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鲍防
防字子慎,襄州襄阳人。
第进士,历佐幕府,入为职方员外郎。
代宗朝拜左散骑常侍,从德宗幸奉天,进礼部侍郎,封东海郡公,授工部尚书。
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曰宣。
◇问津台赋惟岁临乎甲午,余经蔡以游陈,见岿然之故台,没路隅之荒榛。
侧闻夫子,於此问津;敢问夫子,何负於人?栖栖夫子,鲁不容身,乃泫然而出涕,聊托辞以自申。
元黄之初,万物为铜,形象既著,造化无功。
匪伊无功,不宰其中。
礼乐之初,崩坏未正,诗书既出,夫子无命。
匪伊无命,不耀其圣。
向使鲁同季氏,"一作季孟"齐等田常。
贪浮之不义,忘夕露之。
岂无十室之邑,亦有三家之堂。
奚自卫而反鲁?每困穷於路旁。
浩浩其天,茫茫其野。
近不见於文武,远不逮於虞夏。
彼通津与直道,故无得而知者。
已矣夫子,时乎时乎!进皆鸟兽之群,退异沮溺之徒。
霜雪昏其大泽,荆棘秽其通衢。
抚川陆之难险,悯人世之崎岖。
方太公迷殷遇文王,伊尹迷莘遇成汤。
何夫子不遇?处昏浊而遂亡。
永追想於遗迹,遂投於寒荒。
◇歌响遏行云赋
与元气相合,与太虚相杂,此之所吐纳。
岩奇峰,蜿真龙,此云之为形容。
其有含商咀征,节其行止,以乖刺於天理。
然而天无情,道无营,四时感而运行,万物感而发生。
苟吾人之感激,遂凝思於至精,彼天地犹见应,况白之英英。
繇是溉盥心术混和天倪,权机不发,正性不携。
息真气以足踵,激清声於瓠犀。
四气既交,五声大戛。
以咽喉为管磬,以唇吻为控揭。
忽顿挫而高歌,遂盘跚於央北。
上如抗,下如坠;极高天,蟠厚地;鱼奋,鸟胜翅。
混莽渺而清泠,入虚无而密致。
彼云澶漫万族,连延一空。
出虚无以布,淹寂寥而鸿。
既如荩而如马,亦自西而自东。
歌者於是噬嗑其颐,吮吐埙篪,气调万象,口运四时。
奏羽商而寒光冽冽,动角征而春色熙熙。
声欲断而复续,若贯珠之累累。
一成而芳气初振,风篁未韵;彼云尚徘徊希微,出入无依。
若往未定,将行不飞。
再成而逸思奔壮,正声寥亮;彼云渐应曲往来,从风下上。
三成而充塞人寰,洋溢无间。
在水遍水,在山满山。
彼云忽应声赴节,雷奔雾集,前者山立,后者山岌。
力大不可以动摇,噫气不可以嘘吸。
风北不北,风东不东。
轮杳影,泱漭长空。
矗如河汉,屹若华嵩。
天轮转而不动,地籁寂而不穷。
沈悠悠之寒水,浮习习之凉风。
浮沈异势,高下万里。
愿一致於青,亦何阶而望此?及其调苦声切,歌长意深。
天乎有耳,云也无心。
果凝影而不散,为歌者之知音。
是知志同则千里而应,不同则造膝而悖。
谷为律而成暄,日因戈而不没。
苟精诚之激厉,信感应於倏忽。
则有花装ㄚ服,楚艳陈娥;妖姿腻理,慢脸横波;珊珊佩玉,粲粲垂罗。
务淫哇之巧笑,诧激楚之娇歌。
曲未离於咫尺,云已邈於山河。
假使势虽回天,力虽拔山;影则可望,云不可攀。
思欲骋庸音之靡曼,遏仙云之往还,亦何难哉?向使善亦遏,否亦遏。
妍媸一贯,邪正不分。
则善歌者望风而结舌,肯茸於哀哇之群哉!
