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1部 卷四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1部 卷四十五 董诰等 纂修

◎肃宗"四"

◇册太上皇尊号赦文

古者父有天下,传归於子;子有天下,尊归於父。

有国所以继统,立身莫若扬亲,其义远矣。

我太上至道圣皇天帝惟皇降衷,敷於上,允文允武,乃圣乃神。

道合乎干坤,德明於日月。

奥若增崇九庙,巡谒五陵,天子之孝也;严二郊,升中东岳,圣人之表也;制礼作乐,阐学明刑,帝皇之业也;戡定多难,怀柔百蛮,霸王之功也:於是乎为而不宰,成而勿居。

神超象外之先,心契合莫之境。

释负於小子,俾承於丕构。

讨伐叛逆,绥怀四方,岂朕所能,皆圣皇之训也。

顷者亲授宝符,载锡美称,顾朕不德,弗克负荷。

君父之命,若登於天,祖宗之绪,恐坠於地。

一昨与群公百寮,庶尹众士,图惟帝载,钦若圣。

自古以来,百王垂范,文明哲,孝友宽仁,岂有如我开元之盛也。

乃稽大典,上徽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天帝。

累日诚请,不蒙许纳,至於数四,今兹俯从。

允膺天休,克副人望。

朕上迫严旨,曲被殊私,迎春之初,承奉嘉命,圣皇所赐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名以制义,亦为实宾,卑不逾尊,是昭物则。

恭惟圣造,何敢当仁?顷以鸿业载昌,有亏公议,复以大圣二字,深僭皇猷。

让非饰词,言必形泣。

承顺颜色,而宸眷不回。

祗膺宠光,乃夕惕增厉。

今惟新景命,礼洽於尊亲,诞受徽章,敬在於顺上。

发生万物,行庆其时,孚佑兆人,缓刑斯在。

宜宏霈泽,以布阳和,可大赦天下,改至德三年为干元元年。

起二月五日已前,大辟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

其两京文武官,应三司先推勘者,本罪中递减一等处分,其合放者,三司具条件奏闻。

自开元已来将相大臣,非反逆及犯名教枉法赃罪者流死,许其家人以礼收葬;其陷在贼境为其杀戮未经追赠者,据本官追赠。

公主并郡王、嗣王、郡主县主及皇五等已上亲被逆贼杀害者,各与子孙一人官,使其瘗藏;亡失骸骨者,各招魂葬;身死者,三品已上各与追赠,仍各与一子官,五品已上一子出身,六品已下量事追赠。

