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后汉文 卷三十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后汉文
《全后汉文》 卷三十 严可均辑

◎袁安

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

为县功曹。

永平中,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拜楚郡太守,征为河南尹。

建初中,迁太仆,代第五伦为司空。

章和初,代桓虞为司徒。

永元四年卒。

◇夜酣赋

拊燕竽,调齐笙,引宫徽,唱清平。

"《初学记》十五"

◇上书谏伐匈奴

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费损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

"《后汉·袁安传》,「和帝即位,窦宪北击匈奴,安与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 "

◇奏劾执金吾窦景

景擅发边兵,惊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辄承景檄,当伏显诛。

"《后汉·袁安传》"

◇奏劾司隶郑据河南尹蔡嵩

司隶校尉、河南尹阿附贵戚,无尽节之义,请免官案罪。

"《后汉·袁安传》"

◇奏议立左鹿蠡王阿佟为北单于

光武昭怀南虏,非谓可永安内地,正以权时之算,可得御北狄故也。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复更立阿佟,以增国费。

"《后汉·袁安传》,「窦宪自矜己功,欲结恩北虏,乃上立降者左鹿蠡王阿佟为北单于,置中郎将领护,如南单于故事。 安与司空任隗奏,以为」。 "◇又上封事谏立北单于

臣闻功有难图,不可豫见;事有易断,较然不疑。

伏惟光武皇帝本所以立南单于者,欲安南定北之策也,恩德甚备,故匈奴遂分,边境无患。

孝明皇帝奉承先意,不敢失坠,赫然命将,爰伐塞北。

至于章和之初,降者十万余人,议者欲置之滨塞,东至辽东,大尉宋由、光禄勋耿秉皆以为失南单于心,不可,先帝从之。

陛下奉承鸿业,硕士工疆宇,大将军远师讨伐,席卷北庭,此诚宣明祖宗,崇立弘勋者也。

宜审其终,以成厥初。

伏念南单于屯,先父举众归德,自蒙恩以来,四十余年。

三帝积累,以遗陛下。

陛下深宜遵述先志,成就其业。

况屯首唱大谋,空尽北虏,辍而弗图,更立新降,以一朝之计,违三世之规,失信于所养,建立于无功。

由、秉实知旧议,而欲背弃先恩"袁宏《纪》作「背先祖,弃旧恩,非计之长也」"。

夫言行,群子之枢机;赏罚,理国之纲纪。

《论语》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行焉。

」今若失信于一屯,则百蛮不敢复保誓矣。

又乌桓、鲜卑"袁宏《纪》作「阿佟诛君子,于《春秋》之义所不当立,而乌丸、鲜卑」"新杀北单于,凡人之情,咸畏仇雠,今立其弟,则二虏怀怨。

兵、食可废,信不可去。

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

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也。

"《后汉·袁安传》。 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三,有小异。 "◇还北匈奴生口议

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

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后汉·袁安传》"

◇劳中牟令鲁恭檄"时为河南尹"

群以名德,久屈中牟,物产之化流行,天降休瑞,应行而生,尹甚嘉之。

"《后汉·鲁恭传》注引《续汉书》"

◇临终遗令

备位宰相,当陪山陵,不得归骨旧葬。

若母先在祖考坟垄,若鬼神有知,当留供养也。

其无知,不烦徙也。

"袁宏《后汉纪》十三,「初,安妻早卒,葬乡里,安临终遗令」。 "

◎袁闳

闳,字夏甫,安玄孙。

累征聘举召,皆不应。

◇临卒敕其子

勿设殡棺,但著禅衫疏布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以五百{土}为藏。

"《后汉·袁安附传》注引《汝南先贤传》"

◎袁绍

绍,字本初,安玄孙。

灵帝时,为侍御史,迁中军校尉,至司隶。

董卓废立,拜渤海太守,封调亢阝乡侯,起兵讨卓,自号车骑将军。

寻领冀州牧,拜太尉,封邺侯,不受。

拜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与曹公战官渡,家大溃。

建安七年以忧死。

◇上书自讼

臣闻昔有哀叹而霜陨,悲哭而崩城者。

每读其书,谓为信然,于今况之,乃知妄作。

何者?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于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曾无崩城陨霜之应,故邹衍、杞妇,何能感彻。