◎王纬
纬字文卿,并州太原人。
举明经,以书判入等,累官彭州刺史、检校庶子兼御史中丞、西川节度营田副使。
贞元中检校工部尚书。
十四年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
◇代路尚书贺登极表
臣某言:臣伏闻陛下以某月日虞奉典册,允升宝位,凡在群生,孰不感庆。
中贺。
臣闻大人继明,品物皆照,圣人首出,万国咸宁。
是以殷宗恭默缵成汤之业;汉明聪哲,继光武之绪。
伏惟陛下并离开耀,体干成德;神武著乎抚军,孝敬形于主鬯。
洎受遗嗣政,正位居体,以荷大业,载缉重光,布诏号於华裔,慰人神於遏密。
此所以溥天之下,食土之毛,喜踊跃,而不知其止者。
臣守职藩镇,不获称贺,瞻望阙庭,无任哀荣之至!
◇代路冀公谢旌节等表臣嗣恭言:月日中使至,伏奉敕书,并赐臣冬衣一副。
李献诚至,奉宣圣旨,重赐臣敕书一道,并岭南旌节及告身。
殊恩荐至,列郡光生,旌旄自天,介胄增气,荣加庆外,感在惧中。
臣某中谢,臣幸承明命,出镇楚郊,忽奉除书,兼总闽徼。
捧彩牒而亲承睿旨,受命服而远荷圣慈。
仰戴俯惭,以欢为惧。
况臣名膺上将,识昧中权,豹韬无闻,龙节见授。
但欲仗於百越,震阃外之雷霆;亦示勇於三军,壮辕门之鼙鼓。
光生泽国,荣观江城。
所恨荒服犹虞,且有后命;长安更远,未赐前期。
望丹阙而心魂共惊,负鸿恩而灰粉何答?不胜感激荷戴之至!
◇代陈司徒谢敕赐麟德殿宴百僚诗序表
臣某言:支使某官奏事回,伏奉某月日手诏,赐臣以皇太子所写圣制麟德殿宴百僚诗序。
日月扬光,风动色,捧受之次,震骇失常。
臣某中谢,臣伏以经天纬地者,圣人之文;多才多艺者,元良之美。
逖听前修,旋观往册,考论盛事,罕见全能。
故汉后咏歌,有乖雅颂之旨;周储聪哲,不闻翰墨之妙。
伏惟陛下道洽帝尧,文趋系表;体阴阳之变化,与汉而昭回。
皇太子德迈生知,学资圣训;掩锺张之笔札并虬鸾以飞动。
臣特承湛恩,荷此殊锡;集荣光於外府,启重宝於私庭。
班氏赐书,既甚悬隔;马卿视草,曾未比拟。
又臣所献奉和诗,事等赓歌,情同率舞。
滥吹之音,谬尘於天听;逾涯之赏,忽降於丝言。
岂臣微力所宜负戴?非臣捐躯所能效益。
无任荣荷感惕之至!
◇谢赐中和节御制诗序表臣某言:中使至,伏奉手诏,并赐臣皇太子所写御制中和节诗序。
圣泽曲临,天文下降;日月烂其光彩,风蔚其气色。
捧读惊骇,魂守失常。
臣某中谢。
臣伏以天地有常,万物必由其化;阴阳不测,圣人能为之节。
然后垂文章以鼓天下之动,张宴乐以导天下之和。
碱五以还,盛美斯在。
伏惟陛下以道御物,以文成化;立言尽经纬之本,秉笔节阳和之中。
虽天旨元深,理绝於弥度;而睿词焕洽,义归於德劭。
文辉三象,谐同六律;迈殷汤之晨露,掩虞舜之薰风。
皇太子以聪哲之姿,篆隶之妙,鸾凤之势,锺王莫俦。
臣备守外藩,获承殊奖,荷此非常之赐,实唯希代之宝。
窥观则河汉无极,负戴则山岳为轻。
沈族捐躯,何阶上答?不胜欣感之诚!谨献应制诗一首。
章句疏芜义理鄙浅。
君唱臣和,欢逢宴镐之时;滥吹徒歌,辄效钧天之末。
尘渎旒,伏深战惧,无任祗惕之至!
