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万病
总疗万病第一
论曰,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所以愍其如此,忘寝与食,讨幽探微,缉缀成部,以贻未悟,有能善斯一卷,足为大医,凡膈上冷少腹满肠鸣膀胱有气,冷利者当加利药,服讫当利出泔淀青黄水青泥,轻者一两度,加利药去病即止,重者五六度,加利药得日三频大利,方得尽其根源,病乃永愈,其利法至巳时以来两行三行即定,亦自如旧,终不成利病也,凡病在上膈,久冷淡悾积聚疝瘕症结宿食坚块欬逆上气等固病,终日吐唾逆气上冲粼胁及咽喉者,此皆胃口积冷所致,当吐尽乃差,轻者一二度,重者五六度方愈,其吐状,初唾冷沫酸水,次黄汁重者出赤紫汁,若先患注人,当出黑血,下吐药大吐,吐时令人大闷,须臾自定,不令人虚惙,得冷饮食,巳耳不虚聋,手足不痺,亦有人当吐时咽中有一块物塞喉不能得出者,饮一二合药酒,须臾即吐出一物如拳许大,似惤鸡子中黄,重者十块,轻者五六枚。
右件等疾状病之根本,若今日不出此根本之疾,虽得名医与一二剂汤药押定,於后食触,其病还发,善医者当服此药,一出根本,即终身无疾矣。
吐利出疾法凡长病人、虚羸人、老人、贵人。
此等人当少服,积日不已,病当内消也,不须加吐利药。
凡加吐利药,伤多,吐利若不止者,水服大豆屑方寸匕即定,卒无豆屑,嚼蓝叶及乌豆叶亦得定,丈夫五劳七伤阳气衰损羸瘦骨立者,服之即差,旬月之间,肌肤充悦脑满精溢,仍加补药,加法在后章中。
疗风方用药多少法历节风"贰拾两酒伍斗"、贼风、热风、
大风"用药与历节同"、偏风、猥退、摊缓风"拾贰两酒参斗"。
右以上风皆带热,须加冷药,仍须利药,得利佳也。
贼风制纵"捌两酒贰斗"、湿风周痺"捌两酒贰斗"、脚腰挛痛"拾贰两酒参斗"、
筋节拘急"捌两酒贰斗"、食热如针刺"捌两酒贰斗"、
热病后汗不出"初觉参服壹服一盏年久服壹升"、
口喎面戾一目不合"肆两酒壹斗年久拾贰两酒参斗"、
起即头旋"肆两酒壹斗"、头面风似虫行"捌两酒贰斗"、
心闷欲呕吐项强欲阴雨即发者"捌两酒贰斗"、因疮得风口噤脊背反张如角弓"伍服壹服壹盏"。
疗冷病方积冷淡悾"瘦者肆两酒壹斗强者陆两酒壹斗半"、
淡饮疝瘕"六两酒壹斗半"、宿食吐逆"肆两酒壹斗"、症癖肠鸣噫"捌两酒贰斗"、
簏痔癖块欬嗽上气"贰拾两酒五斗"、奔肫冷气"六两酒壹斗半"、噎哕呕痢"陆两酒壹斗半"、久疰"捌两酒贰斗"、
卒中心恶忤心腹胀满气急垂死"参服壹服壹盏当大吐吐出血"、瘴气"参服"、
蛊毒"五服"、温疟"五服"、箬疟"五服"、冷痢"六两酒壹斗半"、
久劳"捌两酒贰斗"。
疗妇人方"其风冷等准前"带下"拾贰两酒三斗"、
崩中"六两酒壹斗半"、月水不通"六两酒壹斗半"、冷病绝产"六两酒壹斗半"、断绪"捌两酒贰斗"、产后诸疾"八两酒贰斗"、
月水不调月前月后乍多乍少"四两酒壹斗"、落身后病"六两酒壹斗半"、
重者子宫下垂"拾贰两酒参斗"。
大排风散主一切风冷等万病方芫花、狼毒、栾荆、天雄"去皮"、五加皮、麻花、白芷、紫菀、乌头"去皮"、附子"去皮"、莽草、茵芋、栝楼、荆芥、踯躅、荛花、
大戟、王不留行、赤车使者、麻黄"各贰拾分"、石斛、半夏、石南、署预、
长生"各拾肆分"、藜芦"柒分"、狗脊、人参、牛膝、苁蓉、蛇床子、菟丝子,
萆薢、车前子、蓁艽"各柒分"、薏苡、五味子、独活、峹本、柴胡、牡丹、
柏子人、芎藭、芍药、吴茱萸、桔梗、杜仲、桂心、橘皮、续断、茯苓、细辛、干姜、
厚朴、茯神、山茱萸、防己、黄耆、蜀椒、巴戟天、高良姜、紫葳、黄芩、当归、
昌蒲、干地黄、通草"各肆分"。
右六十七味,勿熬炼,直置振去尘土,即擣麤筛,下药三两,忝米三升,麴末二升,上酒壹斗伍升,净洮米,以水伍升煮米极熟,停如人肌下麴末熟搦,次下散搦如前,次下酒搅之百遍,贮不津器中,以布片盖之一宿,旦以一净杖子搅三十匝,空腹五更温一盏服之,以四肢头面习习为度,勿辄,加减非理,造次必大吐利,欲服散者以绢筛下之,一服方寸匕,只一服勿再也,水饮浆酒皆得服之,丸服者蜜和服如梧子七丸,惟不得汤服也,须补者,药少服令内消,即是补也"千金方有白朮食茱萸无麻花半夏赤车使者高良姜紫葳止六十四味名芫花散一名登仙酒又名三建散按后加减法中有远志而此方中无疑此脱远志也"。
