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简文帝"七"
◇吴兴楚王神庙碑
昔者武王询於太公,五神之礼正;伊陟赞於巫咸,三篇之义作。
抑又玄矩司於坎宫,汉兴北;黄蛇感於通梦,秦作西郊。
幽则鬼神,其来已尚。
楚王既弘兹释教,止献车牛;既舍黄驹,安俟も角。
掌击无左涤之劳,牧人止福衡之务。
周房、殷俎,惟有玄涧芳芝;玉瑶樽,止陈丹桂清酌。
渐符不杀之教,方行大士之心。
比夫黄树赤光,紫衣朱发。
茂矣哉!王制云: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
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於兹往烈,永传不朽,式树高碑。
翠石勒文,事偕神掌;灵龟负字,还拟洛书。
"《艺文类聚》七十九。 按:碑文当是东汉楚王英,而题为吴兴楚王,则项王矣。 误改无疑。 "
◇长沙宣武王北凉州庙碑
黄曲之祀,九井尚惭;洙水之堂,七壁犹在。
岂非德含体气,神降空桑。
蒸民仰其立功,太上怀其贵德。
公讳懿,兰陵人,皇帝之长兄也。
命世降灵,峻极开著。
宗百川而成海,倍万俊而为英。
为南梁、北秦二州刺史,华阳、黑水,改号难堪。
加以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同高阙以为塞,象玉门而置关,三尉寝谋,六屯罢业,功同疏勒之守,备甚即墨之坚。
围公临危制变,殷如敌国。
是以六角摧锋,两贤畔鼓,指则破敌,叱咤而静边尘。
公德应大贤,照惟殆庶,如锺资叩,似铎发声。
含朝阳於千仞,散风行於万顷。
神武所固,士卒忘水火之难;箪醪所驱,小大一死生之志。
微管之风,余芳无绝。
人畏其神,德音不泯。
梁、秦二州刺史宜封侯条,刺举汉阳,亲睹遗爱。
有表请立碑置庙,天下许焉。
反宇飞风,伏槛含日;参差丹桂,周流紫房。
夔刻兽,下临网户;菡萏荷华,傍连屈屋。
庶使边韶所立之石,岂称高於陈郡;袁逢所勒之字,非独擅於华阳。
乃为赞曰:
帝图开道,皇源配天;功书绿字,事烛青编。
天汉之阳,黑水惟梁;如仁永播,流咏宁忘。
扶风高碣,召伯甘棠;余芳无泯,望古可方。
构斯象室,循兹洞房;琉璃照户,璧玉开堂。
秋条下叶,春卉含芳;九微夜火,百味朝浆。
"《艺文类聚》四十五"
◇丞相长沙宣武王碑
金表龙符,绿地龟图;且称瑞汉,实曰开虞。
於昭帝绪,蝉联厥初;有微玄水,亦作司徒。
重檐偃蹇,曲注逶迤;重栌凤翥,桂栋莲披。
文檀晚丽,采节晨辉;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惟馨惟德,无绝於斯。
"《艺文类聚》四十五"
◇招真馆碑
夫东瀛渌水,三变成田;西岳灵桃,千年未子。
尚以星起牵牛,部首迢递;律生甲子,气数杳冥。
况复上游玉清,损之又损,高排金阙,玄之又玄。
岂言象之能诠,非时节之所辨。
海虞县者,则虞农都尉太康置其宰,境有虞山。
《越绝书》云:巫咸之所出也。
高岩郁起,带青云而作峰;瀑水悬流,杂天河而俱洒。
虽日门采药之地,楚望怀椒之歌,汤反流沙之魂,锦饰汾阴之鼎,无以喻焉。
其峰则有石城、石门,虚危自然。