其元从圣皇天帝至成都府文武官,五品已上宜与一子官,六品已下超资进改。

圣皇至成都府后到官,及宁州、灵州首末扈从,三品已上与一子官,五品已上放一子出身,情愿回授周亲及亲近亦听,六品已下量与改转。

凤翔府以归顺前者,普恩外加一阶,车驾出城后,任官潜藏,不仕逆贼,即与处分。

唐元功臣,普恩外赐爵一级,身亡殁者,子孙一人加一阶。

其诸道节度下将士,三品已上与一子官,五品已上放一子出身,六品已下量与改转。

勋业高者,各委本使闻奏。

诸道留后将士,普恩外赐恩三转。

自开元已来宰辅之家,不为逆贼所者,与子孙一人官。

贼陷两京,文武常参官及诸州刺史,绝ㄕ仰药,不事叛人,为众所知者,量加优赠。

有脱身贼庭,妻子被屠戮者,委所司勘会闻奏。

其天下孝义门,各与一子官,委采访使具名奏闻,量文武处分。

其左降官,非反逆缘坐及犯恶逆名教枉法盗赃,如有亲年八十已上,及疾患在床枕者,不堪扶持,更无兄弟,许其停官终养。

其流人亦准此。

自今已后,应有以医术入仕者,同明法例处分。

天下百姓,今年租庸并放。

其百司府县诸色杂供,各宜减半。

其杂徭役非要切者,一切并停。

其天下州县,有遭逆贼攻击,坚守不下,竟以获全,其官人百姓中,有实效灼然为众所知者,宜令本道使案验奏闻,据状迹酬其官赏。

身亡殁者,重加赠。

有父母存者,仍与一官及邑号,无父母者与妻子,有一家丁壮尽被屠害者,其父母妻子,仍令州县以官物赈恤,并量造舍宇,使得安存。

其州因城陷被贼杀戮残毁者,委本道使勘责取实,各量免其二三年租赋。

自逆贼以来,有匹夫匹妇节义可称者,并旌表其闾墓。

其流亡户复业箸,委本道使与刺史勾当赈给,并与种子犁牛,仍免三年租赋。

内外文武官,三品以上各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及四方通表使各加一阶,五品已下各赐勋两转。

其刺史上佐录事参军县令,委中书门下速於诸色人中精加访择补拟。

判司丞已下,宜令所繇先於两京潜藏不仕逆贼及固疾病官中简择,资考深才堪者铨注续发遣。

皇五等已上亲及九庙子孙,有才学政理,委宗正寺拣择闻荐。

其有任伪官及掌兵马军将,能即来各还本官,仍别优赏。

其左降官诸色流移配隶安置罚镇效力之类,亡官失爵,解退放归田里,及安禄山反党缘坐,不在免限。

李林甫、王钅共、杨国忠等一房,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制后所犯,并准前制处分。

◇干元元年南郊赦文

朕闻皇天有命,皇王受之,命之为君,孝理为本。

莫不钦崇前烈,聿修裸享之仪;对越上元,式陈郊之敬。

美其盛德,《商颂》有奏鼓之音;告厥成功,《夏书》有锡之庆。

国之大事,实在於斯。

间者孽胡乱常,暴殄天物,致图书礼乐,或阻於干戈,宗庙神祗,有亏於享祀。

朕诞受明命,龚行天罚。

群妖克殄,封鲸鲵以示威;王室既宁,奉銮舆而载复。

太上圣皇天帝功格天地,道迈胥庭,思凝神於姑射,将释负於宸。

俾予小子,缵承大统,夙夜祗惧,俯尽臣子之心,亲亲尊尊,庶极於此。

是用追崇先后,建立中宫:永言孝思,感徽音於文母;俾行妇道,想降於虞嫔。

情理於是获申,人伦以之攸叙。

然后执瓒清庙,歌五圣之重光;燔柴圆丘,睹百神之受职。

复修祭礼,再备乐章,尊祖配天,不失旧物。

今大礼斯举,元符允答。

行庆施惠,尚属於阳和;出系挺囚,必当於时令。

思与天下,更布惟新,宜覃肆眚之恩,以洽雍熙之化,可大赦天下。

除反逆之党缘坐谋杀十恶劫盗临监主掌,自余一切原免。

其余逆贼元谋及胁从,今但归投,并原其罪,仍与官赏。

其成都元从圣皇功臣,及灵武元从功臣,并收两京将士,三京留守,诸道节度采访使,普恩外,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上加一阶,行人赐勋三转。

