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卷三十三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宋书
《宋书》 卷三十三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 沈约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

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 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 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黑眚、黑祥。 惟火沴水。"

鱼孽,刘歆传以为介虫之孽,谓蝗属也。

水不润下:魏文帝黄初四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溢至津阳城门,漂数千家,流杀人。

初,帝即位,自鄴迁洛,营造宫室,而不起宗庙,太祖神主犹在鄴。

尝于建始殿飨祭如家人之礼,终黄初不复还鄴,而圆丘、方泽、南北郊、社、稷等神位,未有定所。

此简宗庙,废祭祀之罚也。

京房《易传》曰:"颛事者知,诛罚绝理,厥灾水。 其水也,雨杀人已陨霜,大风天黄。 饥而不损,兹谓泰。 厥灾水杀人。 避遏有德,兹谓狂。 厥灾水,水流杀人也;已水则地生虫。 归狱不解,兹谓追非。 厥水寒杀人。 追诛不解,兹谓不理。 厥水五谷不收。 大败不解,兹谓皆阴。 厥水流入国邑,陨霜杀谷。"

吴孙权赤乌八年夏,茶陵县鸿水溢出,流漂二百余家;十三年秋,丹阳故鄣等县又鸿水溢。

案权称帝三十年,竟不于建业创七庙,但有父坚一庙,远在长沙,而郊禋礼礼阙。

嘉禾初,群臣奏宜效祀,又弗许。

末年虽一南郊,而北郊遂无闻焉。

且三江、五湖、衡、霍、会稽,皆吴、楚之望,亦不见秩,反礼罗阳妖神,以求福助。

天意若曰,权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示此罚,欲其感悟也。

太元元年,又有大风涌水之异。

是冬,权南郊,疑是鉴咎征乎?还而寝疾。

明年四月,薨。

一曰,权时信纳谮诉,虽陆议勋重,子和储贰,犹不得其终。

与汉安帝听谗、免杨震、废太子同事也。

且赤乌中无年不用兵,百姓愁怨。

八年秋,将军马茂等又图逆云。

魏明帝景初元年九月,淫雨过常,冀、兗、徐、豫四州水出,没溺杀人,漂失财产。

帝自初即位,便淫奢极欲,多占幼女,或夺士妻,崇饰宫室,妨害农战,触情恣欲,至是弥甚。

号令逆时,饥不损役,此水不润下之应也。

吴孙亮五凤元年夏,大水。

亮即位四年,乃立权庙;又终吴世,不上祖宗之号,不修严父之礼,昭穆之数有阙。

亮及休、皓又并废二郊,不秩群神。

此简宗庙,不祭祀之罚也。

又是时,孙峻专政,阴胜阳之应乎。

吴孙休永安四年五月,大雨,水泉涌溢。

昔岁作浦里塘,功费无数,而田不可成,士卒死叛,或自贼杀,百姓愁怨,阴气盛也。

休又专任张布,退盛冲等,吴人贼之之应也。

吴孙休永安五年八月壬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

晋武帝泰始四年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水。

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杀二百余人。

帝即尊位,不加三后祖宗之号。

泰始二年,又除明堂南郊五帝坐,同称昊天上帝,一位而已。

又省先后配地之礼。

此简宗庙,废祭祀之罚,与汉成帝同事。

一曰,昔岁及此年,药兰泥、白虎文秦凉杀刺史胡烈、牵弘,遣田璋讨泥。

又司马望以大众次淮北御孙皓。

内外兵役,西州饥乱,百姓愁怨,阴气盛也。

咸宁初,始上祖宗号,太熙初,还复五帝位。

晋武帝咸宁元年九月,徐州水。

二年七月癸亥,河南魏郡暴水,杀百余人;八月,荆州郡国五大水。

去年采择良家子女,露面入殿,帝亲简阅,务在姿色,不访德行。

有蔽匿者,以不敬论。

搢绅愁怨,天下非之。

阴盛之应也。

咸宁三年六月,益、梁二州郡国八暴水,杀三百余人;七月,荆州大水;九月,始平郡大水;十月,青、徐、兗、豫、荆、益、梁七州又水。

是时贾充等用事日盛,而正人疏外者多。

咸宁四年七月,司、冀、兗、豫、荆、扬郡国二十大水。

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大水。

泰山流三百家,杀六千余人;江夏亦杀人。

是时平吴后,王浚为元功,而诋劾妄加;荀、贾为无谋,而并蒙重赏。

收吴姬五千,纳之后宫。

此其应也。

太康四年七月,司、豫、徐、兗、荆、扬郡国二十大水,伤秋稼,坏屋室,有死者。

太康六年三月,青、凉、幽、冀郡国十五大水。

太康七年九月,西方安定等郡国八大水。

太康八年六月,郡国八大水。

晋惠帝元康二年,有水灾。

元康五年五月,颍川、淮南大水;六月,城阳、东莞大水杀人;荆、扬、徐、兗、豫五州又大水。

是时帝即位已五载,犹未郊祀,烝尝亦多不身亲近。

简宗庙,废祭祀之罚也。

班固曰:"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望秩山川。 若乃不敬鬼神,政令违逆,则雾水暴至,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水不润下也。"

