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列传一百三十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清史稿
《清史稿》 列传一百三十 赵尔巽、柯劭忞等

书麟弟广厚觉罗吉庆觉罗长麟费淳百龄伯麟

书麟,字绂斋,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晋子。

初授銮仪卫整仪尉,累迁冠军使,擢西安副都统。

干隆三十八年,大军征金川,命为领队大臣,从参赞大臣丰升额,力战辄先登,克坚碉数十,功最。

金川平,加等议叙,图形紫光阁。

授广西巡抚,以父忧去。

起,署兵部侍郎。

四十九年,出为安徽巡抚,岁旱,请留漕粮五万石、关税银三十五万两赈之。

阜阳有荒地六千余顷,疏请宽限清釐,民间交易用官弓丈量,以杜欺隐,期於渐复旧额。

帝以书麟尽心民瘼,予优叙。

黄、运两河漫溢,帝因两江总督李世杰未谙河工,命书麟佐之。

与世杰及河督李奉翰议,漫口有四,惟司家庄、汤家庄两处分溜,急兴工堵筑;又奏:"桃源境内河流因顺黄坝生有淤滩,水势纡折不畅。 於玉皇阁下挑引河,俾黄流东注会清,以资宣泄。"

五十二年,擢两江总督。

书麟素行清谨,出巡属邑,轻骑减从,民不扰累,特诏嘉之。

和珅柄政,书麟与之忤。

未几,有高邮巡检陈倚道揭报书吏假印重征事,遣重臣鞫实,坐书麟瞻徇,下部严议;又失察句容书吏侵用钱粮,褫职,遣戍伊犁。

寻起为山西巡抚。

内阁学士尹壮图论州县亏空由於派累,疆臣中惟李世杰、书麟独善其身,和珅尤忌之,命壮图赴各省清查仓库,自山西始,壮图因获谴。

五十六年,仍授两江总督。

两淮盐政巴宁阿交结商人,坐书麟徇庇,复夺职,予三等侍卫,赴新疆效力。

嘉庆四年,和珅败,召授吏部尚书,兼正红旗汉军都统,加太子少保。

寻协办大学士,授闽浙总督。

弟广兴,以首发和珅奸擢官,既得官,多所弹击,书麟不善所为,尝於帝前言之。

至是,广兴以掌四川军需获咎,书麟请严治,且自引罪,诏宥之。

调云贵,鞫前督富纲,得其贪婪状,论如律;又按问云南巡抚江兰讳灾,得实,褫江兰职。

时倮夷不靖,疏陈江兰所奏不实,办理草率,帝嘉其公正。

遂亲赴黄草坝督兵分路进剿,擒贼首李文明等,遣降倮入箐招谕,晓以利害,夷众五十二寨悔罪输诚;以土司苛派扰夷,立牌申禁:优诏褒赉,加太子太保。

五年,调湖广,督师剿襄阳青、蓝、黄三号教匪。

会长龄等已败贼瓦房口,书麟以东川、保丰为粮运要路,亲往截剿。

帝念其年逾七旬,奔驰山谷间,贼情诡诈,戒毋冒险轻试。

六年,由竹山、房县进剿徐天德,擒斩甚众。

疏言:"剿贼之法,以固民心、培民气为要。 抚辑得宜,贼即是民;任其失所,民即是贼。"

