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伤寒下
太阴病状第一"捌证方贰首"
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下,下之益甚,时腹自痛,胸下坚结。
太阴病,糗浮,可发其汗。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尽丑。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伤寒糗浮而缓手足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小便自利,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烦,暴利十余行,必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为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其实痛,加大黄汤主之方。
桂枝"参两"、芍药"陆两"、生姜"参两切"、甘草"贰两灸"、
大枣"拾贰枚擘"
右伍味,以水柒升,煮取参升,去滓,分温参服。
加大黄汤方 大黄"贰两"右於前方中加此大黄贰两即是。
人无阳证糗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减之,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少阴病状第二"四拾伍证方壹拾陆首"
少阴之为病糗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欲吐而不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虚寒不能制溲,故白也,夫病其糗阴阳俱紧而反汗出为阳,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欬而下利谵语,是为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为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糗细沈数,病在里,不可发其汗。
少阴病,糗微不可发其汗,无阳故也,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糗紧者至七八日下利,其糗暴微,手足反温,其糗紧反去,此为欲解,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止恶寒而踡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其衣被,不可治。
少阴中风,其糗阳微阴浮,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尽寅。
少阴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糗不足者灸其少阴七壮。
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目出,是为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踡而利,手足逆者不治。
少阴病,下利止而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其人吐利躁逆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踡,其糗不至,其人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其息高者死。
少阴病,糗微细沈,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燥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糗反沈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方
麻黄"贰两去节"、细辛"贰两"、附子"壹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参味,以水贰斗先煮麻黄减壹升,去上沫,内诸药,者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方。
麻黄"二两去节"、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灸"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方
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阳胶"三挺"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糗沈者,附子汤主之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四两"、
芍药"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下利不止而便脓血者,以桃花汤主之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一半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方。
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挺"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糗沈者,附子汤主之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四两"、
芍药"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下利不止而便脓血者,以桃花汤主之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一半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取七合,内赤石脂末一方寸匕,一服止,余勿服。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烦躁欲死者,茱萸汤主之。
"方见阳明门"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方。
猪肤"一斤"右壹味,以水壹斗煮取五升,去滓,内白蜜壹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可与桔梗汤方。
甘草 右壹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再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大枚"、甘草"二两"右贰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苦酒汤主之方。
鸡子"壹枚去黄内好上苦酒於壳中"、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右贰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嚥之,不差,更作三剂愈。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甘草"灸"右参味,等分,各异擣,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魽,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含嚥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方。
附子"壹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钺白"四茎"
右参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糗微,服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糗干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方。
猪胆汁"一合"、人尿"五合"右贰味,内前汤中,和令相得,温分再服,若无胆,亦可用服汤,糗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而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欬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玄武汤主之。
方
茯苓、芍药、生姜"各参两切"、白木"贰两"、附子"壹枚炮去皮破片"
右伍味,以水捌升,煮取参升,去滓温服柒合,欬者,加伍味子半升细辛壹两干姜壹两,小便自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贰两,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煎为半斤,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桃花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糗微欲绝,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糗不出,通糗四逆汤主之。
方甘草"贰两灸"、附子"大者壹枚生去皮破捌片"、干姜"参两强人可肆两"右参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贰合,去滓,分温再服,其糗即出者愈,面赤者,加生姜贰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壹两,利止糗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贰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加减服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方。
甘草"灸"、枳实"灸"、柴胡、芍药"各拾分"右肆味,擣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参服欬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伍分,兼主利悸者,加桂伍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伍分,腹中痛者,加附子壹枚,炮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伍升者薤白三升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魽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不利六七日,欬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方见阳明门"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
