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八十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八十三 董诰等 纂修

◎阙名"二十四"◇对里尹为主判〈乙妹无子,寡而死。

请里尹为主。

决曹掾科其违礼。

诉云:「其夫无族。

」〉

丧则有等,自辨於重轻;礼之所行,亦崇於节制。

乙以天乎降戾,斯殒其夫。

则穆伯早亡,邓攸无嗣,啜其泣矣!何痛如之?永怀夫党无亲,因求里尹为主,礼则然矣,人何非哉?且决曹所称,亦何加止,盖以丧也宁戚,礼则因情。

姊忧去官,见称於陈重;弟服去职,著美於谯元。

斯则事之有由"一作猷",言也何爽。

得失相半,斯之谓欤?◇对著服六年判

〈兖州人平辩,受业於田才。

才亡,辩著服六年,庐於墓侧。

刺史以为违经越礼,妄造异端,禁锢三年。

辩妻遣女上策称冤。

廉察弹刺史刑狱不当。

不学墙面,先哲之格言;以德润身,前贤之令轨。

孔子要道,逐杨震以西来;马融门生,随郑元而东去。

田才地邻邹鲁,俗富诗书,水接沂川,家传礼乐。

白圭无玷,孤标席之上珍;黄金可轻,独贵林中之宝。

平辩伏膺道术,企足风猷,访颜子於淹中,得田生於稷下。

叶抽槐市,鼓箧笥而践缁帷;花发杏坛,整襟裾而趋绛帐。

一登阃阀,几积寒暄,知十之业既宏,在三之敬尤重。

专门春诵,高台於是忽倾;负杖晨歌,梁木由其遽坏。

荒阶积雪,徒观东郭之踪;逝水惊波,无复西河之气。

师资之礼,痛贯幽灵;伏道之诚,悲深卉木。

葺苫庐於墓侧,制麻服於茔前,檀木迁移,葭灰屡变。

坟抽细草,抚书带而增悲;牖挂残丝,拂琴弦而永慕。

刺史褰帷鲁国,剖竹雩坛,冯熊轼以宣风,树隼而展化。

以为非礼,将作异端,不树甘棠之阴,翻行丛棘之酷。

昔门人子贡,庐於孔氏之坟;弟子叔然,制彼郑生之服。

六年不释,於礼稍乖;三载锢身,在情何忍?但以事符公冶,系犴狱而多年;命比缇萦,仰凤闱而长叫。

廉使邮星整俗,驿传宣威,正豸冠以触邪,下乌台而肃物。

女既陈请,使又弹非,霜简载驰,雪身无路。

两头今既发觉,一面何使逃刑?宜降朱︶,用直丹笔。

◇对著服六年判

〈兖州人平辩,受业於田才。

才亡,辩著服六年,庐於墓侧。

刺史以为违经越礼,妄造异端,禁锢三年。

辩妻遣女上策称冤。

廉察弹刺史刑狱不当。

田才地居邹鲁,家习文儒,业擅ぷ金,道光珍席。

夙渐升堂之教,早传藏壁之书,学市攸开,几筵爰设。

故得询疑请益,还如北海之前;函丈抠衣,更似西河之上。

平辩雩川童子,阙里诸生,常因闭户之勤,豫受专门之业。

庶祈荣於青紫,希变采於朱蓝。

日就月将,罚水"疑"之恩何极;陵夷谷徙,颓山之痛已深。

旧宅凄清,空闻丝竹;遗坛寂寞,无复琴歌。

嗟二物之长收,顾百身而莫赎,方思重服,用表深衷。

一对松楸,六迁檀柘。

曩时儒肆,喜遇祥;今日凶庐,悲逢吊鹤。

论情虽会於宁戚,据理未允於通途。

刺史职在宣风,政乖道俗。

沉忧六载,亦可惊嗟;积禁三年,固其未得。

