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消息
×
loading..

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十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十四 董诰等 纂修

◎郑氵

氵,宰相余庆子,本名涵,避文宗故名改。

贞元十年进士,长庆中累迁中书舍人,文宗朝拜刑部尚书,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大和四年以户部尚书征,未拜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右仆射,谥曰宣。

◇敕修应圣公祠堂碑

伊昔隋氏不纲,海水群飞,必有真人,乘弊而起。

我高祖太宗,提剑义动,谧宁乱略,厘天纬,纽地维。

叱咤而日月贞,风云动;壹戎而帝道光,将材出。

神奔,不复后符命;讴歌盼响,所以叶嗜欲。

元合岐阳之,高捐盟津之会。

坠涂炭者戡定,塞壶浆者劳徕。

煌煌乎天人之表,以苏品汇,或哲而谋,或幽而明。

陶埏阴骘,用启眷佑。

矧草昧之中,睿作已张,化而为大猷,而布后嗣。

意者廓天统,扶土德,神功不能戢其贶,灵鉴不得遁其形。

理可明征,道迈先觉。

时则霖方作,馈饣军不给,旷若彗扫。

然镜开,华发逶迤。

告语济师,佳里社鸣。

浊河清,秦星聚,素灵出,拟诸斯瑞,不是过也。

噫!桀有昏德,三苗乱常;逮於逐蚩尤,扫搀抢,幽赞不违,咸是物也。

故能吉蠲之明祀,视诸侯之徽数,赫赫天宝,於以报功。

氵曩时官谬紫微郎,将命大卤,霍镇之下,寿宫不骞,敢镂菲词,以恢王业。

其铭曰:

崇山岩岩,晋分所瞻。

唐风泱泱。

景祚悠长。

俯偻白衣。

契幽洞微。

揭日无私。

我建义旗。

昔告赵符,今导六龙。

干戈之兆,脱剑之几。

勒诸峥嵘,以永光辉。

◎樊阳源

阳源,贞元中进士。

◇江汉朝宗赋"以「百川会流,必归於海」为韵"

江汉之流,始滔滔乎楚泽。

虽导源而则异,必朝宗而来格。

故能吞别派而且千,壅细流而累百。

初谓发岷山之溅溅,出れ冢而涓涓。

忽氵存至以盈坎,遂同归於巨川。

洋洋不穷,驱迅波以来注;浩浩何足,走惊浪而方前。

沸渭迸濑,崩奔争会。

过东陵而更长,历南国而弥大。

引汲清浊,并包畎浍。

始逶迤於域中,终委输於区外。

双流淼淼,并鹜悠悠。

氵高污乎万里,经营乎数州。

静委极深,且无惊於海若。

潜盈巨壑,亦何怒于阳侯。

彼宏纳之际信主为长于百流。

尔其揭厉莫从,深浅无必。

绝地脉於飙驶,透天池而箭疾。

善下以洁乎龙堂,流谦更清乎龙堂。

流谦更清乎鲛室,就其深矣,谁识滥觞之源;不可方思,空想触舟之实。

终始齐赴,周流不违。

似有待而俱进,何经始之相依。

演漾纡余,必远分而迩合;洄氵复激射,虽异出而同归。

则知海之为量也,虚而有余;水之趋本也,道亦相於。

二派既朝於沧海,众星如拱於辰居。

汉之广兮,明委积之有所。

江之永矣,表灵长之在诸。

是俾涵虚之状益深,浮天之容斯在。

苟归塘之不息,谅纳污而惟倍。

大矣哉谁究其广深,空有望於灵海。

◇虚舟赋"以「浩然任触,君子之心」为韵"

