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会编 卷一百七十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三朝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一百七十一 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一。

起绍兴七年正月一日癸亥,尽十五日丁丑。

绍兴七年正月一日癸亥朔车驾驻跸平江府下移驻建康府诏。

诏曰:朕获缵不图行将一纪每念多故惕然於心昨以盛秋载亲戎乘露居於野率示四方属叛逆这来侵幸以时而克定念两宫征驾未还於殊俗列圣陵寝尚隔於妖氛黎元多艰兵革靡息是惟厥咎在子一人其敢即安弥忘大业思鼓士气以恢远猷惟黄帝以上圣之君无常居之位周王当平治之日有於迈之师朕於斯时敢替前轨将乘春律往临大江驻跸建康以察天意播告遐迩俾迪朕怀。

十五日丁丑诏赐李纲等诏。

敕李纲等比以逆臣啸乱反易天常阴导敌人提兵南向朕亲乘戎辂号令六师将士协心人百其勇接甲江上时出轻兵所向奏功俘馘系道虏"改作敌"势既屈潜师遁逃念兹却敌之初图为善后之计卿以旧弼乃心王家必能朕深思熟讲凡今攻战之利备守之宜措置之方绥怀之略可悉条具来上朕将屈已以听择善而从君臣之闲期於无隐利害之决断以必行钦伫嘉猷冀闻确论故兹诏谕想宜知悉春寒卿好遣书指不多及。

李丞相纲对日臣伏奉诏书以伪齐金贼"改作兵"退遁令臣深思熟讲凡今攻战之利守备之宜措置之方绿怀之略条具来上臣仰荷圣恩怜臣孤迹尝备位近司察臣迂愚有千虑之一得虽以罪戾屏伏海滨曾不遐遗以国家边防恢复大计特降清问顾臣学术阔疏智识浅短何足以称诏旨而裨庙略之万一敢竭狂瞽以塞明命伏惟陛下留神省察臣不胜幸甚臣窃以僭逆之臣仗强捍之虏"改作敌"提兵南向ㄈ扰淮ヂ其意盖料朝廷蹈前日退避之辙得以乘闲渡江凭陵东南不虞六飞亲临江上号令既行赏罚既明将士摧锋仍馘系路虏"改作敌"气挫屈潜师遁逃此盖陛下睿谟宏远天威英断之所致诚为宗社无疆之休中外臣子之所共庆也。

然臣"区区之愚"窃愿陛下勿以贼马"改作敌骑"退遁为可喜而以僭逆未诛仇敌未报为可虑勿以保全东南为可安而以中原未复"删此四字"赤县神州犹污腥膻"此四字改作未复"为可耻勿以诸将屡捷为可贺而以军政未修士气未振尚使狂寇"改作。 伪孽"得以潜逃为可虞则中兴之期可指日而俟臣谨采往古之迹揆方今之宜条具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以献议者,或谓贼马"改作金人"既退当遂用兵为大举之计臣窃以谓不然譬如弈棋先当自生乃可杀敌生理未固而欲浪战以侥幸此非制胜之术也。

高祖先保关中故能东向与项籍争衡光武先保河内故能出征尽降赤眉铜马之屡肃宗先保灵武故能东向以破安史而复两就今朝廷以东南为根本傥不先为自固之计将何以能万全胜敌。

又况将士暴露之久财用调度之费民力科取之困谓宜大为守备痛自料理使之苏息乃为得计议者。

又为贼马"改作金人"既退当。

且保据一隅以为目前之安臣。

又以为不然譬如弈棋舍局心而就边角迫蹙褊小寝以衰微何以取胜秦师伐晋以报崤之师诸葛亮佐蜀连年出师以图中原不如是不可以立国高祖在汉中谓萧何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生产方式光武破隗嚣诏岑彭曰: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此皆帝王以天下为度者也。

不如是不足以混一区宇戡定祸乱。

又况祖宗之境土,岂可坐视沦陷不务恢复今岁不征明年不战使贼势益张则吾之所纠合精锐士马日以损耗何以图敌谓宜於防守既固军政毁修之后即议攻讨乃为得计此二者守备攻战之序也。

