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花铃 第十六回 赐环诏一朝联三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赛花铃
《赛花铃》 第十六回 赐环诏一朝联三媛 吴兴白云道人

话说红生又盘桓了几日,遂往太仓州,于旧宅基上起造堂屋。

比前更加齐整。

又于花亭之前起建一座花神阁,内供花神神位。

雕梁画栋,备极轮奂之美。

但见:

桂殿兰宫,雕甍绣闼。

阑干曲曲,备十二之萦回。

楼榭嵬嵬,环三千之体势。

春来花木争妍,夏至菱莲竞放。

小桥流水逐挑浪以过津,幽径埋香转竹林而入胜。

诚为裴度之绿野,不数石崇之金谷。

红生正在建造屋宇,忽报守镇王将爷进谒。

红生下阶迎接,原来就是王守备。

已为叙功,超升游击。

一见红生,便拜谢道:"前者剿灭巨寇,小走并无寸功可纪。 荷蒙举荐,得与升赏,感仰厚恩,铭之五内。 所有何半虚一事,卑职业已捕获,今特解来候请发落。"

遂着手下兵役解进。

祇见何半虚戴着枷杻,一堆儿跪在阶下。

红生虽是大仇,看了如此光景,却有几分怜悯之意。

祇得假做不见,自与王守备把些闲话,谈了半晌。

恰值何猗兰亦来拜贺,相见礼毕坐定。

何馥把进京事情一一询问已毕,便道:"何半虚冒犯翁兄,罪在不赦。 但与小弟实系同宗,所以乃父再三央弟冒恳,弟亦难于启口。 倘获以薄面,许其悔过,则感荷巨渥,胜于重生。 况何半虚没有兄弟,若蒙严创,则乃父一线之传绝矣。"

说罢掉下泪来。

红生道:"若论谋我原聘寒荆并陷我不法,即置之死地亦不为枉。 若以笔砚交游,曾经连床共寓,岂无宽宥之念。 祇是以同袍而机械叵测,真一禽兽也。 今日不过杀一禽兽,还说甚么何半虚。"

王守备亦再三哀恳道:"据着何半虚向卑职苦苦哀求转恳,亦万分追悔无及。 望乞海涵饶恕。"

何馥又跪下哀求。

红生慨然道:"听了子舆氏一句说话,于禽兽又何难焉。 又有二位面上,便宜了这畜类罢。"

王守备与何馥慌忙致谢,遂即起身作别。

何半虚连连叩头,相随而去。

那时红生建造修葺已毕,亲往长兴迎接红老夫妇还家。

那些亲友馈送贺礼,填门塞户,登时声势赫奕。

里中老老幼幼,无不称羡。

又过数日,卜吉完姻。

当亲迎那一夕,方、吴二小姐一同进门。

真个是笙管沸天,亲宾满座。

交拜已毕,正欲迎入洞房,吃那合卺杯。

忽外面一片声沸,嚷报道:"圣旨已到。"

红生急忙焚香迎接,天使进入正厅,开诏宣读。

却是圣上赐来封诰,兼闻红生未娶,特命昝元文之女琼英赐配红生。

命完姻以后,作速上京赴任。

红生谢恩已罢,心下想道:"那昝元文虽系奸邪,他女儿曾有一饮之恩,况今业奉圣旨赐婚,怎敢不从?"遂禀过红老夫妇,忙备暖轿接去。

当下三位夫人同赴花烛,拜见舅姑,合家甚是欢喜。

那亲戚朋友愈加称贺,俱不消细叙。

沈西苓与庄伟人亦俱差人驰送贺礼。

当夜,红生与三位夫人饮酒中间,素云道:"妾自与君订约之后,将谓姻好有期。 不料兽兄诱母夺志,遂致流离患难,出万死而得一生。 今幸团圆,实出自神天佑庇。 敢问曩时赠君玉钗、琼簪安在?"红生道:"蒙赐二珍,其琼簪佩带在身,顷刻不离。 见簪如见卿耳。"

