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梁文 卷十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梁文
《全梁文》 卷十一 严可均辑

◎简文帝"四"

◇诫当阳公大心书

汝年时尚幼,所缺者学,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艺文类聚》二十五"

◇与魏东荆州刺史李志书

卿门世英叶,中州旧族。

自金天失驭,帝鼎南迁,衣冠播越,不及俱迈,岂可屈志膻戎,久沦胡壤?今皇师外扫,天钺四临,海荡电飞,云蒸雨合,所摧所克,是卿之具闻也。

且伪国沸腾,四方幅裂,主虐臣奸,牝鸡乱政;若能早识事机,翻归有道,岂直图形长乐,刻像钟鼎?时事易差,相思勉励,但明月暗投。

昔人为诫,邻藩赠药,有可虚怀,密驿轻邮,侧望归简。

"《艺文类聚》二十五"

◇答徐ゼ书

山涛有言,东宫养德而已。

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黜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以此惭惶,无忘夕惕,驱驰五岭,在戎十年,险阻艰难,备更之矣。

观夫全躯具臣,刀笔小吏,未尝识山川之形势,介胄之勤劳,细民之疾苦,风俗之嗜好,高阁之间可来,高门之地徒重,玉馔罗前,黄金在握,浞訾栗斯,容与自熹,亦复言轩羲以来,一人而已。

使人见此,良足长叹。

"《艺文类聚》二十六"

◇与刘孝绰书

执别灞,嗣音阻阔,合璧不停,旋灰屡徙,玉霜夜下,旅雁晨飞,想凉燠得宜,时候无爽,既官寺务烦,簿领殷凑,等张释之条理,同于公之明察,雕龙之才本传,灵蛇之誉自高,颇得暇逸於篇章,从容於文讽,顷拥旄西迈,载离寒暑,晓河未落,拂桂棹而先征,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足使边心愤薄,乡思回,但离阔已久,戴劳寤寐,伫闻还驿,以慰相思。

"《艺文类聚》三十"

◇与萧临川书

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登舟已积,殊足劳止,解维金阙,定在何日?八区内侍,厌直御史之庐,九棘外府,且息官曹之务,应分竹南川,剖符千里,但黑水初旋,未申十千之饮,桂宫既启,复乖双阙之宴,文雅纵横,即事分阻,清夜西园,眇然未克,想征舻而结叹,望挂席而沾衿,若使弘农书疏,脱还邺下,河南口占,傥归乡里,必迟青泥之封,且觏朱明之诗,白云在天,苍波无极,瞻之歧路,眷慨良深,爱护波潮,敬勖光彩。

"《艺文类聚》三十"◇答安吉公主饷胡子书

方言异俗,极有可观,山高水远,宛在其邈"《北户录》二注作貌",不使去来执辔,媲彼青衣,正当出入烧香,还依丹毂。

岂直王济女奴,独有罗,方使乐府行胡,羞论歌舞。

垂赉新奇,伏增荷。

"《艺文类聚》三十五。 《北户录》二注。 "

◇答张缵谢示集书

纲少好文章,於今二十五载矣,窃尝论之,日月参辰,火龙黼黻,尚且著於玄象,章乎人事,而况文辞可止,咏歌可辍乎?不为壮夫,杨雄实小言破道,非谓君子,曹植亦小辩破言,论之科刑,罪在不赦。

至如春庭落景,转蕙承风,秋雨且晴。

"《初学记》作「朝晴」。 "檐梧初下,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乍动严驾,车渠屡酌,鹦鹉骤倾,伊昔三边,久留四战,胡雾连天,征旗拂日,时闻坞笛,遥听塞笳,或乡思凄然,或雄心愤薄。

