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文 卷十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汉文
《全汉文》 卷十 严可均辑

◎吕后后讳雉,字娥句,单父人。

高帝为亭长时纳之。

汉元年立为王后,五年立为皇后。

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少帝即位,临朝称制。

寻废少帝,立恒山王弘,凡临朝八年。

◇除重罪诏"元年"

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

"《汉书·吕后纪》"

◇议定列侯功次诏"二年"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地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朕思念至於久远而功名不著,亡以尊大谊,施后世。

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高庙,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

其与列侯议定奏之。

"《汉书·吕后纪》"

◇废少帝诏"四年夏"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

今皇帝疾久不已,乃失惑昏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

其代之。

"《史记·吕后纪》: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 」太后幽之永巷中,太后曰云云。 《汉书·吕后纪》作《诏》。 "

◇议昭灵等尊号诏"七年"昭灵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

号谥不称,其议尊号。

"《汉书·吕后纪》"◇报匈奴冒顿书

单於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

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於过听,不足以自污。

弊邑无罪,宜在见赦。

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汉书·匈奴传》:高后时,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使大谒者张泽报书。 "

◎程姬程姬,景帝妃,生鲁共王余、江都易王非、胶西於王端。

武帝时就鲁国,为王太后。

◇遗孙女征臣书

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汉书·江都王非传》:非薨,子建嗣,建女弟征臣为盖侯子妇。 建与奸,后数使使至长安迎征臣,鲁恭王、太后闻之,遗征臣书。 "◎昭上官后

后,陇西上わ人,左将军上官桀孙女。

昭帝始元四年召为婕妤,寻立为皇后。

昌邑王即位,尊为皇太后,时年十五。

宣帝即位,为太皇太后,立四十七年,建昭二年崩,年五十二。

◇玺书征昌邑王

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

"《汉书·武五子传》"

◎公孙婕妤

婕妤名征史。

宣帝纳为妃,拜婕妤,生东平王宇。

元帝初随王就国,为东平太后。

◇奏免东平相王尊尊为相,倨慢不臣,王血气未定,不能忍。

愚诚恐母子俱死。

今妾不得使王复见尊。

陛下不留意,妾愿先自杀,不忍见王之失义也。

"《汉书·王尊传》"

◎元王皇后"一"

后名政君,魏郡元城人。

宣帝时,东平王聘为姬,未入而王薨。

五凤中,入掖廷为家人子。

甘露中,元帝为太子,纳为妃,生成帝。

元帝即位,以为婕妤,寻立为皇后。

成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居长信宫。

哀帝即位,为太皇太后。

平帝即位,临朝,委政於莽。

平帝崩,立刘婴为孺子,以莽为摄皇帝。

莽篡位,废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建国五年崩,年八十四。

◇诏有司复甘泉泰等祠"永始三年十月"

盖闻王者承事天地,交接泰一,尊莫著於祭祀孝武皇帝大圣通明,始建上下之祀,营泰於甘泉,定后土於汾阴,而神安之,飨国长久,子孙蕃滋,累世遵业,福流於今。

今皇帝宽仁孝顺,奉循圣绪,靡有大愆,而久无继嗣。

思其咎职,殆在徙南北郊,违先帝之制,改神旧位,失天地之心,以妨继嗣之福。

春秋六十,未见皇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朕甚悼焉。

《春秋》大复古,善顺祀。

其复甘泉泰,汾阴后土如故,及雍五、陈宝祠在陈仓者。

"《汉书·郊祀志》下"◇治问成帝发病状诏"绥和二年三月"

皇帝暴崩,群众ん哗讠华怪之。

掖庭令辅等在后庭左右,侍燕迫近,杂与御史、丞相、廷尉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

"《汉书·外戚传》下,成帝崩,民间归罪赵昭仪,皇太后诏大司马莽、丞相大司空云云,赵昭仪自杀。 "

◇诏有司复长安南北郊"绥和二年三月"

皇帝即位,思顺天心,遵经义,定郊礼,天下说喜,惧未有皇孙,故复甘泉泰,汾阴后土,庶几获福。

皇帝恨难之,卒未得其佑。

其复南北郊长安如故,以顺皇帝之意也。

"《汉书·郊祀志》下:成帝崩,皇太后召有司。 "

◇诏有司复甘泉泰汾阴后土祠"建平三年十一月"

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解怠,而久疾未瘳。

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

春秋大复古,其复甘泉泰汾阴后土祠如故。

"《汉书·郊祀志》下,明年复令太皇太后诏有司。 "◇贬徙赵太后诏"元寿二年七月"

