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晋文 卷六十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晋文
《全晋文》 卷六十 严可均辑

◎孙楚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魏侍中资孙。

为石苞镇东参军,迁著作佐郎;苞为骠骑,复参军事。

后为扶风王骏征西参军,转梁令,迁卫军司马。

惠帝初为冯翊太守。

有《集》十二卷。

◇雪赋

尧九载以山栖兮,汤请祷于桑林。

罔二圣以济世兮,孰繁衍以迄今。

嗟亢阳之逾时兮,情反侧以寝兴。

丰隆洒雪,交错翻纷。

膏泽偃液,普润中田。

肃肃三麦,实获丰年。

"《艺文类聚》二"

◇井赋倚崇丘以凿井兮,临斥泽之淫污。

苦行潦之滓浊兮,靡清流以自娱。

乃喟尔而有感兮,率邻左之数夫。

脉厥土以兴作兮,登甘醴于玄虚。

体象圆川,下贯五仞。

幽泉腾涌,津泽傍润。

抱瓮而汲,不设机引。

绝彼淫饰,安此璞慎。

俗尚其华,我笃其信。

既处涅而不淄,又磨之而不磷。

虽矢之而无妄,实游心于大顺。

渴人来翔,行旅是赖。

辍耕息肩,不期而会。

沈黄李,浮朱柰。

杂狸首之班如,飞清尘以洮汰。

枕玄石以盥漱,喜遨怡以缓带。

"《艺文类聚》九,《初学记》七"

◇笑赋有度俗之公子,总万物之细故。

心仿佛乎巢由,以得意为至乐,不拘恋乎凡流。

会亲戚于高宇,结宗盟于绸缪。

所以交颈偃仰,推匈指掌,亢洪声于通谷,顺长风以流响。

气参谭以相属,若将颓而复往。

或蹙亻免首,状似悲愁,怫郁唯转,呻吟郁伊;或携手悲啸,嘘天长叫,迟重则如陆沈,轻疾则如水漂。

徐疾任其口颊,圆合得乎机要;或中路背叛,更相毁贱,倾倚叵我,雕声迄乎日晏。

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也。

"《艺文类聚》十九"

◇笳赋"并序"顷还北馆,遇华发人于润水之滨,向春风而吹长笳,音声寥亮,有感余情。

爰作斯赋:衔长葭以泛吹,敫啾啾之哀声。

奏胡马之悲思,咏北狄之遐征。

顺谷风以抚节,飘逸响乎天庭。

尔乃调唇吻,整容止,扬清卢,隐皓齿。

徐疾从宜,音引代起,叩角动商,鸣羽发征。

若夫广陵散吟,三节白,太山长曲,哀及梁父。

似鸿雁之将雏,乃群翔于河渚。

"《艺文类聚》四十四"

◇韩王故台赋"并序"

酸枣寺门外,夹道左右,有两故台。

访之故老,云韩王听讼观也。

台高十五仞,虽楼榭泯灭,然广基似于山岳。

召公大贤,犹舍某棠,区区小国,而台观隆崇,骄盈于世,以鉴来今。

故作赋曰:望韩王之故台,寻往代之所营:双阙碣以峻峙,贯云气而上征。

历千载而特立,显妙观于太清。

蔑丘陵之逦迤,亚五岳之嵯峨。

薄邯郸之丛台,陋楚国之章华。

邈{山召}以抗极,岂岑楼之能加?至乃宫观弘敞,增台隐天。

伐文梓于万仞,发玉石于三泉,优倡角乌鸟之声,蛾眉戏白雪之舞。

纷淫衍以低昂,翳修袖而容与。

"《水经·济水注二》,《艺文类聚》六十二"

◇登楼赋

有都城之百雉,加层楼之五寻,从明王以登极,聊暇日以娱心。

泾渭泊以阻迈,卉木郁而成林。

朝阳之素榆,游岛濯于素波,牧竖吟啸于阡陌,舟人鼓而扬歌。

营孽基峙,列宅万区,黎民布野,商旅充衢。

杞柳绸缪,芙蓉吐芳,俯依青川,仰翳朱杨,体象,幽若扶桑。

白日为之昼昏,鸟禽为之颉颃。

百僚云集,促坐华台,嘉肴满俎,旨酒盈杯,谈三坟而咏五典,释圣哲之所裁。

"《艺文类聚》六十三引两条,《初学记》五,又二十四"◇相风赋

伊圣皇之高烈,美治道之穆清。

兼干坤之普覆,齐三光之朗明。

犹恭己以劳谦,迄日昃而不宁。

虑听政之有阙,诫祸福于无形。

建殊才于辰极,树相风于紫庭。

尔乃神兽盘其根,灵乌据其颠,羽族翩飘罗其侧,翔风萧聊出其间。

"《艺文类聚》八十一"

