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武帝"四"
◇改元大赦诏"咸宁元年正月戊午朔"
制诏,盖至化之本,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然后道济天下,品物得所。
朕以不德,托於王公之上,在位十年,不能光宣大训,嘉静万国。
吴会僭虐,戎夷作害,伐卒勤瘁於外,百姓劬劳於内。
加以水旱为灾,岁比不登,虽昧旦兢兢,不遑荒殆;未能道德齐礼,使群生获,断狱岁增,人免无耻。
上古易简而化成,刑轻而奸改。
仰观在昔,何今者不逮之远哉!《书》不云乎:「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逸罚。
」意者岂文教未笃,政烦网密,故醇朴离散,以至於此欤?思存化本,务与四海共兴时雍,使元元之人,咸得自新。
其大赦天下,改元为咸宁。
"《文馆词林》六百六十八。 "
◇以王览为宗正卿诏"元年"
览少笃至行,服仁履养,贞素之操,长而弥固。
其以览为宗正卿。
"《晋书·王览传》"
◇以奚官奴代田兵种稻诏元年十二月
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也。
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
"《晋书·食货志》"
◇以山涛为太子少傅诏"咸宁初"涛秉德冲素,思心潜通,清虚履道,有古人之风。
虽使辅导东宫,宜兼督朝事。
"《北堂书钞》六十五引王隐《晋书》"
◇以山涛为右仆射诏"咸宁初"
山涛自典官人之任,志在澄清风俗。
朕将倚之,以弘训范,庶人伦有日新之美,其以为右仆射。
"《书钞》五十九引《晋起居注》"
◇答白裒诏
涛以病自闻,但不听之耳。
使涛坐执铨衡则可,何必上下邪?不得有所问。
"《晋书·山涛传》。 涛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固辞以老疾,上表陈情,章表数十上,久不摄职,为左丞白裒所奏,诏云云。 "
◇手诏山涛白褒奏君甚妄,所以不即推,直不喜凶赫耳。
君之明度,岂当介意邪!便当摄职,令断章表也。
"《晋书·山涛传》"
◇又诏山涛
山仆射近日暂出,遂以微苦未还,岂吾侧席之意。
其遣丞掾奉诏谕旨,若体力故未平康者,便以舆车舆还寺舍。
"《晋书·山涛传》。 涛志必欲退,因发从弟妇丧,辄还外舍,又诏。 "
◇原何劭等诏
太保与毅有累世之交,遵等所取差薄,一皆置之。
"《晋书·何劭传》。 咸宁初,有司奏劭及兄遵等受故鬲令表毅货,事下廷尉,诏原之。 "
◇止群臣上礼诏"二年二月"
每念顷遇疫气死亡,为之怆然。
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艰邪?诸上礼者皆绝之。
"《晋书·武帝纪》。 先是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寿。 "
◇丧不举乐诏"十一月"
诸王公大臣薨,应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其一朝发哀者,三日不举乐也。
"《晋书·礼志》中"
◇征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诏"十二月"
男子皇甫谧,沈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其以谧为太子中庶子。
"《晋书·皇甫谧传》,又见《北堂书钞》六十六引《晋起居注》。 "
◇以曹志为博士诏
甄城公曹志,笃行履素,达学通识,宜在儒林,阐弘胄子之教。
其以志为散骑常侍国子博士。
"《晋书·曹志传》,《书钞》六十七引《晋起居注》。 "
◇责有司失议华е诏
诸侯薨,子逾年即位,此古制也。
应即位而废之,爵命皆去矣,何为罪罚再加?且吾之责е,以肃贪秽,本不论常法也。
诸贤不能将明此意,乃更诡易礼律,不顾宪度,君命废之,而群下复之,此为上下正相反也。
"《晋书·华表附传》"
◇以扶风王亮为宗师诏"咸宁三年正月"
宗室戚属,国之枝叶,欲令奉率德义,为天下式。
然处富贵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纠合兄弟,而赋《唐棣》之诗,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
今以卫将军、扶风王亮为宗师,所当施行,皆谘之於宗师也。
"《晋书·武帝纪》"
◇贬中山王睦为丹水侯诏"七月"
中山王所行何乃至此,览奏甚用怃然。
广树亲戚,将以上辅王室,下惠百姓也。
岂徒荣崇其身,而使民喻典宪乎!此事当大论得失,正臧否所在耳。
苟不宜君国,何论於赦令之间耶。
其贬睦为县侯。
