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章帝"二"
◇产子复勿算诏"元和二年正月乙酉"
《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
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
"《后汉·章纪》"
◇诏三公
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乃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立秋如故。
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
朕甚餍之,甚苦之。
安静之吏,悃忄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如襄城令刘方,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
间敕二千石,各尚宽明,而今富奸行赂于下,贪吏枉法于上,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甚大逆也。
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
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后汉·章纪》"
◇改行四分历诏"二年二月甲寅"
朕闻古先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河图》曰:「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以兴。
」又曰:「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
」朕以不德,奉承大业,夙夜畏,不敢荒宁。
予末小子,托在于数终,曷以缵兴,崇弘祖宗,拯济元元?《尚书璇玑钤》曰:「述尧理世,平制礼乐,放唐之文。
」《帝命验》曰:「顺尧考德,题期立象。
」且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况予顽陋,无以克堪,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每见图书,中心恧焉。
间者以来,政治不得,阴阳不和,灾异不息,疠疫之气,流伤于牛,农本不播。
夫庶征休咎,五事之应,咸在朕躬,信有阙矣,将何以补之?《书》曰:「惟先假王正厥事。
」又曰:「岁二月,东巡狩,至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遂觐东后,叶时月正日。
」祖尧岱宗,同律度量,考在玑衡,以正历象,庶乎有益。
《春秋保干图》曰:「三百年斗历改宪。
」史官用太初邓平术,有余分一,在三百年之域,行度转差,浸以谬错。
璇玑不正,文象不稽。
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二度,而历以为牵牛中星。
先立春一日,则《四分》数之立春日也。
而以折狱断大刑,于气已迕,用望平和随时之义,盖亦远矣。
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
冀百君子越有民,同心敬授,傥获咸熙,以明予祖之遗功。
"《续汉·律历志中》,又蔡邕《历议》,《宋书·历志》一,又《文选·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引《续汉书》"
◇增修群祀诏"同上"经称「秩元祀,咸秩无文」。
《祭法》:「功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
以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
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传曰:「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又神。
」又曰:「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之。
日月星辰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之。
」孝文十二年令曰:「比年五谷不登,欲有以增诸神之祀。
」《王制》曰:「山川神有不举者,为不敬。
」今恐山川百神应典礼者尚未咸秩,其议增修群祀宜享祀者,以祈丰年,以致嘉福,以蕃兆民。
《诗》不云乎:「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有年报功,不私幸望,岂嫌同辞,其义一焉。
"《续汉·祭祀志中》注引《东观书》,又略见《后汉·章帝纪》,又《蔡邕传》注"
◇赐三老等帛诏"二年二月乙丑"
三老,尊年也。
孝悌,淑行也。
力田,勤劳也。
国家甚休之。
其赐帛人一匹,勉率农功。
"《后汉·章纪》"
◇东巡大赦诏"二年二月丙子"朕巡狩岱宗,柴望山川,告祠明堂,以章先勋。
其二王之后,先圣之胤,东后蕃卫,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百僚从臣,宗室众子,要荒四裔,沙漠之北,葱岭之西,冒而彡之类,跋涉悬度,陵践阻绝,骏奔效,咸来助祭。
祖宗功德,延及朕躬。
予一人空虚多疚,纂承尊明,盥洗享荐,惭愧祗栗。
《诗》不云乎:「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历数既从,灵耀著明,亦欲与士大夫同心自新。
其大赦天下。
诸犯罪不当得赦者,皆除之。
复博、奉高、嬴,无出今年田租、刍。
"《后汉·章纪》"
◇巡幸诏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违迩,解释怨结。