元理可得,真宗可寻。

惟虚舟之不系,同大道之无心。

每悠悠而去住,恒泛泛而浮沈。

寂虑为徒,必澄淡而方息。

在物无竞,信风涛而莫侵。

体合道枢,来凭积水。

本流谦以处顺,宁遇坎而斯止。

类善行之无迹,似至人之虚己。

或沿或溯,非假功於楫师。

载沈载浮,亦奚劳於舟子。

若乃景绝游氛,川息波文。

荡漾无阻,逍遥不群。

则鼓者未足与议,摧撞者不得而云。

故曰动以贞胜,而静为躁君。

观其浮广川之洋洋,混长澜之浩浩。

不拘同放旷之怀,无著体希夷之道。

殊青翰之见重,等元珠之为宝。

惟斯道全,谁曰不然。

任东西之漂荡,随风水之推迁。

中含虚而自若,外守正以无偏。

逢流则行,靡惊鼋鼍之穴。

安波自往,空思李郭之仙。

动息靡常,去留不禁。

以虚而受,殊乎小器易盈。

可济不通,非曰不胜其任。

处静安卑,乘流任时。

浩然独逝,邈矣谁追。

想好风於曲岸,避巨浪於中坻。

且没迹於寂寥,楫棹何从喧矣。

是无争於触击,绋纟丽焉得维之。

是则虚其舟川得以宁,虚其心人寡於欲。

既与道而合契,亦无情於相触。

苟思理之未忘,谅无惊於宠辱。

◇众水归海赋"以纳「众流以成深广」为韵"

大矣哉,海浩漾。

寻之无际,望之无象。

利万物以成德,总群川而为长。

柔能善下,禀巨壑以包涵;挹而朝宗,睹众流之归往。

是以临不测者未足言其济深,思利涉者孰可咏其河广。

究其所由,得之在柔。

滥觞之初,因一勺而畎浍;循环无际,想三岁之周流。

伊昔洪水方割,夏禹是理。

既浚昆仑之输,爰标南国之纪。

故导之逾远,非壅之可止。

将虚受之为德,谅成大而有以。

且明乎避高之义,自得乎润下之旨。

始将就湿,想浩浩而其来。

终类沃焦,见滔滔之未已。

原夫水反於壑,海不厌深。

其有也,靡患夫泛滥;其细也,不逆於浸淫。

是知众流同归,异源将合,注而不竭。

但见乎川流,满而不盈,更因乎海纳。

广哉巨瀛,莫之与京。

万里波委,四时砥平。

灌以泾不能混其浊,注以渭不能溢其清。

不涌浪而跳沫,独持盈而守成。

故得万穴争赴,九河自同。

类夫云之从龙,鸟之附凤。

又似一人立国,万方入贡。

愿以含垢之体,为纳污之讽。

因知夫海为川谷之王,以宽而得众。

◇襄华贯洪河赋"以「崇岭横断,灵渎长注」为韵"

