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武帝"二"
◇降省齐世王侯封爵诏"天监元年四月丙寅"
兴运升降,前代旧章。
齐世王侯封爵,悉皆降省。
其有效著艰难者,别有后命,惟宋汝阴王不在除例。
"《梁书·武帝纪》中"
◇降封豫章王元琳诏褒隆往代,义炳彝则。
朕当此乐推,思引前典。
豫章王元琳,故巴陵王昭秀胄子,同齐氏宗国,高武嫡胤,宜祚井邑,以传世祀,降新淦县侯,五百户。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降封王俭为南昌侯诏"初受禅"
庭坚世祀,靡辍於宗周,乐毅锡壤,乃昭於洪汉。
齐故太尉南昌公,含章履道,草昧兴齐,谟明翊赞,同符在昔。
虽子房之蔚为帝师,文若之隆比王佐,无以尚也。
朕膺历受图,惟新宝命,莘莘玉帛,升降有典,永言前代,敬惟徽烈,匪直懋勋,义兼怀树,可降封南昌县公为侯,食邑千户。
"《梁书·太宗王皇后传》"
◇追赠张弘籍诏亡舅齐镇西参军,素风雅猷,夙肩名辈,降年不永,早世潜辉。
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可追赠廷尉卿。
"《梁书·太祖张皇后传》。 "
◇放还罪口诏"四月丙寅"
大运肇升,嘉庆惟始,劫贼余口,没在台府者,悉可蠲放,诸流徙之家,并听还本。
"《梁书·武帝纪》中"
◇放遣宫女诏"四月丁卯"
宋氏以来,并恣淫侈,倾宫之富,遂盈数千,推算五都,愁穷四海,并婴罹冤横,拘逼不一,抚弦命管,良家不被蠲,织室绣房,幽厄犹见役,弊国伤和,莫斯为甚。
凡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如此例,一皆放遣;若衰老不能自存,官给廪食。
"《梁书·武帝纪》中"
◇分遣内侍省方诏"四月庚午"
观风省俗,哲后弘规,狩岳巡方,明王盛轨,所以重华在上,五品聿修,文命肇基,四载斯履,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迩。
朕以寡薄,昧於治方,藉代终之运,当符命之重,取监前古,懔若驭朽,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而明惭照远,智不周物,兼以岁之不易,未遑卜征,兴言夕惕,无忘鉴寐,可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观政听谣,访贤举滞;其有田野不辟,狱讼无章,忘公徇私,侵渔是务者,悉随事以闻;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并依名腾奏,罔或遗隐,使轩所届,如朕亲览焉。
"《梁书·武帝纪》中"
◇定赎刑条格诏"四月庚午"
金作牍刑,有闻自昔,入缣以免,施於中代,民悦法行,莫尚乎此。
永言叔世,偷薄成风,婴愆入罪,厥途匪一,断弊之书,日缠於听览,钳钛之刑,岁积於牢犴,死者不可复生,生者无因自返,由此而望滋实,庸可致乎?朕夕惕思治,念崇政术,斟酌前王,择其令典,有可以宪章邦国,罔不由之,庶愧心於四海,昭情素於万物,俗伪日久,禁网弥繁,汉文四百,邈焉已远,虽省事清心,无忘日用,而委衔废策,事未获从,可依周汉旧典,有罪入赎,外详为条格,以时奏闻。
"《梁书·武帝纪》中,又略见《南史》六。 "
◇置谤木肺石函诏"四月癸酉"
商俗甫移,遗风尚炽,下不上达,由来远矣,升中驭索,增其懔然,可於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
若肉食莫言,山阿欲有横议,投谤木函,若从我江汉,功在可策,犀兕徒弊,龙蛇方县,次身才高妙,摈压莫通,怀傅吕之术,抱屈贾之叹,其理有然,受困包匦。
夫大政侵小,豪门陵贱,四民已穷,九重莫达,若欲自申,并可投肺石函。
