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文 卷十·魏十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三国文
《全三国文》 卷十·魏十 严可均辑

◎明帝"二"

◇改正朔诏

黄初以来,诸儒共论正朔,或以改之为宜,或以不改为是,意取驳异,于今未决。

朕在东宫时闻之,意常以为夫子作《春秋》,通三统,为后王法。

正朔各从色,不同因袭。

自五帝、三王以下,或父子相继,同体异德;或纳大麓,受终文祖;或寻干戈,从天行诛。

虽遭遇异时,步骤不同,然未有不改正朔,用服色,表明文物,以章受命之符也。

由此言之,何必以不改为是邪?"《宋书·礼志一》"

◇改元景初以建丑月为正月诏

昔在庖牺,继天而王,始据木德,为群代首。

自兹以降,服物氏号,开元箸统者,既膺受命历数之期,握皇灵迁兴之运,承天改物,序其纲纪。

虽炎、黄、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夏后,世系相袭,同气共祖,犹豫昭显所受之运,箸明天人去就之符,无不革易制度,更定礼乐,延群后,班瑞信,使之焕炳可述于后也。

至于正朔之事,当明示变改,以彰异代,曷疑其不然哉。

文皇帝践阼之初,庶事草创,遂袭汉正,不革其统。

朕在东宫,及臻在位,每览书籍之林,总公卿之议。

夫言三统相变者,有明文;云虞、夏相因者,无其言也。

《历志》曰:「天统之正在子,物萌而赤;地统之正在丑,物化而白;人统之正在寅,物成而黑。

」但含生气,以微成著。

故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登降周旋,终则又始,言天地与人所以相通也。

仲尼以大圣之才,祖述尧、舜,范章文、武,制作《春秋》,论究人事,以贯百王之则。

故于三微之月,每月称王,以明三正迭相为首,夫祖述尧舜,以谕三正,则其明义,岂使近在殷、周而已乎?朕以眇身,继承洪绪,既不能绍上圣之遗风,扬先帝之休德,又使王教之弛者不张,帝典之阙者未补,之德不箸,亦恶可已乎?

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月。

考之群艺,厥义彰矣。

其改青龙五年春三月为景初元年孟夏四月。

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戎事乘黑首之白马,建大赤之旗。

朝会建大白之旗,春秋冬孟仲季月,虽与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衤勺、祀、蒸、尝,巡狩、搜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晚早,敬授民事,诸若此者,皆以正岁斗建为节。

此历数之序,乃上与先圣合符同契,重规迭矩者也。

今遵其义,庶可以显祖考大造之基,崇有魏惟新之命。

於戏!王公群后,百辟卿士,靖康厥职,帅意无怠,以永天休。

司徒露布,咸使闻知,称朕意焉。

"《宋书·礼志一》。 又略见《魏志·明帝纪》注引《魏书》,又《册府元龟》四"

◇议牲色诏"景初元年"

以建寅之月为正者,其牲用玄;以建丑之月为正者,其牲用白;以建子之月为正者,其牲用も:此为牲色各从其正,不随所祀之阴阳也。

祭天不嫌于用玄,则祭地不得独疑于用白也。

天地用牲,得无不宜异邪?更议。

"《宋书·礼志一》"

◇答议牲色诏"景初元年"

诸议所依据各参错,若阳祀用も,阴祀用黝,复云祭天用玄,祭地用黄,如此,用牲之义,未为通也。

天地至尊,用牲当同以所尚之色,不得专以阴阳为别也。

今祭皇皇天帝、皇皇后地、天地郊、明堂、宗庙,皆宜用白;其别祭五郊,各随方色;祭日月星辰之类用も,社稷山川之属用玄,此则尊卑方色,阴阳众义畅矣。

"《宋书·礼志一》,《通典》五十五"◇郊诏"景初元年十月"

盖帝王受命,莫不恭承天地以彰神明,尊祀世统以昭功德,故先代之典既著,则郊祖宗之制备也。

昔汉氏之初,承秦灭学之后,采摭残缺,以备郊祀,自甘泉后土,雍宫五,神兆位,多不见经,是以制度无常,一彼一此,四百余年,废无祀。

古代之所更立者,遂有阙焉。

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号圜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以武宣皇后配;宗祀皇考高祖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魏志·明帝纪》注引《魏书》。 又见《晋书·礼志上》,《宋书·礼志三》,《通典》四十二"◇议告瑞祀天诏

每祀天辄以地配,今不地配邪。

"《通典》五十五"

◇告瑞祀天以地配诏祀天以地配,此既正义,今告瑞祭于五精之帝,则地不得阙也。

"《通典》五十五"

◇议告瑞册文诏

告皇天及五精,今册文中都不见五精之帝,意何以邪?"《通典》五十五"