自寇贼以来,官吏百姓中,有劳未经酬赏者,委所在官长具状奏闻。

当与甄录。

天下百姓,除正租庸外,一切不得别有使役。

如缘军务所要,自令和市。

兵士有弱羸老,并拣择放。

其长安、万年两县,各借钱一万贯,每月收利,以充和雇。

其别敕索物,及供诸司并蕃客等,左藏虽给价值,奏请每引时月,宜先给两县各五十贯,贮於两市,差官专知,旋还价值。

其州府县门夫勋官,并於旧额数减一半。

其庸丁残疾人等,不须更差。

其州县官上什物,并以公廨及官人料钱,依时价和雇造买,不得分配典正。

其年支口味,宜减一半。

诸使应进膺鹞狗┊等,一切并停。

应缘南郊,百司张设,有损百姓苗稼者,委京兆尹随损多少赔酬。

所损钱物,便即闻奏。

百姓中有能行仁义,分济贫穷,免填沟壑,赖救恤者,具名闻奏,当宠以官职。

鳏寡茕独,笃疾不能自存,及阵亡人家并捐免户,州县随事优恤赈给。

百姓中有事亲不孝,别籍异财,点风俗,亏败名教,先决六十,配隶碛西。

有官品者,禁身奏闻。

京官九品以上,许上封事,极言时政得失,朕将亲览,用伫嘉谋。

才有可观,别当甄录。

草泽及卑位之间,有不求闻达未经推荐者,一艺已上,恐遗俊。

令兵部、吏部作征召条目奏闻。

录事参军,职司纠举,自今已后,宜升判司一政,以彰委任。

国子监学生明经法帖策口试各十,并通四已上、进士通三与及第。

乡贡明经准常式。

州县学生,放归营农,待贼平之后,任从常式。

二王三恪各与一子官。

内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

◇改元上元赦文

自古哲王,恭承景命,莫不执象以御宇,历时以建元,必当上稽干符,下立人极者也。

朕承累圣之鸿业,绍大中之宝位。

胡孽干纪,王师尚劳。

干干之心,岂忘鉴寐。

一物失所,每轸纳隍之忧;万邦未宁,深怀驭朽之惧。

赖上元垂福,宗庙降灵,百辟卿士,同心戮力。

方冀干戈载戢,区宇安。

每励躬於帝图,常取则於天道。

属天人叶纪,景象垂文,爰遵革故之典,将契惟新之命。

义存更始,庶有应於天心;泽被无私,宜载覃於率土。

可大赦天下,改干元三年为上元元年。

自上元元年闰四月十九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见禁囚徒,罪无轻重,常赦不免者,咸赦除之。