是以沈吟短翰,补缀"《初学记》作「衲补」。 "庸音,寓目写心,因事而作。

"《艺文类聚》五十八,《初学记》二十一。 "◇答新渝侯和诗书

垂示三首,风云吐於行间,珠玉生於字里,跨蹑曹左,含超潘陆,双鬓向光,风流已绝,九梁插花,步摇为古,高楼怀怨,结眉表色,长门下泣,破粉成痕,复有影里细腰,令与真类,镜中好面,还将画等,此皆性情卓绝,新致英奇。

故知吹箫入秦,方识来凤之巧,鸣瑟向赵,始睹驻云之曲,手持口诵,喜荷交并也。

"《艺文类聚》五十八"◇答湘东王庆州牧书

虽心慕子文,申威涿郡,意存士雅,慷慨临江,而不能遂封狼居之山,永空幕南之地,逐北聊城,追奔瀚海,必欲卷绶避贤,辞病收迹。

"《艺文类聚》五十九"◇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书

试笔成文,临池染墨,疏密俱巧,真草皆得,似望城扉,如瞻星石,不营云飞之散,何待曲辱之丹。

方当奉彼筐中,置之帐里,乍楷桐钩,时悬欹案:戢意之深,良不能已。

"《艺文类聚》七十四"

◇与湘东王书吾辈亦无所游赏,止事披阅,性既好文,时复短咏,虽是庸音,不能阁笔,有惭伎痒,更同故态。

比见京师文体,儒钝殊常,竞学浮疏,争为阐缓,玄冬修夜,思所不得,既殊比兴,正背风骚。

若夫六典三礼,所施则有地,吉凶嘉宾,用之则有所,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

吾既拙於为文,不敢轻有奇摭,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杨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

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俱为盍各,则未之敢许。

又时有效谢康乐、裴鸿胪文者,亦颇有惑焉。

何者?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时有不拘,是其糟粕。

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了无篇什之美。

是为学谢则不届其精华,但得其冗长,师裴则蔑绝其所长,惟得其所短,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故胸驰臆断之侣,好名忘实之类,方分肉於仁兽,逞却克於邯郸,入鲍忘臭,效尤致祸,决羽谢生,岂三千之可及,伏膺裴氏,惧两唐之不传。

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阳春高而不和,妙声绝而不寻,竟不精讨锱铢,核量文质,有异巧心,终愧妍手。

"《南史》作妍耳。 "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诗既若此,笔又如之。

徒以烟墨不言,受其驱染,纸札无情,任其摇襞,甚矣哉,文之横流,一至於此!至如近世谢沈约之诗,任陆亻垂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张士简之赋,周升逸之辩,亦成佳手,难可复遇。

文章未坠,必有英绝领袖之者,非弟而谁?每欲论之,无可与语,思吾子建,一共商榷,辨兹清浊,使如泾渭,论兹月旦,类彼汝南,朱丹既定,雌黄有别,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譬斯袁绍,畏见子将,同彼盗牛,遥羞王烈。

相思不见,我劳如何。

"《梁书·庾肩吾传》,时太子与湘东王书论之,又略见《艺文类聚》七十七。 "

◇答湘东王书

暮春美景,风云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

弟召南寡讼,时缀甘棠之阴,冀州为政。

"《艺文类聚》作为法。 "暂止褰之务,唐景荐大言之赋,安太述连环之辩,尽游习之美,致足乐邪!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愈,子预赤丸,尚忧未振,高卧六安,每思扁鹊之问,静然四屋,念绝修都之香,岂望文殊之来,独思吴客之辩。