臣以负薪之资,拔于陪隶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

常侍张让等滔乱天常,侵夺朝威,贼害忠德,扇动奸党。

故大将军何进忠国疾乱,义心赫怒,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

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合图,事无违异。

忠策未尽,而元帅受败,太后被质,宫室焚烧,陛下圣德幼冲,亲遭厄困。

时进既被害,师徒丧沮,臣独将家兵百余人,抽戈承明,竦剑翼室,虎叱群司,奋击凶丑,曾不浃辰,罪人斯殄。

此记愚臣效命之一验也。

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

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不惮一室之祸,苟惟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外。

时卓方贪结外援招悦英豪,故即臣勃海,申以军号,则臣之与卓,未有纤芥之嫌。

若使苟欲滑泥扬波,偷荣求利,则进可以享窃禄位,退无门户之患。

然臣愚所守,志无倾夺,故遂引会英雄,兴师百万,饮马孟津,歃血漳河。

会故冀州牧韩馥怀挟逆谋,欲专权势,绝臣军粮,不得踵系,至使滑虏肆毒,害及一门,尊卑大小,同日并戮。

鸟兽之情,犹知号呼。

臣所以荡然忘哀,貌无隐戚者,诚以忠孝之节,道不两立,顾私怀己,不能全功。

斯亦愚臣破家徇国这二验也。

又黄巾十万焚烧青、兖,黑山、张扬蹈藉冀域。

臣乃旋师,奉辞伐畔。

金鼓未震,狡敌知亡,故韩馥怀惧,谢咎归土,张扬、黑山,同时乞降。

臣时辄承制,窃比窦融,以议郎曹操权领兖州牧。

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臣即星驾席卷,与瓒交锋。

假天之威,每战辄克。

臣备公族子弟,生长京辇,颇闻俎豆,不习干戈,加自乃祖先臣以来,世作辅弼,咸以文德尽忠,得免罪戾。

臣非与瓒角戎马之势,争战阵之功者也。

诚以贼臣不诛,《春秋》所贬,苟云利国,专之不疑。

故冒践霜雪,不惮劬勤,实庶一捷之福,以立终身之功。

社稷未定,臣诚耻之。

太仆赵岐,御命来征,宣明陛下含弘之施,蠲除细故,与下更新,奉诏之日,引师南辕。

是臣畏怖天威,不敢怠慢之三验也。

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勤恪之功,不见书列。

而州郡守,竞盗声名,怀诗二端,优游顾望,皆列士锡圭,跨州连郡,是以远近狐疑,议论错者也。

臣闻守文之世,德高者位尊;仓卒之时,功多者赏厚。

陛下播越非所,洛邑乏祀,海内伤心,志士愤惋。

是以忠臣肝脑涂地,肌肤横分,而无改编心者,义之所感故也。

今赏加无劳,以携有德;杜黜忠功,以疑众望。

斯岂腹心之远图?将乃谗慝之雅说使之然也?臣爵为通侯,位二千石。

殊恩厚德,臣既叨之,岂敢窥觊重礼,以希彤弓矢之命哉?诚伤偏裨列校,勤不见纪,尽忠为国,翻成重愆。

斯蒙恬所以悲号于边狱,白起欷于杜邮也。

太傅日,位为师保,任配东征,而耗乱王命,宠任非所,凡所举用,皆众所捐弃。

而容纳其策,以为谋主,令臣骨肉兄弟,还为仇敌,交锋接刃,构难滋甚。

臣虽欲释甲投戈,事不得已。

诚恐陛下日月之明,有所不照,四聪之听,有所不闻,乞下臣章,咨之群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

若以臣今行权为衅,则桓、文当有诛绝之刑;若以众不讨贼为贤,则赵盾可无书弑之贬矣。

臣虽小人,志守一介。

若使得申明本心,不愧先帝,则伏首欧刀,褰衣就镬,臣之愿也。

惟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讠舀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

"《后汉·袁绍传》"

◇拜乌丸三王为单于版文使持节大将军督幽、青、并领冀州牧阮乡侯绍,承制诏辽东属国率众王颁下、乌丸辽西率众王蹋顿、右北平率众王汗卢维:乃祖慕义迁善,款塞内附,弱捍犭严狁,东拒貊,世守北陲,为百姓保障,虽时侵犯王略,命将徂征厥罪,率不旋时,悔愆变改,方之外夷,最又聪惠者也。