◇诏亭侯以上称薨

夫爵命等级,贵贱之序,非得偏制,盖礼关存亡。

诸侯大夫既终之称,以薨、卒为别,今县乡亭侯不幸称卒,非也。

礼,大夫虽食菜不加爵,即县亭侯既受符策茅土,名曰列侯,非徒食菜之比也。

于通存亡之制,岂得同称卒邪?其亭侯以上,当改卒称薨。

"《通典》八十三"

◇迁卢毓吏部尚书诏"景初元年"

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

侍中毓禀性贞固,心平体正,可谓明试有功,不懈于位者也。

其以毓为吏部尚书。

"《魏志·卢毓传》,又见《艺文类聚》四十八"

◇科郎吏从高堂隆等受经诏"景初中"

昔先圣既没,而其遗言余教,著于六艺。

六艺之文,礼又为急,弗可斯须离者也。

末俗背本,所由来久。

故闵子讥原伯之不学,荀卿丑秦世之坑儒,儒学既废,则风化曷由兴哉?方今宿生巨儒,并各年高,教训之道,孰为其继?昔伏生将老,汉文帝嗣以晁错;《谷梁》寡畴,宣帝承以士郎。

其科郎吏高才解经义者三十人,从光禄勋隆、散骑常侍林、博士静,分受四经三礼,主者具为设课试之法。

夏侯胜有言:「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今学者有能究极经道,则爵禄荣宠,不期而至。

可不勉哉!"《魏志·高堂隆传》"

◇报高堂隆疾笃上疏诏"景初元年二间"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昔邴吉以阴德,疾除而延寿;贡禹以守节,疾笃而济愈。

生其强饭专精以自持!"《魏志·高堂隆传》"

◇高祖光武陵不得耕牧樵采诏"景初二年五月戊子"昔汉高祖创业,光武中兴,谋除残暴,功昭四海,而坟陵崩颓,童儿牧竖践蹈其上,非大魏尊崇所承代之意也。

其表高祖光武陵四面百步,不得使民耕牧樵采。

"《魏志·明帝纪》注引《魏书》"◇赐田满宠诏景初二年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

"《魏志·满宠传》"

◇举中书郎诏

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

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魏志·卢毓传》。 又见《后汉·卢植传》注,《御览》八百六十。 案:《通典》十六作魏文帝诏,当误。 "

◇以韩暨为司徒诏"景初二年春"太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洁,年逾八十,守通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

其以暨为司徒。

"《魏志·韩暨传》。 "◇得韩暨遗表诏"景初二年四月"

故司徒韩暨,积德履行,忠以立朝,至于黄发,直亮不亏。

既登三事,望获毗辅之助,如何奄忽,天命不永!曾参临没,易箦以礼;晏婴尚俭,遣车降制。

今司徒知命,遗言民恤,必欲崇约,可谓善始令终者也。

其丧礼所设,皆如故事,勿有所阙。

特赐温明秘器,衣一称,五时朝服,玉具剑佩。

"《魏志·韩暨传》注引《楚国先贤传》"

◇答蒋济诏"景初"

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魏志·蒋济传》"

◇追录陈思王遗文诏"景初中"

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

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

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已下议尚书、中书,秘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

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余篇,副藏内外。

"《魏志·陈思王植传》"

◇报倭女王诏"景初二年十二月"

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太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

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

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

其绥抚种人,勉为孝顺。

汝来使难升米、牛利涉远,道路勤劳,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引见劳赐遣还。

今以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十张、茜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

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皆装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录受。

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

《魏志·倭人传》

◇欲得亲人为射声校尉问孙资诏"景初末"

吾年稍长,又历观书传中,皆叹息无所不念。

图万年后计,莫过使亲人广据职势,兵任又重。

今射声校尉缺久,欲得亲人,谁可用者?"《魏志·刘放传》注引《资别传》"然。

如卿言,当为吾远虑所图。

今日可参平、勃,侔金、霍,双刘章者,其谁哉?"同上。 "

◇与司马懿手诏

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

"《晋书·宣帝纪》"

◇削中山王县户玺书"青龙元年"

制诏中山王:有司奏王乃者来朝,犯交通京师之禁。

朕惟亲亲之恩,用寝吏议。

然法者,所与天下共也,不可得废。

今削王县二户七百五十。

夫克己复礼,圣人称仁;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王其戒诸,无贰咎悔也。

"《魏志·中山恭王衮传》引《魏书》载玺书。 "

◇诫诲赵王干玺书"青龙二年"

