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 容斋五笔·卷第十(十二则)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容斋五笔·卷第十(十二则) 洪迈

哀公问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古人立社,但各因其土地所宜木为之,初非求异而取义于彼也。

哀公本不必致问,既闻用栗之言,遂起"使民战栗"之语。

其意谓古者弗用命戮于社,所以威民。

然其实则非也。

孔子责宰我不能因事献可替否,既非成事,尚为可说,又非遂事,尚为可谏,且非既往,何咎之云。

或谓"使民战栗"一句,亦出于宰我,记之者欲与前言有别,故加"曰"字以起之,亦是一说。

然战栗之对,使出于我,则导君于猛,显为非宜。

出于哀公,则便即时正救,以杜其始。

两者皆失之,无所逃于圣人之责也。

哀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家,不克成,卒为所逐,以至失邦,其源盖在于此。

何休注《公羊传》云:"松,犹容也,想见其容貌而事之,主人正之意也。 柏,犹迫也,亲而不远,主地正之意也。 栗犹战栗,谨敬貌,主天正之意也。"

然则战栗之说,亦有所本。

《公羊》云:"虞主用桑,练主用栗。"

则三代所奉社,其亦以松、柏、栗为神之主乎?非植此木也。

程伊川之说有之。

绝句诗不贯穿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此欧阳公绝妙之语。

然以四句各一事,似不相贯穿,故名之曰《梦中作》。

永嘉士人薛韶喜论诗,尝立一说云: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龈龋处。

而绝句乃或不然,五言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小径曲通村","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稀。 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七言如"惨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迭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冕雏傍母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类是也。

予因其说,以唐人万绝句考之,但有司空图《杂题》云"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 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舴艋猿偷上,靖蜒燕竞飞。 樵香烧桂子,苔湿挂莎衣"。

农父田翁诗张碧《农父》诗云:"运锄耕所侵晨起,陇畔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杜苟鹤《田翁》诗云:"白发星星筋骨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读之使人枪然,以今观之,何啻倍蓰也!

卫宣公二子

卫宣公二子之事,《诗》与《左传》所书,始末甚详,《乘舟》之诗,为伋、寿而作也。

《左传》云:"宣公烝于庶母夷姜,生伋子。 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 宣姜与公子朔谮伋子。 宣姜者,宣公所纳伋之妻,翻谮其过。 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 寿子告之,使行,不可。 寿子载其硅以先,盗杀之,遂兄弟并命。"

案宣公以鲁隐四年十二月立,至桓十二年十一月卒,凡十有九年。

姑以即位之始,便成烝乱,而伋子即以次年生,势须十五岁然后娶。

既娶而夺之,又生寿、朔,朔已能同母谮兄,寿又能代为使者以越境,非十岁以下儿所能办也。

然则十九年之间,如何消破?此最为难晓也。

谓端为匹今人谓缣帛一匹为壹端,或总言端匹。

案《左传》"币锦二两"注云:"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也。"

然则以端为匹非矣。

《湘山野录》载夏英公镇襄阳,遇大礼赦恩,赐致仕官束帛,以绢十匹与胡旦,旦笑曰:"奉还五匹,请检《韩诗外传》,及诸儒韩康伯等所解“束帛戋戋"jiān"’之义,自可见证。"

英公检之,果见三代束帛、束修之制。

若柬帛则卷其帛为二端,五匹遂见十端,正合此说也。

然《周易正义》及王弼注、《韩诗外传》皆无其语。

文莹多妄诞,不足取信。

按《春秋·公羊传》"乘马束帛"注云:"束帛谓玄三纁二,玄三法天,纁二法地。"

若文莹以此为证,犹之可也。

唐人草堂诗句

予于东圃作草堂,欲采唐人诗句书之壁而未暇也,姑录之于此。

杜公云:"西郊向草堂","昔我去草堂","草堂少花今欲栽","草堂堑西无树林"。

白公有《别草堂》三绝句,又云:"身出草堂心不出。"

刘梦得《伤愚溪》云:"草堂无主燕飞回。"

元微之《和裴校书》云:"清江见底草堂在。"

钱起有《暮春归故山草堂》诗,又云:"暗归草堂静,半入花源去。"

朱庆余:"称著朱衣入草堂。"

李涉:"草堂曾与雪为邻。"

顾况:"不作草堂招远客。"

郎士元:"草堂竹径在何处?"张籍:"草堂雪夜携琴宿。"

又云:"西峰月犹在,遥忆草堂前。"

武元衡:"多君能寂寞,共作草堂游。"

陆龟蒙:"草堂抵待新秋景。"

又云:"草堂尽日留僧坐。"

司空图:"草堂旧隐犹招我。"

韦庄:"今来空讶草堂新。"

子兰:"策杖吟诗上草堂。"

皎然有《题湖上草堂》云:"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 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公谷解经书日

孔子作《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大抵志在尊王,至于纪年叙事,只因旧史。

杜预见《汲家书魏国史记》,谓"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椎此足以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

