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七十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七十六 董诰等 纂修

◎阙名"十七"

◇对冯相会天判

〈甲为冯相氏,掌十二岁,以会天位阙於冬夏致日。

所司科之不伏。

〉惟甲冯相称氏,阴阳具司。

登台窥天,庶无乖於经纪;观景致日,方不越於躔次,自可式旌典法,克审璇衡。

或禳灾於未彰,亦表瑞於先觉,而乃旷我后之要列,效羲和之废时。

爱阳南临,既暌於宿偶;畏暑北至,又阙於瞻度。

倘冬夏失度,分至乖道,则六气不节,五行混施。

尔职不恭,天位斯紊。

所司科处,诚谓合宜。

徒事薄言,终资按法。

◇对驱傩判

〈月晦,所司阙堂赠之礼。

〉率以大傩是驱,群厉斯逐。

"阙"夏官之所掌,在东堂而成法。

饰其金目,视方隅而皆知;壮乎丹首,"阙"彩章而必备。

有司奉职,无竞惟人,既尸百隶之位,当顺四时之节。

值此日月初晦,星辰已周,钦奉国仪,必闻堂赠,须因周以成法,将始逐兹赤疫,罔被清泠,上以破除恶梦,下以司执遗鬼。

宣尼之礼,更立阼阶;张衡作赋,是清京室。

此时废执,孰以逃刑?抚状诚合科绳,执文或当推问。

何者?所称晦日,乍涉阳春,傥作元律在时,不可朱裳有事。

理兹伏念,然正严科,必当建日之辰,请先庚之罚。

◇对西陆朝觌判

〈西陆朝觌,阙肜绎之仪。

御史劾之非其时不合礼。

〉冰以御炭,祭而后用。

东风初至,启阴室以祓除;西陆既躔,命凌人而蒇事。

朝觌而出,必有事於司寒;彤绎之仪,固可征於旧典。

眷言一职,实忝司存。

进而不知,类羲和之废职;退而隳礼,异申丰之善对。

献羔斯阙,须置严科,神豸触邪,岂其所过!◇对不拘文法判

〈甲为守,不拘文法。

科其罪,曰:「无为而已。

」〉

建官惟贤,临下以简,爰合大中之道,可还淳古之风。

甲委质清时,分符列郡。

崇简易之道,化洽百城;削文法之苛,人安千里。

如汲黯之为守,卧理淮阳;若龚遂之能官,行歌渤海。

无为而理,不肃而成,固良吏之可嘉,何深文而见劾。

且政有经矣,岂必拘之守常?人可化焉,自当变而至道。

欲科厥罪,不见其宜。

◇对增赀就赋判

〈刘乙为邑道百里,增赀就赋,减年从役。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

正其德以率下,下不忍欺;厚其生以养人,人乐其业。

既而教化之本,礼让为先,量力而行,省啬其用。

怀恩者增赀就赋,慕义者减年从役,可为铜墨之标长,不在金科之拟议。

若必情由抑遣,事与愿违,欲求异政之闻,殊失养人之道。

此亦深心莫测,逖听攸疑,百虑未孚,两端须叩。

◇对蜀物至京判

〈得庐江人使计吏多赍蜀物至京,分遗博士。

巡使问其故,云「官长劝人,非为过也。

