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范升
升,字辩卿,代郡人。
莽时大司空王邑辟为议曹史。
后奉使上党,遇汉兵,留不还。
建武初,征拜议郎,迁博士。
后为出妻所告,系狱得出。
永平中,为聊城令,坐事免。
◇上疏让博士
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梁丘易》。
二臣年并耆艾,经学深明,而臣不以时退,与恭并立,深知羌学,又不能达,惭负二老,无于世。
诵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开口以为人师,愿推博士以避恭、羌。
"《后汉·范升传》「建武二年」"
◇上疏请谥祭"建武九年"臣闻先王崇政,尊美屏恶。
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
生则宠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趋。
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斯诚大汉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余,历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
陛下以至德受命先明汉道,褒序辅佐,封赏功臣,同符祖宗。
征虏将军颍阳侯遵,不幸早薨。
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河南,恻怛之恸,形于圣躬,丧事用度,仰给县官,重赐妻子,不可胜数。
送死有以加生,厚亡有以过存,矫俗厉化,卓如日月。
古者臣疾君视,臣卒君吊,德之厚者也。
陵迟以来久矣。
及至陛下,复兴斯礼,群下感动,莫不自厉。
臣窃见遵修行积善,竭忠于国,北平渔阳,西拒陇、蜀,先登坻上,深取略阳。
众兵既退,独守冲难。
制御士心,不越法度。
所在吏人,不知有军。
清名闻于海内,廉自著于当世。
所得赏赐,辄尽与吏士,身无奇衣,家无私财。
同产兄午以遵无子,娶妾送之,遵乃使人逆而不受,自以身任于国,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
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
问以家事,终无所言。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又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大夫。
虽在军旅,不忘俎豆,可谓好礼悦乐、守死善道者也。
礼,生有爵,死有谥,爵以殊尊卑,谥以明善恶。
臣愚以为宜因遵薨,论叙众功,详案谥法,以礼成之,显章国家笃古之制,为后嗣法。
"《后汉·祭遵传》"◇奏难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建武四年"
臣闻主不稽古,无以承天;臣不述旧,无以奉君。
陛下愍学微缺,劳心经艺,情存博闻,故异端竞进。
近有司请置《京氏易》博士,群下执事,莫能据正。
《京氏》既立,《费氏》怨望,《左氏春秋》复以比类,亦希置立。
《京》《费》已行,次复《高氏》,《春秋》之家,又有《驺》《夹》。
如令《左氏》《费氏》得置博士,《高氏》《驺》《夹》,《五经》奇异,并复求立,各有所执,乖戾分争。
从之则失道,不从则失人,将恐陛下必有厌倦之听。
孔子曰:「博学约之,弗叛矣夫。
」夫学而不约,必叛道也。
颜渊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孔子可谓知教,颜渊可谓善学矣。
《老子》曰:「学道日损。
」损犹约也。
又曰:「绝学无忧。
」绝末学也。
今《费》《左》二学,无有本师,而多反异,先帝前世,有疑于此,故《京氏》虽立,辄复见废。
疑道不可由,疑事不可行。
《诗》《书》之作,其来已久。
孔子尚周流游观,至于知命,自卫反鲁,乃正《雅》《颂》。
今陛下草创天下,纪纲未定,虽设学官,无有弟子,《诗》《书》不讲,礼乐不修,奏立《左》《费》,非政急务。
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传曰:「闻疑传疑,闻信传信,而尧、舜之道存。
」愿陛下疑先帝之所疑,信先帝之所信,以示反本,明不专己。
天下之事所以异者,以不一本也。
《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也。
」又曰:「正其本,万事理。
」《五经》之本,自孔子始,谨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
"《后汉·范升传》"
◇奏毁周党等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伏见太原周党、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车。
脱衣解履,升于华毂。
及陛见帝廷,党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敖慢,逡巡进退,同时俱逝。
