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睿宗"二"
◇诫励风俗敕
敕:建立州县,列树官司,所以导俗宣风,惩奸息暴。
顷以承平既久,中外晏安,人怀弛慢之心,官无警觉之意,遂使颍、宋二州,屡奏乱常之党,荆、并两府。
频言构逆之徒。
发露虽复数州,包藏犹虑未绝。
此等妖,寻自伏诛。
旬日之间,惊害良善,诚由按察宽纵,禁止不明,或使无辜,陷於非命,兴言及此,深用隐恻。
自今以后,所在州官县僚,各宜用心检校:或惰於农作,专事末游;或妄说妖讹,潜怀聚结;或弃其井邑,逋窜外州;或自医占,诱惑愚昧。
诸如此色,触类旁求,咸须防纠,勿许藏匿;又属当首夏,务在田蚕,虽则各解趋时,亦资官府敦劝。
若能肃清所部,人无犯法,田畴垦辟,家有余粮,所由官人,宜加等第。
功状尤异者,别外加擢。
若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盗发罕能自擒,逆谋为外境所告,轻者年终贬考,甚者非时解替。
御史及台郎出使,审加访察,各以状闻,宜宣示诸州,各令所在知悉。
◇申劝礼俗敕门下:朕克缵丕业,诞膺景命,宪章昔典,钦若前王。
克己励精,缅思至道,宵衣旰食,勤修庶政,夙夜寅畏,匪遑底宁,若涉泉水,罔知攸济。
顷属殷忧启运,多难兴邦,礼章载复,品物咸茂。
思欲致万姓於仁寿,归六合於平,永言政途,庶几沿革。
犹恐学校多阙,贤俊罕登,牧宰不存政理,农桑末加劝导,樽俎之仪不习,冠婚之礼莫修。
朕所以当宁兴嗟,载怀兢惕者矣。
庠序者,风化之本,人伦之先,仰州县劝导,令知礼节。
每年贡明经进士,不须限数,贵在得人。
先圣庙及州县学,即令修理。
春秋释菜,使敦讲诵之风。
天下有奇才异行,沈伏不能自达,及官人百姓,有能谏言时政得失者,并令本州,责状封进。
乡饮礼废,为日已久,尊德尚齿,弘益极深,宜令诸州,每年遵行乡饮之礼,令有劝慕,王公卿士,务存训奖。
子弟成立,则有冠婚。
婚礼糟粕或存,冠礼久为废阙。
自今以后,并行冠义,责以成人之道,使知负荷之难。
食为人天,农为邦本,绥抚萌庶,劝课农桑,牧宰之政,莫过乎此。
刺史县令,有课最尤异,委廉察使名闻。
当别加甄擢。
县令字人之本,明经为政之先,不稍优异,无以劝奖。
县令考满,考词使状有清字,无负犯;明经及第,每至选时,量加优赏,若属停选,并听赴集。
真如设教,理归清净,黄老垂范,道在希微。
僧尼道士女冠之流,并令修习真寂,严持诫行,不得假功德,扰乱闾阎,令州县严加检察,私度之色,即宜禁断。
诸州县官,有不因选序,别犯赃贿,非时除授官等,皆依倚形势,恣行侵剥,如有此色,仰州长官录事参军,速勘责奏闻讫,宜停务待进止,仍委吏部兵部速勘责处分。
诸州百姓,多有逃亡,良由州县长官,抚字失所。
或住居侧近,虚作逃在他州,横征邻保,逃人田宅,因被贼卖。
宜令州县,招携复业。
其逃人田宅,不得辄容卖买。
其地任依乡原例租,纳州县仓,不得令租地人代出租课。
