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晋文 卷十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晋文
《全晋文》 卷十三 严可均辑

◎左九嫔

九嫔名芬,齐国临人,秘书郎左思妹。

泰始八年拜修仪,后为贵嫔,有集四卷。

◇离思赋

生蓬户之侧隔兮,不闲习於文符。

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

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藕厕於紫庐。

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

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

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

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

日ㄙ暧而无光兮,气忄刘栗以洌清。

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

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

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

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

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

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於离别。

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

况骨肉之相於兮,永缅邈而两绝。

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

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

惊寤号兆,心不自聊,泣涟ㄝ兮。

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晋书·左贵嫔传》"◇相风赋

"《御览》一百四十五引《左贵嫔集》目录"

◇孔雀赋戴绿碧之秀毛,擢翠尾之修茎。

饮芳桂之凝露,食秋菊之落英。

耀丹紫之倏烁,应晨风以悲鸣。

"《艺文类聚》九十一"◇鹦武赋

色则丹喙翠尾,绿翼紫颈。

秋敷其色,春耀其荣。

"《艺文类聚》九十一"

◇白鸠赋"序"泰始八年,鸠巢於庙阙,而孕白鸠一只,毛色甚鲜,金行之应也。

"《御览》九百二十一"

◇松柏赋

何奇树之英蔚,记峻岳之嵯峨。

被玄涧之逶迤,临渌水之素波。

擢修本之丸丸,萃绿叶之芬葩。

敷纤茎之茏苁,布秀叶之葱青。

列疏实之离离,馥幽蔼而永馨。

纷翕习以披离,气肃肃以清泠。

应长风以呜条,似丝竹之遗声。

禀天然之贞劲,经严冬而不零。

虽凝霜而挺干,近青春而秀荣。

若君子之顺时,又似乎真人之抗贞。

赤松游其下而得道,文宾冫食其实而长生。

诗人歌其荣蔚,齐南山以永宁。

"《艺文类聚》八十八、《初学记》二十八。 "◇涪沤赋

览庶类之肇化,何涪沤之独灵。

禀阴精以运景,因落雨而结形。

不系根於独立,故假物以资生。

体珠光之皎皎,若凝霜之初成。

色鲜熠以荧荧,似融露之将氵亭。

亡不长消,存不久寄。

其成不欲难,其败亦以易也。

"《艺文类聚》八"◇武帝纳皇后颂"咸宁二年。 案:《艺文类聚》十五、《文选·芜城赋》注、《宣贵妃诔》注引此题皆如此。 "

峨峨华岳,峻极泰清。

巨灵导流,河渎是经。

惟渎之神,惟岳之灵。

锺於杨族,载育盛明。

穆穆我后,应期挺生。

含聪履哲,岐嶷夙成。

如兰之茂,如玉之荣。

越在幼冲,休有令名。

飞声八极,翕习紫庭。

超妊邈姒,比德皇英。

京室是嘉,备礼致娉。

令月吉辰,百僚奉迎。

周生归韩,诗人是咏。

我后戾至,车服晖英。

登位太微,明德日盛。

群黎欣戴,函夏同庆。

翼翼圣皇,睿哲孔纯。

愍兹狂戾,阐惠播仁。

蠲衅涤秽,与时惟新。

沛然洪赦,恩诏遐震。

后这践阼,囹圄虚陈。

万国齐欢,六合同欣。

坤神舞,天人载悦。

兴瑞降祥,表精日月。

和气烟カ,三光朗烈。

既获嘉时,寻播甘雪。

玄云ㄙ蔼,灵液霏霏。

既储既积,待阳而。

燕见沾濡,柔润中畿。

长享丰年,福禄永绥。

"《晋书·左贵嫔传》,《艺文类聚》十五。 "

◇杨皇后登祚颂"《御览》一百四十五,引《左贵嫔集目录》"◇德柔颂

邈邈德柔,越天之刚。

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含纯溥生,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执德纯粹,岳峻川停。

履行高厉,荡乎其平。

敦兴圣道,率正不倾。

令问不已,载路厥声。

"《艺文类聚》二十一"

◇芍药花颂

"《御览》一百四十五引《左贵嫔集目录》"

◇郁金颂伊此奇草,名曰郁金。

越自殊域,厥珍来寻。

芬香酷烈,悦目欣心。

明德惟馨,淑人是钦。

窈窕妃媛,服之衤离衿。

永重名实,旷世弗沈。

"《艺文类聚》八十一"

◇菊花颂

英英丽质,禀气灵和。

春茂翠叶,秋耀金华。

"《初学记》二十七。 案:《艺文类聚》八十一以为传统妻辛氏作,未知孰是。 "

