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应劭"五"◇风俗通义"二"《周礼》「五党为州」。
州,畴也。
州有长,使之相周足也。
"《艺文类聚》六,《御览》百五十七"
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
郡者,群也。
故《左氏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至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
县,平也。
"《意林》,《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艺文类聚》六,《御览》百五十七"
《周礼》「百里曰同」,所以奖王室,协风俗,总名为县。
县,玄也,首也。
从系倒首,举首易偏矣。
言当玄静,平徭役也。
"《水经注》二,《御览》百五十七"《周礼》「五家为邻,四邻为里」。
《春秋国语》「五家为轨,十轨为里」。
里者,止也。
里有司,司五十家共居止,同事春秋,通其所也。
"《续汉书·百官志》注,《广韵》六《止》,《御览》百五十七"
国家制度,大率十里一乡。
"《续汉书·百官志》注"谨案:《春秋国语》,疆有寓望,谓今亭也,民所安定也。
亭有楼。
从高,省丁声也。
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
亭,留也。
今语有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
亭亦平也,讼诤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亭吏旧名负弩,改为亭长,或谓亭父。
"《御览》百九十四,《续汉书·百官志》注"
中人城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鲜虞故邑。
"《御览》百六十一"
鲧作城郭。
城,盛也,从土成声。
郭,大也。
"《意林》,《水经注》二"
郭亦谓之郛。
郛者,亦大也。
"《初学记》二十四,《御览》百九十三"
《论语》「夫子宫墙数仞」。
《礼记》「季武子入宫,不敢哭」。
由是言之,宫室一也。
秦、汉以来,尊者以宫为常号,下乃避之云室耳。
《弟子职》曰:「室中握手。
」《论语》曰:「譬如宫墙。
」由此言之,宫其外,室其内也。
"《御览》百七十四"
鲁昭公设两观于门,是谓之阙,从门,[A10B]声。
"《水经注》十六"
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
荷菱,水物也,所以厌火。
"《艺文类聚》六十三,《初学记》七,《广韵》三十二《霰》,《御览》百七十五,又百八十八"
屋,止也。
"《广韵》一《屋》"
案:天子有外屏,令臣下气息。
"《意林》"
屏,卿大夫以帷,士以帘,稍有弟以自鄣蔽也。
示臣临见,自整屏风处也。
"《广韵》四十《静》,《御览》百八十五"
门户铺首。
谨案:《百家书》云:公输般见水上蠡,谓之曰:「开汝匣,见汝形。
」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
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
般遂施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周密也。
"《艺文类聚》七十四,《御览》百八十八,又七百五十"
钥施悬鱼。
鱼翳伏渊源,欲令楗闭如此。
"《御览》百八十四"
府,聚也。
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
"《广韵》九{鹿吴},《通鉴注·汉纪》七,《众经音义》十作「公卿牧守,文书财贿所聚也」。 "
廷,正也。
言县廷、郡廷、朝廷,皆取平均正直也。
"《后汉·郭太传》注,《通鉴注·周纪》二"
寺,司也。
诸官府所止皆曰寺。
"《后汉·光武纪》注,《通鉴注·汉纪》三十五"。
寺者,嗣也。