寺观广占田地,及水碾侵损百姓,宜令本州长官检括,依令式以外,及官人百姓,将庄田宅舍布施者,在京并令司农即收,外州给贫下课户。
凡此数事,或宜区分,系乎风俗,义存奖劝。
刺史县令等,各申明旧章,勉思抚辑,罢弊之务,归淳厚之源,训导黎蒸,宣我朝化。
《书》不云乎:「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布告天下,咸知朕意。
◇简择内外文武官敕
寅亮天工,弼谐庶绩,宰臣之任也;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政之理乱,实繇此焉。
朕丕膺鸿绪,三年於兹,日旰而食,夜分而寝,万乘非乐,四海为忧。
思欲小康蒸人,允答群望,惩劝之诏,岁月相仍。
然耳不闻弹劾之声。
目未睹刚正之举,岂内外寮吏,咸未循公耶?将有司回避,隐恶不闻耶?每念於此,焉如疚。
言而不行,责在薄德;知而不奏,谁其过欤?御史等不树朝纲。
合从屏黜,但缘未亲处分,志在含忍,宜许自新,以图远效。
内外文武官,有老弱疾患,贪暴侵渔,不举职事,材职不相当者,三日内各录状进。
外州刺史上佐,多不简择,内外之职,出入须均。
京官中有材干堪理人者,量与外官;有清慎者,与京官。
◇赐天师司马承祯三敕
皇帝敬问天台山司马炼师:惟彼天台,凌於地轴,与四明而蔽日,均八洞而藏,珠阙玲珑,琪树璀璨,九芝含秀,八桂舒芳,赤城之域斯存,青溪之人攸处。
司马炼师德超河上,道迈浮邱,高游碧落之庭,独步青元之境。
朕初临宝位,久藉徽猷。
虽尧帝披图,翘心缺,轩辕御历,缔想崆峒,缅维彼怀,宁妨此顾。
夏景渐热,妙履清和,思听真言,用祛蒙蔽。
朝钦夕伫,迹滞心飞,欲遣使者专迎,或遇炼师惊惧,故令兄往,愿与同来,披叙不遥,先此无恙,故敕。
炼师道实征明,德惟虚寂,凌姑射之遐轨,激具茨之绝风。
自任炼药名山,祈真洞壑,攀地肺之红壁,坐天台之白,广成以来,一人而已。
足可发挥仙圃,黼藻元关,海岳为之增辉,风霞由其动色。
弟子缅怀河上,侧伫岩幽,鹤驭方来,凤京爰降。
对安期之舄,闻稷邱之琴,顺风访道,谅在兹日。
所进明镜,规制幽奇。
隐至道之精,含太易之象,藏诸宝匣,铭佩良深。
故敕。
先生道风独峻,真气孤标。
餐霞赤城之表,驭风紫霄之上,遁俗无闷,逢时有待。
谒蓬莱之府,将还桐柏之岩,鸿宝少留,凤装难驻。
闲居三月,方味广成之言;别途万里,空怀子陵之意。
然行藏异迹,聚散恒理,今之别也,亦何恨哉!白悠悠,杳若天际,去德方远,有劳夙心。
敬遣代怀,指不多及。
故敕。
◇戒诸王皇亲敕
朕闻司牧兆人,有国彝训,敦叙九族,前王令典。
念此宗枝,久遭沈翳,近从班命,庶展才能。
或授外藩,或居内职,留念访察,属想风谣。
罕立嘉声,或闻蠹政。
当官不存於职务,处事多陷於偏私。
禽荒酒德者盖多,乐善敬贤者全少。
将性之昏昧,违此义方,岂朕之不明,成尔薄德。
当从戒慎,勉遂悛改。
如迷而不复,自速愆尤,己实为之,悔之无及。
即宜递相告示,以副朕怀。
◇复建桐柏观敕
敕:台州始丰县界天台山废桐柏观一所,自吴赤乌二年葛仙翁已来,至於国初,学道坛宇,连接者十余所。
