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3部 卷二百九十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3部 卷二百九十一 董诰等 纂修

◎张九龄"九"

◇开大庾岭路记

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

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行迳夤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で截,千丈层崖之半。

颠跻用惕,渐绝其元,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

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

而越人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以臻兹乎?开元四载冬十有一月,俾使臣左拾遗内共奉张九龄,饮冰矢怀,执艺是度,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宣,革其坂险之故。

岁已农隙,人斯子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

於是乎钅耳贯胸之类,殊琛绝尽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

凡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

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元泽寝远,绝垠胥洎,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是以追之琢之,树之不朽。

◇圣应图赞"并序"

臣闻启圣者天也,宣有以觉悟;受命者圣也,必有以明征:故神不言而可知,时将至而先兆。

当陛下龙潜上党也,或托类於云物,或效灵於卜筮,意者天之丁宁垂象,唯恐后时。

又以潞水之泓深,山鹿之捷走,驰骑是获,厉流不濡,非力所能,以明或跃。

《干》之上体,时在九四,神道幽赞,圣期密迩,自后而占,何著明其若此?荩天福海内,地降圣迹,以瑞非常之后,以决如神之策,至於再三,明必信耳。

有郡掾崔弼,时其从行,见龙骑先驰,谓河流可涉,亦既数步,遽已灭顶。

不沈也,安足以验飞?无凡也,於何以昭圣?事来自久,命常维新,臣不胜至愿,谨为《圣应图》,遂献赞曰:

龙之或跃,泉有何深?神亦成象,化为背禽。

凌厉是获,明命则忱。

如彼从掾,焉能不沈?

◇侍中兼吏部尚书裴公画像赞"并序"

元圣有作,大贤将其命;良弼有二,侍中是其一:所从龙虎,

实感风。

我之裴公,道与上合,义深体国,策在忠主:亦既致於尧舜,不惟比於管乐。

至於执人柄,振天纲,丹青帝图,金玉王度,虽古之作合,谓之有开,未始闻也。

夫事可法,道可度,威可畏,仪可象,赫喧中来,精英外发。

故工绘其事,所以见盛德之形容;士颂其功,所以知和气之导达。

五事曰貌,一以作恭;七声成文,六为颂。

俾凡今之人,色斯而睹奥,听之而知理。

水有方折,辨和氏之价焉;山为具瞻,表师尹之重焉。

赞曰:

赫喧人望,时为国纪。

伟量川氵亭,高标岳峙。

磊落成节,精明入理。

倬哉辅臣,式是多士。

丹青炳发,俨如至止。

◇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

夫形者,神明之表,而动用之应也。

察之苟至,则珠玉虽蕴,光辉必兆於山泉;而眉睫可知,贤达亦征於骨象。

如宋公之天姿森挺,人望俨然,一睹清扬,不俟深鉴:是犹难群见鹤,象齿非牛,居然有差,此其殊特者也。

声闻如彼,风格又尔,宁有陈平之美,更虞子羽失之耶?虽妄庸之目,素非知公者,偶见斯状,亦已明其瑰异焉。

初公举茂才,历长安尉,三为御史,再入尚书郎,色庄以立朝,则百僚所惮;言扬於伏奏,则三台为表。

而竟以出守,俄复从边,其故何哉?由抗直之为患也。

然公处屯而必行其道,居陋而不改其度,能贞其节,可谓君子哉!才为国而生,命有时而泰,彼宋公修志以俟也,其复可立而须焉?时其族兄曰之望者,亦贾生之谪居,有顾君之画绝,伟公之貌,作为是图,意得神传,笔精形似,因命仆为赞。