少女以衔冤伏奏,雅叶於鸡鸣;大使以纠慝弹豪,正谐於隼击。

即宜录奏,伏听宸衷。

◇对哭子哭夫判

〈季氏夫子丧,哭不舍昼夜。

乡人告违礼。

季氏令质幽闲,秀容绮艳。

事夫有道,荆钗见美於梁鸿;训子多方,布被推贤於孟母。

为善必应,天乎不仁,三从靡依,两丧相次。

欹枕之泪空洒,倚庐之望莫依,不舍晨昏,深符礼制"一作则"。

◇对哭子哭夫判

〈哭子哭夫事。

丧子之亲,哀情已极;丧夫之妇,为怨难胜。

非无寡鹤之悲,岂息惊猿之痛!然丧夫丧子,凄感虽同;而哭子哭夫,礼仪须别。

穆伯之卒,已有前规,敬姜告言,一何无识?县丞行罚之日,於礼已违;嫠妇自贻之愆,在律难恕。

顾兹刑宪,并合推科。

◇对父在杖堂判

〈戊居母丧,父在,杖於堂上。

居母亲之丧,茹荼饮痛,踊既无节,哭何常声。

悲在其中,形瘠於外,口不甘味,身不安美。

潘生园里,无复版舆;顾氏家中,空余画扇。

仙人白鹤,遥投士行之前;孺子只鸡,远赴林宗之所。

蔡顺有绕坟之感,老莱无衣彩之由,乔枝未摧,桂树犹茂。

执椅桐之杖,上芝兰之堂,循礼制而多违,顾刑书而有犯。

请归司败,任便科推。

◇对练祥群立旅行判

〈丁三年之丧,练祥群立旅行。

〉丁为人子,持乎丧服。

身体肤,不失全生之道;衣衾棺椁,无亏送死之仪。

仰风树而充穷,履霜庭而孺慕,锺创钜之悲酷,有荼蓼之苦辛。

壁日不停,练期何及?毁不灭性,痛感终身。

道在慎终,义存追远,人来辄语,礼称忘哀。

群立多爽於事宜,旅行有乖於物理,二途俱发,一罪须科。

◇对祥鼓素琴判

〈戊祥之日鼓素,琴邻人告违礼。

执亲之丧,行孝之道,出入不当门隧,升降不由阼阶。

苴在躬,溢米充食,恨缠风树,痛结寒泉。

举号已见於心摧,毁瘠载闻於骨立,念亲之在土,哀亲之在外。

寝唯枕块,居必倚庐,隙驷不留,祥期奄及。

既徐凶制,奚鼓素琴?示人有终,於物无犯。

食醢犹许,奏乐何辜?请从雪涤,庶符冰释。

◇对断屠判〈京兆府申奏敕断屠,百姓造{四林}不止,未知合不?〉

圣上德合干坤,情深恻隐,将广厚生之道,爰崇去杀之文,受缓礼於前经,惩噬干於成象。

三ㄩ鼓刃,有禁班行;百姓造{林},无令止息。

京兆以人多结网,即谓临河,以皇上之仁深,见寰中之信及。

论设网之子,即云尽欲求鱼;得铸剑之夫,何必皆缘断马?事烦言上,夫复奚疑。

◇对屠龙判

〈丁以屠龙为业,乙告不经。

鳞族惟错,实繁有徒,人不知非,龙实有智。

风遇坎,见困豫且,变化逢屯,充膳夏后。

丁以诡俗为事,游刃非物,或异仁贤,罔识悔吝。

何则?犬不言杀,前哲良规;马重有功,后代明训。

况四灵之贵,万化之资,匪惟瑞启汉年,固以仙登轩帝。

以屠为称,岂不作法於凉?以律绳之,可谓自贻伊。

◇对射牛判

〈万年县申王祚告侯明射牛。

明疑狼入圈中牛,将弓射狼,误中牛事。

三光赫赫,牛星纪於北方;八极悠悠,牛山建於东国。

钱塘水上,远浮金锁之辉;蜀郡江前,遥沉石犀之影。

岂止披蹄戴角,玉鞅华秋,南州闻果下之名,西域表花津之异。

固以礼标极敬,大祀资於洁圭;易赞神明,引重凭於致远。