◇菊花赋

彼芳菊之为草兮,禀自然之醇精,当青春而潜翳兮,迄素秋而敷荣。

于是和乐公子,雍容无为,翱翔华林,骏足交驰,薄言采之,手折纤枝。

飞金英以浮旨酒,掘翠叶以振羽仪,伟兹物之珍丽兮,超庶类而神奇。

"《艺文类聚》八十一"

◇莲华赋

有自然之丽草,育灵沼之清赖,结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腾迈,尔乃红花电发,晖光炜炜,仰曜朝霞,俯照绿水。

潜缃房之奥密兮,含珍藕之甘腴;攒聚星列,纤离相扶;微若玄黎投幽夜,粲若邓林飞雏。

"《艺文类聚》八十二,《初学记》二十七,《御览》九百七十五"◇大杜赋"并序"家弟以虞氏《梨赋》见示,余谓岂以梨有用之为贵,杜无用之为贱?无用获全,所以为贵;有用获残,所以为贱。

故赋之云尔:

惟有大之为杜,齐万物而并生。

其质菲薄,既不施于器用;华叶疏悴,磨休阴之茂荣。

昔在邵伯,听讼述职。

甘棠作颂,垂之罔极。

"《艺文类聚》八十七,《御览》九百七十三"

◇茱萸赋有茱萸之嘉禾,植茅茨之前庭。

历汉女而始育,关百载而长生。

森蔓延以盛兴,布绿叶于紫茎。

鹑火西徂,白藏授节,零露既凝,鹰隼飘厉。

攀紫房于纤柯,缀朱实之酷烈,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

"《艺文类聚》八十九"

◇橘赋朱橘甘美,紫梨甜脆。

"《御览》九百六十六"

◇鹤赋

假使此鸟,生自昆仑,长于丹穴,游遨元圃,缥霄之际。

"《御览》八"

◇雉赋

体冲和之淑质,饰羽仪于茂林。

斑五色之文章,扬敫敫之清音。

设密网于岩阿,飞轻激之云浮。

上无逃而弗获,下无隐而不搜。

遂戢翼以就养,随笼本而言归,恒逍遥于阶庭,荫荫朝阳之盛晖。

"《艺文类聚》九十"

◇雁赋有逸豫之隽禽,禀和气之清冲。

候天时以动静,随寒暑而污隆。

疯同集于旷野,纷群翔于云中。

翳朝阳之景曜,角声势于晨风。

族类阜繁,数则千亿。

迎素秋而南游,背青春而北息。

溯长川以鸣号,氵洪波以鼓翼。

任自然而相佯,穷天壤于八极。

"《艺文类聚》九十一,《初学记》三十"

◇鹰赋"并序"

郭延考与余厚,其后从者二鹰以侍侧。

郭,边人也,好弋猎顾盼,心欲自娱乐,请余为赋,曰:"《御览》九百二十六"

有金刚之俊鸟,生井陉之岩阻。

超万仞之崇巅,荫青松以静处。

体劲悍之自然,振肃肃之轻羽。

擒狡兔于平原,截鹤雁于河渚。

且其为相也,疏尾阔臆,高髻圆颅,深目蛾眉,状似愁胡。

曲觜短颈,足若双枯。

麾则应机,招则易呼。

背碣石以西游,经马岭而南徂。

于时商秋既迈,岁在玄冥,风霜激厉,羽毛振惊。

尔乃策良骥,服羔裘,青,戏田畴,萦深谷,绕山丘,定心意,审精眸;兽驰厥足,鸟矫其翼,下赴幽,上翔辰极。

随指授以腾踊,因升降以毕力。

纷连簿以撄窜,遂隐首以摧臆。

"《艺文类聚》九十一,《初学者》三十,《御览》二十六"

◇蝉赋

惟大化之广御,何品数之多名?当仲夏而始出,据长条而悲鸣。

翼如罗缠,形如枯槁。

终日不衔一粒,激哀响之烦扰。

"《艺文类聚》九十七,《初学记》在十"