其词云:宋公卓荦,体标山岳。

匪石不移,如玉斯琢。

被服忠信,规模礼乐。

望之俨然,允谓高邈。

◇画天尊像铭"并序"画天尊像者,赠吏部侍郎武功苏公夫人崔氏为公卒哭之所作也。

苏公有重名於时,未大用而卒,遭命不遂,当代所悲。

况作嫔於公,鞠凶在疚,援诗以誓其节,礼而哭於昼,哀而能感,感而能通,极希微而不见,中恍惚其如在。

於是欲介景福,将祈太清,因心寓象,命工设色,饰金阙,图玉皇,元天不远,真官在列。

飘若灵气,烂其神光,彼昭厥诚,允速其应,斯所谓元鉴无昧,当受谒帝之符;幽魂有凭,必署升仙之。

此固崔氏之至愿也,有足悲者,不其猗欤?铭曰:

至哉天京,灾劫不及。

上有灵府,圣真所集。

彼美孟姜,闻斯洞彰。

仙道贵度,我君则亡。

猗欤我君,蔚为人杰。

命屈金铉,神传玉诀。

游魂大素,介福上清。

式图元象,永观厥成。

◇陇西县君牛氏像龛碑粤若稽古,有释迦如来,示灭双林。

常在三"阙二字"能"阙七字"权多所康济。

天水赵氏之七子者若人有"阙一字"极"阙八字"先妣作礼导师。

心不可以即空。

事不可"阙七字"慈作为应身生未悟之"阙一字"夫如此求者可不"阙九字"凿岩因禹不必"阙一字"须达之园扌丽指非亻垂安在"阙九字"抟翠壁而上"阙一字"攻香{合黾}以洞启。

通砻密石见"阙九字"湛然不动。

复次隋所图拟殚其"阙一字"异寂"阙十一字"月贞孟陬。

则"阙三字"天"阙一字"之建正是如来"阙十一字"虽古之介福。

未始臻于"阙二字"惟夫人姓牛"阙十字"寇牛父厥后有晋将军"阙一字"金金十一"阙十二字"即夫人烈考也。

始"阙三字"赵"阙七字"次曰"阙六字"贞曰颐贞曰汇贞"阙九字"历"阙一字"交汾阴"阙五字"监察御史未"阙一字"属"阙三字"河"阙五字"于"阙一字"吏公之懿亲"阙三字"不调终於檀州录"阙二字"军事夫人"阙三字"直而敏喜愠如一道心"阙一字"然。

内训垂裕初府君之没也。

长子方冠。

少男未髫赵"阙五字"以礼兰玉并秀,"阙七字"在堂已六子从政"阙三字"而不远"阙二字"风树忽惊"阙十字"载宏"阙八字"岂其"阙一字"匀"下阙"兴佛是"阙一字"

◇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碑铭"并序"

江汉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之豪,今则一都之会。

故在晋称南雍,在楚为北津,厥繇咙杂,亦云难理。

而前此领郡,鲜能安人:或宽或猛,或拘或抗,迹多弗类,俗亦弗宁,是以天子念与我之理,而公受烦卿之寄矣。

公名恒,字子济,其先某人也。

祖帅,幽州长史;父礼庭,奉天讨监察御史。

世不苟合,义在难进,虽无充量之位,而有积善之烈矣。

公性持重,有器望,即温而厉,居敬而简,度量可以轨物,德义可以服人。

而先王遗言,率由好学,君子行道,必本忠恕。

浚源水洁,厉翼云翔,故一举为拾遗,已有远致;三入为御史,侃然正色。

当时知音,谓且大用,而尚书理本,郎官选才,亟践诸曹,克妖虾议。

及再典大郡,遂佐益州,摄御史丞,都督西南军事。

原轸超将,岂惟上德?翁归中立,实兼文武。

先是兵连蛮徼,岁转军储,扰我公私,费以巨亿,公急其所病,思有以易之,建大田於云南,罢馈粮於巴蜀。

向之窬重阻,冒毒瘴,负担以踣毙,垂耳於剽掠者,每十有五六,及公底绩,尽境赖全。

至於是邦也,政实有素,今也惟行,不违其方,以索其极,莫不教之诲之,优之柔之,从者善之,否则威之,先德后刑,端本肇末,物知所劝,事则有经。

率训者众多,变薄为厚;感惠者深远,既和且均。

夫然后人斯耻格,庭少诤讼,参佐失,属城晏如,其始也一年而政成,其终也三年而颂兴,爱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

