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潘祖廕李文田孙诒经夏同善张家骧
张英麟张仁黼张亨嘉
潘祖廕,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大学士世恩孙。
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
迁侍读,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
累迁侍读学士,除大理寺少卿。
左宗棠被劾,召对簿,罪不测,祖廕上疏营救,且密荐其能,狱解,乃起独领一军。
十一年,诏求直言,祖廕念车驾还都,首斥奸佞,纲纪一新,为上勤圣学、求人才、整军务、裕仓储四事。
并请免赋以苏民困,汰釐以纾民力,严军律以拯民生,广中额以收民心。
纚纚数千言,称旨。
迁光禄寺卿。
与修治平宝鉴,书成,被赏赉。
先后纠弹官吏不职状,书凡数上,文若钦差胜保、直隶总督文煜、陕西巡抚英棨、布政使毛震寿、甘肃布政使恩麟、道员田在田诸人;武若提督孔广顺、总兵阎丕叙、副将张维义诸人。
繇是直声震朝端。
同治三年,授左副都御史。
坐会议何桂清罪未列衔,絓\吏议。
明年,恭亲王奕获谴,下群臣议。
祖廕念重臣进退,关系安危,疏请持平用中,酌予转圜,袪世人惑。
补工部侍郎。
七年,调户部,充经筵讲官。
坐失部印,褫职留任。
典顺天乡试,再坐中式举人徐景春文理荒谬,镌二级。
十三年,特旨赏编修,仍入直。
录输饷功,释处分。
光绪改元,授大理寺卿,补礼部右侍郎。
数迁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五年,主事吴可读以死请为穆宗立嗣,祖廕被命集议,与徐桐等请申不建储,彝训疏存毓庆宫。
明年,偕惇亲王奕脤等办中俄交涉。
约既成,筹善后,条列练兵、简器、开矿、备饷四事进。
命入直军机,父忧归。
服阕,起权兵部尚书,调补工部,兼管顺天府尹事。
大婚礼成,晋太子太保。
十六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勤。
宝坻士绅感其救灾勤劳,籥建专祠,报可。
祖廕嗜学,通经史,好收藏,储金石甚富。
先后数掌文衡,典会试二、乡试三,所得多真士。
时与翁同龢并称翁潘云。
李文田,字芍农,广东顺德人。
咸丰九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
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
同治五年,大考,晋中允。
九年,督江西学政。
累迁侍读学士。
秩满,其母年已七十有七矣,将乞终养,会闻朝廷议修园籞,遂入都覆命。
既至,谒军机大臣宝鋆,告以东南事可危,李光昭奸猥无行,责其不能匡救。
宝鋆曰:"居南斋亦可言,奚必责枢府?"文田日:"正为是来耳!"疏上,不报。
逾岁,上停止园工封事,略言:"巴夏礼等焚毁圆明园,其人尚存。 昔既焚之而不惧,安能禁其后之不复为?常人之家偶被盗劫,犹必固其门墙,慎其管钥,未闻有挥金讠夸富於盗前者。 今彗星见,天象谴告,而犹忍而出此,此必内府诸臣及左右憸人导皇上以朘削穷民之举。 使朘削而果无他患,则唐至元、明将至今存,大清何以有天下乎?皇上亦思圆明园之所以兴乎?其时高宗西北拓地数千里,东西诸国詟惮天威,府库充盈,物力丰盛,园工取之内帑而民不知,故皆乐园之成。 今皆反是,圣明在上,此不待思而决者矣。"
疏入,上为动容。
俄乞假归。
光绪八年,遭母忧。
服竟,起故官,入直如故。
数迁至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领阁事。
二十年,疏请起用恭亲王奕及前布政使游智开,依行。
明年,卒,恤如制,谥文诚。
文田学识淹通,述作有体,尤谙究西北舆地。
屡典试事,类能识拔绩学,士皆称之。
孙诒经,字子授,浙江钱塘人。
咸丰十年进士,选庶吉士。
闻杭州城陷,乞假归,奉亲辟居定海。
参宁绍台道张景渠军,平浙东有功,还授检讨。
以倭仁荐,入直南书房。
同治四年,擢司业。
上言:"弭灾在恤刑,治狱先平法。 本律盗案不分首从,圣祖、世宗加以区别。 自顷盗风充斥,概用重典,行十余年,案不减少。 则知弭盗之术,不在用法之严。 请敕刑部改成例,复祖制。"
议行。
会上将侍太后幸惇亲王府,既,与夏同善谏罢。
未几,复将诣恭亲王府祀神,诒经再上疏,言:"圣学方新,宸修宜懋。 经帷屡旷,则神志难专;法驾时勤,则见闻易惑。 一日行幸,一日已荒念典之功;今日行礼,异日或启游观之渐。"