由是降兹纶,著彼科条,姜牙绝其鼓刀,庖丁息其游刃。

侯明乡闾贱品,稼穑庸夫,常传宁戚之经,久习高堂之法。

西河资产,希十千而万计;东州奔骏,方一日而千里。

俄而野心兴暴,纵目为灾,引も角之雕弓,控青筌之箭羽,异天弧之垂象,空法向狼之星,殊封禅之旧章,便为射牛之事。

误杀不禁,著自彝章,罪疑从轻,闻诸古实。

◇对驱犊蹊园判

〈乙驱犊蹊丑园。

丑怒,留其犊。

乙诉强劫。

人守坚贞,克终无替,苟失廉节,其弊斯生。

乙栖心邱园,托志闲雅,忘负鼎之事,从扣角之游。

徘徊泉石,踯躅林草,雅志情远,防微理乖。

事须正子夏之冠,避朱仲之李,岂得牵寿春之犊,践於陵之园。

人而失图,一至於此。

丑也奚据,罚彼何深?所损既在於场苗,取酬便过於佩犊。

叔时作喻,蹊田罪轻;邱明述事,夺牛刑重。

前文已决,后见须依。

◇对杀牛判

〈景告丁杀牛事。

丁别款景铸钱。

州断尽处极刑,使出从徒。

议狱缓死,先典攸慎。

听言观色,法贵详平,刑罚暂亏,手足无措。

眷彼丁矣,有异里仁。

见蒲叶之生春,无闻曳耒;入桃林之钜野,爰事鼓刀。

遂令河渚风秋,奄沉星彩;蜀山路险,不见金生。

景匪良交,遂来相诉。

芳兰入咏,遽展契於风;丛棘议刑,几穷词於刀笔。

摇尾求食,斯之谓乎?朝歌杀牛,理非谬矣!方引循环之辨,翻露铸钱之责。

缅监厥迹,奚其若斯,未尽金潭之由,更起淮阳之狱。

州司振藻,处以极刑;使者弹毫,将为徒坐。

谅哀矜而勿喜,何轻重其若斯?状外不推,使司得其折衷;案中论死,州法酷其深文。

结以徒刑,吾无间矣。

◇对为父杀牛判

〈韩孝随父行,牛惊抵人。

恐损父,遂以刀杀牛。

牛主论告,孝请价赔填事。

天经地义,道冠生灵,立身扬名,德光终始。

见危授命,宣尼以为美谈;临难捐躯,马迁述其遗烈。

韩孝忝曰人子,先随父行。

逢莹角之初惊,似冲燕垒;遇奔蹄之暂跃,若走秦郊。

仓黄贻性之忧,倏忽虑庖之患。

霜锋一举,若庖丁之刃游;冰锷聊挥,似宰夫之断割。

原始虽称犯罪,要终未可论辜,既符名教之规,还申壮勇之节。

酬价匪亏公理,与直有惬私家,庶叶平反之词,以表从轻之典。

◇对不埋狗判

〈城外多死狗,法司责京兆府不埋。

诉非掩骼时。

惟犬守御,居人是安。

混鸡而入,坐识於新丰;伴鹰而游,行传於上蔡。

是故闾阎密迩,音响相闻。

喧雀成哗,表贫吏之节;噬腓起戒,陈为主之诚。

何畜养之是均,而城外之多死?知殃预兆,未衔吴相之衣;遘毙遄深,为食骊姬之药。

流秽行路,彰闻法司;举过从愆,事关京兆。

且敝帷从弃,孔圣之义有亏;掩骼候时,周公之礼可守。

二途交战,须定是非。

执礼而行,斯亦为得。

◇对射猿判〈戊至景乘舟来峡,射猿中之。

黜其职。

景不伏。

〉沉沉长江,岩岩峻峡,波澜沃日,岭嶂横云。

路出东吴,即是三声之地;途危西蜀,还寻万里之桥。

顾惟彼景,在兹于役。

乘流振楫,方从赤马之游;满月弯弧,遂落元猿之影。

虽同养由之妙,终致桓公之黜,於人则事乖亲爱,在兽则理切肝肠。

彼或可伤,此何辞黜?