开元十二年,以理迹尢异廉使上达,天子嘉之,稍迁陕州刺史。

暨解印去郡,攀车盈途,或愿借无缘,而人吏遮道;或瞻望弗及,而老幼啼呼:如是者五里已终朝,十日出界,而皆有言曰:「舍我何之?」及闻公之丧,哀可知矣:市为之罢,舂以之辍,惠爱之结深,古今之感一,荩为仁由已,而遗德在人者,其若是乎!郡中士大夫,与门生故吏,聚族而议撰德,是以刻石立纪,彼鲷阳之陋;堕泪成碑,此岘山之绩。

铭曰:

英英靳公,宣哲秉彝。

为我髦士,作人元黾。

倜傥大节,磊落瑰词。

人亦有言,天实资之。

御史直绳,郎官高选。

动必兼遂,能皆再践。

纠遏邦慝,弥纶事典。

遂及我人,化流樊沔。

激厉素风,抑扬善政。

约纪为法,急人所病。

物故推诚,事匪忘敬。

感被於下,仁明在咏。

举德不鲜,涉道载深。

穆然清风,莫其遗音。

系公既没,厥迹可寻。

勒石是图,以尉心。

◇大唐故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赠太子少保东海徐文公神道碑铭"并序"

夫物之所宗也,莫善乎德行;道之以明也,莫先乎文学。

人伦以具体为难,世业以济美为贵:有能兼之者,其东海公乎。

公讳坚,字元固,其先东海郯人。

永嘉之后,仕业南国,因家吴兴焉;隋氏平陈,徙族入雍,今为冯翊人也。

原其伯翳平水土,实佐文命;偃王行仁义,大启徐方:因国保姓,克昌厥后。

逮乎汉魏,出仁贤:十二代祖晋江州刺史顺德简侯宁,至五代祖梁直阁将军慈源侯整;整生陈始安太守综,综生隋延州临真令方贵,方贵生唐果州刺史孝德,孝德生唐西台舍人赠礼部尚书齐冉:出入六朝,载祀数百,文武冠冕,存殁光灵。

训子克家,谋孙必复,贤风儒行,世有其人,公即尚书府君之元子也。

生而发,默识经艺,粤自童龀,则善文言,时先府君为沛王侍读,公之岐嶷,声振平台。

王闻而延伫,与之谈议,授简能赋,博奕惟贤,门客府寮,深所厌服。

奄遭不造,十四而孤,祖母金城郡君姜太夫人,念其聪异,诲以志学。

公遂刻勉,诣心精微,磅礴九流,激昂三变,景倩幼露,实赖愍孙,令伯大成,抑由祖母。

上元中,遭姜太夫人丧,哀几灭性,制则从礼,有感斯绝,无声常泪。

服阕,州辟秀才,其年登科,解巾补汾州参军事,部送边糈,至於定襄。

军使王本立,素重公才,署为管记,书奏谋算,悉以咨之,坐耀锋,未尝肯綮。

寻而换云阳尉、万年主簿,亲累出为杨府功曹。

振鳞将抟,载跃京毂,垂翼远逝,有声东南。

俄迁太子文学,时秘阁群籍,大抵讹谬,有敕召学士详定,公实在焉,为之刊缉,卷盈二万时辈绝倒,服其博达。

寻与李峤等撰《三教珠英》,书成奏御,拜司封员外,寻加朝散大夫,即拜郎中。

稍迁给事中,以公代及文史,词不失旧,虽居琐闼,尚比缠牵,遂除中书舍人。

君子曰:「舜之官人也。

」二年,敕公修《则天圣后实录》及文集等绝笔,中宗嘉之,玺书敦慰,赐爵慈源县子,赍物五百段,旌良史也。

迁刑部侍郎,加秩银青光禄大夫,转礼部侍郎兼判户部。

公久践朝廷,累登省阁,旧章必练,即事无疑,雅不烦文,深得大体,台高议,以此归之。

进封县伯,食邑五百户,兼昭文馆学士,受诏与听琶僧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及柳冲等同修《姓氏系录》:三教宝真,万族有伦,亟见成矣。