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钓采华名,庶几三公之位。
臣愿与并坐云台之下,考试图国之道。
不如臣言,伏虚妄之罪。
而敢私窃虚名,夸上求高,皆大不敬。
"《后汉·周党传》,又《御览》四百九十八引《东观汉记》"◇奏记王邑
升闻子以人不闲于其父母为孝,臣以下不非其群上为忠。
今众人咸称朝圣,皆曰公明。
盖明者无不见,圣者无不闻。
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元元焉所呼天?公以为是而不言,则过小矣;知而从令,则过大矣,二者一公,无可以免,宜乎天下归怨于公矣。
朝以远者不服为至念,升以近者不悦为重忧。
今动与时戾,事与道反,驰骛覆车之辙,探汤败事之后,后出益可怪,晚发愈可惧耳。
方春岁首,而协发远役,藜僦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吏人陷于汤火之中,晨国家之人民。
如此则胡、貊守关,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悬,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
"《后汉·范升传》"
◎陈元元,字长孙,苍梧广信人,莽厌难将军陈钦子,以父任为郎。
建武中,辟司空李通府,又辟司徒欧阳歙府,以老卒于家。
有《集》一卷。
◇上疏难范升奏左氏不宜立博士
陛下拨乱反正,文武并用,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
知丘明至贤,亲受孔子,而《公羊》《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博询可否,示不专己,尽之群下也。
今论者沉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
《左氏》孤学少与,遂为异家之所覆冒。
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余文,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
非陛下至明,孰能察之!臣元窃见博士范升等所议奏奏《左氏春秋》不可立,及太史公违戾,上十五事。
案升等所言传受之辞前后相违,皆断截小文,默微辞,以年数小差,掇为巨谬,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レ衅,掩其弘美"本传作「私美」,从《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注改",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升等又曰:「先帝不以《左氏》为经,故不置博士,后主所宜因袭。
」臣愚以为,若先帝所行而后主必行者,则盘庚不当迁于殷,周公不当营洛邑,陛下不当都山东也。
往者季武皇帝好《公羊》,卫太子好《梁》,有诏诏太子受《公羊》,不得受《梁》。
孝宣皇帝在人间时,闻卫太子好《梁》,得学之。
及即位,为石渠论,而《梁氏》兴,至今与《公羊并存。
此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其相因也。
孔子曰:「纯俭,吾从众;至于德行下,则违之。
.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听者独闻,不谬于清浊,故离朱不为巧眩移目,师旷不为新声易耳。
方今干戈少弭,戎事略戢,留思圣艺,着顾儒雅,采孔子下德行之义,卒圣独见之旨,分明黑白,建立《左氏》,解释先圣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惑,使基业垂于万世,后进无复狐疑,则天下幸甚臣元愚鄙,尝传师言。
如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孔氏之正道,理丘明之宿冤。
或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
"《后汉·陈元传》"◇上疏驳江冯督察三公议
臣闻师臣者帝,宾臣者霸。
故武王以太公为师,齐桓以夷吾为仲父。
孔子曰:「百官总己,听于冢宰。
」近则高帝优相国之礼,太示假宰辅之权"袁宏《纪》作「齐桓公以管夷吾为仲父,古之道也。 近魏文侯友田子,诸侯不敢入其境。 高皇帝令相国奏事不拜,入殿不趋,所以宠大臣也"。
及亡新王莽,遭汉中衰,专操国柄,以偷天下,况己自喻,不信群臣。
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以刺举为明,徼讦为直。
至乃陪仆告其群长,子弟变其父兄。
罔密法峻,大臣无所措手足。
然不能禁董忠之谋,身为巨戮。
故人君患在自骄,不患骄臣;失在自任,不在任人。
是以文王有日昃之劳,周公执吐握之恭,不闻其崇刺举、务督察也。
方今四方尚扰,天下未一,百姓观听,咸张耳目。
陛下宜修文武之圣典,袭祖宗之遗德,劳心下士,屈节待贤,诚不宜使有司察公辅之名。
