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列女
◎班昭
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人。
班彪之女,固之妹,曹世叔妻,早寡。
固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
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
有《女诫》七篇,集三卷。
◇东征赋
子,为陈留长,大家随至官,作《东征赋》。
"《文选》注引《大家集》。 "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忄良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酌樽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谅不登巢而豕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乃遂往而徂逝分,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
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既免脱于峻兮,历荥阳而过卷。
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
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
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
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
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
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
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
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
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氏亦尚其丘坟。
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
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征。
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
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
庶灵之鉴照兮,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
盍云各言志,慕古人兮。
先君行止,则有作兮。
虽其不敏,敢不法兮。
贵贱贫富,不可求兮。
正身履道,以俟时兮。
修短之运,愚智同兮。
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敬慎无怠,思兼约兮。
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文选》,《艺文类聚》二十七。 "◇针缕赋
熔秋金之刚精,形微妙而直端。
性通达而渐进,博庶物而一贯。
惟针缕之列迹,信广博而无原。
退逶迤以补过,似素丝之羔羊。
何斗筲之足算,咸勒石而升堂。
"《艺文类聚》六十五,《御览》八百三十"
◇大雀赋
大家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献大雀,诏令大家作赋曰:嘉大崔之所集,生昆仑之灵丘。
同小名而大异,乃凤皇之匹畴。
怀有德而归义,故翔万里而来游。
集帝庭而止息,乐和气而优游。
上下协而相亲,听《雅》《颂》之雍雍。
自东西与南北,咸思服而来同。
"《艺文类聚》九十二,又《御览》九百二十二引《曹大家集》作《大雀颂》"
◇蝉赋伊玄虫之微陋,亦摄生于天壤,当三秋之盛暑,陵高木之流响。
融风被而来游,商焱厉而化往。
"《艺文类聚》九十七,又《初学记》三十引两条"
吸清露于丹园,抗乔枝而理翮。
崇皇朝之辉光,映豹豹而灼灼。
"《初学记》三十,《御览》九百四十四"
复丹款之未足,留滞恨乎天际。
"《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注。 "
◇为兄超求代疏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
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
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
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
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
骨肉生离,不复相识。
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
超年最长,今且七十。
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扶杖乃能行。
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而公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
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
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余年。
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远劳远之处,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
《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超有书与妾生决,恐不复相见。
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远,诚可哀怜。
如不蒙救护,超后有一旦之变,冀幸超家得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
妾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
"《后汉班超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四"
◇上邓太后疏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圣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
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
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降福。
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分阝,孔子称为三让。
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者也。
《论语》曰:「能以祀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
」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
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
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
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
