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文 卷六十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汉文
《全汉文》 卷六十三 严可均辑

◎外国◎南越王赵佗

佗,真定人,秦始皇时为龙川令。

二世时,南海尉任嚣召行南海尉事。

秦灭,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十一年遣使立为越王。

高后时自称南越武帝。

文帝初去帝号,建元四年卒,年盖百岁。

◇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史记·南越王尉佗传》、《汉书·两粤传》"

◇下令国中

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

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

"《史记·南越王尉佗传》,又见《汉书·两粤传》,以后作「以来」。 "◇上文帝书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粤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越王,使为外臣。

时内贡职,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

高后自临用事,近细士,信谗臣,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予蛮夷外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牲,毋予牝。

」老夫处辟,马牛羊齿已长。

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

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

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於汉,外无以自高异。

」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

非敢有害於天下也。

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

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敢发兵以伐其边。

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中半羸,南面称王。

东有闽越,其众数千人,亦称王。

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

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

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

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於今抱孙焉。

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

今陛下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

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橐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汉书·两粤传》,又《史记·南越王尉佗传载》此书,仅九十二字。 "

◎赵胡

胡,佗孙。

建元四年嗣位为南越王,薨,谥曰文王。

◇上武帝书

两越俱为藩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唯天嘴动之。

"《史记·南越王尉佗传》、《汉书·两粤传》"

◎吕嘉

嘉为南越相,历赵胡、婴齐、兴三世。

后杀兴立建德。

元鼎六年,南越平,传首行在所。

◇下令国中

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

又与使者乱,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仆。

取自脱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计之意。

"《史记·南越王尉佗传》、《汉书·两粤传》"

◎东越王余善

余善,姓骆,越王句践之后,闽赵王郢弟。

元光中自立为王。

汉因封为东越王。

元鼎末发兵拒命。

元封初,为其下吴阳等所杀。

◇上书击南越

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

"《史记·东越传》"◇匈奴冒顿

冒顿姓挛氏,头曼子。

秦二世元年弑父自立,为撑犁孤涂单於。

◇习射令

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史记·匈奴传》"◇遗高后谩书孤偾之君,生於沮泽之中,长於平野牛马之域。

数至边境,愿游中国。

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

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汉书·匈奴传》上"

◇遗文帝书

天所立匈奴大单於敬问皇帝无恙,前时皇帝言和亲事,称书意合欢。

汉边吏侵侮右贤王,右贤王不请,听后义卢侯难支等计,与汉吏相恨,绝二主之约,离昆弟之亲。

皇帝让书再至,发使以书报,不来,汉使不至。

汉以其故不和,邻国不附。

今以少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氐击之。

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灭夷月氐,尽斩杀降下定之。

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

愿寝兵休士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以应古始,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得安其处,世世平乐。

未得皇帝之志,故使郎中系浅奉书请,献橐佗一,骑马二,驾二驷,皇帝即不欲匈奴近塞,则且诏吏民远舍。

使者至,即遣之。

"《汉书·匈奴传》上,《史记》同。 "

◎军臣

军臣,冒顿孙,老上稽粥单於子,孝文后元三年立为单於。

◇令军中

得李广,必生致之。

"《史记·李广传》"

◎狐鹿姑

狐鹿姑,且侯单於长子,为左贤王。

太始元年立为狐鹿姑单於。

◇遗武帝书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今欲与汉大关,取汉女为妻,岁给遗我蘖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

"《汉书·匈奴传》上"

◎呼韩邪

呼韩邪名稽侯姗,虚闾权渠单于子。

神爵初立为呼韩邪单于。

◇上元帝书请入朝

常愿谒见天子,诚以郅支在西方,恐其与乌孙俱来击臣,以故未得至汉。

今郅支已伏诛,愿入朝见。

"《汉书·匈奴传》下"

◇上书请罢边备

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汉书·匈奴传》下"

◎郅支单于

郅支名呼屠吾斯,呼韩邪兄,为左贤王,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

居东边,屡败走右地,破乌孙,并乌揭、坚昆、丁令三国。

留都坚昆。

后为康居所迎。

建昭三年,甘延寿、陈汤击斩之,传首京师。

◇因都护上元帝书

居困厄,愿归计疆汉,遣子入侍。

"《汉书·陈汤传》"

◎乌珠留单於乌珠留名囊知牙斯,呼韩邪子,为左贤王,绥和元年立为乌珠留若单於,在位二十一年。

◇上哀帝书请入朝蒙天子神灵,人民盛壮,愿从五百人入朝,以明天子盛德。

"《汉书·匈奴传》下"

◇上书改名

幸得备藩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

"《汉书·匈奴传》下: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於。 单於从之,上书言。 "

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

今更名知,慕从圣制。

"《汉书·王莽传》上:莽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於,使上书言。 案此即前书,唯多出首句,今并录之。 "

◎鄯善王尉屠耆

尉屠耆,楼兰王尝归弟,降汉。

元凤四年,傅介子刺杀尝归,立以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

◇请遣将屯田伊循城

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

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

"《汉书·西域传》上"◎乌孙昆弥昆弥,乌孙昆莫孙,名翁归靡,号曰肥王。

◇上宣帝书连为匈奴所侵削,昆弥愿发国半精兵人马五万匹,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哀救公主!"《汉书·匈奴传》上。 案此即《西域传》下所载公王及昆弥皆遣使上书者也,各自为书,而其文略同。 "