○凡服此药法先多服令人大吐下利三五度后,乃少服,方可得益也,其加增药法加左。
麻花、乌头、王不留行、赤车使者、麻黄、踯躅、茵芋、芫花、
五加皮、白芷、莽草、附子、栝楼、荆芥、天雄、芎藭、峹本、署预、巴戟天、细辛、独活、当归、黄耆、干姜、厚朴、防己、山茱萸、大戟、萆薢、桔梗、牡丹、柏子人、狗脊、薏苡、蓁艽、菖蒲。
右三十六味,并主风多者,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苁蓉、芎藭、续断、蛇床子、王不留行、桔梗、芫花、天雄、附子、踯躅、
茵芋、当归、秦艽、芍药、干姜、狗脊、萆薢、石南、蜀椒、干地黄、菖蒲、
署预、石斛、牛膝、细辛、柴胡、车前子、桂心、柏子人、五加皮、杜仲、薏苡。
右三十二味,主湿痺腰脊,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苁蓉、峹本、狗脊、萆薢、通草、石南、芎藭、续断、牛膝、干地黄、石斛、
薏苡、菟丝子、杜仲、天雄"去皮"、附子"去皮"。
右十六味,主挛急惊曳,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莽草、防己、藜芦。
右三味,主身痒疥瘙,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紫菀、牡丹、茯苓、茯神、柏子人、荛花、人参、远志、细辛。
右玖味,王惊,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蜀椒、长生、踯躅。
右参味,主鬼魅,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紫菀、芫花、藜芦。
右参味,主蛊毒,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高良姜、桔梗、芫花、山茱萸、茯苓、人参、柴胡、牡丹、荛花、苁蓉、巴戟天、
芍药、干姜、附子、乌头"去皮"、麻黄、莽草。
右壹拾柒味,主痼冷积聚腹痛坚实,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厚朴、橘皮、桔梗、大戟、藜芦、半夏、干姜、峹本、人参、吴茱萸。
右壹拾味主腹痛胀满吐逆,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茯苓、厚朴、芫花、半夏、细辛、乌头、黄芩、柴胡、山茱萸。
右玖味,主淡实,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厚朴、干姜、紫菀、茯苓、桔梗、荛花、乌头、人参、细辛、柴胡。
右壹拾味,主粼满痛,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紫菀、署预、石斛、细辛、巴戟天、牡丹、当归、人参、菖蒲、五味子、桔梗、
柏子人、吴茱萸、山茱萸、干地黄。
右壹拾伍味,主补五藏虚损,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柏子、续断、黄耆、署预、芍药、巴戟天、五味子。
右七味,主益气,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内蓉、蛇床子、五味子、附子、天雄、
萆薢、栝楼、署预、远志、巴戟天、菟丝子、牛膝、柴胡、车前子、细辛、茯苓、杜仲、五加皮、石斛。
右壹拾玖味,主益精髓,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干地黄、菟丝子、天雄、附子。
右肆味,主补骨髓,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当归、白芷、干地黄、五加皮、石斛、菟丝子、署预、五味子、厚朴。
右壹拾味,主长肌肉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五加皮、杜仲、续断。
