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4部 卷三百九十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4部 卷三百九十八 董诰等 纂修

◎卢昌昌,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坐於左塾判

〈里胥坐於左塾,邻长怒而逐之,县科无礼,邻长诉非失。

人最物灵,道由学立。

诗书礼乐,列圣巨儒之教行;孝慈忠良,父子君臣之义备。

是以国学宏建东序西序,乡校大起左塾右塾。

闻诗以言,执礼而动,遵夫子之善诱,仰先师之至德。

里胥末役,乡人是赖。

公门鞠躬,未彰於嘉躅;黉塾促膝,便乖於令典。

苟兹无礼,胡异有皮?邻长逐之,允谓宜矣;县曹专断,窃未得诸。

◇对吊服加麻判

〈甲乙二人所受学师亡,皆吊服加麻。

甲出有所之则,乙居则,出则否。

县司科甲乙不合为师制服,并不伏。

〉惟甲惟乙,夙庇唐封;如琢如磨,服勤师训。

自凝情於竹素,将比色於朱蓝。

既而逝水方惊,梁木其坏。

微言已绝,先师从召於鹤书;素业无凭,弟子空思於序。

闲阶寂历,泣对履綦;旧宅凄清,愁闻丝竹。

爰制,以报师资,虽乖心丧之仪,未失礼经之意。

何者?宣尼既没,子贡为庐;郑生云亡,叔然制服。

往哲不贻伊诮,县司何遽见绳?请宽二公之愆,无滥五刑之法。

◎元承先

承先,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无夫修是堰判

〈河南诸州申无夫修理是堰,请与之平价,仍免外徭。

省司以为兴平价则官无所供,免外徭则公事废阙,不之许,州诉人实阻饥,恐不及冬成,至春复桃花水为害。

备豫不虞,古来善策,随事兴理,今亦宜然。

於廓长河,邈界中国,来万里之外,历数州之间。

荣光载浮,竹箭长下。

千里作曲,呈瑞马以出图;三日成霖,或迷牛而为害。

永言诸郡,夹河之ヂ,尧水屡逢,娲灰未止。

俾太守沈马,空竭精诚;将军负薪,犹劳太息。

则必土功展事,金是爰起,匪用齐人之力,孰免为鱼之叹?恭闻汉事,以蠲六月之徭;大哉圣朝,实平百姓之价。

公家之事,知无不为,苟利於人,胡为不可?省司所见,未窒盈庭之辞;州诉宜从,可塞如川之口。

◎牛上士

上士,泾阳人,太常博士耸之父。

◇狮子赋"并序"

上士曾读《实录》:贞观九年,西域进狮子,秘书监虞世南献赋,前史美之。

窃谓虞公博物洽闻,诚则可重;瑰玮倜傥,或非所长。

欲精体物,乃赋其事:

穷汗漫之大荒,当昆仑之南轴;铄精刚之猛气,产灵猊之兽族。

指千里於崇朝,逾铁山而往复;非取俊於熊豹,岂方姿於《虎》?故其方颐蹙额,隅目高眶;攫地蹲踞,腾空抑扬。

簇拳毛以被颈,缕柔毳以为裳。

逢之者碎,犀象闻而顿伏;值之者破,雕鹗不敢飞翔。

哮呼奋迅,ㄦ腾振;掌扌攒铍,口衔霜刃。

怒双睛以电射,揭一吼而雷震;似乌获之摧锋,疑项王之入阵。

及夫朝晡未食,鼓髯奋力;后劲双寅,前张阔臆。

蹉殊榛以傲睨,跳绝梁而翕;倏横噬而风驰,乃掉尾而雷息。

口裂奔ァ,足捎狂兕;猛虎摧於掌握,豪猪碎於牙齿。

既饱饫而心和,乃宛颈而帖耳;彷徨於金河之外,生长乎葱山之裹。

嘉此兽之奇杰,邈乔劲而殊材。

随马牛而内向,顺讴歌而来;逾乌城之积阻,献龙阙之崔嵬。

资译人之纳贡,弭雄心以效能;何虞者之维絷,惊牙爪之可怖?顿金锁而长縻,闭铁牢而永固;悲此生之窘束,怀旧国而愁慕。

虽食肉於当年,思尽力而无路;羡文豹之掎鹿,美韩卢之逐兔。

伊薄技之见收,而伟材之不顾。

闻夫天以煦育为施,草木皆春;帝以惠训为施,猛戾皆仁。

夏后氏扰骊龙而伏早,轩辕氏熊罴以佐人;此奇兽之为用,岂无用而来驯?何不校之於搏击,投之於绝伦;而使之郁郁於穷槛,区区於后尘者乎?

◇古骏赋

寒关月壮,羽书南向;虏马秋肥,胡兵犯障。

烽夜惊,候马相望;云横朔塞之前,雪满天山之上。

於是天子按剑,将军事边;雷驱甲卒,直指幽燕。

风蓬蓬而出海,波漫漫而腾天;当雁门而北上,薄龙沙而左旋。

既而汉虏齐兵,三军合阵;虹旗扫,鼓声雷振。

奕奕熊罴,森森锋刃;或左提而右拂,乍一留而一进。

则有侠少[B271],雄驹捷疾;耳若插,颅疑削出。

金镳以弄影,控铁衔而膝;始じす以舞风,忽略而追日。

蒙具装,择组练;杂然一往,鼓仆旗旋。

足不得摇,目不得眄;超腾绝壑,走及奔箭。

疑隔汉之流星,似披云而出电;左贤为之胆慑,骨都为之颔战。

飞奔肃肃,恣意驰逐;宛若游龙,行如惊鹿。

左右披靡,东西往复;沟蹙汗以朱殷,毛拂霜而猬缩。

萧条万里,顾盼翘陆;横塞上以长嘶,余声振於山谷。

况乃项籍英雄,驱驰冠戎;旗翻落日,剑倚长虹。

惜良骓之不逝,歌美人於帐中;摧拔山之气泄,指乌江而路穷。

遂使毕会战场,挑身锋镝;人控马以腾踊,马随人而奋击。

转足生风,尘无迹;跳山超涧,冒刃冲敌。

突围则汉将奔波,怒目则追军辟易;遭楚王之不利,当壮年之虚掷也。

别有渥水龙媒,朱旄逸才;双瞳日耀,五色花开。

逢汉王之弃置,吴坂以徘徊;思效技於金埒,愿追仙於玉台。

怀玉台兮伤远道,朝朝暮暮衔枯草;千金买骨君傥知,百万交钱犹未老。

垂两耳兮伏盐车,倚双兮惭蹇驴绊;权奇而不用,空倜傥其焉如?

◇对归胙判

〈甲监享,以胙归,父而祭。

祀祭以神,官司执事。

昔者由也,曾陪季氏之庭;孰谓鄹人,每入鲁侯之庙。

甲既策名朝列,监享严。

刚鬣柔毛,不作庖人之馔;白茅醴酒,遽闻归胙之荣。

食美思亲,无乖孝养;余有祭,暂越礼经。

柴也之愚,虽闻小过;参也之鲁,何妨大伦?以礼许人,则吾岂敢?弃瑕录用,将子有闻,论情虽欲薄言,与进未宜深责。

◎窦

,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漏赋《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

