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志五十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清史稿
《清史稿》 志五十四 赵尔巽、柯劭忞等

地理二十六

△青海青海:禹贡西戎之域。

袤延二千余里。

至京师五千七十里。

东及北界甘肃,西界西藏,南界四川。

三代属西羌。

汉为张掖、武威、金城、陇西四郡之西塞外,蜀郡之北徼外,属先零、烧当等诸羌地。

王莽时,置西海郡。

历后汉、魏、晋,皆诸羌所居。

东晋后,又为吐谷浑所据。

隋平吐谷浑,置西海、河源等郡。

隋末,吐谷浑复据之。

唐龙朔三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

宋亦为吐蕃地。

元为贵德州及吐蕃朵甘思等处,属吐蕃等处宣慰司。

明为西番地。

正德四年,始为蒙古部酋所据。

清初,有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之裔,号顾实汗,自西北侵有其地,遣使通贡。

自分部众为左右二境。

左境东自西宁边外栋科尔庙,西至嘉峪关边外洮赉河,南自西宁边外博罗充克克河北岸,北至凉州边外西喇塔拉。

右境东自栋科尔庙,西至噶斯池,南自松潘边外漳腊岭,北至博罗充克克河南岸。

康熙三十七年,悉众内附。

雍正元年,台吉札什巴图尔子罗卜藏丹津诱众犯边,大军讨平之,越岁而定。

三年一贡,分三班,九年一周。

置互市于西宁日月山。

开拓新边,增设安西镇于布隆吉尔,辟地千余里。

三年,编其部落为四,旗二十九,后又增置土司四十。

设西宁办事大臣以统辖之。

广千余里,袤千余里。

面积二百四十万方里。

人十五万口。

北极高三十一度四十五分至三十八度三十分。

京师偏西十四度三十分至十七度。

东:阿木尼末伦山。

东南:阿木尼塞尔泰山。

西南:阿木尼那凌通布山。

西北:阿木尼巴延尊崔山、阿木尼洞舒山;阿木尼天沁察罕山,其峰甚峻,无雪而白,故名;阿木尼兀善通布山。

西:阿木尼巴尔布安山,其峰高险,色黑,故名。

西北二百余里,有阿木尼厄枯山,东北近甘、凉二州之边,有阿木尼冈噶尔山,又名龙寿山。

凉州边外有阿木尼巴延哈拉山,又名大荒山。

又阿木尼扣肯古尔板山,在黄河东岸哈尔吉山东,山有二峰独高,积雪不消;其一为阿木尼麻禅母孙山,即大雪山也。

番语称祖为"阿木尼"。

西海十三山,番俗皆分祭之,而以大雪山为最。

凡环绕青海之滨者,亦有十三山,土人皆名乌尔图,谓之"十三角"云。

又南旷野中,有汉陀罗海山、西索克图山、西南索克图山,地多瘴气。

西南:乌克陀罗海山,高峰壁立。

黄河西岸、青海西南,有固尔班伊玛图山,三山相接,皆名伊玛图,绕独罗池。

有苏罗巴颜喀喇山,在伊玛图山东北,石崖色黑,多冷瘴,故名。

南:黄河北岸有巴尔陀罗海冈。

近青海南岸有巴汉哈图岭。

巴汉哈图岭东,伊克哈图岭;其西南,察察岭。

察察岭东,纳布楚尔岭。