帝俞之。

川匪苟文明等由陕西平利越老林图窜房县,偕长龄、明亮进击,遇贼狮子崖,大败之;复分兵伏佘家沟、高尖山,天德等来袭,却之。

疏请於襄阳添设提督,移协镇於郧阳、竹山二处。

天德等屯聚茅伦山,令孙清元等分队破之。

因病乞解职,遣侍卫率御医驰视。

未几,卒於军,帝深惜之,赠太子太傅,封一等男爵,以子吉郎阿嗣,谥文勤。

寻以倭什布治饷迟误,诏斥书麟知而不举,念其清廉公正,治军成劳,奠醊恩礼仍有加焉。

弟广厚,干隆四十三年进士。

由工部主事历御史,出为江西吉南赣宁道,迁甘肃按察使。

嘉庆初,偕总兵吉兰泰击教匪张映祥、杨天柱於巩昌、秦州,进蹙诸白水江,歼焉。

迁江西布政使,调甘肃。

贼出没於岷州、礼县间,广厚督兵由岷州遮羊铺遏其冲,保完善之地,境内乂安。

调广东,坐与总督那彦成游宴,解职,予三等侍卫,为库车办事大臣,调哈喇沙尔。

官至安徽、湖南巡抚。

卒。

觉罗吉庆,隶正白旗。

父万福,骑都尉,官江宁将军,兼散秩大臣。

吉庆由官学生补内阁中书,迁侍读,历御史。

干隆五十年,嗣世职。

擢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累迁兵部侍郎。

命赴山东、湖南、湖北、河南谳狱,均称旨,调户部。

五十六年,出为山东巡抚,岁祲,截留漕米三十万石,拨豫、东军船运米赈饥。

调浙江,闽海渔船赴浙洋剽掠,吉庆於岛岙编保甲,禁米出洋,严缉代卖盗赃;兼署提督,获海盗陈言等,及临海邪匪李鹤皋,置之法。

盐政岳谦执拗病民,劾罢之,遂兼盐政。

嘉庆元年,擢两广总督,劾水师提督路超吉不胜任,贬超吉秩。

二年,广西西隆亚稿寨苗匪句结贵州仲苗,窜踞八渡,率提督彭承尧进剿,克其要隘。

黔苗潜渡百乐窥泗城,令副将德昌等分路攻扑,毁苗砦十有九;进攻亚稿,至戛雄遇贼,大败之。

永丰、百乐等苗目渡江降,给酒食,令回寨招抚。

亚稿山路陡峻,选精卒由间道潜袭,克其巢,斩首千级,以功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

亚稿之捷,投诚者十余寨,惟附近那地、小河、广平、蒙里等寨犹恃险抗拒,会云南兵至,会剿,尽克之。

贼首龙登连父子乞降,粤境悉平。

六年,命协办大学士、总督如故。

吉庆居官廉而察吏疏,博罗县重犯越狱,司府徇隐;又通省赃罚银按县派征,为臬司漏规。

事并上闻,诏斥其因循。

陈烂屐四者,於博罗山中纠众为添弟会,知府伊秉绶请发兵往捕,吉庆为提督孙全谋所蔽,未许。

七年,陈烂屐四果剽掠作乱,扰及数县,遣师擒斩之。

余党曾鬼六复勾结永安诸贼相继起,吉庆驰往剿捕,请调江西兵二千为助。

诏斥其张皇,始疑之。

寻败贼於义容墟,曾清浩率众四千余人缴械降。

全谋擒贼渠薛文胜,暨匪众四百余,悉诛之。

事闻,帝以吉庆奏报前后不符,措置失当,罢协办大学士,留总督任,命那彦成往按。

吉庆复奏永安降匪多,请留兵防范,诏斥《页》结局,解任听勘。

巡抚瑚图礼素与有隙,既奉密谕诇察,遂疏劾其疲輭不职,那彦成犹未至,独鞫之,据高坐,设囚具,隶卒故加诃辱。

吉庆恚曰:"某虽不肖,曾备位政府,不可受辱伤国体!"因自戕。

帝闻,命那彦成陈状,寻以吉庆素廉洁,治匪有功,无故轻生,诏免追论。

子寿喜,仍袭世职,坐事黜,以弟常喜嗣。

觉罗长麟,字牧庵,隶正蓝旗。

干隆四十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貌奇伟,明敏有口辩,居曹有声。

历郎中,出为福建兴泉永道,累迁江苏布政使。

五十一年,召授刑部侍郎。

五十二年,授山东巡抚,责所属濬河道,修四十一州县城工;捕钜野、汶上剧盗田玉堂等,置之法:诏嘉奖。