属以皇上慈被率土,甘露聿宣,鸣银鼓於宝坊,转金轮於香地,法雷警梦,慧日晖朝,道俗辐凑,远迩毕集,听众白黑,日可两三万。

独以疾障,致隔闻道,岂止杨仆有关外之伤,周南起留滞之恨。

第十三日,始侍法筵,所以君长近还,未堪执笔,敬祖前迈,裁欲胜衣,每自念此,愍然失虑,江之远矣,寤寐相思,每得弟书,轻疴遗疾,寻别有信,此无所伸。

"《广弘明集》十六,又二十八上,《艺文类聚》七十五。 "◇又十八日晚,於华林阁外省中,得弟九月一日书,甚慰悬想。

秋节凄清,比如常也。

州事多少,无足疲劳,濠梁之气,不异恒日,差尽怡悦,时有乐事,游士文宾,比得谈赏,终宴追随,何如近日,注汉功夫,转有次第,思见此书,有甚饥。

吾蒙受菩萨禁戒,造蓣大士,此十二日,便於东城私忏,十七日旦,早入宝云,壁门照日,铜龙吐雾,红泉含影,青莲吐芳,法侣成群,金山满坐,身心快乐,得未曾有。

昨旦平等寺法会中后,无碍受持,天仪临席,ㄧ容亲证,拜伏虽多,疲劳顿遣,剃顶之时,此心特至,心口自谋,并欲翦落,无疑马援遣虱之谈,不辞应氏赤壶之讽。

僧典议,不异昔日,竟日问,殊均子路,探钩取名,名曰因理,皇情印可,今便奉行。

昨晡后方还所住,徐ゼ庾吾欲避酒泉之职,尹王相去,既尔伸款,对临汝侯,比多属疾,来宫小稀,其间信使,差得其简,晔兼詹事,东为洗马,时伸话言,数语论辩,句之侯东抚,复成离阔,衡山九嶷,寻应引迈,临岐有叹,望水兴嗟。

但吾自至都已来,意志忽悦,虽开口而笑,不得真乐,不复饮酒,垂二十旬,次公醒狂,自成无理,知耆艾数信,述吾经过,适忆途遵江夏,路出西浮,日月易来,已涉秋暮,而韦述有长沮之弊,必笑之灾,术异葛仙,形均荀序,弟复资其粮饩,特为经营,转祸为福,事均北叟,分别已来,每增慨忆,叹因月积,想逐时旋,每有西邮,事同抚┩,相见之期,未知何日,瞻言玉岭,静对金关,怀劳之深,未常弭歇,善自保惜,及此不多,纲疏。

"《广弘明集》二十七上。 "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

得所送飞白书缣屏风十牒,冠六书而独美,超二篆而擅奇,乍写星区,时图鸟翅,非观触石,已觉云飞,岂待金,便睹蝉翼,间诸衣帛,前哲未巧,悬彼帐中,昔贤掩色。

"《艺文类聚》六十九"

◇答定襄侯饷卧簟书

筠篁多品,条杂名,校色比奇,独此为贵,自含苍紫,似久暴於柯亭,乍舒黝素,若屡沾於湖水,三伏余炎,九折成用,便可旅食南馆,高卧北窗。

"《艺文类聚》六十九"

◇答南平嗣王饷舞簟书

濯龙之木,文饰坛,淮南之台,紫罗为荐,未若五离九折,出桃枝之翠笋,绮烂霞舒,制云母之修竹,南湘点泪,喻此未奇,东宫赤花,拟之非妙。

"《艺文类聚》六十九"

◇答书知康司马卓以水浅未时发,汉源冬涸,理当有分,遄舟有及,具意,纲答。

"《淳化阁帖》一"

◇与广信侯书

纲白,阔绝音旨,每用延结,风严寒劲,愿比怡和。

伏承净名法席,亲承金口,辞珍鹿苑,理惬鹫山,微密秘藏,於斯既隆,庄严道场,自兹弥阐,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况兄慧思弘明,本长内教,今陪十善之车,开八正之路,流般若之水,洗意识之尘,以此春翘,方为秋实。

王每忆华林胜集,亦叨末位,终朝竟夜,沐浴妙言,至於席罢日余,退休旁省,携手登临,兼展谈笑,仰望九层,免窥百尺,金池动月,玉树含风,当於此时,足称法乐。

今卷帷之部,乘传一隅,闻慧雨滂流,喜跃充遍,徒挹悬河,无伸承禀,空无所有,不莹情灵,缘痴有爱,自嗟难拔,兼下车已来,义言盖少,旧忆已尽,新解未餐,既惭口诵,复非心辩,永谢泻瓶,终惭染毡。