理事之吏,嗣续于其中也"《后汉·和帝纪》注,《通鉴注·汉纪》三十五"。
今尚书、侍御史、谒者所止皆曰寺。
"《文选·吴都赋》注,又刘桢《赠徐诗》注,又应《岑文瑜书》注"
京师有长寿街、万岁街、士马,若此非一。
街者,携也,离也。
四出之路,携离而别也。
"《御览》百九十五,《广韵》十三《佳》"
,城外郭内里门也。
"《御览》百八十二"
市,恃也。
养赡老少,恃以不匮也。
亦谓之市井。
俗说市井,谓至市鬻卖者,当于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
谨案:《春秋井田记》,人年三十,受田百亩,以食五口。
五口为一户,父母妻子也。
公田十亩,庐舍五亩,成田一顷十五亩。
八家而九顷二十亩,共为一井。
庐舍在内,贵人也。
公田次之,重公也。
私田在外,贱私也。
井田之义,一曰无泄地气,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
因井为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也。
"《诗·陈风》正义,《后汉·刘宠传》注,《初学记》二十四,《御览》百九十一,又八百二十七"汉改邮为置。
置者,度其远近之间置之也"《后汉书·郭太传》注"。
今吏邮书掾府督邮职掌此。
"《续汉书·舆服志》注"传舍。
案:诸侯及使者有传信,乃得舍于传耳。
今刺史行部车号传车,从事督邮。
"《文选·范云赠张徐州诗》注,又任《哭范仆射诗》注"
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河南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
"《史记·秦本纪》索隐,《意林》,《初学记》二十四,《文选·藉田赋》注,《御览》百九十五,《困学纪闻》十六注"
里语云:「越陌度阡,更为客主。
」"《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注"
菀,蕴也。
言薪蒸所蕴积也。
"《意林》,《初学记》二十四,《御览》百九十六"
囿者,畜鱼鳖之处也。
囿犹有也。
"《御览》百九十六"
园,援也,从口,袁声。
四皓园公,亦本园者。
"《御览》八百二十四"
圃,补也,从口,甫声。
"同上"
井,法也,节也。
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
"《初学记》七,《御览》百八十九"《孙子》云:「金城汤池而无粟者,太公、墨翟不能守之。
」"《意林》"
《孙子》有金城汤池之说,后人因此开地为池,以养鱼鳖。
"《初学记》七"
海,一云朝夕池。
"《初学记》六下云:「一云天池,亦云大壑、巨壑,出《老子》及《风俗通》。 」"
丞者,承也。
相者,助也。
"《艺文类聚》四十五"
汉武帝讳彻,改曰通侯,或曰列侯。
秦时六国未平,刘帅皆家关中,故称关内侯。
通侯,言其功大,通于王室。
列者,言其功德列著,乃飨爵也。
"《御览》百九十八"
牧守长不宜数易。
案:《尚书》有考绩。
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
三年有成。
」郑子产从政三年,民乃歌之。
圣贤尚须渐进,况中才乎!数易岂不纷错道路也?"《意林》"
尚书、御史台皆以官仓头为史,主赋舍,凡守其门户。
"《续汉·百官志》注"
有秩,则田间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续汉·百官志》注,《通鉴注·周纪五》"
啬者,省也。
夫,赋也。
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赋。
"《续汉·百官志》注"
古制本无奴婢,奴婢皆是犯事者,或原之。
奴者劣,婢者卑陋。
臧者,被臧罪没入为官奴婢。
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也。
"《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三十九"
《易》云:「利见大人。