"《后汉·陈元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七,各有删节"◎杜林
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凉州刺史杜邺子。
莽时为郡吏。
后避乱河西,隗嚣以为持书平,以疾辞禄。
建武六年东归,征拜侍御史,迁大司徒司直,进光禄勋、东海王王傅少府。
复为光禄勋,代朱浮为大司空。
◇请徙张步降兵疏"建武八年"
臣闻先王无二道,明圣用而治同也。
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畏其易也。
古今通道,传其法于有汉。
狼子野心,奔马善惊。
成王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殷民六族分伯禽,七族分康叔,怀姓九宗分唐叔,捡押其奸宄,又迁其余于成,旧地杂俗,旦夕拘录,所以挫其强御之力,诎其骄恣之节也。
及汉初兴,上稽旧章,合符重视,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之后,以稍弱六国强宗。
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万里一统,海内赖安。
后辄因衰粗之痛,胁以送终之义,故遂相率而陪园陵,无反顾之心。
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
是以皆永享康宁之福,无怵惕之忧,继嗣承业,恭己而治,盖此助也。
其被灾害已轻薄无累重者,两府遗吏护送饶谷之郡。
或惧死亡,卒为佣赁,亦足以消散其口,救赡全其性命也。
昔鲁隐有贤行,将臻国于桓公,乃流连贪位,不能早退。
况草创兵长,卒无德能,直以扰乱,乘时擅权,作威玉食,狃忄大之意,徼幸之望,曼延无足,张步之计是也。
小民负县官不过身死,负兵家来灭门殄世。
陛下昭然独见成败之端,或属诸侯官府,元元少得处仰视,而尚遗脱,二千石失制御之道,令得复昌炽纵横。
比年大雨,水潦暴长,涌泉盈溢,灾坏城郭官寺,吏民庐舍,溃徙主处,遗成坑坎。
臣闻水,阴类也。
《易》卦」地上有水,比「,言性不相害,故曰乐也。
而猥相毁垫沦失,常败百姓安居。
殆阴下相为蠹贼,有大小负胜不齐,均不得其所,侵陵之象也。
《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惟陛下留神明察,往来惧思,天下幸甚。
"《续汉·五行志三》注补引《东观书》,又略见袁宏《后汉纪》七"◇上疏议郊祀故事臣闻营河、雒以为民,刻肌肤以为刑,封疆画界,以建诸侯,井田什一,以供国用,三代之所同。
及至汉兴,因时宜,趋业务,省烦苛,取实事,不苟贪高亢之论。
是以去土中之京师,就关内之远都。
除肉刑之重律,用髡钳之轻法,郡县不置世禄之家,农人三十而取一。
政卑易行,礼简易从。
民无愚智,思仰汉德,乐承汉纪,基业特起,不因缘尧。
尧远于汉,民不晓信,言提其耳,终不悦谕后稷近于周,民户知之,世据以兴,基由其祚,本与汉异。
郊祀高帝,诚从民望,得万国之欢心,天下福应,莫大于此。
民奉种祀,且犹世主,不失先俗。
群臣佥荐鲧,考绩不成,九载乃登。
宗庙至重,众心难违,不可卒改。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时当尊用祖宗之故文章也。
宜如旧制,以解天下之惑,合于《易》之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义。
方军师在外,祭可且如元年郊祭故事。
"《续汉·祭祀志上》注补引《东观书》,又略见《后见·杜林传》,又《杜林传》注引《东观记》"
◇奏谏从梁统增科禁
夫人情挫辱,则节义之心损;刑网繁密,则苟免之行生。
圣帝明王知其如此,故深识远虑,动居其厚。
故汤去三面之网,《易》著三驱之义。
所以德刑参用,而示民有耻。
汉德宽厚,民无二心,军士左袒,乐为刘氏,多恩之所致也。
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注疵,诋欺无限。
桃李之馈,集以成事。
于是家无全行,国无廉夫,上下相遁,法不能止,而仁义之风替矣。
陛下览得失之要,深知其原,故破觚为圆,建斫为朴,法简易遵,网疏易从,海内颂政,不胜其喜。
宜如旧制。
"袁宏《后汉纪》六「梁统上书,陈法令轻重,宜遵旧典。 事下公卿。 光禄勋杜林谏,上从林议」。 案:《后汉·杜林传》「十四年,群臣上言:『古者肉刑严重,则人畏法令。 宜增科禁,以防其源。 』诏下公卿。 林奏」,与此互异。 今并载于后。 "
夫人情挫辱,则义节之风损;法防繁多,则苟免之行兴。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古之明王,深识远虑,动居其厚,不务多辟,周之五刑,不过三千。
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聊苛政,更立疏网,人欢欣,人怀宽德。
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果桃菜茹之馈,集以成臧,小事无妨于义,以为大戮,故国无廉士,家无完行。
至于法不能禁,令不能止,上下相遁,为敝弥深。
臣愚以为宜如旧制,不合翻移。
"《后汉·杜林传》,又见《通典》一百六十六"