"《梁书·武帝纪》中"
◇平议治网诏"四月甲戌"
礼闱文阁,宜率旧章,贵贱既位,各有差等,俯仰拜伏,以明王度,济济洋洋,具赡斯在。
顷因多难,治网弛落,官非积及,荣由幸至,六军尸四品之职,青紫治白簿之劳,振衣朝伍,长揖卿相,趋步广闼,并驱丞郎,遂冠履倒错,圭甑莫辨,静言疚怀,思返流弊。
且玩法惰官,动成逋弛,罚以常科,终未惩革。
夫贾楚申威,盖代断趾,笞捶有令,如或可从,外详共平议,务尽厥理。
"《梁书·武帝纪》中"◇以兄子伯游为会稽太守诏"四月"
兄子伯游,虽年识未弘,意尚粗可,浙东奥区,宜须抚莅,可督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诸军事、辅国将军、会稽大守。
"《梁书·永阳王伯游传》"
◇追封萧颖胄诏"天监元年"
念功惟德,历代所同,追远怀人,弥与事笃。
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风格峻远,器宇渊邵,清猷盛业,问望斯归。
缔构义始,肇基王迹,契阔屯夷,载形心事。
朕膺天改命,光宅区宇,望岱瞻河,永言增恸。
可封巴东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本官如故。
"《南齐书·萧颖胄传》,又见《梁书·萧颖达传》"。
◇赠谥萧颖胄等诏
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葬送有期,前代所加殊礼,依晋王导齐豫章王故事可悉给,谥曰献武,范僧简赠交州刺史。
"《南齐书·萧颖胄传》"
◇与何点手诏"初践阼"
昔因多暇,得访逸轨,坐修竹,临清池,忘今语古,何其乐也。
暂别丘园,十有四载,人事艰阻,亦何可言。
自应运在天,每思相见,密迩物色,劳甚山阿,严光排九重,践九等,谈天人,叙故旧,有所不臣,何伤於高?文先以皮弁谒子桓,伯况以绡见文叔,求之往策,不无前例,今赐卿鹿皮巾等,后数日望能入也。
"《梁书·何点传》"
◇加范述曾礼秩诏"初践阼"
中散大夫范述曾。
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
"《梁书·范述曾传》"
◇下诏征何点
前征士何点,高尚其道,志安容膝,脱落形骸,栖志冥。
朕日昃思治,尚想前哲,况亲得同时,而不与为政?喉唇任切,必俟邦良,诚望惠然,屈居献替,可征为侍中。
"《梁书·何点传》,案:《何点传》此下有复诏资给何点,《艺文类聚》以为沈约作。 "
◇下释保志诏
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
何其鄙狭,一至於此,自今行来,随意出入,勿得复禁。
"《高僧传》十。 "
◇许风闻奏事诏"闰月壬寅"
成务弘风,肃厉内外,实由设官分职,互相惩纠,而顷壹拘常式,见失方奏,多容违惰,莫肯执咎,宪网日弛,渐以为俗,今端右可以风闻奏事,依元熙旧制。
"《梁书·武帝纪》中"
◇许曹郎奏事诏
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具,无取职事,糠秕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事。
"《隋书》。 "
◇赠谥张弘策诏"五月"亡从舅卫尉,虑发所忽,殒身袄竖。
其情理清贞,器识淹济,自藩升朝,契阔夷阻。
加外氏凋衰,飨尝屡绝,兴感渭阳,情寄斯在。
方赖忠勋,翼宣寡薄,报效无征,永言增恸,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给鼓吹一部,谥曰愍。
"《梁书·张弘策传》"
◇诏任
聊为七夕诗五韵,殊未近咏歌,卿虽讷於言,而辩於才,可即制付使者。