◇神武颂

"《御览》一百四十五引《左贵嫔集目录》"

◇虞舜二妃赞

妙矣二妃,体应灵符。

奉嫔于妫,光此有虞。

沈湘示教,灵德永敷。

惟斯美善,谅无泯乎。

"《艺文类聚》十五、《初学记》十。 "

◇周宣王姜后赞

昭昭宣王,克复前制。

姜后,乃激乃厉。

执心至公,以恢明世。

"《艺文类聚》十五"

◇班婕妤赞恂恂班女,恭让谦虚。

辞辇进贤,辩祝理诬。

形图丹青,名侔樊虞。

◇孟轲母赞

邹母善导,三徙成教。

邻止庠序,俎豆是效。

断织激子,广以坟奥。

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狂接舆妻赞接舆高洁,怀道行谣。

妻亦冰清,同味玄昭。

遗俗荣津,志远神辽。

◇荆武王夫人邓曼赞

天道恶盈,极数则微。

邈哉邓曼,心英祸几。

睹兆叹亡,考德知衰。

贤智卓殊,邈哉难追。

◇齐杞梁妻赞

遭命不改,逢时险屯。

夫卒莒场,郊吊不宾。

哀崩高城,诉情穹。

遂赴淄川,托躯清津。

◇齐义继母赞

圣教玄化,礼贵信诚。

至哉继母,行合典经。

不遗宿诺,义割私情。

表德来裔,垂则后生。

◇鲁敬姜赞

邈矣敬姜,含德之英。

於行则高,於理斯明。

垂训子宗,厉发奇声。

宣尼三叹,万代遗馨。

"已上并《艺文类聚》十八"

◇德刚赞温温德刚,实秉道纯。

履此圣义,体此敦仁。

笃物博好,靡疏靡亲。

九族怀附,邦邑望尘。

贵实贱华,尚素安贫。

虽在崇高,必若平民。

匪道之崇,譬之生民。

褒饰之誉,谓之谤身。

惟义是存,惟道是遵。

"《艺文类聚》二十一"◇巢父惠妃赞泱泱长流,沔沔清波。

思文巢惠,载咏载歌。

垂纶一壑,万象匪多。

神乎畅矣,缅同基阿。

"《艺文类聚》三十六"

◇纳杨后赞清和协极,二仪降灵。

启兹杨族,仁哲诞生。

徽音内发,有馥其馨。

玄符表运,作合圣明。

文定厥祥,考卜惟贞。

良辰纳币,三光清明。

元公执挚,嘉礼告成。

卿士庶僚,烂其充庭。

赫赫华宗,奕世载荣。

谦光其尊,在满戒盈。

受兹介福,垂祚益龄。

"《艺文类聚》十六"◇元皇后诔"并上表"

伏惟圣善宣慈,仁洽六宫。

含弘光大,德润四海。

妾闻之前志,卑不诔尊,少不诔长。

杨雄臣也,而诔汉后;班固子也,而诔其父。

皆以述扬景仁,显之竹帛。

岂所谓三代不同礼,随时而作者乎。

"《艺文类聚》十五"

惟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崩,呜呼哀哉!昔有莘适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闱,徽音永流。

樊卫二姬,匡齐翼楚;马邓两妃,亦毗汉主。

峨峨元后,光嫔晋宇。

伉俪圣皇,比踪往古。

遭命不永,背阳即阴。

六宫号兆,四海恸心。

嗟余鄙妾,衔恩特深。

追慕三良,甘心自沈,何用存思?不忘德音。

何用纪述?托辞翰林。

乃作诔曰:

赫赫元后,出自有杨。

奕世朱轮,耀彼华阳。

惟岳降神,显兹祯祥。

笃生英媛,休有烈光。

含灵握文,异于庶姜。

和畅春日,操厉秋霜。

疾彼攸遂,敦此义方。

率由四教,匪怠"《艺文类聚》作「容德」。 "匪荒。

行周六亲,徽音显扬。

显扬伊何?京室是臧。

乃娉乃纳,聿嫔圣皇。

正位闺阈,惟德是将。

鸣有节,发言有章。

仰观列图,俯览篇籍。

顾问女史,咨询竹帛。

思媚皇姑,虔恭朝夕。

允中馈,执事有恪。

于礼斯劳,于敬斯勤。

虽曰齐圣,迈德日新。

日新伊何,克广弘仁。

终温且惠,帝妹是亲。

经纬六宫,罔不弥纶。

群妾惟仰,譬彼北辰。

亦既青阳,鸣鸠告时。

躬执桑曲,率导媵姬。

成蚕蔟,分茧理丝。

女工是察,祭服是治。

祗奉宗庙,永言孝思。

于彼六行,靡不蹈之。

皇英佐舜,涂山翼禹。

惟卫惟樊,二霸是辅。

明明我后,异世同矩。

亦能有乱,谋及天府。

内敷阴教,外毗阳化。

绸缪庶正,密勿夙夜。

恩从风翔,泽随雨播。

中外礻是福,遐迩咏歌。

天祚贞吉,克昌克繁。

则百斯庆,育圣育贤。

教逾妊姒,训迈姜原。

堂堂太子,惟国之元。

济济南阳,为屏为藩。

本支庵艾四海荫焉。

微斯皇妣,孰兹克臻。

曰干盖聪,曰圣允诚。

积善之堂,五福所并。

宜享高年,匪陨匪倾。

如彭之齿,如聃之龄。

云胡不造,于兹祸殃。

寝疾弥留,寤寐不康。

巫咸骋术,和鹊奏方。

祈祷无应,尝药无良。

形神将离,载昏载荒。

奄忽崩殂,湮精灭光。

哀哀太子,南阳繁昌。

攀援不寐,擗踊摧伤。

呜呼哀哉!阖宫号兆,宇内震惊。

奔者填衢,赴者塞庭。

哀恸雷骇,流泪雨零。

欷不已,若丧所生。

惟帝与后,契阔在昔。

比翼白屋,双飞紫阁。

悼后伤后,早即窀穸。

言斯既及,涕泗陨落。

追维我后,实聪实哲。

通于性命,达于俭节。

送终之礼,比素上世。

衤遂无珍宝,含无明月。

潜辉梓宫,永背昭晰。

臣妾哀号,同此断绝。

庭宇遏密,幽室增阴。

空设帷帐,虚置衣衾。

人亦有言,神道难寻。

悠悠精爽,岂浮岂沈。

丰奠日陈,冀魂之临。

孰云元后,不闻其音。

乃议景行,景行已溢。

乃考龟筮,龟筮袭吉。

爰定宅兆,克成玄室。

魂之往矣,于以令日。

仲秋之晨,启明始出。

星陈夙驾,灵舆结驷。

其舆伊何?金根玉箱。

其驷伊何?二骆双黄。

习习容车,朱服丹章。

隐隐需轩,弁む裳。

华毂曜野,素盖被原。

方相仡仡,旌翻翻。

挽童引歌,白骥鸣辕。

观者夹涂,士女涕涟。

千乘万骑,迄彼峻山。

峻山峨峨,曾阜重阿。

弘高显敞,据洛背河。

左瞻皇姑,右睇帝家。

惟存揆亡,明神所嘉。

诸姑姊妹,娣姒媵御。

追送尘轨,号兆衢路。

王侯卿士,云会星布。

群官庶僚,缟盖无数。

咨嗟通夜,东方云曙。

百奉迎,我后安厝。

中外俱临,同哀并慕。

涕如连云,泪如湛露。

扃既阖,窈窈冥冥。

有夜无昼,曷用其明。

不封不树,山坂同形。

昔后之崩,大火西流。

寒往暑过,今亦孟秋。

自我衔恤,倏忽一周。

衣服将变,痛心若抽。

逼彼礼制,惟以增忧。

去此素衣,结恋灵丘。

有始有终,天地之经。

自非三光,"《艺文类聚》作「昧」。 "谁能不零。

存播令德,没图丹青。

先哲之志,以此为荣。

温温元后,实宣慈焉。

抚育群生,恩惠滋焉。

遗爱不已,永见思焉。

悬名日月,垂万春焉。

呜呼庶妾,感四时焉。

言思言慕,涕涟ㄝ焉。

"《晋书·左贵嫔传》,《艺文类聚》十五。 "