」故备以人事,法乎天时;定损益之道,察盈虚之期。

嗟岁运兮倏忽,眷年容之逶迟;景苒苒而难驻,晷铢铢而在兹。

盖以重金壶之器,建铜史之司;致用久而不易,循环因而可推。

尔其漏之所作,漏之所托;至精至微,惟寂惟寞。

水滴沥而潜响,箭差池而靡错。

俯通轩禁,上应寥廓;亘千门兮连万户,左彤阶兮右丹阁。

乱微唱於晨鸡,杂幽声於夜鹤。

清清泠泠,日殷鸟星,送春漏於重扃;赫赫,时方祝融,传夏漏於深宫。

的的绵绵,明河烂然,耿秋漏於凉天;暗暗阴阴,浓氛郁沈,转冬漏於寒林。

观夫修短之意,见乎造化之心;信晷刻之道广,知挈壶之用深。

故能度量万物,均分四序;既不忒於盈缩,亦无差於寒暑。

顺之则千载可通,逆之则寸阴是阻;应乎日月,合乎律吕。

盖漏亡则时昧,漏存则政举;实邦国之是务,谅枢衡之所与。

悲夫天转气流,人生悠悠;景有亏而有满,时或沈而或浮;耻功名之未立,惧容华之先秋。

所以怀宝献玉,弹冠振裘;歌圣明而不已,亦休暇於林邱。

◇对吏脱帻判

〈得丁为吏,脱帻挂县门而去,断不应为。

喧寰易扰,野性难驯,鸿鸾不处於俗中,珠玉自生於尘外。

丁至情无欲,含章寡词,琴书未入於山林,刀笔久劳於郡县。

清风忽至,白意多,拂衣不留,挂帻长往。

陶潜之美志斯在,疏广之芳猷未歇,幽谷归来,高山可仰。

州司牵於常法,责以诡时,欲处伯鱼之刑,实恐冶长非罪。

◎李黄中

黄中,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丁受田,兼种五菜,吏税之。

丁云在外,田稼不善,诣郡。

科吏,吏固执合税,久莫能决。

廉察使按郡守,令不行。

〉王者域人,是制庐井,丁之受地,用给公私。

以耕以耘,穷筋力於岁月;是是{艹衮},惨容鬓於风霜。

犹旨蓄以御冬,虑艰食而为馑。

汉阴抱瓮,殆欲忘怀;於陵灌园,庶乎自适。

虽屋粟兴税,园廛有征。

而田急民,已阙三时之务;诚邦家有赋,焉取五菜之供?恐非民之未宜,将责吏之为当。

还同履亩,郡令谁可封行?请效埋轮,廉使即当隼击。

◎魏ピ

ピ,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津吏告下方伤水判

〈得津吏告下方伤水,请毁左右是,水工景固争。

决河之虞,备闻前载;是防之设,厥务匪轻。

故得其宜,则俗除垫;如失其道,则人受沈沦。

由是禹得元圭,汉陈白璧,古来所慎,宁其怠诸?且将毁右是,则左是不理,下方之弊,为患将深。

汉代成规,自宜遵奉,不达旧载,昧於物宜。

轻此毁除,未闻其可,水工之议,谓得通方。

◎王利器利器,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举抱瓮生判

