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第二十四回酬大勋太后下嫁报宿恨天子重婚话说礼部接了圣旨,便议定太后下嫁的礼节,派定和硕亲王充钦为大婚正使,饶余郡王充大婚副使。
先拣定下聘吉日,正副使引导摄政王到午门外行纳采礼。
那礼单写着:文马二十匹,甲胄二十副,缎二百匹,布四百匹,黄金四百两、银二万两。
金茶具两副,银茶具四副,银盆四只,间马四十匹,驼甲四十副。
礼物陈列在太和殿,在干清宫赐摄政王筵宴。
宴毕,到寿宁宫行三跪九叩首谢礼。
到了大婚这一天,五更时候,摄政王排齐全副执事:一队白象领队,后面宝乘,乐队,红灯,冠军使,整仪尉,引仗、柳仗、吾仗、立瓜、卧瓜、星、钺、五色金龙小旗,翠华、金鼓、门、日月、五云、五雷、八风、甘雨、列宿、五星、五岳、四卖、神武、朱雀、白虎、青龙、天马、天麓、犀牛、赤熊、黄熊、白泽、角端、游麟、彩狮、振鹭、鸣鸢、赤鸟、华虫、黄鹄、白雉、云鹤、孔雀仪凤、翔鸾等旗,五色龙纛,前锋纛,护军纛,骁骑,黄麾,仪镗氅,金节,进善纳言旌,敷文振文旌,褒功怀远旌,行庆施惠旌,明刑弼教旌,教孝表节旌,龙头幡,豹尾幡,绎引幡,信幡,鸾凤赤方扇,雉尾扇,孔雀扇,单龙赤团扇,双龙赤团扇,双龙黄团扇,寿字扇,赤方伞,紫方伞,五色花伞,五色九龙伞,黄九龙伞,紫芝盖,翠华盖,九龙黄盖,戟、殳、豹尾枪、弓、矢、仪刀、仗马、金机、金交椅、金水瓶、金盥盘、金唾壶、金香盒、金炉、拂尘,一队一队地过去。
共用内监一千二百四十六人拿着,从大清门直接往寿宁宫门;沿路铺着黄沙,站满了执事。
摄政王多尔衮端坐在金辇里,后面六百名御林军,各个掮着豹尾枪、仪刀、弓、矢,骑在马上,耀武扬威;最后面竖着一面黄龙大纛,慢慢地走进宫门去。
宫里面早有一班亲王福晋,贝勒贝子夫人,内务大臣命妇,内管领命妇,都是按品大装,在内院伺候。
到了吉时,皇太后穿着吉服,皇帝率领一班王公大臣,到内宫行三跪九叩首礼,跪请皇太后升辇。
十六位女官领导太后下辇,三十二名内监负辇出宫。
陪送的福晋、夫人、命妇,各个坐着彤舆,跟在后面。
摄政王的金辇在右面护行。
到了王邸门口,仪仗站住;到仪门口,大小官员站住;到了正院,金辇停下。
女官上去,把太后从金辇中扶出来,进西院暂息。
到了合卺吉时,把太后请出来,女官跪献合卺酒,摄政王和皇太后行合卺礼,送进洞房。
第二天,顺治皇帝登太和殿,百官上表庆贺,皇帝降谕,在东西两偏殿赐群臣喜庆筵宴。
从此以后,皇帝下旨,称睿王为皇父摄政王。
每日早朝,皇父摄政王坐在皇帝右面,同受百官跪拜。
太后自从嫁了摄政王以后,终日在新房里寻欢作乐,忘了自己是快四十岁的人了,却还是和二八新娘一般,朝朝连理,夜夜并头。
只因太后生成娇嫩皮肤,妖媚容貌,望去好似二十许少妇;况且如今和多尔衮定了名分,越发没有顾忌了,终日把叔叔霸占在房里,那二十位侍妾和那侄儿媳妇,休想沾些微雨露。
这位摄政王终日伴着嫂嫂,新欢旧爱,这恩情自然觉得格外浓厚。
待到满月以后,他反觉得淡淡的起来。
这是什么缘故?从来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家花不及野花香。"
他叔嫂两人,未定名分以前,暗地里幽期密合,倍觉恩爱;如今定了名分,毫无顾及,反觉得平淡无奇。
再加一个半老徐娘,一个正在壮年,便渐渐地有点不对劲了。
他常常溜到侄儿媳妇房中去寻乐,给太后知道了,未免掀起醋海风波。
这时有一位大学士洪承畴,原是太后的旧相识,太后常常把他召进府去,摄政王不在跟前的时候,和他谈谈,解解闷儿。