◇万年公主诔

昔蒲衣早智,周晋夙成。

咸以岐嶷,名存典经。

猗欤公主,在幼克哲。

方德比齿,有邈先烈。

何德之盛,而年或阙。

何华之繁,而实不结。

雨坠风逝,形影长灭。

赫赫京室,河洛所经。

阴精发曜,降兹淑灵。

笃生公主,诞膺休桢。

秀出紫微,日晖月明。

既睇艳姿,徽音孔昭。

盼其媚,婉曼其高。

宠玩轩陛,如琼如瑶。

虽则弱齿,双德兼苞。

五福所集,闻之先民。

积善锺庆,德辅仁。

宜终淑美,光晖日新。

云何降戾,景命不振。

晔晔荣曜,芳蕤始芳。

何辜於天,猥遇降霜。

茕茕稚魂,飘飘遐翔。

於戏何辜,痛兹不福。

生而何晚,殁而何速。

酷矣皇灵,谬哉司禄。

呜呼哀哉!日月载驰,白露凝结。

自主薨徂,奄离时节。

吉凶乖邈,存亡异制。

将迁幽都,潜神永翳。

呜呼公主!魂岂是绥。

岌岌灵需,骏驷。

挽僮齐唱,悲音激摧。

士女欷,高风增哀。

一日不见,采萧作歌。

况我公主,形灭体讹。

精灵迁逝,幽此中阿。

言思言念,涕泪滂沱。

呜呼哀哉!"《艺文类聚》十六。 又《初学记》十。 "

◇目录

《左贵嫔集》有《离思赋》、《相风赋》、《孔雀赋》、《松柏赋》、《涪沤赋》、《纳皇后颂》、《杨皇后登祚颂》、《芍药花颂》、《郁金颂》、《菊花颂》、《神武颂》、《四言诗》四首、《武元皇后诔》、《万年公主诛》。

"《御览》一百四十五"

◎惠废贾皇后

后名南风,小名时,平阳人,太宰贾充女,泰始八年册拜为太子妃。

惠帝即位,立为皇后,永康元年为赵王伦所废,矫诏赐死,在位十一年。

◇矫诏授楚王玮"元康元年六月"

太宰太保欲为伊霍之事,王宜宣诏,令淮南、长沙、成都王屯宫诸门,废二公。

"《晋书·楚王玮传》。 贾后使惠帝为诏,夜使黄门赍以授玮。 玮欲复奏,黄门曰:「事恐漏泄,非密诏本意。 」玮遂勒军收太宰、汝南王亮、太保卫杀之。 玮坐矫制斩,百姓为之立祠。 贾后先恶亮,又忌玮,故以计相次诛之。 案:玮传似此诏贾后逼帝为之,《惠帝纪》作贾后矫诏。 "

◇乞以王礼葬愍怀太子表

不幸丧亡,伤其迷悖,又早短折,悲痛之怀,不能自已。

妾私心冀其刻肌刻骨,更思孝道,规为稽颡,正其名号。

此志不遂,重以酸恨。

虽罪在莫大,犹王者子孙,便以匹庶送终,情实怜愍。

特乞天恩,赐以王礼。

妾诚暗浅不识礼义。

不胜至情,冒昧陈闻。

"《晋书·愍怀太子传》"

◎明穆庾皇后后讳文君,颍川鄢陵人,丞相军谘祭酒庾琛女,明帝太宁"元年立为皇后。 成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摄政。 苏峻陷京师,为所逼辱,以忧崩,在位六年。 "

◇天子拜敬保傅诏

尊师重道,帝王之所宜务,况童幼方赖师训之成。

宜令一遵先帝崇贤之礼。

"《通典》六十七"

◇报卞壶诏

帝须成人,更详师傅之礼。

"《通典》六十七"

◎康献褚皇后

后讳蒜子,河南阳翟人,征北将军褚裒女。

康帝为琅邪王,纳为妃。

及即位,立为皇后。

穆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升平元年归政居崇德宫,及哀、废二帝时,复临朝称制。

简文即位,尊为崇德皇太后。

孝武即位,复临朝称制,太元元年归政,至九年崩。

在位四十年。

◇答蔡谟等奏请临朝诏"建元二年九月"

帝幼冲,当赖群公卿士将顺匡救,以酬先帝礼贤之意,且是旧德世济之美,则莫重之命不坠,祖宗之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于内而已。

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

先后允恭谦抑,思顺坤道,所以不距群情,固为国计。

岂敢执守冲暗,以违先旨。

辄敬从所奏。

"《晋书·康献褚后传》"

◇振恤诏"永和元年九月"

今百姓劳弊,其共思详所以振恤之宜,及岁常调非军国所急者,并宜停之。

"《晋书·穆帝纪》"

◇免蔡谟为庶人诏"永和六年十二月"谟先帝师傅,服事累世。

且归罪有司,内讼思愆。

若遂置之於理,情所未忍。

可依旧制,免为庶人。

"《晋书·蔡谟传》"◇答殷融等重议敬父诏"永和九年"

典礼诚所未详,如所奏,是情所不能安也。

更详之。

"《晋书·康献褚后传》,《通典》六十七。 "

◇答何充诏

具所启旧典,诚无以相易,然此实所悚惧不宁者也。

"《通典》六十七"