」〉经邦致理,化人成俗,率由广学,可以移风。

或美政之聿修,则善诱而为训。

眷言官长,颇谓循良,精敏其才,使乎计吏。

减少府之用度,鬻ク渝之货物,无赍刀布,行备束修。

诣秦京而访道,遗鲁儒而请益。

就贤体远,既虚往而实来;阅礼敦书,果日将而月就。

类朱蓝而易染,非贾楚以收威,自成洙泗之风,以变庐江之俗。

百年讲学,谅崇化於文翁;三月舞雩,宁惭咏於宣父。

巡使致诘,胡乃不经?计偕有词,足以明道。

◇对乡贡进士判

〈乡举进士至省求试秀才,考功不听,求诉不已。

髦俊之侣,乡曲有声,阅五车之坟籍,光三道之词翰。

是得咸充岁赋,各骋翘材,喧莺谷以载飞,歌《鹿鸣》而入荐。

既臻华省,方得甲科。

但以进秀异名,考试殊例,不应本举,诚恐非宜。

考功不听,良为允当;诉求不已,何大乖疏?◇对乡贡进士判〈乡举进士至省求试秀才,考功不听,求诉不已。

〉汉辟贤良,尧征侧陋,庶见拔茅之汇,方资刈楚之才。

故选彼乡闾,贡之天府。

始策名於进士,诚合明攵;终求试於秀才,一何乖谬!既离局以干事,方越樽而代庖。

薄诉虽多,厚颜奚甚!国章攸著,甲令斯存,考功不听,诚则无爽。

◇对乡贡进士判

〈乡举进士至省求试秀才,考功不听,求诉不已。

讲信明义,修词立诚,岂惟润身,且以干禄。

德成而上,充岁赋於司徒;道在则迁,嘉名闻於会府。

叩两端而入仕,博之以文;论二举之殊条,夺之於理。

寻择贤之意,无遗十室之才;详历试之规,宁归四科之秀。

循名责实,虽在司存;改业惟人,何求物议?◇对举抱瓮生判

〈河南东持斧举抱瓮生,或告云矫。

州科生妄罪。

不伏。

世道交丧,文质平易,朴略之绪,眇焉不逮。

混沌之萌,去之弥久,眷言持斧,庀我王职。

将镇风化,是旌汉阴。

孑孑干旄,虽得诗人之咏;悠悠抱瓮,仍昭孔父之责。

或者之告,不其宜乎?假修之名,於是验矣!然刑克以当,遁真成肥。

宁越尚不致科,巢父如何诘罪?免夫度外,窃以为得。

◇对荐贤能判

〈甲荐贤能之士,三诣公车,试皆高第。

表请锡彤弓矢。

廷尉致诘,辞云「三适有功」。

甲何人斯?惟曰「举善」,士异其行,光乎荐能。

如祁大夫,则仇雠不避;若随武子,乃管库先登。

才膺明试,虽公车之是辟;事匪专征,岂彤弓以为请!名器不假,车服以庸,信有德之可嘉,终无功而何锡。

致廷尉之诘,虽三适称劳;异诸侯之勋,而百矢奚用?典礼不易,事义斯存。

◇对请立长子为嗣判

〈得甲告老,请立长子为嗣。

长辞云不能,请让其弟。

或诘之,云弟「好仁。

」〉

让贤虽仁,废长非顺,徒闻建善则理,其如乱嗣不祥。

甲著老於朝,立子为后,虽急难自举,必有可观者焉。

长幼以伦,无所苟而已矣。

况欲正其爵位,岂宜越以雁行?于弟克恭厥兄,徒有「好仁」之请;知子莫若於父,盍从「立长」之言。

无忌虽欲传家,季札终当弃室。

谅可致诘,罔听不能?