是则慈云既拥,智海亦深,影末波余,希时洒拂,但暌违转积,兴言盈脸,愿加敬纳,言不宣意,谨白。

"《广弘明集》十六,又二十一,《艺文类聚》七十七。 "

◇又

王白,仰承比往开善,听讲涅,纵赏山中,游心人外,青松白露,处处可悦,奇峰怪石,极目忘归,加以法水晨流,天华夜落,往而忘反,有会昔言。

王牵物从务,无由独往,仰此高踪,寸心如结,谨白。

"《广弘明集》二十一"

◇与慧琰法师书

五翳消空,韶光表节,百华异色,结彩成春,道体何如,恒清宜也。

对玩清虚,既在风云之表,游心入理,羌多定慧之乐。

弟子俗务纷纠,劳倦特深,眷然北岭,钦贤已积,会遇之期,庶必可亻孱,有缘之俦,事等饥渴,伫望来仪,一日三岁,想思弘利益,理当无爽,指遗此信,无述寸衿,纲和南。

"《广弘明集》十六,又二十八上。 "

◇又旦来雨气,殊有初寒,摄卫已久,转得其力,虽他方法界,略息化缘,洹之里,恒有悟对,眷伫之深,无时不积,久因倩师,频述方寸,不知巧笑之僧,颇为津及不耳。

前昨已来,微事义聚,龙象毕同,应供皆集,慧炬开心,甘露入顶,闻之善谑,特尽欢怡,想味之怀,转复无极。

昔幼年经闻制旨,受道日浅,北面未深,虽异禅那,事同华水,今改西下,特蓄本心,访理质疑,属在明德,不谓般若留难,现疾未瘳,问津无地,叹恨何己,伏承舆驾寻幸伽蓝,冀於此时,得一觏止,辩论青豆之房,遣惑赤花之舍,追往年之宿眷,述即日之寸心,此事必期,冀非爽指,遣兹承问,伫有还书,纲和南。

"《广弘明集》十六,又二十八上。 "

◇吊道澄法师亡书

省启,承尊师昨夜涅,甚深悲怛。

法师志业淹明,道风淳素,戒珠莹净,福翼该圆,加以识见冥通,心解远察,记落雨而必然,称黑牛而匪谬,服膺者无远近,蒙益者兼道俗。

弟子自言旋京辇,便伸结缘,岂谓一息不追,奄至乎此。

然胜业本深,智刀久利,必应游神实地,腾迹净天。

但语其乳池启殡,香棺入室,不入空心,於何不恸。

但如来降生之迹,因此而入,泥洹正当其生,住灭靡有定相,先圣后贤,何其形响,推校因缘,未始有例。

上人等并在三岁积,始终禀道,宜应共相策勉,弘遵旧业,使道场无断,利益不坠。

所衤遂物辄如法供养,奈何奈何。

"《广弘明集》二十四"

◇劝医论"《初学记》、《大观本草》作劝医文。 "

劝医曰,天地之中,唯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於命,虽修短有分,天寿悬天。

然而寒暑反常,嗜欲乖节,故虐寒首,致毙不同,伐性烂肠,摧年匪一,拯斯之要,实在良方,故祗域医王,明於释典,如大师乃以医王为号,以如来能烦恼病祗能治四大乖为故。

亦有骚人之咏彭城。

"《初学记》作彭殇。 "秦国之称和缓,季梁之遇卢氏,虢子之值越人,爰至九市"《初学记》作久视"飞仙,长生妙道,犹变六一於金液,改三七於银丸,蓄玉匣之秘。

"《初学记》作玉字之精。 "研紫书之奥,桃胶何是,北斗靡遁其刑,"《初学记》作靡录其形。 "金浆非远,明珠还耻其价,能使业门之下,鼓响独闻,雍祝"《初学记》作独传雍祀。 "之傍,萧声犹在,周礼疾医,掌万民之疾。