〈河南东道持斧举抱瓮生,或告云矫州,科生妄罪,不伏。

大道潜运,群动无心,明王德孚,庶物适遂。

由是山栖谷隐,常有居巢之人;鬻蔬灌园,时闻抱瓮之叟。

属旒冕侧席,载勤於梦卜;绣衣持斧,博访於邱园。

皇华以知无不为,诚朴略之可尚,或人以多闻博识,明混沌之非真。

迹初兆於行藏,事有同於倚伏。

举者纵非折衷,犹或献芹;科者贵叶平反,无疑棘。

愚之寡见,告记为宜。

◎王惟孝

惟孝,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升高判

〈解式与长年行,因升高不从所视,遂杖之。

式诉,州断斗论,省科失入。

先王设教,各有等威。

君子盛仪,必修德礼,苟昧斯道,时谓不钦。

解式妄人,不若厥训,徒守尊卑之位,终乖敬让之节。

不从所视,实曰愆仪,或人杖之,事亦奚爽?州曹丕蔽,因噬腊之遇毒;省司失入,觉从之词游。

罪自己招,云谁之咎?请当从礼之罚,勿听无稽之诉。

◎王希明

希明,开元时人,自号青罗山布衣。

◇太乙金镜式经序

太乙,天帝之神也,下司九宫,中建皇极。

钦若则彝伦攸叙,怠弃三正,错乱五常。

黄帝以惠迪吉,而为五帝之圣;大禹戒从逆凶,而衍九畴之文。

炎汉高祖受命,张良秘金刀之录;吴主争权,刘演炎旌之祥。

神用於不言之载,睿化於无为之间;闭户而休咎自征,拂鉴而毫皆极。

非至精妙物、执契於混沌之始者,又何足以知之?爰发上元,迄是帝载,几千年而一圣,数百年而一贤。

得奥隅有登龙之喜,窥闭键若重关之隔。

沿波独往,泛沧海而不归;讨本穷源,峙孟门之崭绝。

至於计神审物,天目司奸,一三置将之数,四六对绝之气。

掩迫孤单,开杜七精,罗交较,以八节占水旱,九州言吉凶,五将定主客。

亦犹兵戈胜负,邱明受经而作传;见非公谷,子夏师圣而序《诗》。

复殊毛鲁,学而时习之,攻乎异端,笑他人未工,忘乎已拙,以蠡测海,以管窥天。

心见之外,愚衷未尽,或指陈实录,或诞锡嘉名。

正二局有阴阳之殊,纠六壬附时计之谬。

淮南分野,纵博我以多闻;黄道日躔,竟有疑而则阙。

源流则广,枝叶扶疏,狐裘同士荐之风,玉石抵昆山之鹊。

虽亿则屡中,时自贤於仲尼;而谋之不臧,且推过於季氏。

风国之事,多惟惭德。

伏惟开元皇帝陛下明极稽疑,睿圣作范,察璇玑以齐七政,制礼乐以穆百揆。

明太乙之威神,封泰山之能事,高祖万古,名言谓何?神嘉承日月之照,荷覆帱之广,参诏赐於金马,观秘籍於兰台。

嗟此式经,有乖微旨。

乃上稽天象,中迹算术,下统人事,旁观岁时。

考帝先於神女之符,历载纪於苍颉之笔。

甲乙之终数,宫元之往复,奇偶之二算,胜负之八门,与人法式之愆,阵图水火之失,礼乐不兴之论,周字狂简之文,或义通而即流,或理僻而便削,皆考经义,以一贯之。