至於守备之宜则当料理淮南荆襄以为藩篱夫淮南荆襄东南之屏蔽也。

六朝之所能保守江左者以强兵巨镇尽在淮南荆襄闲魏武之雄苻坚石勒之众宇文拓跋之盛卒不能窥江表后唐李氏有淮南则可以都金陵其后淮南为周世宗所取遂以削弱今朝廷欲为守备则当於淮南东西及荆襄置三大帅屯重兵以临之东路以扬州西路以庐州荆襄以襄阳为帅府分遣偏师进守支郡小筑城垒如开新边朝廷应付钱粮谓如淮东则以江东路财用给之淮西则以江西路财用给之荆襄则以湖南北路财用给之徐议营田使自赡养遇有贼马"改作敌来"则大帅遣兵应援稍能自守商旅必通乃可召人归业渐次葺理假以岁月则藩篱成矣。

前有藩篱之固后有长葺理假以岁月则藩篱成矣。

前有藩篱之固后有长江之险加以战舰水军使沿江一带帅府州县上连下接自为防守则贼马"改作敌骑"虽多岂敢轻犯"改作至"近年以来大将握重兵於江南官吏守空城於江北虽有天险初无战舰水军之制故敌人得以侵扰窥伺欲为守备无他反此而已,或谓三大帅率重兵以屯。

江北则供亿之费不赀臣应之曰:使三帅屯兵於江南亦仰给於朝廷其费等尔设。

若使之渡江葺理淮南以为守计则朝廷异时可省经费而藩篱之势成为无穷之利守备之宜莫大,於是矣。

然后可以议攻战之利亦当分责於诸路大帅谓如淮东之帅则当责以收复京东东路淮西之帅则当责以收复京东西路荆襄之帅则当责以收复京西南"北路"川陕之帅则当责以收复陕西五路诸路克捷制胜因利乘便收京畿复故都以戡大憝此事虽似落落难合然在陛下圣志先定於中而以至诚不倦决断行之盖无不要成之理至於择将之术治兵之政车马器械之制号令赏罚之权兵家皆有常法无待臣言而兵战之闲因敌取胜临事治度者兵无常形。

又不可预图也。

臣窃愿以为献者在勿失机会而已夫机会之来闲不容发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一失机会悔不可追昔刘表悔不用蜀先主之言蜀先主曰:天下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

若能应之於后此未足为恨也。

臣窃睹朝廷近年以来失机会者多矣。

自今以往如能保淮南荆襄以为固选将练卒励兵秣马聚财积谷应机而作同以弱为强取威定乱於一胜之闲僭逆之臣可正藁街之诛强悍之虏"改作敌"岂无殄灭之日攻战之利莫大,於是此二者守备攻战之策也。

若夫措置之方则臣愿先定驻跸之所盖万乘之居必择形胜然后能制服中外以图事业临安平江此皆泽国褊迫偏霸所据非用武之地建康自昔号为帝王天子之宅以蕻江山雄壮地势宽博可以容万乘六朝以来更都之地今銮舆未复旧都莫。

若权宜。

且於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贮谷无不便利臣昨於建炎初建议幸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者以天下形势言之也。

今以建康为便者以东南形势言之也。

然淮南有藩篱之固然后建康可都愿陛下与二三大臣熟计之既料理淮南仍诏建康守臣修宫阙治城壁立官府创营房使粗成规模以待翠华之幸近年以来车驾所过因陋就简诸事草创虽陛下以时方艰难用过於俭然宫阙制度亦有不可已者有城壁然后人情不恐有官府然后政事可修有营房然后士卒可用惟自朝廷应事诏有司以渐修建,庶几不扰此措置之方当先者也。