素云道:"那玉钗却在何处?"红生遮隐不得,便把赠与媚娘始末细说一遍。

素云绝无醋意,笑谓媚娘道:"姐姐亦以此钗作合,可称媒妁。 今既完聚,何不取来会合一处。"

媚娘便向奁内取出玉钗,红生亦向怀中取出琼簪。

并素云这一股俱置桌上,命琼英收藏,以作传家之宝。

媚娘道:"妾自那一夜与君会后,料君必无弃妾之意,妾亦自幸终身有托。 讵料鱼沉雁杳,竟尔音信茫然,使妾终日闭门愁泣,染成一病,几乎不起。 幸有表兄寻访,得会君家。 今日断钗重接,完妾素志,可谓天从人愿,苦尽甘来。 但有恳于郎君者,家表兄幼年丧父,母又多病。 功名未遂,凤鸾不偶,此妾所以放心不下耳。"

红生欣然笑道:"不待卿言,我亦筹之熟矣。 他为你牵丝,我亦为他作伐便了。"

媚娘见说,不觉笑逐颜开,向生作谢。

祇有琼英双眉绿锁,向着红生泫然泣下,道:"二位夫人虽罹坎坷,今获坦夷。 独妾虽则上邀天子之洪恩,今宵得成伉俪,其如家破人离,难以自问。 曾于曩日在园内遇一书生,彼时力劝家君毋致毁辱,而家君固执不听,谁知此生乃是项员外之好友,及春闱奏捷之后,与老项两个苦苦与家君作对,以致籍没家赀,遣戍边远地方。 祇今举目无亲,示知金鸡下赦,尚有日否?"红生鼓掌大笑道:"小生与卿已经两次相会,难道还不认得么?要知昔年在园内相遇之人,即是区区也。 感卿一饮,并蒙圣恩深重,所以曲就良姻。 若论令尊相待之情,言之令人发指。 今既蒙夫人见谕,则令尊之事,且再缓缓计议,夫人请自保重。"

琼英听说,把红生仔细一认,不觉吃惊道:"原来闯园的就是郎君。 后在虎丘相遇的亦是郎君。 今又毕竟与君成了姻媾,不信天下有如此异事。"

说罢,大家惊异者久之。

当夜就在素云房中安宿。

次及媚娘,再次琼英。

自不必细说。

过了几日,红生去拜望沈西苓,并到方、何二家见礼。

先至沈家,西苓慌忙接入,置酒相款。

红生道:"今日小弟此来,非为别事。 一为拜谒尊堂,二为令妹作伐。 舍亲何猗兰年方弱冠,尚未联姻,竟欲相求令妹庚帖送去,未审兄意允否?"沈西苓道:"贤弟既以为可,则竟自执柯可矣,又何必问弟之可不可乎。"

遂即进内,请了母命,写了一庚帖付与红生。

红生接过,因请太夫人拜见。

西苓遂着侍婢请出沈母,向着红生,再三致谢救子之恩。

当下红生辞别西苓,即至方家。

方老安人与方兰十分恭敬,备陈前日负盟之愆。

红生笑而不答。

遂到方公墓上祭拜,以谢当日知遇厚情。

旋到何家,拜见已毕。

即取沈家庚帖递与何馥道:"此是敝友沈西苓之妹,年方二八,才貌双全。 祇今西苓现为工部员外,与弟乃是莫逆至交,为此特来与老舅作伐。"

何馥道:"感蒙老姊丈盛情,自当拜领。"

便即择日纳采,即于是秋完姻。

当花烛之夕,红生与媚娘同去贺喜。

祇见二位新人长短适均,容色相敌,翩翩然一对佳夫妇也。

乃作词以贺之曰:

天上玉梅清瘦,院外笙歌迭奏。

青鸟度蓝桥,却喜仙郎成就。

知否?知否?就里春光暗透。”