闻始丰县人,毁坏坛场,砍伐松竹,耕种及作坟墓。
於此触犯,家口死亡。
不敢居住,於是出卖。
宜令州县准地数亩酬价,仍置一小观,还其旧额。
更於当州取道士三五人,选择精进行业者,并听将侍者供养。
仍令州县与司马炼师相知,於天台山中辟封内四十里,为禽兽草木长生之福庭,禁断采捕者。
◇赐岱岳观敕
景二年六月二十三日,皇帝敬凭太清观道士杨太希,於名山斫烧香供养,惟灵蕴秘凝真,含幽综妙,类高之亭育,同厚载之陶钧。
蓄泄烟,蔽亏日月,五芝标秀,八桂流芳,翠岭万寻,青溪千仞。
裳戾止,恒为碧落之庭;鹤驾来游,即是玉京之域。
百祥覃於远迩,五福被於黎元。
往帝所以驰心,前王由其载想。
朕恭膺宝位,嗣守昌图,恐百姓之不宁,虑八方之未泰,式陈香荐,用表深衷,实冀明灵,降兹休祉。
所愿从今以后,浃常安。
朕躬男女六姻,永保如山之寿;国朝官僚万姓,长符击壤之欢。
鱼鸟遂性於飞沈,夷狄归心於边徼。
实希灵鉴,用副翘诚。
今因炼师,遣此不悉。
◇赐狄光嗣敕
朕念卿家门,忠於王室,夺卿情礼,以展殊思。
屡表固陈,词理恳至,循环省览,有足可矜。
今遂所请,用劝浮薄,待卿情理云毕,更俟后命。
◇赐武攸绪敕顷以贼臣结党,后族擅权,扇动宫闱,肆行鸩毒,灵祗所感,奸恶伏诛。
今则宗社安,天地交泰,卿久厌簪绂,早慕林泉,守道不回,见几而作,兴言高尚,有足嘉称。
但怒用不迁,罪无相及,为善有验,卿之谓与,或虑惊疑,故令慰谢。
◇命皇帝谒享太庙诰
昔重华嗣德,格於文祖,高密陟后,至於神宗,盖所以敬履端之元,申孝享之道。
皇帝初嗣大宝,允膺休命,欢洽人灵,庆溢宗社,宜躬祗祀典,用展肃雍。
可以今月四日谒享太庙,所司准式。
◇命皇帝巡边诰
先王省方,所以观风设教;圣人顺动,所以刑清服。
故叶时同律,《虞典》之常道;乔岳翕河,周《诗》之盛德。
自王风不竞,兹礼遂亡。
两汉本朝,有时於迈,三国以降,日不暇给。
我皇家开元首出,十代重光,寰宇大宁,车书无外。
文祖神宗之德,洽於人心。
考祥展义之规,昭於国典。
朕祗若丕构,寅奉庆灵,夙怀箕颍之心,取遂汾阳之志。
皇帝天锡英武,神与聪明,纯孝极於安亲,大功深於济代。
自陟元后,实总朕师。
时政益明,彝伦攸叙,而边遐阻,藩服悠旷。
式慰来苏之怀,实允卜征之义。
加以顷年边将,授任或乖,师律以亏,军威不振。
今盛德在水,元冥御辰,天道成於积阴,王制崇於大阅。
皇帝宜顺时巡狩,亲幸边陲,掌图修考事之仪,典乐具陈《诗》之礼,西洎河塞,东疏燕朔,望秩名山,肆觐群后,休农问老,誓师训卒。
其有牧州典郡,功施于人,杖节拥旄,隐若敌国者,当崇进律之赏,加以分麾之命。
若郡政不举,军令莫修,聚敛苛细,侵削战士者,宜明兹典宪,肃以天诛。
然后七萃腾装,三军按节:合符釜山之典,览轩帝之遗风;勒骑单于之台,践汉皇之故事。
使阴山罢,大漠无尘。
其供帐所资,储拟之费,皆令有司支备,不得烦人。
◇简补羽林飞骑诰
往者皇运伊始,戎政肇修,两置军旅,初分府卫,计户充兵,才足周事,遂使二十一年入募,六十出军。