所谓书日不书日,在轻重事体本无所系,而《公丰》、《谷梁》二传,每事断之以日,故窒而不通。

《左氏》惟有公子益师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一说,其它亦鲜。

今表二传之语,以示儿曹。

《公羊》云:"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

"葬者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 过时而日,隐之也。 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 当时而不日,正也。 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

"庚寅,入邴。 其日何?难也。"

"取邑不日。"

"桓之盟不日,信之也。"

"甲寅,齐人伐卫。 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

"壬申,公朝于王所。 其日何?录乎内也。"

"辛已,晋败秦于骰。 诈战不日,此何以日?尽也。"

"甲戌,败狄于咸。 其日何?大之也。"

"子卒。 何以不日?隐之也。"

"即位不日。"

《谷梁》最多:"卑者之盟,不日。"

"大夫日卒,正也。"

"诸侯日卒,正也。"

"日入,恶入者也。"

"外盟不日。"

"取邑不日。"

"大阅崇武,故谨而日之。"

"前定之盟,不日。"

"公败齐师。 不日,疑战也。"

"公败宋师。 其日,成败之也。"

"齐人灭遂。 其不日,微国也。"

"公会齐侯,盟于柯,桓盟虽内与,不日,信也。"

"媵陈人之妇。 其不日,数渝,恶之也。"

"癸亥,葬纪叔姬,不日卒,而日葬,闵纪之亡也。"

"子卒日,正也。 不日,故也。 有所见则日。"

"戊辰,盟于葵丘。 桓盟不日,此何以日?美之也。"

"辛卯,沙鹿崩。 其日,重变也。"

"戊申,陨石于宋。 是月,六鹢退飞。 石无知,故日之。 鹢微有知之物,故月之。"

"乙亥,齐侯小白卒。 此不正,其日之,何也?""王申,公朝于王所。 其日,以其再致天子,故谨而日之。 日系于月,月系于时,其不月,失其所系也。"

"丁未,商臣拭其君髠。 日髠之卒,所以谨商臣之弑也。"

"乙已,及晋处父盟。 不言公,讳也。 何以知其与公盟?以其日也。"

"甲戌,取须句。 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

"辛丑,葬襄王。 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辞也。"

"乙卯,晋、楚战于哪。 日,其事败也。"

"癸卯,晋灭潞。 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 其日,潞子贤也。"

"甲戌,楚子卒。 夷狄卒而不日。 日,少进也。"

"癸酉,战于鞍。 其日,或曰日其战也,或曰日其悉也。"

"梁山崩。 不日。 何也?高者有崩道也。"

"鼷鼠食郊牛角。 不言日,急辞也。"

"庚申,莒溃。 恶之,故谨而日之也。"

"秋,公至自会。 不日,至自伐郑也。"

"丙戌,郑伯卒于操。 其日,未逾竟也。"

"乙亥,臧孙约出奔邾。 其日,正纥之出也。"

"蔡世子弑其君。 其不日,子夺父政,是渭夷之。"

"冬十月,葬蔡景公。 不日卒而月葬,不葬者也。"

"四月,楚公于比弑其君。 弑君者日,不日,比不弑也。"

"甲戌,同盟于平丘。 其日,善是盟也。"

"内之大事日。 即位,君之大事也。 其不日,何也?以年决者,不以日决也。 定之即位,何以日也?著之也。"

它释时月者亦然,通经之士,可以默喻矣。

沙鹿、梁山为两说,尤不然。

苏子由《春秋论》云:"公羊、谷梁之传,日月土地,皆所以为训。 夫日月之不知,土地之不详,何足以为喜怒?"其意盖亦如此。

柳应辰押字

予顷因见鄂州南楼土中磨崖碑,其一刻"柳"字,下一字不可识,后访得其人名应辰,而云是唐末五代时湖北人也,既载之《四笔》中,今始究其实,柳之名是已。

盖以国朝宝元元年吕溱榜登甲科,今浯溪石上有大押字,题云:"押字起于心,心之所记,人不能知。 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刻,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时为永州通判。"

仍有诗云:"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地镌。 自有后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

有阆中陈思者跋云:"右柳都官欲以怪取名,所至留押字盈丈,莫知其何为。 押字古人书名之草者,施于文记间,以自别识耳。 今应辰镌刻广博如许,已怪矣。 好事者从而为之说,谓能法逐不祥,真大可笑。"

予得此帖,乃恨前疑之非。

石傍又有蒋世基《述梦记》云:"至和三年八月,知永州职方员外郎柳拱辰受代归阙,祁阳县令齐术送行至白水,梦一儒衣冠者曰:‘我元结也,今柳公游浯溪,无诗而去,子盖求之。 ’觉而心异之,遂献一诗。 柳依韵而和,其语不工。"

拱辰以天圣八年王拱辰榜登科,殆应辰兄也,辄并记之。

唐尧无后

尧、舜之子,不肖等耳。

舜之后虽不有天下,而传至于陈及田齐,几二千载。

惟尧之后,当舜在位时即绝,故禹之戒舜曰:"毋若丹朱傲,用殄厥世。"

又作戒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原丹朱之恶,固在所绝。

方舜、禹之世,顾不能别访贤胃为之立继乎?《左传》载子产之辞曰:"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 谓唐人之季,非周武王子封于晋者。 成王灭唐而封太叔。"

又蔡墨曰:"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氏,曰御龙。"

范宣子曰:"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御龙氏。"

然则封国虽绝,尚有子孙。

武王灭商,封帝尧之后于蓟,而未尝一见于简策。

史赵言楚之灭陈曰:"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

臧文仲闻寥与六二国亡,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尧之盛德,岂出舜、皋之下,而爵邑不能及孙,何也?

