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阙名"十五"
◇请立皇太子疏"宝应二年五月宰臣"
伏见储贰未立,明两虚位,累有陈请,愚诚不从。
陛下以郊垒多虞,羌戎侵轶,抑兹大典,姑务安边,诚圣主忧勤谦让之心,非国家固本久远之计。
《易》曰:「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书》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谨按历代哲王,守邦建国,未有不先定冢嗣,以叶群情。
然后修礼文,缉刑政,於是诸侯以秩进,戎狄以义叙,匕鬯以时主,监抚以事明,宗祀之本,不可阙。
今大盗初灭,先零猖狂,时号艰虞,人怀定。
而守嫡不建,继体未孚,天下喁喁,实有所望。
陛下固辞,未免亿兆摇心。
伏愿远图百代之谋,俯遂群臣之请,必冀四夷向化,万国归诚。
◇请节哀亲政疏"大历元年五月宰臣"
伏以华阳公主辍朝,又当夏至节假,臣等趋事,向隔旬时。
惶骇失图,瞻若岁。
仰惟公主夙成神悟,仁眷特锺,尝祷必亲,已承减膳,幽明遽间,倍轸慈衷。
臣等微诚,无由感达。
伏惟陛下守累圣之公器,御群生之重畜,夷百战之艰患,抚四夷之伤残。
虏候为虞,戎师近警,一言万务,裁成圣心得,失谬於毫厘,安危存於晷刻。
伏虑顾怀犹切,神志未和,众情之所以不宁,臣子之所宜兢悸。
伏愿抑周丧之私痛,均品物於至公,下慰黔黎,上安宗社,天下幸甚!
◇请增添闻奏条令疏"长庆三年十一月御史台"
伏以台司奏报,并有旧条,昨因左巡奏疏阙,已准敕科罚闻奏讫。
臣今检寻条件,本不该详,事须添改,令可遵守。
伏请添一节文,应诸司科决人致死,虽不死而事异於常,稍稍涉非理者,并准前条闻奏,禁城内不在此限。
庶得从今以后,免有阙遗。
◇请罚到任迟延疏"宝历元年九月御史台"
近日新置刺史,赴官多违条限。
请准旧制,不逾十日,常参官及六品以下分司官,比来淹延,亦动经累月。
自今以后,常参官分司请敕下后二十日发,其六品以下分司官,请待台牒到发。
限外如妄称事故不发,常参官奏听进止,六品以下官,台司举罚两月俸料。
◇请厘正托故不之任疏"宝历二年二月"
内外六品以下官,有之不任诸色事故勾留等。
伏以任官员数素定,奉公无分有常,一处阙人,庶务失本。
法苟不举,恐滋深。
今国计所须,江淮是赖,江淮州县官俸料稍厚处,勾留倍多。
除准敕正额勒留人外,有事故离任者,每年须部送两税左藏库行纲。
不知处差常务例置,以官糜费,因缘所害甚广,况勤劳责累,移在他人,俸禄资考,则为己有。
欲将求於致理,先是察其旷官。
伏请起今,除元有敕额勾留之司,及宰相、节度使幼小子弟恩例一官不之任外,纵有要籍,并须具事由闻奏。
挟名敕下,即任离本官任,仍当时牒报御史台。
有违请免所居官,并殿三选。
其州府长史,奏听进止。
◇请置祗候屋宇疏"宝历二年三月御史台"
三院御史尽入到朝堂,从前无止泊处,今请置祗候屋宇。
门下直省院西京兆府尹院东有官地,请准长庆元年八月於中书南给官地起造。
请度支给钱一千贯文台,司自勾当,便从便起造。
◇请推问临决称冤疏"太和元年十二月御史台"伏以京城囚徒,准敕科决者。
臣当司准旧例,差御史一人监决。
如囚称冤,即收禁闻奏,便令监决御史覆勘者。