◇龙见武库井上言

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

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愿陛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望想于渭滨;修学官,起淹滞,由命公卿,举独行群子可忄享风厉俗者,又举高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贱。

夫占用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

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

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

"《晋书·孙楚传》,又见《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引《晋阳秋》"◇奏废九品为大小中正

九品汉氏本无,班固著《汉书》,序先往代贤智以九条,此盖记鬼录次第耳。

而陈群依之,以品生人。

又魏武拔奇决于胸臆,收人才不问阶次,岂赖九品而后得人?今可令长守为小大中正,各自品其编户也。

"《御览》二百六十五引《孙楚集》"

◇奏论求才

当今士子繁多,略以万计。

当思官少才多,无地以处。

秀才自别是一种仕官,非若汉代取人之例也。

假若秀才答五问可称,孝廉答一策能通,此乃雕虫小道,何关治功得人?以此求才,徒虚语尔。

◇荐傅长虞笺楚闻骐骥不遗能于伯乐,良宝不藏耀于卞和。

是以辉光夜射,价连秦赵,飞驷绝影,终朝千里,物尚有之,士亦宜然。

"《艺文类聚》五十三"

◇谢赐障日笺

大恩赐鄣日,其器虽小,而礼遇甚宏。

昔卫绾赐六剑,珍而不用,楚虽不敏,且受而藏之。

"《御览》六百八十七"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苞白:盖闻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之所由兴也。

是故许、郑以衔璧全国,曹、谭以无礼取灭,载籍既记其成败,古今又著其愚智矣。

不复广引譬类,崇饰浮辞,苟以夸在为名,更丧忠告之实。

今粗论事势,以相觉悟。

昔炎精幽昧,历数将终,桓灵失德,灾衅并兴,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艰。

于是九州绝贯,皇纲解纽,四海萧条,非复汉有。

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洪基,奄有魏域。

土则神州中岳,器则九鼎犹存。

世载淑美,重光相袭,固知四奥之攸同,天下之壮观也。

公孙渊承籍父兄,世居东裔,拥带燕胡,冯氵险远,讲武盘桓,不供职贡,内傲帝命,外通南国,乘桴沧流,交畴货贿。

葛越布于朔土,貂马延乎吴会。

自以为控弦十万,奔走足用,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氵轹沙漠,南面称王也。

宣王薄伐,猛锐长驱,师次辽阳,而城池不守,桴鼓一震,而元凶折首。

然后远迹疆埸,列郡大荒,收离聚散,咸安其居,民庶悦服,殊俗款附。

自兹遂隆,九野清泰,东夷献其乐器,肃慎贡其苦矢,旷世不羁,应化而至,巍巍荡荡,想所具闻。

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

刘备震惧,亦逃巴岷,遂依丘陵积石之固,三江五湖,浩汗无涯,假气游魂,迄于四纪。

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

相国晋王,辅相帝室,文武桓桓,志厉秋霜。

庙胜之,应变无穷;独见之鉴,与众绝虑。

主上钦明,委以万机,长辔远御,妙略潜授。

偏师同心,上下用力,棱威奋伐,深入其阻。

并敌一向,夺其胆气,小战江介,则成都自溃;曜兵剑阁,而姜维而缚。

开地五千,列郡三十,师不逾时,梁益肃清。

使窃号之雄,稽颡绛阙,球琳重锦,充于府库。

夫虢灭虞亡,韩并魏徙,此皆前鉴之验,后事之师也。

又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而徘徊危国,冀延日月,此犹魏武侯却指河山,以自强大,殊不知物有兴亡,则所美非其地也。

方今百僚济济,俊盈朝,虎臣武将,折冲万里,国富兵强,六军精练,思复翰飞,饮马南海。

自顷国家,整治器械,修造舟楫,简习水战,伐树北山,则太行木尽,氵逡决河洛,则百川通流;楼船万艘,千里相望,自刳木以来,舟车之用,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

骁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然主上眷眷,未便电迈者,以为爱民治国,道家所尚,崇城自卑,文王退舍。

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殷勤之旨,往使所究。

若能审识安危,自求多福,蹶然改容,祗承往告。

追慕南越,婴齐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则世祚江表,永为藩辅,丰报显赏,隆于今日矣。

