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秦定三郝光甲郑魁士傅振邦邱联恩黄开榜陈国瑞郭宝昌
秦定三,字竹坡,湖北兴国人。
道光六年武进士,授二等侍卫。
出为广西桂林营游击,洊擢贵州镇远镇总兵。
三十年,平湖南李沅发之乱,赐号悫勇巴图鲁。
咸丰元年,率贵州、云南兵赴广西剿匪,克武宣三里墟贼营。
进剿象州,以贼窜逸,坐褫花翎,降三级留任。
寻连破贼马鞍山、竹园村,复之。
偕副都统乌兰泰破贼新墟,又夺双髻山、猪仔峡要隘,被嘉奖。
又击贼於永安州,力战受伤。
二年,破水窦贼垒,贼弃永安溃围走,擒贼首洪大泉。
贼趋桂林,定三偕乌兰泰追之。
急不暇结营而战,定三止之,勿听,乌兰泰以伤殁。
定三代将其军,克花硚。
桂林寻解围,以保守省城被优叙。
追贼入湖南,破贼於道州桃花井、五里亭、龙安桥,进援长沙。
总兵和春营妙高峰,为贼所围,定三分兵袭贼营,得解。
寻贼窜岳州,定三坐不能遏贼,革职留任。
进援武昌,战於洪山。
三年,贼浮江东下,向荣率大军由陆路追之,令和春及定三为前锋。
甫至九江,而江宁已陷。
逾月大军始至,迭战城下,贼坚壁以拒。
四年,贼分党陷庐州,和春疏调定三及郑魁士率所部往助剿。
时庐州久为贼踞,旁县并陷,定三连战破贼,复六安,屯三角井。
会江宁贼分党入安徽,图北犯,以援畿南窜匪,道经舒城;贼首罗大纲、石达开、胡以晄、秦日昌等合众数万,四路来扑。
定三所部仅二千,坚守十余日,阵斩罗大纲,贼始挫,引去。
定三集团勇攻舒城,悉破城外贼垒,又伺贼出截击,连破之。
围之数月,六年,贼营火药自焚,乘其乱,薄城奋攻,梯而登,遂复舒城,歼贼四千余,予骑都尉世职。
进屯军铺,贼自庐江、桐城分路来犯,定三往来驰击,大破之,复五河、庐江二县。
进规桐城,夺小关、下关、白河岭诸隘,屯陈家铺。
是年冬,贼由安庆来援,定三血战十八日,贼乃退。
又破贼於桐城北门外,毁其城楼。
捻匪扰河南,诏定三赴蒙城、亳州会剿,以郑魁士代任桐城军事。
巡抚福济疏言定三围攻方得手,留之。
改以魁士援北路,而魁士军已至。
定三初与魁士同列,及和春赴江南督师,魁士会办安徽军务,权位出定三上,又因争饷,定三心不平,上疏劾之。
福济所恃惟两军,难左右袒,军饥且涣。
七年春,贼又陷庐江,进犯桐城。
官军为所围,不战而溃,坐褫翎顶。
文宗知定三频年苦战,败非其罪,原之,故薄谴,命赴江南大营,隶和春军,屯句容。
大军方攻镇江,令移驻溧水以遏援贼。
寻卒於军,诏念前劳,依例赐恤,谥恭武。
郝光甲,直隶任丘人。
道光十八年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
出为山东抚标中军参将,巡抚李僡荐之,超擢陕安镇总兵。
咸丰三年,率陕、甘兵援山东,从解怀庆围。
追贼至山西,破之於平阳。