◇上书荐郑兴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孰悦《诗》《书》,好古博物,见疑不惑,有公孙侨观射父之德,宜侍帷幄,典职机密。
昔张仲在周,燕翼宣王,而诗人悦喜。
惟陛下留听少察,以助万分。
"《后汉·郑兴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六"
◇遣子奉书马援
将军内施九族,外有宾客,望恩者多。
林父子两人,食列卿禄,常有盈,今送钱五万。
"《后汉·杜林传》注,《御览》八百三十五,并引《东观记》"
◎杜诗
诗,字君公,河内汲人。
莽时为郡功曹。
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初,三迁为侍御史,赐戟,拜成皋令,历沛郡都尉、汝南都尉,迁南阳太守。
◇荐伏湛疏"建武六年后"
臣闻唐、虞以股肱康,文王以多士宁,是故《诗》称「济济」,《书》曰「良哉」。
臣诗窃见故大司徒阳都侯伏湛,自行束,讫无毁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
前在河内朝歌,及居平原,吏人畏爱,则而象之。
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陛下深知其能,显以宰相之重,众贤百姓,仰望德义。
微过斥退,久不复用,有识所惜"《御览》作「识者愍惜」",儒士痛心,臣窃伤之。
湛容貌堂堂,国之光晖;智略谋虑,朝之渊薮。
髫发励志,白首不衰。
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
古者选擢诸侯,以为公卿,四方回首,仰望京师。
柱石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缺拾遗。
臣诗愚戆,不足以知宰相之才,窃怀区区,敢不自竭。
臣前为侍御史上封事,言湛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经明行修,通达国政,尤宜近侍,纳言左右。
旧制,九州五尚书令,一郡二人,可以湛代。
颇为执事所非。
但臣诗蒙恩深渥,所言诚有益于国,虽死无恨,故复越职,触冒以闻。
"《后汉·伏湛传》,又《御览》三百八十九,六百三十一引《东观汉记》"
◇乞退郡疏
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海内合和,万世蒙福,天下幸甚唯匈奴未譬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边民虚耗,不能自守,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弓也。
夫勤而不息亦怨,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
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
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
昔汤、武善御众,故无忿鸷之师。
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帅和睦,士卒凫藻。
今若使公卿郡守出于军垒,则将帅自厉;士卒之复,比于宿卫,则戎士自百。
何者?天下已安,各重性命不敢有恨大臣以下,咸怀乐土,不雠其功,而厉其用,无以劝也。
陛下诚宜虚缺数郡,以俟振旅之臣,重复厚赏,加于久役之士。
如此。
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则烽火精明,守战坚固。
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今猥用愚薄,塞功臣之望,诚非其宜。
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收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
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
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受爵。
所不辞也。
惟陛下哀矜!"《后汉·杜诗传》"
◇请以虎符发兵疏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符策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敛持威重也。
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
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昔魏之公子,威倾领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
"《后汉·杜诗传》"
◎第五伦
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