始有千夫长、百夫长以相统领,用能悉乃心,克有勋力于国家,稍受王侯之命。

自我王室多故,公孙瓒作难,残夷厥土之君,以侮天慢主,是以四海之内,并执干戈,以卫社稷。

三王奋气裔士,忿奸忧国,控弦与汉兵为表里,诚甚忠孝,朝所嘉焉。

然而虎兕长蛇,相随塞路,王官爵命,否则无闻。

夫有勋不赏,俾勤者怠。

今遣行谒者杨林,赍单尔玺绶车服,以对尔劳。

其各绥静部落,教以谨慎,无使作凶作慝。

世复尔祀位,长为百蛮长。

厥有咎有不臧者,泯于尔禄,而丧于乃庸,可不勉乎!乌桓单于都护部众,左右单于受其节度,他如故事。

"《魏志·乌丸传》注引《英雄记》"

◇漳河盟辞贼臣董卓,承汉室之微,负甲兵之众,陵越帝城,跨蹈王朝,幽鸩太后,戮杀弘农,提挈幼主,越迁秦地,残害朝臣,斩刈忠良,焚烧宫室,蒸乱宫人,发掘陵墓,虐及鬼神过恶蒸皇天,浊秽薰后土。

神怨恫,无所凭恃,兆人泣血,无所控告,仁贤之士,痛心疾首,义士奋发,云兴雾合,咸欲奉辞伐罪,躬行天诛。

凡我同盟之后,毕力致命以伐凶丑,同奖王室,翼戴天子。

有渝此盟,神明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

"《后汉·袁绍传》注引《献帝春秋》"

◇与曹操书

可都甄城,当有所立。

"《魏志·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

◇与袁术书"初平元年"前与韩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

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

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家室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违天不祥,愿详思之。

"《魏志·袁术传》注引《吴书》"◇答陈登

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蜀志·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

◇与公孙瓒书

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夷、叔,分著丹青,谓为旅力同仇,足踵齐、晋,故解印释绂,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此非孤赤情之明验邪?岂寤足下弃烈士之高义,寻祸亡之险踪,辄而改虑,以好易怨,盗遣士马,犯暴豫州。

始闻甲卒在南,亲临战阵,惧于飞矢迸流,狂刃横集,以重足下之祸,徒增孤子之咎衅也,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

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果令贵弟殒于锋刃之端。

斯言犹在于耳,而足下曾不寻讨祸源,克心罪己,苟欲逞其无疆之怒,不顾逆顺之津,慝怨害民,骋于余躬,遂跃马控弦,处我疆土,毒遍生民,辜延白骨。

孤辞不获已,以登界桥之役。

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假天之助,小战大克,遂陵蹑奔背,因垒馆。

此非天威谌,福丰有礼之符表乎?足下志犹未厌,乃复纠合余烬,率我蛑贼,以焚渤海。

孤又不获宁,用及龙河之师。

羸兵前诱,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兵众扰乱,君臣并奔。

此又足下为之,非孤之咎也,自此以后,祸隙弥深,孤之师旅,不胜其忿,遂至积尸为京,头颅满野。

愍彼无辜,未尝不慨然失涕也。

后比得足下书,辞意婉约,有改往修来之言。

仆既欣于旧好克复,且愍兆民之不宁,每辄引师南驾,以顺简书。

弗盈一时,而北边羽檄之文,未尝不至。

孤是用痛心疾首,靡所错情。

夫处三军之帅,当列将之任,宜令怒如严霜,喜如时雨,臧否好恶,坦然可观。

而足下二三其德,强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既乃残杀老弱,幽土愤怨,众叛亲离,了然无党。

又乌丸、貊,皆与足下同州,仆与之殊俗,各备迅激怒,争为锋锐;又东西鲜卑,举踵来附。

此非孤德所能招,乃足下驱而致之也。

夫当荒危之世,处干戈之险,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壤,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麴义余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

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

始闻足下镌金纡紫,命以元帅,谓当因兹奋发,以报孟明之耻,是以战夫引领,竦望旌旆,怪遂含光匿影,寂尔无闻,卒臻屠灭,相为惜之。

夫有平天下之怒,希长世之功,权御师徒,带养戎马,叛者无讨,服者不收,威怀并丧,何以立名?今旧京克复,天罔云补,罪人斯亡,忠干翼化,华夏俨然,望于穆之作,将戢干戈,放散牛马,足下独何守区区之土,保军内之广,甘恶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长?壮而筹之,非良策也。