◇对芝草白兔由刺史善政判

〈岳州人王怀俊,幼丧二亲,庐於墓侧,负土成坟。

至孝潜通,屡呈祥瑞,其地内生芝草兼白兔。

刺史元利济仁明训俗,善绩著闻。

廉察使以为由刺史录奏,怀俊不伏。

孝通神明,诚感天地,乌驯兔扰,声高曩传。

芝秀董荣,事蔼前史,尝闻其语,岂独古人?王怀俊性实由衷,行非外奖。

风树不静,遽轸攀柏之哀;陟屺无望,终缠负土之感。

岂唯坐帐警鹤,故已祥霄集雁。

遂使金英孕彩,夺神叶於芝田;玉毳含辉,接仙毫於丽魄。

斯固仁圣有道,至德潜通,兆庶沐化以自效,动植乘休而相感,非借瑞於闾里,不乞灵於郡县。

而利济仁明,不问乔卿之德;察使风绩,未见王褒之颂。

掠美窃誉,在济虽是有心;假应移祯,於使无宜妄察。

昔闻让善,今见争功,贪天之诚,颇同於往责;无伐之愿,亦隳於前事。

但论孝则义归光国,於师则不许让仁,与其抑俊而扬济,未若舍贵而褒下。

任虽通广,孝实因心,许与一介之人,岂累六条之政?既经录奏,须更申闻,劝奖之规,窃将合序。

◇对赤乌巢门判

〈乙丧亲之后,家有赤乌巢门,白兔游墓。

人告不报官司。

仁者曾舆,孝哉闵子,感彼天道,通乎神明。

乙以颜色为难,温清是切,顾罔极而何报?当永锡以攸居,致爱敬之欢,尽哀切之性。

宣父为政,足可连芳;颍叔称纯,行堪施及。

志义冲洁,精诚洞昭,故得赤乌巢门,白兔游墓,霞明丹翼,日彩以扬光,霜映素毛,皓月华而皎质。

匪徒美,宁用报官?人也无良,讦之非直。

乙兮推孝,善则可嘉,宜表陈遗之感,用旌吴顺之行。

◇对投笺获弟判

〈河内县荀君林乘冰省舅,冰陷而逝。

兄伦求尸不获,遂作笺与河伯,经宿冰开,获君林执笺出。

乡人告称妖惑。

风化所行,德义为本,焕彼经籍,形诸典谟。

君林行著循良,道存甥舅,比韩君之不别,若刘生之酷似。

秦渭之际,宁止康公赠璜;晋河之阴,非无子犯投璧。

故使薄冰必履,微躯不吝,乘游水而长往,咏龙君而久辞。

兄伦志切原,情敦雁序。

散彼棣萼,恨盈东注之流;投於笺牒,泣下西门之恨。

"疑"惟德降美,至诚感神,芳声列於缃帙,雅誉标於今古。

执笺而出,自可矜於至仁;乡人告妖,恐或紊於常典。

◇对嫂疾得药判

〈颜甲养寡嫂疾,求药无出。

有童子授之,化鸟而去。

邻告妖异,甲不伏。

天鉴昭著,神心正直,苟精诚而聿敷,何贶施而靡应。

颜甲族承先哲,行不违仁,宁见倨於下机,每防嫌於通问。

荣摧棣萼,痛违爱於仁兄;讽起伯梁,遂虔心於寡嫂。

衣冠肃敬,方礼国而躬勤;衾枕婴缠,忽霜闺而寝疾。

四时有厉,始见攻里;五药无资,爰将瞑眩。

至诚攸感,异兆旋臻,岂童子之何知,有神人之叶契。

香囊遽委,俄瞻见於灵蛇;敛衽方回,宛迁形於翥鸟,联翩彩翮,疑征入梦之祥;央元功,即降痊疴之庆。

勿药有喜,道则虽殊,无言不雠,义终可尚。

乡党称孝,固足当仁;邻伍生诬,何诚蔽善?