"《初学记》十三"
东巡还告祠高庙下诏。
"二年五月戊申。 袁宏《纪》作「丙戌」"
乃者凤凰、黄龙、鸾鸟,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见,及白乌、神雀、甘露屡臻"案《文选》班固《白雉诗》注引《东观汉记》此下有「降自京师」四字,袁宏《纪》亦有"。
祖宗旧事,或班恩施。
其赐天下吏爵,人三级;高年、鳏、寡、孤、独帛,人一匹。
《经》曰:「无侮鳏寡,惠此茕独。
」加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令天下大五日。
赐公卿已下钱帛各有差;及雒阳人当者布,户一匹,城外三户共一匹。
赐博士员弟子见在太学者布,人三匹。
令郡国上明经者,口十万以上五人,不满十万三人。
"《后汉·章纪》,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二"
◇冬至后不报囚诏"二年七月庚子"
《春秋》于春每月书「王」者,重三正,慎三微也。
律十二月立春,不以报囚。
《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鞠狱断刑之政。
朕咨访儒雅,稽之典籍,以为王者生杀,宜顺时气。
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后汉·章纪》"
◇凤皇、黄龙见下诏"二年九月壬辰"
凤皇、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袁宏《纪》作「今年」"租赋,加赐男子爵,人二级;先见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长十五匹,丞、尉半之。
《诗》云:「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
」它如赐爵故事。
"《后汉·章纪》。 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二,并于五月丙戌诏"
◇定礼乐诏"二年十一月壬辰"
余末小子,托于君位。
曷以恢崇?仁济天下。
三代推益,优劣殊轨,况于顽陋,无以易民视听,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袁宏《后汉纪》十二"
◇诏报袁安"二年"
久议沈滞,各有所志。
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闵闵ぅぅ,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
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履。
"《后汉·袁安传》"
还北单于南部生口诏"二年"
昔犭严狁、獯粥之敌中国,其所由来尚矣。
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发之效。
尧角之人,屡婴涂炭,父战于前,子死于后。
弱女乘于亭障,孤儿号于道路。
老母寡妻设虚祭,饮泣泪,想望归魂于沙漠之表,岂不哀哉!传曰:「江海所以能长百川者,以其下之也。
」少加屈下,尚何足病?况今与匈奴君臣分定,辞顺约明,贡献累至,岂宜违信,自受其曲。
其敕度辽及领中郎将庞奋,倍雇南部所得生口诏以还北虏。
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后汉·南匈奴传》"
◇禀给幼孤诏"三年正月乙酉"
盖人君者,视民如父母,有よ怛之忧,有忠和之孝,匍匐之救。
其婴儿无父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
"《后汉·章纪》"◇北巡告常山等郡守相"元和三年二月壬寅"
朕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迩,解释结冤也。
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驾言出游,欲亲知其剧易。
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东柴岱宗,为人祈福。
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
」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圣迹滂流,至于海表。
不克堂构,朕甚惭焉。
《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宜。
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
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
"《后汉·章纪》:「告常山、魏郡、清河、巨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 」"
◇议定礼乐诏"三年。 袁宏《纪》作章和元年正月"
朕以不德,膺祖宗弘烈。
乃者鸾凤仍集,麟龙并臻,甘露宵降,嘉谷滋生,赤草之类,纪于史官。
朕夙夜祗畏,上无以彰于先功,下无以克称灵物。
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
"《后汉·曹褒传》。 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二作「汉遭莽弊,礼坏乐崩,因循故事,多非经典,知其说者之于天下,岂不远乎」?"
◇报朱晖诏"元和中"
补公家之阙,不累清白之素,斯善美之士也。
俗吏苟合,阿意面从,进无謇謇之志,却无退思之念,患之甚久。
惟今所言,适我愿也。
生其勉之。
"《后汉·朱晖传》"◇制诏齐相"元和中"
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如何?夫孝,百行之本,众善之始。
