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洞山聪禅师。
禅师名晓聪、生杜氏、韶州曲江人。
少依云门寺得度。
头骨然、一帔阅寒暑。
周游荆楚、饫厌保社。
与众作息、无有识之者。
在云居时、传僧伽在维扬。
於是禅者立问曰。
既是泗州僧伽、因什麽扬州出现。
聪婆娑从旁来。
众戏使对之。
聪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众目笑之。
莲花峰祥庵主、闻此语惊曰。
云门儿孙犹在耶。
夜敷坐具、望云居拜之。
丛林遂知名。
至洞山依诠禅师。
大中祥符二年。
诠移住贤、以继席。
果嗣文殊应天真禅师。
真见圆明密、云门四世孙也。
见僧来有所问。
辄目视之曰。
我击虎术汝不会去。
一日自荷柴登山。
僧逆之问曰。
山上住、为什麽山下担柴。
答曰山上也要柴烧。
云居舜老夫、时年少。
使乞食鄂渚。
有居士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曰黑如漆。
曰磨后如何。
曰照天照地。
居士笑曰、道人不自洞山来耶。
舜默惭、驰归举似聪。
聪代前语曰、此去汉阳不远。
代后语曰、黄鹤楼前鹦鹉洲。
舜因悟其旨。
聪示众曰。
一大藏教是之字。
祖师西来是右字、或作手。
作麽生是正义。
良久曰、天晴盖却屋、闲打却禾。
输纳王租了、鼓腹自高歌。
手植万松於东岭、而诵金刚般若经。
山中人名其岭、曰金刚。
方植松、而宝禅师至。
时亲自五祖来。
聪问、上岭一句作麽生道。
实曰、气急杀人。
聪拄呵曰。
从何得此随语生解阿师。
见问上岭、便言气急。
佛法却成流布。
宝请代语。
聪曰、何不道、气喘杀人。
逍遥问、岭在此。
金刚在什麽处。
聪指曰、此一株松、是老僧亲栽。
初比部郎中许公式、出守南昌。
过莲花峰、闻祥公曰。
聪道者在江西、试寻访之。
此僧人天眼目也。
许公既至。
闻聪住山家风、作诗寄之曰。
语言浑不滞、高蹑祖师踪。
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
镜分金殿烛、山答月楼钟。
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
天圣八年六月八日示疾。
持不食七日。
集道俗曰、法席当令自宝住持。
因与门人叙透法身说偈曰。
参禅学道莫忙忙。
问透法身北斗藏。
余今老倒羸甚。
见人无力得商量。
唯有锄头知我道。
种松时复上金刚。
言卒而化。
又七日维。
得五色舍利、塔於西阿。
赞曰、聪答所问两句耳。
而莲华祥公、便知是云门儿孙。
古人验人、何其明也如此。
予留洞山最久。
藏中有聪语要一卷。
载云水僧楚圆请益。
杨亿大年百问语。
皆赴来机、而意在句语之外。
圆即慈明也。
初受汾阳、祝令更见聪。
故慈明参扣余论、尚获见之。
呜呼、为莲华峰汾阳所知。
则其人品要。
当从玄沙、道者辈中求也。
雪窦显禅师。
禅师名重显、字隐之、遂州人。
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於李氏。
幼精锐、读书知要、下笔敏速。
然雅志丘壑。
父母不能夺。
竟依益州普安院。
沙门仁铣为师、落发受具。
出蜀浮沈、荆渚间历年。
尝典客大阳、与客论赵州宗旨。
客曰、法眼禅师。
昔解后觉觜者、於金陵。
觉赵州侍者也、号称明眼。
问曰、赵州柏树子因缘、记得否。
觉曰、先师无此语。
莫谤先师好。
法眼拊手曰。
真自师子窟中来。
觉公言无此语、而法眼肯之。
其旨安在。
显曰、宗门抑扬、那有规辙乎。
时有苦行、名韩大伯者。
貌寒寝侍其旁、辄匿笑而去。
客退、显数之曰。
我偶客语、尔乃敢慢笑、笑何事。
对曰、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
显曰岂有说乎。
对以偈曰、一横身当古路。
苍鹰才见便生擒。
后来猎犬无灵性。
空向枯椿旧处寻。
显阴异之、结以为友。
显盛年工翰墨、作为法句。
追慕禅月休公。
尝游庐山搂贤时、禅师居焉。
简严少接纳。
显苴不合。
作师子峰诗讥之。