太极经始,纯坤倾东。

势以岳镇,气以川融。

於是灵辟襄华,象开鸿。

横大野以中豁,夹洪河而北崇。

尔其沓嶂无际,连波方永。

喷激万里,回合千岭。

总崤函之气象,压秦晋之封境。

山以河润,上腾云雨之祥;水与时清,下倒岩峦之影。

若乃骋远望,冯层城。

秋爽元气,朝升大明。

伟连天之浩汗,壮发地之峥嵘。

翠岫屏拥,澄澜砥平。

疑白虹饮壑而半隐,似寒云抱塞而初横。

及夫俯临迫察,诡丽雄悍。

峻势危而不骞,灵源注而常满。

积阴腾气,与岚色而相鲜。

烁日生霞,连荣光而不断。

观其畜含精秀,孕育风霆。

应会昌运,发扬炳灵。

茂贤杰於间出,翊邦家而永宁。

况乎山积鸿休,川流景福。

明征祥瑞,幽赞化育。

此其所以配干坤,此其所以称岳渎。

岂徒玩夫萦带委注,莲开翼张。

巍巍峨峨,滔滔汤汤。

干天之峻极,赴海之灵长而已。

士有圭窦强学,金门献赋。

困陶侃之无津,耻孙宏之不遇。

览襟带而增气,追圣贤而遐慕。

想刘公之叹,微禹其鱼。

感吴子之言,在德为固。

义由景行,仰高山而自惭;志切朝宗,与大海而同注。

傥余润之波及,斯变化於路。

◎范传正

传正字西老,南阳顺阳人。

举进士博学宏词,书判皆登甲科,累擢宣歙观察使,宪宗朝改光禄卿。

以风恙卒,赠左散骑常侍。

◇进善旌赋"以「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为君者莫大乎求贤,审贤者莫先乎进善。

不立表以取则,何勖人於自勉。

故我后纂唐,德酌尧典。

爰揭旌以建标,若悬鉴而攸选。

其制惟新,难乎所陈。

於朝,惧来而有阻;树於野,虑献之无因。

於是施之五达之陌,以招四远之人。

乃折羽上插,缀旄傍委。

映旭日之,随长风而靡靡。

孤标迥出,中立无倚。

将举事以举言,在率土而率俾。

仪神都,耸康衢。

或敛衽以下过,或峨冠以来趋。

善或可闻,岂持之而有怍;德苟未进,敢欺之而自诬。

旌因名而助顺,士修业以求进。

小人斯远,实曰不怒而威;君子必臻,可谓不言而信。

瞻之者其行励,仰之者其心慎。

非表善之为崇,亦惩恶而能峻。

故得有善者不壅,无媒者自通。

所以导人之志,达帝之聪。

岂比夫舞干两阶,徒有格苗之用。

繁缨七就,何旌进善之功。

亭亭不挠,奕奕斯设。

招一善而百善知归,纳一人而万人胥悦。

谅厥裁之为美,与恒用而有别。

施之行马,岂得耀於朱门;授乃元戎,何贵偶夫全节。

藏器以待时,与斯而若期。

惟事匪细,惟贤是司。

傥片善可录,至公不疑。

愿伫立於旌下,幸因兹而进之。

◇风过箫赋"以「无为斯化,有感潜应」为韵"