元康六年五月,荆、扬二州大水。

按董仲舒说,水者,阴气盛也。

是时贾后乱朝,宠树贾、郭。

女主专政之应也。

元康八年五月,金墉城井水溢。

汉成帝时有此妖,班固以为王莽之象。

及赵伦篡位,即此应也。

伦废帝于此城,井溢所在,又天意乎!元康八年九月,荆、扬、徐、兗、冀五州大水。

是时贾后暴戾滋甚,韩谧骄猜弥扇,卒害太子,旋亦祸灭。

元康九年四月,宫中井水沸溢。

晋惠帝永宁元年七月,南阳、东海大水。

是时,齐王冏秉政专恣。

阴盛之应。

晋惠帝太安元年七月,兗、豫、徐、冀四州水。

时将相力政,无尊主心。

晋孝怀帝永嘉四年四月,江东大水。

是时,王导等潜怀翼戴之计。

阴气盛也。

晋元帝太兴三年六月,大水。

是时王敦内怀不臣,傲很作威,后终夷灭。

大兴四年七月,大水。

明年有石头之败。

晋元帝永昌二年五月,荆州及丹阳、宣城、吴兴、寿春大水。

晋明帝太宁元年五月,丹阳、宣城、吴兴、寿阳大水。

是时王敦疾害忠良,威权震主,寻亦诛灭。

晋成帝咸和元年五月,大水。

是时嗣主幼冲,母后称制,庾亮以元舅民望,决事禁中。

阴胜阳也。

咸和二年五月戊子,京都大水。

是冬,苏峻称兵,都邑涂炭。

咸和四年七月,丹阳、宣城、吴兴、会稽大水。

是冬,郭默作乱,荆、豫共讨之,半岁乃定。

咸和七年五月,大水。

是时帝未亲务,政在大臣。

阴胜阳也。

晋成帝咸康元年八月,长沙、武陵大水。

是年三月,石虎掠骑至历阳,四月,围襄阳。

于是加王导大司马,集徒旅;又使赵胤、路永、刘仕、王允之、陈光五将军,各帅众戍卫。

百姓愁怨。

阴气盛也。

晋穆帝永和四年五月,大水。

是时幼主冲弱,母后临朝;又将相大臣,各争权政。

与咸和初同事也。

永和五年五月,大水。

永和六年五月,大水。

永和七年七月甲辰夜,涛水入石头,死者数百人。

去年,殷浩以私忿废蔡谟,遐迩非之。

又幼主在上,而殷、桓交恶,选徒聚甲,各崇私权。

阴胜阳之应也。

一说涛入石头,江右以为兵占。

是后殷浩、桓温、谢尚、荀羡连年征伐。

晋穆帝升平二年五月,大水。

是时桓温权制朝廷,征伐是专。

升平五年四月,大水。

晋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都大水,平地数尺,侵及太庙。

硃雀大航缆断,三艘流入大江。

丹阳、晋陵、吴国、吴兴、临海五郡又大水,稻稼荡没,黎庶饥馑。

初四年,桓温北伐败绩,十丧其九;五年,又征淮南,逾岁乃克。

百姓愁怨之应也。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壬午,涛水入石头。

明年,妖贼卢竦率其属数百人入殿,略取武库三库甲仗,游击将军毛安之讨灭之。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六月,大水。