士论归之。
遭父忧去,服除,仍原官,入直如故。
十年,迁侍讲。
五月朔,日食。
诒经以天道感应,本诸人事,於是有遇灾修省之请。
十三年夏,彗星见,越数日,太白经天,人心惶骇。
诒经复有广开言路及罢圆明园工程之请。
迁侍读学士。
德宗缵业,大考一等,擢詹事。
召对,命直抒所见,连上澄吏治、慎海防机宜甚悉。
光绪六年,俄衅启,东西海陆边防亟。
诒经言:"能战然后能和,兵力专顾海口,北塘覆辙可鉴。"
请调劲旅守东路,并津、永举办民团。
再迁刑部侍郎,明年,调户部。
会左宗棠请修畿辅水利,乃疏荐张之洞、张佩纶资治理,并以山东河患,河员专治河堤,不讲修导,建议购泰西机船及时修濬。
十一年,入直毓庆宫。
山东河工领部银百万,诒经廉得书吏史恩涛苛索状,严责缴还,将惩治,章未上,而御史王赓荣等辄劾以轻纵。
上令明白回奏,覆奏入,卒陷吏议,并罢直。
有劝引退者,诒经曰:"吾被恩遇久,遑敢佚吾身邪?"於是专治部事,佐度支凡十年。
时议设银行,造铁路,虑利权外溢,龂龂持异议。
诒经持躬清正,思以儒术救时敝。
不阿权要,为同列所忌,卒不得行其志。
先后数司文柄,深恶末学骫骳积习,摈之惟恐不遑,所得多知名士。
生平论学不分汉、宋,谓经学即理学。
又曰:"学所以厉行也,博学而薄行,学奚足尚?"一时为学者所宗。
十六年,卒,优诏赐恤,谥文悫。
夏同善,字子松,浙江仁和人。
咸丰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累迁右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
十年,粤寇陷江南,诸军无所统,请属之曾国籓;又以北塘之役,僧格林沁军退顿通州,桂良再就议款,同善建言敌情叵测,宜专任僧格林沁备战守:敕并依行。
父忧归,服阕,起故官。
同治六年,迁少詹事。
其时传言车驾将幸惇亲王府,召集梨园,同善闻之,与孙诒经合疏谏止。
略言:"皇上冲龄,敬天未至南郊,游幸先临府第,未安者一。 圣学端资养正,耳目玩好偶有所娱,恐疏而不密,未安者二。 近顷军事未宁,游观之事传播四方,曷以慰臣民望?未安者三。 英、俄人士杂处京畿,稍示以懈,何能帖伏?未安者四。 夫孝以礼为归,礼以时为大,非时不举,古有明箴。 乞罢止以彰圣德。"
出督江苏学政,遭继母丧去职。
起詹事。
十年,迁兵部右侍郎。
秋,患霪雨,奉其状以上,乞申虔祷,实行敦节俭、广赈济、开言路、清庶狱诸政,语至剀切。
十三年,偕尚书广寿诣四川按事,奏请撤永川等兵差局、绵竹等伕马局。
光绪元年,命直毓庆宫授读,固辞不获,益屏家事勿问,退唯默坐观书,思所以为献纳地。
先后累言盗案刑例宜复旧制,分首从;畿辅旱,请凿井灌田苏之;晋、豫饥,请移海防关税经费恤之。
四年,复命视学江苏,陛辞日,力陈捐纳有碍民生,无裨国用,称旨。
明年,被命巡视山东黄河,条上治下游三事:曰濬海口,曰直河湾,曰通支河,请移机器局经费治之。
其秋,阅缘江砲台,又历陈三不可恃,请合数省力助守江口,已筑者毋废,未筑者毋增,上然其言。
尝割俸濬江阴城河,植松五万余於君山,民德之。
六年,卒,德宗闻之遽泣,其忠诚荷主知如此。
遗疏入,赐恤如例,谥文敬。
子庚复,主事;敦复,御史。
张家骧,字子腾,浙江鄞县人。
同治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督山东学政,调山西。
遭父忧解职,服除,起故官。
迁侍讲,入直南书房。
光绪元年,转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
五年,命直毓庆宫,迁侍讲学士。
明年,刘铭传奉召入都,疏请筹造清江浦铁路,下李鸿章等议。
家骧念典学方新,讲求上理,万一言利之臣随声附和,一言偾事,关系匪轻,乃力陈三弊阻止之。
疏入,仍令鸿章覈覆,鸿章力主铭传策。
然自是御史洪良品陈五害,侍讲张楷陈九不利,并随家骧而上谏书矣,事竟寝。
数迁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
九年,授工部右侍郎,调吏部。
家骧纯谨好学,一谢时趋。
莅官端慎。
授帝读,朝夕纳诲,颇能尽心所职。
十年,卒,上悼惜,赐祭葬如制,谥文庄。
张英麟,字振卿,山东历城人。
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三年,命偕检讨王庆祺在弘德殿行走。
英麟甫入直,即乞假归省。