其与逆贼元谋,及胁从受驱使,惧法来降,并潜藏不出者,已频处分。

但能归顺舍罪,除元恶之外,一无所问。

其史思明,必能改图,束手来款,亦当洗其瑕衅,议以勋封。

内外文武官,赐爵各有差。

六军及飞龙闲厩加赐物。

其成都、灵武元从扈从,递加有差。

在外诸军,各加录赏物。

阵亡将士,优国赠。

行人家口,所在赈给。

定祸乱者,必先於武德;拯生灵者,谅在於师贞。

周武创业,克宁区夏,惟师尚父,实佐兴王。

况德有可师,义当禁暴,稽诸古昔,爰崇典礼。

其太公望,可追封为武成王。

有司依文宣王置庙,仍委中书门下,择古今名将配享,并置亚圣及十哲等。

享祭之典,一同文宣。

自古百王,钦慎刑法,盖以法者人之命,刑者国之权,苟或失其科条,固难措其手足。

顷以奸臣擅命,中典不修,造次便行,哀矜何在?自今已后,其有犯极刑者,宜令本司,依旧三覆。

庶平反之际,人谓不冤,幽明之间,理皆无滥。

又《书》称群望咸秩,《诗》曰「祀事孔明」,爰自遐代,尤崇祭祀。

朕深惟古义,必在至诚,苟德之不修,则神亦无据,故知精诚有感,黍稷非馨。

而况宋景发言,固三徙而可念;汉文深诫,为千载之明征。

事可遵行,理当变革。

有司所立秘祝之法,或移於岁,或移於人,君人之心,宁所忍也。

自今已后,削去此法,其中祀下祀,并杂祭祀等,一切并停。

其诸应合祭祀,列於常典,所用祭料,一依古制,务从减省,以事朕心。

又车服以庸,有虞盛典;威仪以等,《周礼》旧章。

往属承平,多历年所,至於公卿列位,中外在官,多以奢僭为心,流弊成俗。

宜令所司,定王公已下车服产业,各详古制及令式,作节限闻奏。

自顷戎车未息,残孽犹虞,军吏献功,务陈首级。

且四海之内,孰非王人,岂以苟从昏迷,陷在夷戮,一朝授首,悬彼藁街。

朕志在好生,悯其驱胁,其诸军所获首级,除元恶之外,一切不得传送。

又设官分理,本在安人,递迁之政,务於利用。

今寰瀛之内,兵革未清,加以时或不登,物皆踊贵,军储是急,廪稍靡供,冗官之流,固甚劳弊。

其京闲司官等,有材堪务者,宜命中书门下即类例,量资历出授外官。

王者稽古设教,择贤以理,广征岩穴,用副薪。

宜令中外五品已上文武正从员官,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各一人。

武艺文才,俱堪济理者,亦任状举。

其或文乏词策,武非骑射,但权谋可以集事,材力可以临戎,方圆可收,亦任通举,并限制到一月内奏毕。

自古明王圣帝,名山大川,并委州县长吏,择日致祭。

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旌表门闾,终身勿事。

◇去上元年号大赦文

为人上者,与众守邦。

自古哲王,惧其满假。

聪明哲,罔不在躬。

文武圣神,乃以为号。

顾予菲薄,运属经纶,一旅成师,复其旧物。

圣皇纳人寿域,游意道源,神器之重,传归於朕。

获守丕业,若履春冰,敢忘谦冲,日益招损。

欲垂范而自我,亦去华而就实。

其干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称,何德以当之?钦若昊天,定时成岁,春秋五始,义在体元。

惟以纪年,更无润色。

至於汉武,饰以浮华,非昔王之茂典,岂永代而为则。

三代受命,正朔皆殊,宗周之王,实得天统。

阳生元气之本,律首黄锺之尊,制度可行,叶用斯在。

自今已后,朕号唯称皇帝,其年但号元年,去上元之号,其以今年十一月为天正岁首,使建丑建寅,每月以所建为数。

承天陟后,稽古临人,必繇革故之源,方合大中之道。

风行县,泽被无涯钦承上帝之心,申锡苍生之庆,可大赦天下。

自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大辟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