"《文选·任彦升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注引《任集》"◇定梁律诏"八月丁未"
律令不一,实难去弊,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
至如三男一妻,悬首造狱,事非虑内,法出恒钧,前王之律,后主之令,因循创附,良各有以。
若游辞费句,无取於实录者,宜悉除之。
求文指归,可适变者,载一家为本,用众家以附,景丁俱有,则去丁以存景,若景丁二事,注释不同,则二家兼载,咸使百司,议其可不,取其可安,以为标例,宜云某等如干人同议,以此为长,则定以为梁律,留尚书比部,悉使备文,若班下州部,止撮机要,可无二门侮法之弊。
"《隋书·刑法志》,案:《梁书·武帝纪》中云,诏中书监王莹八人参定律令。 "
◇访百寮古乐诏"元年"
夫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所以移风易俗。
明贵辨贱,而韶之称空传,咸英之实靡托,魏晋以来,陵替滋甚,遂使雅郑混淆,锺石斯谬,天人缺九变之节,朝宴失四悬之仪,历年永久,将堕於地。
"二句从《初学记》补。 "朕昧旦坐朝,思求厥旨,而旧事匪存,未获厘正,寤寐有怀,所为叹息,卿等学术通明,可陈其所见。
"《隋书·音乐志》上,武帝思弘古乐,天监元年,遂下诏访百寮,又见《初学记》十五。 "
◇答何佟之等请修五礼诏"元年"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但顷之修撰,以情取人,不以学进,其掌知者,以贵总一,不以稽古,所以历年不就,有名无实,此既经国所先,外可议其人,人定即便撰次。
"《梁书·徐勉传》"◇敕诸州月一讯狱诏"二年正月甲寅"三讯五听,著自圣典,哀矜折狱,义重前诰,盖所以明慎用刑,深戒疑枉,成功致治,罔不由兹。
朕自藩部,常躬讯录,求理得情,洪细必尽。
末运弛网,斯政又阙,牢犴沉壅,申诉靡从。
朕属当期运,君临亿兆,虽复斋居宣室,留心听断;而九牧遐荒,无因临览。
深惧怀冤就鞫,匪唯一方。
可申敕诸州,月一临讯,博询择善,务在确实。
"《梁书·武帝纪》中"◇赠范云诏"五月"
追远兴悼,常情所笃;况问望斯在,事深朝寄者乎?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霄城侯云,器范贞正,思怀经远,爰初立志,素履有闻。
脱巾来仕,清绩仍著,褒务登朝,具瞻惟允。
绸缪翊赞,义简朕心,虽勤非负勺,而旧同论讲,方骋远途,永毗庶政,奄致丧殒,伤悼於怀。
宜加命秩,式备徽典。
可追赠侍中、卫将军,仆射、侯如故。
并给鼓吹一部。
"《梁书·范云传》"
◇下扶南王诏"七月"
扶南王╂陈如邪跋摩,介居海表,世纂南服,厥诚远著,重译献,宜蒙酬纳,班以荣号,可安南将军扶南王。
"《梁书·海南诸国传》"
◇答袁昂诏"二年"
朕遗射钩,卿无自外。
"《梁书·袁昂传》"
◇遣使巡行诏"三年六月丙子"
昔哲王之宰世也。
每岁卜征,躬事巡省,民俗政刑,罔不必逮。
末代风凋,久旷兹典,虽欲肆远忘劳,究临幽仄,而居今行古,事未易从,所以日晏踟蹰,情同再抚。
总总九州,远近民庶,或川路幽遐,或贫羸老疾,怀冤抱理,莫由自申,所以东海匹妇,致灾邦国,西土孤魂,登楼请诉。
念此於怀,中夜太息。
可分将命巡行州部,其有深冤钜害,抑郁无归,听诣使者,依源自列。
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昭被四方,听远闻,事均亲览。
"《梁书·武帝纪》中"◇赠蔡道恭诏"八月"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司州刺史、汉寿县开国伯道恭,器干详审,才志通烈。
王业肇构,致力陕西。
受任边垂,效彰所莅。