后来给摄政王知道了,心里十分不快。
这时候多铎在江南打平了南边各省,享用繁华。
他手下军官掳得美貌妇女,便来献与豫王。
那江南女子,细腻柔媚,另有一种风味。
多铎府中,粉白黛绿,养着四五十个绝色佳人。
内中有一位寡妇刘三秀,年已半老,却长得玉肌花貌,妩媚动人;豫王最是爱怜,封她做王妃,天天和她在一处游玩。
这时正是端阳佳节,豫王带着刘三秀在江边看龙舟之戏,想起太后在宫中虽享尽荣华,却不曾见过这水上的玩艺儿,便定造了十只龙船,选了二十个美貌女孩儿,连同船户乐队,一齐献进京去,孝敬太后。
太后便吩咐在三海里开龙船大会,邀集了许多福晋夫人命妇,在水阁中看龙船,顺治皇帝坐在正中,摄政王陪在一旁。
那十条龙船,打起十番锣鼓,在水面上掠来掠去,做出许多花样来。
只见那十条龙船,一齐驶进阁前来,二十个女孩子讨皇太后皇上的赏。
皇太后看那班女孩子长得有趣,便吩咐一声"赏",那太监便把预备下的二十箩碎银子衣服玩具果品,送上船去。
大家正看女孩儿的时候,忽然一个大汉从船头上跳进阁来,手擎钢刀,直向摄政王杀来。
摄政王眼快,忙走避时,钢刀也下去得快,斩死了一个小太监,阁下里顿时大乱起来,御林军一拥上前,把这刺客捉住,发下刑部去审问。
那刺客直认是有一位天下第一个大人叫他来行刺的,又问他这位大人叫什么名字,他又不肯说。
第二天,再从牢里提出来审问时,那刺客早已自刎死了,摄政王知道,十分动怒,吩咐把刑部尚书和许多承审官员一齐革职拿问;又想那刺客是从江南来的,豫王原和自己有宿怨的,说不定那刺客也是他指使来的。
想到这里,又十分生气,便立刻和太后说明,下一道圣旨,把江南总督革职,派洪承畴去做江南总督,暗暗地吩咐他多立兵队,慢慢地收伏豫王的兵权。
这一来,把洪承畴调开,在摄政王又拔去一个眼中钉。
这都是阿洛会的计策。
但是,摄政王和皇太后正式做了夫妻以后,恩情反不如从前,如今洪承畴虽不在眼前,摄政王心中醋意未消,再加有这个刺客的事体,心中不免有几分害怕。
皇太后虽说下嫁,在摄政王府中只住了一个月,满月以后,仍回进慈宁宫去住着。
摄政王宫中府中跑来跑去,怕遭人暗算,便也不常进宫去,只在府中和侄儿媳妇寻欢作乐。
日子多了,便觉得腻烦起来。
这时朝鲜派大臣金玉声来进贡,住在客馆里,说起他国王两位公主长得如何美丽娇嫩。
这句话听在阿洛会耳朵里,便悄悄地去告诉摄政王知道。
摄政王在府中正住得乏了味,听了这个消息,忙吩咐阿洛会如此如此去行事。
阿洛会得了命令,忙悄悄地去和朝鲜大臣商量。
那大臣听是摄政王的意思,如何敢违背?忙回国去,和国王李溟说知。
那李溟听说摄政王要娶他两位公主做妃子,他正要仰攀上国,如何不愿意,便一口答应,一面和女儿说知。
还是这两位公主有主意,他姊妹二人说:"到大清国去做妃子,原是愿意的,但是听说如今大清国皇太后下嫁摄政王,宠擅专房,我姊妹二人嫁过去,没得吃她欺侮。 倘然那摄政王必要娶我姊妹二人,便请摄政王到我国中来成亲;替俺姊妹造一座高大的王储,俺姊妹永远在府中住着,决不肯离开亲生父母的。 “朝鲜王便打发人把姊妹的意思去对摄政王说了,摄政王也很愿意避开皇太后的耳目,但是,堂堂一位摄政王到属国时去做亲,未免太不成体统,后来阿洛会出了一个主意,在朝鲜相近地方喀喇城里,造一座行宫,把两位朝鲜公主悄悄地接到行宫里候着。 这里摄政王便推说出关巡边去,便带领八旗固山额真官兵,拣定吉日,在北京起程。 皇太后虽不舍得离开摄政王,但国家大事,又不好拦阻得。 看着自己儿子顺治皇帝,年纪慢慢地长大起来,他终身事体也十分要紧。 