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8部 卷七百八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8部 卷七百八十五 董诰等 纂修

◎穆员"三"

◇冠军大将军检校左卫将军开国男安定梁公墓志铭

公姓梁氏,讳慎初,字智周。

其先安定乌氏人。

高祖曰宜春郡公讳某。

当隋末丧乱,豪杰并兴,某宗人师都,雄据朔方,自号梁王,置百官,以宜春为宗正。

有唐贞观初,梁亡,梁宜春首谋率其党来降,拜金紫光禄大夫右金吾卫大将军,赠凉州牧。

凉州生左千牛卫讳叔裕,千牛生太子司议郎讳穆之,议郎生顿邱令名犯肃宗庙讳,顿邱生公。

少孤家贫,落魄不得就经学。

既冠,有勇力,以弧矢为事。

性严简直方,不苟合於时。

博物涉史书,一览历代成就山川地形攻守奇正之术。

已而天宝末,函夏寇乱。

西平王哥舒翰之守潼关也,公上书论兵势,且劝深壁不战,以挫贼锋。

西平异之,命居戏下,表授左武卫胄曹。

四迁至左卫郎将。

时贼臣当国,而与幕府不协。

公曰:「难将至矣。

」遂间行而南。

无何,西平溃败,公尝善岐国公鲁炅,炅方守襄邓,乃往从之,表迁右羽林中郎将。

屡以果锐为军前锋,而搴旗陷坚者四五。

敷奏岐下,帝甚嘉之。

录前后功,超拜左卫军,加号冠军,封鹑觚县开国公。

既拜命而告人曰:「徒以蠢尔材力,遭乱乘势,以获爵位。

传曰:无德而禄,殃也。

吾惧及焉。

」遂移疾请告,解印绶,退耕於野。

春秋若干,以宝应二年秋八月寝疾於河内,薨於私馆。

没顾命嗣子贲曰:「始爱夫太行山之阳,将营而老焉。

又常惧蹈白刃,不获墓坟。

今幸以天年终,宜从吾志,薄葬於此。

纵汝不忍为元晏故事,当敛以时服,有棺而无椁可也。

」是岁卜筮不吉。

至大历九年冬十二月,贲始奉先公之裳帷以安宅焉。

夫陈力就列之谓忠,见机不仕之谓智,名遂身退之谓达,全而归之之谓孝。

夫如是,宜刻贞石,遗於后嗣。

是吾宗也,实能言之。

铭曰:

肃肃鹑觚,敬义直方。

履柔履刚,出处行藏。

与时弛张,弧矢之利。

以从王事,乃行其志。

允焯厥位,帝命将军。

受兹蒲璧,革金厄。

乃蔚乃赫,人鲜克终。

独守谦冲,缯缴不及。

冥冥高鸿,於嗟鹑觚。

生也有涯,令闻无穷。

◇汝州刺史陈公墓志铭

唐贞元五年秋七月,汝州防御使汝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东都畿汝州都防御左军兵马静戎郡王陈公疽发首。

己酉,命牙门将鲜于侍进奉书告辞元戎尚书安平公,以受恩忘死非其死恨。

又命尝同百战之将王进达等十余人,以忠荩王事为别。

又命嗣子少英,以孝敬继夫人为诫。

庚戌,归於私第。

辛亥薨。

八月,孤少英与家老故吏及龟筮谋得宅光於州东石楼山之阳。

辛酉葬。

公讳利贞,范阳人。

禄山之乱,始自平卢越海归国,累建戎效。

从太尉临淮王光弼军於河南,寇攻雎阳垂陷,太尉常遣心腹爪牙之师郝廷玉合诸侯之众趋之。

公辄以轻骑赴如林之旅,入其腹,出其背,如飙如星。

庭玉奇公之才,谓已不逮,拔於行间,以其子妻之,绳於临淮,列为重将。

其后庭玉入备宿卫,出镇河陇,公实从之。

凡十迁大将军太常卿太子宾客特进开府静戎郡王,至御史中丞陇右都知兵马使。

其所置者,皆如释宋之事。

希烈之乱,诏以哥舒曜为汝洛节制,俾公之前队佐之。

军次汝坟,不终日城拔。

又以次襄郏,寇军大至,公以马步五百当强寇万人,立为奇兵,横击其右,凶党退却,数月不前。

襄城守拒有备,由此效也。

希烈自统豺狼之众,至而围合,矢石雨下,昼夜不息,外筑甬道,与城相属。

公登陴捍敌,身均士卒,劳则先之,逸则后之。

凡不栉不沐非以我事当见戎帅不下城者七十余日。

戎帅苍皇自拔,乱不能遏。

叛将庭芝谋害之者数四,阴为之制,使不得发。

俄而朱Г以关中僭逆,凡幽蓟河陇之卒尝隶於Г,千里之外应之。

公与庭芝所统,皆Г之旧也,庭芝果以其众作乱。

公之麾下亦带甲而从之,中宵难作,公仗剑当辕门而立,呼曰:「如有过此门者,当杀我而后过。

」由是其众定,而庭芝逸,故有专城之拜。

其为州也,奉上以不违,抚下以不扰,是以廉使尽其政,疲人安其理。

春秋五十有八,前后历官二十二,封爵四,从戎许国,垂四十年。

不须臾忘忠敬之心,不一日蹈污染之迹。

起鼓な之下,登诸侯亚相,与茂勋宠禄,相与终始,可不谓之大丈夫之致乎!安平公出涕之外,复有余恸。

将吏等遑遑相吊,往往如在。

前夫人早夭。

后夫人陇西辛氏,实大原节度相国金城王之女,ヮ首类血,以庀丧具。

长子少英、幼子壬癸,永怀陵谷,见托为铭。

其词曰:

苍苍平原,郁郁高坟。

下有泉户,永闭虎臣。

岂伊虎臣,亦曰贤守。

勒铭贞石,示千古后。

◇舒州刺史郑公墓志铭

有唐循吏故舒州刺史荥阳郑府君讳甫字某,享年五十有四,历官一十有二。

以贞元六年冬十月辛丑,卒於东都崇让里第。

十一月,诸孤家老得请於元龟,奉府君之丧,归於祖实郑州荥泽县广武原,庚寅下。

其先史足征也。

十代祖煜,元魏建威将军南阳公。

魏氏定五姓冠百族,煜以官婚人物,甲於时选。

厥后历周、隋洎皇朝凡六叶,至於曾祖仁恺,密、亳二州刺史。

祖慈明,银青光禄大夫濠州刺史。

考令,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

重名贵仕,照烛相续。

府君少以门资奉俎豆於太庙,调习书判超等,擢秘书省校书郎,历京兆府蓝田尉大理评事。

二宗山陵,诏求多士,以集大务,摄京兆府户曹参军。

毕事,改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实佐时宰,充营田使判官,转殿中侍御史,罢授尚书祠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充宣歙青苗税户使。

朝於京师,拜和州刺史,廉使今居守公奏课第一。

锡命屡降,凡两加特阶,一赐金印紫绶,且以借留之典副之。

后迁舒州刺史,而历阳之绩,累载之美,布於下车之初。

乃至讼不烦於听,令不费於言。

赋调事理,吏劝人逸。

初祭酒府君殒於镐,惟王事世故,洎龟筮之不叶,未遑还葬。

至是累疏陈乞,优诏曰俞。

解印遄归,遘疠於道。

哀哉!夫人清河崔氏,故中书令赵国公圆之子也。

以地之贵,天之淑,致善乎府君之家,不幸早世,殡於所次,俟夫异日迁而合焉。

有子九人,长男曰适,左卫率府仓曹参军。

次曰奉方,志於学未龀。

有女二。

曰"阙"长适范阳卢士深妻。

未笄者四。

其执丧致毁,长过於礼,幼如成人。

兄子前乡贡进士权,遵诸孤之请,见访为志。

呜呼!今方夏之内,靡攻伐之患,尝所匮,在於富而教之。

府君之生,盖明主叹息之所求也。

其殁也,岂独舒人、和人之相吊欤!迹其二府已然之理,可使太史公、班孟坚之徒从而纪之,以及於后。

今也遗爱故事,结於人之深者,止於辍舂堕泪,日月至而逝焉。

然则铭之於墓,亦其次也。

铭曰:生贵行道,道贵及物。

苟有可称,其谁不没。

猗欤府君,政乃生人。

自我煦育,二邦如春。

不知者命,溘至孔殛。

托体山河,与之终极。

◇河南兵曹元公墓志铭

公讳盛,字谋,河南洛阳人。

魏昭成帝之十二代孙,皇朝金紫光禄大夫司膳卿汝阳公善应之曾孙,集州司马崇敏之孙,处士履清之季子。

生五十有五年,完蛋剧团宪府法寺宰邑掾京者十政。

以贞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卒於东都绥福里第。

十月四日孀妻孤女,奉丧归葬於偃师首阳山之北原。

呜呼哀哉!公忠竭於事上,孝终於报亲。

许与然诺,著於气类。

其莅官也,刚决坚利,致用如金。

易人之所难,敢人之所畏。

累佐戎府,独步神州。

肃肃羽仪,方渐於陆。

何年官偕半,而不知者命迫焉。

初处士府君之逝也,公二兄孟幼仲婴,公方孕。

太夫人则我伯姑,来归於我。

惟是内外同气,兄无常弟,弟无常兄。

入学过庭,雁行三纪。

既而从官,方始异门。

孟仲早落,公终养焉。

呜呼!我伯姑深仁如天,高行邻古。

昔有三子,今无一孙。

悠悠彼苍,与善焉在。

仁人之祀,奄焉忽诸。

夫人河东柳氏,从公致养,奉公归,存没成公之志,贤乎哉!女子藐尔未笄,茕然主奠,闻者悲之。

公方大渐,以埏遂之铭见托,何以为报,哀而不文。

铭曰:

归全旧邱,列侍先人。

有知当乐,无知返真。

◇成都功曹萧公墓志铭

公讳某,字某。

其先事具梁史。

盖宣武皇帝七代孙也。

曾祖文憬,皇朝朝散大夫湖州司马。

祖元礼,湘州刺史,赠太子詹事。

父诠,大理评事。

昭穆相遗者曰清白孝友,人称之。

君幼以明经登第,洎天下多事,投家远迹,而所至闻焉。

或吏或宾,报之如一。

历任曹州冤句杭州富阳二邑,转都水监主簿左金吾卫兵曹,调大理评事,地官司国计。

使臣督王赋,迭咨公以分其重,公受命事集,而舆颂随之。

剑南节度使表公成都功曹掾,兼佐蜀州戎事,锡以章绂。

不幸遇疾,退於荆楚之间。

贞元八年,归故国於洛。

秋九月十四日,终於康裕里第,春秋五十八。

其冬十月二日,迁於某县某乡,从先公居,公之志也。

公之生也和,其发也清,其行也晦,其用也明,其文也余力,其学也存诚,其从事也口不言禄,其为善也心不近名。

是故历仕无报劳之宠,终身无充量之荣。

汨没下位,摧颓壮龄。

《传》曰:「天下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若乃道富而家贫,德贵而身贱,才合而奇,迹高位下,耻在夫天焉。

如萧公者,处退而退,求仁得仁焉,耻焉既非所耻,则又何怨?夫人某郡畅氏,故尚书左丞某之子,昔佐公义,今成公家。

生男四人,三子早夭,一子曰范,方龆而嗣,毁如成人。

侄纂,遵世母幼孤之请,见托为志。

其词曰:

吁嗟古人,不贵贵仕。

义犹重生,德岂轻位。

猗欤萧公,其道不匮。

何以表墓,唐之君子。

◇河南府洛阳县主簿郑君墓志铭

郑君讳约,字某。

元魏中书令周小司空金乡文公穆之七代孙,皇朝东都留守京兆河南尹福建观察使御史大夫懿公叔则之冢子。

擢明经,调大原府参军,历兴平尉洛阳主簿。

娶范阳卢氏,生二男未龆,二女未笄。

春秋四十六,贞元十年四月八日,卒於东都尊贤里第。

十有一月某日,从先君於万安山阳。

哀哉!君事先大夫以闻礼为业,奉继太夫人以无违为志,孝也。

地贵门高盖群从,外姻归之者如市,身为冢嫡,率以和气,煦其欢心,行也。

不籍世资,自求於古,立也。

余力学文会友,艺也。

前者先大夫出入贵仕,羽仪中朝,君仲父季父皆以令名列於清贯,赫奕高明之盛,莫之与京。

既而季父陷於国雠,先大夫薨於遐裔,仲氏继殁於位,二夫人次夭於家。

君与诸父兄弟,斩焉相从,藐尔相吊。

曰:「昊天之不我恤也。

」逮三年矣,柰何声未绝口,而君又往焉。

於戏!积善余庆之道信乎?何其於始也信,未及其终而欺继之。

季弟纳,柔明而文,次迫当室,孔怀加等之外,似有怨且惧焉。

谓员先公下宾,仲季之执,疏君景行,俾勒泉扃。

铭曰:

人生盛衰如朝夕,可叹繁华与凋落。

高门冠盖者如云,一旦吊宾何寂寞。

盛德之后仁所归,嗟嗟之子何福违。

我从先君终此山,让厥嘉祥贻后昆。

◇陆常尉崔君墓志铭

崔君名泳,字君易,清河东武城人。

皇朝刑部尚书赠太傅忠公隐甫之孙,河东少尹微之子。

进士擢第,调同州参军陆浑尉。

生四十有三年,以贞元四年冬十月景子卒於洛阳毓德里之第。

丁酉,从先尚书少尹於此邱,礼也。

崔族著明,洎忠公德如其谥,焯乎代之闻,见其所凭者厚矣。

惟先王之乐,实祖考之世。

及君子之所以为构为获者,加生知之力行之。

故其事亲也,以无间言,无违志,无失色,无过行。

其执丧也,视礼经有加等,而恶用吾情之叹,异夫古焉,其莅官也,才无不器,事至以锋,致理者以备群司,陟明者以充首赋。

其会友也。

以晏平仲久敬,子路无宿诺,植之为本,而游夏之艺文。

向使锡厥永年,被之资仕,俾自家刑国,以及生人,未始涯也。

呜呼!才长命短,古有之矣。

君之所以堕诸公之泪使有余恨者,方兄弟燕言之次,无分阴之疾,如寐如息,而不反焉。

夫人范阳卢氏,令族美行,宜为君之伉俪。

四子。

男曰某,女孟仲季,未笄未弁。

初河南府君祥逾月,夫人范阳县君违养,又祥逾月,君继夭。

君长兄河南府司录参军溉,不胜其哀,乃至谓其身之存,不若君之没而无知也。

当无穷之苦,如有知也,先人在焉。

托我友生,铭其隧埏。

词曰:

有生有死,彭殇同致。

德义为宗,嵩高匪贵。

云收於山,曷为时雨。

嗟我哲人,修邙之土。

◇殇子穆若愚墓志

穆若愚,唐秘书监新安公之孙,前御史中丞公之第五子。

貌宜贵寿,神宜才艺,气宜淑哲。

生七年而夭,痛莫如之!时诸父不天,方集荼蓼,一恸之外,且相谕曰:「老氏谓身为大患。

然则人之生也,适与患并。

男子既龀以往,患於是始。

此子也,生无有生之患,没有无患之乐,然与大化潜契,旷然与太古为邻,齐彼彭聃,为归坯土,命也如何。

」偃师首阳山之北原,吾祖宗之所宅。

翌日迁於先府君之后。

又翌日窆焉。

贞元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叔父员记。

◇裴处士墓志铭

唐贞元四年春正月,员太夫人惟杜氏西阶之事,命长子赞咨於家君,习於卜筮。

展孝思於罔极,抒孔怀於同气。

躬备如新之庶物,洎一日二人之具,授从父之弟凑,浮舟於河,启殡於淇。

二月癸巳,舅氏奉我外王父朝城府君王母丰县君刘氏洎伯舅之丧至自卫。

先是卜兆於偃师首阳山之北原。

壬寅,迁朝城丰君归於贞宅,伯舅焉。

伯舅讳浩,字某。

皇朝并州石艾县丞文行曾孙,绛县令元度孙,魏州朝城令翔之第二子也。

孝弟笃实,可移於事君;肃恭信顺,可施於有政。

行成於进而名未之归,学优於用而禄未之及。

夭宝末,天下乱,藏於卫州之别墅。

昏氛四塞,豺虎狺狺,行无所从,退迫噬。

殷忧不寿,发疾而终。

时至德三年二月二日,春秋三十有五。

夫人京兆韦氏,挈未童之孤孙是逃锋刃,保朝夕之不遑,而逾月之礼盖阙,乃於其所殡焉。

我慈亲念羁魂之靡托者,心不忘痛,永言改葬,与大事俱,世道多故,坎Б未集。

嗣子佐,余力能学,含章而文,仕润州参军杭州司田,越在东南,计之靡及。

夫人后元年弃养於润州官舍,将谋同穴。

盖时趋道远,如佐之不至,且俟佐焉。

然则夫人之家声美行,请让於来者之志。

铭曰:呜呼!没而无知也,尽我慈亲之情,成尔孝子之志而已矣。

如有知也,父母与子,相见泉隧,其乐融融,其乐泄泄。

彼美家室,昔如琴瑟,他年令嗣元堂,使我长夜睹白日。

◇嗣曹王故太妃郑氏墓志铭

大唐贞元景寅岁秋七月己酉,荆南节度观察使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江陵尹嗣曹王皋,奉先太妃荥阳郑氏之丧,归於先王赠尚书左仆射讳职之居,实洛阳邙山之原。

