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二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二十五 董诰等 纂修

◎吕温"一"

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人。

贞元末进士,再迁为左拾遗,以侍御史使吐蕃,元和初还,转户部员外郎,再贬道州刺史,徙衡州。

卒年四十。

◇河出荣光赋

丽乎天者曰汉,纪乎地者惟河。

居上善以利物,顺朝宗而致和。

时否则为灾而独昏垫,运至则呈瑞以叶讴歌。

岂徒列四渎以居贵,与百川而随波者乎。

当其布德惟新,储庆兹始。

浊色既变,荣光乃起。

乍若烛龙喷焰,上腾锺岭之云;又似阳乌回翔,下落咸池之水。

增华一代,振耀千祀。

信能陵晏海而比崇,蔑浴日而专美。

时则纤埃不惊,和风充盈。

大野初霁,圆灵始清。

皎且洁兮,孤明不杂;焕其炳兮,五色斯呈。

祥烟敛彩,瑞日韬晶。

掩轻云而旁属,拂薰风而上征。

百辟具瞻,孰云其相照;一人乃眷,自合於皇明。

庶品昭苏,众幽光被。

大哉有国之庆,赫兮为君之瑞。

ㄔ胧元黄,熠龠丹翠。

洞鉴龙宫之人,朗见马图之字。

昔在温洛,致美化於陶唐,复效灵於我皇。

先后叶德,今古和光。

比屋观其自化,遐荒望以来王。

讵比流景集坛,独作郊天之应;赤光照室,空称诞帝之祥而已哉。

客有目观荣河,心倾圣日。

傥余光而见及,庶幽谷之可出。

◇黄龙负舟赋"以「克己勤物,大川效灵」为韵"

夏后氏奠山疏滞,拯溺开泰。

元锡命,既成天下之功;黄龙发祥,始耀域中之大。

当其驻轸江甸,舣舟洪川。

天行健而时有未济,地设险而瞻之在前。

思利涉以抚俗,遂精诚而告虔。

於是气氵翁起,神光烂然。

奋角於勿用之窟,骧首於或跃之泉。

安波澄澜,奉天意以禺若;拖尾垂髦,夹王舟而负焉。

合灵符於百代,表圣运於千年。

徒伟夫出无情,驰不测。

如驱风雷,若有羽翼。

观竭诚以效用,似就列而陈力。

电目流光,金鳞耀色。

天吴奔走,阳侯屏息。

巨险汔济,孰假剡木之能;潜怪莫逢,宁资画之饰。

应变化以昭盛,出沈潜而刚克。

其庆惟大,赖祉福者兆人;其观惟荣,执玉帛者万国。

若非平土堙水,泣辜罪己。

菲饮食以昭俭,卑宫室而思理。

德掩乎生成之初,功齐乎开辟之始。

安有非常之神物,不召而萃止。

济其不通,而彰其具美者也。

至若汉横汾水,秦抵沧溟。

实逞心欲匪崇德馨,苍生之虚瘁靡念,方士之空言是听。

始幸免於覆溺,夫何望乎炳灵。

於戏!动罔轨模,言非善教。

则人虽愚弱,或使之而不效。

其志惟纯,其德孔殷。

则龙虽神化,将不役而自勤。

信矣哉!国家俾人其苏,在理无郁。

超乎大禹,不务舟车之劳;蜿彼黄龙,但为宫沼之物而已。

◇乐理心赋"以「易直子谅,油然而生」为韵"