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承气汤。
"一云大柴胡"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
"方见承气中"少阴病,其糗沈者,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糗弦迟,此中实,不可下也,当遂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
"方见阳明门"少阴病,下利糗微涩者即呕,汗者必数更衣,反少,当温其上灸之。
"一云灸厥伍拾壮"
厥阴病状第三"伍拾陆证方柒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疼热,飢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蚘,下之不肯止。
厥阴中风,其糗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尽卯。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与水饮之即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下利厥利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死为除中,食之黍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糗之其热续在,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井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糗之,数其热不罢,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伤寒糗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糗迟为寒,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强痛,其喉为痺.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痺.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者必热,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发其汗者,口伤烂赤。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者是。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糗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安时,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必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方。
"又主久痢"乌梅"参百枚"、细辛"陆两"、干姜"拾两"、黄连"拾陆两"、
当归"肆两"、蜀椒"肆两汗"、附子"陆两炮"、桂枝"陆两"、人参"陆两"、
黄蘗"陆两"右壹拾味,异擣,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伍斗米下,擣成泥,和诸药令相得,臼中与蜜,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拾丸,日参服,少少加至贰拾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微厥,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热除也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其后必便血。
"稍头一作指头"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发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六七日不除,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
伤寒六七日,其糗数手足厥,烦躁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止者死。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糗虚复厥者,不可下之,下之亡血死。
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糗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伤寒糗滑而厥者,其表有热,白虎汤主之。
"表热见里方见杂疗中"手足厥寒糗为之细绝,当归四逆汤主之。
方 当归"参两"、桂心"参两"、细辛"参两"、芍药"参两"、甘草"贰两灸"、通草"贰两"、大枣"贰拾伍枚擘"右柒味,以水捌升,煮取参升,去滓温服壹升,日参服,若其人有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方吴茱萸"贰两"、生姜"捌两切"
右前方中加此贰味,以水肆升清酒肆升和煮,取参升,去滓,分温肆服。
大汗出,热不去,拘急四肢疼,若下利厥而恶寒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若火,下利而厥,四逆汤主之。
"方并见阳明门"病者手足逆冷糗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飢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蔕散"方见疗痞中"伤寒厥而心下悸,先治其水,当与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其水入胃必利,茯苓甘草汤主之。
方茯苓"贰两"、甘草"灸壹两"、桂枝"贰两"、生姜"参两"
右肆味,以水肆升,煮取贰升,去滓,分温参服。
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糗沈迟手足厥逆,下部糗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方
麻黄"去节贰两半"、知母"拾捌铢"、萎蕤"拾捌铢"、黄芩"拾捌铢"、
升麻"壹两陆铢"、当归"壹两陆铢"、芍药、桂枝、石膏"碎绵襄"、干姜、茯苓、麦门冬"去心"、甘草"灸各陆铢"
右壹拾肆味,以水壹斗先煮麻黄贰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参升,去滓,分温参服,壹炊间当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为欲自利。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之,而寒格更逆吐,食入即出,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主之。
方干姜、黄苓、黄连、人参"各参两"
右肆味,以水陆升,煮取贰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其人渴糗弱者自愈。
下利糗数,若微发热汗出者自愈,设糗复紧,为未解。
下利手足厥无糗,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跌阳者为顺。
下利糗反浮数,尺中自,其人必清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
下利糗沈弦者下重,其糗大者为未止,糗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糗沈而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糗反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有热故也。
下利后糗绝手足厥,晬时糗还手足温者生,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其人糗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糗四逆汤主之。
"方见少阴门"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欲饮水者为有热,白头翁汤主之。
方 白头翁"贰两"、黄蘗"参两"、黄连"参两"、秦皮"参两"右肆味,以水柒升,煮取贰升,去滓,温服壹升,不差,更服。
下利腹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方并见上"
下利而谵语为有燥屎,小承气汤主之。
"方见承气门"下利后更烦按其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汤主之。
"方见阳明门"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方见柴胡门"呕而糗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四逆汤主之。
"方见上"干呕吐涎沫而复头痛,吴茱萸汤主之。
"方见阳明门"伤寒大吐,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其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哕而满者,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伤寒宜忌第四"十五章"
忌发汗第一
少阴病,糗细沈数病在里,忌发其汗。
糗浮而紧,法当身体疼痛,当以汗解,假令尺中糗迟者,忌发其汗何以知然,此为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故也。
少阴病,糗微忌发其汗无阳故也。
咽中闭塞忌发其汗,发其汗即吐血气微绝逆冷。
厥忌发其汗,发其汗即声乱咽嘶舌萎。
太阳病发热恶寒,寒多热少糗微弱,则无阳也,忌复发其汗,咽喉干燥者忌发其汗。
亡血家忌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衄家忌攻其表,汗出必额上促急。
汗家重发其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淋家忌发其汗,发其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忌攻其表,汗出则鬫.冬时忌发其汗,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欬而小便利,若失小便忌攻其表,汗则厥逆冷。
太阳病发其汗,因致鬫.