」大人与圣人,其义一也。
"《意林》"
《论语》云:「君子上达。
」臧孙纥曰:「后有达者,将在孔丘乎!」"同上"
儒者,区也,言其区别古今。
居则玩圣哲之词,动则行典籍之道,援先王之制,立当时之事,纲纪国体,原本要化,此通儒也。
若能纳而不能出,能言而不能行,讲诵而已,无能往来,此俗儒也。
"《后汉·杜林传》注,又《贾逵传》注"章帝时,以贾逵为通儒。
时人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
"《意林》"
《礼》云:「群居五人,长者必异席。
」今呼权贵作长者,非也。
"同上"
《管子》云:「先生施教,弟子则之,非知古之道,是师者之称。
」诸生,弟子。
学者非一,故曰诸。
先生者当如醒,学者譬如醉,言生俱醉,独有醒者。
"同上"
祭酒。
《礼》云:「饮酒必祭,尊其先也。
」孙卿在齐,最早老师"《道藏》本作「师老」,误",故三称祭酒。
"同上"
士。
《诗》云:「殷士肤敏。
」髦士俊秀,雅士博达,列士有不易之分,处士隐居放言。
"同上,《文选·曹子建〈杂诗〉》注引「烈士者有不易之分」,又《鹦鹉赋》注引「处士者隐居放言也」。 "《易》曰:「师贞,丈人吉。
」非徒尊老,须德行先人也。
传云:「仗德莫如信。
」言其恩德可信杖也。
"同上"
《礼》云「十尺曰丈」,成人之长也;夫者,肤也,言其智肤敏宏教也,故曰丈夫。
"同上"《论语》云「匹夫匹妇」,传云:「一昼一夜成一日,一男一女一室。
」案:古人男女作衣用二匹,今人单衣,故言匹夫。
"同上"
夫人当龙变起,不系乡里,若止系风俗,风善不徙,故谓之俗人。
"同上"
《礼》言「简不肖」。
案:生子鄙陋,不似父母,曰不肖。
今人谦辞,亦曰不肖。
"同上。 《文选·报任少卿书》注:「生子不似父母者曰不肖。 」"
《方言》「人不事事而放荡,谓之无赖,不可恃赖也」。
犹高祖谓太上皇云:「大人以臣无赖也。
」"同上"采女。
案:采者,择也。
以岁八月雒阳民,遣中大夫与掖廷丞相工阅视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长壮妖洁,有法相者,载入后宫。
"《文选·皇后纪论》注"
汉以八月算人。
后家以金帛赂遗主者,以求入也。
"《后汉·皇后纪》注"
列侯尚公主,国人尚翁主,以妻制夫,阳屈于阴尔。
"《初学记》十,《御览》百五十四"《易》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妇人谓嫁娶之礼曰归,归其妹于诸侯,亨终吉也。
"《初学记》十"
延熹中,中常侍单超、左、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纵其奸慝。
时人为之语曰:「左回天,徐转日,具独坐,唐应声。
」言其信用于甚于转圜也。
"《御览》三百九十三,又四百九十六"
礼,臣子无爵谥君父之义也,故群臣累其功美,葬日,遣太尉于南郊告天而谥之。
"《后汉·明帝纪》注"
天子新崩,未有谥,故且称大行皇帝。
"《后汉·安帝纪》注,《文选·元皇后哀策文》注,又《通典》七十九作「前帝谥未定,臣子称大行,以别嗣主」"
宫车晏驾。
谨案:《史记》曰:「王稽谓范雎曰:『夫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奈何者。
一旦宫车晏驾,是事不可知也。
君虽恨于臣,是无可奈何。
』」谓秦昭王以天年终也。
昔周康王一旦晏起,诗人以为深刺。
天子当夜寝早作,身省万机。
如今崩殒,则为晏驾矣。
"《文选·竟陵王珩状》注,又《恨赋》注"梓宫者,礼,天子以梓器;宫者,存时所居,缘生事亡,因以为名。
凡人呼棺,亦为宫也。
"《后汉·明帝纪》注,《文选·齐敬皇后策文》注,《御览》五百五十"葬之郭北北首,求诸幽之道。
"《文选·咏怀诗》注"
案:秦昭王太后始临朝也。
"《意林》"十月谓之应钟何?应者,应也。
钟者,动也。
言万物应阳而动,不藏也。
"《御览》二十七"十二月律谓之大吕何?大者,太也。
旅,拒也。
言阳气欲出,阴不许也。
吕之言拒也,依即拒难之也。
"《御览》二十七"
月与星并无光,日照之,乃光耳。
如以镜光照日,则影见壁。
月初见西方,月望后光见东北,一照也。
"《御览》六"