《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诗》著「大车惟尘」之诫。

自太祖受命创业,深睹治乱之源,鉴存亡之机。

初封诸侯,训以恭慎之至言,辅以天下之端土,常称马援之遗戒,重诸侯宾客交通之禁,乃使与犯妖恶同。

夫岂以此薄骨肉哉?徒欲使子弟无过失之愆,士民无伤害之悔耳。

高祖践阼,祗慎万机,申著诸侯不朝之令。

朕感诗人《棠棣》之作,嘉《采菽》之义,亦缘诏文曰「若有诏得诣京都」,故命诸王以朝聘之礼。

而楚、中山并犯交通之禁,赵宗、载捷咸伏其辜。

近东平王复使属官殴寿张吏,有司举奏,朕裁削县。

今有司以曹纂、王乔等因九族时节,集会王家,或非其时,皆违禁防。

朕惟王幼少有恭顺之素,加受先帝顾命,欲崇恩礼,延乎后嗣,况近在王之身乎?且自非圣人,孰能无过?已诏有司宥王之失。

古人有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焉。

」叔父兹率先圣之典,以纂乃先帝之遗命,战战兢兢,靖恭厥位,称朕意焉。

"《魏志·赵王干传》"

◇与彭城王玺书"景初元年"

制诏彭城王:有司奏,王遣司马董和,赍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出入近署,逾侈非度,慢令违制,绳王以法。

朕用怃然,不宁于心。

王以懿亲之重,处藩辅之位,典籍日陈于前,勤诵不辍于侧。

加雅素奉修,恭肃敬慎,务在蹈道,孜孜不衰,岂忘率意正身,考终厥行哉?若然小疵,或谬于细人,忽不觉悟,以斯为失耳。

《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古人垂诰,乃至于此,故君子思心无斯须远道焉。

常虑以累德者而去之,则德明矣;开心所以为塞者而通之,则心夷矣;慎行所以为尤者而修之,则行全矣:三者王之所能备也。

今诏有司宥王,削县二千户,以彰八柄与夺之法。

昔羲、文作《易》,著休复之语;仲尼论行,既过能改。

王其改行,茂昭斯义,率意无怠。

"《魏志·彭城王据传》注引《魏书》载玺书。 "

◇报王朗"太和元二间"

夫忠至者辞笃,爱重者言深。

君既劳思虑,又手笔将顺,三复德音,欣然无量。

朕继嗣未立,以为君忧。

钦纳至言,思闻良规。

"《魏志·王朗传》"

◇报华歆"太和四年七月前"

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贼凭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

"《魏志·华歆传》"

◇报辛毗"青龙初"

二虏未灭,而治宫室,直谏者立名之时也。

夫王者之都,当及民劳兼办,使后世无所复增,是萧何为汉规摹之略也。

今卿为魏重臣,亦宜解其大归。

"《魏志·辛毗传》"

◇报高柔"当在青龙中"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

《魏志·高柔传》

◇答陈群谏治宫室"青龙三年三月"

王者宫室亦宜并立,灭贼之后,但当罢守耳,岂可复兴役邪?是故君之职,萧何之大略也。

"《魏志·陈群传》"◇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太和二年正月丁未"

刘备背恩,自窜巴蜀。

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

亮外务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

刘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

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为亮仇敌。

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

自朕即位,三边无事,犹哀怜天下数遭兵革,且欲养四海之耆老,长后生之孤幼,先移风于礼乐,次讲武于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

而亮怀李熊愚勇之智,不思荆邯度德之戒,驱略吏民,盗利祁山。

王师方振,胆破气夺,马谡、高祥,望旗奔败。

虎臣逐北,蹈尸涉血,亮也小子,震惊朕师。

猛锐踊跃,咸思长驱。

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

故先开示,以昭国诚,勉思变化,无滞乱邦。

巴蜀将吏士民诸为亮所劫迫,公卿以下皆听束手。

"《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赦辽东吏民公文"当是青龙元年"告辽东、玄菟将校吏民: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

冀其可化,故割地王权,使南面称孤,位以上将,礼以九命。

权亲叉手,北向稽颡。

假人臣之宠,受人臣之荣,未有如权者也。

狼子野心,告令难移,卒归反覆,背恩叛主,滔天逆神,乃敢僭号。

恃江湖之险阻,王诛未加。

比年已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

边民无知,与之交关。

长吏以下,莫肯禁止。

至使周贺浮舟百艘,沈滞津岸,贸迁有无。

既不疑拒,赍以名马,又使宿舒随贺通好。

十室之邑,犹有忠信,陷君于恶,《春秋》所书也。

今辽东、玄菟、奉事国朝,纡青拖紫,以千百为数,戴纟丽垂缨,咸佩印绶,曾无匡正纳善之言。

龟玉毁于匮,虎兕出于匣,是谁之过欤?国朝为子大夫羞之!昔狐突有言:「父教子贰,何以事君?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今乃阿顺邪谋,胁从奸惑,岂独父兄之教不详,子弟之举习非而已哉!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且又此事固然易见,不及鉴古成败,书传所载也。