是时孝武幼弱,政在将相。

太元五年,大水。

去年氐贼攻没襄阳,又向广陵。

于是逼徙江、淮民悉令南渡,三州失业,道馑相望。

谢玄虽破句难等,自后征戍不已。

百姓愁怨之应也。

太元六年六月,荆、江扬三州大水。

太元十年夏,大水。

初八年,破苻坚,自后有事中州,役无已岁。

兵民愁怨之应也。

太元十三年十二月,涛水入石头。

明年,丁零、鲜卑寇扰司、兗镇戍,西、北疲于奔命。

太元十五年七月,兗州大水。

是时缘河纷争,征戍勤悴。

太元十七年六月甲寅,涛水入石头,毁大航,漂船舫,有死者;京口西浦,亦涛入杀人。

永嘉郡潮水涌起,近海四县人民多死。

后四年帝崩,而王恭再攻京师。

京师亦发大众以御之。

太元十九年七月,荆州、彭城大水伤稼。

太元二十年,荆州、彭城大水。

太元二十一年五月癸卯,大水。

是时政事多弊,兆庶非之。

晋安帝隆安三年五月,荆州大水。

去年,殷仲堪举兵向京都;是年春,又杀郗恢。

阴盛作威之应也。

仲堪寻亦败亡。

隆安五年五月,大水。

是时司马元显作威陵上,又桓玄擅西夏,孙恩乱东国。

阴胜阳之应也。

晋安帝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

其明年二月庚寅夜,涛水入石头。

是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胔相望。

江右虽有涛变,未有若斯之甚。

三月,义军克京都,玄败走,遂夷灭。

元兴三年二月己丑朔夜,涛水入石头,漂没杀人,大航流败。

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二月己未,涛水入石头。

义熙二年十二月己未夜,涛水入石头。

明年,骆球父环潜结桓胤、殷仲文等谋作乱,刘稚亦谋反,凡所诛灭数十家。

义熙三年五月丙午,大水。

义熙四年十二月戊寅,涛水入石头。

明年,王旅北讨鲜卑。

义熙六年五月丁巳,大水。

乙丑,卢循至蔡洲。

义熙八年六月,大水。

义熙九年五月辛巳,大水。

义熙十年五月丁丑,大水;戊寅,西明门地穿涌水出,毁门扉及限;七月乙丑,淮北灾风大水杀人。

义熙十一年七月丙戌,大水,淹渍太庙,百官赴救。

明年,王旅北讨关、河。

宋文帝元嘉五年六月,京邑大水。

七年,右将军到彦之率师入河。

元嘉十一年五月,京邑大水。

十三年,司空檀道济诛。

元嘉十二年六月,丹阳、淮南、吴、吴兴、义兴五郡大水,京邑乘船。

元嘉十八年五月,江水泛溢,没居民,害苗稼。

明年,右军将军裴方明率雍、梁之众伐仇池。

元嘉十九年、二十年,东诸郡大水。

元嘉二十九年五月,京邑大水。

孝武帝孝建元年八月,会稽大水,平地八尺。

后二年,虏寇青、冀州,遣羽林军卒讨伐。