◇对坟树有甘露判

〈楚州申殷贤丧亲,负土成坟。

甘露降树,芝草生庐,青鸾镇集,白鹤翱翔。

县令张德以为孝感,刺史欲旌表。

乡人梁静告国家祥瑞。

殷贤所亲云丧,罔极缠哀,集荒蓼以崩心,攀寒松而泣血,既流悲而绕墓,遽结欷以成坟。

所以白鹤、青鸾,灵芝、甘露,翔集坟茔之际,降生庐树之间,善应类彰,祯符氵存至,所感虽因孝致,论孝亦感皇风。

旌以门闾,实将无愧;告以祥瑞,良亦有疑。

◇对坟树有甘露判

〈楚州申殷贤丧亲,负土成坟。

甘露降树,芝草生庐,青鸾镇集,白鹤翱翔。

县令张德以为孝感,刺史欲旌表。

乡人梁静告国家祥瑞。

殷贤名编泽国,业预封人,荷圣皇东户之期,感孝子《南陔》之咏。

仰攀风树,俯蹈寒泉,同王裒之手艺松柏,比平原之躬修坟墓。

哀哀之性,切切逾悲,孝彻幽明,祥闻动息。

故得春芝列秀,晓露凝甘,青鸾回入镜之容,素鹤举闻琴之翼。

县き检巡非谬,州端勘亦不虚。

静是乡人,亲来投告,以为盛瑞,咸属国家。

但以子舆之冠,前询乌集;休征之屋,复见鱼游。

则殊贶之来,诚关於至化;而楚州申状,亦符於孝感。

事缘奖劝,理合申明;眷彼门闾,固须旌表。

◇对孔目判

〈得诸司长官,初上皆孔目。

所由不送,依问已付散官,遂被遗失。

百揆分曹,六官咸事,由来区别,各有司存。

旋降丝纶,遽覃簪绂,令首正长,实繁有徒。

众务条流,须施孔目,凭之以提纲纪,藉之以恤玑衡。

爰洎有时,彰乎无替,所由自宜遵奉,所阙须有科绳。

散官非受纳之人,小吏是施行之辈,苟乖其事,盍於辜。

恭视事端,方取诮於周客;敬寻失状,欲何黜於尧封?据律不见本条,论情有亏《通典》,请归司败,以正刑书。

◇对孔目判

〈得诸司长官,初上皆孔目。

所由不送,依问已付散官,遂被遗失。

建官分职,揆务班司,是称会府,实宏邦教。

绿墀黄阁,棘寺兰台,廨署星分,胥徒集。

瞻言管辖,必先卿尹,案牍填委,簿领殷繁,剖析是凭,准绳斯在,事资孔目,以备阙遗。

而小吏宽疏,下寮弛慢,不恭尔事,擅付他人。

因而致失,谁任其咎?散官阙送,自合科绳,请更推寻,方填刑典。

◇对番官判

〈番官请稍食,不给,诉求达吏。

番官名书小吏,位列群胥,自宜恪守邦程,动从吏道。

何得叨祈稍食,苟徇私储?瞻彼有司,出纳惟吝,闲而不给,雅合良规,何所未厌,仍劳上诉?将求达吏,虽且觊觎;考以通章,恐成牾。

何则?国之甲令,悬诸日月,如或番程式序,岁考兹深,昔年自有常规,今日何烦妄请!

◇对流外判〈流外解请兵部劳,所由不许,诉五品以上。

十等分贤,九流殊致,异汉仪之命史,若周官之尔胥。

颇供操牍之役,宁有策勋之义?具闻奸命,复欲冒官。

未输自贻之辜,仍引无稽之诉,纵已荣参朱绂,其如匪是清流。

鲍鱼不可登庖,笄冠岂宜双履?抑而未许,实谓有司。

◇对差羊车判〈丁被差羊车小吏,辞曰「籍小年高」。

国章攸著,人命是悬,莫匪黎咸凭版籍。

设令齿貌则长,其如名数不逾。

二十朝之大夫,既不登於雁序;十五府之小吏,亦何贱於羊车?徒有诉於高年,终无补於兹日。

理宜小冠趋事,短服骏奔。

陪晋后之行宫,爰纡御女;从卫君之过市,长观玉人。

语事不阙於奉公,论职岂卑於陈力?过为辞费,殊谓不然!