凡民之有病者,分而治之,岁终则各书其所治,而入於医师,知其愈与不愈,以为后法之戒也。

至如研精玄理,考核儒宗,尽日清谈,终夜讲习,始学则负墟尚谀,积功则为师乃著,日就月将,方称硕学,专经之后,犹须剧谈,网罗愈广,钩深理见,厌饫不寤,惟日不足。

又若为诗,则多须见意,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须寓目,详其去取。

然后丽辞方吐,逸韵乃生,岂有秉笔不讯,而能善诗,塞况不谈,而能善义?杨子云言,读赋千首,则能为赋。

况医之为道,九部之诊甚精,百药之品难究,察色辩声,其功甚秘,秋辛夏苦,几微难识,而比之术者,未尝稽合,曾无讨论,多以少壮之时,涉猎方疏,略知甘草为甜,桂心为辣,便是宴驭自足,经方泯弃,同庾凯之读庄子,异孔丘之好周易。

然而疾者求我,又不能尽意攻治,假使不能为地,自可即为已益,所以然者,若无隔贵贱,精加消息,以前验后,自可解之,日知所亡,坐成妙术,而又告以不能也。

治疾者众,必以溢浪酬塞,恶之者多,爱之者鲜。

"《初学记》作必孟浪酬塞,误人者多,爱人者鲜。 "是则日处百方,月为千治,未尝不轻其药性,任其死生,浮华之功,於何而得?及其爱深亲属,情切支肌。

"《初学记》作友朋。 "患起膏肓,疴兴府俞,虽欲尽其治功,思无所出,何以故然?本不素习,卒难改变故也。

周靡麻"衍周字,《初学记》、《大观本草》二十四皆作胡麻。 "鹿藿,止救头痛之病。

"《初学记》作才救头痛之疴,《大观本草》十一亦作疴。 "麦曲芎,反救河鱼之疾。

"《初学记》作暂止河鱼之腹,《大观本草》七作才止。 "思不出位,事局辕下,医者忘志"《初学记》作欲求反止者,止疑作死。 "於玄都,扬己名於绿帙。

"《初学记》作绿籍。 "其可得乎?术道困穷,於斯实至,诚当善思此意,更兴其美,非直传名於后,亦是功德甚深,比夫脱一鸽於权衡,活万鱼於池水,不可同日而论焉。

"《文苑英华》七百五,又见《初学记》十,有删节。 "◇七励

藏名外臣,体道好异。

遁迹埋影,心人事。

任性於蓼水之侧,放心於自得之场。

情苞六合,德贯九方。

岩栖谷饮,绝际濠梁。

於是寂镜公子闻而往说,乃飞车翠盖,翔驾绛螭,丹旌凤转,碧幔云移。

映玉大之绮靡,照银车之陆离。

经九峤之阻,历五曲之Л危。

路入阆风,道经通谷。

桥涂泱漭,路林萧肃。

石磴穹窿,松关重复。

羊肠望断,邃路迂余。

攀林税驾,乃遇藏名之所居。

其居则藓苔没砌,幄叶斜林。

千峰杳顶,万仞悬深。

南危碧流,北障芳林。

左萦重陆,右背高岑。

烟霞罩日,石涧笼阴。

声音百籁,响弄千禽。

寂镜公子曰,盖闻智者不怀道没志,遗俗埋名。

迷邦碎宝,却粒辞荣。

今欲说子以默语之术,宁欲闻乎?藏名曰,仆虽幽栖,远纡名德,宁忘洁己,以受至言。

公子曰。

夫怡情托体,寄闲宫,跨危楼於兮诣,挂日景於迎风。

玩灵华於仙掌,度窈窕於飞虹。

金枝照曜,玉壁玲珑。

文窗洞右,飞合陵东。

桂柱通光,雄梁亘日。

璧镜钮悬,抽荷并出。

中宿锦筵,长廊周密。