其十恶五逆,及造伪头首,官典犯赃,法实难容,刑故无小,并不在免限。

其史朝义,若能翻然改图,背逆归顺,罪无所问,加以勋封。

自干元元年已前开元已来,应反逆连累,赦虑度限所未该及者,并宜释放。

有官者降资与官,无官者依本色例收叙。

内外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五品各加一阶。

六品已下赐勋两转。

成都府及灵武元从,普恩之外,三品已上更赐爵一级,四五品更国一阶,六品已下更赐勋一转。

眷及勤劳,俾其卓叙,每以田功在谨,农事惟勤,不有司存,何成重谷?诸州等各置司田参军一人,专主农事。

每县各置田正二人,於当县拣明闲田种者充,务令劝课。

国之大事,郊祀为先,贵其至诚,不美多品。

黍稷虽设,犹或非馨,牲牢空多,未谓能享。

今以元元孚佑,至道为心,将臻太和,不欲多杀。

礼乐殊制,孝敬同归,圜丘方泽,任依恒享。

宗庙诸祠,但临时献熟,用怀明德之馨,庶合西邻之祭。

唐虞之代,肇有九州,王者所都,文无异制。

其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三京之号宜停,凤翔先为西京,亦宜准此。

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之书。

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

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

其诸州别驾,可依旧却置。

每除京官五品已上正员清望官,及郎官御史诸州刺史,皆令推荐一两人以自代,仍具录行能闻奏。

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京文武官等赐物各有差。

自今已后,有隐欺勾剥者,宜勾当年。

若事连去年,亦任通勾。

其隔年者,不在勾限。

官典隐藏在腹内,不在此限。

其氏姓虽得之久远,有与格讳及隐疾同声者宜改,与本族望所出大姓,自逐稳便。

名山大川,明王圣帝所在庙祠,各委州县官长虔诚致祭。

天下侍老,先版授者更改与版授,未版授者与版授。

鳏寡茕独不能存立者,委刺史县令量中赈恤。

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旌表门闾,终身勿事。

赦书有所未及者,各令有司速勘会,类例条件闻奏。

◇元年建卯月南郊赦文

惟天为大,事之在明;惟圣能享,承之在德。

朕於人上,获守丕图,思大道之行,去鸿名之节。

文武徽号,存而不称,开统履端,建元叶纪。

美皆有让,言必可陈,虔告上元,致斋清庙。

恭行旧典,展礼南郊,百神允怀,上帝临我。

升闻之际,其亦可言。

昭事以诚,实膺多福。

高而不远,复见其心。

乃候发生之时,用行响劝之道。

谷出日,登大明於域中;泰山起,遍膏雨於天下。

君人临照,德泽周洽,布其宽大,岂止於兹。

宜行肆眚之恩,益广万邦之庆,可赦天下。

自元年建卯月一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

其反逆造伪头首谋杀故杀并十恶死罪,官吏及典正犯赃,为蠹既深,在法难容,并不在赦限。

其史朝义已下胁从将士,及受伪官等,弃逆归顺,因事立功,封赏之外,余无所问。

其诸色流人及左降官等,前后频有处分,并与量移。

所繇稽迟,动历年数,宜令有司,即申明前后制敕节文,速勘责类例闻奏。

其中外行业夙著,情状可矜,久践朝班曾经任用者,委在朝五品已上清望官及郎官御史,於流贬人中,素相谙委为众所推者,各以名荐,须当才实。

其内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上各加一阶。

成都府灵武元从功臣,三品已上更赐爵一级,四品已上更加一阶。

朕敬授人时,慎徽月令,庶无备极,以获休征。

自今以后,每至四孟月迎气之日,与百辟卿士举而行之。

建辰月应番广骑,三分量留一分,其余即放归营农,至建已月任依常式。

诸州刺史县令及司田参军,令设法劝课,令其耕种不得失时。

贫不支济户仍方圆处置,量事借贷,务令存立。

岁终巡按,量其功效,便申赏罚。

诸道贡献,除马畜供军之外,其余鹰繇狗┊奇禽异兽,并不得辄进。

五都之号,其来自久。

宜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

孝本天经,礼崇国典,横於四海,漏及三泉。

其京资清正员,文官五品已上,武官三品已上,并两省供奉官御史诸州刺史,并诸道节度已下三品已上,父母亡没未经追赠者,并量与追赠。

文武不坠,道宏於人,务在搜扬,俾其展效。

其诸道人中,有词学高深,兼通政理,军谋制胜,明习韬钤者,委所在刺史拣择闻荐。

京四品已上员文武官任各举一人。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终身勿事。

◇改元宝应赦文

上天降宝,献自楚州。

神明告历数之符,合璧定妖灾之气。

总集瑞命,祗承鸿休,因以体元,叶乎五纪。

其元年应改为宝应元年,建巳月改为四月,其余月并为常数,仍旧以正月一日为岁首。

受兹福应,伫以升平。

因日月之重光,布雨露之渥泽。

其天下见禁囚徒,罪无轻重,并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四月十五日昧爽以前,一切放免。