绥怀之略则臣愿先为自强之计夫西北之民皆陛下赤子荷祖宗涵养之德其意曷常一日忘宋哉!特制於。

黠虏"改作北敌"之势为所驱迫陷於涂炭故舍二百年之本朝而事大不道之僭逆岂其本心朝廷之力未能保覆之故数路之民困於重敛伤於惨刑而不能以自归傥淮南荆襄藩篱既成壤地相接甲兵既备天威振惊必有结约来归如宿迁之民者必有作外援为内应如京东郡县者宜命诸帅优加抚循来归者给田上内应者与爵赏官吏将士禄失由旧许之自新孰不感悦朝廷近者得刘豫签军皆不杀而优恤之自贼中来归者皆优与官秩可为得策更愿力为自强之计使陷溺之民知所依怙益坚戴宋之心此绥怀之略所当先者攻战守备措置绥怀皆中兴之至计今日之急务圣问所及臣已粗陈其梗概矣。

臣伏读诏书有曰:朕将虚已以听择善而从君臣之闲期於无隐利害之决断以必行臣三复圣训不知涕泗之交颐也。

何者君臣之遇号为千载听言用谋尤其所难未信而言则有谤巳之嫌交疏言深则有失身之戒盖虽朋友尚不易言而况於君臣之闲乎!今陛下求治之切诏旨如此而臣以忧患这余孤危物特甚欲浅言之则何以副陛下期於无隐之训欲深言之则虑有犯颜逆鳞之愆威惧交中进退惟谷。

虽然陛下当艰危多难之秋诏臣子以丁宁恻怛之意缄默不言臣罪大矣。

有君如此其忍负之故敢冒鼎镬刀锯之诛以布心腹肾肠之实惟陛下躬聪明睿智之资有英武敢为之志然自临御迨今九年"国不斗而日蹙事不立而日坏"将骄而难驭卒惰而未练国用匮而无羸余之积民力困而无休息之期陛下忧勤虽至未足以成中兴之业则群臣"误之"陛下自近年以来所用大臣凡几人慨然敢任天下之重建立事功与夫充位备员者固皆不逃於圣鉴夫用人如用医必先知术业可以已病然后使之进药而责成功今於医者之术业初不详究而姑试之则虽日易一医何补病者列殆将饮药以加病而已平居无事小廉曲谨初似无过而乏济时之大略忽有扰攘之故错愕无所措手足不过奉身而退以天下忧危之重委之陛下而已不知何补於国家陛下安取如此大概近年所操之说有二闲暇则以和议为得计而以治兵为失策仓卒则以退避为爱君而以进御为误国万口和之牢不可破然累年之闲冠盖相望而初不得其要约翠华蒙犯霜露而尚未有所定居上下苟。

且偷安而不为长久之计天步益艰国势益弱职此之由大运有开。

天启宸衷超然远览悟前日和议之失而亲总六师惩前日退避之非而亲临大敌"改作举"逆臣悍虏"改作敌"数十万众饮马江干虽未能埽荡邀击尽歼丑类"改作渠魁"而天威所临亦足以使之震怖不敢南渡潜师宵奔则和议之与治兵退避之与进御其效概可观矣。

今贼马"改作伪齐"虽退而虏"改作敌"情狡狯变诈百出未大惩创疆场相望道路不远安知其秋高马肥不再来扰使我罢於奔命哉!是宜明诏於却敌之初图善后之策也。

臣夙夜为陛下深思所以为善后之策无他在尽反前日之所为解琴瑟而更张之先定其论如奕棋之立意后图其功如奕棋之置子乃可得志臣请试陈其说窃观自古创业中兴之主必有胜兵而为亲征之计者其意岂谓必冒矢石履行阵而后可哉!黄屋所临人心自效赏罚既当士气奋张用能成功至汉高既得天下击"讳王"信陈《豸希》黥布未常不亲行光武即位至平公孙述十三年闲无一岁不亲征本朝艺祖太宗定维扬下泽潞取河东皆躬御戎辂真庙亦有澶渊之幸措天下於大安此所谓始於勤劳终於逸乐者也。

退避之策可暂而不可久可一而不可再退一步则失一步退一尺则失一尺往时自南都退而至於维扬则关陕河北河东失矣。

自维扬退而至於江浙则京东西失矣。

万一有虏"改作敌"骑南牧复将退避不知何所适而可航海之策使万乘冒风涛不测之险此尤不可者惟当於国家闲暇之时明政刑治军旅选将帅修车马备器械峙糗粮积金帛贼来御之候时而复祖宗之大业此最上策杜牧之所谓上策莫如自治者也。

