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文 卷七十三·吴十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三国文
《全三国文》 卷七十三·吴十一 严可均辑

◎张纯

纯字元基,吴郡人,海昏令张子。

拜郎中,补广德令,擢为太子辅义都尉。

"见《御览》三百八十九引《吴书》,案:后汉初有张纯,与此同姓名。 "

◇赋席

席以冬设,簟为夏施。

揖让而坐,君子攸宜。

"《吴志·朱桓传》注引《文士传》,又《艺文类聚》六十九引《杂记》"◎朱异

异字季文,吴郡吴人,前将军桓子。

拜骑都尉,代桓领兵。

赤乌中拜偏将军,迁扬武将军。

建兴初迁镇南将军。

太平二年假节为大都督。

为孙所杀。

◇赋弩

南岳之干,锺山之铜。

应机命中,获隼高墉。

"《吴志·朱桓传》注引《文士传》"◎张俨

俨字子节,吴人,官大鸿胪,有《默记》三卷,集一卷。

◇赋犬

守则有威,出则有获。

韩卢宋鹊,书名竹帛。

"《吴志·朱桓传》注引《文士传》"

◇请立太子师傅表

昔贾谊为汉文帝陈,周成王为太子,以周公为傅,召公为太保,吕望为太师,又立三少,皆上大夫,使与太子居处,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明礼义以导习之,故能光熙文武,兴隆周室。

伏惟陛下命世应期,开拓土宇,"此句依《文选》颜延年《宋郊祀歌》注补。 "顺干作主。

皇太子以天然之姿,为国上嗣。

朝廷以四海未定,国家多事,师傅之官,阙而未备。

臣愚以为高祖初基,天下造创,引张良、叔孙通出为师保,入与朝政,宜博采周、汉,依旧仪用将相名官辅弼太子,于是以熙赞洪业,增辉日月,实为光大也。

"《艺文类聚》十六"

◇默记述佐篇

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

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王。

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盟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

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

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

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

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或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

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

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

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若其役调。

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未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

余窃疑焉,请闻其说。

答曰:盖闻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

揖让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今蜀、魏为敌战之国,势不俱王,自操、备时,强弱县殊,而备犹出兵阳平,禽夏侯渊。

羽围襄阳,将降曹仁,生获于禁,当时北边大小忧惧,孟德身出南阳,乐进、徐晃等为救,围不即解,故蒋子通言,彼时有徙许渡河之计,会国家袭取南郡,羽乃解军。

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

今仲达之才,减于孔明,当时之势,异于曩日,玄德尚与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军而图敌邪?昔乐毅以弱燕之众,兼从五国之兵,长驱下齐七十余城。

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於乐毅,加以国家为唇齿之援,东西相应,首尾如蛇,形势重大,不比于五国之兵也。

何惮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胜,制敌以智,土地广狭,人马多少,未可偏恃也。

余观彼治国之体,当时即肃整,遗教在后,及其辞意恳切,陈进取之图,忠谋謇謇,义形於主,虽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蜀志·诸葛亮传》注引吴大鸿胪张俨《默记》,又见《御览》四百四十五"

◇失题

威振六合。

"《书钞》十三引张俨《默记》"

◎孟宗

宗字恭武,江夏人,避孙皓字改名仁。

初为朱据骠骑军吏。

嘉禾中除监池司马,迁吴令,母忧去职。

后累迁光禄勋。

永安中转右御史大夫。

宝鼎初拜司空,守丞相。

建衡三年卒官。

◇辞典粮谷表

臣昔为雷池监,母三年不食鱼,臣若典粮谷,臣母不可以三年不食米。

臣是以死守之。

"《御览》四百十三引《孟宗别传》"

◎李衡

衡为丹阳太守。

◇临死敕其子

吾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缉千匹。

太史公曰:「江陵千树橘,可当封君。

」此之谓矣。

"《水经·氵艮水注》"

◎张胜

胜为左中郎,有《桂阳先贤画赞》一卷。

◇桂阳先贤画赞·罗陵

朱阳罗陵,果而好义。

汲郡府君为州章,陵被掠拷,惨加五毒,受刀截舌,以著盘中,献之廷尉。

群公义之,事得清理。

"《御览》四百二十一,案:汲郡府君为州章,谓郡太守为刺史所劾,挂于奏章也。 "