不度句吴之马,神功挺起;岂似冈陵之昼,魏后冰城。
夜阵权息,长安慈石,浴铁暂流,较迹比期,优劣斯远。
道士沛郡张君,讳道裕,字弘真,即汉朝天师陵十二代孙,天监二年,来至此岫,栖遁十有余载。
夜忽梦见圣祖云:峰下之地,面势间寂,宜立馆宇,可以卜居。
裕师潘洪,隐始宁四明山,无何,有人耳长发短,云从虞山招真治来,言讫,忽然不见。
潘驰信报君,君因辞山旧居。
而以梦中所指峰下之地,即以为治,故号招真。
高台回立,有类玉台之山;长廊宛转,还如步廊之岫。
柱削芳桂,岂俟开阳木飞;材选海檀,无劳豫章神拔。
黄庭司命之府,有类玲珑;米陵赤石之观,同符弘敞。
远望仲雍,而高坟萧瑟;旁临齐女,则衰垅苍茫。
藓寻千仞之木,气叶星晷;华飞五香之草,形图宫室。
帷叶彩花,卷舒蹊迳。
阳桃侯枣,荣落岩崖;树息金鸟,檐依银鸟。
凤将九子,应吹能歌;鹤生七岁,逐节成舞。
旭日晨临,同迎若华之色;夕阳斜影,俱成拂镜之晖。
玉础微润,应山云於高牖;鸣籁徐响,引和凤於空谷。
方当专气致柔,入无为之境,周行不殆,穷混成之致。
茅子算归,辍辔无已;魏姬宴罢,留驾不还。
何止持节变淮南之金,传符莳北钟之稻。
明月蛟龙之骑,驱之使半;四铢七子之镜,引以成刀。
散季斋之羽,起雄鸣之雾而已哉!乃为铭曰:
玉龟二始,金书八会;道浃地心,功浮天外。
故帝可小,唯真能大。
德起同尘,善生塞兑;物宝自然,人符交泰。
掩英绿萝,穹隆紫盖;仙治之美,此焉为最。
雄柱千步,阳台百丈;水均下瞩,山逾高掌。
野寂云兴,禽敏山响。
升虹夕栖,丰雷朝上;元阳作石,竹龙成杖。
书藏玉匣,药蕴银筒;烧铅杂鲤,析桂和葱。
羽衣可服,云易通;斧柯虽朽,碑石无穷。
"王鏊《姑苏志》,《艺文类聚》七十八。 "
◇善觉寺碑盖闻在天成象,倬彼云汉;在地成形,嵩高惟岳。
苍苍斡运,灵槎犹且去来;岩岩峻极,巫咸可以升降。
穆贵嫔宿植达因,己於恒沙佛所,经受记别,有缘娑婆,降迹斯土,行迈英皇,德降华附。
河南望浮云之瑞,新野表升天之详,光前绝后,建兹福地。
乃於建康之太清里,建善觉寺焉。
大通元年,龙集己酉,有令使立碑文,未获构撰,居诸不息。
寒暑推移,轩曜夙倾;前星次掩,岁在诹訾。
始得补缀。
何言之陋,何事之隆。
窃等仲由,空悲负粟之硬;复异恒良,终无维山之日。
永言缠慕,独咽丹心。
铭曰:
效彼毗城,建斯福舍;四柱浮悬,九城灵架。
重乐交峙,回廊逢迓;掩映花台,崔嵬兰榭。
阳燧晖朝,青莲开夜。
"《艺文类聚》七十六"◇神山寺碑
在地始终,愆长不极;劫数沙尘,寂寥谁辩。
虽铁界铜围,如影如约;补石擎金,随生焰灭。
独有鹫岳灵境,净土不烧;螺髻金质,声闻难睹。
故发塔喜园,流名天上;耆山鹄苑,布迹人中。
自非庄严妙土,吉祥福地,何以标兹净域,置此伽蓝。
皇太子殿下,几圆上圣,智周物外,澄明离日,照影春星。
长歌安胜,表察书之独见;驰道回车,骛班轮而不绝。
"《艺文类聚》七十六"
关号天井,山称地雌;碧鸡金马,载渎梁池。
怀灵蕴德,孕实舍奇;此亦仙岫,英名远离。
昔有鹫窟,不烧净土;迈彼高踪,构兹法宇。
引叶成帷,即树为柱;后砌危横,崖阶斜竖。
"《艺文类聚》七"
◇慈觉寺碑
窃以《易》表含贞,《记》称顾载,龙星避曜,璧月仪晖,是以河外黄云,沙傍崩鹿。
故能发纬伊绪,重阐刘系,亦有观津美於西汉,扶风盛彼东京。