◇请停征浙西杂罚钱疏
惩人吏,皆是罚钱。
格式:正赃流徒合免。
况多杂罚,身已当辜,纵有欠系,仅存家资,估卖荡尽。
以至苛至切,比年犹征不得。
臣自发上都,烦言载路,及到所部,有所传闻。
臣谬寄方隅,特蒙天造,奉辞之日,亲承德音。
今臣开辟田畴,安辑黎庶,岂敢流毒无告,勤人自容?特请停征,以绥下土。
◇对庶子牲祭失礼判〈得庶子为大夫以上牲祭,其家人告其失礼。
辞云:宗子为士,不可以贵就贱。
〉霜露孝思,朔月殷祭。
申茯爵禄,格以祖考。
苟或违经,是同匹嫡。
相彼庶子,命为大夫。
体异承祧,位逾齿族。
固令奉其常祀,从以大宗。
献上牲於岁时,称介子於工祝。
使亻爱然之叹,不绝於声;如在之义,复存於目。
乃点於祀典,越我颠毛。
恃肥盾之牲,或将或肆;系丰盛之黍稷,于豆于登。
假祖祢之恩,二重实疑於夫子;窃尝之荐,三庙奚取於私家?仍闻就贱之辞,岂听如流之责?实诬之祭,人何以观。
◇对士祭判
〈为士杀犬豕,或人告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不身践。
诉云:有故准礼不坐。
〉
礼以制人,命以防止欲,是彰品秩,无取僭差。
苟丰约之不逾,於德义而斯美。
乙周行已置,忝曰王臣,班列尚微,盖为元士。
曾靖恭其位,不亏庄敬之文;当官而行,既不越於时式。
执礼以动,亦何恤於人言?属霜露既零,春秋匪懈。
爰修飨,祀载展牲。
近彼庖厨,虽则践於血气;洁兹犬豕,颇亦荐於夫"疑"膏。
既称有故而杀,难议不经之科。
或人词游,宜以丽法。
◇对县令有客判
〈县令有客,吏贺皆往,或遗贺钱,万人告其受赃。
辞云:其实不持一钱。
〉
宾实有礼,将存执贽之仪;相在於堂,爰司主进之务。
惟彼县尹,是亦为政。
诗恺悌以字人,需饮食而肃客。
宓琴多暇,偃室常闲。
将有四方之宾,用致万钱之贺。
彼吏人而迭进,伊或者以员来。
财非摭实,词则夸诞。
稽诸汉史,且曰大言:详乃吕刑,宁闻默货。
哂无状而即可,验受赃以谓何?
◎卢正已
正已字子宽,初名元裕,代宗赐今名。
元宗幸蜀,命典通义、唐安二郡,累迁成都尹剑南节度采访使太子宾客。
大历五年卒,赠太子少保。
◇请定杖法奏
准式:制敕与一顿杖者决四十,重杖一顿者决六十,无文至死,式内自有杀却处尽等文,即明重杖只合加数。
京城先因处分,决杀者多,一死不可复生,望准式文处分,或决痛杖一顿者。
式文既不载,亦请准杖六十例不至死。
◎史元璨元璨,"《新唐书》无璨字"上元三年官太常博士。
◇议"上元三年十月"
按《礼·纬》:「三年一,五年一。
」《公羊传》云:「五年而再殷祭。
」两文虽互,其义略同。
《礼记正议》引郑元《志》云:「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薨,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於太庙。
」《公羊传》云:「大事者何?大也。
」是三年丧毕,新君二年当,明年当於群庙。
僖公、宣公八年皆有,则后去前五年。
以此定之,则新君二年,三年。
自尔已后,五年而载殷祭,则六年当,八年当。
又昭公十年齐归薨,至十三年丧毕当,为平邱之会。
冬公如晋,至十四年,十五年,《传》云「有事於武宫」是也。
至十八年,二十年。
二十三年,二十五年,昭公二十五年有事於襄公是也。
如上所云,则已后隔三年,已后隔二年。
此则有合《礼》经,不违传义。
谨议。
◎李勉
勉字元卿,郑惠王元懿曾孙。
从肃宗於灵武,擢监察御史,累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岭南节度使。
大历中进工部尚书,封国公。
德宗立,加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中元年检校左仆射,充汴宋滑亳河阳等道都统,四年以司徒平章事征,罢为太子太师。
卒赠太傅,谥贞简。
◇厨院新池记"谨按是篇一作李华"
遇知已而用者,匪唯於人,物亦有之。
初厨院因前池余派,浸润坳堂,数步及ニ,才供厨饪涤器而已。
邑大夫南阳范,迹累人群,心在遐旷。
每休沐之暇,访道山林,见其有天造池沼之形,而遂为沟渎。
乃命黄冠等颐指广袤,凿周宇下,骈石以涯之,蓄流以深之。
清澜忽平,秋阴满院,执爨无欲清之仆,挈瓶无汲深之劳。
不造机事,而功赡於物,范公实所谓新池知已矣。
静胜则道纯,境幽则神完,予与吴天师采真洞府,朝夕窥临。
莹澈心胆,滑昏潜遁,事苟惬於心,则与登姑苏望五湖而齐矣。
故因碑籀余地,刻而志之,犹诗人有泌泉之作。
大历五年岁号上章阉茂八月一日记。
◇滑州新驿记