既惮劬劳,咸规避匿,不有整革,将何置理?其天下卫士,取年二十五以上者充,十五年即放出。
频经征镇者,十年放出。
自今已后,羽林飞骑,并於卫中简补。
◇除宥禁囚诰
恤刑缓狱,古之通义,务本劝农,国之常典。
今阳和布气,膏泽顺时,凡厥黎萌,咸事东作,而疲人婴法,自滞圜扉。
言念於此,有轸於怀,宜从宽宥,使营稼穑。
其京城内见禁囚,除死罪以外,并时放免营农。
天下诸州,亦宜准此。
◇遣宣劳使诰
朕恭己无为,留神元默,俯顺历数,佥谋公卿,式命元子,祗膺宝位。
今庶政新,光华肇启,但恐天下至广,未达朕心,故临遣使臣,宣扬朝典。
宜以膳部郎中萧瑗为河南道宣劳使,谏议大夫杨虚受为河北道宣劳使,赞善大夫薛植为淮南道宣劳使,殿中丞薛麟为陇右道宣劳使,宗正卿姜为河东道宣劳使,司门郎中李诚为关内道宣劳使,工部郎中高绍为剑南道宣劳使,太子右谕德萧宪为山南道宣劳使,宋王府司马裴纲为江南道宣劳使,谏议大夫宁悌原为岭南道宣劳使。
◇封乳母蒋氏莫氏诰
皇帝乳母蒋氏莫氏等,行藉柔良,心惟静顺。
襁褓祗事,夙效於勤劳,井邑分封,宜申於宠命。
蒋氏可封吴国夫人,莫氏可封燕国夫人。
◇诛窦怀贞等大赦诰
天步时艰,王业多难,乱常干纪,何代无之。
我国家累圣膺期,重光继统,戎蛮慕义,遐迩无虞。
朕以寡昧,嗣守丕祚,响明而理,昃景忘劬。
冀内之小康,庶群生之遂性。
又使家知礼让,人尽忠良,不谓奸宄潜谋,萧墙作衅。
逆贼窦怀贞、萧至忠、岑羲、薛稷、李猷、常元楷、唐睃、唐昕、李晋、李钦、贾膺福、傅孝忠、僧惠范等,咸以庸微,谬承恩幸,未申毫发之效,遂兴枭獍之心。
共举北军,突入中禁,将欲废朕及皇帝,以行篡逆。
朕令皇帝率众讨除,应时殄尽。
元恶既戮,奸党毕歼,宗社安,人神胥悦。
务申宽大之典,宜覃肆宥之恩,可大赦天下。
自大辟罪已下,无轻重咸赦除之,其逆人魁首未捉获及应缘坐者,并不在赦限。
自余党类往还,一无所问。
布告遐迩,咸使知闻。
◇命皇帝处分军国政刑诰
大宝之尊,谅非为己,神器之重,必在与能。
自昔兴王,率繇兹道。
我国家运光五圣,业盛百龄,大赉洽於人心,淳风偃於区外。
而道不常泰,时更小屯。
朕以菲薄,属兹多难,仰让王之宿志,顺公议於群情。
丕业既康,天保斯定。
皇帝神武攸纵,睿哲克跻,安宗社於缀旒,拯生人於在溺,用遵内禅,令总朕师,夙夜在勤,政刑益理。
昨者奸臣构衅,潜发禁闱,凶党布於萧墙,飞变闻於帷,朕虑深仓卒,受命讨除。
皇帝遂与岐王范、薛王业等,励兹孝心,率彼义勇,戮鲸鲵於阙下,扫枪於天路。
元恶大憝,罔不伏诛。
人神用康,功业弥广,信可总璇衡之大政,守国家之鸿绪。
能事备矣,朕又何忧?自今已后,军国政刑,一事已上,宜并取皇帝处分。
其歧王范、薛王业,宜各加实封一千户。
朕方闲居大庭,缅怀汾水,无为养志,以遂素心。
凡百卿士,以洎黎庶,宜体朕怀,各尽诚节,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与皇帝诰
昆季恩深,欢娱共被。
汝为留爱,天伦其睦。
斯乃万方有庆,九族延休。
言念仁慈,固多忻慰。