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雍益二州,顺流而东;青徐战士,列江而西;荆、杨、兖、豫,争驱八冲;征东甲卒,虎步秣陵。

尔乃皇舆整驾,六师徐征,羽檄烛日,旌旗流星,游龙曜路,歌吹盈卫,士卒奔迈,其会如林,烟尘俱起,震天骇地,渴赏之士,锋镝争先。

忽然一旦,身首横分,宗祀屠覆,取诫万世,引领南望,良以寒心。

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如其迷谬,未知所投,恐俞附见其已困,扁鹊知其无功也。

勉思良图,惟所去就,石苞白。

"《文选》,《艺文类聚》二十五"

◇与董京书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尼父颂

皇矣尼父,圣哲之杰。

德比天地,明齐日月。

周室陵迟,大道芜秽。

礼乐崩阻,奸雄罔世。

乃养门徒,广延俊。

垂训列国,颂声鲁卫。

威震夹谷,义厌陈蔡。

德之休明,幽而弥泰。

超美三代,风驰云迈。

"《艺文类聚》二十"

◇梁令孙侯颂

於穆君侯,英才宣明。

神鉴将来,思通既往。

受佐陕西,临我邦壤。

声之所振,下应如响。

明断决疑,易于指掌。

野有寇盗,惟侯屏之;我有田畴,惟侯辟之。

古人慎狱,惟侯平之。

凡此三惠,如何勿思。

"《艺文类聚》五十"◇颜回赞

束身励行,宗事圣道。

钻仰孜孜,视予犹考。

"《艺文类聚》二十"

◇管仲赞管生弯弓,与桓是仇。

骏奔从纠,块为累囚。

沐浴西郊,鸾飞詹丘。

"《初学记》十七"

◇季子赞

季子聪哲,思心精微。

玄览幽寤,触类应机。

"《初学记》十七《八贤赞》"

◇庄周赞庄周旷荡,高才英俊。

本道根贞,归于大顺。

妻亡不哭,亦何所欢?慢吊鼓缶,放此诞言。

殆矫其情,近失自然。

"《艺文类聚》三十六"

◇荣启期赞荣公温雅,即怡既怿。

浊以徐清,寂然澹泊。

援琴自娱,咏此三乐。

眉寿无疆,惟德之宅。

"《艺文类聚》三十六"

◇原壤赞

壤之张,绝灭礼教。

实交仲尼,同机合奥。

圣以之臧,俗以之笑。

独协区外,孰知其妙。

"《艺文类聚》三十六"

◇白起赞

烈烈桓桓,时维武安。

神机电断,气济师然。

南折劲楚,走魏禽韩。

北摧马服,氵川成丹。

应侯无良,苏子入关。

敫敫谗口,火燎于原。

遂焚杜邮,与箫俱燔。

惟其殁矣,古今所叹。

"《艺文类聚》五十九"

◇韩信赞

淮阴屈节,盘于幽贱。

秦失其鹿,英雄交战。

践楚知亡,抚戈从汉。

遂寤明主,超然虎奋。

威震赵魏,擒项平难。

割据山川,称孤南面。

惜哉遘疑,一朝书叛。

"《艺文类聚》五十九"

◇乐毅赞乐生诞节,实立弘度。

丹旄电麾,秦韩景附。

威震济西,齐愍失据。

惠之不敏,翻然高翥。

栖迟一丘,以保皓素。

"《艺文类聚》五十九"◇反金人铭

晋太庙左阶之前,有石人焉,大张其口,而书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

无少言,无少事,少言少事,则后生何述焉?我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赜罔深而不探,理无奥而不钩。

故言满天下,则无口尤。

夫唯言立,乃可长久。

胡为块然竹缄其口?自拘广庭,终身叉手。

凡夫贪财,烈士殉名,盗跖为浊,夷柳为清,鲍肆为臭,兰圃为馨,莫贵澄清,莫贱滓秽。

二者言异,归于一会。

尧悬谏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惟日不足,道润群生,化隆比屋。

末叶陵迟,礼教弥衰,承旨则顺,忤意则违。

时好细腰,宫中皆饥;时悦广额,下作细眉。

逆龙之鳞,必陷斯机。

括囊无咎,乃免诛夷。

颠覆厥德,可为伤悲!斯可用戒,无妄之时。

假说周庙,于言为蚩。

是以君子,追而正之。

"《艺文类聚》十九,《御览》五百九十"◇石人铭

大象无形,元气为母。

杳兮冥兮,陶冶众有。

"《御览》一"