道无象,天无声。

圣人不有作,曷以观化成。

由是鼓吹大块,铿锵元精。

因乎心而式是理本,形乎器而强为乐名。

以齐五方之俗,以厚万物之生。

始积中而发外,率充性而养情。

乐与心冥,则所谓固天之纵;心由乐理,亦得夫自明而诚。

至若乐在朝廷,君臣叶义。

一发而阳唱阴和,九变而行雨施。

上以见为君之难,下以知为臣之不易。

有国者理心以此,必获仪凤之嘉瑞。

若乃乐在闼阃,父子静专。

盖取诸无荒而乐,有节而宣。

和以严济,爱由敬全。

有家者理心以此,必返天性於自然。

且夫乐之作也,一动一息;心之理也,惟清惟直。

然后在听而必聪,无入而弗克。

节有序,观贯珠而匪珠;声成文,见五色而无色。

其或惟邪是念,惟慝是。

则虽琴瑟在御,管弦聿修。

立乐之方既失,理心之术何求。

亦焉望变淳风之浩浩,致和气之油油。

徒观其心尚元通,乐资交畅。

明则赞天地之化育,幽则索鬼神之情状。

会节有极象之则,发而时中;应变无方拟之则,贞而不谅。

大矣哉!至乐希夷,侯其而。

听之以思,固不资於子野;作必在德,亦无俟於后夔。

方今敦和统同,反本复始。

别六律以分听,纳八风而齐轨。

洪钟虚受,我则开其直言;朱弦遗音,我则戒夫专美。

此吾君之以乐理心也。

宜乎贵为天子。

◇鉴止水赋"以「澄虚纳照,遇象分形」为韵"

水止矣,静之其徐;物鉴矣,久而益虚。

既无情於美恶,又奚议夫亲疏。

委质由来,所期乎上善同利;忘筌已悟,宁患乎至清无鱼。

若乃回塘月皎,高岸环合。

泥滓湛而自沈,金沙炯其不杂。

同道德以虚而受,异川泽唯污是纳。

有斐君子,此焉明征。

气随浪息,心与源澄。

端形赴影,如木从绳。

其表微也,挂金镜而当昼;其索隐也,隔玉壶而见冰。

尔其色必洞澈,光无氵养。

不蒸蓊郁之气,不激潺之响。

百丈在目,千仞指掌。

恶每自乎中见,美实非乎外奖。

鉴形之始,方似以身观身;得意之间,乃同求象忘象。

观其下倒星汉,上披烟。

守其常而性将道合,居其止而物以群分。

君鉴之以平心,临下必简;臣凿之以励节,在邦必闻。

妍蚩无形兮惟人所召,物我兼进兮水无不照。

廉士以之洗心,至人以之观妙。

岂比夫流若激矢,波如建瓴。

不舍昼夜,争输沧溟。

徒乖躁静之理,莫辨真伪之形者哉。

邦家以道为止水,鉴有余裕。

群形鳞集,万景附。

滥巾窃吹者十手所指,研精摭实者千载一遇。

夫如是,姑自摄其威仪,亦何忧而何惧。

◇乐出虚赋"以「声从响际,出自虚中」为韵"

和而出者乐之情,虚而应者物之声。

或洞尔以形受,乃泠然而韵生。

去默归喧,始兆成文之象;从无入有,方为饰喜之名。

其始也,因妙有而来,向无间而至。

披洪纤清浊之响,满丝竹陶匏之器。

根乎寂寂,故难辨於将萌;率尔熙熙,亦不知其所自。

故圣人取象於物,观民以风。

辟嗜欲之由塞,决形神之未通。

欲使和气潜作,元关暗空。

与吹万而皆唱,起生三而尽同。

自我及人,托物於未分之表;蟠天极地,开机於方寸之中。

於是澹以无倪,留而不滞。

有非象之象,生无际之际。

是故实其想而道升,窒其空而声蔽。

洞乎内而笙竽作,刳其中而琴瑟制。

波腾悦豫,风行於有道之年;派别商宫,雷动於无为之世。

杳杳徐徐,周流六虚。

信阗尔於始寂,乃哗然而戒初。

铿锵於百姓之心,於斯已矣;鼓舞於一人之德,知彼何如。

是则垂其仁,有其实,乐因之祖述;究其形,实其质,声因之洞出。

理在无二,情归得一。

塞云谷而响绝,疏天籁而音逸。

未随於物,乎七政八风;忽变其和,剖判於五声六律。

由是迁为草木,散作笙镛。

群分自此而焱起,九奏因之而景从。

道薄风漓,莫究箫韶之本;声消韵息,空传干戚之容。

今则素垂休,清悬继响。

平心已立於皇极,率舞犹虚於睿想。

如是则薰然泄泄,将生於象罔。

◇齐人归女乐赋"以题为韵"