吴牛望月则喘。
彼之苦于日,见月,怖,亦喘之矣。
"《御览》四"风或清明来久长,不摇树木枝叶,离地三二丈者,此有龙德在其下,凤或清明不及二三尺者,此群子之风也。
"《艺文类聚》一,《御览》九"
猛风曰《风列》,凉风曰浏,微风曰飕,小风曰飕,小风从孔来曰《风》。
"《初学记》一,《御览》九"积冰曰陵,壮冰曰冻,冰流曰澌,冰解曰泮。
"《初学记》七《御览》六十八"
酱成于盐而咸于盐,夫物之变,有时而重。
"《艺文类聚》七十二,《御览》八百六十五"
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又其霖霪,号为梅雨,沾衣服皆败マ。
"《御览》九百七十"
夫火者,南方阳,光辉为明。
圣人向之而治,取其象也。
"《初学记》二十五"
言人清高,如冰之洁。
"《文选·汉高祖功臣》颂注"
南阳郦县有甘谷,谷中水甘美。
云其山上大有菊华,水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三十余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者百二三十,者百余岁,七八十者名之为夭。
菊华轻身益气,令人坚强故也。
司空王、太尉刘宽、太傅袁隗为南阳太守,闻有此事,令郦县月送水三十斛,用之饮食。
诸公多患风眩,皆得廖。
"《艺文类聚》八十一,《初学记》二十七,《御览》五十四,又九百九十六"
案:《明帝起居注》,上东巡泰山,到荥阳,有乌飞鸣乘舆上。
虎贲王吉射中之,作辞曰:「乌乌哑哑,引弓射,洞左腋,陛下寿万岁。
臣为二千石,帝赐钱二百万,令亭壁悉画为乌也。
」"《初学记》三十,《御览》七百三十六,又九百二十"
梧桐生于峄山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甚雅。
"《御览》九百五十九"
柘材为弓,弹而放快。
"《御览》九百五十八"橙皮可以为酱齑。
"《御览》九百七十一"
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长年。
"《御览》九百九十九"谨案:《诗》曰:「手如柔荑。
」荑者,茅始熟中穰也。
既白且滑。
"《御览》九百九十六"
蓬生麻中,不扶自植。
"《艺文类聚》八十五,《御览》九百九十五"桑车榆毂,闻声之。
"《艺文类聚》八十八"
舟漂泛似散莲花。
"《北堂书钞》未删改本一百三十七"
荆鳖令死,尸随水上,荆人求之,不得也。
鳖令至岷山下,已复生,起见蜀望帝。
帝使鳖令凿巫山,然后蜀得陆处。
望帝自以德不如,以国禅与鳖令为蜀王,号曰开明。
"《御览》五十六"
秦昭王遣李冰为蜀郡太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
江水有神,负取童女二人以为妇,不然为水灾。
主者白出钱百万以行聘。
冰曰:「不须,吾自有女。
」到时装饰其女,当以沈江水。
径至神祠,上神坐,坐酒酹曰:「今得傅九族,江君大神,当见尊颜。
」相进酒,冰先投杯,但澹澹不耗。
冰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
」拔剑,忽然不见。
良久,有两苍牛斗于岸旁。
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当相助也。
若欲知我,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
」主薄乃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
蜀人慕其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
"《水经注》三十三,《艺文类聚》九十四,《史记·河渠书·正义》,《御览》二百六十一,又六百八十二,又八百九十九"
颍川张钦孟孝,吴、楚反,与亚夫常为前锋,陷陈溃围。
傍人观曰:「壮哉此君!」钦闻自矜,遂死军。
"《御览》三百八十六"
张仲春,武帝时人也。
善雅歌,与李延年同时。
每奏新歌,莫不称善。
称不知售票处,终至于败亡。
以谕人之进退,当有节奏。