江南海北有万里之限,辽东君臣无怵惕之患,利则义所不利,贵则义所不贵,此为厌安乐之居,求危亡之祸,贱忠贞之节,重背叛之名。

蛮、貊之长,犹知爱礼,以此示人,亦难为颜!且又宿舒无罪,挤使入吴,奉不义之使,始与家诀,涕泣而行。

及至贺死之日,覆众成山,舒虽脱死,魂魄离身。

何所逼迫,乃至于此!今忠臣烈将,咸忿辽东反覆携贰,皆欲乘桴浮海,期于肆意。

朕为天下父母,加念天下新定,既不欲劳动干戈,远涉大川,费役如彼,又悼边陲遗余黎民,迷误如此,故遣郎中卫慎、邵瑁等且先奉诏示意。

若股肱忠良,能效节立信以辅时君,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

倘恐自嫌已为恶逆所见染污,不敢倡言,永怀伊戚。

其诸与贼使交通,皆赦除之,与之更始!"《魏志·公孙度传》注引《魏略》"

◇正朔论

五帝三王,虽同气共祖,礼不相袭,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

"《魏志·明帝纪》「景初元年」注引《魏书》"◇甄皇后哀策文"青龙二年三月"

维青龙二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宫启殡,将葬于首阳之西陵。

哀子皇帝亲奉册祖载,遂亲遣奠,叩心擗踊,号兆仰诉。

痛灵魂之迁幸,悲容车之向路。

背三光以潜翳,就黄垆而安厝。

呜呼哀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

三母嫔周,圣善弥光。

既多受祉,享国延长。

哀哀慈妣,兴化闺房。

龙飞紫极,作合圣皇。

不虞中年,暴离灾殃。

愍予小子,茕茕摧伤。

魂虽永逝,定省曷望?呜呼哀哉!"《魏志·文德郭皇后传》注引《魏书》"

◇孝献皇帝赠册文"青龙二年四月丙寅"

呜呼!昔皇天降戾于汉,俾逆臣董卓,播厥凶虐,焚灭京都,劫迁大驾。

于时六合云扰,奸雄起。

帝自西京,徂唯求定,臻兹洛邑。

畴咨圣贤,聿改乘辕,又迁许昌,武皇帝是依。

岁在元号,皇师肇征,迄于鹑尾,十有八载,群寇歼殄,九域咸。

惟帝念功,祚兹魏国,大启土宇。

爰及文皇帝,齐圣广渊,仁声旁流,柔远能迩,殊俗向义,干精承祚,坤灵吐曜,稽极玉衡,允膺历数,度于轨仪,克厌帝心。

乃仰钦七政,俯察五典,弗采四岳之谋,不俟师锡之举,幽赞神明,承天禅位。

祚建朕躬,统承洪业。

盖闻昔帝尧,元、恺既举,凶族未流,登舜百揆,然后百揆时序,内平外成,授位明堂,退终天禄,故能冠德百王,表功高岳。

自往迄今,弥历七代,岁暨三千,而大运来复,庸命底绩,纂我民主,作建皇极。

念重光,绍咸池,继韶夏,超群后之遐踪,邈商、周之惭德,可谓高朗令终,昭明洪烈之懿盛者矣。

非夫汉、魏与天地令德,与四时合信,动和民神,格于上下,其孰能至于此乎?朕惟孝献享年不永,钦若顾命,考之典谟,恭述皇考先灵遗意,阐崇弘谥,奉成圣美,以章希世同符之隆,以传亿载不朽之荣。

魂而有灵,嘉兹弘休。

呜呼哀哉!"《魏志·明帝纪》注引《献帝传》"

◇告祠文帝庙"青龙二年四月丙寅"

闻夫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厥初,是以先代之君,尊尊亲亲,咸有尚焉。

今山阳公寝疾弃国,有司建言丧纪之礼,视诸侯王。

惟山阳公昔知天命永终于己,深观历数,允在圣躬,传祚禅位,尊我民主,斯乃陶唐懿德之事也。

黄初受终,命公于国行汉正朔,郊天祀祖,礼乐制度,率乃汉旧,斯亦舜、禹明堂之义也。

上考遂初,皇极攸建,允熙克让,莫朗于兹。

盖子以继志嗣训为孝,臣以配命钦述为忠,故《诗》称「匪棘其犹,聿追来孝」,《书》曰「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

敢不奉承徽典,以昭皇考之神灵。

今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绶。

命司徒、司空持节吊祭护丧,光禄、大鸿胪为副,将作大匠、复土将军营成陵墓,及置百官群吏,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事;丧葬所供群官之费,皆仰大司农。

立其后嗣为山阳公,以通三统,永为魏宾。

"《魏志·明帝纪》注引《献帝传》"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