贼入畿辅,光甲从胜保追剿,陕甘总督舒兴阿剿贼河南,互相争调,光甲以擅自移营褫职。
寻随舒兴阿援安徽,其军改隶秦定三。
战舒城,迭破贼,诏予三品顶戴,署陕安镇总兵。
从克庐州,复舒城,复总兵顶戴,赐花翎。
寻调赴河南剿捻,误往徐州,被劾,革职留营。
击颍州捻匪於江集,擒捻首王凤林。
复以调赴蒙城迟延,降二级。
七年,援桐城,兵败,殁於阵。
诏复原官,依总兵赐恤,予骑都尉世职,谥武节。
郑魁士,直隶万全人。
由行伍洊擢湖南提标守备。
道光三十年,平李沅发之乱,擢镇筸镇标都司。
从提督向荣赴广西剿匪,屡捷,赐花翎。
擢湖南九谿营游击,以参将升用。
咸丰二年,守桂林,援长沙,擢副将,赐号沙拉玛巴图鲁。
援武昌,遂从向荣追贼沿江东下。
以违军令被劾,褫职留营。
寻战江宁有功,给都司翎顶。
四年,提督和春调率所部赴庐州,进攻屡捷,复其职。
寻署安徽寿春镇总兵。
庐州数县皆陷,府城贼众粮足,殊死守。
和春一军倚魁士及秦定三二人,定三分兵攻舒城;而庐州军事专恃魁士。
围攻历年余,安庆、江宁援贼屡来援,皆击走。
至五年冬,攻愈急,魁士潜至城下以云梯登城克之。
被优叙,加提督衔。
六年春,追贼至三河,焚其巢,而捻匪日炽。
魁士率兵赴宿州击破之,乃分路窜入河南境。
巡抚英桂疏请魁士赴援永城,和春方倚办皖贼,疏留,令往来策应。
於是迭击捻匪於怀远茅塘集、河溜等处,擒其酋褚淀等四十余人。
又破之於蒙城,焚其积聚。
驻守怀远贼分队来犯,魁士被围,力战,身被二十余创,卒破贼,解围去,诏嘉其勇,赐黄马褂。
又督团练败贼於太和。
会和春督师江南,诏安徽军务以魁士继任,会同巡抚福济督办,实授寿春镇总兵。
迭克舒城、庐江、无为,下部优叙,颁赐御用衣服及珍物。
又以魁士躬冒锋镝,被创甚剧,特诏嘉奖,赐药调治。
先后分兵复和州、潜山。
先是秦定三攻桐城,贼坚守不下,魁士往会剿,迭战,并击退援贼。
时悍贼石达开往来桐城、安庆,势甚张;又勾通捻匪,蔓延皖、豫之间。
诏秦定三移兵蒙城剿捻,寻又留攻桐城,以魁士代之,会同河南巡抚英桂节制三省剿捻之兵;而桐城兵事方棘,福济复疏留不遣。
值岁荒饷匮,定三军原取给地方捐给,魁士兵至,悉取转供。
定三疏争,福济一无措置,两军遂成水火。
诏促魁士速赴蒙城,亦迄未行。
七年春,庐江、潜山连陷,贼由安庆大举来犯,城贼突出,官军饥疲不相顾,不战溃围而走。
於是诏褫魁士翎顶,罢其剿捻会办,归福济节制。
退保庐州,粤、捻各匪会合来犯,魁士迎击挫之,复翎顶。
寻克桃镇、派河,进扼全椒、滁州以杜北窜。
八年,调赴江南大营,授浙江提督,督办宁国军务。
九年,克湾沚,进剿贵池、南陵。
寻命驻防高淳、东坝。
十年,以伤病乞假,诏斥屡次退却,以总兵降补。
从漕运总督袁甲三剿贼,授甘肃宁夏镇总兵。
十一年,以病罢。
寻召来京候简。
同治五年,捻匪北犯,命赴直隶东路协剿。
六年,署直隶提督。