太平公主内秉国权,驸马武攸暨外收人望,命公至第,拒而不行,恶夫佞也。

景初,今上夷乱,主鬯东朝,宫相四员,时难其选,二以宰臣兼领,一则天子故人,任良两宫,实在公矣。

遂除右庶子兼崇文馆学士,修史如故,进爵东海郡公,食邑二千户,迁右散骑常侍,以本官兼黄门侍郎,寻而即真,禄赐同三品。

爵崇五等,道茂两宫,利君谋身,举代皆誉。

又以删定格令,承恩进爵二等,公请回授叔父齐庄,帝用怀之,遂封齐庄为长城县子,天下义士,莫不激昂焉。

侍中岑羲,公之姻娅,与其联事,深自危惧,求典司,以远悔,遂改太子詹事。

迨羲祸败,地绝嫌疑,先是不交定王,及此不昵岑氏,见炎莫附,思患预防,信达人也。

复以亲累出为绛州,历永、棣、衢四郡。

山川分位,楚夏异齐,公政不易宣,教以因俗;德化归厚,人共由之。

开元中,会同京师,迁秘书监,无何,转国子祭酒。

皇帝稽古崇训,开堂集儒,以公才学元长,命登首席,遂令集贤殿修撰,又除右常侍,以公为学士,副丞相燕公知院事。

绸缪顾问,日月献纳,恩渥尢及,少有其比。

上将柴於岱宗,诏公草其仪注,定祀之位,广配类之仪,博文约礼,或氵公或革,言出而人伏,事立而天从,时议远矣。

及礼毕,承恩特加光禄大夫。

时置十铨,公在分掌,程不愆素,且无遗才。

公既赞相谟,犹从容讽议,大锺必谏,温树不言,启沃尽规,实致君於尧舜;死生有命,空比德於老彭。

享年若干,以开元十七年龙集己巳五月丁酉,薨於长安颁政里之私第。

圣人震悼,君子称嗟,翌日,有诏褒赠太子少保,赠物若干段,粟若石。

特遣中使内侍伊凤祥吊祭,而别赐布帛若干端匹,俾鸿胪少卿元复监护葬事,官给鼓吹仪仗。

太常考行曰文。

群子曰:仁而爱人,敏而好学,家有荣业,绍其弓冶,国有大事,修其典章,谥之曰文,不亦宣乎!其年冬甲子,与夫人故南阳郡夫人合葬於万年县之少陵原先茔,礼也。

公宽裕有礼,温良能断,智出於象外,枢得其环中,行之积也厚,名之立也大。

故起自黄绶,累践赤墀,五省推高,连州得最,事将时并,位与才偕:莫之夭阏也。

至於升堂入室,探微睹奥,动有礼乐之运,言有雅颂之声,是惟无作,作则万物和而八音备矣。

荩尝注《史记》,修《晋书》,续《文选》、《大隐传》,及有文集三十卷,皆资於故实,博於遗训,古今通变,河汉共高,或藏名山,或升天府,然各得其所。

呜呼!文仲殁而其言立,子产终而遗爱存:公则备焉,宣受戬,保艾厥后,代代守之。

有子曰峻、峤、嵬等,才以雅著,孝以特闻,学茂高曾之科旨,词雄祖考之风格,备历清贯,皆立能名。

三贤德声,方贾氏无愧;累叶儒训,与班门孰多?咸瞿瞿如,皇皇如,昊天不追,终身积痛,求旧撰实,勒诸坟道。

仆从述者之后,敬而伸之,为铭曰:

舜命益虞,畴功帝俞。

偃行文教,代集通儒。

光华鼎阀,出入秦吴。

门多长者,君其最乎。

"其一"曾是好学,果行洵美。

日就鳞成,风积鹏起。

黄绶覆篑,朱门方轨。

官籍正人,朝称良史。

"其二"三入承明,五迁外郡。

道有出处,心齐喜愠。

帝思启沃,国尚师训。

屡献箴规,偏承顾问。

"其三"居常有异,博而无惑。

绵孙通,铨衡叔则。

为黾为镜,立言立德。

胡不遗?左右王国。

"其四"

悼兴冕旒,哀结衣簪。

官供羽仗,士惜人琴。

已矣终古,平生德音。

松枝挂剑,碑字生金。

"其五"

◇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宏文馆学士赠太师正平忠献公裴公碑铭"并序"

夫道遵常习故,荩人拘於凡也;得精亡粗,是天纵於圣也。

方圣上之拔太师也,岂藉誉於朝廷哉?径取才於无迹,悬收功於未联,而终致大用,克成休烈,使祖虚名者,见西子而憎貌;工横议者,闻鲁连而杜口。

知古谓则哲,惟帝其难;今之得人,遇圣为易。

能允明主之鉴,不负真贤之实者,其在正平忠献公乎。

公讳恍庭,字连城,河东闻喜人也。

伯翳之后,与秦同姓,始封於裴,因邑命氏。

在魏晋之际,为人物之杰,与琅琊王氏相敌,时人谓之八裴八王,自兹厥后,奕代更盛。

大王父定高,周大将军冯翊太守琅琊公。

大父仁"此处基字避元宗讳"隋光禄大夫,追赠持节原州都督。

天之既厌隋德矣,见危致命,不亦难乎!谥之曰忠,春秋之义也。

父行俭,礼部尚书兼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闻喜县公赠太尉。

时或有奸王命矣,禁暴安人,不谓重乎!谥之曰宪,尊名之典也。

公即太尉公次子,降神元和,含光不耀,越在初岁,已有老成。

虽远大量图,而近识莫悟。

学探帝载,何事小名?业综人伦,岂矜一善?弱岁居太尉宪公丧,幼以孝闻,寻补宏文馆学士。

神龙初明经擢第,授家令寺丞,转太常丞,加朝散大夫。

景龙中以亲累外转,寻入为陕王友,改右卫郎将。

丁晋国太夫人忧,柴毁骨立,殆至灭性。

服免,起为贝州别驾,未之就也,复除右卫郎,居无何,迁率府中郎。

嗟乎!有其道而无其用,不可行也;得其时而不得其志,亦不可行也。

公负经纶之器,韬王霸之略,自委洎外台,栖迟下位,出入从事,十数年,坦然而自若者何哉?荩知才有所必伸,命有所必与,非苟而已。

开元中,圣上思光禄之休烈,嘉太尉之元勋,是必象贤,其将大受,特拜司门郎中,转兵部。

仙台之文,始应列宿,鸿渐之羽,可用为仪。

迁鸿胪少卿,以观其能也。

是岁天子有事於岱宗,诸侯会朝於行在,执笾豆者,不限於中外;献琛赆者,亦勤於骏奔:莫不来享,无有远近。

而执政者以公代晓边事,职在行人,且曰:「夷狄豺狼,黩盟阻德,我今有事,戎或生心。

我张吾师,有备无患,若何?」公曰:「不可。

夫封禅者,所以告成功也;观兵者,所以威逆命也。

亭苗扈,非一时之事也;受赈执燔,非三代之礼也。

天方佑我,光启旧服,憬彼獯鬻,能违天乎?无庸剿人,可以谍告。

」从之,秋九月,突厥果使其相执失颉利发与其介阿史德暾泥熟来朝,公之谋也。

东封还,迁兵部侍郎。

圻父之职,夏卿之亚,存而举者,悉以咨之。

公於是考遗训,昌媳典,饰苗狩之礼,详施税简稽之赋,颁九畿之政,设九伐之刑,以练国容,以精军实,边鄙不耸,帝用嘉之。

既而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史大夫。

王言其出,霈乎人有归也;天宪惟明,肃乎人知禁也。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换黄门侍郎,俄迁侍中兼吏部尚书宏文馆学士。