斯须之敬

今公私宴会,称与主人对席者曰席面。

古者谓之宾、谓之客是已。

《仪礼燕礼篇》:"射人请宾,公曰:‘命某为宾。 ’宾少进,礼辞。 又命之,宾许诺。"

《左传》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

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赵孟为客。

杜预云:"客,一坐所尊也。"

干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以权工部侍郎受命使金国,侍从共饯之于吏部尚书厅,陈应求主席,自六部长贰之外,两省官皆预,凡会者十二人。

薛在部位最下,应求揖之为客,辞不就,曰:"常时固自有次第,奈何今日不然?"诸公言:"此席正为恃郎设,何辞之为?"薛终不可。

予时为右史,最居未坐。

给事中王日严目予曰:"景卢能仓卒间应对,愿出一转语折衷之。"

予笑谓薛曰:"孟子不云乎?‘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侍郎姑处斯须之敬可也。 明日以往,不妨复如常时。"

薛无以对,诸公皆称善,遂就席。

丙午丁未

丙午、丁未之岁,中国遇此辄有变故,非祸生于内,则夷狄外侮。

三代远矣,姑掖汉以来言之。

高祖以丙午崩,权归吕氏,几覆刘宗。

武帝元光元年为丁未,长星见,量尤旗亘天,其春,戾太子生,始命将出征匈奴,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屠夷死灭,不可胜数,及于巫蛊之祸,太子子父皆败。

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帝崩,昌邑立而复废,一岁再易主。

成帝永始二年、三年,为丙午、丁未,王氏方盛,封莽为新都侯,立赵飞燕为皇后,由是国统三绝,汉业遂颓,虽光武建武之时,海内无事,然勾引南匈奴,稔成刘渊乱华之衅,正是岁也。

殇帝、安帝之立,值此二年,东汉政乱,实基于此。

桓帝终于永康丁未,孝灵继之,汉室灭矣。

魏文帝以黄初丙午终,朋帝嗣位,司马氏夺国,兆于此时。

晋武太康六年、七年,惠帝正在东宫,五胡毒乱,此其源也。

东晋讫隋,南北分裂,九县飚回,在所不论。

唐太宗贞观之季,武氏已在后宫,中宗神龙、景龙,其事可见。

代宗大历元、二,大盗初平,而置其余孽于河北,强藩悍镇,卒以亡唐。

宝历丙午,敬宗遇弑。

大和丁未,是为文宗甘露之悲,至于不可救药。

佰宗光启之际,天下固已大乱,而中官劫幸兴元,襄王煴僭立。

石晋开运,遗祸至今。

皇朝景德,方脱契丹之扰,而明年祥符,神仙宫观之役崇炽,海内虚耗。

治平丁未,王安石入朝,愲乱宗社。

靖康丙午,都城受围,逮于丁未,汴失守矣。

淳熙丁未,高宗上仙。

总而言之,大抵丁未之灾,又惨于丙午,昭昭天象,见于运行,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祖宗命相

祖宗进用宰相,惟意所属,初不以内外高卑为主。

若召故相,则率置诸见当国者之上,太平兴国中,薛文惠公居正薨,卢多逊、沈伦在相位,而赵韩王普以太子太保散秩而拜昭文。

咸平四年,李文靖公沆为集贤,而召故相吕文穆公蒙正为昭文。

景德元年,文靖薨,王文正公旦、文穆公钦若为参政,不次补,而毕文简公士安由侍读学士、寇忠愍公准由三司使,并命为史馆集贤,毕公虽历参政,不及一月。

至和二年,陈恭公执中罢,刘沆在位,而外召文、富二公,文公复为昭文,富为集贤,而沈迁史馆。

熙宁三年,韩献肃公绛、王荆公安石同拜,韩在上而先罢,荆公越四年亦罢。

韩复为馆相,明年荆公再入,遂拜昭文,居韩之上。

元祐元年,召文潞公于洛,司马公自门下侍郎,拜左仆射,固辞,乞令彦博以太师兼侍中行左仆射,而己为右以佐之。

宣仁不许,曰:"彦博岂可居卿上?"欲命兼侍中行右仆射,会台谏有言,彦博不可居三省长官,于是但平章军国重事。

崇宁以后,蔡京凡四入,辄为首台。

此非可论典故也。

隆兴元年冬,汤歧公思退为右仆射,张魏公浚为枢密使,孝宗欲命张为左,请于德寿,高宗曰:"汤思退竞是左相,张浚元是右相,只仍其旧可也。"

于是出命。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