南少西,苏罗岭,即苏罗巴颜喀喇山之东支。

黄河西岸、苏罗岭东,登诺尔台岭。

拖孙池东南,忒伯呼图岭。

有海努克岭。

东北,布呼图岭。

西,乌苏图搜吉岭。

青海西南,殷德尔碧柳图岭,相近有好来岭。

青海西南二百余里,乌兰布拉克岭。

西宁边外,纳拉萨拉岭。

其西,齐布秦尔岭;相近有哈拉岭,即拉喇山也。

洮州卫边外,有达尔济岭,即讬礼岭也。

洮河发源西倾山之脊,岭最高大,其上平坦,草木茂盛。

东南有和尔河,源出纳拉萨拉岭,西北流,入青海。

北少东,哈尔济河,源出青海北岸哈尔济山,东南流,入青海。

北:伊克乌兰和硕河,源出巴颜山,南流入青海。

其西,巴汉乌兰和硕河,南流入青海。

东南:巴颜池,周四十余里。

西南:多罗池,周一百五十余里。

洮赉河亦作滔来、陶赖、讨来,在肃州南,下流合张掖河,即古呼蚕水也。

汉书地理志禄福县,"呼蚕水出南羌中,东北至会水,入羌谷"。

寰宇记:"呼蚕水一名潜水,俗谓之禄福河,西南自吐谷浑界流入。"

一统志:"按今讨来河发源州西南五百余里番界中,有三派,最西曰讨来河,其西又有辉土巴尔呼河,北流,与讨来河合。 又东北百余里,南有巴哈、额济纳二河,分流而合,又北与讨来河会为一,又东北流入边。 绕州南,至州东北,合西来之水,又东北出边,过金塔寺,稍折而北,又转东与张掖河合,又北入居延海。"

布隆吉尔河,在今安西州北,即南籍端水也。

一统志:"按舆图及新志,今有苏赖河,亦名布隆吉尔河,发源靖逆卫南山,曰昌马河。 北流转而西,迳旧柳沟卫北,会十道沟水为苏赖河。 又西迳安西卫北,又西迳沙州卫西北,党河自南来注之。 又西北流,潴为合拉池。 其流长七百余里。 池方数十里,即古南籍端水也。 今三卫屯田,俱藉此水灌溉。"

塞尔腾海,在旧沙州卫西南,水出雪山之阴,西北流,潴为泽,为青海要道。

西尔噶拉金河,即党河,在沙州卫西,古氐置水也。

汉书地理志龙勒县,"有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

一统志:"按舆图,今有党河在西,会南来一水,又折北流,绕沙州旧城之东、新城之西,入苏赖河,溉田甚广,当即古氐置水。"

穆鲁乌苏河,又作胡胡乌苏河,在黄河西大雪山北,源出索诺木达什岭,北流四十余里,折东北,合南来之密喇河、北来之萨尔哈卜齐海、阿尔昂诸水,东流入黄河。

噶斯池,在黄河上流鄂灵海东北、固尔班蒙滚陀罗海山东南。

有三池:一名鄂博图噶斯池,周二十五里;一名多木达噶斯池,周十五里;一名察罕噶斯池,周十余里。

俱在黄河鄂博池之东,番名固尔班噶斯池。

青海和硕特部二十一旗: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七传至阿克萨噶勒泰,生子二。

长,阿鲁克特鲁尔,今内札萨克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札赉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八部之祖也。