右参味,主阴下湿痒,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茯苓、人参、栝楼。
右参味,主消渴,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栝楼、茯苓、芍药、橘皮、秦艽、山茱萸、车前子。
右柒味,主利小便,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菖蒲、栝楼、山茱萸。
右参味,止小便利,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人参、细辛、菟丝子、狗脊。
右肆味,主明目,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芎藭、白芷。
右贰味,主止泪,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细辛"益肝气"、远志、人参"补心气"。
右参味,补益气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石南、萆薢、狗脊、车前子、石斛。
右伍味,补养肾气,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蜀椒、当归、麻黄、桂心、吴茱萸、紫菀、荛花、藜芦、附子、半夏、乌头、菖蒲、远志、细辛、芫花、五味子。
右壹拾陆味,主欬嗽上气,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蛇床子、石斛、细辛、署预、橘皮。
右伍味,主下气,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附子、干姜、人参、桂心、橘皮、厚朴。
右陆味,主霍乱,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黄耆、通草"主漏"、厚朴、山茱萸、莽草"主三虫"、紫菀、当归、白芷"主崩中带下"、黄芩、蛇床子"主寒热漏"、芎藭、牛膝、栝楼、紫葳。
右壹拾肆味,主月闭,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麻黄、栝楼、柴胡、桂心、芍药"主伤寒"、通草、菖蒲、远志、人参"主健忘"、附子、黄芩、干姜、
蜀椒"主下莉"、紫菀、伏苓、芎藭。
右壹拾陆味,主唾稠如胶,患之者准冷热加减之。
论曰,所加之药非但此方所须,普通诸方,学者详而用之。
阿伽陀圆主万病第二
阿加陀药主诸种病及将息服法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方。
紫檀、小蘗、茜根、郁金、胡椒"各伍两"。
右伍味,擣筛为末,水和内臼中更擣一万杵,圆如小麦大、阴干,用时,以水磨而用之。
诸咽喉口中热疮者,以水煮升麻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大,旦服之,贰服止,禁酒肉五辛,宜冷将息。
诸下部及隐处有肿,以水煮牛膝干姜等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大,旦服之,四服止,禁酒肉五辛生冷醋滑。
诸面肿心闷因风起者,以水煮防风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旦服之,贰服止,不须隔日,禁酒五辛醋肉。
诸四体酸疼或寒或热,以水煮麻黄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旦服止,禁肉及面五辛。
诸翎下部有疮,吞壹圆如梧子大,又煮艾槐白皮取汁半合,研壹圆,灌下部二度,禁酒肉。
诸卒死,服者多活,看其人手脚头面腹肿,观颜色无定,若有此色而加痢者,并不堪治,以冷水弱半合,研贰圆如小豆灌口,一服不差,更与一服,若损,惟得食白粥盐酱,禁酒肉五辛,诸被魇祷,当心常带壹圆,又以水一酸枣许,研壹圆如小豆,服之,参服止,无所禁忌。