风为气兮溥畅,箫在物而虚受。

何相会於自然,合无情於妙有。

泠泠斯韵,习习能久。

如闻松盖之巅,宁比土囊之口。

飒尔而至,锵然辄随。

响才度以俄远,声成文而不亏。

其虚其实,是可披襟而纳;以条以畅,何烦鼓腹之吹。

彼孔雀下隆,凤凰来仪。

虽见美於格物,岂不惭於有为。

彼箫之韵,惟风所借。

或激越於清晓,或凄凉於永夜。

寂寞之内,爰生不考之音;希夷之间,是合不言而化。

谓越客乍流其遗响,谓秦女遥度其仟驾。

散彼寥,复於沈潜。

被治国之风,以安以乐。

在敬心所感,乃直乃廉。

动有轻重,应无洪纤。

解愠且和,可并鼓琴之唱;不奸而顺,亦具从律之占。

若乃听其所以,察其所感。

盖有符於元漠,岂惟契於间澹。

籁之所之,智之所知。

诚万殊之舛错,终一贯而逶迤。

风从虎兮飘忽,箫象凤兮参差。

何体异之如彼,而音同之若斯。

岂不以宫商所合,唱和为称。

类霜钟之暗叩,同灰管之潜应。

时然后起,风匪躁求;激而乃扬,箫为静胜。

彼钧天之音,洞庭之乐虚无。

岂比风箫之感召,亦由律吕之相须。

异搜奇於蔡笛,鄙滥吹於齐竽。

征颜成南郭之言,浩然难究。

拟宋玉王褒之赋,庶或同涂。

◇广英惠王父子碑铭

天一浚灵,多原於西。

岷山导江,禹绩可稽。

民生之初,惟水利赖。

夫既利之,胡忍贻害。

运有推迁,事有因革。

保制安危,神实任责。

於穆英惠,藩屏坤维。

於赫仁,骏烈四驰。

自秦徂汉,祀以千计。

维王父子,蜀境是庇。

江源自蜀,王凿其阻。

蜀溉余波,厥施乃溥。

江趋而东,势通蜀山。

春夏暴涨,横溃是闲。

既遏其冲,又决其支。

以漫以灌,惟堰是资。

昔王受命,司我刍牧。

为兹惠利,以阜我蜀。

今我蜀民,作堰岁劳。

殚智疲力,以江涛。

佥宪有谋,将息斯患。

王实诱之,肯遗以难。

吏吁於王,愿受指教。

王繇之词,继导之交。

询谋允孚,百役以兴。

厥志无二,惟土之凭。

象鼻之涨,茫无津涯。

涌为浅濑,有药有沙。

匠陟彼,言凿其坚。

山夜发洪,穴不待穿。

匠取彼石,既磊既。

椎运斤,惟右惟左。

蜀山不云,蜀日且出。

涉冬届春,民就爱日。

彼犍彼,昔水今石。

其崇言言,永固尔庶。

民听冬鼓,追思往年。

富民醵钱,耕者废田。

今兹永逸,孰究我图。

显允二神,作我蜀郛。

圣神在御,怀柔百神。

封章来上,亟命词臣。

锡以徽称,华以昼命。

以旌王功,以致朕敬。

涣号於庭,揭虔於词。

朕命不亵,神惟显思。

登瀛有臣,复请诔赐。

俞音自天,宠命荐至。

嗟彼嬴民,百郡列署。

惟兹蜀守,勋烈昭著。

异趋殊归,惟德与力。

王初庇民,顾尽乃职。

岂谓异世,犹濯厥灵。

俾王初至,炳乎丹青。

王不恃力,务德是勤。

有伟斯绩,益光前闻。

词臣作歌,守吏氏刻。

江流,昭彼无极。

◇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历块一蹶,毙於空谷。

唯余骏骨,价重千金。

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

天风不来,海波不起。

塌翅别岛,空留大名。

人亦有之,故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之谓矣。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

绝嗣之家,难求谱谍。

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

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

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

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

神龙初,潜还广汉。

因侨为郡人。

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

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

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

瑰奇宏廓,拔俗无类。

少以侠自任,而门多长者车。

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

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宏大,声闻於天。

天宝初,召见於金銮殿,元宗明皇帝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

元宗嘉之,以宝床方丈赐食於前,御手和羹,德音褒美。

褐衣恩遇,前无比俦。

遂直翰林,专掌密命。

将处司言之任,多陪侍从之游。

他日,泛白莲池,公不在宴。

皇欢既洽,召公作序。

时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

布衣之遇,前所未闻。

公自量疏远之怀,难久於密侍,候间上疏,请还旧山。

元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遂之。

公以为千钧之弩,一发不中,则当摧撞折牙,而永息机用,安能效碌碌者苏而复上哉!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情性,大放于宇宙间。

饮酒非嗜其酣乐,取其昏以自豪;作诗非事於文律,取其吟以自适。

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以不可求之事求之。

其意欲耗壮心,遣余年也。

在长安时,秘书监贺知章号公为谪仙人。

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哭鬼神矣。

」时人又以公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

朝列赋谪仙歌百余首。

俄属戎马生郊,远身海上,往来于斗牛之分,优游没身。

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

时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

晚岁度牛渚矶,至姑熟,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

盘桓庀居,竟卒於此。

其生也,圣朝之高士;其死也,当涂之旅人。

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

制下於彤庭,礼降於元壤。

生不及禄,殁而称官,呜呼命欤!

传正共生唐代,甲子相悬,常於先大夫文字中,见与公有浔阳夜宴诗,则知与公有通家之旧。

早於人间得公遗篇逸句,吟咏在口。

无何,叨蒙恩奖,廉问宣、池。

桉图得公之坟墓,在当涂邑。

因令禁樵采,备洒扫,访公之子孙,将申慰荐。

凡三四年,乃获孙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一乃刘劝之妻,皆编户也。

因召至郡庭,相见与语,衣服村落,形容朴野,而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

问其所以,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

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

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

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於农夫,救死而已。

久不敢闻於县官,惧辱祖考。

乡闾逼迫,忍耻来告。

言讫泪下,余亦对之泫然。

因云:先祖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於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

坟高三尺,日益摧圯,力所不及,知如之何。

闻之悯然,将遂其请。

因当涂令诸葛纵会计在州,得谕其事。

纵亦好事者,学为歌诗,乐闻其语。

便道还县,躬相地形,卜新宅於青山之阳,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迁神於此。

遂公之志也。

西去旧坟六里,南抵驿路三百步。

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

天宝十二载敕改名焉。

因告二女,将改适於士族。

皆曰:「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

在孤穷既失身於下俚,仗威力乃求援於他门。

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於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