次,乌鲁克特穆尔,十传至哈尼诺颜洪果尔,生六子。

其第四子图鲁拜琥,号顾实汗,后裔繁衍。

游牧青海者十九旗。

又有游牧西套之阿拉善旗,游牧察哈尔之和硕特旗。

顾实汗长兄哈纳克土谢图,其裔为青海和硕特部所属之西右翼中旗。

顾实汗季弟色楼哈坦巴图尔,其裔为青海和硕特部所属之西右翼后旗。

此二旗合顾实汗裔为二十一旗。

顾实汗第三兄昆都伦乌巴什,其裔为游牧珠勒都斯之中路和硕特旗,游牧科布多之新和硕特旗。

青海和硕特部在西宁边外。

北极高三十四度三十三分。

京师偏西十五度十四分。

西前旗顾实汗之子。

康熙四十二年封多罗郡王。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八。

牧地在布喀河南岸。

东至乌图起尔沙陀罗海,南至西拉库图尔、果库图尔,西至察罕乌苏呼鲁恭纳,北至布喀河滨纳令布楞。

班禅商上堪布喇嘛牧场,在旗境额勒池水南。

前头旗顾实汗之孙。

康熙四十年封多罗贝勒。

五十六年晋封郡王。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十一。

牧地南当黄河之曲,有小哈柳图河,入于黄河。

东至拉布楞希拉得布沙,南至和讬果尔希里克,西至巴尔鄂博巴颜乌拉,北至额尔德尼布乌鲁勒卜达巴。

黄河重源,再显于巴颜喀喇山之东麓,二泉流数里,合而东南流,曰阿尔坦河。

阿尔坦,蒙古言"金"也,水色微黄似之。

东北流三百余里,至鄂屯塔拉,为古星宿海,元史所谓火惇脑儿也,直西宁边外西南一千一百余里。

星宿海于群山环绕中,有地平旷,可三百里,有泉千百,随地涌出,大小错列,望若列星。

阿尔坦河自西南来,皆汇入焉。

东北流百余里,又东南注札凌海。

海周三百余里,东西长,南北狭,河亘其中而流。

番语谓白为"札",长为"凌",以其水色白也。

又东南注鄂凌海。

海在札凌东五十余里,周亦三百余里,形如匏瓜,西南广,东北狭。

番语谓青为"鄂",言水色青也,即元史所谓汇二巨泽,名阿剌脑儿者也。

由海东北流出,折东南,南抵巴颜浑岭下,复正南流百五十里,水色始变绿而黄。

又东南流,曲曲七百余里,绕大雪山南,古积石山也。

番名阿木尼麻禅母逊阿林。

阿木尼谓"祖",麻禅谓"险恶",母逊谓"冰",犹言"大冰山"也。

山自巴颜喀喇东来,当黄河北岸,绵亘三百余里,上有九峰,甚高,冬夏积雪。

在西宁边外西南五百三十余里。

元史谓之亦耳麻不莫剌。

黄河依山南麓东流,折而东北,有三坤都伦河前后自东南来注之。

三坤都伦者,一曰德特坤都伦,出赖楚山,西北流三百余里入黄河,即元史纳邻哈喇河,自白狗岭北流者。

一曰都尔达都坤都伦,出纳克多木精山,西北流,屈曲三百数十里入黄河,当河流自南转东北处,即元史乞里马出河,自威茂州西北岷山之北北流者。

一曰多拉坤都伦,源出冈芧山,西北流六百数十里入黄河,正当大河于乌兰莽鼐山麓折而西北流之处,即元史鹏★山西北七百里,过札塞塔失地与河合者。

黄河既纳此三水,势甚盛,至乌兰莽鼐山下,始折而西北流二百里,小哈柳图河自东北来入之。

小哈柳图源出东北鲁察布拉山,二源,西南流百里合,又西入河,当游牧西、土尔扈特南、前旗东。

前左翼头旗顾实汗之孙。

康熙四十三年封多罗贝勒。

雍正元年晋郡王,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九。

牧地在大通河南岸。

东至阿木达赖台,南至固尔班塔拉之北沙克图,西至齐擦擦呢布楚勒,北至巴颜布拉克。

大通河源出青海西北阿木尼尼库山南诺尔,东南流,曰乌兰木伦河。

又东,哈尔浑河自北来注之。

又东北,曲曲流,南受一水,又东北,满楚喀河自西北来注之。

东迳甘州边外番大山,东南流八百里,北受小水六,南受小水五,至西大通堡南,又东南会湟水,又东南入黄河,即古浩亹水也。

河北为西右翼前旗游牧地。

西后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五十五年封多罗贝勒。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九。