◇册皇帝妃王氏为皇后诰
王者建邦,设内辅之职;圣人作则,崇阴教之道。
式清四海,以正二仪。
皇帝妃王氏,冠荩盛门,幽闲令德,艺兼图史,训备公宫。
顷属艰危,克扬功烈,聿兴昌运,实赖赞成。
正位六宫,宜膺盛典。
可册为皇后。
◇册封皇帝良娣董氏等诰《关雎》之化,始於国风;贯鱼之序,著於《大易》。
用能辅助王道,叶宣阴教。
皇帝良娣董氏、良娣杨氏、良媛武氏等,门袭钟鼎,训彰礼则,器识柔顺,质性幽闲。
美誉光於六寝,令范成於四教。
宜升徽号,穆兹朝典。
董氏可贵妃,杨氏可淑妃。
武氏可贤妃。
◇封郯王鄂王诰
昔在姬刘,分王子弟,用能本枝硕茂,算祀遐长。
皇帝元子嗣直、嗣谦等。
若木分辉,咸池疏派,孝爱成性,佩服天经。
岐嶷诞灵,风仪遐举。
奉闻《诗》之宝训,资乐善之芳规。
锡命惟崇,已申绿车之宠;登庸在运,宜开朱邸之藩。
嗣直可封为郯王,嗣谦可封为鄂王。
◇封陕王诰
皇孙之宠,礼绝於诸侯;帝王之制,封殊於列国。
爰自前代,兹义存焉。
皇帝第三子嗣,岐嶷夙成,聪明天假。
东海寿街之封,昔未云奇;琅琊日远之谈,今可连类。
允宜胙兹茅土,光被磐石,永固鸿业,式继维宁。
可封为陕王。
◇遗诰诰:朕闻古之建皇极承大序者,虽创业垂统,则至公之器,固不可违;而居常侍终,则必至之期,固不可易。
况朕以薄德,累承圣绪,常愿致虚守静,用遂其真志。
於崇高富贵,本非所重,故三为天子,三以天下让。
盖从人之欲,方御於万邦,知子既明,复传於七庙。
爰命皇帝,寄之司牧,观其体自舜禹,以成厥政,则朕然汾阳,无负於时。
何尝不问寝以侍膳,候颜而顺色?孝已达於神明,爱已兼於君父,成朕之志,何庆如斯?然朕顷感旧病,焉大渐。
圣贤共尔,修短其分,古无不殁,同谓之归。
付得人,夫复何恨,属纩之后,三日便殡,以日易月,行之自久。
厚葬伤生,可以深诫。
其丧纪及山陵制度,一依汉制故事。
社稷务重,皇帝不可谅ウ自居,小殓之后,宜即别处视事。
军将及岳牧等,所在发哀,并不须来赴。
百辟卿士,孝子忠臣,送往事居,无违朕意,主者施行。
◇册平王为皇太子文维唐隆元年,岁次庚戌,七月庚戌朔二十日己巳,皇帝若曰:天有丕命,集宝位於朕躬,所以奉若天道,建兹元嗣,其明听朕言。
咨尔平王隆基,幼而聪允,长而宽博,有夙成之量焉。
夫礼以修外,乐以修内者,是务於文也,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者,是兼於武也;系於百姓,闻於天下者,是由於仁也;一日三朝,尝药侍膳者,是资於孝也。
尔有文武仁孝之德,以知父子君臣之道,朕甚休之,间者贼臣构逆,窥窃神器,则我有唐之祚,危若缀旒。
尔义宁家邦,忠卫社稷,诛其凶恶,以之康济,主匕鬯者,非尔而谁?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古人有言曰:「尔身克正,罔敢不正。
」尔罔不忠,惟尔之忠。
昭昭临下,不可不畏。
慎简乃僚,允迪瑞士。
恭俭惟德,远於忄佥人。
则万邦以贞,答扬我四圣之鸿烈,敬之哉!
