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事实 卷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宋朝事实
《宋朝事实》 卷二 李攸

○登极赦

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五日登极赦。

门下:朕以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

三灵改卜,王者所以膺图。

朕起自侧微,备尝艰险。

当周邦草昧,从二帝以徂征;洎虞舜陟方,翊嗣君而纂位。

但罄一心而事上,敢期百姓之与能属以敌国

侵疆,边民罹苦。

朕长驱禁旅,往靖边尘。

鼓旗才出于国门,将校共推于天命。

迫回京阙,欣戴眇躬,幼主以历数有归,寻行禅让。

兆庶不可以无主,万几不可以旷时,勉徇群心,以登大宝。

昔汤、武革命,发大号以顺人;唐、汉开基,因

始封而建国。

宜国号大宋,改周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

乘时抚运,既协于歌谣;

及物推恩,宜周于华夏。

可大赦天下,应正月五日昧爽以前,天下罪人所犯罪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应贬降责授及勒停等官,并与恩泽。

诸配徒役男子女人等,并放逐便。

其内外马步兵士,

各与等第优给。

诸军内有请分料钱者,特与加等第添给。

中外见任前任职官,并

与加恩。

文武升朝官、内诸司使、副使、禁军都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行军司马、节

度副使、藩方马步军都指挥使,应父母妻未有官及未曾叙封者,并与恩泽;亡父

母未曾封赠者,并与封赠。

诸处逃亡军都限赦到百日内,仰于所在陈首,并与放

罪,依旧军分收管。

如出百日不来自首者,复罪如初。

念彼愚民或行奸盗,属兹解网,咸许自新。

诸军有草寇处,仰所在州府及巡检使臣晓谕招唤,若愿在军食

粮者并与衣粮,如愿归农者亦听取便。

於戏!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变家为国,鸿恩宜被于寰区。

更赖将相公王,同心协力,共裨寡昧,以致隆平。

凡百

军民,深体朕意。

昭宪太后常与太祖参决大政,及疾甚,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

太后曰:"汝 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此皆祖考与太后之余庆也。"

太后笑曰:"不然, 亦由柴氏使幼子主天下耳。"

因戒敕太祖曰:"汝万岁后,当以次传之弟,则并汝之子亦获安矣。"

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其后太祖遂传位太宗皇帝—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登极赦。