牧地跨柴集河,其水北注盐池。

东至锡喇盐海子、察罕讬罗海,南至合约尔巴尔克,西至布隆吉尔河源,北至果库图尔、希拉库图尔。

盐池在青海西南,周百余里,产青盐。

蒙古名达布逊淖尔。

其水自锡喇库特尔山之莫和尔河,与布拉克地之察罕乌苏河,西来汇为此池。

又自池东南流出,会西来之巴尔虎河。

又七十余里,柴集河自东南来入之,名曰盐河。

复东南流,沦于功额池。

凡青海蒙古与西宁一郡军民,并各种番、回,食盐皆取给于此。

北右翼旗顾实汗之孙。

康熙四十四年封辅国公。

雍正元年晋贝勒,后降固山贝子。

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六。

牧地在青海北岸。

东至沙拉哈吉尔,南至库库诺尔齐津,西至吹吉乌立图阿拉尔,北至乌兰和硕。

有伊克乌兰和硕、巴哈乌兰和硕二河,在旗境西,西北自库德里山南流百余里,入库库诺尔。

北左翼旗顾实汗之孙。

康熙四十四年封辅国公。

雍正元年晋固山贝子。

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三。

牧地在布隆吉尔河南岸。

东至哈喇诺尔,南至科尔鲁克,西至窝果图尔,北至伊克柴达木。

乌兰乌苏河出东南沙碛中,西北行五百余里,入达布逊诺尔。

南左翼后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一。

牧地在大通河南岸,青海正北。

东至吉噶素台鄂兰布拉克,南至和洛海,西至布都克图乌兰和硕,北至青海。

北前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二。

牧地在青海西岸。

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南右翼后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世袭。

佐领四。

牧地在青海东岸。

东至贺尔,南至哈沙图,西至哈拉素布鲁汉,北至库库诺尔。

坤都伦河自察罕鄂博图山两源合而南入西宁河。

有世宗圣制碑,在旗界。

西右翼中旗顾实汗伯兄之裔。

雍正三年,领公中札萨克,授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一。

牧地跨柴达木河。

东至诺木罕河,南至诺木罕木鲁,西至滔赉,北至希勒沿。

舒哈河自旗西无名海子流出,西北入于沙。

柴达木河出河源北托逊淖尔,西流至西拉珠尔格塔拉,阿拉克淖尔水东来入之,合而西北流,格德尔古河、乌兰乌苏河、布隆吉尔河俱自其东注之,又西入于沙。

西右翼前旗顾实汗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二。

牧地在大通河北岸。

东至察罕阿尔吉永安,南至约呼赉口,西至柴达木察罕巴彦讬罗海,北至希立永安。

南右翼中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五十九年封辅国公。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

干隆四十年,降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五。

牧地当鲁察布拉山之西。

东至库克乌松,南至齐克特尼诺尔,西至僧克图木齐,北至库克乌松西山。

鲁察布拉山,旧作罗插普拉,即禹贡之西倾山也,一名西彊山,亦名嵹台山,在洮州西南三百三十余里。

史记夏本纪"道九山",索隐"九山古分三条,马融以西倾为中条。 郑康成分四列,汧为阴列,西倾次阴列"。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禹贡西倾山在县西"。

北史吐谷浑传:"阿豺升西彊山观洮江源。"

水经注:"山东即洮水源。 嵹台,西倾之异名也。"

括地志:"西倾山今嵹台山,在洮州临潭县西南三百六十六里。"

元和志:"嵹台山在临潭县西南三百里。"

一统志:"西倾山,番名罗插普喇山,近黄河自东折而西北之东岸,绵亘千余里。 凡黄河以南诸山,无大于此者。 洮河发源于此。"

南左翼中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五十年封辅国公,晋贝子、贝勒,后降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四。