◇论屈建文

加笾之品,菱芰存焉。

楚多陂塘,菱芰所生。

父自嗜之,而抑按宰祝。

既毁就养无方之礼,又失奉死如生之义。

夺平素欲,建何忍焉!"《御览》九百七十五"

◇王骠骑诔

逍遥芒阿,阖门不帷。

研精六艺,采赜钩微。

"《御览》五十六"

◇故太傅羊祜碑

禀二仪之纯灵,膺造化之冲气。

文为辞宗,行作世表,迁黄门侍郎,受秘书监。

公算灭吴之略,以为孟献营虎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

乃进据险处,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敌人之资。

于是江浦驰义,纟强负而至,虽研精军政,用思灭敌,然兼立学校,阐扬典训。

是以绅之士,鳞集仰化,云翔衡门,虽泮宫之咏鲁侯,菁莪之美育才,无以过也。

铭曰:

金德发曜,惟公作辅。

肇造嘉谟,建我民主。

不遗公,俾屏圣皇。

哲人其徂,孰不增伤。

"《艺文类聚》四十六"

◇雁门太守牵招碑

君体德允直,才量高洁,明鉴达于世变,弘毅足以致远,聿振鸿翼于衮尘之表,卓尔先觉于拟议之前。

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

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

迁雁门太守,教民耕战,听断以情,信赏必罚,干服其命是以夷狄窘迫,罔知所安。

譬秋枯之员晨风,激雹之不及掩耳也。

伐叛柔服,威震沙漠,遗种远迹,万里无烟。

烈烈君侯,文武允崇,少兼七德,翰飞抚戎。

名扬河朔,威震汉中,临危运奇,在难匪从。

回旌束麾,抚司徐、青,截彼降贼,海岱以平。

剖符千里,为国在。

"《艺文类聚》五十,《初学记》十八"◇和氏外孙道生哀文

嗟尔道生,何氏之宝!玉颜丰下,曜于怀抱。

暮春而育,孟冬而夭。

二十三旬,奇于五日。

方之期颐,百分之一。

命之修短,始则有终。

谁能长久,与天无穷?{钱}翁近千,殇子幼冲。

俱反无形,冥昧之中。

造化多少,岂独尔躬?"《艺文类聚》三十四"

◇和氏外孙小同哀文

晔晔华,朝生夕落。

尔命方之,犹为浅薄。

暂有冥质,寻友冥漠。

譬彼蜉蝣,不识晦朔。

死尚未知,生亦焉知?尔虽旬月,我未之视。

万物混焉,天地一指。

杪末婴孩,安足称诔?大人达观,同之一揆。

"《艺文类聚》三十四"

◇胡母夫人哀辞

滔滔汶川,浩浩云汉。

乃眷洪族,裁育英媛。

幼挺芳烈,晖光日新。

有美其猗,有彪其文。

华茂春芳,志厉秋霜。

邂逅之遇,遘兹良会。

岂惟中馈?义形于外。

恒凭贤明,以自休赖。

冀享永年,偕老一世。

景命伊何?忽然长逝。

"《艺文类聚》三十四"◇祭介子推文

醴酪二盂,枣饭二盘。

"《御览》三十,又八百五十"

太原咸奉介君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府君侨耳。

"《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三"

◎孙统

统字承公,楚孙,征北将军褚褒召为参军,不就;求为鄞令,转吴令,后为余姚令。

有《集》九卷。

◇高柔集叙

柔字世远,乐安人。

才理清鲜,安行仁义。

婚泰山胡母氏女,年二十。

既有倍年之觉,而姿色清惠,近是上流妇人。

柔家道隆崇,既罢司空参军安固令,营宅于伏川,驰动之情既薄,又爱玩贤妻,便有终焉之志。

尚书令何充取为冠军参军,亻黾亻免应命,眷恋绸缪,不能相舍,相赠诗书,清婉辛切。

"《世说·轻诋篇》注"

◇吏部郎虞存诔

存字道长,会稽山阴人也。

祖阳,散骑常侍;父伟,州西曹。

存幼而卓拔,风情高逸,历卫军长史尚书吏部郎。

"《世说·政事篇》注"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