昔齐人馈鲁,倾城者十八人。

瑰艳绝代,绮罗娇春。

洞横波於慢脸,回流风於袅身。

盖以仲尼定鲁礼乐,制齐君臣。

斩倡优於夹谷之会,复土田於汶水之滨。

故遏与回雪,实内图而外亲。

将败鲁之政,弱齐之邻。

鲁君臣果不端操,迷不先觉。

闻进淫哇之声,皆忘圣人之学。

城南於是考雷鼓,[QNXI]云幄。

结齐鲁之欢,受郑卫之乐。

感烦音之┎滞,成正声之舛驳。

夫子则不可救其失,复其迷。

望龟山以命操,观凤凰而衔凄。

痛王纲之荡荡,顺天命之栖栖。

鲁侯若盛德是树,古道是稽。

抑丽靡而不纳,见圣性以思齐。

知季孙之僭,惟仲尼是与。

足以受无疆之休,足以振将坠之绪。

何敌国之敢抗,良霸功之可伫。

悲夫!任权臣之倾国,纳文马与美女。

荐神祗之所歆,诱耳目而不拒。

荒笑语之哑哑,溺衣裳之楚楚。

由是齐日以长,鲁日以微。

见邻国之侵地,闻志士之沾衣。

虽代祀则远,而德音不违。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若鉴鲁道之有荡,放郑卫而不归。

则可以得域中之大,致天下之肥者矣。

◇由鹿赋"并序"

贞元丁卯岁,予南出襄樊之间。

遇野人絷鹿而至者,问之,答曰:「此为由鹿,由此鹿以诱致群鹿也。

」备言其状,且曰:「此鹿每有所致,辙鸣嗥不饮食者累日。

」予喟然叹曰:「虞之即鹿也,必以其类致之;人之即人也,亦必以其友致之。

实繁有徒,古之然矣。

嗟乎!鹿无情而犹知痛伤,人之与谋宴安残酷者,彼何人斯!彼何人斯!」物微感深,遂作赋曰:

鹿之生兮,亦秉亭毒。

备齿角以无竞,循性情而自牧。

姑有昧於行止,尚焉知乎倚伏。

舍尔崇林,轻游近麓。

偶巧网之生致,蒙主人之全育。

饮以渫并,饲於芳庭。

寝卧荃柔,腾倚兰馨。

露往霜来,日安月宁。

虽矫性而非乐,终感恩而不惊。

曾不知养非玩物,用有深意。

命曰由鹿,俾陷其类。

凉秋八月,爽景清气。

羁致山阿,縻於蹊遂。

设伏以待,翳丛而伺。

同气相求,诱之孔易。

将必慕侣,岂云贪饵。

呦呦和鸣,{鹿昊}{鹿昊}狎至。

彼泯虑於猜信,此无情於诚伪。

孰是仓猝,祸生所忽。

毒镝以星贯,潜机划其电发。

或洞胸而达腋,或折足而碎骨。

望林峦兮非远,顾町疃兮未灭。

风嗥泽而北迅,日掩山而西没。

走骇侣於岩烟,叫饥は於涧月。

苟行路之闻者,孰不心摧而思绝。

相尔由矣,野心而仁。

望纯束兮惊惋,顾获车兮逡巡。

视鼎中之消烂,观机上之剖分。

忽哀鸣以感类,若沈痛之在身。

虽复处之密迩,享以丰珍。

比槛猿之骇跃,同海鸟之愁辛。

敢择音而后死,思走险其何因。

痛无知以相陷,含惋毒而莫伸。

客有感而言曰:物诚有诸,人亦宜乎。

摭事或比,原心则殊。

借如淮阴构祸,冤在神理。

通说且拒,谋宁起。

堂堂萧公,实曰知己。

绐致锺室,胡宁忍此。

吕禄之难,谁非汉臣。

交则不义,卖亦不仁。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

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於戏!微兽伤类,如不自容。

忍人卖友,而享其功。

灭交道兮坠义风,曾麋鹿之不若。

何仁信之可宗,已焉哉!谅此世之茫茫,吾未见其始终。

◇管窥豹赋"以「管中窥豹,时见一班」为韵"