」余亦嘉之,不夺其志,复井税免徭役而已。

今士大夫之葬,必志於墓,有勋庸道德之家,兼树碑於道。

余才术贫虚,不能两致。

今作新墓铭,辄刊二石,一於泉扃,一表於道路。

亦岘首汉川之义也。

庶芳声之不泯焉。

文集二十卷,或得之於时之文士,或得之於公之宗族,编缉断简,以行於代。

铭曰:嵩岳降神,是生辅臣。

蓬莱谴真,斯为逸人。

晋有七贤,唐称八仙。

应彼星象,惟公一焉。

晦以麴ろ,畅於文篇。

万象奔走乎笔端,万虑泯灭乎樽前。

卧必酒瓮,行惟酒船。

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但贵乎适其所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宁审乎寿终百年。

谢家山兮公之墓。

异代诗流同此路。

旧坟卑庳风雨侵。

新宅爽垲松柏林。

故乡万里且无嗣,二女从民永於此。

猗欤琢石为二碑,一藏幽隧一临歧。

岸深谷高变化时,一存一毁名不亏。

◎元明

明,德宗时人。

◇为宁王谢亡兄赠太子太师表

臣琳言:伏奉今月七日制书,赠亡兄特进汝阳郡王太子太师。

泽下天中,宠被哀次。

昭告且毕,摧绝失图。

臣某中谢。

臣自掇咎衅,复此悲苦,更蒙饰终之恩,倍盈先远之痛。

无任屏营猥塞之至。

◎崔敖敖,建中二年进士,官太常博士。

◇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碑

地络之纪,莫宗於河;阴潜之功,光启於汇。

既略太华,浸淫中条,岳渎宣精,融为巨浸,肇有元命,元告成。

惟其润下,乃生舄卤:盐池之数有九,七在幽朔,二陂河东。

皇穹阴骘兆人,眷中土,因饮食以致其味,节和齐以调其心。

溟溟天池,实曰盐泽。

幅员百里,澄澈万顷。

元极积数,太咸为鹾。

其墟实沈,其宿毕昴;其漕砥柱,其关巅令。

后祗宝之,设以重险。

谦顺成量,涧溪攸锺。

涵风蓄雷,终古不息。

漫若山外,连为海门。

所以帝乙建社而临之,王豹迁都而据之,执其重轻,以曜富有。

在昔山泽,委於虞衡,周制无征,汉方尽干。

务其尊穑,盖用抑商。

少府所尸,均其权量。

群族自占,筑庐环之。

业传祖考,田有上下,旱理其埤,水营其高。

五夫为塍,塍有渠;十井为沟,沟有路。

臬之为畦,酾之为门,渍以浑流,灌以殊源。

阴阳相蒸,清浊相孕。

动物潜舄,蠢为陶工。

氵孚而凝,莫见其关。

雪野霜地,积如连山。

羡漫区域,归於涂潦。

泉货之广,没於齐人。

皇家不赋,百三十载。

元宗御国,四十三年,奸"阙"邱,火通镐。

嗣圣受命,以兵静之,击鼓崤洛,封尸燕赵。

却猃狁於绝漠,走昆夷於穷荒,其宸威,风动八极。

调发之费,仰於有司。

虽田征益加,而军实不足,遂收盐铁之算。

置榷酤之官,以权合经,以货聚众,画野В禁,堑川为壕,西笼解梁,左缭安邑,乃涤场圃,乃完《疒会》仓,毕其场功,以谨秋备,度土定食,止於中州,济於横汾。

爰距陇坂,东下京郑,而抵於宛。

艘连其樯,辇击其毂,终岁所入,二百千万。

供塞垣尽敌之赏,减天下大半之租。

然后传於甸人,纳於醢人,有形有散,以宴以祀,每仲夏初吉,为单而飨之。

懿夫明征,厥有前志。

中宗反政,崇朝而复咸,大历穷霖,巨涨而不淡。

诚宜命衤失,视彼封君。

先皇帝荐灵庆以号神,索氤氲而建庙。

拖诸侯之法服,锵泮悬之清乐。

籍二郡之版六百,隶於司池,故得浮荣光,结颢气,冲其德,正其味。

粒重英以表稔,花四出而呈瑞,陈陈相因,非秭载可能计矣。

贞元九年冬,天子亲祀明堂,大裘而郊。

孝道升闻,百蛮顿首。

粟帛之赉,及於鳏;庶政惟和,达於遐迩。

户部尚书裴公延龄,奠三壤之差,九州之赋。

铁鼓之贡,林盐之饶,凡晋人是输,以河中为会府。

遂表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冯公兴,推其全材,委以大计。

诏曰:「俞。

兴往哉!汝谐。

」乃驻车蒲城,以驭群吏。

分命前永乐县丞张巨源、前郑县丞萧曾率属而临之。

洎十一年秋九月,裴公薨,今户部侍郎苏公弁继之。

以冯公成绩有闻,礼任如旧。

度支又以前詹事府司直陆位知解县池,前大理评事韦纵知安邑池。

惟职方领地官之外权,惟评直守制使之成算,奸气不作,阜财有经。

十三年四月五日,两池官吏及畦户等,请勒丰碑,扬兹利泽。

感知羹之训,心游傅氏之岩;稽近之词,气对郇瑕之邑。

微臣作颂,式赞新宫。

颂曰:

浩浩灵池,冠於水行。

苍茫太阴,渗漉纯精。

惟泽在"阙",与时为程。

祸贪而竭,福俭而盈。

巨唐君临,坤顺干贞。

冥勤其官,坎德效灵。

海眼通波,河源伏脉。

千里一气,潴为广斥。

汉照临,玉绳下直。

曰雨曰风,以凝以积。

自我天产,惟其口食。

斯皇元后,乃圣乃神。

既洁浮沈,亦修明。

大礼毕举,大乐毕陈。

冯公员来,克谐神人。

登牲庙ヂ,瘗币池濒。

既醉既饱,冯公则欣。

萧张行优,陆韦德邻。

有"阙"有属,伊冯之宾。

仰彼元造,垂於无垠。

皇运天长,颂声日新。

◎王叔平

叔平,官卢龙节度掌书记、监察御史。

◇唐故监察御史里行太原王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仲堪,字仲堪,其先太原人也。

奕世鼎,纷纶葳蕤,国史家谱,详之备矣。

十九代祖西晋京陵公浑,位极台司,功格帝室,胄允枝散,遍於九州。

五代祖冲,徙居幽州安次县,子孙家焉,今则又为邑人也。

为郡右族,继生才贤,曾祖王父干,儒墨传家,以孝悌自任,故时君不得而官之矣。

皇考令仙,蕴孙吴之术,好立奇功,累以勋伐,稍迁大理评事。

公即评事府君之元子。

生而岐嶷,体备刚柔。

越在龆年,便志於学;逮乎弱冠,乃为燕赵闻人。

经史该通,词藻艳发。

本道廉察使贤而荐之,自乡赋西游太学,群公卿士,聆其声而交之,所居结辙,名动京邑。

大历七年进士擢第。

稽古之力,自致青云,所谓拔乎其萃,为山九仞者也。

解褐授太原府参军事,居无何,丁太夫人忧。

服阕,本道节使奏授幽州大都督府户曹参军,以能转兵曹参军事,雍容府寮,名检В举,局无留事,庭宇生风,节使嘉之。

俟其硕画,乃奏充节度参谋,拜监察御史,卢谌本郡,未足称荣;买臣居乡,岂云显达。

我相国彭城王方任以参佐,宏赞庙谋,略迈韩彭,幕继袁伏矣。

以为诸侯聘问,岁惟其常,妙选行人,以通两君之好。

十二年冬十一月,公奉使於蒲,春二月旋车,自蒲经途遥遥,旅次云鄙。

以贞元十三年二月三日,不幸暴殂於望岩之传舍,享年六十有四。

呜呼哀哉!自古有死,人谁不终。

公有厚德,而寿不永。

公有全材,而位不高,则梁竦悲乎州县,冯唐老於郎署,可以言命矣。

以贞元十三年二月十七日,殡於蓟东之别墅,从权也。

以其年四月六日,迁神於蓟县燕夏乡甘棠原,礼也。

不旧茔,从先志也。

次弟仲、季弟僧法源等,悲摧雁序,痛折连枝。

嗣子存,次子较,方在幼童,茹戚过礼。

子婿前乡贡明经清河张存,义感於情,眷深国士,虑绝故老,永遗志业。

刊石纪德,铭而旌之,所谓没而不朽者矣。

铭曰:易水汤汤兮燕山崇崇。

有斐君子兮穆如清风。

簪笔拽裾兮佐我上公。

直哉惟清兮允执厥中。

奉使於蒲兮自西徂东。