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吴兴、义兴大水。

大明四年八月,雍州大水。

大明四年,南徐、南兗州大水。

后废帝元徽元年六月,寿阳大水。

顺帝升明元年七月,雍州大水,甚于关羽樊城时。

升明二年二月,于潜翼异山一夕五十二处水出,流漂居民。

七月丙午朔,涛水入石头,居民皆漂没。

恒寒:庶征之恒寒,刘歆以为"大雨雪、及未当雨雪而雨雪、及大雨雹、陨霜杀菽草,皆常寒之罚也"。

京房《易传》曰:"有德遭险,兹谓逆命。 厥异寒。 诛罚过深,当燠而寒,尽六日,亦为雹。 害正不诛,兹谓养贼。 寒七十二日,杀飞禽。 道人始去,兹谓伤。 其寒物无霜而死,涌水出。 战不量敌,兹谓辱命。 其寒虽雨物不茂。"

吴孙权嘉禾三年九月朔,陨霜伤谷。

按刘向说:"诛罚不由君出,在臣下之象也"。

是时校事吕壹专作威福,与汉元帝时石显用事陨霜同应。

班固书九月二日,陈寿言朔,皆明未可以伤谷也。

壹后亦伏诛。

京房《易传》曰:"兴兵妄诛,兹谓亡法。 厥灾霜,夏杀五谷,冬杀麦。 诛不原情,兹谓不仁。 其霜夏先大雷风,冬先雨,乃陨霜,有芒角。 贤圣遭害,其霜附木不下地。 佞人依刑,兹谓私贼。 其霜在草根土隙间。 不教而诛,兹谓虐。 其霜反在草下。"

嘉禾四年七月,雨雹,又陨霜。

案刘向说:"雹者阴胁阳"。

是时吕壹作威用事,诋毁重臣,排陷无辜。

自太子登以下,咸患毒之,而壹反获封侯宠异。

与《春秋》公子遂专任,雨雹同应也。

汉安帝信谗,多杀无辜,亦雨雹。

董仲舒曰"凡雹皆为有所胁,行专一之政"故也。

吴孙权赤乌四年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鸟兽死者太半。

是年夏,全琮等四将军攻略淮南、襄阳,战死者千余人。

其后权以谗邪,数责让陆议,议愤恚致卒。

与汉景、武大雪同事也。

赤乌十一年四月,雨雹。

是时权听谗,将危太子。

其后硃据、屈晃以迕意黜辱,陈象以忠谏族诛,而太子终废。

此有德遭险,诛罚过深之应也。

晋武帝泰始六年冬,大雪。

泰始七年十二月,大雪。

明年。

有步阐、杨肇之败,死伤甚众。

泰始九年四月辛未,陨霜。

是时贾充亲党比周用事。

与鲁定公、汉元帝时陨霜同应也。

晋武帝咸宁三年八月,平原、安平、上党、秦郡霜害三豆。

咸宁三年八月,河间暴风寒冰,郡国五陨霜伤谷。

是后大举征吴,马隆又帅精勇讨凉州。

咸宁五年五月丁亥,钜鹿、魏郡雨雹伤禾、麦;辛卯,雁门雨雹伤秋稼#咸宁五年六月庚戌,汲郡、广平、陈留、荥阳雨雹;丙辰,又雨雹,损伤秋麦千三百余顷,坏屋百三十余间;癸亥,安定雨雹;七月丙申,魏郡又雨雹;闰月壬子,新兴又雨雹;八月庚子,河东、弘农又雨雹,兼伤秋稼三豆。