◇以蔡谟为光禄大夫诏"永和十年"

前司徒谟,以道素著称,轨行成名,故历事先朝,致位台辅。

以往年之失,用致黜责。

自尔以来,阖门思愆,诚合大臣罪己之义。

以谟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晋书·蔡谟传》"

◇归政诏"升平元年正月"

昔遭不造,帝在幼冲,皇绪之微,眇若赘旒。

百辟卿士率遵前朝,劝喻摄政。

以社稷之重,先代成义,亻黾亻免敬从,弗遑固守。

仰凭七庙之灵,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礼成德备,当阳亲览,临御万国。

今归事反政,一依旧典。

"《晋书·康献褚后传》"◇归崇德宫手诏群公

昔以皇帝幼冲,从群后之议,既以暗弱,又频丁极艰,衔恤历祀,沈忧在疚。

司徒亲尊德重,训救其弊,王室之不坏,实公是凭。

帝既备兹冠礼,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

愿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

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余齿。

仰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

"《晋书·康献褚后传》"

◇以琅邪王奕承大统诏"兴宁三年二月"

帝遂不救厥疾,艰祸仍臻,遗绪泯然,哀恸切心。

琅邪王奕,明德茂亲,属当储嗣,宜奉祖宗,纂承大统。

便速正大礼,以宁人神。

"《晋书·废帝纪》"

◇以会稽王昱承大统诏"太和六年十一月"

丞相、录尚书、会稽王体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玄虚,神栖事外。

以具瞻允塞,故阿衡三世。

道化宣流,人望攸归,为日已久。

宜从天人之心,以统皇极。

主者明依旧典,以时施行。

"《晋书·简文帝纪》"

◇答群臣奏请临朝诏"咸安二年七月"

王室不幸,仍有艰屯。

览省启事,感增悲叹。

内外诸君,并以主上春秋冲富,加蒸蒸之慕,未能亲览,号令宜有所由。

苟可安社稷,利天下,亦岂有所执,辄敬从所启。

但暗昧之阙,望尽弼谐之道。

"《晋书·康献褚后传》"◇拯恤诏"宁康二年四月"

顷玄象或愆,上天表异,仰观斯变,震惧于怀。

夫因变致休,自古之道,朕敢不克意复心,以思厥中?又三吴奥壤,股肱望郡,而水旱并臻,百姓失业,夙夜惟忧,不能忘怀,宜时拯恤,救其雕困。

三吴义兴、晋陵及会稽遭水之县尤甚者,全除一年租布,其次听除半年,受振贷者即以赐之。

"《晋书·孝武帝纪》"

◇赐米穷民诏"宁康三年十二月"

顷日蚀告变,水旱不适。

虽克己思救,未尽其方。

其赐百姓穷者米人五斛。

"《晋书·孝武帝纪》"

◇归政诏"太元元年正月"皇帝婚冠礼备,遐迩宅心,宜当阳亲览,缉熙惟始。

今归政事,率由旧典。

"《晋书·康献褚后传》"

◇收于法开令"升平五年五月"

帝小不佳,昨呼于公视脉,但到门不前,种种辞惮。

宜收付廷尉。

"《高僧传》四"

◇以琅邪王丕奉大统令"升平五年五月"

帝奄不救疾,胤嗣未建。

琅邪王丕,中兴正统,明德懋亲。

昔在咸康,属当储贰。

以年在幼冲,未堪国难,故显宗高让。

今义望情地,莫与为比,其以王奉大统。

"《晋书·哀帝纪》"

◇以废帝奕为东海王令"太和六年十一月"

王室艰难,穆哀短祚,国嗣不育,储宫靡立。

琅邪王奕亲则母弟,故以入纂大位。

不图德之不建,乃至於斯。

昏浊溃乱,动违礼度。

有此三孽,莫知谁子。

人伦道丧,丑声遐布。

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

诬罔祖宗,倾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今废奕为东海王,以王还第,供卫之仪,皆如汉朝昌邑故事。

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殁,心焉如割。

社稷大计,义不获已。

临纸悲塞,如何可言。

"《晋书·废帝纪》"◎穆章何皇后

后讳法倪,庐江人,散骑侍郎何准女。

穆帝升平元年立为皇后,无子。

哀帝即位,居永安宫,及桓玄篡位,降为零陵县君,与安帝俱西。

玄败,复还京师,元兴三年崩,在位四十八年。

◇下令减膳"元兴三年"

戎车屡警,黎元阻饥,而膳御丰靡,岂百姓同其俭约。

减损供给,勿令游过。

"《晋书·穆章何后传》"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