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

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讠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

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

"《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哀帝崩,王莽白太后,诏有司。 "

◇令傅皇后退居桂宫诏"元寿二年七月"

定陶共王太后与孔乡侯晏同心合谋,背恩忘本,专恣不轨,与至尊同称号,终没,至乃配食於左坐,悖逆无道。

今令孝哀皇后退就桂宫。

"《汉书·外戚·孝哀傅皇后传》:哀帝崩,王莽白太皇太后下诏。 "

◇废赵皇后诏"元寿二年八月"

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失妇道,无共养之礼,而有狼虎之毒,宗室所怨,海内之雠也,而尚在小君之位,诚非皇天之心。

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今废皇后为庶人,就其园。

"《汉书·外戚传》"

◇禁举赦前事诏"元寿二年九月"

夫赦令者,将与天下更始,诚欲令百姓改行洁己,全其性命也。

往者有司多举奏赦前事,累增罪过,诛陷亡辜,殆非重信慎刑,洒心自新之意也。

及选举者,其历职更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甚谬於赦小过举贤材之义。

诸有臧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皆勿案验,令士厉精乡进,不以小疵妨大材。

自今以来,有司无得陈赦前事置奏上。

有不如诏书为亏恩,以不道论。

定著令,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汉书·平纪》"◇令王莽勿辞安汉公诏"元始元年正月"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属有亲者,义不得阿。

君有安宗庙之功,不可以骨肉故蔽隐不扬,君其勿辞。

"《汉书·王莽传》上"

君以选故而辞以疾,君任重,不可阙,以时亟起。

"《汉书·王莽传》上"

◇益封孔光等四辅诏"元始元年正月"

太傅博山侯光宿卫四世,世为傅相,忠孝仁笃,行义显著,建议定策,益封万户,以光为太师,与四辅之政。

车骑将军安阳侯舜,积累仁孝,使迎中山王,折冲万里,功德茂著,益封万户,以舜为太保。

左将军光禄勋丰宿卫三世,忠信仁笃,使迎中山王,辅导共养,以安宗庙,封丰为广阳侯,食邑五千户,以丰为少傅。

皆授四辅之职,畴其爵邑,各赐第一区。

侍中奉车都尉邯宿卫勤劳,建议定策,封邯为承阳侯,食邑二千四百户。

"《汉书·王莽传》上"◇以王莽为太傅诏"元始元年正月"

大司马新都侯莽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策,功德为忠臣宗,化流海内,远人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

其以召陵、新息二县户二万八千益封莽,复其后嗣,畴其爵邑,封功如萧相国,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

以故萧相国甲第为安汉公第,定著於令,传之无穷。

"《汉书·王莽传》上"

◇听王莽让益封诏"元始元年正月"

公自期百姓家给,是以听之。

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

百姓家给人足,大司徒、大司空以闻。

"《汉书·王莽传》上"

◇拜平帝母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诏"元始元年六月"中山孝王后深分明为人后之义,条陈故定陶傅太后、丁姬悖天逆理,上僭位号,徙定陶王於信都,为共王立庙於京师,如天子制,不畏天命,侮圣人言,坏乱法度,居非其制,称非其号。

是以皇天震怒,火烧其殿,六年之间大命不遂,祸殃仍重,竟令孝哀帝受其余灾,大失天心,夭命暴崩,又令共王祭祀绝废,精魂无所依归。

朕惟孝王后深说经义,明镜圣法,惧古人之祸败,近事之咎殃,畏天命,奉圣言,是乃久保一国,长获天禄,而令孝王永享无疆之祀,福祥之大者也。

朕甚嘉之。

夫褒义赏善,圣王之制,其以中山故安户七千益中山后汤沐邑,加赐及中山王黄金各百斤,增傅相以下秩。

"《汉书·外戚·中山卫姬传》"

◇封王坚固为邛成侯诏"元始元年"孝宣王皇后,朕之姑,深念奉质共修之义,恩结於心。

惟邛成共侯国废祀绝,朕甚闵焉。

其封共侯曾孙坚固为邛成侯。

"《汉书·外戚·孝宣王皇后传》:元始中,成帝太后下诏。 案《外戚·恩泽侯表》作元始元年,知即太皇太后也。 "

◇令王莽平决奏事诏"元始元年"

皇帝幼年,朕且统政,比加元服。

今众事烦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殆非所以安躬体而育养皇帝者也。

故选忠贤,立四辅,群下劝职,永以康宁。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自今以来,惟封爵乃以闻。