晋武帝太康元年三月,河东、高平霜雹,伤桑、麦;四月,河南、河内、河东、魏郡、弘农雨雹,伤麦、豆;五月,东平、平阳、上党、雁门、济南雨雹,伤禾、麦、三豆。

太康元年四月庚午,畿内县二及东平范阳县雨雹;癸酉,畿内县五又雨雹。

是时王浚有大功,而权戚互加陷抑,帝从容不断。

阴胁阳之应也。

太康二年二月辛酉,殒霜于济南、琅邪,伤麦;壬申,琅邪雨雪伤麦;三月甲午,河东陨霜害桑。

太康二年五月丙戌,城阳、章武、琅邪伤麦;庚寅,河东、乐安、东平、济阴、弘农、濮阳、齐国、顿丘、魏郡、河内、汲郡、上党雨雹,伤禾稼。

太康二年六月,郡国十六雨雹。

太康三年十二月,大雪。

太康五年七月乙卯,中山、东平雨雹,伤秋稼。

太康五年七月甲辰,中山雨雹;九月,南安大雪折木。

太康六年二月,东海霜伤桑、麦。

太康六年三月戊辰,齐郡临菑、长广不其等四县,乐安梁邹等八县,琅邪临沂等八县,河间易城等六县,高阳北新城等四县,陨霜伤桑、麦。

太康六年六月,荥阳、汲郡、雁门雨雹。

太康八年四月,齐国、天水二郡陨霜;十二月,大雪。

太康九年正月,京都大风雨雹,发屋拔木;四月,陇西陨霜。

太康十年四月,郡国八陨霜。

晋惠帝元康二年八月,沛及汤阴雨雹。

元康三年四月,荥阳雨雹;弘农湖、华阴又雨雹,深三尺。

是时贾后凶淫专恣,与《春秋》鲁桓夫人同事。

阴气盛也。

元康五年六月,东海雨雹,深五寸;十二月,丹阳雨雹。

元康五年十二月,丹阳建业大雪。

元康六年三月,东海陨霜杀桑、麦。

元康七年五月,鲁国雨雹;七月,秦、雍二州陨霜杀稼。

元康九年三月旬有八日,河南、荥阳、颍川陨霜伤禾;五月,雨雹。

是时贾后凶躁滋甚,是冬遂废愍怀。

晋惠帝永宁元年七月,襄城雨雹。

是时齐王冏专政。

十月,襄城、河南、高平、平阳风雹,折木伤稼。

晋惠帝光熙元年闰八月甲申朔,霰雪。

刘向曰:"盛阳雨水汤热,阴气胁之,则转而为雹。 盛阴雨雪凝滞,阳气薄之,则散而为霰。"

今雪非其时,此听不聪之应也。

晋孝怀帝永嘉元年十二月冬,雪平地三尺。

永嘉七年十月庚午,大雪。

晋愍帝建兴元年十一月戊午,会稽大雨震电。

己巳夜,赤气曜于西北。

是夕,大雨震电。

庚午,大雪。

案刘向说,"雷以二月出,八月入"。

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也。

既发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节之异也。

是时刘载僭号平阳,李雄称制于蜀,九州幅裂,西京孤微。

为君失时之象。

晋元帝太兴二年三月丁未,成都风雹杀人。

太兴三年三月,海盐郡雨雹。

是时王敦陵上。

晋元帝永昌二年十二月,幽、冀、并三州大雪。

晋明帝太宁元年十二月,幽、冀、并州大雪。

太宁二年四月庚子,京都大雨雹,燕雀死。

太宁三年三月丁丑,雨雹;癸巳,陨霜;四月,大雨雹。

是年帝崩,寻有苏峻之乱。

晋成帝咸和六年三月癸未,雨雹。

是时帝幼弱,政在大臣。

咸和九年八月,成都雪。

其日李雄死。

晋成帝咸康二年正月丁巳,皇后见于太庙。

其夕雨雹。

晋康帝建元元年八月,大雪。

是时政在将相,阴气盛也。

与《春秋》鲁昭公时季孙宿专政同事。

刘向曰:"凡雨,阴也,雪又雨之阴也。 出非其时,迫近象也。"

晋穆帝永和三年八月,冀方大雪,人马多冻死。

永和五年六月,临漳暴风震霆,雨雹大如升。

永和十年五月,凉州雪。

明年八月,桴罕护军张瓘帅宗混等攻灭张祚,更立张曜灵弟玄靓。

京房《易传》曰:"夏雨雪,戒臣为乱。"