从前摄政王做主,说定科尔沁部主吴克善的女儿做皇后,为今摄政王要出京去,皇太后便和摄政王说定了,要给皇帝拣个吉日成亲,摄政王这时一心只在那两个朝鲜公主身上,宫里的事体悉听皇太后做主,自己急急赶出关来,到行宫里和两位公主成亲。 这时摄政王一箭双雕,自有许多乐处。 谁知天下的事往往乐极生悲。 摄政王住在喀喇城地方,天天和两位公主寻乐。 这喀喇城原是一个荒僻去处,两位公主空闲下来无可消遣,便哄着摄政王出去打猎。 有一天,摄政王带了两位公主正在城外打猎。 一班官兵,正保护着公主追鹿儿到树林深处,那林下忽然跳出一只野猪来,见林子里有人,急向林外逃去。 摄政王一个人骑着马站在林子外面,那马见野猪儿直冲过来,吓得它拱着前蹄,和人一般地站了起来。 摄政王骑在马上,一个措手不及,直撞下鞍鞒来,那野猪恰巧从摄政王身上跳过。 可怜多尔衮一霎时跌断了左腿,被猪蹄踏伤了面部,一时鲜血直迸,痛彻心脾,随从武官急上来救息,忙回出林子来看,哭着唤着,总不见他醒来;再细看时,那脑浆也进裂了,人已经不中用了。 急把摄政王的尸身抬回行宫,一面发丧成服,一面通报朝廷。 这时摄政王年纪只有三十九岁。 消息传到宫里,第一个哭坏了皇太后。 顺治皇帝也十分伤心,一面特派大臣出关去盘柩,一面下谕臣民人等带孝。 那朝鲜公主不肯进关,待摄政王灵柩动身,便也动身回朝鲜国去。 皇父柩车到北京这一天,顺治皇帝穿了孝衣,带同亲王贝勒文武百官出东直门五里处迎接。 皇帝亲自奠爵行礼,百官跪在路旁举哀,从东直门直到玉河桥。 四品以上各官都在路旁跪哭,直到王邸。 公主、福晋、文武命妇都穿着孝衣,在大门内跪哭。 灵柩停在王府大堂,诸王贝勒通夜守丧,另有六十四个喇嘛和尚诵经超荐。 这一场丧事,直闹了四十九天。 皇太后虽不便入府守孝,但寡鹄离鸾,阃闱冷落,是十分伤心的。 顺治皇帝和太后到底是母子,关乎天性,见母亲孤苦可怜,便把太后迎进宫去,母子两人朝夜见面,十分亲热。 这时顺治皇帝也有十四岁了,便下诏亲政,每天五更坐朝,查问国政,十分精细,文武大臣都见了他害怕。 到了十六岁以上,皇太后做主,拣定吉日,皇帝大婚。 那吴克善把女儿送进京来。 这时豫王也回京了,便借住在豫王府。 在顺治皇帝心里,原不愿意要吴克善的格格博尔济锦氏做皇后,只因是皇太后做主,不好意思反抗,只得勉强成亲。 皇后住在坤宁宫里,新婚才五天,皇帝便和皇后口角,从此夫妻之间越发生疏了。 话说那苏克萨哈、詹穆济伦和郑亲王、端重郡王、敬谨亲王、巽亲王一班亲贵,原都是和摄政王有宿怨的。 如今摄政王已死,他们趁此机会报仇,天天在皇帝跟前说摄政王的坏话,又说摄政王的事本都是那阿洛会一人闹的鬼。 顺治皇帝原不乐意摄政王的,如今听了行多大臣的话,便把旧案重翻,立刻下一道圣旨,把阿洛会正法,追夺多尔衮生前一切封典爵位。 多尔衮母子的封典也一并夺去。 到第三年,皇帝心中因为皇后是多尔衮做主给他娶的,便下诏把皇后废了,另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的格格为皇后。 这位新皇后虽是皇帝自己做主娶来的,但是皇帝不曾见过,谁知娶进宫去一看,却是又蠢又笨。 皇帝心中又加了一层烦恼。 那皇太后见皇帝独断独行;又因自己下嫁的事体,心里总觉得有几分惭愧,母子之间便生出嫌隙。 再加那班宫女太监们从旁煽弄,皇太后心中意十分怨恨皇帝。 皇帝在宫庭之间越发乏味。 亏得不多几在,那江南总督洪承畴回京来,叫他母子两人心中都得了安慰。 皇太后和洪承畴原是有旧情的,今日久别重逢,自然可以彼此安慰。 那皇帝又是得了什么安慰呢?