伏虑监决之时,各怀疑惮,务求省便,难究冤辞,恐至无告屈之人,失陛下好生之理。
且台司本定四推,以谳疑狱,六察职事已重,不合分外领推。
伏请自今以后,有囚称冤者,监察御史闻奏,敕下后便配四推,所冀狱无冤滞,事得论理。
◇请设官讲明经义疏"天成四年十二月国子监"伏以国家开设庠序,比要教授生徒。
所以日就月将,知讨论之不废;卜视学,明考较之有程。
先生既以亲临学士,岂宜他适?盖以顷者监名虽补,各以私便无常,且居罔离群,则学能敬业。
终成孤陋,谁为琢磨?但希托迹为梯媒,只以多年为次第,罔思蚁术,惟俟莺迁,忍淹违养之时,徒积观光之岁。
今国家化被流沙渐海,政敷有截无疆,大扇素风,恢张至道。
是以重兴数仞,分设诸官,教且有常,业成无忒。
而况时物甚贱,馆舍尤多,谅无悬磬之虞,足待撞钟之问。
但自学徒所好,可以教亦随机,既欲成名,必须精业。
如有好《春秋》者,教之以属辞比事,三体五情,尊王室而讨不庭,昭沮劝而起新旧。
其所异同者,则引之以二传也。
如有好《礼》者,则教之以恭俭庄敬,长幼尊卑,言揖让而知献酬,明冠昏而重丧祭。
其所沿革者,则证之以二礼也。
如有好《诗》者,则教之以温柔敦厚,辨之以草木虫鱼,美盛德而刺淫昏,歌风雅而察正变。
如有好《书》者,则教之以疏通知远,释之以训诰典谟,思帝德而敬王言,稽古道而建皇极。
如有好《易》者,则教之以洁静精微,戒之以躁动竞进。
体「十翼」而分六爻,应吉凶而先拟议也。
至於历代子史,备述变通,既属异端,诚非教本。
但以适当凝冻,将近试期,欲讲小经,以消短景。
今已请尚书博士田亩讲勘《论语》《孝经》,行莫大於事亲,道莫逾於务本。
如有京中诸官子弟,及外道举人,况四门博士赵著见讲《春秋》,若有听人,从其所欲。
颛俟放榜,别启诸经,既温故而知新,惜寸阴而轻尺璧。
颛经者若能口诵,硕学者又得指归。
自然縻好爵以当仁,策科名而得俊,幸不孤於选士,冀有益於化风。
◇请以寿星配社两京立万寿殿状"开元二十四年七月"
《月令》云:「八月日月会於寿星,居列宿之长。
五者土之数,以生为大。
」臣窃以寿者圣人之长也,土者皇家之德也。
陛下首出寿星之次,旅於土德之数,示五运开元之期,万寿无疆之应。
请两京各改一殿,以「万寿」为名,至千秋节会,百寮於此殿如受元之礼。
每至八月社日配寿星祠,至於大社坛享之。
◇奏两监学生员额状"元和二年国子监"
伏见天宝以前国馆学生,其数至多,并有员额。
至永泰后,西监五百五十员,东监近置一百员,未定每馆员额。
今谨具定额如后,伏请下礼部准额补置。
◇请令常参官举人自代及县令犯罪坐举主状"元和六年十月中书门下"
准建中元年敕,常参官授上说,三日内上表让一人以自代者。
伏以人臣拜识,皆有谢章。
晋太尉刘实著《崇让论》,请因谢章,便有所让。
令主者掌此让文,类其被举最多者,有官阙据此选用,如此则事不专於宰府,材须选於众人。
唐虞佥谐,义实由此。
臣请自今常参官举人后,便选择进具所举人,兼状上中书门下。
如官阙要人,先於所举人中选择进拟。
臣又闻周之群仆,委於伯ぁ;汉之多士,辟於有司。
故凡称大寮,皆得进善。
陛下念黎元之困,设令长之科,群寮举知,四海蒙福。
然荐延相继,沮劝示行,苟或容私,则虑害政。
伏请所举县令到任后,刑罚冤滥,及有赃犯者,其举荐官削阶,及停见任。
书下考。
◇奏得古釜状"元和九年八月中书门下"