未几,穆宗崩,庆祺以有罪褫职。
众皆称其志节。
历典福建、云南乡试,累迁祭酒,充经筵讲官。
光绪十七年,以詹事授奉天府丞,兼学政。
奉省士民朴素,随轺所至,力加奖劝,学风兴起。
晋内阁学士,简顺天学政,擢吏部侍郎。
二十六年,通州试竣回京,两宫西狩,官吏迁避,英麟独守学政关防待交替。
明年,召赴行在,应诏上疏,请力崇节俭。
乘舆回銮,议变法,英麟言祖宗法制,可整饬不可遽更张。
二十九年,充会试副总裁,借闱河南,改试策论、经义。
英麟严衡校,多取绩学。
会改官制,英麟以侍郎迁副都统,汉员授旗官自此始。
旋晋都统。
三十四年,授都御史。
时议行宪政,许士民上书,英麟必详审为代达。
御史江春霖直劾亲贵,斥回原衙门,英麟率全台合疏留之。
宣统改元,摄政监国,复举轮讲之典。
英麟撰资治通鉴讲章以进,皆发明精义,比附近情,冀以诚意相感动,章上,但循故事留览而已。
三年,武昌变起,内阁改制,饬都察院及凡有言责者皆停奏事,英麟叹息以为奇变。
逊位诏下,遂乞罢归。
德宗永远奉安,犹奔赴崇陵谒送。
重宴琼林,加太子太保。
乙丑冬,卒,年八十有八。
张仁黼,字劭予,河南固始人。
光绪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入直上书房。
出督湖北学政,以硃子小学、近思录训士。
累迁洗马,充日讲起居注官,补侍讲。
二十年,日本衅起,枢臣被劾。
乃与李文田等请起用恭亲王奕,称旨。
迁鸿胪寺卿,典试四川。
除奉天府府丞,父忧,未之官。
二十六年,拳乱作,奉命在籍治团练。
服阕,赴行在。
时财匮,议加丁口税。
仁黼谓:"今日国势极危,而人心未去者,良由世祖除明季三饷;圣祖诏丁口以五十年为率,嗣后滋生永不加赋:深仁厚泽,民不能忘。 今议加丁税,违祖制,拂民情,必不可。"
事遂寝。
还京,擢顺天府府尹。
再迁兵部侍郎,典试江西,历学部、法部。
三十三年,补大理院正卿,奏请敕部院大臣会订法律,略言:"法律主要在乎组织立法机关,而所以成之者有三,曰:定法律宗旨,辨法律性质,编法律成典。 中国数千年来,礼陶乐淑,人人皆知尊君亲上。 此乃国粹所在,必宜保存,用各国之法以补其不足。 尤须造就法律人才,治法治人,相因为用,然后可收实效。"
又言:"立法之要,规模不可不闳,推行必宜有渐。 否则未当於人心而贸然以试,诚恐外国属人主义势力日益扩张,而吾国属地主义处理愈形棼纠。 有司奉行不善,反使外人得以藉口,为患甚大。"
疏入,多议行。
俄授吏部侍郎,充经筵讲官。
三十四年,丁母忧。
未几,卒。
仁黼内行修,不自标异。
尝被命治河,却例馈节省金,同官惧,谓将兴大狱。
仁黼忽索取金,众始安,然颇怪其失操。
已而河南巡抚上言绅士助学校金,不受奖叙,数与之同。
朝士益服其清不绝物云。
张亨嘉,字燮钧,福建侯官人。
光绪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四年,视学湖南,念儒官为士模范,不激浊扬清,曷以励风教?疏荐文行交修者数人,士习为一变。
二十三年,入直南书房。
越二年,除司业,频转太常寺少卿。
一岁五迁,殊数也。
二十六年夏,亲贵大臣信拳民有神术能攘外,饰词入告,上疑之,命亨嘉察视。
亨嘉知其不可恃,条上弭衅机宜甚悉,疏甫入而乱作。
西狩还,独先赐用,徙大理寺卿。
明年,出督浙江学政,颇采西国政教命题试士,多得通材。
尚书张百熙、荣庆既为学务大臣,别置大学总监督,亨嘉遂被命任校事,仍不离内廷职。
大学中更寇乱,肄业生不盈百,乃辟学舍,广集高材生。
类别学科,礼聘儒宿及东西邦学人专门教授。
书籍仪器,粲然具备。
兼摄进士馆监督,进士习法政自此始。
历光禄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
逾岁,疏辞校职,转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
亨嘉为人敦实,嗜古精鉴赏。
事母孝,母黄氏,寿百岁,同列奏庥瑞。
中兴后命妇享高耄者,与詹事袁葆恒祖母郭氏二人而已。
上闻之叹异,加恩赐予。
三十四年,遭丧去,终服,仍入直。
宣统二年,卒,赐祭葬,谥文厚。
论曰:同、光典学内直诸臣,每兼授读,体制较隆;而文学侍从,亦多选绩学,时备顾问,称荣幸焉。
祖廕好贤勤事,文田学识淹雅,同以通博称。
诒经重实学,同善崇圣德,家骧尽心诲纳,英麟早励风节,并无愧师儒。
仁黼、亨嘉尤惓惓於明法修学,后先相望,其风采皆隐然可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