劾莱州知府徐大榕治平度州民罗有良狱,误拟,大榕诉於京,刑部尚书胡季堂等往鞫,不直长麟。

帝以防河有劳,特宽之。

复以审拟滨州举人薛对元罪失实,褫职,留修城工。

未几,授江苏巡抚。

尝私行市井间访察民隐,擒治强暴,禁革奢俗,清漕政,斥贪吏,为时所称。

五十七年,调山西。

入觐时,有市人董二诬告逆匪王伦潜匿山西某家,和申於宫门前言,务坐以逆党。

长麟至官,访悉某实董仇家,故倾陷,慨然曰:"吾发垂白,奈何灭人族以媚权相?"终反坐董二,和珅大忤。

调浙江,擢两广总督,加太子少保。

整顿水师,擒获海盗。

六十年,调署闽浙。

会将军魁伦劾总督伍拉纳、巡抚浦霖贪纵,并闽省库藏亏绌事,命长麟按治,未得实,诏切责,乃奏婪索纳贿状。

伍拉纳故和珅姻戚,帝疑长麟瞻徇,并斥其平日沽名取巧,夺职,予副都统衔,赴叶尔羌办事。

寻授库尔喀拉乌苏领队大臣,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奏减回子王公年班进京行李,以恤驿站。

罢回民土贡。

有边警,请调兵堵剿,诏以张皇斥之。

嘉庆四年,授云贵总督,调闽浙。

五年,调陕甘。

时教匪未靖,劝民筑堡团练,令川、陕、豫、楚交界处,一体仿行,募精壮难民入伍。

督师败伍金柱於唐家河,又击於傅家镇。

将军富成来援,战殁。

复偕固原提督庆成击贼於沔阳干沟河。

六年,迭败高天德、马学礼於铁炉川、旧州铺、纲厂、武关,擒襄阳贼首马应祥,诏嘉奖。

寻以副将萧福禄搜捕汧阳悄悄会匪,滥杀邀功,仁宗疑之,诇察得实,斥长麟徇庇,停其议叙。

又以傅家镇之战,漫无筹措,致富成阵亡。

七年,召回京,降署吏部侍郎,迁礼部尚书,兼都统。

复命督两广,以母老留京。

八年,授兵部尚书,调刑部,兼管户部三库。

十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寻协办大学士。

十三年,命偕尚书戴衢亨察视南河。

长麟至清江浦,闻安徽诸生包世臣习河事,亲访之,同视海口,实不高仰,用其说罢改道之议。

与衢亨通筹河工,具得要领,帝嘉之。

复偕衢亨清查两淮盐务,责盐政每年杂费悉报部覈销,以息浮议。

十五年,以目眚久在告,特诏解职。

逾年,卒,谥文敏。

费淳,字筠浦,浙江钱塘人。

干隆二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历郎中,充军机章京。

出为江苏常州知府,父忧去。

服阕,补山西太原,擢冀宁道。

累迁云南布政使,有惠政。

以母老乞终养,丧除,起故官。

六十年,擢安徽巡抚,调江苏。

嘉庆二年,疏言:"淮、徐、扬三府属被水洼地,责州县劝植芦苇,以收地利。 应纳钱粮,即照芦课改折征输。"

诏议行。

调福建,复还江苏。

四年,擢两江总督。

淳历官廉谨,为帝所重,两淮盐政征瑞与淳为姻家,免其回避。

时南河比岁漫溢,淳以江督事繁,自陈未谙河务,乞免兼管,允之。

命淳与总河详议河务工程,应行分办事具闻,帝密询漕督蒋兆奎等优劣,谕曰:"安民首在任贤,除弊必先去贪。 汝操守虽优,察吏过宽。 去一贪吏,万姓蒙福;进一贤臣,一方受惠。 其悉心访闻,慎勿迎合朕意,颠倒是非。"

淳具以实闻。

有匿名讦告常州知府胡观澜者,下淳按治,疏纠观澜与江阴知县杨世绶勒派累民,得实,请严谴。

诏斥不先劾,以平日廉洁,覆奏无徇隐,宽之。

寻劾盐巡道彭翼蒙奢侈糜费,褫翼蒙职。

复劾漕运总督富纲私受卫弁餽银,时富纲已调云贵总督,命吉庆严鞫,置诸法。

漕运旗丁苦累,屡议加征调剂,偕漕督铁保疏陈:"原征随漕项下有款可拨,以裨运丁;又旗丁月米,令州县改给折色,应领运费,责粮道放给,以免层层剥削。"