天胡不仁兮如何道终。

丹戾止兮启兹元宫。

青松森列兮永翳我宗。

悲壮图兮已矣,惟芳名兮不穷。

◎陈讽

讽,贞元十年进士,历官金部、吏部、司勋郎中。

◇进善旌赋"以「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惟哲王储精庶务,示人降衷。

冀一善之咸睹,俾群情而大同。

抗以高旌,式观於五达;萃兹多士,以闻乎四聪,是用去疵厉而达幽仄,和上下而宣德风。

邦有道而无隐,善如流而必通。

原夫创自尧心,变昭汉列。

参人析羽之制,有类干旄之设。

名既匪於司常,用有殊於掌节。

多通达之要会,集寰海之贤哲。

每闻致主之言,时得兴邦之说。

足以见王臣之謇謇,圣德之孜孜。

示人有作,虚已无私。

旌非善而罔进,国非贤而不厘。

遵道员来,懋德音而亲问;择阴斯止,备献替以陈词。

敷一德而见答,俾兆人而赖之。

徒美夫因事立名,教人示信。

略孤表以遥集,掩群才而得隽。

无劳负笈而来,岂必系辕而进。

於以光启帝道,辉映天衢。

陋燕昭之尊隗,小齐景之招虞。

正以居中,表宏道之在我;直而端本,知立德之不孤。

於是野绝遗贤,朝无阙典。

仰崇标而劝义,临广术而来善。

岂比夫周聆木铎之谣,汉尚石渠之选。

方今酌宪前古,肇康有人。

将葑菲而并采,俾弓旌而是陈。

故野无逃名之士,朝有俾象之臣。

举善陟明,振遗芳於虞帝;率心败德,矫覆辙於嬴秦。

然则庶绩交修,遐迩率俾。

傥片善之可录,庶无疑於室迩。

◇连理树赋

惟薰风之生物,有李之表祯。

合连枝於异,符一姓於嘉名。

交影齐密,均和共荣。

谅全德之通感,岂元和之曲成。

族坚附离,讶生植之异气;质殊合体,识天地之幽清。

考彼祥经,珍兹善价。

昭一人之有庆,表四夷之向化。

体符通理,黄中之象攸存。

义用成蹊,不言之道斯备。

盖夫灵根得地,耸质齐芳。

分条表异,合呈祥。

肤含玉润,文蔚龙章。

云交翼比,影附枝强。

庇本根於仙族,挺孤秀於仁乡。

始则分形,谓阴阳之偶数;终而一贯,表遐迩之通方。

是知元本灵种,暗符神用。

谅翦伐之为重,合拱连条。

允孚歌谣,固耳目之所昭。

并甘棠而价掩,比丛桂之香遥。

则知瑞以感生,祥由仁致。

睹政分而脉会,契人事与天意。

将德茂而精通,故骈疏而合异。

於以昭化警俗,示人不二。

岂比夫草生尧砌,空有纪於历官;芝产汉宫,徒用彰於祀事。

洎夫元律发春,东风荐臻。

齐敷连萼之影,共沐阳和之津。

想双枝於棠棣;感合体於君臣。

四海为家,岂必移根於上苑;五色敬用,固亦发瑞於仁人。

彼晋得华林,汉生广殿。

谅崇功而间出,岂谦德而来见。

愿栖托之见容,恐光阴之不荐。

◇新筑峨和城赋"以「远夷归化,边候肃清」为韵"