夏绥银节度使今月八日因取土修城,於西北角近仓掘得釜大小共计二百五十四,并容六斗以下五斗以上,俱无破损,如新器物者。
伏以人天所资,粒食为本。
釜之用,火化是因。
今大军方兴,此物自出,则知向时藏瘗,盖神诱其衷;今之彰呈,岂天有所助?圣作物感,一何昭然?望付史馆。
◇奏姚中立高锴考试状"太和三年三月御史台"
据吏部分察姚中立称:准敕考试别头进士明经等官,考功员外郎高锴考试礼部,关送到进士郑齐之、李景素两人,明经王淑等十八人,并及第,放榜之后,群议沸腾。
职当分察,不敢缄默。
及得高锴状,伏以进士明经,并先无格限,其所送进士二人,文艺并堪与及第。
明经比年所送不过三五人。
今年礼部开送十一人。
及考试帖义,十一人并堪与及第。
◇奏邓琬等禁系状"太和五年十月度支"据屯田郎中唐扶、邓州内乡行市黄润、两场仓督邓琬等,先主掌贞元二年湖南江南运到糙米至浙江,於荒野中权造囤盛贮,差邓琬等交领。
除支用外,六千九百四十五石,多年坏烂,已成灰尘。
准度支牒,征原主掌所由。
从贞元二十年以后,所由邓琬父子兄弟至元孙,相承禁系,经今二十八年,前后禁死九人,追孙及元孙等四人,见枷禁。
◇奏酌量增减诸司食利钱状"会昌元年六月户部"准正月九日敕文,放免诸司食利钱,每年别赐钱三万贯文,充诸司公用。
今准赦文,酌量闲剧,率配如后。
准长庆三年十二月九日敕,赐诸司食利本钱共八万四千五百贯文,四分收利一年,当四万九百九十二贯文。
今据赦文所赐钱三万贯文,若据旧数率配,即欠一万九百九十二贯不足。
今请落下征钱驱使官每贯二百文课,并更请於合给钱内四分中落一分,均摊分配。
长庆三年得新赐钱三十二司外,更有剩钱五百四贯八百文,使得此钱均给东都台省等一十四司,用新赐钱三万贯文,并得充足。
诸司虽落下一分钱,缘置驱使官员,於人户上征钱,皆被延引。
或人逃散失落,常不得足,虽有四分收利之名,而无三分得利之实。
今新赐钱入日,便请更无悬欠,用即可足。
繁剧司比有官钱出放,欠亦侵用本钱。
今既无本钱,支料须足。
伏缘中书门下公事,不同诸司,恐不可落下一分,及征钱人课。
今请每月并旧钱添至三百贯文。
其御史台频得报牒称:本钱数多,支用处广。
虽有诸道赃罚,公用常不充足。
今请每月合得利钱数外,每月更添至三百贯文。
内侍省据自司报牒称:省内公用稍广,利钱比於诸司最多,今请於合得钱外,亦添至三百贯文。
兵部吏部尚书等铨一十一司,缘有旧本钱准敕放免,又有公事,今请每月共与一百五十贯文,并中书门下御史台及兵吏部诸铨,每年共当六千八百二十九贯六百文。
伏缘三万贯文均给诸司已尽,臣今於新赐外更请添赐上件钱,所费不广,所利至多,则内外诸司,永得优足。
伏望圣恩允臣所奏,其诸司分配赐钱,若据诸司牒报见收利多少分配。
或以人户逃散,经恩放免,见在本钱,所存无几。
其间有三五司自方圆致本,数即稍多,事例不同,难於均一,人吏得以欺隐,实数不可交寻。
今请依长庆三年十二月九日均赐钱敕额,分配新赐钱三万贯,事有根柢,亦得均平,酌量闲剧,皆有所据。
其逐日钱数多少,续具子细分析闻奏。
◇条奏盐法状"大中元年闰三月盐铁使"
据两池榷盐使状,应旧盐法敕条内,有事节未该,及准去年赦文,合再论理事件等。
一曰:准贞元元和年敕,如有奸人损坏壕篱,及放火延烧,捉贼不获,本令合当殿罚,皆已有条制,今见施行。
但未该地界所繇,及无捉贼期限。