青钱碧影,金墀玉律。

冬闺温煦,夏室含霜。

图以珍怪,画以祯祥。

琼茅秋花,绿蕙春香。

植宜男於粉阁,树君子於椒房。

回风烟於璇题,垂珠玑於玉箱。

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乃登陟游践,望远通疏。

擢素藕於石镜,搴蔓草於康衢。

若荆山之琢玉,似随水之弄珠。

若斯宫之闲丽,子能与我而共居?外臣曰,仆游心蓬苇,未暇斯处。

公子曰。

夫靓妆严服,托体必嘉。

五丝擅美,独玺称华。

组帷□粲,彩缇含葩。

丹墀聚叶,缕槛飞花。

至如稷下缝掖,泗上章甫。

雉缉霜鲜,秦丝园缕。

凤色龙分,鸳文鹄聚。

周纷瑶席,绮饰琼佩。

齐都滑石,南海玳瑁。

散似缀珠,离如并缋。

蜘蛛弄巧,越女调枢。

夏则桃笙竹席,冬则青管金须。

温丽琼台,密华承寝。

当户之,大文之锦。

华蒲萄之绮衾,丽芬若之丹枕。

金苏翠幄,玉案象床。

子能从我,乐此芬芳。

外臣曰,带索披裘,自得山性,雕章丽服,未敢攸同。

公子曰,五饪调神,三芝辅性。

用康仁寿,以弘贞正。

乃使有伊之徒,调尝鼎味。

九州珍杂,八方ゆ贵。

名廉天地之声,肴竭山海之味。

蝉鸣秋稻,燕颔玉精。

离红之脍,勺药之羹。

蒙山擅重,灌水传声。

桂蠹石琼,龙胎凤肺。

四膳八珍,五肉七菜。

累似谷杂,切均鲜绘。

色若紫兰,纷如红纟卒。

若乃越梅变实,楚醴方添。

陈晨凫之美味,荐燕之肥甜。

洗以三危之露水,调以大夏之香盐。

霜薤沸烈,露葵繁舒。

芳菰之菜,白霜之茹。

澄琼浆之素色,杂金笋之甘菹。

素票浮气,酃醪凝清,献三爵之逾雅,等千日之芳醴。

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虮。

此亦天下之美味,子能从我而享之乎?外臣曰,藜藿可膳,薇蕨堪餐,五味口爽,宁假玉盘。

公子曰,若夫钧台之乐,葛天之歌。

飞七盘之妙节,动六变之清和。

绿绮丽琴,丹山宝瑟。

缕器亻垂雕,孤枝伶律。

奏白雪之楚缓,陈亭席之吴疾。

跃乌追飞,潜鱼伴出。

将使渐离击筑,雍门鼓琴。

鸣绕梁之妙响,发愁户之清音。

至如五陵金穴,六郡豪家。

远流歌於东夏,出秘舞於京华。

金钿设翠,步摇藏花。

遥同暮雨,逼似朝霞。

发鬓如点,纤腰成削。

玉齿笑容,红妆绰约。

疾趋巧步,雾袖芬披。

舒蛾眉之窈窕,委弱骨之逶迤。

载金翠之婉婵,珥瑶之陆离。

芬芳於梧春之苑,灼烁於长州之中。

於时斜光西委,薄雾舒红。

隋珠照影,罗衣从风。

观者方堤,睹者盈淇。

令二燕之缀翼,使八鹤之增悲。

明君为之饮泣,西施为之解眉。

於是兰闺寂晚,曲韵相和。

对轻风之落景,望明月以清歌。

歌曰,酣醑半兮乐既陈,长歌促节绮罗人。

拂镜弄影情未极,回簪转笑思自亲。

此亦声音之尽妙,子能从我而听之乎?外臣曰,淫声乱耳,未足入听,方追山壑,永弄林泉。

公子曰,夫心游百氏,理奥六经。

枢机性道,阴阳冥。