原来此番洪承畴从江南地方带了一位绝色美人进京来献与皇帝,那皇帝看了,满心欢喜,便十分宠爱起来,天天和美人宴饮说笑,寸步不熟,真好似唐明皇和杨贵妃一般。 这位美人名叫董小宛,她原是如皋才子冒巢民的宠姬。 那时江南有四位公子,都是有财有势,有学问,朋友又多,谁也不敢去惊动他。 洪承畴到了江南地方,打听江南一班美人,什么冠白门、马湘兰、李香君、顾横波,一个个都是嫩柳娇花,惊才绝艳。 洪承畴满心想拼着花去千金买他一个回来,谁知江南地方,那班美人都一个个有了主人,这洪承畴心里十分懊丧。 过了几天,又打听得有一个董小宛,是金粉魁首,士女班头。 如今嫁与冒巢民为妾,跟着丈夫住在邗沟西城绿杨村地方。 这地方山清水秀,花木繁茂,冒氏住的屋子名叫水绘园,风景又是绝胜,洪总督自从知道了这位美人儿,越发想得废寝忘食,长吁短叹。 他有一个心腹二爷姓佟,原是一个坏蛋,终日趋奉主人,很得主人青眼。 如今见他主人好似有什么心事,便在闲言闲语里套出主人的口气来,知道主人是想董小宛想得厉害,他便自告奋勇,说道:“大人放心,这件事都在小人身上,十天以内,总可以回大人的话。"
佟二爷说了这句话,便不见了。
隔了八天,到第九天上,洪承畴正在书房里看公文,忽然佟二爷笑嘻嘻地从外面进来,抢到洪承畴总督身旁去请了一个安,说道:"恭喜大人,来了!"承畴问:"什么来了?"那佟二爷说到:"董小宛来了!"洪总督听了,从椅子上直跳起来,说道:"敢是你去抢来的吗?这还了得!那冒公子是江南才子,京城里很通声气,被他去告一状,把我的前程也丢了,这还了得!"那佟二爷说道:"大人莫慌,听小人慢慢地禀告,原来小人早已打听得冒公子手下养着许多无赖,那无赖都和私盐贩子来往。 小人便带了本衙门全班马快,连夜赶到绿杨树去,声称到冒公子家里去捉强盗。 有人告密,说冒巢民家里窝藏私贩,又强抢良家妇女。 那邻舍听了小人的话,怕惹祸水,谁敢来管闲事;那冒公子也吓得溜出后门逃走了。 小人便打进门去,见董小宛扶着一个丫头正在要逃走,便不问情由,上去拉着便走。 又故意张扬着说,这女人便是冒巢民强抢来的良家妇女,为今送还她家去。 “洪承畴听到这里,才急着问:"那女人呢?"佟二爷回说:“连她丫头都带进衙门来了。"
洪承畴说:"快送来我看!"停了一会,果然见一个丫头扶着一个美人儿进来。
看她一双媚眼哭得红红的,蹙紧了眉心,低垂着粉颈,站在一旁,好似带雨梨花,又好似捧心西子。
洪总督看了,又怜又爱,一时里不知怎么是好,便问她:"叫什么名字?"那丫头答道:"婢子名叫扣扣。 俺主人冒巢民,是如皋地方第一才子,谁人不知道?这位是俺主人第一位得宠的如夫人董氏。 为今被大人的手下错捉了来,快放我主仆两人回去。 京城里自王爷起直到御史官,都是俺主人的亲戚朋友,倘然恼了俺主人,他进京去告状,怕连大人的功名也保不住了呢!"洪承畴听了扣扣的话,心下害怕,想要放她们回去。
看看这董小宛,心中又实在舍她不下,便将错就错用好话安慰着说道:"你们不用忧愁,只因有人告你主人窝藏匪类、强抢民女,我和你主人原也是朋友,所以吩咐他们暗地里把你主人放走了。 又怕地方上坏人到你家里来骚扰,吓坏了这位美人儿,又吩咐他们把这位美人儿接进衙门来暂避几天,等风波过去,再放你主婢二人回去。"
洪总督说着,挨近身去,脸上做出一副尴尬神气来。
董小宛看了,知道洪承畴不怀好意,便直跳起来,抢到柱子边去,把头向柱子上乱撞,顿时鲜血直流,云鬓散乱。
扣扣忙抢上前去抱住。
要知董小宛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