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镜娘者,睦州清溪人。
先世本方雅族。
父明经,困场屋,年四十,无子,祷于邑之水月庵。
其母梦神授古镜一枚,谛视,中现丽人影,曼长蛾,拈花微笑,凝眸注视,翩然欲下,因生镜娘。
字影娥。
六岁丧母,父抚之,且教之读。
镜娘有夙慧,授以词赋,上口即成诵。
遂解吟咏,审声律,旁涉艺事,无不通晓。
年十四,父卒,依其舅。
舅又殁,从妗氏以居。
家贫。
其妗固邯郸倡家女,爱镜娘明媚,视为奇货。
镜娘惧失身,泣请曰:"甥不幸至此,命也。 然家世清白,不甘为驵侩妇。 如遇才人能托白头者,虽妾媵无所恨,否则宁死不能从命。"
其妗故怜之,不相强也。
时兰陵吴生悔庵,有隽才,抱负不凡,为诸侯上客,以事羁旅清溪。
每值花晨月夕,偕二三良友,闲作绮游,顾到眼差可者,卒无一人。
偶见镜娘,不觉倾倒,叹其具林下风度,谓无论秀质慧心,为章台中所无,即求之近今闺阁,岂可得哉?因是慕悦甚至。
镜娘亦雅闻悔庵文学,贽以诗,互相赓唱,多凄惋之作。
或流传于外,有见者讶其语涉愁音,疑非吉征。
镜娘家临湖背山,风景佳胜。
宅后有小园,亭榭已荒,而废池一规,莹绿澈底,莓苔被径,人迹罕到。
春时杂花盛开,镜娘晓妆毕,扶小鬟赍茗具至曲亭中,凴栏吟眺,尤喜读悔庵小词,能以曼声歌之。
爱吹笙,每良夜月明,清光如水,辄自度一曲,泠泠然有出世之想。
夏月坐湖上纳凉,着白苎衫,捉纨扇,波光月影,皎若一色,每以晶盘贮莲藕,纤手擘之,以待悔庵,相对清谈,娓娓忘倦。
当其意得,流波含睇,顾盼动人,而偶涉戏语,即正色置不答。
悔庵雅惮之,故始终不及乱。
悔庵以试事归江南,议聘镜娘,而苦乏巨资。
山阴某君,悔庵之忘形交也,稔其事,力为任蹇修,已脱籍矣,其妗欲相从还江南,悔庵不可,议遂梗。
有某生者,少习吏,美丰姿。
然才不如悔庵远甚,又不善治生;家固中资,至某生已中落。
好作狭斜游。
见镜娘,艳之,诧曰:"此尤物也,胡为坠入平康哉?我必出之风尘中,以偿素志。"
自此遂与镜娘缔好,日夕往来。
顾镜娘终属意悔庵。
事既不成,镜娘知之,哭几失声。
春日看花,秋宵玩月,触景都成愁绪,此中日月,殆惟有以泪洗面而已。
某生因请于其妗,以重赂,谓"愿得女主中馈,居正室。 与其予人媵,曷若为人妻?"其妗本以为吴生妾侍,故靳之。
闻某生言,深惬其意,于是遂归某生。
然终非镜娘所愿,日憔悴。
间为诗歌,益哀怨不自胜。
积数年,某生家益贫困,乃以医术游于溪,挈镜娘往,遂家焉。
经岁,某生忽遘疾,下血如注。
病革时,贻悔庵书,托后事,且请纳镜娘,曰:"贫不能守,无令再失所。"
未几,某生卒。
镜娘昼夜泣,鬲痛欲绝,濒于死者屡矣,赖邻媪护持,始免。
驰讣悔庵,且自述病状。
悔庵答书致赙,合药丸为。
病垂愈,而族某之祸又起。
先是,某生贷其族人某钱,已偿之矣。
某生死,族某至劝镜娘归清溪,实欲嫁之于歙贾,书券逼署名。
镜娘严词斥之,乃出伪帖索所贷钱。
镜娘辨其诬,而怯不能鸣诸官,惧不免,自断其发,掷于众前,曰:"此生再有所他适者,有如此!"因出家于之大云山妙莲庵为女道士。
未逾月,族某合无赖数辈诣庵索逋,且欲伺便劫镜娘。
庵中人皆为镜娘危,劝稍稍偿之。
镜娘执不可,曰:"若辈欲无厌;如其愿,则来者难为继矣。 且此身已一误,岂可再辱?偿之而不满所欲,必至于讼。 蓬首至公堂,他日何颜见先人耶!人世落寞,无所系恋,不如死!"乃还家,出钗钏赠邻媪,以所产四岁女为托,自焚其所作诗词,为书诀悔庵曰:"吴儿木石人。 生既相弃,殁后幸为我觅干净土作埋骨地,勿令魂魄无所归也。"
三更后起,严装,藏一镜于怀,纫衣裳使不可解,遂仰药卒。
族某及诸无赖尽逸,竟不得其主名。