◇桂阳先贤画赞·成武丁

成武丁,郴人,能达鸟鸣。

为郡主簿,与众人俱坐,闻雀鸣而笑曰:「东市辇粟车覆,雀相呼往食之。

」众人遣视,信然。

"《艺文类聚》八十五"

◇桂阳先贤画赞·张约朱恩

约恩并官散骑常侍。

◇桂阳先贤画赞·密书与诸葛恪

今曰张设非常,疑有他故。

"《吴志·诸葛恪传》"

◎刘

"一作钦",为太子中庶子,有《新议》十八卷。

◇新议夫交接者,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

名由之成,事由之立。

"《御览》四百六引刘钦《新议》"

交之於人也,犹唇齿之相济。

"同上"

才非交不用,名非交不发,身非交不立。

"同上"

◎聂友

友字文悌,豫章人,初为县吏,虞翻荐于太守谢斐,用为功曹。

使至都,与诸葛恪善,后为将讨儋耳,还拜丹阳太守。

恪诛,为孙峻所忌,以忧卒。

◇谏诸葛恪书

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

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案兵养税,观衅而动。

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

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

"《吴志·诸葛恪传》"

◇与滕胤书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

"《吴志·诸葛恪传》"◎臧均均,临淮人。

◇乞收葬诸葛恪表

臣闻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有极日,然犹继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天地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

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之会。

伏念故太傅诸葛恪得承祖考风流之烈,伯叔诸父,遭汉祚尽,九州鼎立,分托三方,并履忠勤,熙隆世业。

爰及於恪,生长王国,陶育圣化,致名英伟,服事累纪,祸心未萌,先帝委以伊、周之任,属以万机之事。

恪素性刚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邦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侍中武卫将军都乡侯俱受先帝属托之诏,见其奸虐,日月滋甚,将恐荡摇宇宙,倾危社稷,奋其威怒,精贯昊天,计虑先于神明,智勇百于荆?⒛簦职兹校摄〉钐矛勋超朱虚,功越东牟。

国之元害,一朝大除,驰首徇示,六军喜踊,日月增光,风尘不动,斯实宗庙之神灵,天人之同验也。

今恪父子三首县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

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毕见。

人情之于品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よ然!且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

愿圣朝稽则干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

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

惟陛下敦三王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弘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

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朝哀察。

"《吴志·诸葛恪传》"

◎徐整

整字文操,豫章人。

为太常卿,有《毛诗谱》三卷。

◇答问大夫子降服

问者云:「若父已卒,己未为大夫,故犹士耳,未审庶子及昆弟当服降否?」答云:「大夫之子,从乎大夫而降,至于父卒,则如国人也。

」"《通典》九十三"

◎射慈

慈字孝宗,彭城人,一作谢慈。

为中书郎,领齐王奋传。

以谏被杀。

有《丧服图及变除》五卷。

◇丧服变除天子子之子封为诸侯,天子皆不服也。

"《通典》八十"

天子吊三公,弁锡;吊大夫士,皆弁疑;吊畿内诸侯,弁缌服。

"《通典》八十一"

始闻丧,去吉冠,著素弁,十五升布深衣,从其君哭太庙阼阶下,祖免即位;成踊,袭,吉屦无纟句,张帷,为次于其所舍,别内外,蔬食饮水,牡麻;至成服,服四十升半む布,缕裳细而疏,其冠八升,缨带、中衣领袖、缘亦如之。

七月而除,受以朝服,素冠;逾月复吉。

"《通典》八十一"

徐整问射慈曰:「诸侯之大夫,时会见于天子,故为む七月,不知此大夫时以何事而得见之也?远国大夫在蕃荒服者,未尝及见天子,亦为服不?」答曰:「诸侯之大夫,有出朝聘之事,会见天子,故言时会。

虽未会见,犹服此服,士已下则无服。

」"《通典》八十一"

徐整问:「为姑姊长殇在大功,下殇在小功,为姊下殇已下纟免;六七岁未成童子,为父母不杖不庐不菲;至童犹尚不备,今此何以越得为姊殇服,备大功小功之制乎?十七八尚可恕,六七岁儿谁能服此麻?」射慈答:「六七岁虽未为童,其姊死,故宜若布深衣。

」"《通典》八十一"

射慈云:「诸侯之女为天子后,为天王之亲服,随天王而降一等;诸侯之女为后,为其父母及昆弟为父后者,服斋;其宗子亦不降。

」徐整云:「诸侯女嫁为天王后,为外亲尊同,则如邦人为君之长子,三年也。

」"《通典》八十一"