诸被蛇及恶兽等毒,若未被其毒,直须辟除,随身带行,便即远离入草,已被毒者,以麝香壹相思子大,又以水壹酸枣许,共药壹圆如小豆,於水内研服,并以紫檀以水研取汁,用研药涂其疮毒处,禁酒肉五辛。
诸被一切鬼神及龙毒气者,其人飢渴寒热,时来时去,不知痛处,或恍惚龙毒者其人苲苲似醉肤体斑駮或青,取药壹圆如梧子,以水酸枣许共药研灌鼻,及服贰服止,无所禁。
诸被鬼绕鮏失心癫狂,莫问年月远近,以艾汁壹酸枣许研药贰圆如小豆,服之,若无青艾,取干艾水浸搦取汁用亦得,肆服止,并带壹圆,常可随身,口味无所禁忌。
诸传尸复连梦想颠倒,身体瘦损不知病所,乍起乍卧,先以水研雄黄一梧子大,取汁酸枣许,研贰圆如小豆大服之,贰服止,并挂壹圆着病者房门上,及带壹圆随身,口味无忌。
诸消渴者,以朴消少许,以水搅消取汁半合许,研贰圆如小豆,服之,柒服止,禁五辛酒肉面.诸患淋不问远近,以芒消少许,以水搅取壹酸枣许汁研药贰圆如小豆大,服之便止,禁酒肉。
诸患丁肿,以水壹升煮玄参取汁研药,服参服止,又以水半合研玄参根取汁,和药涂上参遍,不须隔日,惟食白粥饭,自外盐以上皆不食。
诸卒粼膈热眼暗口臭,以水煮苦竹叶取汁半合,研药壹圆如梧子,贰服止,禁酒肉。
诸难产,以荪蒋二七水煮取汁半合,研药壹圆服之,若无荪蒋。
研姜黄取汁研药吞壹圆空吞,亦得,将息如产时。
诸热疮无问远近,以水煮大黄取汁半合,研药壹圆如梧子服之,贰服止,又水研大黄取汁,以药壹圆研涂疮上,日参遍禁房面五辛,宜令将息。
诸吐血,若因热吐者,不问远近,服之并差,冷吐者不治,以葛蒲汁壹酸枣许研药贰圆如小豆服之,肆服止,须微暖将息忌酒肉五辛。
诸鼻中血不止,以剌蓟汁壹酸枣许,研贰圆如小豆服之,并研灌鼻,贰服灌止,若无剌蓟之时,取干者水煮取汁,依前法服,禁酒肉五辛。
诸噎病,以水研栝楼取汁壹鸡子大,研药壹圆如小豆,服之,肆服止,忌生冷。
诸赤白带下,以牡丹皮剌蓟根各贰分以水贰升,煮取壹升,分伍服,研药壹圆如梧子服之,伍服止,禁生冷五辛酒肉。
后补法 地榆"贰分"、桑螵蛸"贰分壹云桑耳"。
右贰味,水贰升,煮取汁壹合,分作贰服,取汁壹合,研药壹圆服之。
诸得药每,以冷水半合研药壹圆如梧子服之贰服止,禁酒肉五辛,宜五日冷将息。
诸卒得恶忤,以人乳汁半合研药壹圆如梧子大灌鼻,以水半合研药壹圆如梧子灌口,三日禁食诸寒疟,以水一升煮悐山壹两取汁半合,研药壹圆如梧子大服之,贰服止,先取药如麻子大,以冷水研灌鼻中三四嚏,病者垂头卧,便得痛痒,又更灌一边令相续,然后服药,七日少食,禁如前。
诸翎甘湿,以生犀角白檀香以水煮取汁壹鸡子壳许,研药贰圆如小豆,并蚺蛇胆壹圆共研服之,参服止,若甘湿,药及蚺蛇胆各圆之,以绵裹内於下部中,参度止。
诸益神色除诸病辟恶气,每日以白蜜如枣核大研药壹圆如小豆服,长带少许,亦禁如前。
诸草药毒迷闷,以泥裹冬瓜烧绞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服之,若无冬瓜,用水服之,三日慎食。
诸眠惊恐,常带药壹圆如梧子,夜卧安头边,不得着身,每夜欲卧,服壹圆如梧子,以水一升,煮牡蒙贰分取汁半升,分参服,七日慎食。
诸心劳虚弱,以水煮茯神人参取汁半合,研壹圆服之,拾服以上止,慎生冷。
诸心风虚热,以竹沥渍防风擣绞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服之,柒服止,慎酒肉五辛醋面.诸心惊战悸,以水壹升,切茯苓牡蒙远志各贰分煮取汁半升,分参服,壹服研壹圆服之,伍服止。
诸多忘恍惚,以水煮人参取汁半合,研壹圆服之,伍服止,亦可柒服,慎如前。
诸温疫时气,以水煮玄参取汁壹合,研壹圆如小豆服之,肆服止,量宜缓急,惟得食粥及冷食,余皆禁。
若患劳家递相染,煮服时,并取艾作炷长圆寸,门阃当心炙柒壮,即解。
诸呕吐水,煮白檀生姜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服,参服止,七日慎食如前。
诸哕病,水壹升煮通草橘皮各半两取汁参合,分再服,研贰圆如小豆服之,贰服止,慎生冷。