寇贼凭陵,竭诚守御,奇谋间出,捷书日至。
不幸抱疾,奄至殒丧,遗略所固,得移气朔。
自非徇国忘己,忠果并至,何能身没守存,穷而后屈?言念伤悼,特兼常怀,追荣加等,抑有恒数。
可赠镇西将军,使持节、都督、刺史、伯如故,并寻购丧榇,随宜资给。
"《梁书·蔡道恭传》"
◇除赎罪科诏"十一月甲子"
设教因时,淳薄异政,刑以世革,轻重殊风。
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
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并申弘宥,则难用为国,故使有罪入赎,以全元元之命。
今遐迩知禁,圄犴稍虚,率斯以往,庶几刑措。
金作权典,宜在蠲息,可除赎罪之科。
"《梁书·武帝纪》中"
◇给赙何点诏"三年"
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奄至殒丧,倍怀伤恻。
可给第一品材一具,赙钱二万,布五十匹。
丧事所须,内监经理。
"《梁书·何点传》"
◇选侍郎诏"三年"
尚书郎在职清能。
或人才高妙者,为侍郎。
"《梁书·到沆传》"
◇斋日去庙二百步断哭诏"三年"
六门之内,士庶甚多,四时蒸尝,俱断其哭,若有死者,棺器须来,既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也。
到斋日宜去庙二百步断哭。
"《隋书·礼仪志》二,何佟之议到斋日六门断哭,诏云云。 "
◇定选格诏"四年月癸卯"
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
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
"《梁书·武帝纪》中,又见《南史》六。 "
◇停止宫人观礼诏"正月戊申"
夫郊飨帝,至敬攸在,致诚尽悫,犹惧有违;而往代多令宫人纵观兹礼,帏宫广设,辎耀路,非所以仰虔苍昊,昭感上灵。
属车之间,见讥前世,便可自今停止。
"《梁书·武帝纪》中"
◇置五经博士诏"四年"二汉登贤,莫非经术,服膺雅道,名立行成。
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
朕日昃罢朝,思闻俊异,收士得人,实惟酬奖,可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招纳后进。
"《梁书·儒林传》序"
◇北伐诏"十月丙午"
门下,周文薄伐,实宁边患,汉武命师,允恢王略。
蕞尔犬羊,陵纵日久,宋氏云衰,乘衅逞暴,海岱彭邹,翦焉沦覆,虽每存拯定,雄图弗举。
齐末纠纷,复肆奸毒,宛叶淮肥,仍离内侮,伪酋恶稔,天诛自降,凶渠嗣虐,险慝弥流,残锄亲党,咀噬黔庶,繁役丝兴,毒赋云起,司冀余华,中州旧族,缀足宛颈,载离涂炭,延首南云,思沾王泽。
鼎运启基,大业草创,蠢彼戎心,仍窥疆埸,虔刘我□郡,侵扰我徐方,小竖道迁,乘隙背诞,凶丑贪愚,复相苞纳。
前以叛臣难长,彼此齐患,推心忖物,庶必暗同,故有移书,较陈往旨,而方加拥蔽,曾无反报,同恶相济,市贾非匹,告舍既违,难以义奖,非威非力,制胜莫从。
加以丑数云亡,幽显咸应,讹谣表征,灾备兆,殄灭之期,皎如日月,左伊右,实殷霜露,鸱枭是宅,非谓天道,一星已周,实为冥数,取乱之机,事协兹日,顷时和岁稔,政平人豫,华戎内款,表疏相属,便宜广命群帅,赫然大举,总一车书,混同禹迹,具位泉猷等戎卒七万,先定寿春,某等武旅五万,扬旌氵巢岘,既清颍汝,□临涧,某等铁骑二万,超影绝群,出自大徐,傍趣巩洛,某等组甲四万,霜锋曜日,发自淮,直指金墉,某等率羽林し勇五万,某等率二兖剽猛,熊罴十万,同济彭泗,经汴入河,某等海同万舳,径掩临淄,某等轻锐五万,风偃齐岱,拂兹钜野,泛彼孟津,某等勒司郢之师,骁果六万,步出义阳,横蔺熊耳,某等率三州武毅,剑客八万,入自曾阳,传檄崤陕,暨中岳而解鞍,指浮桥而一息。