如所请行。

五年,邵家坝河工合龙,加太子少保。

六年,以足疾乞归医治,允之,命毋解职。

寻称足疾已瘳,若遵旨回籍,转涉欺蒙,诏嘉其得大臣体,赐内府药饵。

七年,宿州土匪王潮名纠众戕官,檄镇将剿捕。

事定,请於宿之南平集设抚民同知,裁宁国府同知,移驻其地,并调设营汛,从之。

八年,召授兵部尚书。

时河决河南衡家楼,横溢张秋以南,由盐河入海,有妨漕运,命淳往勘治,於张秋西岸加宽裹头,东岸加高长堤,以防溜势北掣,南口趁汶水北注之势,引归河身;北口自大溜迤北,分导余流,以资挽运:并仿南河刷沙法,制混江龙铁篦船以疏淤。

明年,粮运过张秋无阻,降诏褒赉。

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十一年,偕尚书长麟按问直隶籓司书吏侵冒钱粮狱,鞫实,论如律。

十二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兼管户部三库。

十四年,以库银被窃,镌秩留任。

已,复坐失察工部书吏冒领三库银,诏切责,削宫衔,左迁侍郎,调兵部。

逾年,复授工部尚书。

十六年,卒,复大学士,谥文恪,祀云南名宦。

百龄,字菊溪,张氏,汉军正黄旗人。

干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辅器也!"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

百龄负才自守,不干进,邅回闲职十余年。

仁宗亲政后,始加拔擢。

嘉庆五年,出为湖南按察使,调浙江,历贵州、云南布政使。

八年,擢广西巡抚。

武缘县有冤狱,诸生黄万镠等为知县孙廷标诬拟大辟,百龄下车,劾廷标逮问,帝嘉之,赐花翎;洎定谳,特加太子少保。

十年,调广东。

南海、番禺两县蠹役私设班馆,羁留无辜,为民害,重惩之;劾罢纵容之知县王轼、赵兴武,严申禁令:诏予优叙。

寻擢湖广总督。

两湖多盗,下令擒捕,行以便宜,江、湖晏然。

未几,王轼讦百龄在粤用非刑毙命,逼勒供应,临行用运夫二千余名。

总督那彦成疏劾,并及到湖北后,截留广东会奏批摺。

命吴熊光等按鞫,议褫职遣戍,帝原之,命效力实录馆。

寻予六品顶戴,赴福建治粮饷,事竣,授汀漳龙道。

擢湖南按察使,调江苏,以病归。

病痊,授鸿胪寺卿,历山东按察使,就擢巡抚。

十四年,擢两广总督。

粤洋久不靖,巨寇张保挟众数万,势甚张。

百龄至,撤沿海商船,改盐运由陆,禁销赃、接济水米诸弊。

筹饷练水师,惩贪去懦,水师提督孙全谋失机,劾逮治罪。

每一檄下,耳目震新。

巡哨周严,遇盗辄击之沉海,群魁夺气,始有投诚意。

张保妻郑尤黠悍,遣硃尔赓额、温承志往谕以利害,遂劝保降,要制府亲临乃听命。

百龄曰:"粤人苦盗久矣!不坦怀待之,海氛何由息?"遂单舸出虎门,从者十数人,保率舰数百,轰砲如雷,环船跪迓,立抚其众,许奏乞贷死。

旬日解散二万余人,缴砲船四百余号,复令诱乌石二至雷州斩之,释其余党,粤洋肃清。

帝愈嘉异之,复太子少保,赐双眼花翎,予轻车都尉世职。

十六年,再乞病,回京,授刑部尚书,改左都御史,兼都统。

未几,授两江总督。

时河决王家营,上游绵拐山、李家楼并漫溢,论者谓河患在云梯关海口不畅,多主改由马港新河入海。

百龄亲勘下游,疏言:"海口无高仰形迹,亦无拦门沙堤。 其受病在上年挑河二段内积淤三千余丈。 又亲至马港口以下,见淤沙挑费更钜,入海路窄。 二者相较,仍以修濬正河为便。 并请加挑灶工尾以下河身,两岸接筑新堤,於七套增建减水坝,修复王营减坝,重建磨盘埽。"