"《晋书·高阳王睦传》,咸宁三年,冀州刺史杜友奏,睦招诱逋亡,不宜君国。 有司奏,事在赦前应原。 诏云云。 "
◇诏主者"九月。 《通典》作「元年」"
今年霖雨过差,又有虫灾。
颍川、襄城,自春以来,略不下种,深以为虑。
主者何以为百姓计,促处当之。
"《晋书·食货志》,《通典》二。 "
◇以王恂为河南尹诏"三年"
河南百郡之首,其风教宜为遐迩所模,以导齐之。
侍中奉车都尉王恂,忠亮笃诚,才兼内外,明於治化,其以恂为河南尹。
"《御览》二百五十二引《晋起居注》"
◇听陈骞留京城诏三年
骞元勋旧德,统东夏,方弘远绩,以一吴会,而所苦未除,每表恳切,重劳以方事。
今听留京城,以前太尉府为大司马府,增置祭酒二人,帐下司马、官骑、大车、鼓吹皆如前。
亲兵百人,厨田十顷,厨园五十亩,厨士十人,器物经用皆留给焉。
又给乘舆辇,出入殿中加鼓吹,如汉萧何故事。
"《晋书·陈骞传》"
◇诏谕意陈骞"三年"骞履德论道,朕所谘询。
方赖谋猷,以弘庶绩。
宜时视事。
可遣散骑常侍谕意。
"《晋书·陈骞传》"
◇以庾纯为国子祭酒诏"三年"
议郎庾纯,笃志好古,敦说诗书,有儒行,宜训导国子。
"《书钞》六十七引臧荣绪《晋书》咸宁三年诏。 案:本传纯于泰始中历河南尹,免寻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非由议郎为祭酒也。 《书钞》所引,疑转写有误。 "◇奉朝请宜补大县诏"三年"
前相国掾主簿,虽奉朝请,并从容闲豫,若大县阙,宜以治民也。
"《书钞》五十八引《晋起居注》"
◇赠谥卢钦诏"咸宁四年三月"
钦履道清正,执德贞素。
文武之称,著於方夏。
入跻机衡,惟允庶事。
肆勤内外,有匪躬之节。
不幸薨没,朕甚悼之。
其赠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布五十匹,钱三十万,谥曰元。
"《晋书·卢钦传》"
◇以何曾为太宰诏"九月"太傅明朗高亮,执心弘毅,可谓旧德老成,国之宗臣者也。
而高尚其事,屡辞禄位。
朕以寡德,凭赖保佑,省览章表,实用怃然。
虽欲成人之美,岂得遂其雅志,而忘翼佐之益哉!又司徒所掌务烦,不可久劳耆艾。
其进太宰,侍中如故,朝会剑履乘舆上殿,如汉相国萧何、田千秋、魏太傅锺繇故事。
赐钱百万,绢五百匹及八尺床帐簟褥自副,置长史掾属祭酒及员吏,一依旧制。
所给亲兵官骑如前。
主者依次按礼典,务使优备。
"《晋书·何曾传》"◇诏问荀勖"九月"
司徒处当得人,副远近之望,并治事见才谁可也。
"《御览》二百八引荀勖答语,咸宁四年,司徒何曾迁太宰,诏问勖。 "◇诏烧雉头裘"十一月"
据此裘非常衣服,消费功用,其於殿前烧之。
敕内外,有造异服,依礼治罪。
"《书钞》一百二十九、《御览》六百九十四引《晋咸宁起居注》,太医司马程据上雉头裘一领,诏云云。 末句一本作「诏罪之」。 "
◇听羊祜不以侯敛诏"十一月"
故南城侯羊祜,固辞历年,志不可夺。
身没让存,遗操益厉。
此夷叔所以称贤,季子所以全节也。
今听复本封,以彰厥美。
"《艺文类聚》五十一、《书钞》四十八并引《晋起居注》。 又见《晋书·羊祜传》,《文选·齐竟陵王行状》注引王隐《晋书》。 "
◇追赠羊祜诏"十一月"
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祜,蹈德冲素,思心清远。
始在内职,值登大命,乃心笃诚,左右王事。
入综机密,出统方岳。
当终显烈,永辅朕躬。
而奄忽殂陨,悼之伤怀。
其追赠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晋书·羊祜传》"
◇征朱冲博士诏"四年"
处士朱冲,履行高洁,经学修明,其征为博士。
◇从祖父不应服周诏王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亲。
"《通典》九十三。 咸宁四年,陈留国上燕公是王之父,王出奉命於帝为祖,今於王为从祖父,有司奏应服周,不以亲疏尊卑为降。 诏云云。 "
◇禁断立碑诏"四年"
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
财害人,莫大於此。
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
"《宋书·礼志二》"
◇征朱冲为太子右庶子诏"四年"
东宫官属,亦宜得履蹈至行、敦悦典籍者,其以冲为太子右庶子。
"《晋书·朱冲传》"
◇以陈寿为侍御史诏
昨适用蜀人寿。
良具员耳,可以为侍御史。
"《华阳国志》十一。 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云云。 "
◇手诏戒山涛
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卑贱,天下便化矣。