八年,乞病归。
十二年,卒。
大学士李鸿章疏陈魁士久於军事,坚苦刚毅,迭受重伤,诏依例赐恤,谥忠烈。
傅振邦,山东昌邑人。
道光十六年武进士,授三等侍卫。
二十三年,出为湖南长沙协中军都司,署镇筸游击。
三十年,从平新宁土匪李沅发,受枪伤,赐花翎,实授游击。
咸丰二年,赴援桂林。
三年,从向荣追贼抵江南,擢湖南抚标中军参将。
以围攻江宁功,赐号绰克托巴图鲁。
四年,擢贵州定广协副将,署江苏徐州镇总兵。
贼由芜湖犯东坝,陷高淳。
向荣令迎击败之,复其城。
又偕邓绍良克太平府,偪秣陵关,破贼於采石矶。
六年,莅徐州署任。
捻酋张洛行、夏白、任干围宿州,振邦败之夹沟、符离,解城围。
再败张洛行於瓦子口,毁其巢。
击退蒙城贼於滩口。
又偕伊兴额破捻酋纪学中、王得六於永城铁佛寺,毁柳集、临涣集贼巢,擒纪学中,实授徐州镇总兵。
会江南大营失利,命振邦驰援。
偕总兵明安泰、秦如虎破贼东坝,进攻溧水。
七年,克之。
又破贼湖墅,追至龙都,偕张国樑克句容,加提督衔。
八年,援宁国,拔湾沚、黄池,郡城解严。
四月,回军徐州,命帮办袁甲三军务。
时捻匪蜂起,振邦驰逐江北、皖、豫之间,擒石得珍於山套;覆李大喜於符离;蹙孙葵心於茨河,归德、陈州均肃清,以提督记名。
九年,命代袁甲三督办三省剿匪事,副都统伊兴额副之。
寻复命帮办钦差大臣胜保军,仍留督办三省剿匪事。
澮北捻渠刘添福纠众三万围团练苗沛霖营,振邦驰救,毁贼垒二十四。
乘胜攻澮南,阵斩贼酋任干,夷其圩,授云南提督。
蒙城王家圩诸圩闻任干死,俱乞降,独淝南板桥集贼陆连科负隅久抗。
振邦设计招降黄家圩,李华东为内应,擒陆连科诛之,淝南北六十余圩悉就抚。
六月,贼陷定远,振邦驰援,破贼於宿州。
贼窜固镇,破之於方家坎渡口。
孙葵心窜唐家寨,窥济宁,截击之,贼退走。
十年,诏袁甲三代胜保为钦差大臣,振邦专任徐、宿剿匪事。
捻匪屡窥徐、宿,其老巢袁、徐两圩跨澮南、河北,振邦进剿,连破其冲要临涣、韩村、赵家海、张圩,余多自拔就抚。
遂渡澮河攻袁圩。
捻酋刘添福自豫回窜,击败之,再破之褚庄、邱家圩、檀城,五战皆捷,歼贼六千有奇,擒其酋任护、任大牛。
东路捻匪扰宿迁、睢宁,振邦战於苗村,大破之。
闰三月,偕田在田克阎圩,擒任虎、邓三摩等诛之。
复破援贼,擒李大喜。
四月,连克澮南解沟、五沟、任圩贼巢,斩贼目李四喜、任友得三十余名,收抚童亭、藕池四十二圩。
五月,会攻袁圩。
捻酋刘添祥等大举来援,分军击之;而永城捻万余直趋童亭,窥孙甿大营,振邦令副将龚耀伦击败其众,擒捻首赵学焕等。
七月,拔蒙城西洋集贼圩十四。
颍、亳捻首姜台凌等北窜澮南,扼险截击,擒贼目百余。
寻因伤发,请假回籍医治,允之。
十一年,命督练民团防堵登、莱、青三府,振邦病未已,疏辞防堵,请专任团练,报可。
是年冬,命来京候简。
同治元年,胜保奏调振邦帮办皖、豫军,为山东所留,不果行。