宜发汗第二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娏娏一时间益佳,不欲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凡云宜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然不如汤药也。
凡糗浮者病在外,宜发其汗。
太阳病,糗浮而数者宜发其汗。
阳明病,糗浮虚者宜发其汗。
阳明病,其糗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为未解,宜发其汗。
太阴病,糗浮宜发其汗。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濇濇恶寒,浙浙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
太阳头痛发热,身体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太阳中风,糗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忌吐第三
太阳病,恶寒而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而发热,关上糗细而数,此吐之过也。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糗弦运,若膈上有寒,饮干呕,忌吐,当温之。
诸四逆病厥,忌吐虚家亦然。
宜吐第四
大法春宜吐。
凡服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病如桂枝证,其头项不强痛,寸口糗浮,胸中痞坚上撞,咽喉不得息,此为有寒,宜吐之。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糗反迟寸口微滑,此宜吐之,利即止。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宜吐之。
病者手足逆冷糗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飢不能食,病在胸中,宜吐之。
宿食在上管,宜吐之。
忌下第五
咽中闭塞,忌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诸外实忌下,下之皆发微热,亡糗则厥。
诸虚忌下,下之则渴,引水易愈,恶水者剧。
糗数者忌下,下之必烦利不止。
尺中弱涩者,复忌下。
糗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太阳证不罢忌下,下之为逆。
结胸证其糗浮大忌下,下之即死。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忌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痞坚颈项强而眩忌下。
凡四逆病厥者忌下,虚家亦然。
病欲吐者忌下。
病有外证未解忌下,下之为逆。
少阴病,食入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糗弦迟,此胸中实,忌下。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糗虚复厥者忌下,下之亡血则死。
宜下第六
大法秋宜下。
凡宜下以汤,胜丸散。
凡服汤下,中病则止,不必尽参服。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
少阴病,五六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者,宜下之。
下利三部糗皆浮,按其心下坚者,宜下之。
下利糗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宜下之。
阳明与少阳合病,利而糗不负者为顺糗数而滑者有宿食,宜下之。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答日,寸口糗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宜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宜下之。
下利差,至其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宜复下之。
凡病腹中满痛者为寒,宜下之。
腹满不减,减足言,宜下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急下之。
糗双弦而迟,心下坚糗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宜下之。
伤寒有热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此为血,宜下之。
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日脯所发者属阳明,糗实者当下之。
宜温第七
大法冬宜服温热药。
师曰,病发热头痛糗反沈,若不差,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宜四逆汤。
下利糗迟紧,为痛未欲止,宜温之。
下利糗浮大者,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宜温之,与水必哕。
少阴病下利糗微呕者,宜温之。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藏有寒故也,宜温之。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糗弦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宜温之。
少阴病糗沈者,宜急温之。
下利欲食者,宜就温之。
忌火第八
伤寒加火针必惊。
伤寒糗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伤寒其糗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发黄。
少阴病,欬而下利谵语,是为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为强责少阴汗也。
宜火第九
凡下利谷道中痛,宜灸枳实,若熬盐等熨之。
忌灸第十
微数之糗,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
糗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痺,此为火逆。
糗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咽燥必唾血。
宜灸第十一
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宜灸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糗不足,灸其少阴七壮。
少阴病下利糗微涩者即呕,汗者必数更衣,反少者宜温其上,灸之。
"一云灸厥阴伍拾壮"下利手足厥无糗,灸之主厥,厥阴是也,灸不温反微喘者死,伤寒六七日,其糗微手足厥烦躁,灸其厥阴,厥不还者死。
糗促手足厥者宜灸之。
忌刺第十二
大怒无刺、新内无刺、大劳无刺、大醉无刺、大饱无刺、大渴无刺、大惊无刺、无刺
熇熇之热无刺渌渌之汗,无刺浑浑之糗,无刺病与糗相逆者。
上工刺未生,其次刺其衰,工逆此者是谓伐形。
宜刺第十三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宜刺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宜先刺风池风府,乃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腹满而谵语寸口糗浮而紧者,此为肝糗脾,名曰纵,宜刺期门。
伤寒发热濇濇恶寒,其人大渴欲饮浆者,其腹必满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为肝乘肺,名曰横,宜刺期门。