管实圆通,豹称奇质。

将窃窥以无视,果遇文而得一。

言如立信,初云必有可观;美在其中,终荷守而勿失。

奚执虚而莫见,谅衡空而有窥。

注目每思夫破竹,专心常切於主皮。

故得精神靡怠,盼睐无亏。

辨或未分,岂敢因小人所视;言如有准,安得谓童子何知。

事不可轻,智难相短。

瞻夫隐雾之兽,乃用窥天之管。

岂文质之不伸,独孤明之所满。

分形既内识规规,视远惟中央坦坦。

然后知虚心可达,小智攸同。

毫厘必远,长短皆通。

投迹傥遇於东周,孰辨犬羊之享;有文而比夫西伯,岂殊缧绁之中。

是谓祈进奚为,求知不倦。

将希国士之察,用当君子之变。

罗因一目,期所视之无偏;利绝一源,专向明之独见。

乃知蔚文者道不足攀,俯视者智或防闲。

何微明之有辨,果偶中之无难。

谓容止可观,且殊窒隙;同邂逅相遇,更喜通班。

信专美之独嘉,谅生知而何教。

流睇已假夫观止,审像乃知其是效。

十年之学,自分西晋之贤;一管之明,更识南山之豹。

夫如是,则履中不昧,应手无疑。

冀觊觎之有以,得专精而所之。

亦何必夸久视,骋一时。

然后知求仁之可验,惟智者之念兹。

◇皇帝亲庶政颂"并序"

臣闻光宅大宝,茂育群生,神而明之,必在上圣。

然则所同者道,所异者时,或以垂拱仰成,或以励精自致。

及乎俗跻仁寿,理洽时邕,弛张之政不殊,劳逸之功则倍。

我皇帝体至化,含元精,苞干刚,履坤顺,诞膺骏命,恢纂鸿休,宣八圣之重光,集百灵之奥祉,如天之焘,如地之容,鼓义为雷霆,奋仁为风雨,干璇衡而转七曜,悬金镜而纳九围,廓氛而川澄,沓祯祥而山委。

昔轩辕氏斩蚩尤,灭火帝,功至大矣,若非仗风后之助,受元女之符,未能克也。

陶唐氏诛四罪,定水灾,德至厚矣,若非大舜之登庸,伯禹之尽力,未能成也。

汤以伊尹为相,始定殷功;武以太公为师,乃康周道。

高宗绍复,资傅说启沃之言;宣王中兴,赖山甫将明之政。

今陛下太康四海,雄轶二纪,百姓不知其日用,群臣无望於清光,而乃业迈乎前王,功高乎古烈。

圣作物睹,孰知其源。

窃以管窥天倪,蠡挹溟量,庶乎大略,可得而言焉。

陛下自代天统物之初,则以屈已济人为意,虔临庶政,穷总万枢,四册贤良,六亲郊祀,勤恤於理本,尽瘁於生灵,详旷代之所未详,虑列辟之所未虑。

夏景亥而方食,寒星在而求衣,寸阴不舍於论思,子夜犹观乎启事。

除一物之患而品类以安,伸匹夫之冤而庶狱自直,弃瑕而录用,含垢而宥过。

小善可纪,必拔於宸衷;片言有孚,不忘於睿听。

至如天时之丰约,地利之险夷,邦赋之盈虚,师律之贞暴,闾阎之疾苦,稼穑之艰难,人风之情伪,吏理之得失,莫不密归神算,潜纳皇明。

虽阴阳不能以气欺,虽神鬼不能以形遁,何细而不及,何大而不苞,何秘而不彰,何难而不就。

犹复登台念在险之惨,闻乐思向隅之情,御裘感衤豆褐之寒,临膳忧箪食之馁,日慎一日,既泰而不自泰,既安而不自安,兢兢乎,业业乎,此其所以广运而有成,全功之克举者也。

然而感覆焘之恩者,欲天之弥高;荷容载之德者,欲地之弥厚;仰照临之明者,欲日月之弥光。

微臣被淳风,饮元泽,亲挹行事,亲睹升平。

忧劳诚难,愿陛下勉之而已;美善诚尽,愿陛下保之而已。

若夫虽休勿休,元默优柔,君上之体也;观厥成,蹈舞颂声,臣下之职也。

为而不有,德莫至焉,知而不称,罪莫大焉,臣某敢昧死再拜稽首,献《皇帝亲庶政颂》一首。

其词曰:

士师迈德,元元储庆。

幽而复曜,高祖受命。

贞观致理,开元殷盛。

艰而复康,皇帝亲政。

受命维何,邈万斯年。

亲政维何,夕惕朝干。

天道福谦,我则奉天。

生人在勤,我则率先。

忧尧之心,劳禹之形。

求人之瘼,思国之经。

年亦丰止,御膳不馨。

夜如何其,皇寝未宁。

修文偃武,太和氤氲。

海不扬波,天无纤氛。

鸟章之长,椎吉之君。

会朝明庭,其从如云。

巍巍崇崇,於穆昭融。

宜播大乐,以宣皇风。

铿锵盛德,蹈厉神功。

下臣作颂,永示无穷。

◇代孔侍郎蕃中贺顺宗登极表

臣某言:六月十六日,入蕃告哀使左金吾将军兼御史中丞田景度至吐蕃别馆,伏承皇帝陛下以正月二十六日明德奉天,纂临宸极,重光升耀,百化惟新,泽被幽遐,庆覃动植,中贺。

臣闻和气既蒸,勾萌毕达;时雨将降,柱础犹知。

臣从役单车,闭留绝域。

天临日照,而别处幽阴;雷动风行,而兀为聋聩。

伏愿陛下义敦柔远,礼及穷荒,始获虔奉德音,仰沾圣泽。

具寮就列,无阶蹈咏之初;庶物效灵,独在飞沈之后。

舛薄锺命,耻玷自躬,疚心厚颜,罔知攸措。

今月七日自别馆回至河州大夏川,即以十二日进发,星言夕惕,莫敢遑宁。

瞻望阙庭,载深感跃,无任喜忭屏营之至。

◇代百官请上尊号第三表

臣某等言:臣等自管窥天,以凡揆圣,虔奉徽号,罄陈至诚。

而再降谦光,未回宸眷,惭罔据,彷徨失图。

臣等诚感诚惧顿首顿首。

臣闻强名曰道,莫体混元之功;推大於天,岂报生成之德。

徒以定物视听,示人津涯,俾其会归,有所则象。

伏惟皇帝陛下克广睿图,绍休圣绪,顺考古训,茂宣重光,亭毒以佐天和,震曜以除人害,性与道合,身为化先,神行六幽,威动九服。

求珠赤水,观妙用於无方;检玉名山,告成功而有日。

岂可过损盛德,不昭鸿休,弃臣子沥血之诚,阻华夷倾首之望?当仁必受,乃曰至公;与物无私,宁嫌在己。

安卑者地,山岳之峻岂惭;好谦者天,日月之光何让?道贵传继,礼从宜称。

邦家之旧典,不可以废;天人之合应,不可以违。

臣等谬服官常,亲承至化,一披肝胆,三黩宸严,殒越为期,俯伏俟命。

实望陛下随时立教,以欲从人,游神於不宰之乡,屈已於有名之域,润色大宝,发挥皇猷,古今一时,天下幸甚。

无任恳迫屏营之至,谨奉表陈请以闻。

◇贺册皇太子表

臣某言:伏见十月十二日敕,伏承皇太子以四月二十一日册命礼毕。

光绍前典,惟怀永图,神人允谐,动植咸赖。

臣某诚欢诚忭顿首顿首。

臣闻燕翼贻谋,帝王之大孝;立嫡主器,《礼》《易》之明训。

伏惟皇帝陛下克明峻德,恢纂鸿休,武功有成,文理既定,然后宏三王之教谕,建万国之元良。

凡在生灵,孰不庆幸?臣守官荒服,称贺无阶,窃忭岭隅,倍万恒品。

无任感悦屏营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代杜司徒贺大赦表

臣某言:伏奉今月二日制书,改元元和,大赦天下。

新雷之泽,重日月之光,仁被幽遐,庆覃动植,三元经始,万化惟新。

臣某诚欢诚忭顿首顿首。

臣闻羲轩驭宇,尧舜为君,德莫盛於好生,政莫宏於在宥。

然而事资体要,理极精微,百王所难,千载斯遇。

伏惟皇帝陛下纂临大宝,光启睿图,当献岁之元,顺阳和之气,朝前殿,御正门,发德音,布慈旨,明大孝之本,褒至忠之后。

省役轻税,以清疾苦之源;荡累涤瑕,以厚廉耻之俗。