师子峰在栖贤之后。
曰踞地盘空势未休、爪牙安肯混常流。
天教生在千峰上。
不得云擎也出头。
显与齐岳者为侣。
同谒五祖戒禅师。
显休於山前庄、遣岳先往。
机语不契、显亦竟不见。
北游至复州。
北塔祚禅师者、香林远公嫡子。
云门之孙也。
祚远皆蜀人。
知见高、学者莫能珊其机。
显俊迈、祚爱之。
遂留止五年、尽得其道。
显与学士曾公会厚善。
相值淮上、问显何之。
曰将游钱塘绝西兴。
登天台荡。
曾公曰、灵隐天下胜处。
珊禅师吾故人、以书荐显。
显至灵隐、叁年、陆沈众中。
俄曾公奉使浙西。
访显於灵隐、无识之者。
时堂中僧千余。
使吏捡历、物色求之。
乃至曾公问、向所附书。
显袖纳之曰、公意勤。
然行脚人非督邮也。
一本曰、然行脚人。
於世无求、敢希荐达哉。
曾公大笑、珊公以是奇之。
吴江翠峰虚席、举显出世。
开法日、顾视大众曰。
若论本分相见、不必高升此座。
乃以手指曰、诸人随山僧手看。
无量佛土一时现前。
各各子细观瞻。
其或涯际未知、不免拖泥带水。
於是登坐。
又环顾大众曰。
人天普集合、发明何事。
岂可互分宾主、驰骋问答。
便当宗乘去。
广大门风、威德自在。
辉腾今古、把定干坤。
千圣只言自知、五乘莫能建立。
所以声前悟旨、犹迷顾鉴之端。
言下知归、尚昧识情之表。
诸人要识真实相为麽。
但以上无攀仰、下绝巳躬。
自然常光现前、壁立千仞。
还辩明得也无。
未辩辩取、未明明取。
既辩明得、便能截生死流。
踞佛祖位、妙圆超悟。
正在兹时、堪报不报之恩。
以助无为之化。
后住明州雪窦。
宗风大振、天下龙蟠、凤逸衲子。
争集座下、号云门中兴。
显尝经行植杖、众衲环之。
忽问曰、有问云门。
树凋叶落时如何。
曰体露金风。
云门答遮僧耶、为解说耶。
有宗上座曰、待老汉有悟处、即说。
显熟视、惊曰、非韩大伯乎。
曰老汉瞥地也。
於是令挝鼓众集。
显曰、大众今日、雪窦宗上座。
乃是昔年大阳韩大伯。
具大知见、晦迹韬光。
欲得发扬宗风。
幸愿特升此座。
宗遂升座。
僧问、宝剑未出匣时如何。
曰神光射斗牛。
又问出匣后如何。
曰千兵易得、一将难求。
僧退、宗乃曰。
宝剑未出匣、神光射斗牛。
千兵虽易得、一将实难求。
便下座、一众大惊。
暮年悲学者寻流失源。
作为道日损偈曰。
叁分光阴二早过。
灵台一点不揩磨。
贪生逐日区区去。
唤不回头争奈何。
余敷扬宗旨、妙语、丛林。
皇佑四年六月十日。
沐浴罢、整衣侧卧而化。
阅世七十叁、坐五十夏。
建塔山中。
得法上首天衣义怀禅师。
天衣怀禅师。
禅师名义怀、生陈氏、温州乐清人也。
世以渔为业。
母梦星殒於屋除。
而光照户、巳而娠。
及生尤多吉祥。
儿稚坐父船尾、渔得鱼付怀。
怀不忍串之、私投江中。
父怒笞诟、甘甜之、不以介意。
长游京师、依景德寺。
天圣中试经得度。
怀清、行步迟缓。
众中望见、如鹤在鸡群。
时有言法华者、不测人也、行市井。
拊怀背曰、临济德山去。
怀初未喻、问耆宿。
曰、汝其当宏禅宗乎。
行矣、勿滞於此。
怀初谒荆州金銮善禅师、不契。
后谒叶县省禅师、又不契。
东游至翠峰、翠峰众盛。
怀当营炊、自汲涧、折担悟旨。
显公印可、以为奇。
辞去久无耗。
有僧自淮上来、曰怀出世佛矣。
显使诵提倡之语。
曰譬如雁过长空、影沈寒水。
雁无遗踪之意。
水无留影之心。
显激赏以为类巳。
先使慰抚之。
怀乃敢通门人之礼。
然诸方服其精识。
自佛至天衣。
五迁法席、皆荒凉处。
怀至必幻出楼观、四事成就。
晚以疾居池州杉山庵。
门弟子智才、住杭州佛日山。
迎归养侍剂药。
才如姑苏未还、怀促其归。
至门而怀巳别众。
才问、卵塔巳毕、如何是毕竟事。
怀竖拳示之。
遂倒卧、推枕而化。
阅世七十二、坐四十六夏。
葬佛日、崇宁中、谥振宗大师。
赞曰、予观雪窦天衣、父子提唱之语。
其指示心法、广大分晓、如云廓天布。
而后之学者、失其旨的。
争以识情数量、义学品目、缁秽之。
譬如燧人氏钻火。
将以烹飨上帝。
而秦始皇用之、以烹儒焚书、岂不误哉。
然子闻、菩萨宏法。
为内外护、皆本愿力故。
曾集贤之知雪窦、言法华之识天衣。
疑非苟然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