未若樊川之邦,宛叶之境,休祥茂祉,独繁前迹。
庄姬流誉之所,烈后业兴之地;南阳称其何氏,新野犹曰邓家。
逖彼遐踪,复履今庆。
贵嫔金声早振,涉范增徽,才实母师,行为女楷,穷兹四德,洞彼六经,温明内湛,慈慧天发。
纲缀庆璇枝;联休紫汉,幸得保无负斧,任重束薪。
实以契关言提;绸缪善诱,事其从居,义深则盼。
而叨恩作牧,畔结幽祗,一诀椒慈,长违宝幄。
风枝弗静,陟屺何期;只奉储训,谬兹刊撰。
夫道长业大,遗范事隆。
嗟油素之可捐,惧故老之难述。
"《艺文类聚》七十六"
◇相宫寺碑
真人西灭,洎罗汉东游。
王明盛士,并宣北门之教;四姓小臣,稍罢南宫之学。
雪洙泗之济济,比舍卫之洋洋。
是以高檐三丈,乃为祀神之舍。
连阁四周,并非中官之宅。
雪山忍辱之草,天宫陀树之花。
四照芬吐,五衢异色。
能令扶解说法,果出妙衣。
鹿苑岂殊,只林何远。
皇太子萧纬,自革蕃邸,便结善缘。
虽银藏盖寡,金地多阙,有惭四事,久立五根。
泗川出鼎,尚刻之罘之石;昏峨作镇,犹铭剑壁之山。
矧伊福界,宁无镌刻。
铭曰:
洛阳白马,帝释天冠;开基紫陌,峻极云端。
实惟爽垲,栖心之地;譬若净士,长为佛事。
银铺曜色,玉础金光;塔如仙掌,楼疑凤皇。
珠生月魄,锺应秋霜;鸟依交露,幡承杏梁。
总舒意蕊,室度心香;天琴夜下,绀马朝翔。
生灭可度,离苦获常;相续有尽,归平道场。
"《艺文类聚》七十六"
◇吴郡石像碑
盖闻轩后之图,载浮河洛;秦王之璧,更涌沧溟;昭覃之洲,乘清源而西泛;蓬莱之岫,逐安流而南徙。
况夫道由慈善,应起灵觉。
是以无方之迹,随机示现;无缘之力,因物成感。
晋建兴元年癸酉之岁,吴郡娄县界,淞江之下,号曰沪渎。
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
挂此詹纶,无甄小介,布斯九,常待六鳖,遥望海中,若二人像。
朝视沈浮,疑诸蜃气;夕复显晦,仁若潜火。
於是谓为海神,即与巫祝,同往祈候。
七盘圆鼓,先奏盛唐之歌;百味椒浆,屡上东皇之曲。
遂乃风波骇吐,光景晦明,咸起渡河之悲,窃有覆舟之惧,相顾失色,於斯而返。
又有受持黄老,好尚神仙,职在三洞,身带八景,更竭丹款,复共奉迎,尊像沈躯,没而不见,经历旬日,遐迩普闻。
吴县华里朱膺,清信士也,独谓大觉大慈,将宏化迹,乃沐浴清斋,要请同志,与东灵寺帛尼,及胡伎数十人,乘船至沪渎口,顶礼归依,歌呗赞德。
于时微风送棹,椒景浮波,云舒盖而未移,浪开花而不喷,虽舟子招招,弗能远骛,而灵相峨峨,渐来就浦。
仰睹神像,一名维卫,一名迦叶,於是时众踊跃,得未曾有。
复惧金仙之姿,非凡所徙,试就提捧,豁尔胜舟,指燕宫而西归,望葑门而一息,道俗侧塞,人祗协庆。
膺家住近通玄寺,乃孙权为乳母陈氏之所立也,亦一邦之胜地,胥山之神塔,乃迁像於此寺。
武夫数百,咸不能胜。
共怪曰:朱膺、帛尼,二人之力,而能捧持,不觉为异;今人工甚盛,确乎不移,此必精诚弗能致也。
乃复竭心同时稽颡,然后乃动。
至自舟中,故知据井夜飞,实无以异;石不能重,有觉凭焉。
后有外国沙门释法开来,称彼国众圣所记,云东方有二石像,及阿育王塔,若能恭往礼觐,灭无量罪,免离三涂,礼已而去。
中大通四年,岁在壬子,临汝灵侯奉敕更造铜光二枚,其一高九尺,其一高八尺五寸。