穆若蕙畹,声如玉振。

夫诗对惠连,取得嘉句;笔因乐广,便至能文。

万殊皆极而同归,独见忘言而既验。

校之以元纪,又精之以日时,代谋於述作之前,总括於天人之际,会披览得意之妙,动契合如神之在,亦旷代之能事也。

经凡十卷,名曰《太乙金镜式经》。

若笔削后於孔明,用贤则子房升堂、风后入室、宋琨、乐产、李淳风属,可座廊庑之下。

如以尔言过矣,将俟来哲。

◎赵,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乡贡进士判

〈乡举进士至省,求试秀才,考功不听,求诉不已。

乡大夫之兴贤能,大司徒之论俊造。

既升司马,又告诸王,天府拜而已登,内史职为其贰。

周云进士,汉曰秀才,在今日之区分,非曩时之名数。

文艺小善,进士之能;访对不休,秀才之目。

美彼良士,贤乎我师。

以穷乡之莫知,徒举其小;庶会府之达识,即致其大。

亦犹鲸鱼之鼓溟海,叹蹄涔之暴鳞;骅骝之局中庭,望朔而骧首。

考功自可表其秀杰,拔以殊伦。

纵常式之文,不岁登其尤异;急贤之地,宜日新於进才。

闻言不听,斯为蔽矣,试可乃已,何至是乎?公使湮沈,坐令求诉。

◇对鬯酒不供判

〈太常申博士请郁鬯酒,光禄以久无匠人,且金草不知所出,不造:祠部亦以为礼有沿废,不允所请。

寺执见著唐礼,岂得不行?祠部云:籍田准令,兼给廪牺。

籍田今或不供,牺亦废用。

酒无郁鬯,於事何阙?寺犹固执。

雍穆清庙,芬孝祀,为酒为醴,以以尝。

执鬯玉之黄流,香郁金之美草,观灌禺若,居歆孔明。

郁人是供,鬯人联事,司樽彝之筑鬻,赞宗伯之裸将。

自周道崩离,礼籍咸灭;汉仪草创,祀典多。

有徐生之为容,非如叔氏;虽匡衡之复古,未及周监。

其后浸微,不资沿革。

奉常执典,同制氏之铿锵;光禄莅祠,无大酋之湛饣喜。

莫行其义,徒纪斯文。

皇圣时乘,官人则惠,礼司皆好古之英,博士有表微之职。

将尽善而论德,固大道之中行。

岂可以沿废为言,积习而惑,未辨方志,不监匠人?何荆州之包茅,独供王祭?有卢家之兰草,不入国香。

惟昔肆师,位同祠部,无为大祭之佐,不若君子之言。

又以籍田,明乎甲令,去礼经之逾远,类俗吏之所为。

且甸师之给神仓,洁粢以供鬼享。

虢文谏,千亩之籍,崔实刺数亩之耕。

亦曰文存,不当礼废。

使唐礼不备於周礼,牺牲苟供於廪牺。

既慢乎粢盛,仍拒我郁鬯,宜投棘署,俾解星郎。

◎蔡景

景,开元时人。

◇述二人德道行记

大德檀越门徒,情深道义,惠灯传照,朗晤心灵,示诲之恩,碎躯难报。

今瞩赞佛之次,述二师之至诚,辄申毫末之辞,式颂弥天之德,庶望将来君子,知三宝之住持。

敬题行记,书之如左:

法师义纟弘,字宏济,东魏邺城人也,俗姓张氏。

年七岁,依"阙一字"马寺"阙五字"息兹弟子天纵英灵,聪惠明哲。

文明初岁,落染衣,住《共谷》谷寺。

勤於艺业,内外俱赡,解行双美,妙善悉昙。

奉敕征"阙五字"二京翻译。

於是参详圣旨,"阙一字"阐梵言,译《金光明经》、《萨婆多律掌珍诠》等三百余卷。

并诠辞证义,笔授缀文,又补充"阙一字"僧统司修堵小组检校。

寻被抽入荐福寺满世大德,百坐讲说,频登胜席,殿庭论议,擢以令名。

法师学海宏深,辞林迥茂,阐扬"阙二字"名播二京。

其时僧众咸号法师东魏大乘纟弘矣。

又补京慈悲寺都维那,复於内道场佛光殿转经行道,面奉"阙六字"菩提迎接经像,至干ヌ罗国,迎得三藏邬帝弟婆将真容画像廿铺,舍利千余粒、三藏梵本二部。

至京闻奏,圣"阙一字"严驾"阙二字"法师驰驿王城,方穷异域,往来四载,途经一万八千。

供奉二朝十有三记,前后敕赐法衣道具,随得转施,不以自资,"阙二字"之怀无以加也。

觐省重奏,请归"阙一字"道俗钦风,屈为《共谷》谷寺主。

其时州将贺兰温,六条儒雅,八正居怀,辍"阙一字"寺"阙三字"补充大寺法师教授。

於是宣扬妙旨,成庶品之津梁;演畅微言,启含生之耳目。

众又举法师以为上坐,纲纪寺众,"阙六字"准敕再涤释门,甄明戒律,重补充清涤上座。

法师精勤摄念,策励持经,《维摩》、《法华》,日诵一遍,戒定惠解,讵测浅"阙五字"式题斯记。

法师干寿,字崇诠,义纟弘同郡人也,俗姓李氏。

年廿岁,依化乐寺崇"阙一字"法师为传法弟子。

学《法华经》、《惟识》、《俱舍》、《因明》等论,皆理极精微,妙穷法相。

证圣之岁,剃落披缁,住《共谷》谷寺,奉别敕补充当寺教授。

法师於是广演谈元,深攻理趣,威仪肃物,雅操超群。

又补都维那,纲纪众事。

利益常住,轨范僧"阙一字"修复伽蓝,咸皆壮丽。

故得宝坊金地,月殿重明,严饰山门,光扬佛日。

缁徒济济,士庶锵锵,三宝郁兴,四众攸仰者,其惟法师住持之德也。

又以崎岖山路,剪拓修夷,枯涸川原,疏泉汲引。

哀矜物类,济乏无,悲敬双修,广行"阙一字"舍,此皆法师大悲之行也。

又乃天资妙"阙一字"巧惠殊伦,智用合宜,动中规矩。

内怀至孝,无忝所亲,生事爱敬,死事哀,是谓孝道毕矣。

恭穆仁慈,谨敬谦"阙一字"是谓礼仪备矣。

未有已任孝别起津梁者哉!故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法师志崇清净之福,以报鞠育之恩,神用研精,敬"阙二字"室。

於是依山构宇,备设堂仪,凿石疏"阙一字"宏开洞室。

池引八功之水,炉焚六铢之香,七物咸珍,众事周赡,长时供养,通浴圣凡。

法师四摄利生,三悲鬻"阙一字"融心二谛,观照五停,积德难量,解行弥广。

略陈纲纪,题斯纪焉。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

原夫至道寥廓,等寂寞以无言;真智如如,湛然"阙二字"之外;应权变化,运神用於无边。

至於无生之生,示现非相之相,洒甘露於尘界,普洽四生;转法轮於大千,哀矜六趣。

"阙一字"大悲"阙二字"孰能预於斯焉?我大师造化神功,此地多形胜之所,金门梵响,振万古之音声;《共谷》谷伽蓝,树芳因於亿劫。

邻兹福阶之"阙二字"灵瑞之幽岩,仰瞻鹫岳之峰,俯接祗园之地,非直溪谷幽邃,抑亦圣迹昭然?康哉大哉!故无得而称矣。

爰有遗法弟子义纟弘、干寿等,宿乘妙业,俱崇胜因,禀质天资,人灵特秀。

惧暴流之叵度,建爱渚之津梁,"阙一字"乃运用奇功,依岩起塔。

雕龛镂室,穷匠"阙一字"之神;绮饣芳庄严,竭工输之妙。

望之如日,自有昭昭之晖;仰之如天,非复苍苍之色。

大千世界,悉现於宝盖之中;应化三尊,处"阙一字"思议之一室。

梵宫晃耀,此乃非殊;相好圆明,光同月爱。

恐桑田变海,陵谷俄迁,用纪微功,刊兹贞石。

其词曰:

邈矣大圣,耀质金躯。

三身化现,四智如如。

不生不灭,非实非虚。

有无所有,无无所无。

"其一"真容毫相,光流月爱。

常游十方,恒在三昧。

示入生灭,无星无碍。

脱屣嚣尘,超然物外。

"其二"粤我三尊,惠力难量。

慈广被,普洽无疆。

应权利物,导引随方。

群生舟楫,苦海津梁。

"其三"仙岩圣迹,式建支提。

斜连麓岫,俯瞰幽溪。

天长地久,日月昭回。

金门动响,石室方开。

"其四"

◎褚思光思光,开元时擢旧判拔萃科。

◇对马惊师徒判

〈卜氏为御,马惊,师徒小却,监军纠为无勇,卜氏遂死之。

或诔其功,监军请乎理,诔者执云非罪。

卜氏习闻秋驾,工随水曲。

属出车槛槛,有六月之师;将执讯连连,成九天之胜。

而深难拔,小驷易惊。

殊摄叔之致师,有悬贲之败绩,是无勇也,於此死之。

监军纠慝,未穷通宪。

必若马为流矢所惊,人殊执辔之罪,则殆非其道,诔得其功。

率象前闻,宁宜理?