昭玉牒於年史,览石记而照情。

若夫邹枚上客,扬马俊人。

挥金入赵,易服归秦。

卖舌弹剑,买义追仁。

商榷万古,弋钓陶甄。

池中水黑,席上称珠,判二气之氛氲,辨六爻之终始。

鸟变茏工,凤书云纪。

辞弘八索,辨崇三耳。

至如范睢折胁,豫让拉齿。

礼竭中心,报深国士。

碎玉争城,藏图解剑。

见碣石之金堤,望楚都之扬堑。

美陈平之反间,揖子房之智谋。

想秦君之传器,仁汉后之解裘,此亦天下之奥籍,德性之林圃,子能同览悦目,以齐此心?外臣於是色动清颜,顿解高意,曰,仆虽野陋,颇悦带经,但负薪多疾,未甘斯说。

公子曰,夫氛氲构象,纯杂不同。

共工折柱,虽播英风,自古而然,曾何足道?但吹沙役寇,仰自牺年,吐雾藏妖,闻之尧日,至於今者,昌运天启,握历宝年。

风猷驾层汉,道德漏重泉。

至如玄蹄外境,紫舌顽人。

悖而无礼,不沫皇仁。

於是腾三泉之漫,戴五旗之飘扬。

引玉车於西陇,鸣金鼓於北邙。

拭龙泉之雄剑,莹魏国之宝刀。

钅舌逾巨阙,利拟豪曹。

至如牵钩壮气,斗胆豪心。

绿腰白玉,带佩黄金。

酬恩报死,克远长岑。

白燕,耀跃青离。

五玉察善,十相无遗。

运腰锦连,半足尘飞。

标威於雁门之境,振旅於龙突之乡。

若乃惊沙绝岸,苦雾绵长。

秋河晓碧,落蕙山黄。

红颜素改,玄鬓斑霜。

征夫抵掌而饮膳,壮士愤气而沸肠。

回云鸟之密阵,背却月而相望。

旗才转而漂杵,锋未至而骖伤。

前锋纷其易帜,后骑决其沙囊。

何汤雪之能比,岂拾尘之可方。

於是呼韩顿颡,龟兹衔璧。

羊牵既袒,熊山已积。

九截同文,八极齐轨。

帝曰念功,班茅赐履。

青紫如拾,赏归诏美。

此亦天下之壮绩,子能从我而效之乎?外臣曰,葛伯不祀,虽闻汤诰,野叟力弱,未敢振衣。

公子曰,尧舜垂拱,焕彼前闻。

今惟圣历,万代一君。

璧仪照气,玉井珠分。

德合天地,道方华勋。

沧海碧彻,黄河黛文。

爱人育德,泽等春云。

宣尼茂典,周姬礼容。

黄裳进士,清襟俊童。

邦知改俗,国化移风。

卖药无藏名之老,河泗无洗耳之翁。

德星夜映,庆云昼色。

异草双条,灵禽比翼。

狐尾既九,茅脊复三。

金船漾宝,银瓮呈甘。

康歌壤笑,悦礼枢谈。

隆周谢德,盛汉知惭。

慈照无生,化湛灵觉。

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国被仁寿,家欣教学。

三明鉴道,六度弘风。

出尘照苦,入冥观空。

善识无尽,因性必通。

天不爱宝,地无隐瑞。

百神受职,三苗奉义。

石策紫泥,绳金玉刺。

或托讽梁甫,权卧德而龙盘。

或织箔渭滨,耻藏名而凤。

於是露点饴蜜,溜泓澄於玉掌,云垂五采,覆旖旎於仙楼。

漾醴泉於浪井,拂垂杨於御沟。

或联七叶,一姓五侯。

外臣於是观色内动,神貌外移,忽正山巾而言曰,盖闻幽居独善,见机往圣。

傥不遗蒙叟,亦愿顺来命。

"《文苑英华》三百五十一"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