铜迈丹阳,耻论刘向之术;区选攻金,无俟嵇康之锻。
既镌既锼,是磨是铣。
日华如光定,湛似日轮,亦当远照三千;普瞻色像,遥睹十方,俱闻说法。
岂止惜命小鸟,欣人影中,重罪众生,还逢爱日而已哉。
吴郡僧正慧法师,深修五定,净持七支,於三宝中,尽力宏护,立摩尼之胜殿,制飞行之宝塔。
至於庄严妙色,实有厥征。
夫鲁圣云亡,尚追仪於有若;楚臣殒世,亦托似於优孟。
放勋之后,更图长乐之画,文命之君,不□稽命之,或传诸往牍,或布在前司,或赞述盈耳,或寿宫虚置。
况远追应身,近规灵迹。
不铭不勒,何以称扬。
乃为铭曰:
巍巍天像,堂堂最胜;慧日独圆,无生永证。
愍此鱼钩,伤兹螺孕;乍动慈舟,时延宝乘。
留住待缘,独有传应;传应伊何,宝兹灵像。
履冰晨游,凌涛夜上;七众有凭,九垓咸仰。
照此真容,开斯俗网;千轮足起,万字胸书。
身横五分,衣刻三铢;嗟尔末俗,心王所躯。
颡浮水沫,命役驰驱;宜宏希向,必尽勤劬。
睹相尘灭,闻声惑祛;湛然神迹,长处全吴。
"《苏州府志》,《艺文类聚》七十七。 "
◇祭战亡者文
降夫既旋,功臣又赏;班荷元勋,苏逢漏网。
校尉沾荣,属国蒙奖,独念断魂,长毕灰壤。
膏原染刃,委骨埋泉;徒闻身没,讵辨名传。
"《艺文类聚》三十八"
◇祭灰人文
积注奄旬,祭在灰人;消兹兽炭,焚此柱薪。
积如玉屑,聚若游尘。
庶人之风不拂,狱吏之慢宁陈。
当今金光小史,侍使玉童,奏云师於执法,力水伯於天宫。
钻星诛於电女,贯索囚於雷公。
廓重氛於八极,静连丝於四空。
既瞳瞳於车盖,又赫赫於飞盘。
且疑威於赵盾,实望近於长安。
"《艺文类聚》一百"◇六根忏文
今日此众,诚心忏悔六根障业。
眼识无明,易倾朱紫;一随浮染,则千纪莫归。
虽复天肉异根,法慧殊美,故因见前境,随事起恶。
今愿舍此肉眸,俱瞬佛眼,如抉目王见净名方丈之室,名宝踊塔之瑞,牟尼鹫岳之光,弥勒龙华之始,常游净土,永步天宫。
耳根暗钝,多种众恶,悦染丝歌。
闻胜法善音,昏然欲睡;听郑卫淫靡,耸身侧耳。
知胜善之事,乐之者希;淫靡之声,欣之者众。
愿舍此秽耳,得彼天聪。
闻开塔关钥之声,弹指声咳这响,诸佛所说,悉皆总持。
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铿锵之响,於一念中,悦然入悟。
鼻根过患,弥复顽嚣;耽染六兰,流连百和。
郁金易著,エ匐难排。
虽复一薰一获,叶性难遣,空中海上,弥不自觉。
至如雕炉在彼,翠雾罪烟,识染相牵,弥生织累。
所以即蛆甘带,自谓馨香;鸟亚嗜鼠,不疑秽恶。
今愿舍此鼻根,得彼天受。
振裳ε步,跨梅檀之回林;提囊拭钵,捧香积之宝饭。
长离秽浊,永保清升。
舌根障重,染恶尤深;毒刺争兴,恶蛇竞起。
既贪五黄、六禽之旨,又甘九鼎、八珍之味。
所以焚山破卵,涸水枯鳞。
鼋霍不斟,有染指之过;羊羹不及,致入阵之苦。
虽复色奥鹿胃,犹不称甘;凤肺龙胎,更云不美。
虽罗鼎俎,未必皆尝,在彼众生,於命已酷。
或复闲朋乱友,破俗伤真;变紫夺朱,反白为黑。
所以谗言三至,曾母投杼;端木一说,越霸吴亡。
胡知三寸之舌,未易可掉;驷马既出,於事难追。
愿断烦惑,入清净境。
既同阿难乞乳之讥,又等净名寂默之致。
餐禅悦之六味,服法喜之三德。
形恭心到,永趣菩提。