永和十一年四月壬申朔,雪;十二月戊午,雷;己未,雷。

是时帝幼,母后称制,政在大臣。

晋穆帝升平二年正月,大雪。

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四月己酉,雨雹;十二月,大雪。

是时帝幼弱,政在将相。

太元十二年四月己丑,雨雹。

是时有事中州,兵役连岁。

太元二十年五月癸卯,上虞雨雹。

太元二十一年四月丁亥,雨雹。

是时张夫人专幸,及帝暴崩,兆庶尤之。

太元二十一年十二月,连雪二十三日。

是时嗣主幼冲,冢宰专政。

晋安帝隆安二年三月乙卯,雨雹。

是秋,王恭、殷仲堪入伐,终皆诛。

晋安帝元兴二年十二月,酷寒过甚。

是时桓玄篡位,政事烦苛,是其应也。

晋氏失在舒缓,玄则反之。

刘向曰:"周衰无寒岁,秦灭无燠年。"

此之谓也。

元兴三年正月甲申,霰雪,又雷。

雷霰不应同日,失节之应也。

二月,义兵起,玄败。

元兴三年四月丙午,江陵雨雹。

是时安帝蒙尘。

晋安帝义熙元年四月壬申,雨雹。

是时四方未一,钲鼓日戒。

义熙五年三月己亥,雪深数寸。

义熙五年五月癸巳,溧阳雨雹;九月己丑,广陵雨雹。

明年,卢循至蔡洲。

义熙五年九月己丑,广陵雨雹。

义熙六年正月丙寅,雪,又雷。

义熙六年五月壬申,雨雹。

义熙八年四月辛未朔,雨雹;六月癸亥,雨雹,大风发屋。

是秋,诛刘籓等。

义熙十年四月辛卯,雨雹。

宋文帝元嘉九年春,京都雨雹,溧阳、盱眙尤甚,伤牛马,杀禽兽。

元嘉十八年三月,雨雹。

二十五虏寇青州。

元嘉二十五年正月,积雪冰寒。

元嘉二十九年五月,盱眙雨雹,大如鸡卵。

三十年,国家祸乱,兵革大起。

孝武帝大明元年十二月庚寅,大雪,平地二尺余。

明年,虏侵冀州,遣羽林军北讨。

明帝泰始五年四月壬辰,京邑雨雹。

后废帝元徽三年五月乙卯,京邑雨雹。

雷震:魏明帝景初中,洛阳城东桥、洛水浮桥桓楹,同日三处俱震;寻又震西城上候风木飞乌。

时劳役大起,帝寻晏驾。

吴孙权赤乌八年夏,震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桓楹。

孙亮建兴元年十二月朔,大风震电;是月又雷雨。

义同前说。

亮终废。

晋武帝太康六年十二月甲申朔,淮南郡震电。

太康七年十二月己亥,毗陵雷电,南沙司盐都尉戴亮以闻。

太康十年十二月癸卯,庐江、建安雷电大雨。

晋惠帝永康元年六月癸卯,震崇阳陵标西南五百步,标破为七十片。

是时贾后陷害鼎辅,宠树私戚。

与汉桓帝时震宪陵寝同事也。

后终诛灭。

晋惠帝永兴二年十月丁丑,雷电。

晋怀帝永嘉四年十月,震电。

晋元帝永昌二年七月丙子朔,雷震太极殿柱。

永昌二年十一月,会稽、吴郡雨震电。

晋明帝太宁元年七月丙子朔,震太极殿柱。

晋成帝咸和元年十月己巳,会稽郡大雨震电。

咸和三年六月辛卯,临海大雷,破郡府内小屋柱十枚,杀人。

咸和三年九月二日立冬,会稽震电。

咸和四年十二月,吴郡、会稽震电。

咸和四年十二月,丹阳震电。

晋穆帝永和七年十月壬午,雷雨、震电。

晋穆帝升平元年十一月庚戌,雷;乙丑,又雷。

升平五年十月庚午,雷发东南。

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六月甲寅,雷震含章殿四柱。