◇节愍太子谥册文
维景元年,岁次庚戌,十月戊寅朔二十九日景午,皇帝若曰:咨!尔故皇太子重俊,业隆继体,才膺守器。
辨日高视晋储,防年遐吞汉两。
抚军监国,皇基攸固,齿胄问安,圣图惟永。
顷以谗邪浸润,恩礼疏薄,外迫伊戾之谋,中启骊姬之谮。
彼则凶计斯甚,摇动元良;尔乃诚心密运,扫除悖德。
兴晋阳之甲,以罪荀寅;拥汉阙之兵,而诛赵虏。
呜呼!逆首虽殄,凶党未清,属投杼生疑,乱兵旋及。
朕代天理物,推亡固存,近剿四凶,缅怀三善。
言征备礼,以慰冥魂。
银榜山门,画堂泉室。
三年遂远,上宾之驭不留;千载犹生,全节之名长在。
存著徽烈,殁有余裕,志业若此,痛悼良深。
宜加宠号,用旌不朽。
今册谥尔曰节愍太子。
魂而有灵,嘉兹茂典。
呜呼哀哉。
◇册桂阳郡王杨妃文
景二年,岁次辛亥,十月庚寅,皇帝若曰:於戏!咨尔故桂阳王妻杨氏,诞承华绪,光袭懿风。
性识柔明,言容婉,观《诗》著范,蹈《礼》成规。
往应高,作嫔英邸。
谨环之节,珊有其章;励蘩藻之诚,恭而式序。
遣使人某持节册命尔为桂阳郡王妃,尔其克保彝训,率由茂则,以正於家,无替厥命。
往,钦哉!
◇北郊赦文
门下:朕闻大事在祀,礼极乎郊丘;大德曰生,道存乎赦宥。
故至诚斯感。
允接神明之休,盛典聿修,必敷雷雨之施。
古先代帝,躬祠后土,所以崇兼载之功,配博临之义。
有虞氏之合,遍於山川;成周氏之徒祀,逮於林泽。
西汉汾阴之隹,东洛翠妫之单,虽制度未备,而道有可观。
曹魏以还,数百余载,盖设仪而不复,或诚信而未孚,有其废之,莫得能举。
我国家之受命也,承百王之季,启三统之元。
高祖神尧皇帝膺受图,继天立极;太宗文皇帝吊人伐罪,南征北怨。
是用拯生灵於涂炭,登人物於休和。
高宗天皇大帝惟睿作圣,垂衣而理;大圣天后受从权,当宁而化。
中宗孝和皇帝允恭克让,守文御武,能致刑措,於变时雍。
朕以眇身,恭荷丕构,常恐政理乖中,风雨愆期,惕虑周於万户,疚怀心於一物。
幸干坤交泰,宗社降灵,气无疵羞之灾,物遂生成之性。
呼韩慕化,侍子来庭;月支请职,名王入贡。
大荒同轨,瀛海无波,俯循凉德,载怀寅畏。
故以岁首,肃事宗,爰撰令辰,亲祀方泽。
采黄图之旧制,定黑之前基,心谋取则於礼经,宥密同规於《诗》颂。
三祖登配,群望毕从,咸池之舞在列,合锺之管斯应。
祥风入候,当乎八变之殷;瑞日扬晖,属乎三献之始。
臣工助而胥悦,兆庶观而相趋,诚敬克申,感庆交集。
顷缘郊籍,已肆眚灾,贷宥之道,未应累降。
但精享云缺,既旷代而方循;福厘所被,思寰宇之同沐。