并敕某等连旌五万,水陆齐迈,具位泉藻帅徒七万,云飞灵关,北通栈路,澄廓陇右。
凡此将帅,启涂载路,鱼丽后军,骆驿继轨,经启中原,括囊九服,伐罪吊人,於是乎在。
大众外临,宜有总一,自非密亲英誉,风略兼远,无以专任阃外,授律群师,临川王宏,可权进督南北兖徐青冀豫司霍八州,都督北讨诸军事。
命将出车,咸有副贰,具位恢"当作忄炎。 "可暂辍端右,参赞戎机。
舟徒雷骇,熊武百万,投石拔距之力,招关扛鼎之威,岳动川移,风驰电迈,铁马方原,戈船千里,百道并驱,同会洛邑,戡翦逋丑,馘扫鲸鲵,被仁风於两周,抚遗黎於赵魏,将令溥天之下,於斯大同,偃伯灵台,何远之有。
元恪若能率其徒属,舆榇军门者,中军府以时将送,当待以列侯之礼。
"《文馆词林》"◇均选诏"五月正月丁卯"
在昔周汉,取士方国。
顷代凋讹,幽仄罕被,人孤地绝,用隔听览,士操沦胥,因兹靡劝,岂其岳渎纵灵,偏有厚薄,实由知与不知,用与不用耳。
朕以菲德,君此兆民,而兼明广照,屈於堂户,飞耳长目,不及四方,永言愧怀,无忘旦夕。
凡诸郡国旧族。
邦内无在朝位者,选官搜括,使郡有一人。
"《梁书·武帝纪》中"
◇遣官录囚诏"四月甲寅"朕昧旦斋居,惟刑是恤,三辟五听,寝兴载怀。
故陈肺石於都街,增官司於诏狱,殷勤亲览,小大以情。
而明慎未洽,囹圄尚拥,永言纳隍,在予兴愧。
凡犴狱之所,可遣法官近侍,递录囚徒,如有枉滞,以时奏闻。
"《梁书·武帝纪》中"
◇祝史罪已诏"六年正月已卯"夫有天下者,义非为己。
凶荒疾疠,兵革水火,有一於此,责归元首。
今祝史请祷,继诸不善,以朕身当之,永使灾害,不及万姓,俾兹下民,稍蒙宁息,不得为朕祈福,以增其过。
特班远迩,咸令遵奉。
"《梁书·武帝纪》中"
◇革选诏"六年"
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侍中,并奏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陆始名公之胤,位居纳言,曲蒙优礼,方有斯授,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
通直常侍,本为显爵,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
"《隋书·百官志》上"
◇元会应南面诏"六年"
顷代以来:元日朝毕,次会群臣,则移就西壁下东向坐。
求之古义,王者宴万国,唯应南面,何更居东面?《隋书.礼仪志》四,又见《通典》七十。
◇议元会受贽诒"六年"
元日受五等贽,圭璧,并量所付。
"《隋书·礼仪志》四,又见《通典》七十。 "
◇立学诏"七年正月乙酉"
建国君民,立教为首。
不学将落,嘉植靡由。
"《儒林传》序作「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朕肇基明命,光宅区宇,虽耕耘雅业。
傍阐艺文,而成器未广,志本犹阙,非所以范贵游,纳诸轨度,思欲式敦让齿,自家刑国。
今声训所渐,戎夏同风,宜大启庠,博延胄子,务彼十伦,弘此三德,使陶钧远被,微言载表。
"《梁武帝纪》中,又见《儒林传》序,仅异二语,张溥本重出。 "
◇营建象阙诏"正月戊戌"昔晋氏青盖南移,日不暇给,而两观莫筑,悬法无所。
今礼盛化光,役务简便,可营建象阙,以表旧章。
"《文选·石阙铭》注引刘《梁典》"
◇将有事太庙诏"七年"
礼云,斋日不乐。
今亲奉,始出宫,振作鼓吹,外可详议。
"《隋书·音乐志》上,《通典》一百四十二。 "
◇下高骊王高云诏"二月乙亥"
高骊王乐浪郡公云,乃诚款著,贡驿相寻,宜隆秩命,式弘朝典,可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常侍都督、王并如故。