太元五年十二月,雷声在南方。

太元十四年七月甲寅,震宣阳门西柱。

晋安帝隆安二年九月壬辰,雨雷。

晋安帝元兴三年,永安皇后至自巴陵。

将设仪导入宫,天雷,震人马各一俱殪。

晋安帝义熙四年十一月辛卯朔,西北疾风;癸丑,雷。

义熙五年六月丙寅,震太庙,破东鸱尾,彻壁柱。

义熙六年正月丙寅,雷;丁卯,又雪。

义熙六年十二月壬辰,大雷。

义熙九年十一月甲戌,雷;乙亥,又雷。

宋文帝元嘉四年十一月癸丑,雷。

元嘉五年六月丙寅,震太庙,破东鸱尾,彻壁柱。

元嘉六年正月丙寅,雷且雪。

元嘉七年十月丙子,雷。

元嘉八年十二月庚辰,雷。

元嘉九年十一月甲戌,雷且雪。

元嘉十四年,震初宁陵口标,四破至地。

十七年,废大将军彭城王义康。

骨肉相害,自此始也。

前废帝景和元年九月甲午,雷震。

明帝泰始二年九月辛巳,雷震。

泰始四年十月辛卯,雷震。

泰始四年十一月癸卯朔,雷震。

泰始五年十一月乙巳,雷震。

泰始六年十一月庚午,雷。

后废帝元徽三年九月戊戌,雷。

元徽三年九月丁未,雷。

元徽三年九月戊午,雷震。

元徽三年十月辛未,雷;甲戌,又雷。

从帝升明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丙申,震建阳门。

鼓妖:晋惠帝元康九年三月,有声若牛,出许昌城。

十二月,废太子,幽于许宫。

按《春秋》晋文公柩有声如牛,刘向以为鼓妖。

其说曰:"声如此,怒象也。 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甲之祸。"

此其类也。

明年,贾后遣黄门孙虑杀太子,击以药杵,声闻于外。

苏峻在历阳,外营将军鼓自鸣,如人弄鼓者。

峻手自斫之,曰:"我乡土时有此,则城空矣。"

俄而作乱夷灭。

此听不聪之罚,鼓妖先作也。

石虎末,洛阳城西北九里石牛在青石趺上,忽鸣唤,声闻四十里。

虎遣人打落两耳及尾,铁钉钉四脚。

晋孝武太元十五年三月己酉朔,东北有声如雷。

案刘向说以为:"雷当托于云,犹君托于臣。"

无云而雷,此君不恤下,下民将叛之象也。

及帝崩而天下渐乱,孙恩、桓玄交陵京邑。

吴兴长城县夏架山有石鼓,长丈余,面径三尺所,下有盘石为足,鸣则声如金鼓,三吴有兵。

晋安帝隆安中大鸣,后有孙灵秀之乱。

鱼孽:魏齐王嘉平四年五月,有二鱼集于武库屋上。

此鱼孽也。

王肃曰:"鱼生于渊,而亢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 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

后果有东关之败。

干宝又以为高贵乡公兵祸之应。

二说皆与班固旨同。

晋武帝太康中,有鲤鱼二见武库屋上。

干宝曰:"武库兵府,鱼有鳞甲,亦兵类也。 鱼既极阴,屋上太阳,鱼见屋上,象至阴以兵革之祸干太阳也。"

至惠帝初,诛杨骏,废太后,矢交馆阁。

元康末,贾后谤杀太子,寻亦诛废。

十年间,母后之难再兴,是其应也。

自是祸乱构矣。

京房《易妖》曰:"鱼去水,飞入道路,兵且作。"

蝗虫:魏文帝黄初三年七月,冀州大蝗,民饥。

案蔡邕说:"蝗者,在上贪苛之所致也。"