门下:王者继统承祧,所以嗣神器;节哀顺变,

所以宁万邦。

顾历代之通规,谅旧章而可法。

先皇帝勤劳启国,宵旰临朝,万几

靡倦于躬亲,四海方成于开泰。

念农民之疾苦,知战士之辛勤。

氛尽平,生灵

永逸。

而寒暄遘厉,寝疾弥留。

方臻偃革之期,遽起遗弓之叹。

猥以大宝,付于冲人。

遵理命而莫能固辞,涉大川而罔知攸济。

负荷斯重,攀号莫任。

宜覃在宥

之恩,俾洽维新之泽,可大赦天下。

云云。

恭惟先皇帝推诚损己,焦思劳神。

将士之忠勤,知战伐之辛苦。

衣粮禄赐,无非经手经心;土地官封,不惜酬勋酬

效。

生灵是念,稼穑为忧。

罢非理之差徭,去无名之侵耗。

不贪游宴,尽去奢华,

减后宫冗食之人,停诸司不急之务。

方岳止甘鲜之贡,殿庭碎珠玉之珍。

狱讼无

冤,刑戮不滥。

凡关物务,尽立规绳。

予小子缵绍丕基,恭禀遗训,仰承法度,

岂敢越违!更赖将相公卿,左右前后,共遵先志,同守成规,庶俾冲人,不坠洪

业。

真宗至道三年四月一日登极赦。

门下:创业垂统,于以贻后昆;嗣位承祧,

于以绍前烈。

为股肱之元首,俾亿兆之宅心。

洪惟永图,属在明辟。

夫何凉德,享是丕休。

先皇帝膺上玄,受遗太祖。

临御迨逾于二纪,忧勤遂冠于百王。

一日不举皇纲,无一事不亲圣览,宵衣旰食,焦思劳神。

禹迹混同,方致太平之

运;尧心未倦,俄兴不豫之灾。

弃大宝以上仙,付冲人之神器。

仰遵顾命,下迫

推崇。

若涉大川,罔知涯。

黾勉负荷,兢畏交并。

宜覃作解之恩,聊展奉先之

意,可大赦天下。

云云。

恭念先朝庶政尽有成规,谨守奉行,不敢失坠。

所宜开

谏诤之路,拔茂异之材。

鳏寡无告之民,悉令安泰;动植有生之类,冀获昭苏。

庶几延宗社之鸿休,召天地之和气。

更赖中外百执,左右荩臣,各尽乃职,辅兹

不逮。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仁宗干兴元年二月十九日登极赦。

门下:天生民,惟君所以司牧;国有神

器,有子所以传归。

先皇帝绍累圣之丕图,辑庶邦之大治。

焦劳虔巩,二纪于兹。

忽兴凭几之言,永结遗弓之慕。

循顾眇质,获嗣庆基。

适属承祧之初,宜覃在宥

之泽。

可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恭念夙侍圣颜,备承宝训。

凡百机

务,尽有成规,谨当奉行,不敢失坠。

更赖宗工良佐,中外臣僚,咸竭乃诚,以

辅不逮。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英宗嘉八年四月一日登极赦。

门下:民之生,置君为之司牧;神器之重,有子所以传归。

先皇帝天资慈仁,圣德深厚,临御岁逾于三纪,忧勤日览于万几,

常旰昃以忘劳,因晦明而遘厉。

浸违冲豫,遂至弥留。

遽兴凭几之言,念及承祧

之寄,猥以大业,属于冲人。

永惟负荷之艰,矧在哀迷之次,罔知攸济,祗率旧章。

宜覃在宥之恩,式表奉先之志,可大赦天下。

云云。

恭念夙奉圣颜,备闻圣训。

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

更赖中外多士,左右忠贤,各

尽乃诚,以辅台德。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九日登极赦。

门下:夫民之戴君,尊如元首之奉;天之与

子,传有神器之归。

先皇帝绍履至尊,钦笃先烈,图治百王之上,垂精五载之间。

玉几留章,每及夜分之览;紫闱访道,多逾日昃之咨。

既寤寐之积勤,因寒暄之

遘厉。

神机未厌,遽至弥留之忧;邦祸何胜,已闻遗训之托。

属哀荒之靡次,固负荷之惟艰。

M然自思,浩莫能济。

宜本承祧之始,用覃泽物之私。

可大赦天下。

云云。

於戏!奉先昭孝,实本于天经;肆眚推恩,盖循于国典。

更ム文武之助,

忠贤之规,各勉交修,永辅不逮。

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哲宗元丰八年三月六日登极赦。

门下:生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

有天下而传于子,所以维万世之安。

先皇帝道极圣神,德兼文武,图治三王之上,

储精七闰之间。

缉熙事功,董正法度,积勤劳于日昃,违冲豫于春元。

植璧以归,

方致金之祷;缀衣遽设,忍闻玉几之言。

眷予冲人,属以重器。

永荷艰难之托,

曷胜哀疚之怀。

宜谨始于承祧,用涣恩而及物。

可大赦天下。

云云。

恭念先朝之

治,必循五圣之谋,思祗率于旧章,用答扬于光训。

尚赖中外列辟,左右忠贤,

交修厥官,以辅予治。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徽宗元符三年正月十三日登极赦。

门下:朕承先帝之末命,嗣累世之丕图,

若履渊冰,未知攸济。

先皇帝睿明聪哲,克勤于邦,遵制扬功,笃绍先烈,十有

六载,海内蒙休,忧劳爽和,遂至大渐。

乃以神器,属予冲人。