伏以盐池提禁,只仰壕篱,如有放火延烧故损坏,本县分一周年内十月度同捉得五斗以上私盐,先准元和十二年六月三日敕,与减一选,即所酬殊寡,难使尽心。
若必遣县令,须令赏罚相称。
伏请从今以后,其县本界内,若五度捉得私盐,每度捉得一斗以上兼贼同得者,不限岁内岁外,但数足后,即与减一选。
如累捉得,亦请累减,减至三选即止。
如是别色现任正官员前官差摄县令,亦准正县令处分。
如是散试官差摄县令无选可减者,亦得年五度捉得私盐并贼同得者,即请别赏见钱五十贯,累捉得亦谓累赏。
如两畿令及赤县令无选可减者,在任之日,但界内捉得私盐件数与敕文相当,检勘别无异同,即请申中书门下下,秩满后便与依资除官。
如此则必悉心奉法,不失罪人。
其余即请各准元敕处分。
一曰:应捉获越界私盐,并刮硷盗两池盐贼,与劫夺犯盐囚徒头首关连人等,推勘是合抵死刑者,承前并各准元敕极法处分者。
伏以本制盐法,束勒甚严,近年以来,稍加宽令。
又准会昌六年五月五日赦文,灵武、振武、天德三城封部之内,皆有良田,缘无居人,遂绝耕种。
自今以后,天下囚徒各处死刑、情非巨蠹者,特许全生,并家口配流。
强盗、盐贼踪入界,各许本州界一月内捉贼送使,如过限不到,即是私存慢易,搜索未精。
其元敕内所罚县令课科,便请准敕文牒本州府,当日据数征克送使。
又亏矢射所繇等,昼夜只於池内检巡。
其壕篱外面,山林掩映,村栅相次,每有奸人兴心结构,必须与村人相熟,乃敢下手,若或无人勾致,即远贼不敢自来。
亦缘从来未立科条,以此沿池所由,都无禀束。
伏请从今后,如有奸人损动壕篱,及放火延烧,并有盗窃踪迹,其地界保社所繇村正居停主人等,如有自擒捉得贼,每捉得贼一人,推勘得实,所捉人当日以官中诸色见钱一十贯文充赏。
如漏网及不觉察到,并请追就便各决脊杖十五。
如推勘与贼知情,即请准所犯人条例处分。
如是所繇及别色人等捉得,亦请准前给赏,其余并请各准元敕处分。
一曰:诸州府应捉搦贩卖私盐及刮硷煎贼等。
伏请前后敕节文,本界县令如一周年内十度同捉获私盐五斗已上者,本县令减一选,如每年如此,即与累减者。
伏以私盐厚利,煎窃者多,巡院弓矢力微,州县人烟辽。
若非本界县令,同立堤防,煎贩之徒,无繇止绝。
其县令本界漏网私盐,据石斗各有元敕,并请依旧条处分。
如县令若侍本此三道者,当时应缘盐法,捉获前件贼等,并是固违敕文。
挟持弓刀棒杖,皆非杀人调致,巨蠹凶恶,情状难原。
如或诈有生全,则必欺偷转甚,别无其法可以畏之。
今伏请捉获此色贼,推勘得实,合置极刑者,并请各准奏处分。
以前户部侍郎判度支卢宏正奏:臣又得两池榷茶使检较司封郎中兼侍御史司空舆状,自领职以来,披寻捉盐条制,其间有此三节,须重奏论。
伏以盐法条制,须是严刑,稍似宽容,则奸人无惧。
招收榷课数阙,伏望圣慈许依司空舆所请,即冀私盐杜绝,榷课增加。
◇立二王三恪状"开平二年十二月南郊礼仪使"
《诗》称有客,《书》载虞宾,实因禅代之初,必行兴继之命。
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别示优崇之典。
征於历代,袭用旧章。
谨按唐朝以后魏元氏子孙韩国公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孙为介国公,隋朝杨氏子孙为阝国公,为二王后。
今伏以国家受禅,封唐朝子孙李从为莱国公。
