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隐漫录 冯香妍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淞隐漫录
《淞隐漫录》 冯香妍 王韬

香妍冯姓,吴门人。

本住金阊以避乱,徙居陆墓有年矣。

父亦黉序中人,中年习贸迁术,丧其资,仍在家设帐授徒焉。

母氏早丧,家中惟一老媪主持中馈事。

香妍貌美质慧,父早晚授之读,书史经目一过,即能背诵,胜于塾中儿十倍。

以是奇爱之,掌上明珠不啻也。

前行贾汉时,曾买一婢,曰漱华,至是年已十四,性颇灵警,使为闺中作伴,以解寂寞。

同塾有杨氏儿者,亦世家子,年与女相若,美秀而文,正堪称一对璧人。

女或彩花庭前,与生值,两相注视,甚为爱悦,虽不通一语,然两心印许,已达微波。

翌日,女摘秋海棠一枝,使婢持赠生,谓"可供于胆瓶,为案头清玩"。

并以纸裹一掷生书案。

生启视之,乃两绝句,云:

新月生凉夜气清,罗衣不耐坐深更。

一钩未有团栾意,照着侬来分外明。

孤影疏灯怕上楼,泪珠常向枕函流。

秋来心事谁能晓,诉与天孙不解愁。

簪花字格,秀媚异常,生自叹弗及;纸尾并不署名。

生知为女作,什袭珍藏,思和韵作答,以未谐竞病中止。

嗣后屡欲觌面申情,以有人在侧,未能通意,俯首叩膺,形于咏叹。

适有戚串为生议姻事,生微闻之,意颇不欲,而赧于启齿。

继闻已有成议,计无所出,凌晨独至塾中,见女正在木樨树下,折得一枝,低徊玩视。

瞥睹生,讶其来何太早,以手招生。

生趋前,女举手中花畀之,曰:"此为兄异日蟾宫折桂兆。"

生曰:"兄意不在桂花,所冀者,欲与嫦娥偕老耳。 安得乞药于西王母,同奔月窟哉?"女颊微红,方欲有言,生遽语女曰:"前惠两诗,已悉妹意,深篆兄心。 兄日夕所盼者,正在团栾两字耳。 奈缘几乖离,事多错迕,父母已为兄议婚他族,兄虽不愿,而弗能以此心白诸堂上,无已,只有出外避之而已。 兄心中惟妹一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生世世,弗敢离也!"言讫,即解玉佩一枚为赠,并为女系之胸前襟上。

忽听亭前有嗽声,女急逸去。

生亦自归。

薄暮,生父母遣人至塾觅生,谓"不归已竟日矣"。

女父谓:"今日从未来塾中。"

于是合家疑讶,侦骑四出,踪迹杳然。

女知生之行也为己,往往暗中饮泣,达旦不寐,自誓于所绣大士前,愿与生今世为夫妇,矢死靡他,晨夕焚香顶礼。

婢殊黠慧,微窥其意,知必因生。

托词询女,女以直告,并曲意结纳。

婢女有表兄潘元伟,美丰仪,是年以第一人入泮,以至京江,顺道来谒。

女父留之信宿。

窥女艳绝人寰,心大动,归告父母,特遣媒妁,宛转致词。

女父以门户适相当,并仰其富,遂许之,纳币诹吉,亲迎有日矣。

女知之大惊,商之婢,无万全策,计不如远◆。

卜于大士前,吉。

乃窃父衣冠,易男子装,与婢偕遁。

行抵浒关,◆徨无所适,主婢踯躅河旁。

适长年待雇者,以数日不发,急于延揽,问女:"往金陵乎?愿贬价。"

女漫应之。

箱箧被褥,先已购诸市肆,命取行李,登舟即行。

既至,宿逆旅中。

每遇风日晴美,辄往游寺观,遇佛即祷。

先是,生之出也,伥伥无所之,闻维扬风月甲大江南北,名园广囿,花木繁绮,买径往,僦旧家别墅,以憩行装。

或告以园久荒芜,恐有妖魅。

生不之信。

一夜,篝灯方读,忽闻门外有弓鞋细碎声,行渐近,门呀然自开,一女子娉婷至前,容貌绝世,光艳罕俦。

生悸甚,疑为鬼,急呼侍童,则已入睡乡。

生战栗之色可掬。

女嫣然一笑,摇手止之,谓生曰:"郎尚忆意中人乎?"生问为谁女。

曰:"香妍冯氏女,非郎所属意者乎?郎如欲见,可随我往。"