二年,僧格林沁调统前军,从攻淄川、白莲池,援蒙城。
三年,从破捻酋张总愚於湖北随州。
四年,以疾告归,未几疾愈,留督军青、莱,移扼张秋河防。
六年,会剿直隶枭匪,贼降复叛,褫翎顶。
寻破贼夏津,复之。
五年,西捻平,补直隶提督。
光绪六年,调湖北。
九年,以伤发回籍,未几,卒於家,赐恤,谥刚勇。
邱联恩,字伟堂,福建同安人,浙江提督良功子。
袭男爵,授干清门侍卫。
道光二十三年,出为直隶通州协副将,调河间协。
咸丰四年,从胜保剿粤匪於静海李家庄,击败之,又破梁头、孙家庄贼营,擢南阳镇总兵。
剿光州捻匪,擒其渠丁心田,赐花翎。
五年,捻首李世林败死,其党易添富纠汝阳、息县诸匪,戕乌龙集州判,陷息县,据光山。
联恩督兵围攻,贼宵遁,追击,大破之,毙贼千余,擒斩王党、黄五雷等。
六年,皖捻首张洛行、龚瞎子等扰归德,联恩间道赴援,甫至,贼三路来扑,击走之。
寻以进剿迟延,革职留营。
连破贼於谷熟集、界沟集,歼毙甚众。
进剿亳州五马沟,大破之,歼贼千余,擒贼目三十余人,复原官。
其冬,襄樊土匪起,入河南,陷邓州、内乡,联恩驰击,复其城,歼贼渠硃中立等,辖境得安。
七年春,张洛行拥众掠光州、固始,分据洪河南北。
胜保大军扼北岸,联恩率兵千余击南岸,进攻方家集贼巢。
五月,诸军合击,联恩直捣贼垒,破圩而入,乘胜追杀,焚洪河桥,两岸贼皆溃,歼毙三千余。
是役功最,赐号图萨兰巴图鲁。
九月,剿角子山捻匪,都统德楞阿败贼确山,联恩乘胜蹑击。
贼窜沁阳、嵩县诸山中,搜捕数月,贼氛始清。
八年,回军援固始,围寻解。
粤匪犯湖北,陷麻城。
联恩扼沙窝坊、虎头关,防光山、商城一路。
十月,捻首孙葵心窜周家口,联恩破之槐店。
九年春,张洛行、龚瞎子复扰归德,联恩驰援,连破之。
追至五沟营,贼分为二,其东窜者分兵击溃於商水南,而自蹑其西,孤军独进。
巡抚恒福劾其追贼迟延,革职留营。
贼犯西华,进击解其围。
追至舞阳北舞渡,日已暮,人马皆未食,遇贼奋战,进至杀虎桥,贼骑四面兜围。
联恩身被重创,马仆,步战,手杀十余贼,力竭,死之。
诏复原官,依提督阵亡例优恤,予骑都尉并一云骑尉世职,谥武烈。
南阳、同安并建专祠。
无子,以族子嗣,炳忠袭男爵,炳义袭世职。
黄开榜,湖北施南人。
初入湘军,从塔齐布战武、汉、蕲、黄间,累擢至都司。
咸丰七年,从胜保剿捻匪,克正阳关,擢游击。
八年,偕副都统穆腾阿战马头,开榜失利,褫翎顶。
复六安,加副将衔。
九年正月,会豫军毁颍上南照集贼巢,率水师攻蚌埠、长淮卫,战七昼夜,获贼船百余,毙贼千余,又焚贼舟粮,破怀远水路诸卡,毁文昌阁贼垒,杀贼甚众,赐号勤勇巴图鲁。
合诸军击退援贼,直抵怀远城下,先登,复怀远,擢副将。
十年,袁甲三围凤阳,开榜会攻炉桥,捻首张洛行来援,会诸军夹击破之。
贼酋邓正明潜乞降,觇府城虚实,开榜请聚师城外,示以兵威。