左降官宜即量移近处,流人一切放回,有司更不得辄有类例条件。

其楚州刺史并出宝县官及进宝官,量与进改。

随进宝官典亻兼等,各量与一子官。

宣示中外,宜知朕意。

◇贺内道场灵异表

今月六日,伏见陛下昭告上帝,阴骘下民,勤恤苍生,克成黄素。

况灵丹神合,秘药天成,聿修增坛,奉以行事。

肃恭展礼,飞章腾踊而入;虚空有言,圣寿灵长而象岳。

休灵感,旷古未闻。

伏望宣示朝廷,录付史馆。

◇辞尊号上太上皇表陛下顾天位这累已,推以付臣,臣又畏天命以固辞,期不奉诏。

未蒙诏许,以辱四海。

而今加之徽号,锡以洪名,既受宝符,又传神器,是重臣以不德,私臣以殊宠,岂天地之容乎,神人之望乎?臣闻礼有常尊,器不可假,名无虚立,义然后行。

顷以寇逆凭陵,京阙失守,抚军监国,事在一时;正位居中,尊无二上。

至于光天之业,允文允武,圣由天作,孝以感通,臣何有焉?此皆陛下之能事也。

曲成之惠,在慈爱而愈深;至公之道,将询谋而未叶。

伏望寝兹严命,俯遂勤诚。

臣下之情,不胜至愿。

◇辞大圣尊号并上太上皇尊号表

帝王者,天所命也;称号者,人所奉也。

惟有德克跻大宝,至圣以享鸿休,于是乎人神形容其美行,歌咏之不足,或为之名焉。

伏惟陛下干坤覆载,河海润泽,道达生灵,惠怀蛮貊。

尊九庙以崇孝,谒五陵以奉先,礼二郊以严,祠九宫以致敬。

刻石北京,以扬祖烈;泥金东岳,以告成功。

自三五以还,历选列辟,聪明文武,齐圣广渊,丕懿纯殷,孰与比议?卓哉煌煌,真圣人之表也。

夫天地至大,不能定愆伏之序;日月运行,不能正薄蚀之气。

自狂孽开衅,ㄈ扰天纪,与时消息,为人请命。

舞干羽而氛永清,垂衣裳而衽席无改,纳万姓於仁寿之域,朝百神於清穆之上。

然姑射之山,思访襄城之野,斯又臣言之不及,稽古所未闻,羲轩唐虞,何足以云。

今方推而不居,为而不有。

付臣以宗庙重器,锡臣以后王徽章,何以克堪?辞不获命,臣自奉明诏,夙夜於邑,以为名不可假,尊不可逾,敬承严旨,得为孝乎?至于所者深,所荷者大,不敢悉拒,以违天衷。

而大圣二字,得之不易,求诸故实,布在册书,伏望陛下顾兹当仁,期以制义。

今王公侯伯,卿士兆人,询谋佥同,稽首阙下。

臣敢因众人之议,成小子之志,上尊号於陛下,曰:太上至道圣皇天帝。

即命有司择日,奉行册礼。

其锡臣帝号大圣二字,伏愿许停。

如臣言可以简当,所希采纳。

如臣诚不足动天,伏当待罪,将以明授受之道,辨上下之分。

不胜臣子下情恳愿之极,伏惟陛下俯垂允许,以副四海之望。

◇再请上太上皇尊号表陛下以宗社再安,天下交泰,付臣以神器,授臣以宝符,加臣以宠章,锡臣以徽号。

君亲之义,惠下之道已彰;臣子之心,奉上之礼未足。

臣所以与王公卿士,百辟兆人,思垂裕后昆,乃悉数前美,仰陛下之行者,众星之拱北辰,悦陛下之泽者,百川之赴东海,繇是累上尊号,敢冒宸威。

陛下以无为之心,不宰万物,抑而未允,至于再三。

群情禺禺,罔知所措,一昨辛卯赐诰命曰:频览章表,恳至难违,尔宝命惟新,洪名允集,用加大圣之字,克副昊天之心。

若成命无渝,万国同欢於翊戴,傥固辞不已,吾亦未膺乎典册。

今不许谦,令断来表。

进迫严旨,何以克堪?退荷殊私,无任陨越。

小子伏受命矣!伏惟陛下允臣所请,则自下上上,日月之光昭,从上下下,雨露之恩广。

臣已询诸龟筮,备其礼物,请以来月乙巳奉上册礼,圣恩招纳,即日付外施行。

不胜恳愿之至。

◇谢进丹灶宣示史馆表臣伏奉恩命:以臣所进药器,深合天心。

伏蒙特垂褒美,令颁示天下。

臣幸以菲才,叨膺宝历,圣慈曲眷,每事忧兢。

至於孝养之宜,臣子常礼。

先意承旨,务达微诚。

不期进奉之时,偶合圣旨。

宁谓至诚能感,事近前知,以臣孝既繇衷,物自冥应,特加奖饰,许载缣缃。

在臣下情,弥增愧悚。

◇张天师赞德自清虚,圣教之实。

或隐或显,是朴是质。

静处琼台,焚香玉室。

道心不二,是为正一。

◇叶法善像赞

昂昂高士,潇洒孤峙。

却立排烟,乘霓控鲤。

果然不伐,为而不恃。

驭风泠然,与物终始。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