身根顽触,唯贪细软;质体尘碍,不重戈矛。
莫不爱我轻他,陵人傲物;纵此裸虫,不羁醉象。
六尘四倒,自此而生;五盖十缠,因斯而致。
所以象簟清润,遨游夏室。
重衾狐白,温煦於冬房。
结驷广厦,动静必安;首翠楼,去来有托。
所以三业之过,出自机关;四大假成,岂有真我。
愿舍此画瓶,得彼金色,净宝珠之法节,煦留璃之慧体,长归五分,永等十身。
意识攀缘,其罪山积;险同梦幻,譬若猴犭爰,悬镜高堂,一念难净;走九索上,百虑先驰。
至如二十五有,纷绕不息;九十八使,惊骛无已。
所以灰心灭智,行拔于三乘;风禅露饮,道高於六度。
今愿断此意根,祛累斯尽,心当恬怕,洞煦无生,一切众罪,悉灭俗门,三界异途,归之真域。
忏悔已竟,诚心作礼。
"《释藏》策六,《广弘明集》二十八下。 "◇悔高慢文
弟子萧纲,又重至心,归依三宝。
窃闻《礼》称弗傲,表洙、泗之遗文,《经》云不慢,验逾暗之妙典。
故一遇恒神,陵伽尚生余习;上宾天帝,淮南犹有误辞。
亦有才曰隐沦,调惟高俗,犹足座Φ晋君,立前齐主。
况复道隆三学,法兼五众,如过前殿,似出北门,而不密室致恭,遗弓接足。
敢藉胜缘,愿起弘誓,从今日始,乃至菩提,於诸出家,悉表虔敬,方欲削除七慢,折制六根,宾头下步,庶无厥咎。
耆达弃车,方思景慕;幽显大众,咸为证明。
"《广弘明集》二十八下"
◇唱导文
夫十恶缘巨,易惑心涂;万善力微,难感灵性。
是以摩钳赴火,立志道场;萨垂投身,必之妙觉。
众生积染,流浪不归;若海易沈,慈波空荡。
渴爱与生死共门,无明与结网同路,各趣百非,缠兹四苦,人思戮力,昭彼三明。
是以如来因机致化,如大医王,随病施药。
当今皇化之基,格天网地,扇仁风於万古,改世季於百王,覆载苍生,慈育黎首,天涯海外,奉道餐风,换嗉吹唇,含仁饮德,民无贤肖,爱均一子。
众等宜各克己丹诚澄心慊到,奉为至尊。
敬礼娑婆世界释迦文佛。
欢喜世界梅檀德尊,水精刹土月电如来,宝明世界山海慧佛,奉愿圣御与天地比隆,慈明与日月齐照;九有被康哉之泽,八方延仁寿之恩。
玉烛之美,日著遐方;击壤之歌,篇闻天下。
敬由心起,五体所以外恭;情发於中,六识所以单到。
故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凭法致安,积善延庆。
今日幸遇兹训诱,岂得不罄竭心途。
奉为皇太子,敬礼东方宝海,南方灯明,西方无量寿,北方相德。
奉愿离明内映,合璧外和,玉震云浮,金声海镜;日朝颜色,四善流风。
既擅温文之德,实著监国之重。
苍生饮德,有诚餐仁;变和内化,事炳周经;赞德含章,训高淳史。
故以配正奉天,表七教於仁德;宣风缉惠,阐六服於温慈。
各宜摄心奉为贵嫔,归命敬礼五十三佛、三十五尊,当来贤劫千劫在百七十。
奉愿月相与万善同休,金声与四时并;兴七觉以炳照,ぁ十智於常乐。
闺守奉仁,宫储钦德;晖同迭璧,焕若昆琼。
盖闻嵩高惟岳,作屏皇家;宗子维城,克固盘石。
所以戚均鲁、卫,任等萧曹。
三台正席,坐而论道;九棘勤王,恪居连事。
宜各运心,奉为临川、安成、建安、鄱阳、始兴、豫章,及南康、庐陵、湘东、武陵诸王,家国戚属,六司鼎贵,归命敬礼舍利形像,菩提妙塔。
多宝踊现,释迦碎身。
奉愿心镜凝深,身清岳峙,克隆帝祉,永茂皇枝。
众各一心,归命三宝。
三界异术,五道分迳;天人植业,各归一果。