国家每惟忠孝之士,未尝不及革也。
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羊一头,酒二斛,以终厥身,以显异行。
如有不幸,祠以中牢。
"袁宏《后汉纪》十一,《后汉·江革传》"
◇改元章和诏"元和四年七月壬戌"
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光照六幽,讫惟人面,靡不率俾,仁风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区。
然后敬恭明祀,膺五福之庆,获来仪之贶。
朕以不德,受祖宗弘烈。
乃者凤皇仍集,麒麟并臻,甘露宵降,嘉谷滋生,芝草之类,岁月不绝。
朕夙夜祗畏上天,无以彰于先功。
今改元和四年为章和元年。
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
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匹,以为醴酪。
死罪囚犯法在丙子赦前而后捕系者,皆减死,勿笞,诣金城戍。
"《后汉·章纪》"
◇减刑诏"元年九月壬子"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罪一等,诣金城戍;犯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系囚鬼薪、白粲已上,减罪一等,输司寇作。
亡命者赎,死罪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七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民犯罪未发觉,诏书到自告者,半入赎。
"《后汉·章纪》"
◇复阜陵侯王爵诏"同上"
昔周之爵封千有八百,而姬姓居半者,所以桢王室也。
朕南巡,望淮、海,意在阜陵,遂与侯相见。
侯志意衰落,形体非故,瞻省怀感,以喜以悲。
今复侯为阜陵王,增封四县,并前为五县。
以阜陵下湿,徙都寿春,加赐钱千万,布万匹,安车一乘,夫人诸子赏赐各有差。
"《后汉·阜陵王延传》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二,有删节。 "◇下诏贬削齐王晃等"六年"
朕闻人君正屏,有所不听。
宗尊为小君,宫卫周备,出有辎之饰,入有牖户之固,殆不至如谮者之言。
晃、刚愆乎至行,浊乎大伦。
《甫刑》三千,莫不大孝。
朕不忍置之于理,其贬晃爵为芜湖侯,削刚户三千。
於戏!小子不勖大道,控于法理,以堕宗绪。
其遣谒者收晃及太姬玺绶。
"《后汉·齐武王纟寅传》"
◇特诏责张鸣"已下年月未详"尔虎贲将军,蒙国厚恩,位在中臣,宿卫禁门,当进人不避仇雠,举罚不避亲戚。
今者反于殿中交通轻薄。
虎贲兰内所,至欲相杀于殿下避门内。
畏懦恣纵,姑不遂捕。
此皆生于不学之门所致也。
"聚珍本《东观汉记》:「明德太后姊子夏寿等私呼虎贲张鸣与敖戏争斗,帝特诏」。 "
◇诏敕出朱晖
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诏过过耳,何故自系?"《后汉·朱晖传》"
◇诏马光"当在建初八年已前"
朝廷鹿脯,宁用饭也?"《东观汉记》"◇东平宪王哀策
惟建初八年三月己卯,皇帝曰:咨王丕显,勤劳王室,亲受策命,昭于前世。
出作蕃辅,克慎明德,率礼不越,傅闻在下。
昊天不吊,不报上仁,俾屏余一人,夙夜茕茕,靡有所终。
今诏有司,加赐鸾辂乘马,龙九旒,虎贲百人,奉送王行。
匪我宪王,其孰离之!魂而灵,保慈宠荣。
呜呼哀哉!"《后汉·东平王苍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二"
◇赐策罢太尉邓彪"袁宏《后汉纪》十二"
◇敕侍御史司空"元和三年二月乙丑"
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
车可以引避,引避之;马可辍解,辍解之。
《诗》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礼》,人君伐一草木不时,谓之不孝。
俗知顺人,莫知顺天。
其明称朕意。
"《后汉·章纪》"
◇敕曹褒条正汉仪"章和元年正月"
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合可施行。
于南宫东观,尽心集作。
"《后汉·曹褒传》"
◇赐东平王苍书"初即位"
朕夙夜伏思,念先帝躬履九德,对于八政劳谦克己终始之度,比放三宗诚有其美。
今迫遣诏,诫不起寝庙,臣子悲结,佥以为虽于更衣,犹宜有所宗之号,以克配功德。
宗庙至重,朕幼无知,寤寐忧惧。
先帝每有著述典义之事,未尝不延问王,以定厥中。
愿王悉明处,乃敢安之。
公卿议驳,今皆并送。
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
思有所承,公无困惑。
"《续汉·祭祀志下》注补引《东观书》「章帝初即位,赐东平宪王苍书」"
◇复报东平王苍"建初元年"
有司奏上尊号曰业宗,藏主更衣,不敢违诏。
食世祖,庙乐皆如王议。
以正月十八日始祠。
仰见榱桷,俯视几筵,眇眇小子,胶惧战栗,无所奉承。
受而劳之,所望于王也。
"《续汉·祭祀志下》注补引《东观书》"
◇报东平苍书"元年"
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
间吏人奏事,亦有此言,但明智浅短,或谓傥者,复虑为非。
何者?灾异之降,缘政而见。
今改元之后,年饥人流,此朕之不德感应所致。
又冬春旱甚,所被尤广,虽内用克责,而不足所定。
得王深策,快然意解。
《诗》不云乎:「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群子,我心则降。
」思惟嘉谋,以次奉行,冀蒙福应。
彰报至德,特赐王钱五百万。
"《后汉·东平宪王苍传》"
◇赐东平王苍及琅邪王京书"三年"中大夫奉使,亲闻动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