◇对死官鹅判〈乙养官鹅多死。

或告不以人养鸟。

池大开,羽族无算。

乙忝夷隶,职养官鹅,谅须尽心,能识其性。

稻粱可遇,蔓藻堪游,浮积水而连群,向长风而鼓翅。

遂其栖托,终冀繁多,倦鹦鹉以樊笼,乐ジス以钟鼓,以人养鸟,不死胡为?傥或类兹,如何免责。

且片言折狱,自古攸难,理宜再诘是非,不可轻为与夺。

◇对断屠月杀燕判

〈甲以蒺藜饲子致死。

邻人告,断屠月杀燕子。

丁家辇泥,载闻於头秃;黄氏把火,旋见於眼伤。

甲之无良,情则非善。

以蒺藜而充饲,三子俱亡;无桃李之垂阴,一朝被告。

迹符周氏,罪挂汤罗,循情合科,准状难舍。

◇对养贾儿判

〈丁养贾儿,能驯扰。

啄人谷不伏赔。

丁为拙好,收养贾儿,日月淹延,羽毛成就。

逢人不惧,遇物无惊,有鸭群之精神,得斯之风彩。

楚鸟既非别族,吴鸦亦是一宗,未能甘鼠,已闻啄谷。

鸟未损物,人则何辜?即索赔填,恐非通允。

丁称不伏,理亦无乖。

◇对为{折石}蔟判〈甲为{折石}蔟,以十日号覆鸟巢。

顺时之令,则无覆巢,作灾之禽,固资书版。

陈之礼典,布以人伦,苟或在辰,克用兹道。

是以有萃止,爰结兴於诗人;见弹而求,乃寓言於庄叟。

长沙夭性,入室贻凶,曲阜陈诚,毁巢标喻。

{折石}蔟氏职惟斯掌,务乃昭明,有均大罗之躅,是忝虞人之效。

将去妖鸟,式徇其义,既切恶声,庶无全卵。

日号月号之法,书而不愆;从子从角之规,用则斯备。

周典非昧,方书是悬,均射隼於高墉,岂巢{任鸟}於外户。

将使惊鸣绪阗,"疑"同反舌之无声;联翩影摇,随退之不驻。

事非诡妄,告实欺诬,谅稽十日之号,难三章之典。

◇对杀鸟兽判

〈今有过而杀伤鸟兽者,甲以人成之。

大罗以往,礼犹因袭,豢龙斯废,法亦罕闻。

自我化及豚鱼,仁沾草木。

放楚王之鹄,不咎使乎;惊梁君之雁,岂诛行者?兽育丰草,鸟栖平林,一角以瑞於昌期,九苞载叶於仁义。

瞻言过者,岂得伤乎?必也百兽异伦,六禽殊类;稻粱空费,庖厨未供,遇而见伤,亦何矜其非政;舍而勿问,庶得令其惟新。

甲以人成,恐乖中典,钦哉惟恤,宁失不经。

◇对解鹊语判

〈乙被告杀夫,县执之。

诉称邻妇,不伏其罪。

郡以鹊来相告,将可为征者。

〉道存皆应,感至必通,能分禽兽之言,岂专夷貊之隶?公冶长之缧绁,鸟语知非;介葛卢之牺牲,牛鸣辨数。

始由人听,终见物情。

乙以气烈刚肠,冤深反目,素不谨於帷薄,终取败於嫌疑。

行兹乱风,自抵邦宪,徒嫁祸於邻妇,冀逃刑於我躬。

属郡县察微,轻重不滥。

比夫窭数知来,颇类乎方朔;验兹干鹄取效,何异於公明?古而有征,今也宁惑?杀人之罪,按律可求。

孽乃自作,死将谁缓?◇对神为异声判

〈甲邑里有神为异声,所不供太阴之弓,请科之。

诉云:「掌非武库。

」〉至若日月薄蚀,君臣著象,梦转歌於童子,闻取币於啬夫。

伐鼓回轮,有膺之事迹;阴弓枉矢,开救射之规模。

义虽责於上公,物终列於庭氏,藏非武库,救即群妖。