鬼神牵报,事炳冥途。
上善华果,既乖正力;五浊烦心,弥多恼累。
虽复聪明正直,三牲之祀未亏;阴阳不测,六根之滞犹染。
众等宜各露诚,逮为天龙八部,护塔善王,乃至修罗八臂,摩醯三目,尽为敬礼,尊经正典,清净波若,究竟涅。
法华会一之文,净名不二之说,愿一切善神,永断无明,长遵正本,卧处宝宫,坐甘香积。
帝释渊广,泛般若之舟;净居深沈,驾牛车之美。
泽及三界,明照四天;大悲拔苦,事炳前经。
弘慈与乐,义高名训。
是以灵权降迹,出没不同,菩萨位怀,显晦多术。
无边剧恼,扇八苦於修途;有缚缠情,绕六趣於危道。
金锁玉床,犹念解脱。
雕珠饰绮,不及涂中。
至於飘热风,沧浪冰水,暗室千重,黑城百仞,铁轮碎骨,铜柱焦肠,伤出刀峰,横抽剑锷,如斯众苦,尤为险脆。
一息不追,则万劫永别;刹那暂断,则千代长离。
相与共托阎浮,泡生幻处。
危脆之质,有险蜉蝣;风电之驰,诚难可驻。
况复三相并蹙,二鼠攒危,毒箭恶蛇,尤为可畏。
庶凭正法,拔慈累染,长享百福,永断六尘。
对至无疆,唯佛可恃。
今为六道四生,三途八难,慈悲恳到,一心遍礼十住菩萨,三行声闻,礼救世观音,献盖宝积。
西方大势,东国妙音,四辩净名二上螺髻珠顶善宿弥勒文殊金刚藏解脱月弃阴盖常举斤十大弟子、五百罗汉,愿囹圄空虚,疾恼消息,城中百县,方外千城,凡在幽执,一同宽荡。
人协覆蛇,俗化匡蚁。
类服鸩之不死,同拔剑之无伤。
含生不缕,转死自温;渭桥日饱,翳桑无饿。
打塞三涂,填碎地狱。
破魔兵众壤生死军,阎罗发十善之心,牛傍启五戒之业,如鱼少水,若雁穷林,一听法音,即舍秽质。
人运五体,归命三宝。
"《释藏》肥九,《广弘明集》十五。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愿文弟子萧纲,以今日建斋设会,功德因缘,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圣僧。
窃闻《涅》经言:身如画水,随画随合;是身不净,九孔常流。
就夫愚人,常行味著;愚痴罗刹,止住其中。
又如《瑞应经》言:沙门之为道也,舍家妻子,捐弃爱欲,断绝六情,守戒无为,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
一心之道,谓之罗汉,声色不能染,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以免忧苦。
故知出恩爱狱,薄俗为难;善来比丘,其福深重。
弟子以此因缘,今日度人出家。
愿一切六道四生,常离爱欲。
永拔无明根,削遣暗惑心;悠习般若慧,足践轻轮之光,口说悬珠之辩。
披忍辱铠,秉智慧刀,乘菩萨车,坐如来座,结缠披解,顶相光明,戒因清白,后报尊重,所有果业,皆悉胜出,受持法藏,为佛真子。
一切道行;皆悉能行,一切大誓,不休不息。
仰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仰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仰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圣僧,咸加证明。