宜释憾除嫌,敦我旧好。

若斯言之玷,皇天是闻。

"《魏志·公孙瓒传》注引《汉晋春秋》"◎袁术

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从弟。

灵帝时,举孝廉,除郎中,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

董卓废立,出奔南阳。

寻入陈留,为曹公所破。

奔九江,自领扬州刺史。

李亻之乱,进左将军,封阳翟侯。

兴平二年,僭号称帝,后饥困出奔,呕血死。

◇答袁绍书"初平二年"圣王聪睿,有周成之质。

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字小厄之会。

乱尚未厌,复欲兴之。

乃云今主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

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

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于此,非所闻也。

"《魏志·袁术传》注引《吴书》"

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

天不可仇,况非君命乎!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同上"

◇报吕布书昔董卓作乱,破坏王室,祸害术门户。

术举兵关东,未能屠裂卓。

将军诛卓,送其头首,为术扫灭仇耻,使术明目于当世,死生不愧,其功一也。

昔将金无休向兖州,甫诣封部,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

将军破兖州术复明目于遐迩,其功二也。

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备乃兴兵与术对战;术凭将军威灵,得以破备,其功三也。

将军有三大功在术,术虽不敏,奉以生死。

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逢迎道路,非直此止,当骆驿复致。

若兵器战具,佗所乏少,大小唯命。

"《魏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又《后汉·吕布传》与此小异。 "

◇与陈书

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袁宏纪》作「福」"。

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有为之时也。

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昔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

"《魏志·袁术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八"

◇归帝号于袁绍收

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

加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

今君拥有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

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续绝命、救已灭乎。

"《魏志·袁术传》注引《魏书》。 又《后汉·袁术传》有此书,小异,末多二语云「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

◎袁叙

叙,绍从弟。

建安初为济阴太守。

◇与从兄绍书

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

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

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

"《魏志·武帝纪》注引《献帝起居注》"

◎袁涣

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司徒滂子"按:《唐宰相世系表》以滂为袁安同祖弟。 章帝章和元年,安为司徒,灵帝光和元年,滂为司徒,相距九十二年。 《元和姓纂》此处脱一语。 窃疑滂于安为孙曾行,非兄弟行也。 袁氏四世五公谓安、汤、滂、逢、隗也。 至于汝南、汝阳、阳郡,扶乐、阳夏,则郡县有沿革,居处有迁移,史称籍贯两岐,往往如此"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除谯令,不就。

蜀先主为豫州,举茂才。

后依袁术,又依吕布。

布诛,归曹公,拜沛南部都尉,迁梁相,以病去。

征谏议大夫丞相军谋祭酒。

魏国建,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

有《集》五卷。

◇与主簿孙徽等教

主簿以不请为罪,此则然矣。

谓渊等罪不足死,则非也。

夫师友之名,古今有之。

然有君之师友,有士大夫之师友。

夫君置师友之官者,所以敬其臣子。

有罪加于刑焉,国之法也。

今不论其罪,而谓之戮师友,斯失之矣。

主簿取弟子戮师之名,而加君诛臣之实,非其类也。

夫圣哲之治,观时而动,故不必循常,将有权也。

间者世乱,民陵其上,虽务尊君卑臣,犹或未也,而反长世之过,不亦谬乎!"《魏志·袁涣传》注引《魏书》曰:「谷熟长吕岐善朱渊、袁津遣使行学还,召用之,与相见,出署渊师友祭酒,津决疑祭酒。 渊等因各归家,不受署。 岐大怒,将吏民收渊等,皆杖杀之,议者多非焉勿劾,主簿孙徽等以为『渊等罪不足死,长吏无专杀之义,孔子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谓之师友,而加大戮,刑名相伐,不可以训。 』涣教曰」云云。 "

◇说曹公

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

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

自大乱以来,十数年矣,民之欲安,甚于倒悬,然而暴乱未息者,何也?意者政失其道欤!涣闻明君善于救世,故世乱则齐之以义,时伪则镇之以朴。

世异变,治国不同,不可不察也。

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

若夫兼爱天下,而反之于正,虽以武平乱,而济之以德,诚百王不易之道也。

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

"《魏志·袁涣传》,「涣得归太祖。 涣言曰」云云。 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九,「涣说操曰」。 "

◇与曹子建书

召公与周公,俱受分陕之任。

"《文选·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沈约。 《齐安陆昭王碑文》注,又见《陶渊明集》注"

◎袁徽

徽,涣弟。

避乱交州。

◇与尚书令荀书

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

自流宕以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其纪纲同类,仁恕恻怛,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蜀志·许靖传》"

交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成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

官事小阕,辄玩习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

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

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

"《吴志·士燮传》"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