◇又上宣帝书

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愿聘马骡各千匹。

"《汉书·西域传》下:元康二年,乌孙昆弥因常惠上书。 又见《萧望之传》,有删节,文亦小异。 "

◎龟兹王绛宾

绛宾,宣帝时嗣位为龟兹王。

◇上书求与乌孙女入朝得尚汉外孙为昆弟,愿与公主女俱入朝。

"《汉书·西域传》下"

◎仙道◎修羊公公,魏人。

◇化为白石羊题背

修羊公,谢天子。

"《列仙传》:修羊公,魏人,在华阴山上石室中,景帝礼之,有诏问修羊公,何日能发,语未讫,床上化为白石羊,题其背云云后去,不知所在。 "

◎鬼神

◎天皇大帝

◇茅君九锡玉册文"元寿二年八月"

惟盈虚挺远朗,幽耽妙玄。

爰自童蒙,散发北山,静心林泽,占思求神。

登峻履谷,艰寻师门。

掷形绝球,投躯万津。

丹诚率往,肆其天然。

遂造明匠,乃受灵篇。

翦发祝《贝危》,残首截身。

带索自乐,不耻饥寒。

所适唯道,所保以真。

情昭上帝,感激太玄。

今敬授盈位为太元真人,领东岳上卿司命神君。

君平心格正,秉操金石,丹心矫众,栖神高英。

今故报以玉钺绿旌,八威之策,使征伐邪源,折冲万神。

"其一"

君寒冻林谷,味玄仰真。

思激穷岫,启心精诚。

今故报以紫髦之节,藕敷华冠。

使君招驱千灵,封山召云。

"其二"

君弃家独往,离亲乐仙。

契阔试,冬袒山川。

今故报以绣羽紫帔,丹青飞群。

使君从容霄阶,携命玉真。

"其三"

君步骤林薮,足履危仞,心耽志尚,曾不愆惮。

今故报以斑龙之舆,素虎之。

使以浮宴太空,飞轮帝庭。

"其四"君披榛并景,寒露霜雪。

乃求明真,不战不栗。

今故报以曲晨宝盖,琼闱绿室。

使游盼九宫,静神温密。

"其五"

君远遁秀荣,无疲於心。

潜形幽岳,精思万林。

今故报以执神流火,双珠月明。

可以上闻太极,通音上清。

"其六"君贞心高静,淫累不经。

素挺皓英,内外坦平。

今故报以锦旌绣幡,白羽玄竿。

可以呼召六阴,玉女侍轩。

"其七"

君慈向触物,阴德万生。

蠢动之毛,皆念经营。

今故报以凤鸾之啸,金钟玉磬。

可以和神虚馆,乐真舞灵。

"其八"

君饥渴养神,艰辛求真。

万物不能致其惑,千邪不能毁其淳。

今故报以紫琳之腴,玉浆金罂。

可以寿同三光,刻简丹也。

"其九"

君标领清玄,紫纬八英。

心晖重离,神跃太霞,实真人之长者。

故以太元为号。

九德既备。

积感太微。

天人虚因,不期同归。

今酬九事,以报往怀。

君心神方朗,四灵所栖。

丹真启焕,秉直不回。

正任全固,鉴无照微。

今屈宰上卿,总括东岳。

又加司命之主,以领录图籍。

给玉童玉女,各四十人。

以出入太微,受事太极也。

治宫赤城玉洞之府,盈其{艹位}之,动静以闻。

"刘大彬《茅山志》载此册文,以为汉哀帝元寿二年太岁庚申八月十八日己酉,天皇大帝授,梁普通三年,刻石华阳南洞。 "

◎西王母◇传书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

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哀帝建平四年夏,西王母又传书云云,至秋止。 "

◎武帝

◇赐将作大匠丞札

汝绩克成,赐汝金十斤。

"《御览》六百六引《汉武故事》:上崩后,有一人骑马,马异於常马,持一尺札赐将作大匠丞,文曰云云。 因忽不见,札变为金,称之重十斤。 "

◎段孝直

孝直,景帝时为长安令。

◇上表讼冤

天地虽明,讵悉无辜之老。

日月垂照,必鉴有滞之人。

具臣早忝宦途,颇彰清慎。

寻以论迁剧邑,稍免瑕疵。

不谓刺史梁纬,心纵贪婪,势连内戚,欲臣亡父之马,戮臣冤枉之刑。

上诉皇天,许臣明雪。

若不闻於陛下,何以免此幽沉,并刺史梁纬行事二十一条,不依法令,一一条奏。

别状以闻,伏愿陛下聪明,哀臣冤抑。

"《搜神记》:孝直,景帝时举孝廉,为长安令,著清慎声,有弧驳马,日行五百里。 雍州刺史梁纬与帝连婚,每索之。 孝直辞以亡父所乘,纬致恨,密构孝直贼事,敕下狱。 临死,告妻以纸三十张,笔十管,墨五挺,安墓中。 经五十余日,景帝大会群臣,孝直於殿前上表,帝览讫,忽然不见,乃诏收纬,坐枉杀,刑於墓而祭之,追赠孝直尚书郎。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