕安礼。

朕求治如不及,用人惟恐失之。

矧余良臣,擢自神考。

出入中外,厥声蔼然,朕岂欲其远去哉。

特以全蜀之寄,甚难其选。

知卿笃于忠义,当不以远近为意也。

勉事道路,慎疾自爱。

往安吾民,以称朕意。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大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

卿久勤轺传,远犯风埃。

眷言行迈之劳,良极轸怀之意,往颁珍剂,以辅至和。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副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

卿远乘使传,来讲邻欢。

属此冱寒,尚勤行役。

往加问劳,式示眷怀。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大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

卿远庆春期,笃修邻好。

永惟使事之重,遂忘行役之劳。

既极叹嘉,宜申问劳。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副使茶药诏"元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

徂岁向晚,修途苦寒。

方趋造于会朝,未即安于舍馆。

往加恩锡,增重使华。

赐宰相吕公著生日诏"元二年十月十八日"

敕公著。

卿三世将相,四朝耆老。

赉我良弼,实惟兹辰。

茂膺维岳之灵,永锡如陵之寿。

宜颁宠数,以示眷怀。

赐新除龙图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元二年十二月四日"

敕之纯。

祖宗之文章与典谟训诰,并宝于世,典领其事,非有德君子,虽积劳久次,不以轻授。

蜀远而人懦,穷困抑塞,至无所诉。

朕专欲以德安之,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其深识此意,勿复固辞。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

卿自去岁以来,数苦小疾,尚能勉留,以辅不逮。

近者神明所相,体力自康,视听不衰,步趋加健,乃欲求去耶?今御戎之策,未有定议,京东西、河朔荐饥,公私枵然。

方与二三臣图之,卿未可以即安也。

赐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

卿历相三宗,名闻四夷。

位极一品,书考四十。

自载籍以来,未之闻也。

固当以国为家,以天下为身,以安社稷为悦,而不当以居丘园为乐也。

朕方侍卿而为政,请老之言,所未欲闻。

赐外任臣寮进贺太皇太后受册马诏敕"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

礼以正名,国之旧典。

载阅充庭之实,式将戴后之心。

朕眷忠勤,良深嘉叹。

赐外任臣寮进奉贺皇太后皇太妃受册马诏敕"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

典册告成,宫闱之庆。

事君尽礼,因物见诚。

乃眷忠勤,不忘嘉欢。

赐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冯京进奉贺端午节马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敕冯京。

受钺将坛,剖符畿甸。

效充庭之骏足,庆中火之良辰。

乃眷勤诚,不忘嘉叹。

赐资政殿学士知邓州韩维进奉谢恩马诏"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韩维。

庙堂均逸,远不忘君。

驵骏在庭,仪多于物。

载惟忠荩,良极叹咨。

赐检校司空左武卫上将军郭逵进奉谢恩马诏"元于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郭逵。

惟卿耆老,渐就退闲。

不忘戴主之诚,远效充庭之骏。

载嘉忠荩,良极叹咨。

赐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生日诏"元三年正月四日"

敕王存。

卿以宏才,与闻大政。

诞日之庆,岂惟闺庭。

宠锡之隆,庶延寿嘏。

赐试户部侍郎赵瞻陈乞便郡不允诏"元三年正月十三日"

敕赵瞻。

朕褒显耆旧,取其宿望,养育俊,待其成材。

庶前后相继,朝不乏人。

则堂陛自隆,国有所恃。

方今在廷之士,孰非华发之良?而卿以康强之年,为远引之计,于义未可,盖难曲从。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三年二月十五日"

敕宗晟。

卿哀迫之至,言不及文。

览之恻然,欲从所请。

而宗子之众,才性各殊。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

非卿允蹈忠信,力行礼义,以身先之,盖未易齐也。

少屈尔私,以成吾志,不亦可乎?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三年二月十五日"

敕宗晟。

卿以强起就位,为未便安。

而朕以徇私忘公,为未尽美。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夫圣人以孝弟为从政,而卿以从政为非孝,非所闻也。

勉从朕命,勿复固辞。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三年二月十五日"

敕宗晟。

卿致孝罔极,守礼不回。

以鲁、卫之亲,而行曾、闵之事。

吾深欲成人之美,遂卿之私。

顾以宗臣治亲,有国先务。

教以道艺,时其冠昏。

奖察其贤能,而训谪其骄惰。

非吾宗室之老,孰当父兄之任?其深明吾意,往服厥官。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敕宗晟。

君子之于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而况汉、唐之旧,故事具存。

如翟方进、房乔之流,皆以儒术致身,不免于释哀而谋国。

近岁夏竦、晁宗悫,亦以近臣夺丧,君子不以为过。

今宗正之事,止于治亲。

譬犹父兄,训敕子弟。

岂以衰麻之故,而废闺门之政乎?卿其勿疑,亟服乃事。

赐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冯京进奉兴龙节并冬至正旦马诏

"元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敕冯京。

震夙之祥,旅庭称庆。

岁时之会,因物效诚。

乃眷元臣,实勤典礼。

多仪克举,屡叹不忘。

赐外任臣寮进奉谢恩马诏敕"元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敕。

衔恩思报,因物致诚。

效兹乘服之良,示有驱驰之志。

永言忠荩,良极叹咨。

赐外任臣寮进奉兴龙节功德疏诏敕"元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敕。

诞弥之庆,中外所同。

毕输卫上之诚,来献后天之祝。

永言忠荩,良极叹嘉。

赐新除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六日"

敕公著。

委重元老,朕之本心。

归安丘园,卿之素志。

今于二者,酌处其中。

使卿获居劳逸之间,而朕不失仰成之托。

于义两得,夫复何辞。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六日"

敕大防。

端揆黄门之任,虚之久矣。

以卿德望兼重,才术有余,故授之不疑。

涣号已行,佥言惟允。

务称朕命,何以辞为。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三年四月六日"

敕纯仁。

国之安危,寄于宰辅。

朕岂苟然而轻授也哉。

试之以事而不移,断之于心而不贰。

成命已出,岂容复回。

往修厥官,以称朕意。

赐观文大学士光禄大夫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

"元三年四月七日"敕韩缜。

夫任天下之责者,无自营之私。

蒙国士之知者,有非常之报。

矧卿德望兼重,体力犹强。

方资御侮之壮猷,焉用引年之常礼。

宜安厥位。

毋复言归。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