莽时为郡吏,又为乡啬夫。
自以久宦不达,变姓名为王伯齐"袁宏《后汉纪》作「王伯春」",久客河东,号为道士。
建武中,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署督铸钱掾,领长安市。
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寻除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
永平中,坐法免,后为宕渠令,迁蜀郡太守。
建武初,代牟融为司空。
元和末致仕。
后数年卒,年八十余。
◇上疏论马防臣愚以为贵戚可封侯以富之,不当职事以任之。
何者?绳以法则伤恩,私以亲则违宪。
伏闻马防今当西征,臣以太后恩仁,陛下至孝,恐卒有纤介,难为意爱。
闻防请杜笃为从事中郎,多赐财帛。
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在所县令苦其不法,收系论之。
今来防所,议者咸致疑怪,况乃以为从事,将恐议及朝廷。
今宜为选贤能以辅助之,不可复令防自请人,有损事望。
苟有所怀,敢不自闻。
"《后汉·第五伦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一"
◇上疏褒称盛美以劝成风德
陛下即位,躬天然之德,体晏晏之姿,以宽弘临下,出入四年,前岁诛刺史、二千石贪残者六人。
斯皆明圣所鉴,非群下所及。
然诏书每下宽和,而政急不解,务存节俭,而奢侈不止者,咎在俗敝,群下不称故也。
"袁宏《纪》此下有「臣闻为政三年有成,必世而后仁」"光武承王莽之余,颇以严猛为政,后代因之,遂成风化。
群国所举,类多辨职俗吏,殊未有宽博之选以应上求者也。
陈留令刘豫,冠军令驷工以刻薄之姿,临人宰邑,专念掠杀,务为严苦,吏民愁怨,莫不疾之,而今之议者,反以为能,违天心,失经义,诚不可不慎也。
非徒应坐豫、协,亦当宜谴举者。
务进仁贤,以任时政,不过数人,则风俗自化矣。
臣尝读书记,知秦以酷急亡国,又目见王莽亦以苛法自灭,故勤勤恳恳,实在于此。
又闻诸王主贵戚,骄奢逾制,京师尚然,何以示远?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夫阴阳和,岁乃丰,君臣同心,化乃成也。
其刺史、太守以下,拜除京师,及道出洛阳者,宜皆召见,可因博问四方,兼以观察其人。
诸上书言事有不合者,可但报归田里,不宜过加喜怒,以明在宽。
臣愚不足采。
"《后汉·第五伦传》。 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一,有删节,亦有多出句。 "
◇上疏论窦宪
臣得以空虚之质,当辅弼之任。
素性驽怯,位尊爵重,拘迫大义,思自策厉,虽遭百死,不敢择地,又况亲遇危言之世哉!今承百王之敝,人尚文巧,咸趋邪路,莫能守正。
伏见虎贲中郎将窦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闱,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诚其好士交结之方。
然诸出入贵戚者,类多瑕衅禁锢之人,尤少守约安贫之节,士大夫无志之徒,更相贩卖,云集其门。
众煦飘山,聚蚊成雷,盖骄逸所从生也。
三辅论议者,至云以贵戚废锢,当复以贵戚浣濯之,犹解酲当以酒也。
讠皮险趣势之徒,诚不可亲近。
臣愚愿陛下中宫严敕宪等闭门自守,无妄交通士大夫,防其未萌,虑于无形,令宪永保福禄,君臣交欢,无纤介之隙。
此臣之所至愿也。
"《后汉·第五伦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一"
◇上书请抑损后族
臣闻忠不隐讳,直不避害。
不胜愚狷,昧死自表。
《书》曰:「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传曰:「大夫无境外之交,束之馈。
」近代光烈皇后,虽友爱大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其后梁、窦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诛之。
自是洛中无复权戚,书记请托,一皆断绝。
又譬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臣常刻著五藏,书诸绅带。
而今之议者,复以马氏为言。
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城门校尉防以钱三百万,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
又闻腊日亦遗其在洛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
臣愚以为不应经义,惶恐不敢以不闻。
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裁蒙省察。
"《后汉·第五伦传》"
◇封上吏民奏记
臣任重忧深,不能出奇策异谋,吏民责让臣者多,谨并封上。
"袁宏《后汉纪》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