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皇初平
皇初平者,但谿人也。
年十五而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忽然,不复念家。
其兄初起,入山索初平,历年不能得见。
后在市中,有道士善卜,乃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今四十余年,不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
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名初平,是卿弟非耶?"初起闻之,惊喜,即随道士去寻求,果得相见,兄弟悲喜。
因问弟曰:"羊皆何在?"初平曰:"羊近在山东。"
初起往视,了不见羊,但见白石无数,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
初平曰:"羊在耳,但兄自不见之。"
初平便乃俱往看之。
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初起曰:"弟独得神通如此,吾可学否?"初平曰:"唯好道,便得耳。"
初起便弃妻子,留就初平。
共服松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
后乃俱还乡里,诸亲死亡略尽,乃复还去,临去以方授南伯逢,易姓为赤初平,改字为赤松子。
初起改字为鲁班。
其后传服此药而得仙者,数十人焉。
吕恭
吕恭字文敬,少好服食。
将一奴一婢于太行山中采药,忽有三人在谷中,因问恭曰:"子好长生乎?而乃勤苦艰险如是耶!"恭曰:"实好长生,而不遇良方,故采服此物,冀有微益也。"
一人曰:"我姓吕,字文起。"
一人曰:"我姓孙,字文阳。"
一人曰:"我姓李,字文上。 皆太清太和府仙人也,时来采药,当以成授新学者,公既与吾同姓,又字得吾半,是公命当应长生也。 若能随我采药,语公不死之方。"
恭即拜曰:"有幸得遇神人,但恐闇塞多罪,不足教授,若见采救,是更生之愿也。"
即随仙人去。
二日,乃教授秘方一通,因遣恭还曰:"可归省乡里。"
恭即拜辞,仙人语恭曰:"公来虽二日,今人间已二百年。"
恭归到家,但见空野,无复子孙,乃见乡里数世后人赵光辅,遂问吕恭家何在,人转怪之曰:"君自何来?乃问此久远之人,吾闻先世传有吕恭,将一奴一婢入山采药,不复归还,以为虎狼所伤耳,经今已二百余年,君何问乎?吕恭有后世孙吕习者,在城东北十里作道士,人多奉事之,推求易得耳。"
恭承辅言,往到习家,叩门而呼之。
奴出问曰:"公何来?"恭曰:"此是吾家也。 我昔采药,随仙人去,至今二百余年,今复归矣。"
习举家惊喜,徒跣而出,拜曰:"仙人来归。"
流涕不能自胜。
居久之,乃以神方授习而去。
时习已年八十,服之,转转还少,至二百岁,乃入山去。
其子孙世世服此药,无复老死,皆得仙也。
沈建
沈建者,丹阳人也。
世为长史,而建独好道,不肯仕宦。
学道导引服食之术,远年却老之法,又能治病,病无轻重,遇建则差,举事之者千余家。
一日,建当远行,留寄一奴一婢,并驴一头,羊十口,各与药一丸,语主人曰:"但累舍居,不烦主人饮食也。"
便决去,主人怪之曰:"此君所寄口有十三,不留寸资,当若之何?"建去之后,主人饮啖奴婢,奴婢闻食皆吐逆;以草与驴羊,驴羊皆避而不食,便欲觝人。
主人乃惊。
后百余日,奴婢面体光泽,转胜于初时,驴羊悉肥如饲。
建去三年乃还。
又各以一丸药与奴婢驴羊,乃却饮食如故。
建遂断谷,不食,能轻举,飞行往还,如此三百余年,乃绝迹,不知所之也。
华子期
华子期者,淮南人也。
师禄里先生,受隐仙灵宝方。
一曰伊洛飞龟秩,二曰伯禹正机,三曰平衡方。
按合服之,日以还少,一日能行五百里,力举千斤,一岁十二易其行。
后乃仙去。
乐子长
乐子长者,齐人也。
少好道,因到霍林山,遇仙人,授以服巨胜赤松散方,仙人告之曰:"蛇服此药,化为龙,人服此药,老成童。 又能升云上下,改人形容,崇气益精,起死养生。 子能行之,可以度世,子长服之,年一百八十岁,色如少女。"
妻子九人,皆服其药,老者返少,小者不老。
乃入海,登劳盛山而仙去也。
卫叔卿
卫叔卿者,中山人也。
服云母得仙。
汉元凤二年八月壬辰,武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武帝惊问之为谁。
曰:"我中山卫叔卿也。"
帝曰:"中山非我臣乎?"叔卿不应,即失所在。
帝甚悔恨,即使使者梁伯之往中山推求,遂得叔卿子,名度世,即将还见。
帝问焉,度世答曰:"臣父少好仙道,服药治身八十余年,体转少壮,一旦委臣去,言当入华山耳。 今四十余年,未尝还也。"
帝即遣梁伯之与度世往华山觅之。
度世与梁伯之俱上山,辄雨积数日。
度世乃曰:"吾父岂不欲吾与人俱往乎?"更斋戒独上,望见其父与数人于石上嬉戏,度世既到,见父上有紫云覆廕郁郁,白玉为床,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后。
度世望而再拜。
叔卿问曰:"汝来何为?"度世具说天子悔恨,不得与父共语,故遣使者与度世共来。
叔卿曰:"吾前为太上所遣,欲戒帝以灾厄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国祚可延,而帝强梁自贵,不识道真,反欲臣我,不足告语,是以弃去。 今当与中黄太一共定天元九五之纪,吾不得复往也。"
度世因曰:"向与父博者为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王子晋、薛容也。 今世向大乱,天下无聊,后数百年间,土灭金亡,天君来出,乃在壬辰耳。 我有仙方,在家西北柱下,归取,按之合药服饵,令人长生不死,能乘云而行,道成来就吾于此,不须复为汉臣也。"
度世拜辞而归,掘得玉函,封以飞仙之香,取而按之饵服,乃五色云母,并以教梁伯之,遂俱仙去,不以告武帝也。
魏伯阳
魏伯阳者,吴人也。
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
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弟子心不尽,乃试之曰:"此丹今虽成,当先试之。 今试饴犬,犬即飞者,可服之,若犬死者,则不可服也。"
伯阳入山,特将一白犬自随。
又有毒丹,转数未足,合和未至,服之暂死。
故伯阳便以毒丹与白犬,食之即死。
伯阳乃问弟子曰:"作丹惟恐不成,丹即成,而犬食之即死,恐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复如犬,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伯阳曰:"吾背违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复归,死之与生,吾当服之耳。"
伯阳乃服丹,丹入口即死。
弟子顾相谓曰:"作丹欲长生,而服之即死,当奈何?"独有一弟子曰:"吾师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将无有意耶?"亦乃服丹,即复死。
余二弟子乃相谓曰:"所以作丹者,欲求长生,今服即死,焉用此为?若不服此,自可数十年在世间活也。"
遂不服,乃共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市棺木。
二人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
弟子姓虞。
皆仙去。
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书与乡里,寄谢二弟子。
弟子方乃懊恨。
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似解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反作阴阳注之,殊失大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