宜因大典,式畅洪恩,可大赦天下,改太极元年为延和元年。
五月十三日昧爽以前,大辟罪以下,咸赦除之,其十恶及刘诚之胡太宰徒侣,官人受赃,并不在赦限。
文武官预大礼,各赐勋一转。
桓彦范、敬晖、崔元、袁恕己、张柬之等,特还其子孙实封二百户,大五日。
◇让禅位表臣以宗社事重,家国情深,诛锄巨逆,奉戴嗣主。
今承制旨,猥推宸极,在臣虚薄,不敢祗膺。
循环震惊,无任感哽。
◇与刘仁轨书
昔汉以关中之事,专仗萧何。
今者公,亦犹於古。
所希耆德,敬勖乃诚。
◇劳毕构玺书
我国家创开天地,再造黎元,四夷来王,万邦会至,置州立郡,分职设官。
贞观永徽之前,皇猷惟穆;咸亨垂拱之后,淳风渐替。
征赋将急,调役颇繁,选吏举人,涉於浮滥。
省阁台寺,罕有公直,苟贪禄秩,以度岁时。
中外因循,纪纲弛紊,且无惩革,弊乃滋深。
为官既不择人,非亲即贿;为法又不按罪,作孽宁逃。
贪残放手者相仍,清白洁己者斯绝。
盖由赏罚不举,生杀莫行,更以水旱时乖,边隅未谧。
日损一日,征敛不休,大东小东,杼轴为怨。
就更割剥,何以克堪?昔闻当官,以留犊还珠为上;今之从职,以充车联驷为能。
或交结富豪,抑弃贫弱;或矜假典正,树立腹心。
邑屋之间,囊箧俱委;或地有椿梓漆,或家有畜产资财;即被暗通,并从取夺。
若有固[A092],即因事以绳。
粗杖大枷,动倾性命,怀冤抱痛,无所告陈。
比差御史,委令巡察,或有贵要所吃嘱,未能不避权豪;或有亲故在官,又罕绝於颜面。
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扬清激浊,泾渭不分,嫉恶好善,萧兰莫别。
官守既且若此,下人岂以聊生。
数年已来,凋残更甚。
卿孤洁独行,有古人之风。
自临蜀川,弊化顿易。
览卿前后执奏,何异破柱求奸,诸使之中,在卿为最。
并能尽节似卿,如此百郡何忧乎不理,万人何虑乎不安。
卿当益坚,勿为后顾。
嘉卿直道,今赐袍带并衣一副。
◇赐刘幽求玺书
顷者王室不造,中宗厌代,外戚专政,奸臣擅国。
将倾社稷,几迁龟鼎。
朕躬与王公,皆将及於祸难。
卿见危思奋,在变能通,翊赞储君,协和义士,殄歼元恶,放殛凶徒。
我国家之复存,系兹是赖。
厥庸甚茂,朕用嘉焉。
故委卿以衡轴,胙卿以茅土。
然征赋广,宠锡犹轻。
昔西汉行封,更择多户,东京定赏,复增大邑。
故加赐卿实封二百户,兼旧七百户,使夫高岸为谷,长河如带,子子孙孙,与国无绝。
又以卿忘躯徇难,宜有恩荣,故特免卿十死罪,并书诸金铁,俾传於后。
卿其保兹功业,永作国桢,可不美欤!