今参详合以介国公为三恪,阝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
覆论周知微奏状"长兴二年四月中书省"
周知微践扬华省,献纳明廷,所贡谠言,深符治道。
盖虑细微之物,便为赃贿之名,遂致刑章,过行深刻。
须知撙节,务守廉隅,或是监临之司,或因公事之际,凡关取与,便涉阿私。
物若显属货财,并宜为赃罪。
其余不是监临,不因公事,不在此限。
应推断科条,不得有违格律。
◇奏忌辰前后日不坐朝状"清泰元年十一月中书门下"
二十六日明宗忌,群臣奉慰行香,固有常礼。
恭以陛下初遇忌辰,合存降杀。
仰惟追感,难抑孝思,固於兹时,不同常岁。
臣等商量,请於忌辰前后各一日不坐。
◇奏请避讳状"天福三年二月中书门下"
《礼经》云:「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注云:「嫌名谓音相近,若禹与雨、邱与区也。
二名不偏讳,谓孔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
」此古礼也。
唐太宗二名并讳。
元宗二名亦同,人姓与国讳音声相近,是嫌名者,亦改姓氏,与古礼有异。
庙讳平声字,即不讳余三声;讳侧声,不讳平声字。
所讳字玉文及偏旁阙点画,望依令式施行。
◇奏李自伦孝义状"天福四年正月户部"
深州司功参军李自伦六世义居,奉敕准格处分,按格敕节文,孝义旌表,苟存虚滥,不可褒称。
必在累世同居,一门和睦,尊卑有序,财食无私,遐迩钦承,乡闾推伏。
州县亲加按验,状迹殊尤,简覆既同,准令申举,方得旌表。
当司当本州审到乡老呈言等,自伦高祖训,训生灿,灿生财,财生忠,忠生自伦,自伦生光厚。
六从弟兄,同居不妄。
◇奏定高祖郊坛配坐状"天福七年十月中书门下"
太常礼院状申:高祖十二月二十日飨於太庙礼毕,合定逐年四季郊坛配坐,准礼例逐年勘造祠祭昼日及编附令式。
伏请奏闻宣下者:靖祖孝安皇帝配冬至祀昊天上帝。
◇请量留太谷令李殷状"天福间"
殷厘务公廉,以德化下,狱无囚系,刑无鞭扑。
薪水之事,不扰於民力;赋舆之数,不失於公程。
三时劝农,躬行田井,干糇曝馓,裹行而食。
一邑熙熙,长幼有序,流者归复,如恋父母。
今考秩垂满,众情愿留,敢希明恩,重令治任。
◇张嗣宗不受代状"开运二年开封府"
嗣宗先被百姓赵觉直论讼不公,法寺定罪,合徒一年半。
以官收赎赎铜三十斤,府司寻科放讫。
据新除襄邑令王允升状申,称张嗣宗不肯交割县务,称未考满者。
◇除宰相刘晌兼判三司拟状
伏以刘句经国才高,正君志切,方属体元之运,实资谋始之规。
宜注宸衷,委司判计,渐期富庶,永赞圣明。
臣等商量,望授依前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兼判三司,散官勋封如故,未审可否。
如蒙允许,望付翰林降制处分,谨录奏闻。
◇投宰相笺
方今兵寇在兴,民力凋,所望明公弼成大化,弥纶纪纲,举贤任能,以光庶事。
俾万物各得其理,百姓日用不知,损不急之官,杜私门之请,如此则刑清俗富,天下自无穷人。
不宜专政庙堂,方行小惠。
昔子产以己车济人於溱洧,君子谓不知为政,不如以时修桥梁,惟明公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