即携生手出门,踏月行落叶中,作响。

须臾,抵一园,垂柳覆石,疏花篱,画阑屈曲,径颇幽邃。

女曰:"此即妙相庵也。 兵燹之后,此独完好,聊以点缀名区。"

生随女绕廊而行,继而峰回路转,乃得一亭。

亭畔一美少年据石磴斜坐,旁立一幼僮作指画状。

女谓生曰:"此即意中人,牢记勿忘。 他日郎见奴时,幸为留意,毋抛却撮合山也。"

生正注眸审视,忽一斑斓猛虎从亭后出,直扑生。

生惧,大呼,蘧然而觉,则正隐几假寐也,一灯荧然,万籁俱寂;回觅前女,形影俱杳。

生连呼咄咄怪事。

明日,偶与居停主人谈狐鬼,因问此间有妙相庵否。

主人曰:"距此不过一江隔。"

为话金陵多名胜地,六朝金粉,自古艳称。

生跃然兴发,既欲往游,怂慂主人偕行。

束装就道,流连匝月,迄无所遇。

生每日必游妙相庵,与庵中主持者渐相稔,爰乞赁一椽,为诵读下帷所。

由是明月清风,昼夜领略,时时物色梦中所见。

一日,方趋亭角观斗鸡,则一美少年已先在,谛视若旧相识,恍惚复入梦境。

少年亦目注生不转瞬。

方欲诘问,一童匆匆入亭,向生曰:"何处不觅杨相公,乃在此耶?"生询姓名。

童曰:"此间非谈衷曲处。 杨相公寓居何地?"生曰:"离亭数百武,即吾斋室。"

童曰:"有同寓人否?"生曰:"素性耐岑寂,不能与俗客处也。"

因转揖少年曰:"此即贵纪纲否?颇甚伶俐。 仆如此,主可知矣。"

少年不遽答,随生下亭,曲折循径行,径尽抵一轩,轩外马缨花怒放,红紫绚烂,临窗芭蕉数本,额曰"绿阴人静"。

就一轩区为内外两室,内则生卧房,外则为宾客憩息所。

坐既定,生谓少年曰:"似曾相识,但无从忆起。"

少年泫然曰:"冯家香妍,君忘却耶?兹不过易钗而弁耳。"

生蹷然起曰:"我固谓是阿妹!特已改妆,未敢唐突。 此僮非即漱华耶?尚可认也。"

于是女为缅述颠末。

生因欷◆不已。

女曰:"妹之出也,冒君姓,前于逆旅中得遇冯侍郎公子,以文字相契,劝妹应秋试,特为纳粟入监。 妹思为期已近,倘得侥幸获隽,偕君北上,然后改妆未晚也。"

自此女迁于生所,昼则课文,夜则谈诗。

既而三场文字颇得意,榜发,高列前茅。

女托病不见客,一切酬应,皆以生代。

北至京师亦然。

会试入彀,名次稍后。

殿试则居然生出应命矣。

及授榜下知县,奉旨归娶,女乃改妆偕返。

时潘氏子已娶他姓女,不复究前事。

亲迎日,香舆彩仗,仪从赫,极一时之盛。

从婢漱华,后亦备小星之列。

生之遇女也,先之以梦,顾追忆梦中人容华,恒往来于心,不能去怀;逮部选河南固始县,领凭赴任,摘伏锄奸,折狱听讼,殊有明决。

才三年,任将满,有控谋杀亲夫案者,犯妇上堂,亲加研鞫,视之,即梦中人也。

询其何故杀夫,则泪堕如绠縻,冤楚万状。

验夫尸,则枯瘠如人腊,绝无服毒痕。

其姑年止四十许,妖冶动人。

访之舆论,秽声藉藉。

生知事必有因,再三缉问,底里尽露。

盖氏夫患痨瘵病,将死,信俗冲喜之说,迎女成婚。

氏夫越宿即殒,女犹处子也。

姑之所欢见女美,强欲犯之,女不可;百端诱惑,终不从。

所欢憾甚,与姑谋,诬以杀夫,始不过思恐吓之,冀遂其欲。

女兄弟闻之,怒甚,登门诟骂。

姑羞恼交,至控于官。

衙中胥役,行贿几遍。

微生发其覆,则女殆矣。

冤既白,女感生德,竟随生归江南,居妾媵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