"《御览》五百七十二"
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诏,使荆。
"《后汉·第五种传》注"
袁汤时年八十六,有子十二人。
"《后汉·袁安传》注"
光禄华上戴就为主事。
"《后汉·独行传》注"太山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云中。
"《文选·谢之宣城诗》注"
谨案:自郊ァ娄。
《春秋》飨射,天子射掩雉,献诸宗庙,扶阳发滞养老致敬,化之至也。
"《御览》三十三"
谨案:礼,臣有大丧,三年不呼其门。
"《御览》五百四十六"
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书积如丘山,传业浸众,枝叶繁滋,经说百万言,盖禄利之路然也。
"《御览》六百八"
光武车驾徙都洛阳,载素简纸经凡二千两。
董卓荡覆王室,天子西移,中外仓卒,所载书七十车。
于道遇雨,分半投弃。
卓又烧观阁,经籍尽作灰烬"《御览》云:「即于处烧燔,麋为灰秽。 」"所有余者,或作囊帐。
先王之道,几烟灭矣。
"《意林》,《御览》六百十九"今宴饮大会,皆先黍霍。
"《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四,《御览》八百五十"昭帝时,大官上食,羹中有发,切中有土,令、丞坐不谨敬,皆论死。
"《御览》八百六十一"
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建武之初,军役亟动,牛亦损耗,农业颇废,米石万钱。
天爱斯民,扶助圣主,事有征应,于是旅谷弥望,野茧被山。
"《艺文类聚》八十五,《御览》八百三十七"
铃柄施悬鱼。
鱼者,欲君臣沈静如鱼之入水,不可复得闻见耳。
"《御览》三百三十八"
彭祖寿年八百岁,犹恨唾远。
"《御览》三百八十七"
赵王好大眉,人间半额。
楚王好广领,国人没劲。
齐王好细腰,后宫有饿死者。
"《御览》三百八埏九,又四百九十六"
东海王景兴议曰:「晏平仲以齐君奢,故浣其朝冠,振其鹿裘。
」"《御览》八百二十六"
吴王夫差大败齐于艾陵。
还诛子胥,取其身流之江,抉其目东门,曰:「使汝视越之入吴也。
」"《匡谬正俗》八"
颍川黄子廉者,每饮马,投钱于水中。
"《御览》四百二十六,又八百三十六。 案:《愆礼》卷载太原郝子廉事绝相类。 此云颍川黄子廉,唯姓不同耳。 岂本一事,而传者异与?"
汝南陈伯敬,行必矩步,坐必俨然,目有所见,不食其肉。
"《书钞》一百四十五,《御览三百九十三,又八百六十二》"
伯鱼之生,适有馈孔子鱼者,嘉以为瑞,故名鲤,字伯鱼。
"《御览》九百三十五"
俗云乱如蕴者,粪除不洁草介,集众[疑]火就烧之,谓之蕴。
言其烟气,取其希有淆乱。
"《御览》八百七十一"
镰刀自[疑「刈」]葵,积刍尧之效。
"《御览》七百六十四"案:里语:「厚哉鲍、管,探肠案腹不清,然尚不盥。
何共财而生喜怒也?」"《御览》三百九十五"
刻苇伤盗为枪。
"《御览》三百五十四"耳珠曰。
"《书钞》百三十五,《御览》七百十八"火斗曰尉。
"《广韵》八《未》"
织毛褥谓之氍毹。
"《广韵》十《虞》"
丸毛谓之リ。
"《御览》七百五十四。 以上四条,疑出服虔《通俗文》。 "笈,学士所以负书箱,如冠籍箱也。
"《御览》七百十一题云「《风俗记》」"颜色厚取顾眄,所以亲密。
"《文选·嵇叔夜赠秀才入军诗》注"汝南主簿应劭议,宜为旧群讳。
论者皆互有异同。
"《三国·吴志七》注云「事在《风俗通》」。 "彭城孝廉张子矫议云:「若君臣不得相袭作名。
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
厉王讳胡,庄王之子名胡。
」"《意林》"
谨案:律者,法也。
《皋陶谟》虞始造律。
萧何成以九章。
此关诸百王不易之道也。
时所制曰令,《汉书》「著于甲令」。
夫吏者,治也。
当先自正,然后正人,故文书下如律令,言当履绳墨,动不失律令也。
"《文选·陈琳檄豫州文》注,《艺文类聚》五十四,《御览》六百三十八作「故承宪履绳,动不失律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