总百揆之枢辖,酌九流之渊奥,叶文轨之殷,度人神之和。

木火象鼎,其惟实饣束;山川出云,用作霖雨:时哉之会,无得称焉。

先是大化之行,务以元默,遵夫简易,旧章在而不议,吏道杂以多端。

公於是求革故之实,契随时之义,作执秩以平之,设循资以定之,谨权衡以选之,考殿最以参之,奸回无所措其邪,尊沓不能介其量。

多士动色,群方改瞻,仰之者邈乎如山,窥之者不容发。

或曰:「执事无惠欤?」公曰:「大命敢不敬欤?」若然,方将致六符於泰阶,驱百姓於仁寿,岂直睥睨先世,纷纶近古,汨而隋流守而勿失云尔哉?二十年冬,上幸河东,祠后土,命公兼左军师。

礼毕,赐爵正平男,加光禄大夫。

抑人有言曰:「树德莫如滋,积仁莫如重。

则臧僖之庆,有后於鲁;栾武之德,未绝於人:宣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也。

公尝读《易》,至《益》之屯,与《升》之渐,喟然叹曰:「物恶有满而不溢,高而不危者哉?」既而居不崇侈,动不窬法,虽百乘之家,万夫之长,冲如也。

谓日用不知,存诸方册,何天年未永,瘼此台臣。

二十有一年春三月癸卯,遘疾薨於京师平康里之私第,春秋五十八。

朝廷哀伤,冕旒震悼,制户部尚书杜暹即殡吊祭,赙物五百段,粟五百石,丧事优厚官供,辍朝三日。

丁未,有诏赠太师,谥曰忠献,使左庶子摄鸿胪寺卿李"阙一字"监护丧事,以某月日,葬我忠献公於闻喜之旧茔,礼也。

初知星者言:「上相有变,良臣将殁。

」谓请让之。

公曰:「使祸可禳而去,是福可祝而来也。

」论者多之,以为知命。

夫天下之达道有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忠、孝、仁:安君忠也,荣亲孝也,周物仁也。

此三者有一於身,鲜矣,而公实兼之。

且媚於人者,必好其威福;贤於事者,必羞其谤政:公知其然,则以直道匪躬之故,忠莫厚矣。

礼为人子,春秋以致享;义於人臣,夙夜以从命:公知其然,则以时告如在之敬,孝莫重焉。

夫以卫石之任,陶钧之力,莫不责成於下吏,求备於一人,以故舞文雷同,疑狱岁构,恬而不改,浸以成风:公知其然,则以信察御物之惠,仁莫加焉。

其行已奉公,皆此类也。

尝所著述,率於箴规,以为叙九族,本枝百代,王者之盛也,而义不可以无训,作「瑶山往记,维城前轨」以讽之,微而彰,志而晦,圣人之举也。

道不可以虚行,作《续春秋》,自战国迄於周隋以统之,臣子之义也。

天人之际备矣,非洽闻通理,其孰能与於此乎?宣其存无幸人,殁有遗爱。

嗣子稹,京兆府司录事参军,孝实克家,动必中礼,丕承后命,纡天鉴而增华;敢迹前修,琢丰碑而不朽。

铭曰:

益作舜虞,针分晋土。

庆流八族,德盛三祖。

琅琊象贤,怀文佩武。

光禄忠烈,杀身报主。

《尚书》出将,恢我王略。

文教内敷,武功外铄。

缁衣之敝,惟公继作。

用晦而明,处丰思约。

鸿胪好谋,夏卿称职。

代天流化,佐皇立极。

纳於宪府,好是正直。

宅冢司,谋猷允塞。

尽瘁事国,夙夜在公。

居无阙政,殁有余忠。

天子命我,颂德铭功。

日月有既,令闻无穷。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