诏如议。

百龄年逾六旬始生子,值帝万寿日,闻之,赐名扎拉芬以示宠异,勉其尽心治河。

次年春,诸工先后竣,漕运渡黄较早,迭加优赉,赐其子六品廕生。

洪湖连年水涨,五坝坏其四,诏责急修。

百龄以礼坝之决,由於河督陈凤翔急开迟闭,以致棘手,奏劾之。

凤翔被严谴,诉道请开礼坝时,百龄同批允;又讦淮扬道硃尔赓额为百龄所倚,司苇荡营有弊。

言官吴云、马履泰并论其举劾失当,命松筠、初彭龄往按。

帝意方乡用,议上,专坐硃尔赓额罪,以塞众谤。

十八年,命协办大学士,总督如故。

十九年,初彭龄奉命赴江苏同查亏帑,议不合。

彭龄为所掣,恚甚,遂劾百龄受盐场税关餽遗,按之未得实,彭龄坐诬被谴。

会盐运使廖寅捕逆犯刘第五,部鞫为伪。

百龄亦坐失入,褫宫衔,罢协办大学士。

江南莠民散布逆词,连及百龄,严诏责捕。

二十年,获首、从方荣升等百五十人,并抵法,复宫衔,封三等男爵,兼署安徽巡抚。

是年冬,病甚,命松筠往代,卒於江宁。

帝闻,悼惜,诏复协办大学士,遣侍卫赐奠,许柩入城治丧。

将遣皇子奠醊,既而以江北灾民未能抚恤,停其奠醊,仍赐祭葬如例,谥文敏。

子扎拉芬,袭男爵。

伯麟,字玉亭,瑚锡哈哩氏,满洲正黄旗人。

由繙译举人授兵部笔帖式,擢右春坊右赞善,累迁内阁学士。

干隆五十七年,授盛京兵部侍郎,寻授山西巡抚。

嘉庆九年,擢云贵总督。

十年,缅甸与暹罗属夷戛于腊构衅,求助於孟连土司刀派功,往援遇害,失其印。

伯麟以刀派功祸由自取,惟责暹罗缴所得印。

十一年,缅甸请预期纳贡。

伯麟知其与暹罗构兵,为求助地,却之。

后缅甸为戛于腊所败,果来乞援,伯麟拒勿应,戛于腊旋亦败走。

缅兵次车里土司界,严兵守边,移檄训戒,缅兵遂退。

迤南江外倮匪入边劫掠,遣普洱镇总兵那林泰剿平之。

十三年,缅甸四大万头目来请十三板纳地,伯麟责其冒昧,谕以十三板纳为九龙江土司所辖,俱属内地,毋生觊觎,诏嘉其得体。

十四年,入觐,赐花翎。

十七年,腾越边外野寨头目拉干出扰,遣兵擒之。

缅宁、腾越要隘旧设土练一千六百名,久废,规复其制,给旷土耕种。

僧铜金从倮夷李文明为乱,已悔罪投诚,更姓名为张辅国,充南兴土目;至是复勾结倮众侵扰,伯麟赴缅宁督土司会剿。

十八年正月,进逼南兴,破其巢,辅国就戮,边境肃清。

增设腾越镇马鹿塘、大坝二汛。

二十二年,临安边外夷人高罗衣自称窝泥王,伪署官职,纠众万余,攻杀土目龙定国,扰瓦渣、溪处两土司境,渡江窥伺内地,伯麟亲往剿平之。

议定善后条规,使各土司绥靖夷民,以安反侧。

叙功,加太子少保。

寻命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

二十三年,罗衣从侄高老五窜藤条江外复为乱,扰及郡城。

督师剿擒之,余党悉歼。

增设临安江内东、西两路要隘塘汛官兵,以江外烟瘴最盛,降夷就抚,裁撤留防兵练。

二十五年,召授兵部尚书,兼都统。

复疏陈滇、黔边务六事,如议行。

道光元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兵部。

寻以年老休致,仍充实录馆总裁。

三年,万寿节,与十五老臣宴。

逾年,卒,谥文慎。

伯麟任边圻凡十六年,廉洁爱民,士林尤感戴之。

还朝后,以旗人生计为忧,疏陈调剂事宜,深中利弊。

论者谓有名臣风。

论曰:仁宗倚畀疆臣,膺重寄者,多参揆席。

书麟、吉庆并勤劳军事,而尽瘁辱身,有幸不幸焉。

长麟、费淳先后治吴,一严一宽,才德互有优绌。

百龄号能臣之冠,机牙锋锐,凌轹一时,晚节乃招物议。

如伯麟之安边坐镇,遗爱不湮,识量岂易及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