"《后汉·列女传》"◇欹器倾
侍帝王之密坐。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注。 "
◇女诫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
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
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
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
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
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
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
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帐。
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
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
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
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
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勒也。
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斋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
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
三者苟失之,何名之可闻,黜辱之可远哉!△夫妇第二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
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雎》之义。
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
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方斯二者,其用一也。
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
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
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敬惧第三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
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
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
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
夫顺非它,宽裕之谓也。
持久者,知止足也。
宽裕者,尚恭下也。
夫妇之好,终身不离。
房室周旋,遂生黩。
黩既生,语言过矣。
语言既过,纵恣必作。
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
此由于不右止足者也。
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
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
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
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
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
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既行,何义之存?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义俱废,夫妇离矣。
△妇行第四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功巧过人也。
清闲真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斋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然。
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
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
此之谓也。
△专心第五
《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
行违神,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
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
礼义居洁,耳无淫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
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曲从第六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
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
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
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
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
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
此则所谓曲从矣。
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
」
△和叔妹第七
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
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
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鲜能无过。
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
此必然之势也。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此之谓也。
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
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
若夫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
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愧,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
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
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
」其斯之谓也。
"《后汉·列女传》"
◎梁
,安定乌氏人,梁竦女,明帝梁贵人姊,南阳樊调妻,加号梁夫人。
◇上书自讼妾同产女弟贵人,前充后宫,蒙先帝厚恩,得见宠幸。
皇天授命,诞生圣明。
而为窦宪兄弟所见谮诉,使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
老母孤弟,远徙万里。
独妾遗脱,逸伏草野,常恐没命,无由自达。
今遭值陛下神圣之运,亲统万机,群物得所。
宪兄弟奸恶,既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
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妾闻太宗即位,薄氏蒙荣;宣帝继统,史族复兴。
妾门虽有薄、史之亲,独无外戚余恩,诚自悼伤。
妾父既冤,不可复生,母氏年殊七十,乃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
愿乞收辣朽骨,使母弟得归本郡,则施过天地,存没幸赖。
"《后汉·梁竦传》,又见袁宏《后汉纪》》十四,稍有删节。 "
◎杜泰姬
泰姬,南郑人,楗为太守赵宣妻。
"案《典引序》:「永平十七年,有小黄门赵宣。 」非即此。 "
◇教子
中人情性,可上下也,在其检耳。
若放而不检,则入恶也。
昔西门豹佩韦以自宽,宓子贱带弦以自急,故能改身之恒,为天下名士。
"《华阳国志》十下"◇戒诸女及妇
吾之妊身,在乎正顺。
及其生也,思存于抚爱。
其长之也,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恭敬以监临之,勤恪以劝之,孝顺以内之,忠信以发之,是以皆成而无不善。
汝曹庶几勿忘吾法也。
"《华阳国志》十下"
◎杨礼
礼,成固陈省妻,杨元珍之女。
◇敕二妇
吾先姑,母师也,常言圣贤必劳民者,使之思善。
不劳则逸,逸则不才。
吾家不为贫也,所以粗食急务者,使知苦难,备独居时。
"《华阳国志》十下"
◎李文姬
文姬,南郑人,赵瑛妻,太尉李固女。
◇敕弟燮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梁冀以族弟幸济,岂非天乎?慎勿有一言加梁氏。
加梁氏则连主上,是又掇祸也。
"《华阳国志》十下。 "
◎陈惠谦
惠谦,成因人,度辽将军张亮则妻。
◇戒兄子伯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患年不长也。
且夫神仙愚惑,如系风捕影。
非可得也。
"《华阳志国》十下"
◎窦玄妻
妻姓名未详。
窦玄字叔高,平陵人。
◇与窦玄书
窦玄形貌绝异,天子以公主妻之,旧妻与玄书别曰:
弃妻斥女敬白窦生:卑贱鄙陋,不如贵人。
妾日已远,彼日已亲。
何所告诉?仰呼苍天。
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
悲不可忍,怨不自去。
彼独何人,而居我处!"《艺文类聚》三十"◎徐淑淑,陇西人,黄门郎秦嘉妻。
有集一卷。
◇答夫秦嘉书
知屈璋,应奉藏使,策名王府,观国之光,虽失高素皓然之业,亦是仲尼执鞭之操也。
自初承问,心愿东还,迫疾惟宜,抱叹而已。
日月已尽,行有伴例,想严庄已办,发迈在近。
谁谓宋远,企予望之。
室迩人遐,我劳如何?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岩岩,而君是越,斯亦难矣。
长路悠悠,而君是践;冰霜惨烈,而君是履,身非形影,何得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于是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思,割今者之恨,以待将来之欢。
今适乐土,优游京邑,观王都之壮丽,察天下之珍妙,得无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艺文类聚》三十二"
◇又报嘉书
既惠音令,兼赐诸物,厚顾殷勤,出于非望。
镜有文彩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益好。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注作「又好」。 "惠异物于鄙陋,割所珍以相赐,非丰恩之厚,孰肯若斯?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
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
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
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
未奉光仪,则宝钗不设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
"《艺文类聚》三十二,又略见《御览》七百十七,作「今君征未还,镜将何施?明镜鉴形,当待君至。 」又七百十八,九百八十一。 "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可以拂尘垢;越布"《书钞》一百三十六作「越州」。 "手巾二枚;严器中物几具;金错碗一枚,可以盛书水;琉璃碗一枚,可以服药酒。
"《艺文类聚》七十三,《御览》七百三,七百十六,七百十七,七百六十。 "
今奉细布袜一量。
"《御览》六百九十七"
◇为誓书与兄弟
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列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回二之行。
淑虽妇人,窃慕杀身成义,死而后已。
夙遘祸罚,丧其所天,男弱未冠,女幼未笄,是以亻黾亻免求生,将欲长育二子,上奉祖宗之嗣,下继祖祢之礼,然后觐于黄泉,永无惭色。
仁兄德弟,既不能厉高节于弱志,发明于暗昧,许我他人,逼我干上,乃命官人,讼之简书。
夫智者不可惑以事,仁者不可胁以德,晏婴不以白丸临颈改正直之辞,梁寡不以毁形之痛忘执节之义。
高山景行,岂不思齐?计兄弟不能匡我以道,博我以文,虽曰既学,吾谓之未也。
"《御览》四百四十一引杜预《女记》,「淑丧夫守寡,兄弟将嫁之,誓而不许,为书曰:「云云。 案《史通》云「徐氏毁形不嫁,哀恸伤生。 」《通典》六十九,「晋咸和五年,散骑侍郎贺峤妻于氏上表云:「汉代秦嘉早亡,其妻徐淑乞子而养之。 淑亡后,子还所生。 朝廷通儒移其乡邑,录叔所养子,还继秦氏之祀。 」"
◎袁氏
袁氏,汝南汝阳人,司徒袁安曾孙女,太尉杨彪妻。
◇答曹公夫人卞氏书
彪袁氏顿首顿首。
路近,不展淹久,叹想之劳,情抱山积。
曹公匡济天下,遐迩以宁,四海归仰,莫不感戴。
小儿疏细,谬蒙采拾,未有上报。
果自招罪戾,念之痛楚,五内伤裂。
尊意不遗,伏辱惠告。
见明公与太尉书,具知委曲。
度子之行,不过父母,小儿违越,分应至此。
怜其始立之年,毕命埃土,遗育孤幼,言之崩溃。
明公所赐已多,又加重赍,礼颇非宜,荷受辄付往信。
"《古文苑》。 "◎丁е妻"《文选》注作「丁仪妻」。 《初学记》作「丁仪」,无「妻」字"
丁е妻,姓氏未详。
◇寡妇赋"案:寡妇者,阮元瑜之妻。 见魏文帝《寡妇赋序》言「命王粲等并作之」,此篇盖亦当时应教者。 "
惟女子之有行,固历代之彝伦。
辞父母而言归,奉君子之清尘。
如悬萝之附松,似浮萍之托津。
恐施厚而德薄,若履冰而临渊。
何性命之不造,遭世路之险。
荣华晔其始茂,所恃奄其徂泯。
静闭门以却埽,魂孤茕以穷居。
刷朱扉以白垩,易玄帐以素帱。
舍惨悴其何诉,抱弱子以自尉顾颜貌之《并色》々。
对左右而掩涕。
时翳翳以稍阴,日以西坠。
鸟凌虚以徘徊,□□□□□□。
鸡敛翼以登慰。
雀分散以群逝,还空床以下帏。
拂衾褥以安寐,气愤薄而交萦。
抱素枕而欷,想逝者之有凭。
因宵夜之仿佛,痛存亡之异路。
终窈漠而不至,时荏苒而不留。
将迁灵以大行,驾龙需于门侧,设祖祭于前廊。
□□□□□□,缤纷以飞扬。
彼生离其犹难,矧永绝而不伤?□□□□□□,迸流进以淋浪。
自衔恤而在疚,履春冬之四节。
风萧萧而增劲,寒凛凛而弥切。
凄凄而夜降,水氵兼氵兼而晨结。
雪翩翩以交零,□□□□□□□。
瞻灵宇之空虚,悲屏幌之徒设。
仰皇天而叹息,肠一日而九结。
神爽缅其日永,岁功忽其已成。
惟人生于世上,若驰骥之过棂。
计先后其何几,亦同归乎幽冥。
"下缺。 上缺。 "贱妾茕茕,顾影为俦。
"下缺。 《艺文类聚》三十四,又见《文选·潘寡妇赋》注,《陶潜归去来辞》注,《初学记》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