──右调《如梦令》次日红生归去,闻知曹士彬在项工部家设帐,便同沈西苓、何猗兰前去拜望。

曹士彬见二生俱跻贵显,大笑道:"二三子俱已作云中人,祇愧我这领破青衫不知几时脱下。"

其年苏州提学考取童生,红生即为何馥写书作荐,何馥便获入泮。

既而又闻报到,沈西苓升了户部侍郎。

红生即持刺往贺。

坐席未定,又见京报人报着,红生亦升了兵部左堂。

遂即并辔至京。

次年何馥科举入场,正值项工部主考,出京之时曾受红、沈所托,遂领了南直乡荐。

曹士彬与项工部有宾主之情,亦得与榜。

红生在京,忽一日报到,扬州都督庄伟人将本职印章,及谢表一缄挂在无双亭上,竟向终南山修道去了。

红生对沈西苓道:"庄伟人进退希奇,其视富贵功名浑如空花野草,真是大丈夫作为,使我一闻此信,顿觉宦情灰冷。 窃念小弟与兄既已功成名遂,亦当知止,步其后尘可也。"

沈西苓道:"仁兄所言,与弟意吻合。 若不急流勇退,窃恐宦海无边,终遭复溺耳。"

两人即日上疏,致仕而归,一同到家。

红生孝事父母,亲奉甘旨。

三位夫人,琴瑟调和。

那凌霄因有数幸之情,令充下陈。

自此,吟风弄月,行乐追欢,俱不消细说。

光阴如箭,倏忽间过了三载。

忽一日,有一道士闯进大门,管门的拦阻不住,竟被他走入中堂。

管门的连忙传禀进去,红生带了仆从,出来一看,祇见那道士:赤面碧眼,草履箨冠,背上横着一把剑儿,破衲中露出两臂毛长寸许。

举动古怪,竟不像个咬菜根的。

红生问道:"老师父从何到此?"那道士道:"我当初原是个杀人的祖宗,今做了怕死的菩萨。 老擅越就不认得了么?"红生听说,倒也惊疑起来。

便留坐问道:"敢问师父可是化斋么?"那道士大声道:"我不为化斋而来。"

便于背上解下宝剑,说道:"这件莽东西久已用不着了。 谨此奉璧。"

红生接过手中,仔细一看,纔晓得就是庄伟人。

慌忙与他相见施礼,看坐道:"庄兄,祇闻你弃官入道,谁想尊容改变,令小弟一些也认不出了。"

即命厨下置酒款待。

庄伟人道:"贫道祇为还剑而来,山中白云,限期相候,不及奉扰了。"

红生因叩请长生之术,庄伟人道:"内丹外丹,都是不容易的功夫。 你要益寿延年,祇把广成大仙十二字的题目做起。"

红生道:"怎的叫做十二字题目?"庄伟人道:"必净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 这便是十二字的长生妙诀。"

红生又挽住问他居住何山,庄伟人挥手道:"三年前还有止息之地,近来无有安顿处了。"

言讫,飞步而去。

红生自此清心寡欲,同着三位夫人共修积气累精之术。

后数年沈西苓过访,见红生容颜转少,因问道:"仁兄别后,反觉少年了。"

红生便道及庄伟人送还宝剑,并传十二字的仙诀。

沈西苓请出三位夫人,看了一看,不禁大笑道:"足下爱花,今更能养花,而因以自养。 直是宝惜造化的手段。"

因绘其斋额曰:"宝玄斋。"

后红生徒居村僻,匿隐姓名,祇自称宝玄居士。

看官们,祇这一套故事业已讲毕。

在下的还有几句后文。

人都道红生祇一把宝剑,做出许大规模。

分明是英雄亏着宝剑。

若论宝剑,落在庄伟人手里,做出许大局面,许大功名,却还是宝剑靠着英雄。

这怎么说,总之是红生送得不差,所以有了这本故事。

说来到底是古人两句道得好:红粉赠与佳人,宝剑传与烈士。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