先是皇帝使中谒者诏东京有司,备卤簿鼓吹洎祖载仪卫之物,且监视之。

事之前日,嗣王有虞乎山壤泉隧,不常陵穴,乃以百世之后,贻厥来者之义,属於小生。

太妃讳仲,字正和。

恒州司兵文恪之孙,郴州司户休之子。

郑之於百族也,如群岳之耸众山焉,溢於世间,事不待纪。

太妃以礼之节为质,以乐之和为性。

以《诗》之鹊巢采蘩小星殷雷、《易》之坤蛊家人为德,小大由之,且以其余,施之於外。

夫是以贤,子是以贵,以利於家邦。

年十有四,归於公族。

又十四岁,而先嗣王即世。

王屋天坛之下,有别墅焉。

太妃挈今之嗣王与女子子,洎夫族之叔妹未冠笄者,与本族凋丧之遗无告者,合而家之。

居无生资,勤俭自力。

仁以恤,智以图,使夫饥待我粒,寒待我纩,婚姻宦学蒸尝之礼,待我以时。

嗣王年甫及笄,其所以导成慈训者,则以父严师教之道,兼而济之。

於时天下晏然,而事有将乱之兆。

太妃念嗣王之壮,必及经纶,不患不贞,患不更践,不患不闻先王之训,患不知下人之生,率以仲尼鄙事为教。

及其长也,见其为龚、黄,见其为方、召,享其孝敬、勋荣、禄位三者日跻之报焉。

呜呼!月望而亏,天之道也。

以建中三年冬十月九日,遘疾薨於潭州官舍之寝,寿七十有二。

嗣王奉丧归葬,达於南荆。

国难方兴,天下否塞。

朝廷倚宗周维城之固,加於郡帅一等。

乃用鲁公伯禽有为之变,俾复其位。

且使即其次而窆焉,嗣王衔恤奉诏,以战克,以攻拔,统江西,援江陵。

其事墓也,如生平之养;其哀号也,执干戈者悲之。

今兹龟筮叶谋,优诏惟允。

议者或曰:「东南之镇,荆州为大。

降寇仅灭,多虞未忘,遗羊杜之重,徇曾闵之节,越三千里执丧释位,谓安危何?」员以为嗣王之於朝廷也,曩竭之以忠;朝廷之於嗣王也,今遂之以孝。

君臣家国之际,於是乎古无以逾。

况其奉先之志,不可以夺,临下之政,必可以保。

且用崇厥孝理,始於本枝,使为子者悦,事君者劝,以感人心,以顺天下。

不然,何卒葬吊赠;天王之锡命,视於同盟,有加等焉。

初湖南部将有王国良者,尝危疑负固,历年不下。

嗣王为帅,恭太妃之教,以子召之。

国良捧檄如归,抚之以信,其后入卫中禁,锡名维新。

乃曰:「尔来之生,今日之宠,罔极之德也。

」哀请赴葬,上嘉而许之。

其执礼致慕,视於苫块,是以系之於篇。

铭曰:抑抑母仪,禀训德门。

来嫔王族,庆集宗臣。

如彼崇山,应时出云。

霈然作雨,泽润生人。

裕我之蛊,启兹宠勋。

匡戴中兴,为唐晋文。

宜尔百禄,享兹万春。

运夺其养,天胡匪仁。

清洛之阳,修邙之阜。

我归我居,我徒我友。

维邙与洛,将安宅之相久。

◇秘书监穆公夫人裴氏元堂志

员不夭不死,先公弃背,迫先王制礼,免丧五月。

太夫人河东郡太夫人以贞元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违养,又不孝不灭,以及龟筮远期。