诸小儿惊啼,以水煮牡蒙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涂乳上,令儿饮,乳母慎酒肉五辛。
诸产后血结,以生地黄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服之,贰服止,血便消下,忌食酒肉。
诸热风痺风气相击,令皮肤厚涩关节不通,以防风牡荆子各壹分毕拨壹分,以水壹升煮取汁参合,分参服,每旦壹服,研壹圆如梧子大服之,拾服止,慎酒肉五辛。
诸热风上冲头面上痒鼻中痒兼时行寒热若食呕吐,以人参壹分防风生姜各贰分,以水壹升伍合煮取汁参合,分参服,取汁壹合,研壹圆如梧子服之,柒服止,慎如上法。
诸黄疸病,以黄芩苦参各贰分,以水壹升煮取伍合,分参服,壹服研壹圆如梧子服之,若渴,内茯苓栝楼各贰分,依前以水煮服,惟得与粥。
诸卒先瘖不语,以防风壹两和竹沥擣绞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贰服止即语重者不过伍服,禁酒肉醋面生冷等。
诸怀孕三月以上,至临产不问月日多少忽染种种疾,或好伤落及至水肿天行时气,此医人不许服药,惟得此药参服以上,重者不过拾服,即瘥,母子不损,平安分解,前件诸病可作汤斫药服之,甚良。
诸产后先痢鲜血后杂脓及腹中绞痛,橘皮桔梗各贰分生姜壹两水壹升煮取半升,分参服,壹服研壹圆如梧子服之,七日慎生冷油腻醋面.诸小儿新得风耹,以竹沥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服之,贰服止,慎如前。
诸女子数伤胎,带壹圆如酸枣大,夜即解安头边,不得着身,每旦服壹圆如梧子,三日止,无忌。
诸卒腹胀,水煮当归取汁半合,旦服壹圆如梧子,贰服止,慎生冷。
诸脐下绞痛,以水煮芎藭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小,参服止,七日慎食生冷。
诸蛇蝎蜈蚣毒,以水磨郁金取汁半合,研壹圆如梧子服之,贰服止,并研壹圆如小豆,遍涂疮上,忌如前。
诸霍乱因宿食及冷者吐逆腹中绞痛吐痢,若冷者,以桔梗干姜以水煮取汁壹酸枣,研贰圆如小豆贰服止,因热者,用栀子仁以水煮取汁,依前法服,皆慎生冷。
诸注病,以水煮细辛取汁壹酸枣许,研贰丸如小豆服之,五服止,冷者温将息。
诸中恶以水煮甲香取汁壹酸枣许,研贰圆如小豆,服之。
耆婆治恶病第三"方壹拾壹首论柒首"
论曰,疾风有四百四种,总而言之不出五种,即是五风所摄,云何名五风,一曰黄风,一曰青风,三曰白风,四曰赤风,五曰黑风,其风合五藏,故曰五风,五风生五种虫,黄风生黄虫,青风生青虫,白风生白虫,赤风生赤虫,黑风生黑虫,此五种虫食人五藏,若食人脾语变声散,若食人肝眉睫堕落,若食人心遍身生疮,若食人肺鼻柱崩倒鼻中生息肉,若食人肾耳鸣啾啾或如车行雷鼓之声,若食人皮皮肤顽痺,若食人筋肢节堕落,五风合五藏虫生至多,入於骨髓,来去无碍,坏於人身,名曰疾风,疾风者是癞病之根本也,病之初起或如针锥所剌,名曰剌风,如虫走,名曰游风,遍身掣动,名曰鬤风,不觉痛痒,名曰顽风,肉起如桃李小枣核从头面起者,名曰顺风,从两脚起者,名曰逆风,如连钱团圆赤白青黑斑駮,名曰悿风,或遍体生疮,或如疥癣,或如鱼鳞,或如榆荚,或如钱孔或痒或痛,黄汁流出,肢节坏烂悉为脓血,或不痒不痛,或起或灭,青黄赤白黑变易不定,病起之由,皆因冷热交通,流入五藏,通彻骨髓,用力过度,饮食相违,房室不节,虚动劳极,汗流遍体,因兹积热,风热彻五藏,饮食杂秽,虫生至多,食人五藏骨髓皮肉筋节,久久坏散,名曰癞风,是故论曰,若欲疗之,先服阿魏雷圆散出虫,看其形状青黄赤白黑,然后与药疗,千万无有不差,胡云迦摩罗病卅医拱手无方对治名曰正报非也,得此病者,多致神仙,往往人得此疾,惃家室财物入山,遂得疾愈而为神仙,令人患者,但离妻妾,无有不瘥。
阿魏雷丸散方阿魏、紫雷丸、雄黄、紫石英"各参分"、朱砂、滑石、石胆、
丹砂、雚芦、白歛、犀角"各半两"、斑猫"去足翅"、芫青"去足翅各肆拾枚"、
牛黄"伍分"、紫铆"壹两"。