牧地西滨黄河。

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

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至巴哈图尔根。

恰克图河在洮州西六百余里黄河东岸,源出伊克图尔根山,东北流,折而北,会巴哈图尔根山之水,折而西北流百余里,有伊西克山之水,自东北来会,又西北入黄河。

又有硕尔浑河,旧作硕尔郭尔,在恰克图河之北,源出古尔班图尔哈山,会三小水,西北流入黄河。

北左末旗顾实汗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台吉,世袭。

佐领四。

牧地东至柴吉沁。

南至盐海,西至哈唐和硕,北至和特克。

北右末旗顾实汗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二。

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

东至色尔柯克达巴,南至察罕陀罗海,西至萨尔鲁克,北至库尔鲁克。

布喀河在青海西,源出青海西北阿木尼厄枯山南,名喀喇锡纳河,南流与英额池水会。

池周一百五十余里,其水东南流,会于喀喇锡纳河。

复东南流,至天沁察罕峰北,与沙尔诺尔水会,即所称善池也。

诺尔周六十余里,其水东流,至天沁察罕峰前,亦入喀喇锡纳河,又东流,受北来之罗子河、西尔哈河。

又东,受北来之济拉玛尔台河,乃名布喀河。

又东流注青海。

其河受六大水,岸阔流深,夏月人不可渡。

青海左右诸水,无有大于此者。

东上旗顾实汗之孙。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一。

牧地在青海东北岸。

东至阿拉赖达巴木鲁,南至柴吉,西至青海,北至乌尔肯希巴立台。

南左翼次旗顾实汗之裔。

雍正三年授协理台吉。

九年,晋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与前左翼头旗共佐领九。

牧地有盐池。

东至沙拉图,南至海达克,西至努克孙山鄂昔齐,北至乌兰墨尔河。

盐池在青海西南,周百余里,产青盐。

柴集河自东南来注之。

南左翼末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三十六年封贝勒,后削爵。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二。

牧地当博罗充克克河源。

东至囊吉立图巴尔布哈,南至图禄根河,西至恰克图北山木鲁,北至恰克图河。

博罗充克克河,旧作波洛冲科克,即古湟水,一名洛都水者也。

在西宁府西北边外,当青海之东,源出噶尔藏岭,元人所谓祁连山,明志之热水山也。

有三泉,一曰伊克乌拉古儿台,一名土尔根乌拉古尔台,一名察哈乌拉古尔台,南流汇为一水,名博罗充克克河。

其东有布虎图岭二泉,亦南来合,曰昆都伦河,东南流,与巴哈图河合流入博罗充克克河。

又东南流,至栋科尔庙南,有土尔根察罕河,自西南来会,水势始盛。

转东流,入西宁边镇海营,是为西宁河,即湟水也。

又东流三百余里,南至庄浪卫降唐堡入大通河。

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

水经注:"湟水出塞外,东迳西王母石室,东南流,迳龙夷城,故西零之地也。 又东南,迳卑禾羌海北,有盐池,世谓之青海。 东流迳湟中城北,故小月氏之地也。 又东,右控四水,导源四溪,东北流注于湟。 又东迳赤城北而东入,迳戎峡口,右合羌水,又东迳临羌县故城北,又东,卢溪水注之。 又东迳临羌新县故城南,又东,右合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左会临羌溪水。 又东,龙驹川水注之。 又东,长宁川水注之。 又东,牛心川水注之。 又迳西平城北,又东迳土楼南,右则五泉注之。 又东,右合葱谷水,又东迳东亭北,东出漆峡,东流,右则漆谷常溪注之,左则甘夷川水入焉。 又东,安夷川水注之。 又东迳安夷县故城。 又东,左合宜春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 又东,左则承流谷水南入,右会达扶东西二溪水,东流,期顿、鸡谷二水北流注之。 又东,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之。 又东迳乐都城南,东流,又合来谷、乞斤二水,左会阳非、流溪、细谷三水,东迳破羌县故城南,六谷水自南、破羌川自北,左右翼注之。 又东迳小晋兴城北,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 又东迳允吾县北,为郑伯津,与涧水合。 又东迳允街县故城南,又东迳枝阳县,逆水注之。"

后汉书注:"湟水一名洛都水,西自吐谷浑界入,在今湟水县。"

元和志:"湟水一名湟河,亦谓之洛都水,出青海东北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

唐书吐蕃传:"湟水至蒙谷,抵龙泉,与黄河合。"

元史河源附录:"湟水源自祁连山下,正东流一千余里,注浩亹河,与黄河合。"