十月二十一日,孤子赞洎质、员、赏奉迁灵座,自东都归义里私第正寝归於偃师首阳山北原先公之居。

第三子员,伏念常禀慈训,撰述前志。

当时实闻不忍闻之命,俾继斯文,不敢不茹血吐迷,粗举大略。

裴氏自汉魏以还,盖为天下著姓。

外族之於本宗也。

若泉有源,山有峰。

披图按牒,可明征矣。

五代祖讳鸿琳,周易郡太守。

高祖讳客儿,隋长平丞。

曾祖讳文行,官皇朝并州石芝县丞。

祖讳元度,绛州绛县令。

父讳翔,魏州朝城县令。

世以懿德令名,清风和气,昭穆授受,宜於家邦。

太夫人则朝城府君之季女也。

淳仁如天,博厚如地,精识如神,中节如时。

少丧怙恃,长於季母诸姑。

以孝友诚明,俾见懿慈有天性之答。

所至家政,辄闻於未成人之年。

洎有行君子,作配盛德。

移内则之美,尽家人之义。

居上齐下,视人以身主祭祀,以心为馨香,事宾客以手集中馈。

先公厄於未济,困於屡空,太夫人以乐道为贵,肥家为富。

先公初仕河朔,蹈难平原,太夫人以勤俭成清白,诚义佐名节。

先公出入崇贵,间逢迁黜,太夫人居常以天不假易自警,处否以泰道自安。

先公直道高义,不容於时,剥落当年,优游晚暮,太夫人始则以不磷不缁何忧何惧为韦弦焉,中则以不容何病然后见君子为埙篪焉,终则以施於有政是亦为政为琴瑟焉。

先公孝以立家,仁以合族,太夫人辅佐之德,达於神明。

员伯姑元夫人,高明纯至,不幸早孀,太夫人就养於堂,服勤以力,视色先意,主於无违。

伯姑尝顾小子同气曰:「自吾归尔家,安尔母也。

自忘孤寡,自忘长老,嘻嘻然如未笄之初,承欢於父母之前。

夜梦吾先君,则为尔父,夜梦吾先夫人,则为尔母。

岂尔父母乃吾宿世之父母乎?不然,何迷我心灵,发於梦寝者。

」三十年如此。

中外孤幼,以先公之禄为待哺待絮者,其来如归。

太夫人所以衣服饮食之,盖有竭无倦,有不足无不均,有孤老幼之先,无亲疏厚薄之别。

若乃甥姓群从之众,贤愚恭狠之差,太夫人用不愠不校,不欺不伐,积为至德,以妪煦之。

不违直心而曲顺其理,不越中制而各厚其宜。

是故寝我无私有常之化者,归我怀我,如服天地。

岂无忮戾之性,我言之口,不忍以造次幽昧迁焉。

员三从叔寂,感太夫人少长子爱之慈,以为生成罔极之重。

及壮纳室,则先请於女氏之介曰:「吾嫂吾母也,苟能服事如姑,则为某妻,不者则否。

」女氏许诺,然后贽币行焉。

太夫人自痛早孤,终鲜兄弟。

惟周公盖仲尼合葬之事,咨於先公曰:「绛虽故乡,世乏乔木。

洛中土,首阳家山。

今将奉先人於北原,卜邻舅姑。

吾与公存没之志也。

」命长子行之,本族凋落,蒸尝殆旷,鞠孤兄子,以涕泣教之,使学古入官,承家主祭,乃至宗从之祀,兴废继绝,系太夫人是赖者非一。

先公享悬车之荣,太夫人受偕老之福。

河洛安宅,京师就养。

板舆所至,宴喜相从。

旬朔献寿,子孙成列。

岁时称庆,冠盖盈门。

当时士族,以为荣羡。

晚年不道於圣善寺法疑大师,所受方便平等,则家政也;忍辱慈悲,则素行也;真如正觉,则天性也。

皆异积旧习,彼於德施,尽大师之法,吾无得焉。

赞等从事守官,世道多故,太夫人以为苟不亏先王先公之训,则义在不辱,是为无忝,未始见责,而姑勉之。

禄俸供养,不给於家之经费。

太夫人每顾念有一饥一寒者,则为之不饫不暖,其遇穷独无告不获其所,辄心体以之不康。

是以甘旨轻鲜之献,未尝以尊高自异,常有汲汲不足之患而不患焉。

初太夫人之从先公也,公方褐衣,家无数口。

太夫人以繁祉元福,阜兴德门。

男女为人父母为人大父母为人师者七,内外孙洎曾孙四十有三,食先公洎诸子之禄者五十一政,主家主祀者五十一年,寿七十四。

封河东县君,先公故也。

河东郡太夫人,赞故也。

列郡启封,为妻为母。

论者以兼命斯贵,同时难之。

然天下公议,称先公位不称德,雅知赞者,亦谓赞等命不偶时。

而太夫人五福百禄之征,盖上有所不充,下有所未极。

赞、质、员、赏皆自痛欲养欲报,各孤其分,号天诉天,天不我闻。

伏念昔罹荼毒,备承至诫。

以为杀身无逮,扬名有补。

忍死为重,徇情则轻。

茕独苟至,不敢自灭。

谨哀纂生德密行之可传者,勒之贞石,以永厚地。

呜呼苍天!◇崔少尹夫人卢氏墓志铭

呜呼!有唐河南少尹清河崔府君讳征,从先大夫於北邙山平乐原,卜年惟三,而泉户启,夫人归,归而复闭,闭而终此山矣。

礼也。

哀哉!夫人讳某,字某,姓卢氏。

以府君为大夫,封范阳县君。

其先自东汉中郎植,十有三叶至於烈考皇朝大理司直孝孙。

代以礼乐婚姻相遗,为氏族冠冕。

县君泉源发清,峻极凭厚,孕和粹,吐芳如春。

其在弱笄,雅有君子之度。

诸姑从母有若韦太师见素、裴尚书宽二夫人称之曰:「吾见此女,使人思齐,不自知其所为长。

」开元季年,先舅尚书忠公尊显於代,高明克家,思配子之贤,慎承我之重。

县君以姬姜之盛,发闻之美,诞集嘉命,既而有行。

称姑陇西夫人才之,传之以政。

於是资顾复之报,以孝舅姑;推友于之爱,以睦娣姒;和琴瑟之乐,以谐所从;阅《诗》《易》之义,以修所职。

妇仪母训,垂五十年,不一日违仁,不须臾忘礼。

温颜和气,物莫之侵;朗识清机,道与之接。

雅好黄老,且精禅慧。

尝谓要本无二,教焉有三,吾将贯之以一,守之以一。

盖生知免习,而寤寐以之。

是以寝疾恬然,临危不乱,谓生为旅舍,殁为归次,而我行迈之得息焉。

寿六十有一,终於洛阳毓德里之私第,时贞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二孤溉、泳,殿中侍御史陆浑尉,恭合之礼,即命於蓍龟,曰仲秋甲申吉。

先是溉、泳执河南府君之丧,一号三年,既逾月而县君继酷。

雅知溉者,以今之宰政与中朝贤卿大夫,多溉之游,其显有时,其养可待。

何昊天压之之甚,而县君弃之之早,盖以不可知者,曰天与命相吊焉。

员则溉等渎交之执也,见托铭石。

其铭曰:

北邙古原起新阡,仁贤同穴闭下泉。

哀哀孝子不终养,苍苍正色谁问天。

物之常久有贞石,我以德音志神宅。

千年邱陇不可期,白日佳城俟来觌。

◇崔太常长女墓志铭

崔氏长女名某,先笄之某年,不幸遘疠。

未几,丁烈考太常卿赠吏部尚书常山公难,至衣乘之,共迫正气,以贞元七年秋八月己酉夭於东郡。

冬十月乙巳,兄元方哀奉尚书从先相国於北邙山,以长女於尚书之侧。

呜呼!女之生也,乘高祖博陵王之殊勋,曾祖礼部府君之令望,先相国之盛业,先尚书之重德。

何四叶垂裕,合为祯祥,与夫恶疾至性,摧之不胜,岂天所助,不能移定命乎!不然者,烈祖显考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宜施之有年。

移之他族,宜乎起家而居有公卿之位。

雅人之所歌韩吉者,畴离之哉!夫内则之美,不传於外,礼也。

辱命於其兄者,志卒葬焉。

铭曰:

崔之九原,实维邙阜。

孝女先,与天地久。

◇为留守郑侍郎祭刘仆射文

维年月日,某官谨遣某乙,敢用少牢之奠,致祭於故尚书左仆射彭城公之灵。

巨唐中否,八叶嗣兴。

天为生公,为公启运。

公受天所授,事与时并。

实为ガ侯,立我王国。

於时方夏之内,痍伤未平。

兵余於人,赋倍於产。

公施以损益,权其重轻。

自我竭心,为国强力。

岁歉靡瘠,师兴忘劳。

群帅不虔,怙兵自擅。

典章靡及,职贡莫修。

律我清明,征令如响。

凡所辟选,府倾时贤。

若金我砺,若玉我琢。

尔材我器,尔用我功。

至今会计之司,食货之政。

法公之法其事集,吏公之吏其利兴。

守公之成,扬公之盛。

孰云公殁,吾谓公存。

呜呼!何日不夕,何荣不落。

何亢不悔,何高不危。

终没裔夷,凡百称叹。

皇明昭涤,丹言旋。

泽及九原,魂归万里。

大名备礼,返葬故邱。

哀哀遗孤,衔恤靡至。

毁邻於灭,必复是征。

某昔官南宫,尝参末吏。

玉音如在,哀挽长违。

命禁省,不敢离局。

礼阕执事,悲储永怀。

敢以精诚,寄於祖奠。

神远听迩,庶乎降歆。

呜呼哀哉!尚飨。

◇为淮西宣慰使郑右丞祭颜太师文

维年月日,某使某官某,奉敕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於故颜太师赠司徒鲁公之灵。

呜呼!天有晦明,人有理乱。

当其厄运,则有盗臣。

至乃凭宠肆凶,窃权构逆。

蛇吞虎噬,择肉中州。

天子思所以解将燎之焚,拯方割之垫。

道开景命,销遏乱源。

惟公道冠四朝,位先百辟。

望安社稷,名动神。

期以日照天临,风清雨涤。

受命以出,视途如归。

呜呼!肇有君父,孰如尧舜。

臣惟共鲧,子亦朱均。

禀而生,虽圣勿化。

父不能得之於子,君不能得之於臣。

矧夫祸乱之兴,盖乘中否。

天之方稔,公若之何。

独立虏庭,卒致君命。

激昂大义,潜革寇心。

全道为全,天年非夭。

期颐非寿,得死为终。

惟彼凶残,歼我明哲。

罪均僭逆,怒发天人。

否闭未通,郁翳兹久。

上帝厌乱,忠臣应期。

坐使鲸鲵,化为菹醢。

庸非精爽,达於明神。

幽赞元勋,昭苏宿愤。

诏旌大节,追册上公。

宠以饰终,礼惟加等。

某肃将密命,敷播皇猷。

慰拊痍伤,劳勉忠义。

拜手天阙,躬承德音。

命以觞牢,备兹俎豆。

发於圣旨,斯谓馨香。

公其降灵,歆我明德。

尚飨。

◇为留守贾尚书祭颜太师文

维年月日,某官某,谨以清酌少牢之奠,敢昭告於故太师赠司徒颜公之灵。

天宝季年,幽都首乱。

生人流血,中夏为夷。

公守在一麾,援绝千里。

居鲸之腹,而刳其肠;履虎之尾,而拊其背。

率先大义,以集中兴。

历事四君,匪躬一致。

全德迈俗,正词兴邦。

尧朝孔门,两造其极。

羿浞间衅,东南不开。

帝谓师臣,予厌征伐。

往以至化,胜其凶残。

於时公请老未获,盖三年矣。

曾不俟驾,岂公安车。

惟物之生,善恶有性。

豺狼犬马,罔克相迁。

天能生之,而不能化。

况彼元恶,逆成膏肓。

针药靡攻,仁智何及。

奉命所在,顾身如遗。

柰何明神,孤我积善。

帝念忠烈,国恩典刑。

栋折将压,哲萎安放。

呜呼哀哉!昔者仰挹重名,遐明德。

邈焉当代,如望古今。

敬慕高风,感叹大节。

卓尔不朽,凛然如生。

巨猾歼夷,幽魂昭奉。

灵车归路,千里同悲。

永惟忠勋,宜在祀典。

况临绋纟引,敢废苹蘩。

呜呼哀哉!尚飨。

◇为留守崔尚书祭袁给事文

维年月日,某官某,谨遣某官某,以清酌少牢之奠,敬祭於故给事中汝南公袁三丈之灵。

昔我烈祖,洎公先哲。

同力王室,惟欢世家。

俾为埙篪,且秩昭穆。

殆兹小子,恭事丈人。

於惟丈人,义切师友。

间气全德,禀之自然。

资元精之余和,迈生人之宏致。

遵周、孔之轨躅,行天下之直道。

是用萃厥孝友,发於文儒。

播乎循良,峙以謇谔。

出纳帝命,时推掖垣。

政之或亏,期不奉诏;义之所激,挺不顾身。

寤天听於未闻,反大号於已出。

吐群公之所茹,垂圣朝之直声。

虽霖雨舟楫之用,未跻於位;而股肱耳目之任,独冠於时。

其生也,公相让德,有臧文窃位之叹;其殁也,缙绅相吊,有国侨将压之惧。

惟昔遘疠,万心祷天。

天之爱人,宜有所锡。

如何大运,不即我谋。

君子於是乎始疑神明,而信定命。

青车何所,从先公居。

前有伊川,万古流美。

某离次是惧,临穴莫从。

百身靡追,一恸何及。