总兵张得胜诱擒贼首张隆,令缚献贼酋悍党十四人,磔於市。
开榜枭张隆首示城贼,贼众缚献其酋乞降,诛悍者三百余人,余遣散归业。
功最,以总兵记名。
偕总兵田在田等破贼王家营,复清江浦,遂驻防。
江宁大营溃,降贼薛成良叛入邵伯湖,开榜偕副将刘成元等毁贼船三百余,歼贼殆尽,成良赴水死。
加提督衔,授江西九江镇总兵。
十一年,攻天长,迭平贼垒。
同治元年,捻匪窜宝应,开榜督砲船击走之,又败贼於山阳、汊河。
偕道员张富年破贼宿州观音寺、仁和集,擒贼酋王春玉於邳州,拔猫儿窝贼栅。
僧格林沁劾开榜饰词冒功,下漕运总督吴棠按究,得白,荐统徐、宿军,兼节制水师。
二年,攻长城贼堡,克之,收抚附近诸墟。
破郜家花园、孙甿贼巢,以提督记名。
粤匪渡江北犯,开榜扼高邮,贼掠船渡湖犯天长,开榜往援,焚贼筏,军於堤上。
贼列阵以拒,开榜令副将龚云福由陆路迎击,参将陈浚家率砲划潜出小河口,转战而前,与长城兵夹击,破贼於三汊河,天长围解。
提督杨岳斌复江浦、浦口,开榜破七里洲贼垒,焚船六十余艘。
助攻九洑洲,拔之。
开榜奉调赴临淮,偕总兵普承尧平七里河岸贼垒。
三年,率所部师船防通州,江宁平。
四年,赴九江镇任。
十年,卒,谥刚愍。
陈国瑞,字庆云,湖北应城人。
年十余岁陷贼中,出投总兵黄开榜,收为义子,冒姓黄氏。
在军每战冲锋。
咸丰九年,从攻怀远,率七人夜渡河攀堞先登,掷火燔谯楼,斩悍贼十余人,师毕登,遂克怀远,自是以勇闻。
钦差大臣袁甲三进围定远,捻首李光等来援,国瑞陷阵,胁中枪,裹创力战,贼辟易,乘胜破二圩,赐号技勇巴图鲁。
奉檄援寿州,中途闻贼犯凤阳,回军夜往,连破贼垒,立解围,超擢游击。
十一年,江、皖贼合众窥扬州,国瑞驰剿湖西,屡破贼,加副将衔。
同治元年春,捻匪犯淮安,国瑞率五百人绕出贼后,与总兵龚耀伦夹击,贼惊溃,马贼悉遁,步贼万余回拒,国瑞偕总兵王万清合战破之。
再破贼党李城於版徬。
贼由众兴集扑清江浦,击走之。
以砲船三十遏运河,夜袭桃源北岸,破贼圩四,直取众兴,拔十余垒,擢副将。
三月,率步卒八百败贼於泾河,转战至新河,贼逼堤而阵。
国瑞麾队猛进,手燃砲殪执旗贼目,斩级千余,以总兵记名。
进剿泗州捻首韩老万,败之。
四月,战於邳州新村,捻众亘三十里,国瑞分三路迎击,斩贼渠王春玉,掷其首贼阵中,贼骇乱,夜冒雨袭破其三营。
别贼趋救,昏暗不辨,自相杀,乘势蹙之,歼数千。
捻势遂衰。
时山东棍、幅各匪麕集郯城,漕运总督吴棠檄国瑞进剿,连克数圩,毙悍酋孙化祥,余党多就抚。
五月,会攻兗州凤凰山,约副将郭宝昌、参将康锦文分路设伏,躬率小队抵白莲池,诱贼出,伏发,截贼队为二,擒悍匪刘双印。
缘崖先登,诸军继之,克凤凰山,戮逆首宋维鹏等,赐黄马褂、头品顶戴。
国瑞呈请归宗,复陈姓。
会苗沛霖叛,僧格林沁移剿,檄国瑞先发,漕运总督吴棠奏请国瑞帮办军务。