当是时,悔庵客江南之驼沙,闻耗错愕,集《惆怅词》一百八首,《断肠曲》一百韵以悼之,卒因事牵率,不能赴。
其明年,始为改葬。
先是,悔庵未得噩耗以前,长夜旅窗,孤灯独坐,更阑月黑,寒雨微零,倦甚,隐几假寐。
忽见有内官装束者,持柬来招曰:"团栾室主人见召,君其速往。 乘车已驾矣。"
出门,仆夫控缰以待。
甫登即发,蹑电追风,顷刻已至。
但见殿宇崇隆,甍栋壮丽。
门外环列者数十人,状若甲士。
内官导之入,凡历室数重,始抵一处。
悔庵视其榜曰"曼陀花天宫"。
内官止步不前,廊下有铜钲击之,声铿然清越。
即有垂髫宫婢数人,趋前问讯。
悔庵述被召之由。
内一婢颔之曰:"君非自称为清溪惆怅生者耶?仙子候久矣。"
导至一圆屋,额曰"团栾明镜之室",室中左榻右几,榻旁多堆书籍,几上宝鼎香浓,烟篆微袅。
东西列架数十,缥帙缃函,牙签玉轴,殆可连屋。
一丽人道装素服,正研朱握椠,方事雠校,一小鬟执洞箫侍焉。
审视之,则镜娘也。
悔庵径前,执镜娘手,呜咽不胜,曰:"此岂尚是人间耶?余今与卿相逢,其在梦中耶?"镜娘曰:"妾勘破世情,已离尘境,特召君来一诀耳。 从此人海茫茫,永无见期。 前程方远,君其勉之,勿使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尤宜慎者,笔墨之间,勿着绮情,泥犁之警,要非虚语,毋以法秀所呵为妄也。"
悔庵于此,方知镜娘已死,哀痛切心,涕不能仰。
镜娘出袖中罗帕,为悔庵拭泪曰:"请止哭,勿过悲。 人谁不死?不过数十寒暑,此同世界人,一切澌灭,君何不达之甚哉!"悔庵方欲琐屑询镜娘家中事,镜娘白:"此间为掌理天上秘籍处,凡人不得轻到。 以君前生系玉皇香案吏,故得一窥琼笈耳。 然亦不可久留也。"
即命小鬟送之出宫外。
生视小鬟,彷佛东邻徐氏女子璇姑。
甫逾阈,若有物绊于足,遽觉。
明日,而镜娘之讣音至矣。
邻女徐璇姑,姿貌端好,年十五从镜娘学洞箫,清响遏云,若有天授。
镜娘殁后十余日,璇姑婴疾不起,临死,告其家:见镜娘绿帔素色裙,如仙人装,携璇姑至曼陀花天宫,曰:"同享清福去。"
曼陀罗花见于梵经,彼云"曼陀",此云"适意"。
则镜娘之生有自来,死归极乐可知已。
悔庵改葬镜娘,先一日启圹,异香终日不散;举棺,轻若无物。
远近争传以为奇。
镜娘墓在城北,正对横山,严江出其右,衢江出其左,二水如夹明镜。
悔庵为立碣,题曰"清溪镜娘",不书姓,讳之也。
会稽任公子,自诩为风流教主,数从悔庵过镜娘家,甚赏其明慧。
及卒,深为之悲,哀其始终不遇而赍志以殁也,曾纪其崖略为之传。
悔庵之悼镜娘也,过时而哀,作《银河吹笙图》、《曼陀花室校书图》以寄意。
曾有《重客城吊镜娘诗》,今录数律于篇:
旧事思量益惘然,枉教紫玉竟成烟。
荒原有客寻苔碣,冷节无人挂纸钱。
五色仙裙飞坏蝶,三更怨魄托啼鹃。
棠梨万树花如雪,乞与真娘作墓田。
枫林惨淡月黄昏,秋菊寒泉荐一樽。
捣麝定知香不灭,含鱼还冀玉能温。
有情碧落重回首,无验青烟再返魂。
三尺残碑墓前立,望夫石化怨谁论!
珊珊微步上闲阶,尚着凌波月色鞋。
岂有幽欢留玉枕,更无密约证金钗。
翠衾似水知谁泼,红粉成灰恨自埋。
□字阑干都拍遍,断魂飘泊向天涯。
荩箧重寻泪不干,尚余断素共零纨。
徐娘待检瑶笺寄,老妪争持锦袜看。
七宝箱空焚易烬,五铢衣薄着犹寒。
俸钱漫许营斋奠,预撰青词上醮坛。
倚醉归来日易醺,当垆不见卓文君。
泪看襟上痕犹□,诗剩囊中稿待焚。
千古蛾眉皆恸哭,一时鹣翼便离群。
西泠佳句今成谶,携酒长浇苏小坟。
丙戌仲冬,悔庵以事来沪上,过余淞北寄庐,为述镜娘颠末,欷◆不置。
余援笔而记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