负荷惟艰,怵惕

以惧,用谨承祧之始,肆颁在宥之恩。

可大赦天下。

云云。

恭念元丰诒谋,绍圣

遗训,具在天下,可举而行。

惟既厥心,罔敢废失,其率循于天下,用奉若于先

王。

更赖忠良尽规,文武合虑,永弼乃后,共图康功。

咨尔万邦,体予至怀。

钦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受内禅,登极赦。

门下:我国家创业守成,

绍二百年之祚运;宅中图大,奠三万里之幅员。

施及眇躬,嗣膺神器。

永念缵承之重,惧剧春冰;载惟临御之难,忧深朽索。

矧今边垂未靖,师旅方兴,肆推旷

荡之恩,用慰迩遐之望。

可大赦天下。

云云。

於戏!清跸而朝万宇,敢忘丕冒之仁;继明以照四方,宜布惟新之泽。

更赖忠良协赞,文武交修,永孚于休,同底

于道。

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登极赦。

门下:皇天宋,卜世过于汉、

唐;艺祖承周,受禅同乎舜、禹。

列圣嗣无疆之历,保邦隆不拔之基。

属以朝奸,

稔成边衅。

恃中都之安富,忘外敌之凭陵,驯致金人,来犯京邑。

初登城而不下,

终邀驾以偕行。

痛念銮舆,远征沙漠,宗族从而尽徙,宫阙为之一空。

仍仰臣僚,

俾僭位号。

朕以介弟之亲而授指,开元帅之府以总师。

方输敌忾之忠,忽奉讲和

之诏。

岂图变改,终致阽危盖尝指日以誓诸军,使前迎而后请;不惮沥血而檄率土,冀外附而内亲。

而三事大夫与万邦黎献共致乐推之恳,靡容牢避之私。

谓

万几,难以一日而旷位;矧皇皇四海,讵可三月而无君勉徇群情,嗣登大宝。

宵衣旰食,绍祖宗垂创之基;疾首痛心,怀父兄播迁之难。

吁号久隔,众罔系心;

军旅荐兴,农多失业。

慰民耳目之注,敷朕心腹之言。

爰布湛恩,诞敷区夏,可

大赦天下。

於戏!圣人何以加孝朕每怀问寝之思,天子必有所先。

朕欲救在原之

急,嗟我文武之列,同时忠义之家,不食而哭秦庭,士当勇于报国;左袒而为刘

氏,人咸乐于爱君。

其一德而一心,伫立功而立事。

同两宫之复,终图万世之

安。

副我忧勤,跻时康。

孝宗皇帝绍兴三十二年十三日受内禅,登极赦。

门下:《春秋》法五始之要,

聿严受命之符。

天地之大德曰生,爰下维新之令。

太上皇帝慈俭为宝,骏有声。

垂精三纪之间,图治百王之上。

神谟独运,总一日万几之繁;圣武旁昭,极四海

九州之广。

未尝暇逸,久积倦勤。

黄屋非唐尧之心,居怀重负;泰元增汉武之策,

欲介长年。

顾睿训之博临,惧朕躬之弗称。

凡今者发政施仁之目,皆得之问安侍

膳之余。

爰举旧章,用覃旷泽,可大赦。

云云。

於戏!有天下传归于子,敢忘付

托之难建皇极敷锡厥民,允副迩遐之望。

尚赖股肱同德,中外协谋,共底绩于中

兴,以益光于永世。

咨尔有众,宜体朕怀。

○纪元太祖朝建隆元年、建隆二年、建隆三年、建隆四年"干德元年"、干德二年、干德三年、干德四年、干德五年、干德六年、开宝二年、开宝三年、开宝四年、

开宝五年、开宝六年、开宝七年、开宝八年、开宝九年。

建隆四年,始议改元。

太祖谓宰相曰:"勿用前代旧号。"

于是改干德。

日,帝于禁中见内人镜背有"干德"之号,以问翰林学士陶,对曰:"伪蜀 时年号也。"

宫人果故蜀王时人。

帝于是益重儒者,而叹宰相寡闻也。

按伪蜀王

衍,以正明五年十二月改明年为干德,尽六年。

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太平兴国三年、太平兴国四年、太平兴国五年、太平

兴国六年、太平兴国七年、太平兴国八年、太平兴国九年、雍熙二年、雍熙三年、

雍熙四年、雍熙五年、端拱二年、淳化元年、淳化二年、淳化三年、淳化四年、

淳化五年、至道元年、至道二年、至道三年。

帝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议者窃谓"太平"字一人六十也。

至道三年,帝升

遐,寿五十九岁,亦叶其数。

舒州民有献瑞石《志公记》,其文曰:"吾观四五 朝后次丙子,赵号太平,二十一帝王。"

国家启运在五代后,太宗丙子岁即位。

四五百年之前,天命在国家久矣。

真宗朝咸平元年、咸平二年、咸平三年、咸平四年、咸平五年、咸平六年、

景德元年、景德二年、景德三年、景德四年、大中祥符元年、大中祥符二年、大

中祥符三年、大中祥符四年、大中祥符五年、大中祥符六年、大中祥符七年、大中祥符八年、大中祥符九年、天禧元年、天禧二年、天禧三年、天禧四年、天禧

五年、干兴元年。

景德五年正月三日乙丑,天书降。

丙寅,上谓宰相王旦等议降德音,改年号。

丁卯,王旦以德音条目上进。

上曰:"朕再思之。 奉承天意,当大赦天下。"

拯进曰:"适中书、枢密院共议改元,莫若取神人所告大中祥符之言,以为年号。"

上悦曰:"美名也。"

先是,景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将半,上方就寝,梦神人星冠绛袍,告上曰:"宜于正殿建黄道场,一月结坛斋戒,当降天书大中祥 符三篇。"