◇对小吏欢言判〈景与小吏欢言,倨见功曹,将黜不伏。

景与小吏,欢而且言,不勤无傲之心,旋得有皮之刺。

恭匪近礼,信则承羞,黜而未甘,或难夺志。

若使才不足美,怠而可尤;必也德有可甄,倨而何责。

征诸故事,折有其伦,郦生见重於抗词,元淑无嫌於长揖。

与其诘过,宁取优贤。

◇对畋猎三品判

〈景畋猎三品,自称有功,所统断为强暴天物,且违时禁。

景诣三司,诉持法不平。

大《易》立象,以畋以渔;明君顺人,有典有则。

用能遵彼狩,奉於尝。

景何人斯?若王命。

弧矢之利,未闻贯於两会;笾豆之宜,遽见论於三品。

断暴天物,几於深文;张皇己功,何逭自汰。

且因贰而济,刑可小惩;欲一以穷,理云奚获,徒为薄诉,岂不多惭!

◇对覆车罘判

〈京兆申杜间,有覆车罘。

县悉焚之。

百姓诉财失业。

府责县以贫人弊政。

县诉云:「此并犯禁之具,若不毁,除是诱人於陷阱也。

」〉

惟圣开物,以仁兴化。

无は无卵,覃率土而知方;以畋以渔,在王畿而逾禁。

所以申纶式降,野揭恒书。

虽鹰隼之已飞,犹罗之不入;且政惟通变,岂伤财以害人;作为网罟,盖备物而致用。

况今庶类蕃殖,田有时,祝遵殷后之辞,俗卜文王之囿。

必也专司牝牡,晋臣有诫於虞箴;如或不施林逵,蜀土何妨於酿具?俱焚见及。

罘若在於昆冈;弊政攸加,县法诚伤於雩杜。

伊府之责,允得其中。

◇对金吾不辨夜判

〈金吾不辨夜,草止者不慎。

左巡使举劾。

诉云:「五月教茇舍,自有所由。

」不伏。

国有振旅,畋且顺时,将利武人之贞,是明司马之法。

惟彼茇舍,掌夜於军。

器械俨陈,防困兽於奔北;名号明立,与众人为司南。

指事既取於随时,应命亦同於影响。

金吾不辨,举劾谓何?自为警夜之司,宁分驱兽之命。

周亚夫营细柳,制敌宜遵;李将军过灞亭,宵行何禁?左巡使纠非其罪,难以抵尤;草止者职司无他,孰为不慎。

请从夏卿之教,无举秋官之典。

◇对不饣盍兽於郊判

〈得大畋所司不饣盍兽於郊。

御史诘之。

甲云:「将颁禽也。

」〉

设彼大畋,陈其盛礼,车徒毕备,铙鼓皆作。

三发三刺,无差於进退;大兽小兽,爰及於公私。

既而获耳之校未施,驱逆之仪方罢。

所司莅职,旧典攸著,何饣盍祭之云废,乃颁禽而是先?宗伯守官,实亏於古制;主吏问罪,雅符於通识。

以兹见诘,理合无辞。

◇对泽虞伤田苗判

〈乙为虞所司夏苗,乙莱田表地。

或告有阙。

诉称:「恐伤夏苗,仰正断。

」〉

乙为泽虞,掌於原兽,司其牝牡,职在畋渔。

逢有司之夏苗,而犹秉於《周礼》。

至於莱田表地,事属农休;驱豕迎猫,恐为害稼。

何得迷夏令之事,行冬狩之仪?翻罪守官之人,奚劝在公之吏?或者有告,讼则未孚,虞人所陈,辞皆可据。

请从审克,宁使厚诬。

◇对招虞人以弓不进判〈甲畋於郊,招虞人以弓不进。

法司劾辞以守官。

〉林麓薮泽,以畋以渔,农牧衡虞,是纠是禁。

礼无变俗,政在守官。

甲独於何?不臧厥训。

虽弦弧或进,足以表微;而皮冠不悬,无闻受令。

法司顺谀成德,举以为非;君子正直於人,韪之无怒。

可否之理,居然易知。

◇对中郎率家僮出畋判

〈中郎高牟,率家僮出畋,晚归滋水。