◎熊季成

季成,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丁受田,兼种五菜,吏税之。

丁云在外,田稼不善,诣郡。

科吏,吏固执合税,久莫能决,廉察使按郡守,令不行。

度上居民,使有宁宇,省徭薄赋,期於利物。

政之善者,《传》不云乎?「惟丁计亩受田,奉时供上」,周公之典斯在,谷梁之志可征。

且同居八家,并种五菜。

取其葱韭,既云救乏无;树以楸桑,诚得养生送死。

人苟利矣,吾无间然。

此夫伊何,多求是务?不遵有若之盍彻,徒事冉求之聚敛。

况庐舍自损,田园将芜,勤私自可以非人,率礼无闻於税亩。

迷而不复,过也必文,以亏郡守之明,宜允使司之举。

◎平超然

超然,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丁受田,兼种五菜,吏税之。

丁云在外,田稼不善,诣郡。

科吏,吏固执合税,久莫能决,廉察使按郡守,令不行。

〉择土制邑,度地居民,是分公私,爰制内外。

食九食五,制称上下之农;近郊远郊,师有异同之赋。

彼丁何者?实曰田夫。

四体初勤,五菜云树,既绿葵而白薤,亦秋韭而冬菁。

但类潘仁,用供朝夕之费;同夫杨恽,取给公上之求。

公田为居,履亩非古。

考龚遂之政,计口而畦;读谷梁之书,损庐以种。

稼则不善,吏固应科,既匪大猷,爰彰薄诉。

籍而不税,虽固执而奚为?久而无成,於从政乎何有?廉使所按,谁曰不然?

◎平亻丕

亻丕,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丁受田,兼种五菜,吏税之。

丁云在外,田稼不善,诣郡。

科吏,吏固执合税,久莫能决,廉察使按郡守,令不行。

度土有众,务农理国。

人力是借,公田为居,既八家而共资,亦五菜而云取。

惟丁率常由已,不迁见异。

守质抱瓮,将类汉阴之夫;闲居鬻蔬,未减河阳之令。

相维彼吏,而乃弗经,既忘过籍之非,将为履亩之税。

是同大桀,宜刺小东,且私田於人,余力岂让?吏之不恤,稼乃无成,失官之谴已彰,税人之理徒执。

季孙苟赋,周典闻仲尼之言:宣公不仁,鲁史有谷梁之议。

吏而多僻,守可论刑,不能莅官,何逃使按?

◎赵不疑

不疑,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无鬼论判〈甲执无鬼论,俄而鬼忽来取,求乞免,鬼云谁似汝者,甲云乙似而便死。