是时孙权归从,帝因其有西陵之役,举大众袭之,权遂背叛。

晋武帝泰始十年六月,蝗。

是时荀、贾任政,疾害公直。

晋孝怀帝永嘉四年五月,大蝗,自幽、并、司、冀至于秦、雍,草木牛马毛鬣皆尽。

是时天下兵乱,渔猎生民,存亡所系,唯司马越、苟晞而已,而竞为暴刻,经略无章。

晋愍帝建兴四年六月,大蝗。

去岁胡寇频攻北地、冯翊,暐允等悉众御之。

是时又御刘曜,为曜所破,西京遂溃。

晋元帝太兴元年六月,兰陵合乡蝗,害禾稼。

乙未,东莞蝗虫纵广三百里,害苗稼。

太兴元年七月,东海、彭城、下邳、临淮四郡蝗虫害禾、豆。

太兴元年八月,冀、青、徐三州蝗食生草尽,至于二年。

是时中州沦丧,暴乱滋甚。

太兴二年五月,淮陵、临淮、淮南、安丰、庐江诸郡蝗食秋麦。

太兴三年五月癸丑,徐州及扬州江西诸郡蝗,吴民多饿死。

去年,王敦并领荆州,苛暴之衅,自此兴矣。

又是年初,徐州刺史蔡豹帅众伐周抚。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八月,兗州蝗。

是时丁零寇兗、豫,鲜卑逼河南,征戍不已。

太元十六年五月,飞蝗从南来,集堂邑县界,害苗稼。

是年春,发取江州兵营甲士二千人家口六七千人,配护军及东宫,后寻散亡殆尽;又边将连有征杀。

豕祸:吴孙皓宝鼎元年,野豕入右司马丁奉营。

此豕祸也。

后奉见遣攻谷阳,无功反,皓怒,斩其导军。

及举大众北出,奉及万彧等相谓曰:"若至华里,不得不各自还也。"

此谋泄,奉时虽已死,皓追讨谷阳事,杀其子温,家属皆远徙。

豕祸之应也。

龚遂曰:"山野之兽,来入宫室,宫室将空。"

又其象也。

晋孝怀帝永嘉中,寿春城内有豕生两头而不活。

周馥取而观之。

时通数者窃谓曰:"夫豕,北方之畜,胡、狄象也。 两头者,无上也。 生而死,不遂也。 天意若曰,勿生专利之谋,将自致倾覆也。"

周馥不悟,遂欲迎天子,令诸侯,俄为元帝所败。

是其应也。

石勒亦寻渡淮,百姓死者十八九。

晋愍帝建武元年,有豕生八足。

听不聪之罚也。

京房《易传》曰:"凡妖作,各象其类。 足多者,所任邪也。"

是后有刘隗之变。

晋成帝咸和六年六月,钱塘民家豭豕生两子,皆人面,如胡人状,其身犹豕。

京房《易妖》曰:"豕生人头豕身者,邑且乱亡。"

此豭豕而产,异之甚者也。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四月,京都有豕,一头二身八足。

十三年,京都民家豕产子,一头二身八足。

并与建武同妖也。

是后宰相沈酗,不恤朝政,近习用事,渐乱国纲,至于大坏也。

黑眚黑祥:晋孝怀帝永嘉五年十二月,黑气四塞。

近黑祥也。

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幸京口。

有黑气暴起,占有兵。

明年,虏南寇至瓜步,饮马于江。

火沴水:晋武帝太康五年六月,任城、鲁国池水皆赤如血。

案刘向说,近火沴水也。

听之不聪之罚也。

京房《易传》曰:"淫于色,贤人潜,国家危,厥异水流赤。"

晋穆帝升平三年二月,凉州城东池中有火;四年四月,姑臧泽水中又有火。

此火沴水之妖也。

明年,张天锡杀中护军张邕。

邕,执政臣也。

晋安帝元兴二年十月,钱塘临平湖水赤。

桓玄讽吴郡使言开除,以为己瑞。

俄而玄败。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