长因醉使酒呵止,云违敕出畋。

牟云:「今既断酒,岂宜带酒忿?」竞诣金吾。

高牟早承亭育,夙效款诚,背牛加之绝壤,奉鹰扬之峻秩。

属以叶下黄山,草腓丹浦,历飞熊之旧径,徇逐兔之荒游。

既而获已多乎,言指灞陵之路;日暮矣,果逢醉尉之呵。

类宽饶之发狂,焉知去就;同季布之饮酒,岂辨尊卑?既蚌鹬而相持,乃齐楚之俱失。

则猎虽有禁,文不系於蕃官;酒乃停沽,限未拘於自饮。

若其因酒入罪,岂非酿具招刑?以猎为违,则是移辕获戾。

彼此俱无本罪,论告皆失正途,既诣金吾之司,须玉条之典。

但告虽不当,状匪构虚,不可从敕反科,宜以不应罪,待知官阴,方定刑名。

◇对仲夏百姓弋猎判

〈得郑州刺史廉范,以仲夏月令百姓弋猎。

观察使纠其违令。

云:「为苗除害。

」〉

网罟之设,有自来矣!犄角之用,其可废乎?苟利人阜俗,亦违令何咎。

廉范荣参建隼,职列褰帷,将布政以颁条,故违经而合道。

当仲夏之月,畋以为苗;居专城之尊,德惟除害,不は不卵,合取则於《礼经》;以畋以渔,盖规承於《易象》。

且兽之暴物,人何以堪?俾肃肃《兔》,不忘於诗义;芒芒禹迹,克疆我甫田。

虽黎庶劳四体之勤,而畎亩取十千之岁,则原田无无,不逢走险之游;稼穑,岂杂食苹之地?刺史为政,谅在随时;观察所绳,奚将劝善?之於理,恐未通途。

◇对出畋毁耕者之瓶判〈丁畋於渭表,毁耕者之瓶。

诟丁及父为厉事。

眷彼猎徒,情多禽兽之获;语兹农者,心惟稼穑之勤。

鸣镝弯弧,适骋丽龟之妙;晨耕夕耒,殊异非熊之师。

坐毁重邱之瓶,行取闭门之诟。

苟败其器,宜征陪偿之资;言詈彼尊,有亏者耋之敬。

野人不敏,於义何诛?

◇对张侯下纲判

〈景张侯下纲,不及地。

武宾遂贯之。

监者谓无揖让之礼,不坐奠丰上。

宾袒决而退。

考贤论材,审艺观德,爰设三侯之礼,以崇五善之仪。

《狸首》登歌,是求於合雅;《采》斯奏,何先於主皮?惟彼武宾,齿於其位,宜揖让中节,允谐於观善。

何穿洞非仪,坐彰於伐德?纲则未下,射何速加,自贻监者之尤,遂干司马之政。

不奠於坐,诚叶周人之式;袒决而还,亦符相圃之事。

虽君子之争,戒所苟得;而士师之律,未可深文。

宜从肆缓,谓叶平典。

◇对用毒矢而射判

〈乙用毒矢而射,迹人禁之。

云:「贵其必获。

」〉

大兽小禽,各有攸处,敦弓洁矢,随利而行。

爰俾迹人,职斯厉禁,用舍必由其令,左右无乃失宜,苟封毒而重伤,虽省括而何狩?况今物遂蕃茂,政和钟律,四灵杂袭,百瑞同休。

彼何人斯?亏我王化,禁之可也,多诉奚为?

◇对金吾不供畋矢判

〈金吾申不供畋矢,冬狩有阙。

制国之用,必岁之杪,量大小而用地,审丰耗以视年。

鸠化为鹰,见草木之摇落;豺既祭兽,设罗而以畋。

然后顺时出游,因隙校猎,俾虞人以入泽,阅车徒而展事。

昆虫未蛰,无以火田,は卵不伤,动必讨叛。

金吾申上,由矢不供,职司其忧,冬狩虑阙。

然宽则得众,敏则有功。

合供虽则不供,恐阙固应未阙。

若官曹立限,送者违程。

於理难容,请从严断。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