又仰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天,仰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仙,仰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聪明正直守护一切善神,又愿今日见前幽显大众,咸加证明。
今日誓愿,使弟萧纲,得如所愿。
满菩提愿,一切众生,皆悉随从,得如所愿。
"《广弘明集》二十八上"
◇千佛愿文
盖闻九土区分,四民殊俗;昏波易染,慧业难基。
故法身寂镜,有照斯感。
涤无明於欲海,度苍生於宝船。
或轻慈导舍,薄笑牵悲,曲艳口宣,斜光顶入。
自鹿树表光,金河匿曜。
故像法众生,希向有形。
虽千圣异迹,一智同途。
弟子某甲,久没迷波,长流苦沫,不生意树,未启心灯,而盖生一念,敬造千佛。
虽复无上无为,极相难辨;非空非有,妙智难观。
而绀发日光,莲眸月面。
庶可长表诚敬,永寄心期。
"《广弘明集》十六"
◇为诸寺檀越愿疏菩萨戒弟子萧纲,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圣僧。
积习长夜,轮转覆灰;末劫易危,烦流难拯。
不树两门,岂修二翼。
常恐虚蕉染惑,永结驶河;爱藤悬网,长垂苦岸。
敢承三宝觉悟之力,於幽显前,发弘誓愿。
今愿为武当山太平寺并此镇望楚日塔,同安习善,延明头陀,上凤林、下凤林广严等寺,皆尽形寿,永为檀越。
虽七宝四事,多谢往贤;一念片言,庶符般若。
方类不灭之灯,终非起烟之蜜,以此功德,仰福皇帝春宫,家国内外,咸同此善。
乃至天龙八部,六道四生,普皆蒙福。
"《广弘明集》二十八上"
◇为人造文八夹金薄像疏
比丘某甲敬白:窃以慧日潜影,慈轮罢应;业逐恼飘,爱随情炽。
徒愍衣珠,抱名珍而弗悟;眇叹叶金,惑空言而啼止。
自非表兹胜业,树彼妙缘,何以去此心堂,移兹身窟。
故水精龙塔,永怆恨於遗髦;明镜石龛,独徘徊於留影。
某甲久发誓愿,遍为六道四生,造夹丈八佛像一躯。
年月已流,因缘易夺。
常恐暂有之身,忽随画水;还无之报,飙尔电光。
今便建立诚心,遂兹本誓,使聚月见容,金山表迹,见形善发,闻名恶舍,拔六根之痛恼,去五烧之焚灼。
但四宝屡空,七财多匮,仰双莲而独慨,睹万字而无由。
倘能薄离五家,微捐四事,结此冥慈,共成因果。
则素毡之功,非唯昔世;散华之报,方验来缘。
语善无奢,在言多恧。
谨疏。
"《广弘明集》十六"◇为人作造寺疏
郢州某甲敬白:窃以布金须达,表精舍於给园;影石仙人,造伽蓝於离越。
莫不事表区中,心凭真外。
但四缠惑恼,去善源而无涤;五浊重玺,非慧刃而安挥。
故以愍彼湿薪,伤兹滴器。
今於郢州某山,为十方僧,建立招提寺,萦负郊原,面带城雉,枕倚岩壑,吐纳烟云。
重门洞启,未创飞行之殿;步扌阎中雷,犹寡密石之功。
岩饰之理难阶,瓶钵之资已罄。
道俗傥能微留善念,薄奖胜缘,则事等观香,义同锡乘。
昔人修檀,手两七宝;前贤薄施,掌出双金。
福有冥移,言无多逊。
谨疏。
"《广弘明集》二十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