国瑞至蒙城,先袭破红里贼圩以通粮道,继克王圩,越重壕进逼贼巢。
皖军总兵宋庆会攻,国瑞以贼垒连属不易下,密令郭宝昌自全家集凫水支浮桥,宋庆守之,亲引军渡河焚贼粮屯,连破数垒。
沛霖夜遁,为人所杀。
淮甸平,以提督记名。
三年,授浙江处州镇总兵,屯正阳关。
僧格林沁剿捻湖北不利,檄国瑞赴援,坐迁延,降三级调用,夺所部隶郭宝昌。
国瑞觖望,人言其将反。
八月,国瑞率千余人谒僧格林沁於光山,请为前锋,偕翼长成保等剿柳林大小诸寨。
深入失利,国瑞力战两昼夜,始突围出。
追贼蕲水、蕲州、罗田、广济,屡捷。
贼窜英山、霍山,合诸军战於土漠河,歼毙数千,生擒数百。
时群贼因江宁已克,降散过半。
叙功,复原官。
四年正月,翼长恒龄追贼至鲁山,遇伏,与副都统舒伦保等同日阵亡,国瑞力扼桥口,余众得还。
贼犯襄城,国瑞乘夜大雪,出贼不意,火其垒,贼溃定。
时贼被剿急,来往飘忽,僧格林沁率骑军穷追,国瑞步队从其后。
三月,遇贼於确山,与诸军合击,大破之。
贼仅余马队,由遂平、西平直走睢州,过旧黄河,入山东境。
僧格林沁以国瑞与郭宝昌战最力,奏赏所部军士各银五千两,又请奖宝昌遇提督简放。
诏谓国瑞确山之战最出力,命酌量保奏。
贼从台庄渡运河,遂趋江北,国瑞蹑之,屯沭阳。
四月,贼复折入山东,僧格林沁战於曹州,兵挫遇害。
诏罪诸将不能救护,国瑞以受伤免议。
素恃功桀骜,自僧格林沁外,罕听节制。
曾国籓奉命督师,谕戒甚切,饬赴援归德。
至济宁,与刘铭传交恶,发兵争斗,杀伤甚多,踞长沟相持不下,诏严斥之,亦未加之罪。
国籓疏论:"曹州之役,国瑞与郭宝昌分统左右两翼,宝昌革职拏问,国瑞不应幸免。"
遂撤去帮办军务,褫黄马褂,暂留处州镇戴罪立功。
寻养病淮安,益纵恣不法,欲杀义子振邦。
漕运总督吴棠劾其病癫,褫职,押送回籍,收其盐本、田产充公;存银二万五千两储湖北官库,分年付赀生计,毋令失所,俟其病痊奏闻。
既而病痊,疆吏张之万、谭廷襄等交章论荐,召至京,予头等侍卫。
六年春,捻匪张总愚猝犯畿南,命率师迎击。
国瑞两昼夜驰抵保定,诏嘉之。
数败贼,追至河南境。
行军辄自由,不听节制,所部尤无纪律,屡被弹劾。
击贼於济阳、德平,皆捷。
洎捻平,悉复原职、黄马褂、勇号,予云骑尉世职。
以伤发,乞假居扬州。
李世忠与有嫌,相閧,世忠缚诸舟,将毙之。
曾国籓劾世忠,革职,国瑞降都司,勒令回籍。
国瑞复潜至扬州,因总兵詹启纶殴毙胡士礼狱,牵连论罪,戍黑龙江。
逾数年,朝廷犹念旧功,以询大学士李鸿章,鸿章谓其情性未改,精力已衰,遂不复用。
光绪八年,殁於戍所。
给事中邓承修、山东巡抚福润、安徽巡抚沈秉成、湖广总督张之洞先后疏陈战绩,诏允复官,并於立功诸省建专祠。
郭宝昌,安徽凤阳人。
投效临淮军中,从战数有功。
寻改隶陈国瑞楚胜军。
咸丰十一年,国瑞击捻匪於高邮、宝应,宝昌率骁健十八人为前锋,陷阵得捷,又率兵三百破贼於天长龙岗,擢守备,赐花翎。