册说:“西川河源出西塞外海夷部落,东流,由石峡入境,至卫西北,受北川河,又东合南川河,而经城北,名西宁河。

又至卫东北,受沙塘川水,又东南经碾白堡,名湟河。

又东南接庄浪所界,合西大通河。

又东合庄浪河,又东南至兰州西南入黄河。

北川河,番名阿尔坦河,源出西宁边外,北至阿尔坦山,南流,会二小水,入北川河。

又南流,入西宁北川边内。

又东南流,至西宁城南,入湟河。

南川河番名西喇苦特河,源出西宁边外西南西喇苦特山,东北流,至西宁城西北入湟河。

又喀喇河在西宁边外西北湟河之东,源出察罕鄂波图岭,合二小水,东南流,入西宁边内,又流五十余里,入湟河。

南右翼末旗顾实汗之裔。

康熙三十六年封辅国公,晋固山贝子。

雍正元年削爵。

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一。

牧地在黄河北岸,有锡尼诺尔。

东至乌兰布拉克,南至黄河舒尔古勒渡口,西至西拉珠尔格西山木鲁,北至巴颜布拉克。

锡尼诺尔在旗东界,其南岸与乌兰河北入黄河之处相直。

黄河自此北折,东迳贵德北,入西宁府界。

西右翼后旗顾实汗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一。

牧地跨柴达木河。

东至希昔,南至诺们罕木鲁,西至乌拉斯台,北至柴达木。

西左翼后旗顾实汗弟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一。

牧地跨柴达木河。

东至巴彦陀罗海,南至桑陀罗海,西至乌尔图,北至玛尼图沙纳图。

青海绰罗斯部二旗:本准噶尔族。

干隆十九年,准噶尔平,其族遂微。

附牧赛音诺颜部者曰额鲁特。

附牧青海者曰绰罗斯。

辖旗二:南右翼头旗,北中旗。

北极高三十六度十八分。

京师偏西十五度四十二分。

南右翼头旗准噶尔族。

康熙四十二年封多罗贝勒。

雍正元年晋郡王。

三年授札萨克。

干隆三十年降贝勒,世袭。

佐领四。

牧地当青海东南岸。

东至博尔巴齐他尔、察罕鄂博、哈拉乌素,南至固尔班他拉贡诺尔,西至窝尔登诺尔、伊克察罕哈达,北至青海。

察罕陀罗海,南有巴颜淖尔,东北有蒙古图布拉克,会东来二水,又东北有乌兰布拉克。

二水合流而西,会南来之巴颜淖尔水,为和尔必拉,北入青海。

北中旗准噶尔族。

康熙五十五年授公品级一等台吉兼札萨克。

雍正三年晋辅国公。

干隆十五年晋固山贝子,世袭。

佐领二有半。

牧地在青海西北岸。

东至济尔玛尔台,南至布喀沿。

西至西尔哈落萨。

北至济尔玛尔台。

西尔哈河,西北出槐满阿林,东南流,又有罗色河,西北出库得里阿林,西南流来合,南入布喀河。

又西北,济尔玛尔台河,屈曲南入布喀河,其南岸即和硕特北前旗也。

青海辉特部南一旗:姓伊克明安。

有卓哩克图和硕齐者,其子号青诺颜,游牧青海。

雍正元年来降。

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

九年,晋辅国公,世袭。

佐领一。

牧地当巴彦诺尔之南。

东至巴彦诺尔东山木鲁,南至窝兰布拉克、僧里鄂博、哈立噶图,西至博尔楚尔、哈立噶图河,北至纳兰萨兰。

北极高三十六度十八分。

京师偏西十五度四十二分。

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周四十余里。

水西北流出,屈曲三百数十里,入和尔必拉。

青海土尔扈特部四旗:元臣翁罕,数传至博第苏克,自称青海土尔扈特台吉。

顺治八年始通贡。

雍正三年,编辖旗四。

北极高三十五度十五分。

京师偏西十七度十五分。

南中旗翁罕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四。

牧地当登努尔特达巴罕之阳,东至果库图尔,南至果库图尔山木库尔,西至库克乌松,北至衮阿尔台。

西旗翁罕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四。