徐整问云:「《经》言为君夫人,不道为其妻,然则公卿诸侯之妻,不为皇后服邪?」射慈答曰:「皇后天下之母,则宜服周,《礼》:『君命其夫,后夫人亦宜命其妇。

』其受命,则不宜无服。

」"《通典》八十一"

为父既葬,日中反哭,诸侯于太祖庙;别子为卿大夫,亦于太祖庙;其非别子,为卿大夫,于皇考庙;上士于皇考庙;中士下士于王考庙。

皆升自西阶,东向哭踊,虞祭于殡宫。

"《通典》八十七"

为庐当就继母之家。

若远不得往者,则别为异室;亦有庐变除垩室及衤覃,如亲子也,亦报子周。

不言报者,凡经中之文悉报也。

"《通典》八十九"

徐整问曰:「出妻之子为其母,及父卒继母嫁,为之服报皆周也。

二母既出,则为绝族,今子为之服,皆当于何处为位?有庐垩室不?出母亦当报其子不?继母报子于何处制服,岂止所适者之家为哭位乎?又当有衤覃不?」射慈答曰:「当就出母之家,若远不得往也。

可别为异室,亦有庐变除、垩室及衤覃,如亲子也;母亦报子周也。

」"《通典》八十九"

徐整问曰:「妇人为君服周,则诸侯夫人士为天子服比也。

其闻丧之仪,衣麻之数,哭泣之位,变除之节,如周制,将复有异也。

」射慈答曰:「其畿内诸侯夫人,有助祭之礼,则始丧之时,悉当到京师,复当还耳。

其畿外诸侯,闻丧则当于路寝庭发丧,夫人当堂上也。

变除之节,皆如周服之制也。

」"《通典》九十"

徐整问射慈曰:「八岁以上为殇者服,未满八岁为无服。

假令子以元正月生,七岁十二月死,此为七岁,则无服也;或以元年十二月生,以八年正月死,以但践八年,计其日月,适六岁耳。

然号为八岁,日月甚少;全七岁者,日月为多。

若人有二子各死如此,其七岁者独无服,则父母之恩有偏颇。

」答曰:「凡制数自以生月计之,不以岁也。

」问曰:「无服之殇,以日易月,哭之于何处?有位无?」答曰:「哭之无位,礼葬下殇于园中,则无服之殇亦于园也。

其哭之就园也。

」"《通典》九十"

徐整问射慈云:「子思哭嫂为位在何面,加麻袒免为位,不审服此有日数乎?」慈答云:「凡丧位皆西面,服皆麻者。

谓大殓及殡之时,已毕而释之。

」"《通典》九十二"

诸侯之女为诸侯夫人,服诸侯之亲,随诸侯降一等,还为族亲,则皆降之。

"《通典》九十三"

《传》曰:「尊同则得服其亲服。

」言尊同者,诸侯为卿大夫母,随本亲则不降也。

诸侯女为诸侯夫人,不降父母昆弟之服及父后者;大夫妻唯父母昆弟为父后者;宗子不降也。

"《通典》九十三"

虽缌必往,亲骨肉也;虽邻不往,疏无亲也。

"《通典》九十七。 "三年周岁丧没闰,九月以下数闰也。

"《通典》一百"

徐整问射慈云:「改葬缌,其奠如大敛,从庙之庙,从墓至墓,礼宜同也。

又此大敛谓如始死之大敛邪?从庙谓从何庙?牲物何用?」慈答:「奠如大敛奠,士大敛特豚,从祢庙朝祖庙,从故墓之新墓,皆用特豚;大夫以上其礼亡,以此推之,大夫奠用特豚,天子太牢,诸侯少牢。

」"《通典》一百二"

射慈答徐整问:「改葬,虞曰不在殡宫,又不为位,何反虞之有?」"《通典》一百二"

徐整问射慈曰:「久丧不除,小祥练可知耳。

有故未得葬,遂至二十八月,服制已过,可得变否?岂服十年五年,至葬乃止乎?」答云:「主虽不得变,其余旁亲亦不除。

日月竟,自释之耳。

」"《通典》一百三"

◎纪骘骘,丹阳人,尚书令亮子,累官至中书令。

有集三卷。

◇上吴主皓表臣禀气浅薄,体不及众,形容短陋,讷口弱颜。

"《御览》□□□□□□"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