滑台旧驿,天宝丙申岁逆臣盗国,师竞而焚。
滑台四衢,通於四海。
夷貊奉聘,诸侯觐王,有迭骑击毂,填郛翳术之日也。
或寒Ё凝血,或炎赫铄肌,疲心躁愤骈立无寄。
刚塞者多气奋盱衡,温愿者犹神忿吐息,虽远馨醪膳,腐积菽槁,小吏夏执轻Ψ,冬备重裘,厌用无所,曷补馁殆。
常惕惕祗惧,终氵胥氵胥议繁,亦有吟愤作诬,口吻震发者。
幕客请余构驿传以备政,县吏请余广驿传以息责,遂命试光禄卿兼同州别驾裴万以恪以干,俾主剞劂圬墁之工。
授其意曰:无尚雕木之异,无荣饰土之奇,揆时勿夺,详费就简。
惟疏楹楝,将违暑也;广庭庑,将达风也。
取宁体之用,去娱目之奢,彤彩为文,刻像物,有益劳费,岂利荫庥?况玩巧荡神,夸丽逾度乎!及息役休工,阅成度费,则万祗懔不堕,余诚素不违。
乘轺之宾,无或嗤余不效徐湛之风亭月观之盛也。
大历甲寅岁领先月二日记。
◎李阳冰
阳冰字少温,赵郡人,宝应元年官当涂令,终将作少监。
◇对元日悬象税千亩竹判〈甲悬政象之法阙下,金吾不许。
曰职在佐天子以平邦国,浃日而敛之。
又乙家渭滨有竹千亩,京兆府什一税之。
辞云:非九谷。
〉司马之职,悬政一时;封君之富,比竹千亩。
高标魏阙,事昭晰於周官;近数渭滨,理详明於汉典。
所以平邦国之度,通货殖之宜。
传称百王,其道不易;著乎三代,厥义难渝。
方今区宇义宁,刑辟不用,百工以理,庶绩其凝。
实由悬法有孚,执古以道;宁从变俗之礼,以紊守官之政。
敛在浃日,孰云其非?至如什一而取,井田遗制;九谷之外,均输未闻。
苟修篁之可率,且丹橘其何赋?金吾不许,实懵大猷。
乙也有云,雅符旧典。
两端是扣,自言斯折。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
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
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
缅想圣达立制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
於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於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於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於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礼;於鬓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於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於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
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气象,备万物之情状者矣。
常痛孔壁遗文,汲冢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
蔡中郎以丰同丰,李丞相将束为宋,鱼鲁一惑,泾渭同流,学者相承,靡所迁复。
每一念至,未尝不废食雪泣。
揽笔长叹焉。
天将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
皇唐圣运,逮兹八叶,天生克复之主,人乐惟新之令。
以淳古为务,以文明为理,钦若典谟,畴兹故实。
诚愿刻石作篆,备书六经,立於明堂,为不刊之典,号曰大唐石经。
使百代之后,无所损益仰明朝之洪烈,法高代之盛事,死无恨矣。
阳冰年垂五十,去国万里,家无宿舂之储,出无代步之乘。
仰望紫极,远接丹霄,若溘先犬马,此志不就,必将负於圣朝,是长埋於古学矣。
大夫衔命北阙,抚宁南方,苟利国家,专之可也。
伏望处分,令题简牍,及到主人,寒天已暮,暗烛之下,应命书之。
霜深笔冷,未穷体势,傥归奏之日,一使闻天,非小人之已务,是大夫之功业。
可否之事,伏惟去就之,阳冰再拜。
◇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
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所为著述,言多讽兴。
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染陈宫掖之风。