他事,安汉公、四辅平决,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辄引入至近署对安汉公,考故官,问新职,以知其称否。

"《汉书·王莽传》上"

◇还傅喜诏"元始初"

高武侯喜姿性端悫,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然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

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奉朝请。

"《汉书·傅喜传》"

◇罢申屠刚诏

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后汉·申屠刚传》平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 莽令太后下诏。 "◇更名诏"元始二年春"

皇帝二名,通於器物,今更名,合於古制。

使太师光奉太牢告祠高庙。

"《汉书·平纪》"

◇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元始二年四月"

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礼。

」「礼,与奢也宁俭。

」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於君故也。

夏禹卑宫室,恶衣服,后圣不循。

由此言之,始之盛也。

"「始」一作「治」。 "德优矣,莫高於俭。

俭化俗民,则尊卑之序得,而骨肉之恩亲,争讼之原息。

斯乃家给人足,刑错之本也欤?可不务哉!夫三公者,百寮之率,万民之表也。

未有树直表而得曲影者也。

孔子不云乎:「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

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

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余。

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

汲黯诘之,乃闻於朝,此可谓减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

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

以病乞骸骨,孝武皇帝即制曰:「赏有功,褒有德,善善恶恶,君宜知之。

其省思虑,存精神,辅以医药。

」赐告治病牛酒杂帛。

居数月,有瘳,视事。

至元狩二年,竟以善终於相位。

夫知臣莫若君,此其效也。

弘子度嗣爵,后为山阳太守,坐法失侯。

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俗厉化,圣王之制,不易之道也。

其赐弘后子孙之次当为后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征诣公车,上名尚书,朕亲临拜焉。

"《史记·平津侯传》附录,又略见《汉书·公孙弘传》。 "

◇诏群臣"元始二年"盖闻母后之义,思不出乎门阈,国不蒙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於宗庙之不安。

国家之大纲,微朕孰当统之?是以孔子见南子,周公居摄,盖权时也。

勤身极思,忧劳未绥,故国奢则视之以俭,矫枉者过其正,而朕不身帅,将谓天下何!夙夜梦想,五谷丰孰,百姓家给,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

今诚未皇於轻靡而备味,庶几与百僚有成,其勖之哉。

"《汉书·王莽传》上:莽帅群臣奏愿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又令太后下诏。 "

◇诏王莽"元始二年"

闻公菜食,忧民深矣。

今秋幸孰,公勤於职,以时食肉,爱身为国。

"《汉书·王莽传》上"◇勿采王莽女诏"元始三年春"

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

"《汉书·王莽传》上"

◇为平帝纳采王莽女诏"元始三年春"

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杂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

"《汉书王莽传》上。 "◇诏王莽"元始三年"

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此皆上圣亡奈下愚子何,以其性不可移也。

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喜之。

昔周公诛四国之后,大化乃成,至於刑错,公其专意翼国,期於致平。

"《汉书王莽传》上:莽子宇使吕宽夜持血洒莽第门,莽执宇送狱,饮药死,甄邯等白太后下诏。 "◇非坐不道无得系妇女老弱诏"元始四年正月"

盖夫妇正则父子亲,人伦定矣。

前诏有司复贞妇,归女徒,诚欲以防邪辟,全贞信。

及毛悼之人刑罚所不加,圣王之所制也。

惟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

其当验者,即验问,定著令。

"《汉书·平纪》,又见《通典》一百六十三。 "

◇诏孔光等"元始四年四月"

公每见,叩头流涕固辞,今移病,固当听其让,令视事邪?将当遂行其赏,遣归就第也?"《汉书·王莽传》上"

◇许刻宰衡太傅大司马印章诏"元始四年"

可。

如相国,朕亲临授焉。

"《汉书·王莽传》上"

◇答群臣请加王莽九锡诏"元始四年"

可。

其议九锡之法。

"《汉书·王莽传》上"◇诏孔光"元始四年"太师光,圣人之后,先师之子,德行纯淑,道术通明,居四辅职,辅导於帝。

今年耆有疾,俊艾大臣,惟国之重,其犹不可以阙焉。

《书》曰:「无遗老。

」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其令太师毋朝,十日一赐餐。

赐太师灵寿杖,黄门令为太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用杖,赐餐十七物,然后归老於第,官属按职如故。

"《汉书·孔光传》,又《书抄》五十二引《汉官仪》三条,并云元始元年,与《汉书》为异。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