臣愿陛下自今以往愿勿复为退避之计可乎!臣。

又观古者敌国善邻则有和亲仇雠之邦鲜复遣使,岂不以隙既深终无讲好修睦之理故东晋渡江石勒遣使於晋元帝命焚其币而却其使彼遣使来。

且犹却之此何可往假道於僭逆之国而自取辱无实於事祗伤国体金人自知罪恶之重惧我必报其措意何如而我方。

且卑辞重币屈体以求之"其不"推诚以见信决矣。

器币礼物"所费不赀"使轺往来坐索士气而。

又邀我以不可从之事制我以必不敢为之谋是和卒不成而徒为此扰攘也。

非特如此於吾自治自强之计动辄相妨实有所害金人二十余年以此策破契丹困中国而终莫之悟大辨是非利害者人心所同岂真不悟哉!聊复用此以侥幸万一而已至於邀请二圣如侯生之归太公则。

当在攻战既胜国势既强之后今无益也。

臣愿陛下自今以往姑罢遣和议之使可乎!此二说定然后择所当为一切以至诚之意为之先后本末各有次第俟吾之政事修仓廪实府库弃器用备士气振力可有为乃议大举则虽兵未交而胜负之势已决矣。

抑臣闻朝廷者根本也。

藩方者枝叶也。

根本固则枝叶繁朝廷者根本也。

藩方者枝叶也。

根本固则枝叶繁朝廷者腹心也。

将士者爪牙也。

腹心壮则爪牙奋今国家远有强盛之黠虏"改作北敌"近有僭伪之逆臣所仰以为捍蔽者在藩方所资以致攻讨者在将士然根本腹心则在朝廷惟陛下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使君子不人各得其分则是非既明赏罚必当自然藩方协力将士用命虽有逆臣强虏"改作北敌"不足忧此特陛下方寸闲耳臣昧死条上六事一曰:信任辅弼二百公选人材三曰:变革士风四曰:爱惜曰:力五曰:务尽人事六曰:寅畏天戒何以信任辅弼夫拨乱之主履时艰难必资辅弼之臣同心同德相与有为岂易致哉!必如元首股肱之於一身父子兄弟之於一家乃能协济故高祖视萧何如左右手太宗遇房杜如子弟蜀先主得诸葛孔明如鱼之有水不如是不能感会风云:以成王霸之业今陛下选於众以图任股肱之臣遂得捍御大敌可谓得人矣。

然臣愿陛下待以至诚无事形迹久任以责成功勿使小人得以闲之则君臣之美垂誉无穷昔讥祖始终任萧何太宗始终用房杜故能戡定祸乱卒致太平管仲有言曰:知人而不能用害霸也。

信任而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霸者犹如此而况欲恢复天下者乎!魏郑公有言曰: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

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

夫事形迹者未必有过举而郑公以为兴丧未可知者凡以相与无志诚之意而惟嫌疑之避不足以建兴邦之大业故也。

陛下诚能推信任之诚臣将见辅弼之任专而中兴之业不难致矣。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七十一校勘记。

要郡州县上连下接"脱要郡二字"而战阵之闲因敌决胜临事制变者"误作而兵战之闲因敌取胜临事治度者"万乘之居"之应作所"惟陛下幸察"脱幸察二字"臣窃叹陛下躬聪明睿智之资"脱臣窃叹三字"初不得其要领"领误作约"必有胜兵"一作必以兵胜"贼来则御"则御误作御之"候时而奋因以光复祖宗之大业"误作候时而复祖宗之大业"。

且犹却之如此何况假道於僭逆之国"误作此何可逆之国"其措意为何如"脱为字"曾不知者也。

"原脱此二十六字应在至於邀诸二圣之上"此二说者已定"脱者字已字"然后择所当为者"脱者字"此特在陛下方寸闲耳"脱在字"用而不能信任之害霸也。

信任而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脱用而不能信任之害霸也。 十字"惟嫌疑之为避"脱为字"。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