右壹拾伍味,擣筛为散,空腹服壹钱匕,清酒贰合和药饮尽,大飢即食小豆羹饮为良,莫多食,但食半腹许即止,若食多饱,则虫出即迟,日西南空腹更壹服,多少如前,若觉小便似淋时,不问早晚,即更服药,多少亦如前,大飢即食,若觉小便时,就盆子中出看之,虫从小便出,当日即出,或二日三日乃出,或四日五日出,或杀药人七日始出,其虫大者如人指,小者大如小麦,或出三四枚或五六枚或七八枚或十枚或三二十枚,黄虫似地黄色,赤虫似碎肉凝血色,血虫似人涕唾或似鱼脑或似姜豉汁,青虫似绿或似芫青色,黑虫似黑色或似烂椹又似黑豆豉,其虫得药者死,死者即从小便中出,大便中亦有出者,不净不可得见,若出黑色虫,即是黑风,不可理之无方可对,若出黄虫,即是黄风,当用小便七八升大鮓盛之,如魤法安鮓不津者盛小便中常令使暖,入中浸身一日再三度,一入中坐浸如炊二三斗米顷,若心闷即出汤,数食莫令飢,虚则於人无力,七七四十九日即为一彻,以差为度,或一年二年,忌房室,房室糗通,其虫得便病即更加,其患非冷热风治如此,此是横病非正报也,若出青虫,即是青风,患起由冷风至多,其虫皆青即是东方木中毒风,青虫宜服自身小便,亦名花水亦名清汤亦名还中水,服法空腹服一七日,一服六合,旦起日初出即服,服不过一升,飢即食,不得食五辛猪肉鸡犬秽食臭恶之食,大嗔怒房室,皆忌之,服法第一忌之,至二七日,一日再服,服别四合,服小便常取空腹服之,则不过一升,三七日一日三服,至四七日,小便出即服,乃至周年以差为度,服之不过一升,百日外,小便至少一日之中止可一度二度服之,服大香美好如羹如浆,忌法三年犯则难差,不犯永愈,青虫如此是横病,非正报也,出白虫者即是白风,赤虫者即是赤风,同为一等疗二风由热为根,虫皆赤白乃是南风西风,入五藏,通彻骨髓,成患为疾,此之二风与苦参消石酒饮之,除患最疾,热去,其患即愈。
苦参消石酒方"浸酒法在后"苦参、消石、好清酒。
右三味,先与清酒下消石浸之二七日或三七日,然后与苦参同入酒鮓中,盛浸之七日,渐渐服之,饮法空腹服之,一日三服,初七日中一服如半鸡子许,七日后可饮一升任情饮之,多则为善患去则速,风动亦多,勿使醉吐,宁渐少饮,不用多饮,赤白二风,此药至日无有不愈,余非难治,何以故,热为根本,故苦参能治热,消石除热消虫,赤白二虫但闻消石气皆变为水,能去热根本,若患赤白二风,不问年月多者五年以外,加黄消石加酒苦参乃至三四两,无有不愈,乃至三十年无鼻柱肢节堕落者,但非黑虫,皆悉永愈,第一忌房室大瞋怒大热,食禁粘食五辛生冷大醋酪白酒猪鱼鸡犬驴马牛羊等肉,皆为大忌,自余不禁,此为对治非正报也,若人顽痺不觉痛痒处者,当作大白膏药摩之,一日三四度,七日彻,或二三七日彻乃至七七日四十九日,名曰一大彻,顽痺即觉痒,平复如本即止摩,若不平复,但使摩之,以差为限,不过两大彻三大彻,无有不愈,针剌炙烧割劫,亦不及摩之为良,乃至身上多有疮痕,生摩之悉愈。
大白膏方 白芷、
白朮、前胡、吴茱萸"各一升"、芎藭"二升"、蜀椒、细辛"各三两"、当归、
桂心"各二两"、苦酒"四升"。
右壹拾味,以苦酒浸药经一宿,取不中水猪脂十斤,铜器中煎令三沸,三上三下,侯白芷色黄膏成,贮以瓶中,随病摩之即愈,若遍体生疮脓血溃坏,当作大黑膏摩之。
大黑膏方
乌头、芎藭、雄黄、胡粉、木防己、升麻、黄连、雌黄、藜芦、矾石"各半两"、杏仁"去皮尖"、巴豆"各四十枚"、黄蘗"一分"、松脂、乱发"各如鸡子大"。
右一十五味,擣筛为末,以猪脂二升合药煎,乱发消尽,膏成,用涂疮上,日三傅,先以盐汤洗然后涂之,勿令妇女小儿鸡犬见,若患人眉睫堕落不生者,服药后经一百日外,即以铁浆洗其眉睫处所,一日三度洗之,生毛则速出,一大彻,眉睫如本与不患时同也。
浸酒法 苦参去上黄皮,薄切暴干,擣令散,莫使作末,秤取三十斤,取不津鮓受两斛者,鮓底钻作孔,鮓中底头着二三十青石子,如桃李鸡子许大,过底孔上二三寸,然后下苦参下消石末酒,一时着鮓中,遣童子小儿年十三四者和合调停,然后即与五六重故纸系鮓口,用小鮓口合上泥之,莫使漏气,取酒服时法,孔中出酒服之,一日一服或再服亦得,还如法密塞孔勿漏泄,不得开鮓口取酒,酒欲尽时,开鮓口,取苦参滓急绞取酒,其滓去却,其酒密处盛之,莫使漏气,服酒法一一如前,无有不愈,若患不得差除者,皆由年多,十年者更作此药酒至两剂,无有不愈,依法如前,虽用良医治之,亦须好酒,须行忠直,不得不孝不义,患除则速矣。