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
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畜道义,何以及此!」置於金凿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
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
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
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
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
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於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邱耳。
阳冰试弦歌於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
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藁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
论《关雎》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
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它人焉。
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缙云县城隍神记
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褥焉。
有唐干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祈於神。
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
」及期大雨,合境告足。
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於山巅,以答神休。
◎恶溪铭
天作巨堑,险于东南。
岌邱阚呀,苍山黑潭。
殷云填填,怒虎。
一道白曰,四时青岚。
鸟不敢飞,猿不得下。
舟人耸棹,行子束马。
知雄守雌,为天下蹊。
ピ赫如此,人将畏之。
水德至柔,狎侮而死。
畏而不死,宁取於彼。
◇庶子泉铭
贤哉宫相,牧此滁上。
政成务简,心闲迹放。
探幽近郭,选奇迭嶂。
疏石导泉,飞流泻涨。
蓄泄潭洞,空演漾。
澄注县瀑,千名万状。
能谐吏隐,吻合意匠。
退食自公,尔和予唱。
遗检舍局,体逸神王。
勒铭层崖,来者斯尚。
◇忘归台铭
迭嶂回抱,中心翠微。
隔山见川,沟塍如棋。
环溪石林,春迷四时。
曲成吏隐,可以忘归。
◇龚邱县令庾公德政碑颂"并序"
荀藐古之良宰也,榆次碣之。
庾公今之贤百里也,龚邱颂之。
姑无其能,孰"阙三字"议者谓庾公之政尤矣。
公初告群吏曰:「昔孝宣忧元元,以为经国致理,先乎令长。
」乃择郎官御史,出宰县邑。
我自任城尉骤居五百石,非才何以当之,誓务整苏疲人,祗若明命。
乃崇礼让,省刑罚,纾力役,辟土田。
宣慈务宽,训俭示德,润作时雨,和为春风。
於是齐鲁丕变,井闾咸复,三载考绩,一方归最。
都督兼侍御史清河张公曰:「昌,牧伯之贤也。
训俗驭官,劝直沮枉,述职之地,类能称之曰:「方诸爽气,日暮更清,比之松筠,岁寒转茂。
」题以上下之目,出乎群萃之表。
百城千里,异声同欢曰:「以伯达之良牧,赏次孙之茂宰,宜矣。
」公名贲,字文明。
其先颍川人,成周之时,世为掌庾,因以命族,公其胄焉。
公之考曰钦嗣,为衮州别驾。
王父曰元汪,为寻阳令。
曾王父曰师则,为蜀王文学。
楷模继代,黾麟接武。
大历中,邑老彭滔等三十五人,以公亡攵柔之大,咸愿刻石裒美,申於元戎,元戎允答。
县人以阳冰与公周旋,备详德行,俾之作颂,多愧能文。
辞曰:
於穆庾公,宰字之良。
化洽百里,风扌卤一方。
邑老上请,愿言颂德。
元戎嘉之,金石乃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