◇劳解琬玺书
卿器局坚正,才识高远,公忠彰其立身,贞固足以干事。
类张骞之出使,同魏绛之和戎。
职绾文武,功申方面,勤於王家,是为国老。
顷者顾斯侧景,愿言勇退,深惜马援之能,未遂祁奚之请。
然章疏频上,雅怀难夺。
今知脱屣归闲,拂衣高谢,固可以激励颓俗,仪刑庶僚,永言终始,良可嘉尚。
宜善摄养,以介期颐。
◇大宝积经序
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
则知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沈沦於沙劫,救焚灼於尘区。
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
其大则包於宇宙,其小则隐於毫芒。
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
汉日载其通晖,周星彰其降诞。
鹫头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鸡足山中,舒玉毫之瑞色。
干戈不用,梵志摧锋;甲胄无施,波旬溃旅。
辟圆明之净域,启方便之禅门。
慧晷耀於昏衢,慈清於朽宅,无得而称者,其惟正觉乎。
然则教自西方,法流东夏。
马鸣龙树,肇阐琼编;罗什道安,承宣宝偈。
关中道俗,虽传贝叶之文;江左黎元,未极莲华之旨。
又以元魏迷於释典,宇文扇於魔风。
开皇之初,暂为修建;大业之末,遽即分崩。
我大唐之有天下也,睿圣重光,文思御历,吞沙静{薛女},炼石称神,巢燧执鞭,羲农拥,悬法王之镜,转梵帝之轮,被正朔於蟠桃,混车书於细柳。
三藏沙门菩提流志者,南天竺国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也。
年十有二,外道出家。
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法等伦,并历数、咒术及阴阳等,年逾耳顺,遽乃心归。
知外法之乖违,悟释教之深妙,隐居名岳,积习头陀。
初就耶舍瞿沙三藏学经论,其后遍游五天竺国。
高宗天皇大帝闻其远誉,挹其道风。
永淳二年,遣使迎接。
天后圣帝应干司契,当宁披图,令住东都,居大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一十一部。
中宗孝和皇帝循机履运,配永登枢。
神龙二年,令住京下,於大崇福寺翻译此经。
俄属灵佑亏征,绵区集祸,乔岳之仙长往,茂陵之驾不还。
朕以庸虚,谬膺丕构,敬遵前旨,勖就斯编。
法师寻绎故文,发挥新句,炎凉不懈,晓夕忘疲,旧翻新翻,凡有四十九会,总其部帙一百二十卷成,以先天二年四月八日毕功进内。
法师戒珠在握,慧炬明心,为法门之栋梁,启僧徒之耳目。
伏愿上资七庙,八百之祚长延;下及万方,亿兆之氓恒逸。
远迩宁谧,朝野欢娱,致浇俗於淳源,归迷生於寿域。
暂乘紫机之暇,聊题缃帙之前。
所有会名,具於其目云尔。
◇景龙观钟铭原夫一气凝真,含紫虚而构极;三清韫秘,控碧落而崇因。
虽大道无为,济物归於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於希声。
景龙观者,中宗孝和皇帝之所造也。
曾城写质,阆苑图形。
但名在骞林,而韵停钟ね。
朕翘情八素,缔想九元,命彼鼓延,铸斯无射。
考虞亻垂之懿法,得晋旷之宏规。
广召鲸工,远征凫匠,耶溪集宝,丽壑收珍。
警风雨之辰,节昏明之候。
飞廉扇炭,屏翳营炉,翥鹤呈姿,蹲熊发状。
角而不震,侈而克扬,庶其晓散灵音,镇入鸾之殿;夕腾仙韵,恒流鹊之闱。
聋俗听而而咸痊,迷方闻而永悟。
洪钧式启,宝字攸镌。
其铭曰:
紫宸御历,青元树因。
倾岩集宝,竭府收珍。
杜夔律应,张永规陈。
形包九乳,仪超万钧。
上资七庙,傍延兆人。
风严韵急,霜重音新。
自兹千岁,从今亿春。
县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
◇孔子赞猗欤夫子,实有圣德。
其道可尊,其仪不忒。
删《诗》定《礼》,百王取则。
吾岂匏瓜,东西南北。
◇老子赞
爰有上德,生而长年。
白发遗象,紫气浮天。
函关之右,经留五千。
道非常道,元之又元。
◇汉高祖赞
天造草昧,雄图纠纷。
赫赫高祖,应若兴。
秦原鹿丧,沛泽蛇分。
大风一起,南面称君。
◇晋宣帝赞
仲达猜忌,狼顾为人。
称疾迷谬,形神不亲。
辛毗仗节,蜀将贻巾。
委质北面,终为魏臣。
◇梁武帝赞
缅惟梁武,九五居尊。
何为自屈,沈冥释门。
灾兴佛寺,兵缠帝阍。
竟罹凶逼,天道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