后乙弟知,告甲谋杀兄,不伏。

〉惟恍惟惚,甄巨匠於无名;一阴一阳,鼓鸿钧而不息。

是知天道元远,子所不言。

甲以志尚纵横,心怀贞正,振谈端於海岳,抗高议於天。

取类阮瞻,疑书生之自屈;有符宗岱,遇使者之方求。

乙以才貌略同,称其似是。

殊仲偕之昆弟,於此相推;异张衡之后身,斯焉见取。

生乎公府,无闻鹤板之征;冥寞幽途,忽见鹊衣之召。

弟以原义切,雁序情深,惜棣萼之无春,恨泉扃之不曙。

告称谋杀,未达幽明,语事虽云代命,至理终当溘尽。

舍而不鞠,实谓为宜。

◎楚"一作樊"冕

冕,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莱田不应税判

劝农使称莱田旧不应税,州县令有征纳,为例各自不同,或据亩数均收,或随上下加减。

百姓纷诉,使司科均收以不应为从重,科加减以非法均赋敛。

州诉恐年饥无以给贷,且使司法例不平。

不伏处断。

夏辟山川,周疆井邑,四人得业,万国作孚。

欲令应阳和以蒇事,候秋霜而毕力。

故除彼公田,人耕百亩;用资国赋,家茂九农。

是知居脊即劳,处沃便逸,必耕奥坏,以易莱田。

祈南亩之有年,望西成而必获。

谁谓田其芜矣,似陶令之归来;税辄均收,疑鲁卿之厚敛?使司以爱人活国,人富则国殷;州县以反裘负薪,裘败则毛落。

既未闲於大体,徒轻拟於小东。

纵诉将备年饥,终合请裁天旨,使科非法,未失清通。

◎毕迁乔

迁乔,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围棋判〈安北副都护连帅爱与人弈棋,闻寇至不辍,御史以逗绕纠察。

〉连帅职当边徼,任切爪牙,不留意於军容,乃忘情於奴戏。

虽费不辍,未可因循,而陶侃既捐,何劳健羡?一枰之上,空闻怀阵之心;百战之前,不见临戎之节。

御史乘骢按罪,执简弹违,白以群凶,实由连帅。

此而可舍,法安用哉?以逗挠,雅符彝宪。

◎鹿庆期庆期,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城邑判

〈甲将仞邑,乙不从命,比周狗以属之,损乙。

自上栋下宇,疆里井田,度土居人,量地制邑。

故墉垣是葺,版筑聿修。

华元巡功,见讴於城者;子囊临逝,贡策於荆王。

甲何人斯?职兹仞邑。

乙不从命,同之凿坯,趣舍路殊,便为隙末。

虽叔孙受絷,每效勤劳;而子骞发言,何必改作?遽营为堞,未崇射隼之规;不惮严科,辄嗾夫獒之噬。

弃人用犬,何其不臧?既紊风猷,请书霜简。

◎单有邻有邻,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归胙判

〈甲监享,以胙归,父而祭。

〉甲幸彼曲成,官同直指,不被泽宫之诫,与监清庙之仪。

执烛荐腥,礼循朝馈,崇牙树羽,乐遽彻悬。

方致美於吉蠲,即同班於福肉,荣仍在已,禄逮其亲。

咏兰陔之诗,晨昏少力;申彩服之养,乌鸟多欢。

用广中厨,因兹外胙。

为子之道,始则著於先尝;食父之余,终必归於致祭。

且圣人之礼,祭示有先,夫妇各差,父子异数。

尽於是矣,何所疑焉?

◎刘仲宜"一作宣"

仲宜,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清白二渠判

〈得清白二渠交口不著斗门堰,府司科高陵令罪,云是二月一日以前。

殷俗富人,实惟稼穑,分疆列土,必假沟渠。

白公入秦,卒兴泾水之利;史起居魏,大引河流之溢。

信衣食之是资,知珠玉之非贵,理宜顺时役筑,作制是防。

惟彼高陵,地称三辅;瞻言沃壤,良由二渠。

完谨苟亏,畜泄乖用,必贻罪戾,何以逃刑?且如雨毕除道,既候於天时;水涸成梁,再编於月令。

斗门不设,交口未修,功虽阙於千金,时靡过於二月。

遽即科殿,恐爽廉平,请从矜释,谓合通典。

◎刘

,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对马惊师徒判〈卜氏为御,马惊,师徒小却,监军纠为无勇,卜氏遂死之,或诔其功,监军请乎理,诔者执云非罪。

登庸取士,六艺称先;设策除凶,五兵是要。

卜氏为御,招愆於马惊;监军正刑,志存乎逐。

昔悬贲理御,尝闻流矢之灾;卜国佐骖,遂彰白肉之患。

有功必赏,有犯必科。

未明败绩之由,须马惊之故,请重寻诘,然定是非。

庶使幽冥申冤,功过昭著。

即於理,深涉乖疏。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