论曰,苦参处处有之,至神良,黄消石出龙窟,其状有三种,一者黄消石,二者青消石,三者白消石,其形如盐雪体,濡烧之融似曲缹,见盐为水,消石真者烧炼皆融,真伪可知,三种消石,黄者为上,青者为中,白者为下,用之杀虫皆不如黄者最良,黄消石立杀人身中横虫,去虫至速,除大风大强药,青消石者至神大药,出在乌场国石孔中自然流出,气至恶大臭,蜂蛇飞虫皆共宗之其气杀虫,消石与苦参酒相入,治热至良,去风至速,方稀有用时乃胜於白消石,此青消石体状也,如似世闲胶漆,成时亦如陈蜜,亦如饧餔少必枯体泽,又似尘汙脂蜜气味至恶,此药道士贵服,则去人身中横虫,不能得用时,先与三升酒浸之二十日,多日为佳,其势倍效皆大验,然后与苦参同浸。
论曰,黄青白消石等是百药之王,能杀诸虫,可以长生,出自乌场国,採无时此方出耆婆医方论治疾风品法中,黄力三岁译后演七卷治疾风品法云,服药时先令服长寿延年符大验荡除身中五藏六腑游滞恶气皆出尽,然后服药得力,其疾速验无疑,符力亦是不思议神力,先服药者无有不效,又生造药入鮓中时,令童子小儿和合讫,即告符书镇药,符镇在鮓腹令药不坏,久久为好,一切神鬼不可近之矣。
论曰,疑师不治病,疑药不服之,服之即不得力,决意不疑者必大神验,一切药有从人意即神,疑人必失,及久多必损,不疑久者有益,治病当有愈,医论如此说,是以令知服药先服药符大验,遣诸恶气药势必当有效,朱书空腹服之讫,即服药如前说。
朱书此符 先服此符,然后服药,一服之后更不须再服书符,用六合日勿令小儿女子六畜鸡犬等见之,符成不忌。
论曰,病起从上者名为顺病,病则易治,治则病疾愈,从下起者名为逆病,难治,倍药可差。
论曰,患在五藏骨髓者,非汤药不愈,患在皮肤肉糗中者,针剌可差,汤药益人精神,久有益,患易除,愈尽其根源,针炙虽得目下解急,於人神浊,养性延年要是汤药,非针炙之所及也,汤丸散酒延年益寿,烧炙针剌於身不利。
论云,疾有多种所患不同,有虫癞疥癞风癞金癞木癞水癞火癞土癞酒癞面癞,此皆作癞。
虫癞者,得即生疮脓血溃烂眉发堕落,三年烂坏虫如马尾,此患难治,加药乃愈。
疥癞者,状如癣瘙身体狂痒,十年成大患加药乃愈。
风癞者,风从体入或手足剌痛风冷痺痴,不疗二十年后成大患,加药乃愈。
金癞者,是天所为负功德崇初得眉落,三年食鼻鼻柱崩倒难治,加药乃愈。
木癞者,初得先落眉睫面目痒如复生疮,三年成大患,宜急治之,加药乃愈。
水癞者,先得水,病因却留停,风触发动,落人眉须,宜急治之,经年病成,加药乃愈。
火癞者,先於身体生疮如火烧疮或断人肢节,七年落眉睫,八年成大患难治,加药乃愈。
土癞者,身体毢瘰如鸡子弹丸许,宜急治之,六年成大患,加药乃愈。
酒癞者,饮酒大醉,不觉卧黍怀中,经夜方起,遂即成疾,眉须堕落速治可差。
面癞者,遍身有疮生虫,其虫形如面,举体艾白,此病难治,加药乃愈。
几三十九种病,或面箦,身体顽痺,不觉痛痒,或目圆失光,或言音麤重,或瞑蒙多睡,或从腰宽,或从足肿,种种不同,莫能识者,病非一般,或所得各异,若眉须堕落,皆由风冷因湿得之,或因汗入水冷气太过,或饮酒大醉,湿地而卧,或立当风冲树下露坐,或房室过度,流汗极体,取冷风入五藏遂成斯患,是故论出患之所根本,药之分剂,未来病者按而用之,无有不愈。
浸汤方桃柳"各十斤"、莨菪、藜芦、乌头"去皮"、茵芋、丹参、楮叶、
白羊羶、柏叶、宬皮、大黄、鬼扇、桑甲、偤本、枣叶、松叶、食茱萸"各二斤"、
盐"伍升"。
右一十八味,细剉,内大釜中,以水七斛,煎取汁四斛,去滓,内槽中,令病者卧浸,日至食时便出,日中时复入,日西复出,其汤常欲得煖以自消息,出汤即用十种粉粉之,不得使风入,被覆温卧,使身汗流,病即差,若风多,可加药如左。
蒴雚、艾叶、瓜根、虎掌"各三斤"、兔丝、木防己、狐骨"各五两"、矾石"二两"、大盐"一升"、马牙消"三两"。
右壹拾味,擣筛为散,出汤用粉粉身,使风不入,诸癞病生疮一切诸恶疮,止用粉粉之,立差矣。
又作酒法茵芋、乌头"去皮"、天雄"去皮"、附子"去皮"、蜀椒、防风、
石南、干姜、桂心、踯躅花、莽草、甘草"各一两"。
右壹拾贰味,鬙咀,绢袋盛之,清酒壹斗渍之,春秋七日夏五日冬十日,一服三合,日三服,以知为度,不知渐增,禁如药法。
仙人黄灵先生用天真百畏丸治一切癞病方