元侯以制敌之雄略,期方隅之永清。

得奔冲之故地,创备守之新城。

四合分形,见冈峦之表里;百堵定制,变胜负之虚盈。

云屯而霞起,忽虎踞而龙行。

倚苍壁以中绝,粘壤而外明。

将伐谋伐力,制敌投兵。

驭亭障於振策,摧氐羌於矫衡。

是知地利攸归,兵家大福。

我有巨防,师无遗镞。

神谋洞启而机张,天险载兴而板筑。

於以峦披冈削,岭门崖谷。

雉堞霜皓,丽谯云矗。

连山上捧,斗士以之增威;峭壁初严,戎王於焉恸哭。

矧夫势雄形固,师严令肃。

数万落於屈指,睇连营於寸目。

何暂费於经营,永无虞於败覆。

故能功图彀内,智出谋先。

高厚不愆乎上命,规模必合於中权。

俾夫登埤荷戟,凭墉控弦。

虏魄暗褫,汉烽不然。

仰峻隅而已偾,望悬门而不前。

惧摧锋於百胜,敢踏伏於三边者哉。

是知奇功不诈,俾殊俗而向化;善守以威,即死士而知归。

不然者,戎轻无常,兽困犹斗。

安能使犬羊埽迹,烽柝寝候。

仰新垒以投戈,覆故巢而罢寇。

是知威服德绥,不独远夷。

彼或不,我则成城以耀武;彼能怀惠,我则蹈道以贞师。

庶扃而惟永,顾咽喉而在兹。

彼周城朔方,汉得赤坂。

无制胜之明术,徒疲人以勤远。

岂比夫修武备,清文苑。

将凤沼以酬勋,伫灵台之伯偃。

◎王申伯申伯,官司勋员外郎,迁司封郎中。

◇唐故内供奉翻经义解讲律论法师空和上塔铭

天地之德至大,非风雷日月之用,不能赞其化育,而致生乎万物。

释氏之教至精,非聪达惠觉之士,不能扬其妙道,而化度乎群疑。

天生法师,克契斯义,用安一世,以垂化后云。

法师讳空,姓任氏,弱而神清,幼而不群。

年八岁,心已向佛,诚请既行,缘爱自去。

遂授经於惠云"阙一字"学景鸾,耳所一闻,亦既悬解;目所一览,又若夙习。

跪陈精奥,师皆叹异。

知"阙一字"其法,非天纵之,孰能与斯?

法师常谓弟子曰:「我静观众生,或瞽或聋,嗷嗷嗤嗤,溺於狂妄。

若智者不能扶,仁者不之慈,虽独揭厉於清源,则大圣之教,又将安施?」於是张善恶报应,驱僻邪於中正,导真如之理,解拘缚之劳,登高抗音,化所不化。

侍代宗则声仁王之文,言发而归於大中,理贯而合於至正。

故君闻而仁,臣闻而忠,推而广之,夙化斯变。

诏法师与天竺三藏译《六波罗密经》,功毕上献,天子感叹,锡赉有加,虽异方之奉斯学者,知有所本矣。

由是人教扬溢於海内,惠风渐渍於人心。

朝廷垂衣,刑措於下,其或有助乎?

呜呼!时将不幸,人其无依,以贞元十年正月十五日,告行於兴唐寺,报年六十一。

弟子惠见等,与俗侣白衣会葬,服纟襄者千人。

以其年二月四日,弟子智诚等共起塔於毕原高冈,既相与号慕不逮,自谘鄙人,刊铭於石,述其妙道,用慰永怀。

铭曰:

佛有妙法,使皆清净。

世界罕闻,色尘皆盛。

"其一"

心逐於"阙一字",情乱於性。

扇为颓风,荡然莫正。

"其二"大哉我师,降厥慈悲。

开示寂乐,破摧昏疑。

"其三"

法相既圆,色空自离。

千万大众,叹泣而随。

"其四"

大教既扬,威德"阙一字"光。

除彼烦"阙一字",化为清凉。

"其五"

功成身去,自契自藏。

铭於塔石,与天俱极。

"其六"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