至是以纪元。

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乙卯,诏曰:"朕以献岁肇春,元 辛叶吉,请真君而致洁,奉宝册以陈仪。 将伸荐信之辞,式举建元之典。 其改来 年为天禧元年。"

干兴元年正月一日,御札内外文武臣僚等:"朕荷庆灵,嗣 守洪业。 顾涉道之犹浅,念守文之惟难。 曷尝不未明求衣,既昃忘食,兢兢业业, 罔敢怠荒。 而天地储休,宗社垂。 嘉祥屡降,庶政允厘。 民俗阜康,边垂靖谧。 臻于至治,益用愧怀。 属岁律之肇新,庆春祺之纷委。 式改纪年之号,并伸及物 之恩,宜自正月一日改天禧六年为干兴元年。 重念类帝荐诚,尚赊于亚岁;先庚 施令,俾告于门庭。 其今年冬合行南郊,诸般恩泽并特移就正月一日。 庶兹惠渥, 亟洽群伦,所有覃庆及赏赉等一依自来南郊体例施行。 至日,朕亲御正阳门宣制,仍令有司草具仪注以闻。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仁宗朝天圣元年、天圣二年、天圣三年、天圣四年、天圣五年、天圣六年、

天圣七年、天圣八年、天圣九年、天圣十年、明道二年、景元年、景二年、景三年、景四年、景五年、宝元二年、宝元三年、康定二年、庆历二年、

庆历三年、庆历四年、庆历五年、庆历六年、庆历七年、庆历八年、皇元年、

皇二年、皇三年、皇四年、皇五年、皇六年、至和二年、至和三年、

嘉二年、嘉三年、嘉四年、嘉五年、嘉六年、嘉七年、嘉八年。

上即位,改元天圣。

时章献明肃太后临朝,撰号者取天字于文为二人,以谓

二人圣者,以尊太后也。

至十年,改元明道,又以谓于文日月并也,与二人之意

同。

后以犯契丹主耶律明记讳,遂改曰景。

是时,连岁大旱,改元诏意,冀以

导迎和气也。

五年,因郊又改曰宝元。

自景初慕明皇以开元加尊号,遂加景于尊号之上,至宝元亦然。

是岁,赵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恶之,遽改

曰康定,而不复加于尊号。

而好事者以谓康定乃谥号也,明年又改曰庆历。

至九年,大旱,河北尤甚,民死者十八九,于是又改曰皇,犹景也。

六年四月朔

日食,以谓正阳之月,自古所忌,又改曰至和。

三年,上不豫,久之康复,又改曰嘉。

盖自天圣至此,凡改元者九,皆有谓也。

英宗朝治平元年、治平二年、治平三年、治平四年。

神宗朝熙宁元年、熙宁二年、熙宁三年、熙宁四年、熙宁五年、熙宁六年、

熙宁七年、熙宁八年、熙宁九年、熙宁十年、元丰元年、元丰二年、元丰三年、

元丰四年、元丰五年、元丰六年、元丰七年、元丰八年。

哲宗朝元元年、元二年、元三年、元四年、元五年、元六年、元七年、元八年、元九年、绍圣二年、绍圣三年、绍圣四年、绍圣五年、元符二年、元符三年。

徽宗朝建中靖国元年、崇宁元年、崇宁二年、崇宁三年、崇宁四年、崇五元

年、大观元年、大观二年、大观三年、大观四年、政和元年、政和二年、政和三

年、政和四年、政和五年、政和六年、政和七年、政和八年、重和二年、宣和二年、宣和三年、宣和四年、宣和五年、宣和六年、宣和七年。

钦宗朝靖康元年。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朝建炎元年、建炎二年、建炎三年、建炎四年、绍兴元年、

绍兴二年、绍兴三年、绍兴四年、绍兴五年、绍兴六年、绍兴七年、绍兴八年、

绍兴九年、绍兴十年、绍兴十一年、绍兴十二年、绍兴十三年、绍兴十四年、绍

兴十五年、绍兴十六年、绍兴十七年、绍兴十八年、绍兴十九年、绍兴二十年、

绍兴二十一年、绍兴二十二年、绍兴二十三年、绍兴二十四年、绍兴二十五年、

绍兴二十六年、绍兴二十七年、绍兴二十八年、绍兴二十九年、绍兴三十年、绍

兴三十一年、绍兴三十二年。

靖康二年五月一日赦:"朕惟火德中微,天命未改光武纪元之制,绍建隆开 国之基。 用赫丕图,益光前烈。 可以靖康二年五月一日改为建炎元年。"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