同治元年正月,捻酋李成、任柱等犯清江浦,楚胜军御之,战车桥镇。
贼分众劫淮关,宝昌追截,夺还所劫税银数万两。
贼奔还众兴集,宝昌潜师夜袭,连破二十余垒,贼引去,擢游击,赐号卓勇巴图鲁。
捻党刘添福等纠余匪扰泗洲,山东棍匪亦响应,宝昌连破之汊河、沙浦庄,匪势渐衰。
二年,匪首孙化祥就擒。
积功洊擢副将,楚胜军名益著。
僧格林沁调令助剿白莲池、凤凰山,从陈国瑞迭出奇兵力战,生擒贼首刘双印,斩其党刘金春等於阵。
任柱纠棍匪、教匪诸党来援,并击走之。
白莲池平,论功,以总兵记名。
移军剿苗沛霖。
宝昌偕陈国瑞先至,攻破王家圩,渡河筑三垒,与贼对峙,断其餽运。
贼悉锐来争,击却之,贼气夺。
大军至,诸圩以次下,沛霖走死,加提督衔。
三年,调援湖北,与陈国瑞分军,名曰卓胜营,始独当一面。
八月,粤、捻诸匪由湖北入安徽,至英山东北,宝昌合诸军败之黑石渡。
贼首马融和拥众十万,议投诚,未决。
宝昌单骑入其营,晓譬祸福,融和即日降。
事闻,赐黄马褂。
四年,从僧格林沁转战楚、豫之交,功多,特奏保提督记名。
寻以曹州之败,诏斥不能救护主将,革职遣戍新疆。
五年,曾国籓、乔松年奏请免发遣,留营效力。
六年,从乔松年赴陕西,偕提督刘松山剿回匪於临平,克之。
捻魁张总愚率众万余犯富平,宝昌纵间伺隙出奇袭之。
令部将宋朝儒等设伏村墟,自率亲军挑战,伏起夹击,斩馘数千,又败贼於大荔大濠,复原官、勇号。
进复绥德州,授安徽寿春镇总兵。
七年春,捻匪由山西、河南直犯畿辅,宝昌驰援,日行百余里,抄出贼前抵保定。
贼至,见官军盛,引去,晋号法凌阿巴图鲁。
蹑贼入河南,败之封丘、黄河套。
张总愚匿村舍中,宝昌单骑独出,突遇贼,受伤堕马,部将宋朝儒翼之出。
事闻,予假两月调理,赐尚方珍药。
未几,捻匪平,复黄马褂,以提督简放,予骑都尉世职。
命从左宗棠赴陕西剿回匪。
八年,伤愈,西行,破贼於宜川,平绥德州叛卒。
回匪东趋,命赴山西防河。
九年,河西土匪起,宝昌渡河击破其众。
奉檄搜捕北山土匪,悉平。
十年,赴寿春镇任。
十一年,霍丘蔡家集土匪李六倡乱,率轻骑百人往剿,诛渠魁而还。
事定,加头品顶戴。
光绪二年,平永城、涡阳土匪,被优叙。
宝昌剿捻功最多,镇寿春先后三十年,淮北恃为保障。
调广东南韶镇,未任,寻还故官。
俄罗斯、法兰西、日本三次开兵衅,调防南北,事定仍回本任。
二十六年,卒於官,赐恤。
论曰:秦定三、郑魁士并向荣得力之将,和春克庐州,悉赖二人,遂与皖事终始。
桐城之溃,由於争饷不和,亦疆臣无调度之方以致之。
傅振邦老於军事,持重无失。
邱联恩名将之子,在豫军中最号忠勇。
陈国瑞勇足冠军,剽悍不受绳尺,不能以功名终。
郭宝昌战绩亦与并称,材武不及,而器量差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