淳酒"二斗以铜器中煮之减半然后内药"、丹砂、水银、桂心、干姜、藜芦、乌头"炮去皮"、蜀椒"汗"、菖蒲、柏子人"各壹两"。
右壹拾味,擣筛为散,内酒中讫,复下淳漆二升,搅令相得,可丸如梧子作九百丸,日服一丸,日三十日眉须生,三十日复本也。
九霄君治十种大癞不可名状者服之病无不愈方。
用三月庚寅日取蔓菁花四斤阴干末之,五月辛酉日取两井水一斗,内铜器中煎之令浓,然后内。
桂心末、附子末"炮去皮"、藜芦末"各壹两"、干漆末"四合"、石榴末"一升"。
右五味药,末,搅使相和,煎令成丸如弹丸大,服一丸即愈,若不差者,不过三四丸即愈,大验,此方出九霄君守朴经。
仙人治癞病神验方 取松叶不问多少煮三五遍,令苦味尽暴干擣末如面,先食服二方寸匕,日三,渐增之或可至四两,随人多少至壹斤,飢即服之能愈万病,又益寿延年,杀三虫食人五藏动发若病难忍四肢重不仁,人产后余疾,月水往来,不得续,男女少者药悉主之。
矾石酿酒方 矾方"烧"、石膏、代赭、恒山、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远志"去皮"、狼毒、半夏"洗"、芒消、礜石"炼"、
玄参、麻黄"去节"、防风、桔梗、秦艽、石南、石韦"去毛"、黄连、莽草、
干地黄、凝水石、菟丝子、甘草"炙各壹两"、白石英"壹两半"、
杏人"贰拾枚去皮尖熬"。
右二十五味,擣筛盛韦囊中,以时麴三斤米三斗作酒,酒熟合药封之,冬十日春七日夏三日秋五日,出药去滓,服酒如一鸡子,酒势尽复进之所治无有不愈,日再,十日知,三十日愈,百日面白如桃李花色,耳目聪明,邪气荡除,去魂还复,服药当齌戒,有效验矣。
蹋麴疗冷第四"方六首"
盐麴主一切风冷气等万病方 麴末"五升"、盐末"一升五合"。
右二味,熟擣,分作五袋,旦取二袋炒令热,以薄袋各受一升,内药於中,更惍盛之,於室内卧,以脚蹋袋,以被覆之取汗,其药冷,即易,初一日一夜,限以十度炒之,於后连日连夜数炒频蹋,不得暂停,其药既易,多无力即弃之,别取新者,惟候遍体汗尽,其病方差,特须细心,多日久候汗尽乃止,未尽时间数有闷乱,惟食香浆粥饭,特忌生冷,所卧床上数白熟羊皮剌风汗并尽,然后乃补之,三部糗微弱者勿用之。
补酒方 石韦"十两去毛"、石南"三两炙"、仙灵脾"十四两"、细辛"五两"。
右四味切,和以水一斗煎取二升,去滓,经宿澄杏仁一升,去皮尖及双人,擣以水八升,研取汁煎取二升半,经一宿,以二汁合之计得四升半,以干麴一斗五升,先以五加皮汁浸麴,停一宿其次下石韦等汁,一时合和,以上黍米七升分为七酘,三日下酘,凡三十九日即熟,取麻子一升,净择炒令香熟,擣作末,以绢袋盛内酒中,经三日,量力稍稍服之,以知为度,其补日与蹋麴日等尽补以来,大小便不得出屋,忌房室喜怒,若犯忌后发,难差,其无酒可补者,别补方如左。
羊肚肝肾心肺"一具以热汤净洗肚白余藏皆生细切"、氂牛酥、胡椒、
毕拨"各一两"、豉心"半升"、葱白"三握去须细切"。
右五味,合和,以水六升,缓火煎取三升,绞去滓,和藏等并余汁并内肚中,以绳急系口,更别作绢袋一口稍小於羊肚煮之,若熟乘热出,以刀子并绢袋刺作孔,沥取汁,空腹服令尽,余者任意分作羹粥食之,其无五藏可得,用羊骨以补之,其方如左。
生羊膏"两具打碎"右以水一石,微火煎取三升,依食法,任意作羹粥食之,其不食肉者,以油面补之,方如左。
生乌麻油"一升"、折粳米泔清汁"一升"。
右二味,合和,微火煎尽泔清汁,惟有油在即止,停冷以用作食补法如左。
以上油"三合"、盐汁"七合"。
右二味,先以盐汁和油搅令咸淡得所,即用以溲面一升,依常法作餺飥,煮五六沸,漉出置冷水中,更漉出置盘上令干,后更一叶叶掷釜中又煮如常法,十度煮之,面毒乃尽,以油随意多少和豉令味足,以浇食大好。
内酿法主妇人绝产及冷结气宿食不消男子五劳方生地黄
"五升细切以水洗漉干擣取汁"、麴末"二升"。
右二味,合和,内小瓮子中密塞口勿泄,春夏秋三十日,冬埋入地三尺四十九日出之,暴干擣筛以糯米作粥一升,以散二方寸匕和服之,日三,任意服之不限时节,便以为常,食取饱足而已,更不得余食也,服尽以来,其病并差,七日后任如常食。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