牧地在阿屯齐老图,有阿勒淖尔泊。

东至衮阿尔台,南至黄河,西至哈尔古尔希立,北至库克乌苏唐素楞。

南前旗翁罕之裔。

雍正元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一。

牧地当大哈柳图河之南,小哈柳图河之北。

东至古鲁半博尔齐沙拉图,南至黄河,西至宗科尔,北至恰克图。

大哈柳图河,蒙古曰伊克哈柳图,在洮州西六百余里黄河北岸,源出纳莫哈山乌兰俄尔吉岭,当布库吉尔地。

三源,东流百余里,折而西南,合流,又西北流,入黄河。

小哈柳图河,源出鲁察布拉山,二源,西南流百里合,又西入河。

当旗境东。

察汉诺们罕喇嘛游牧在旗境东北。

南后旗翁罕之裔。

雍正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世袭。

佐领三。

牧地当硕罗巴颜哈拉山之阳,曰鄂博图。

东至莫古立源,南至衮阿尔台,西至库克乌松木鲁,北至登纳吉尔尼。

萨尔哈布齐海河,自西来屈曲而南,有哈尔浑舍里小河,旧以为阿尔坦河,自北来会,合而南入黄河。

呼呼乌苏河,在阿尔坦河之西北,源出苏罗达巴罕,南入黄河。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南右一旗。

元太祖之裔。

徙牧青海,隶和硕特族。

雍正元年来归。

编旗一。

干隆三年,授公中札萨克一等台吉。

佐领一。

牧地在青海南岸。

东至察罕哈达,南至南山木鲁,西至乌兰布拉克,北至青海。

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五分。

京师偏西十六度三十二分。

自东而西,有阿木尼塞尔沁阿林、伊克哈图达巴罕、巴哈哈图达巴罕、巴哈察罕哈达、伊克察罕哈达诸山。

东有和尔河。

西,札哈苏太河。

中,无名河六。

俱北流入青海。

达赖商上堪布喇嘛牧场在柴积河南。

以上各部共二十九旗及察罕诺门为一盟,不设盟长,归西宁办事大臣统辖。

土司青海所属凡四十:玉树四司。

一司、二司在木鲁乌苏河东。

三司、四司在河西。

阿拉克硕二司、白利、阿萨克、阿永,在河南。

尼牙木错、固察、拉布,在河北。

札武三司在河东。

隆布、吹冷多尔多,在布垒、布楚两河间。

上格尔吉在布楚河西。

中格尔吉、下格尔吉、哈尔受、隆坝二司、隆东绰火尔、觉巴拉、苏尔莽、叶尔吉、列旺、安图、兴巴、拉尔吉,俱在河北。

桑色尔、巴颜囊谦,在河南。

洞巴在河西。

苏鲁克在索克河南。

称多在玛楚河西。

蒙古尔津、永河普,在黄河西。

二阿里克,在齐普河东。

西北境有阿克达木山、巴萨通拉木山,皆长数百里。

极西北二十里,有锡津乌蓝拖罗海山,讬克讬乃乌蓝木伦河出其西南。

为勒科尔乌蓝达布逊山。

喀齐乌蓝木伦河,东流八百余里,会乌苏河,以下通称木鲁乌苏河。

有阿克达木河,出阿克达木山,屈曲流七八百里,北注之。

折北流,会讬克讬乃乌蓝木伦河。

又转东,受南来之布辉伯河。

又东,受南来大水二,入玉树司界。

折西南,有那木齐图乌兰木伦河,出瀚海地,东流千余里,折南注之。

又南折东,迳拉玛察喀山,北受齐齐尔纳河。

又东南为布垒河,入四川雅州所属土司界,是为金沙江上源。

阿克河出巴萨通拉木山,南流折东入喀喇乌苏河。

河自前藏东流入境,行三百余里,折南流,有索克河出阿克达木山西,屈曲东流八百里而南注之,仍南入前藏界。

布楚河上源曰格尔吉河,出上格尔司境,东南流,迳各司南,至洞巴司西,折南入前藏界,是为澜沧江上源。

玛楚河出固察司东,东南流,入雅州土司界,是为雅龙江上源。

黄河发源巴颜喀喇山东麓,名阿尔坦河,东北流,汇为大泽,名鄂端诺尔,即星宿海也。

又东贯查灵海,南入鄂灵海,会西来乌兰河,至永河普司东,又折东入额鲁特界。

齐普河上源有二,曰图声图河,曰得尔多河,北流而合,环阿里克境,西北入黄河。

以上纳赋于西宁办事大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