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 周本纪第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史记三家注
《史记三家注》 周本纪第四 (汉)司马迁撰 (唐)司马贞等注

周本纪第四

周后稷,名弃。

〔一〕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二〕姜原为帝嚳元妃。

〔三〕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四〕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

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五〕〔一〕正义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地理志云右扶风美阳县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

括地志云:「故周城一名美阳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太王城也。

〔二〕集解韩诗章句曰:「姜,姓。

原,字。

」或曰姜原,謚号也。

正义邰,天来反,亦作「斄」,同。

说文云:「邰,炎帝之后,姜姓,封邰,周弃外家。

〔三〕索隱譙周以为「弃,帝嚳之冑,其父亦不著」,与此纪异也。

〔四〕索隱已下皆诗大雅生民篇所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是其事也。

〔五〕正义古史考云「弃,帝嚳之冑,其父亦不著」,与此文稍异也。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

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一〕民皆法则之。

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

帝舜曰:「弃,黎民始飢,〔二〕尔后稷播时百谷。

」封弃於邰,〔三〕号曰后稷,別姓姬氏。

〔四〕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一〕正义种曰稼,敛曰穡。

〔二〕集解徐广曰:「今文尚书云「祖飢」,故此作「始飢」。

祖,始也。

〔三〕集解徐广曰:「今斄乡在扶风。

」索隱即诗生民曰「有邰家室」是也。

邰即斄,古今字异耳。

正义括地志云「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

有后稷及姜嫄祠。

」毛萇云:「邰,姜嫄国也,后稷所生。

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因封於邰也。

〔四〕集解礼纬曰:「祖以履大跡而生。

后稷卒,〔一〕子不窋立。

〔二〕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三〕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闲。

不窋卒,子鞠立。

鞠卒,子公刘立。

公刘虽在戎狄之闲,復脩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四〕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

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五〕公刘卒,子庆节立,国於豳。

〔六〕

〔一〕集解山海经大荒经曰:「黑水青水之闲有广都之野,后稷葬焉。

」皇甫謐曰:「冢去中国三万里也。

〔二〕索隱帝王世纪云「后稷纳姞氏,生不窋」,而譙周按国语云「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数也。

若以不窋亲弃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实亦不合事情。

正义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

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

」毛诗疏云:「虞及夏、殷共有千二百岁。

每世在位皆八十年,乃可充其数耳。

命之短长,古今一也,而使十五世君在位皆八十许载,子必將老始生,不近人情之甚。

以理而推,实难据信也。

〔三〕集解韦昭曰:「夏太康失国,废稷之官,不復务农。

」索隱国语云「弃稷不务」。

此云「去稷」者,是太史公恐「弃」是后稷之名,故变文云「去」也。

言夏政衰,不窋去稷官,不復务农者也。

〔四〕正义公刘从漆县漆水南渡渭水,至南山取材木为用也。

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

漆水出岐州普润县东南岐山漆溪,东入渭。

〔五〕索隱即诗大雅篇「篤公刘」是也。

〔六〕集解徐广曰:「新平漆县之东北有豳亭。

」索隱豳即邠也,古今字异耳。

正义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诗豳国,公刘所邑之地也。

庆节卒,子皇仆立。

皇仆卒,子差弗立。

差弗卒,子毁隃立〔一〕。

毁隃卒,子公非立。

〔二〕公非卒,子高圉立。

〔三〕高圉卒,子亚圉立。

〔四〕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

〔五〕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古公亶父復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

已復攻,欲得地与民。

民皆怒,欲战。

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

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

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

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六〕踰梁山,〔七〕止於岐下。

〔八〕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復归古公於岐下。

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

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

〔九〕作五官有司。

〔一0〕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一一〕 〔一〕集解音踰。

世本作「榆」。

索隱系本作「偽榆」。

〔二〕索隱系本云:「公非辟方。

」皇甫謐云:「公非字辟方也。

〔三〕集解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报之。

」索隱系本云:「高圉侯侔。

〔四〕集解世本云:「亚圉云都。

」皇甫謐云:「云都,亚圉字。

」索隱汉书古今表曰:「云都,亚圉弟。

」按:如此说,则辟方侯侔亦皆二人之名,实未能详。

〔五〕索隱系本云:「太公组紺诸盩。

」三代世表称叔类,凡四名。

皇甫謐云「公祖一名组紺诸盩,字叔类,号曰太公」也。

〔六〕集解徐广曰:「水在杜阳岐山。

杜阳县在扶风。

〔七〕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雍州好畤县西北十八里。

」郑玄云:「岐山在梁山西南。

」然则梁山横长,其东当夏阳,西北临河,其西当岐山东北,自豳適周,当踰之矣。

〔八〕集解徐广曰:「山在扶风美阳西北,其南有周原。

」駰案:皇甫謐云「邑於周地,故始改国曰周」。

〔九〕集解徐广曰:「分別而为邑落也。

〔一0〕集解礼记曰:「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

」郑玄曰:「此殷时制。

〔一一〕索隱即诗颂云「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是也。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

太姜生少子季歷,〔一〕季歷娶太任,〔二〕皆贤妇人,〔三〕生昌,有圣瑞。

〔四〕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五〕文身断发,〔六〕以让季歷。

〔一〕正义国语注云:「齐、许、申、吕四国,皆姜姓也,四岳之后,太姜之家。

太姜,太王之妃,王季之母。

〔二〕集解列女传曰:「太姜,有邰氏之女。

太任,挚任氏之中女。

」正义国语注云:「挚、畴二国,任姓。

奚仲,仲虺之后,太任之家。

太任,王季之妃,文王母也。

〔三〕正义列女传云:「太姜,太王娶以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

太姜有色而贞顺,率导诸子,至於成童,靡有过失。

太王谋\事必於太姜,迁徙必与。

太任,王季娶以为妃。

太任之性,端壹诚\庄,维德之行。

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

」此皆有贤行也。

〔四〕正义尚书帝命验云:「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

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

枉者废灭,敬者万世。

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

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

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此盖圣瑞。

〔五〕正义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

而云「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其地属秦,秦讳「楚」,改曰「荆」,故通号吴越之地为荆。

及北人书史加云「蛮」,势之然也。

〔六〕集解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古公卒,季歷立,是为公季。

公季脩古公遗道,篤於行义,诸侯顺之。

公季卒,〔一〕子昌立,是为西伯。

西伯曰文王,〔二〕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

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伯夷、叔齐在孤竹,〔三〕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

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四〕

〔一〕集解皇甫謐曰:「葬鄠县之南山。

〔二〕正义帝王世纪云:「文王龙顏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

」雒书灵准听云:「苍帝姬昌,日角鸟鼻,高长八尺二寸,圣智慈理也。

」 〔三〕集解应邵曰:「在辽西令支。

」正义括地志云:「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姓墨胎氏。

〔四〕集解刘向別录曰:「鬻子名熊,封於楚。

辛甲,故殷之臣,事紂。

盖七十五諫而不听,去至周,召公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自迎之,以为公卿,封长子。

」长子今上党所治县是也。

崇侯虎譖西伯於殷紂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

」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

閎夭之徒患之。

乃求有莘氏美女〔一〕,驪戎之文马,〔二〕有熊九駟,〔三〕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紂。

紂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四〕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

曰:「譖西伯者,崇侯虎也。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紂去炮格之刑。

紂许之。

〔一〕正义括地志云:「古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