哀填意竭,式寄繁。

呜呼哀哉!尚飨。

◇为留守郑侍郎祭凤翔张相公文

维年月日,某遣某官某,敢以牢之奠,昭告於故相国赠太子太傅张公之灵。

呜呼!天之不可问也信矣。

灾不避圣,祸不择贤。

在昔禹、汤,实逢水旱。

今我尧、舜,厥有羿浞。

公如季路,终以结缨。

盖君以避狄为仁,臣以死难为义。

不朽是贵,全生曷荣。

呜呼哀哉!公性本生知,学成全德。

迹践教极,心游圣源。

始以耕雍,终以咎稷。

取其余事,犹为龚、黄,用其末学,亦谓方、召。

若昊天之将丧斯民也,则不当生德於公,锡公於主。

既执其柄,载行其道。

方俾我后,格於皇天。

一夫不获,引以为咎。

而夺我灵府,移於四支。

使鱼烂自中,原燎斯及。

主辱臣死,诚不在公。

守位以终,是为不没。

明明元首,始丧股肱。

凡百缙绅,靡所冠冕。

伏念平昔,交如弟兄。

同则埙篪相和,异则韦弦迭佩。

公顷自郎署,往莅东南。

秦、楚相望,音容不隔。

逮於晚岁,又忝ヘ戎。

时迫登贤,事止中道。

恩加前好,名在旧宾。

今宠赠表荣,诏葬旌烈。

官司是絷,吊哭无从。

泣遣行人,哀将菲薄。

孰云觞豆,可尽平生。

呜呼哀哉!尚飨。

◇为留守郑侍郎祭李相公文

维年月日,某官某,谨遣某官某,以酒酌少牢之奠,敢昭告於故相国尚书左仆射赠司空李公之灵。

惟灵天锺地资,生备五福。

昔者元宗之代,天下治平。

时重文儒,礼侔齿爵。

公始之鸿渐,蔚为羽仪。

从容主文,在帝左右。

既而皇家中否,宝历嗣兴。

明明肃宗,康难致理。

天地交泰,圣贤相逢。

其所以济川救旱,和羹作醴。

稽视说命,事符古文。

呜呼!才之用舍系乎时,道之行否存乎命。

组遗累,江湖为家。

兴协骚人,我无其怨。

咏歌尧、舜,二纪忘年。

皇唐建中,天子缵服。

维新庶绩,先礼旧臣。

授公成均,以举政本。

爰降征命,典司春宫。

先是昆夷不庭,岁为边患。

亦既款塞,愿归圣理。

帝曰春秋之义,许之不一而足,和之五利斯在。

历选列辟,ム公简心。

资王商之盛容,将魏绛之故事。

公感恩自奋,暮齿方刚。

宠兹肩舁,遵彼绝域。

俄属贼臣间衅,罕毕在邦。

公昭格外夷,俾为内援。

呜呼!风沙勤瘁,共薄颓龄。

王事毕矣,我劳尽矣。

仅履吾土,亦终天命。

原夫始终,实尽善美。

湛恩缛礼,论者宜之。

至若史氏立言,训辞作诰。

秘在天府,式为国经。

世有五姓,冠於百族。

有如姬姜,取贵春秋。

擢秀天人,惟公而已。

有司备物,返葬故邱。

观者哀荣,况承眷旧。

敢凭奠酌,以降明灵。

尚飨!

◇祭福建郑大夫文

维年月日,故吏某官某,敢荐薄奠於故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郑公之灵。

伏惟自天降灵,为国之桢。

溥博闳达,昭融粹精。

中和植本,体礼敷荣。

应物以顺,逢时中清。

爰自筮仕之初,及乎悬车之期,惟天命是信,惟圣言是思。

德合明神,心为元龟。

动享黄裳之吉,不稽洪范之疑。

论交审其始,其结也不解;用才要其终,其报也不欺。

仲山吐茹,吉甫文武。

四边羽仪,蒸父母。

忆昔高门,照灼寰宇。

荣冠一时,名列三虎。

我公南迁,返东土。

仲也壮龄,相从万古。

季兮不幸,昔陷於虏。

忽如严霜,殒落繁柯。

倏尔成空,天乎谓何。

某常以斯文,忝膺辟吏。

载笔如昨,攀车何自。

我有甘棠,东城桃李。

悠悠清溪,永代流美。

愿托遗孤,以奉恩纪。

黍稷非馨,微诚所至。

呜呼哀哉!尚飨。

◇为留守贾尚书祭嗣曹王故太妃文

维年月日,某官某乙,谨遣某官某,以清酌少牢之奠,敬祭於荆南节度观察使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嗣曹王故太妃之灵。

名山大川,列於祀典,以其所育,能利於人。

恭惟太妃,享用元福,乘运之启,受天之终。

间生亲贤,为国藩屏。

人赖德施,祀之攸宜。

乐贵自生,礼宗其本。

维厥分阃,资於卜邻。

报我以荣,则公侯其位;养我以志,则婴孩其心。

如何风树之悲,遽夺晨葩之庆。

哀哀嗣王,泣血终制。

既及先远,疚焉如新。

中贵护丧,有司备物。

诏临祖奠,吊集同盟。

风物含凄,箫笳启路。

泉扉一闭,松月千秋。

黍稷非馨,精诚所至。

尚飨!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