"《晋书·山涛传》"
◇诏赐王基等家"咸宁五年"
故司空王基、卫将军卢钦、领典军将军杨嚣,并素清贫,身没之后,居无私积,顷者饥馑,闻其家大匮,其各赐谷三百斛。
"《晋书·卢钦传》"
◇以张华为度支尚书诏"五年"
一年不收,使公仅俱匮,不唯天时,乃人事有不尽也。
故总要者,正在度支尚书也。
其以散骑常侍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书。
"《御览》一百十七引《晋起居注》"
◇伐吴诏"五年"制诏:兵兴以来,八十余年。
戎车出征,罔有宁岁。
死亡流离,伤害和气。
朕每恻然悼心,思戢兵静役,与人休息。
故罢习业,广分休假。
大遣扶老,养孤及女,朝夕相对。
而吴贼失信,比犯王略。
胡虏校动,寇害边垂。
人兵缺少,不足禽制。
辄当前休中土,以相应赴。
将士疲悴,而犹不及事。
欲以为静,而更为劳。
昔淮夷不宾,成王东伐;猃狁作难,戎车夏征。
自古及今,咸皆勤戎远戍,先劳后逸,未有得修无为於有事之时也。
自宣皇帝以来,以吴蜀为忧、边事为念。
今孙皓犯境,夷虏扰边。
此乃祖考之遗虑,朕身之大耻也。
故缮甲修兵,大兴戎政,内外劳心,上下戮力。
以南夷句吴,北威戎狄。
然后得休牛放马,与天下共飨无为之福耳。
今调诸士,家有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三人。
限年十七以上,至五十以还。
先取有妻息者,其武勇散将家亦取如此。
比随才署武勇掾史,乐市马比为骑者,署都尉司马。
中间以来,内外解弛。
吏寡尽忠之心,将无致命之节。
朕方静人用,未加罪戮。
今当大修戎政,以混壹六合。
赏功罚惰,明罚整法。
其宣敕中外群官,使各悉心毕力。
明为身计,主者以时施行条品。
"《文馆词林》六百六十二"
◇答杜预征吴节度诏"五年"
制诏:夫悦以犯难,人忘其死,此用兵之本。
若乃临戎致果,则必莅之以牲,断之以戚。
故商令主告誓,其众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昔魏绛穰dcda,列国陪臣,苟有犯其政令者,虽亲如杨千、庄贾,皆戮之不疑。
用能尊主立勋,垂声载籍。
今广命群帅,凌江致讨,将以静齐南裔,绥宁四海。
盖鹰扬哮阚之士,成功之一会也。
可不勖哉!悬旌万里,当令首尾协同,此既然矣。
且元帅所统,或本不相督,威令教禁,素不服习。
若各任所见,不相顺从,必颠越不振,以疚大事。
兵凶战危,呼吸成变,可不慎邪?斯乃三军之命,国之安危,苟有乖遗,以致负败,虽首领之罚必加,铁钺之诛必用,固无及矣。
是故投之死地而后生,盖知亡必存也;以杀教人,而万夫齐勇,盖自古之政也。
方岳元帅,推毂所委,若需懦纵法,忘在公之义。
上愆国命,下坠徒众,虽悔身何及。
凡所督,敢距违节度,便以军令从事。
《书》称「宣力汝为」,又曰「尚桓桓,如武如ァ,如熊如罴」,军司将军,其各勉之,申勒群帅以下,使知此命。
"《文馆词林》六百六十二"◇诏止山涛告退
天下事广,加吴土初平,凡百草创,当共尽意化之。
君不深识往心而以小疾求退,岂所望於君邪!朕犹侧席,未得垂拱,君亦何得高尚其事乎!当崇至公,勿复为虚饰之烦。
"《晋书·山涛传》"
◇中诏答卫涛以德素为朝之望,而常深退让,至于恳切。
故比有诏,欲必夺其志,以匡辅不逮。
主者既不思明诏旨,而反深加诋案。
亏崇贤之风,以重吾不德,何以示远近邪?"《晋书·山涛传》,涛苦表请退,诏又不许,尚书令卫奏可免涛官。 中诏"。
◇进马隆为宣威将军诏"五年"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
"《晋书·马隆传》"
◇以刘颂为议郎守廷尉诏"已下并咸宁中,年月未详,俟考。 "
黄门郎刘颂,贞平居正,兼明法理,可议郎守廷尉。
"《书钞》五十三"
◇以刘智为国子祭酒诏
南阳王师刘智,学行优著,其以智为国子祭酒。
"《书钞》六十七引臧荣绪《晋书》"◇诏张华
卿才综万代,博识无伦,远冠羲皇,近次夫子。
然记事采言,亦多浮妄。
宜更删翦,无以冗长成文。
昔仲尼删诗书,不及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怪力乱神。
今卿《博物志》,惊所未闻,异所未见。
将恐惑乱於后生,繁芜於耳目。
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
"王子年《拾遗记》"
◇报刘毅诏
羊车虽无制,犹非素者所服。
"《宋书·礼志五》。 晋武帝时,护军羊乘羊车,司隶校尉刘毅奏弹之,诏云云。 "
◇赐魏舒葬三妻地并钱诏魏舒清贫,不营财产,顿举众丧,必无以自供。
其赐葬地一顷,钱五十万。
"《御览》五百五十四引王隐《晋书》,今本《御览》脱「诏曰」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