何邑居之有灾,见主司之不务,殊若在己,近欲幸人。

既阙五兵之伐,因亏十日之号,实忤於典,良尸厥官。

思取义於磔禳,请论刑於徽纟墨。

◇对解牛鸣判

〈乙闻牛鸣,云是生三牺。

或告妖妄,欲科罪。

不伏。

阴阳不测,造化多端,故有夷蛮之隶,实司鸟兽之语。

乙波流未息,克广前书,精义不穷,旁通异类。

告称妖妄,欲抵刑章,即科介葛之辜,实恐冶长非罪。

以今况古,不坐为然。

◇对衅龟判

〈甲衅龟不辨名物,将罪之。

云:「且衅而后辨。

」〉有龟之德,征神为用。

禀灵千岁,游质於芳莲;纳锡九江,彰名於礼物。

取其象事知变,占事知来。

然以寓庄周之谈,时闻曳尾;挂豫且之网,宁知刳骨。

缅怀於甲,时惟卜人,将言衅龟,以考其象。

理宜别诸名物,定乎吉凶,俾春夏以宜,左右必顺。

有紊於制,实惟伊何?欲戾焉,事可讯者。

何则?取十朋而分睨,乃先衅以为尤;参五行以观兆,数虽后辨而未失。

覆其两端,愿言一问。

◇对家贫致墨判

〈易人家贫,致墨以自给。

科惰农。

藏往知来,道高三圣;内贞外悔,名重九江。

所以大决狐疑,先定人志,焉得舍其三《易》,紊彼六官。

赐帛无闻,仰滑稽而惭妙;致墨多中,知偻句之不欺。

觉筮短而龟长,遽变常而《易》业。

虽百钱取给,有慕君平;而四体不勤,孰为夫子?智有所达,钻祀骨而观贞;神则何施?抵凝脂而获戾。

且以业为兼善,才贵多能。

端策拂龟,罪不加於詹尹;收罟解网,刑请宽於《易》人。

◇对元衣判

〈季冬命元衣督护,贞来岁之庆。

人作而扬火,以非青纯而不致墨。

执法告阙於太常,诉云:「主巾笥者之过。

」〉

道月戒期,周乎四海;卜年贻庆,稽彼十朋。

人职在巫咸,用方心而考吉;材均季主,负图背而知来。

拂此元衣,异夫青纯,有殊命宝,何能致墨?执法以簪笔弹珠,且问九江之锡;主司以巾笥藏骨,莫辨千年所留。

既亏玉兆之献,须抵金科之罚,徒为薄诉,谁之过欤?◇对读卫生经判

〈甲读卫生经,而知吉凶。

乙告违敕。

法司科擅卜禁刑。

〉图纬垂文,龟蓍著象,圣人操洞微之柄,达者究索隐之端。

故知尽性穷理,惟贤与圣。

是以魏称管辂,晋有景纯,卦成而洞晓吉凶,繇发而潜知倚伏。

此皆奇才出於天骨,远识符於自然。

爰逮凡人,不干其议,所以时忌惑众,敕设禁条。

甲虽沉思纬象,游精数术,名止齐於庶品,道岂同於古人?冒违敕之明文,自贻伊戚;挂绳非之峻笔,何所逃刑?然虑或告不真,法须更审。

请穷两造,方定片言。

◇对太仓耳缺判〈太仓申左右耳缺,大农不称其任。

正月吉日,国命既悬於两观;同律度量,圣典每均乎四时。

况天子有司,多方取则,如或失坠,其谓法何?但不戒而具,有虞何阙,纵令器有隳毁,亦宜随事修补。

既羸左右,何成出入?太仓干纠不恪,将射隼於高墉;大农叨忝厥官,失庖鱼於下局。

且如古今命官,都邑"一作都署"联属,沿革既异,主掌斯殊。

不可归罪一官,责成一职,重诘所谓,庶符"一作乎"恤刑。

◇对氏为量判