往典之所未举,前代之所未该,莫不悉出宸衷,咸归圣政。

坐开仁寿之域,行见雍熙之朝,凡在生灵,孰不庆幸?况臣陈力滋久,受恩最深,而蒲柳余年,犬马多疾,不获奉觞丹陛,蹈咏康衢,犹蒙天眷留圣慈曲至,特降中使,俯加慰勉。

衰惫增气,枯朽生光,施重邱山,感深骨髓,阖门灰粉,岂足上报。

无任喜忭屏营之至。

◇代李侍郎贺收成都表

臣某言:伏见高崇文奏,以九月二十二日官军入成都府,逆贼刘辟走出,见勒兵追捕者。

臣闻夏震秋落,乃观成物之功;善阵有征,方见胜残之理。

然则杀之所以生之也,动之所以绥之也。

气和则岁功早就,德盛则庙算先期,无遗镞而巨盗穷奔,不血刃而全蜀底定。

奔走夷裔,鼓舞生灵,腾瑞气而跃祥风,披庆而捧白日。

伏以陛下纂临宸极,惟新庶政,拓迹开统之始,作法定制之初,而贼辟敢犯天威,首干大纪,恃与远,穷凶极暴。

虽祸淫助顺,诚天道之必然;而制胜举全,皆圣谟之自出。

一昨诸军既集,锋镝争先,陛下以为方暑用兵,触冒害气,与巢刂人而欲速,宁全众以功迟,遂令缓蝼蚁之诛,抑貔貅之锐,休养磨砺,以须秋期。

由是感恩而思奋者,万心如一。

又高崇文疾恶太甚,杀伤小过,陛下推吊伐之义,宏覆焘之慈,狂寇是诛,吾人何罪,遂令逐北者生致为上,胁从者获则舍之,且谕鸿私,仍加宴慰。

由是饮泽而向化者,十室而九。

加以圣慈曲被,大信有孚,当挟纩之时,赐战士悉出内府,开食ホ之路,赏降者曾不逾辰。

遂使昏迷革心,义勇增气,江山自拔,雷雨长驱,渠魁假息而逃威,士众顺风而舍仗,市不易肆,巷无惊犬,人蒙肉骨?户解倒悬,旌旗导长养之风,金鼓动发生之气。

然后知至仁能杀,睿略无方,大典用彰,神武可畏。

全苞形气之内,有罪必诛;旁行天地之间,无思不服。

臣谬膺重寄,亲奉昌期,坐观氛之清,目视鲸鲵之戮,手舞足蹈,倍万恒情。

无任庆忭之至。

◇代李尚书贺生擒李表

臣某言:臣得某官某乙状报,伏承今月十二日夜,浙西将士张子良等相率效顺,生擒李者。

天讨有罪,国无稽诛,夷夏同欢,飞沈咸跃,臣某中贺。

臣闻炎气方蒸,伏阴不能藏其,必疑战发泄,以彰正阳之功;至化方融,大奸无所隐其慝,必陵犯诛夷,以耀圣人之武。

不尽消,生德不遂;奸不尽发,圣功不成:尽自然之明征,而必至之恒理。

伏惟皇帝陛下光膺峻命,恢纂鸿休,仁育群生,义征不讠惠,无与让而诞修文德,不得已而有此武功。

日者周岁之间,大刑再举。

朔陲叛将,献首於九庙之庭;益部凶渠,伏於万人之目。

被左衽,且犹知惧;肖形含气,孰不革心?贼身齿人伦,家承国籍,三朝任遇,五族光辉,而独藏祸谋,密聚奸党。

枭琳之牙旗尚在,忽已发狂;戮辟之刃血未干,敢兹拒命。

陛下重难戎事,深愍远人,先示招谕,后加讨伐。

方伯严兵,有司调食,经略才下,形势已张。

果得义勇叶心,鬼神假手,大旆回指,长戟合围,兵火之气天运,金鼓之声海动,曾不终夜,遂擒元凶。

巷有居人,市无改肆,滔天之逆,逾月而平。

去岁西征,则善阵不战;今兹东伐,则善师不阵。

有以见睿略天纵,神武日新,圣道久而投刃皆虚,德泽深而用力弥寡。

从此氛穷尽,俗变风移,百蛮成冠带之乡,五兵为耒耜之器,溥天同轨,比屋可封,古今一时,尧舜何远。

臣谬膺重寄,时荷殊恩,载逢河海之清,三睹鲸鲵之戮,志深除恶,义切同休,欢忭之诚,倍万恒品。

无任手舞足蹈屏营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