"《梁书·东夷高句骊传》"
◇开山泽常禁诏"九月丁亥"刍牧必往,姬文垂则,雉兔有刑,姜宣致贬,薮泽山林,毓材是出,斧斤之用,比屋所资。
而顷世相承,并加封固,岂所谓与民同利,惠兹黔首。
凡公家诸屯戍见封气者,可悉开常禁。
"《梁书·武帝纪》中"
◇诏详定郊祀冕服"七年"
礼,王者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又云,莞席之安,而蒲越稿秸之用。
斯皆至敬无文,贵诚重质。
今郊用陶匏,与古不异,而大裘蒲秸,独不复存,其於质敬,恐有未尽。
且一献为质,其剑佩之饰,及公卿所著冕服,可共详定。
"《隋书·礼仪志》一"
◇赠谥郑绍叔诏"七年"
追往念功,前王所笃,在诚惟旧,异代同规。
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东兴县开国侯绍叔,立身清正,奉上忠恪,契阔藩朝,情绩显著。
爰及义始,实立茂勋,作牧疆境,效彰所莅。
方甲任寄,协赞心膂,奄至殒丧,伤痛於怀。
宜加优典,隆兹宠命。
可赠散骑常侍、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凶事所须,随由资给,谥曰忠。
"《梁书·郑绍叔传》"
◇置陵令诏"七年"
陵监之名,不出前诰,且宗庙宪章,既备典礼,园寝职司,礼不容易,诸王陵先立监者,改为令。
"《唐书·官品志》"
◇叙录寒儒诏"八年五月壬午"学以从政,殷勤往哲,禄在其中,抑亦前事。
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轼闾辟馆,造次以之。
故负帙成风,甲科间出,方当置诸周行,饰以青紫。
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官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梁书·武帝纪》中"
◇报阮研言王敬胤遗命诏"八年"
敬胤令其息崇素,气绝便沐浴,藉以二芦{废},{废}地周身,归葬忠侯。
此达生之格言,贤夫玉匣石椁远矣。
然子於父命,亦有所从,有所不从,今崇素若信遗意,土周浅薄,属辟不施,一朝见侵狐鼠,戮尸已甚。
父可以训子,子亦不可行之,外内易棺,此自奉亲之情,藉士而葬,亦通人之意,宜两舍两取,以达父子之志,棺周於身,土周於椁,去其牲奠,敛以时服,一可以申情,二可以称家,礼教无违,生死无辱,此故当为安也。
"《南史·四十九刘传》"
◇令皇太子王侯之子入学诏"九年三月乙未"
王子从学,著自礼经,贵游咸在,实惟前诰,所以式广义方,克隆教道。
今成均大启,元良齿让,自斯以降,并宜隶业,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可令入学。
"《梁书·武帝纪》中"◇下林邑王范天凯诏"四月"
林邑王范天凯,介在海表,乃心款至,远修职贡,良有可嘉,宜班爵号,被以荣泽,可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林邑王。
"《梁书·海南诸国传》"
◇使内外官各陈损益诏"五月己亥"
朕达听思治,无忘日昃,而百司群务,其途不一,随时适用,各有攸宜,若非总会众言,无以备兹亲览,自今台阁省府,州郡镇戍,应有职僚之所,时共集议,各陈损益,具以奏闻。
"《梁书·武帝纪》中"
◇妙简都令史诏"九年"
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丞。
顷虽求才,未臻妙简,可革用士流,每尽时彦,庶同持领,秉此群目。
"《隋书·百官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