〈氏为量,容令人概而不税。

所司科之。

谨其权量,义叶顺时,范彼金锡,道成厥器。

信斗斛而均制,乃钟鼎而齐功。

施之以平万商,立之而观四国,罔不以法,贵诸合仪。

氏职在为量,功期永启,既改煎而不耗,亦自权而准之,莫不审以方圆,容之豆。

炎烟散彩,浮紫气之光芒;洞响函规,应黄锺之宫律。

深模正典,实利生民,可以垂范将来,可以行之天下。

概而不税,雅符师古之踪;按而将科,殊紊平反之道。

氏既无遗失,圄囚"一作梓匠"理合审详,罚乃有词,刑宜用恤。

◇对度判

〈内官以竹为引,高广之数法阴阳。

宗正以为不中度,请科之。

辞称「事所宜也,非无故实。

」〉

律历攸同,丈尺有准,度必慎於圭撮,高"一作广"宁失於分寸?苟昧斯义,则非其人。

惟此内官,联於宗正。

权量法度,无黍累之差;墨丈寻常,岂毫厘之谬。

允酌故实,克循前典,既法阴阳之数,固因铜竹之宜。

科之则非,诉者为是。

◇对斗秤判

〈太府寺去秋追三市斗秤,逾月不送。

寺以市司违时,征铜四斤。

丞梅福诉云:「九月上旬平校毕。

」〉

太府官惟度量,务切权衡,验宝贝之充盈,察泉货之轻重。

校量斗秤,甲令有时,事属司存,不当逾月,瞻言稽缓,须科条。

梅福迹沦下列,志追前古,辍九江之仙,来从三市之任。

词有所屈,恐获戾於锱铢;道或可遵,岂论愆於圭撮。

薄言未息,纷纭犹多,宜穷五听之情,方按三章之律。

◇对贮藁判

〈所司贮藁,以三千围为积,苫覆无芘"防脂切"篱。

合科何罪?〉

秣马所资,唯草是用,征科百里,输纳六闲。

黄白无差,短长合度,贮积之法,令条有文。

数越三千,理则多僻,从"疑作纵"勤苫覆,终阙芘篱。

施功不同,处事弥爽,犯既非谬,辜不免科。

◇对分利不平判

〈吴丙、王丁共有,纳课分利。

丙云有,丁云掷日,知分所得无。

〉吴丙、王丁,均期叶契。

鸡鸣求利,不惮孟轲之讥;马磨自资,更诛许靖之操。

市道难固,财交易竭。

竞斯升斗,颜宁厚於指;徇彼锥刀,魄无惭於碎璧。

或陈其有,许以无厌;或掠以浮,称斯掷日。

日有修短,关诸至期;利有盈虚,定乎宜分。

理应各得,何假相尤?然质剂既未研详,刑名岂能悬断。

更寻枝派,方悉根源。

◇对镟树为杯碗判

〈得甲镟榆树为杯碗出卖,乡官责其游手惰业。

士农工商,孟坚陈十志之本;水火金木,箕子载五行之数。

悠悠群动,各有定业;明明财利,为谋不同。

惟甲肖形,运乎天巧,既勤事於贾竖,且效功於匠伯。

加以是揆是度,掎汉社之星榆;乃刳乃铲,挥郢人之风斫。

杯非承露,未立表;碗殊炼药,空候淮南。

徇锥刀之小利,损耕桑之大业。

若斩伐愆时,未符《周礼》;如伪不作,自陶鲁政。

夫除害兴利,禁末劝农,罔或奢巧,实防器玩。

器不涉於无用,卖有济於时须,虽惭敦本之俗,难加惰业之罪。

幸殊游手,宜宽祝面。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