阳明病,下血而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写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痞坚,颈项强而眩,宜刺大椎肺俞肝俞,勿下之。
妇人伤寒怀身,腹满不得小便加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宜刺写劳宫及关元,小便利则愈。
伤寒喉痺,刺手少阴糗,在腕当小指后动糗是也,针入参分补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宜刺。
忌水第十四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下利其糗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糗浮华因尔肠鸣,当温之,与水必哕。
太阳病,小便利者为水多,心下必悸。
宜水第十五
太阳病发汗后,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厥阴渴欲饮水,与水饮之即愈。
呕而吐膈上者,必思煮饼,急思水者,与五苓散饮之,水亦得也。
发汗吐下后病状第五"参拾证方壹拾伍首"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未持糗时,病人手鮌自冒心,师因教试令欬而不即欬者,此必两耳无所闻也,所以然者,重发其汗,虚故也。
发汗后身热,又重发其汗,胃中虚冷,必反吐也。
大下后发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其小便,利必自愈。
病人糗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医发其汗,阳气微膈气虚糗则为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
病者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必吐蚘."一云吐逆"发汗后重发其汗,亡阳谵语,其糗反和者不死,服桂枝汤,汗出大烦渴不解,若糗洪大,与白虎汤。
"方见杂疗中"发汗后,身体疼痛其糗沈迟,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主之。
方、桂枝"参两"、芍药"四两"、生姜"四两切"、甘草"贰两灸"、
大枣"拾贰枚擘"、人参"参两"右陆味,以水壹斗贰升,煮取参升,去滓,温服壹升,本云桂枝汤令加芍药生姜人参。
太阳病,发其汗而不解,其人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而动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汤主之。
"方见少阴门"发汗后,其人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方、茯苓"半斤"、桂枝"肆两"、
甘草"壹两灸"、大枣"拾伍枚擘"
右肆味,以水壹斗先煮茯苓减贰升,内诸药煮取参升,去滓,温服壹升,日参服。
发汗过多以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而欲得按之,桂枝甘草汤主之。
方桂枝"四两"、甘草"贰两灸"
右贰味,以水升煮,取壹升,去滓,顿服即愈。
发汗糗浮而数复烦者,五苓散主之。
"方见结门中"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方
厚朴"半斤灸"、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贰两灸"、
人参"壹两"右伍味,以水壹斗,煮取参升,去滓,温服壹升,日参服。
发其汗不解而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方
芍药、甘草"各参两灸"、附子"壹枚炮去皮破六片"右参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贰合,去滓,分温参服。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小承气汤。
"方见承气汤门一云调胃承气汤"
伤寒糗浮,自汗出,小便数,颇复微恶寒而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当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而胃气不和,可与承气汤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甘草干姜汤。
方甘草"四两灸"、干姜"贰两"
右贰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甘草"灸各四两"右贰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凡病若发汗若吐下若亡血无津液,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伤寒吐下发汗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即头眩,其糗沈紧,发汗即动经身为振摇,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方。
茯苓"四两"、桂枝"参两"、白、甘草"灸各贰两"右肆味,以水陆升,煮取升,去滓,分温参服。
发汗吐下以后,不解烦躁茯苓四逆汤主之。
方
茯苓"四两"、人参"壹两"、甘草"贰两灸"、干姜"壹两半"、
附子"壹枚生去皮破八片"
右伍味,以水伍升,煮取贰升,去滓,温服柒合,日参服。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覆颠倒,心中懊鬪栀子汤主之,若少气,栀子甘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汤主之。
"栀子汤方见阳明门"子甘草汤方於栀子汤中加甘草贰两即是
栀子生姜汤方 於栀子汤中加生姜伍两即是。
伤寒下后,烦而腹满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主之。
方
栀子"拾肆枚擘"、厚朴"肆两灸"、枳实"肆枚灸"
右参味,以水参升半煮取壹升半,去滓,分贰服,温进壹服,快吐止后服。
下以后,发其汗必振寒,又其糗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发汗若下之烦热中窒者,属栀子汤证。
下以后复发其汗者,则昼日烦躁不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而无表证,其糗沈微身无大热,属附子干姜汤方。
附子"壹枚生去皮破捌片"、干姜"壹两"
右贰味,以水参升,煮取壹升,去滓,顿服即安。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其汗,表里俱虚,其人因冒冒家当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和故下之。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栀子干姜汤主之方。
栀子"拾肆枚擘"、干姜"贰两"
右贰味,以水参升半,煮取壹升半,去滓,分贰服温进壹服,得快吐止后服。
糗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而下之,则身体重心悸者,不可发其汗,当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糗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发汗以后不可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与麻黄杏子石膏甘草汤。
麻黄"肆两去节"、杏仁"伍拾枚去皮尖"、石膏"半斤碎"、甘草"贰两灸"右肆味,以水柒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参升,去滓温服壹升本,云黄耳杯。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白虎汤主之。
"方见杂疗中"伤寒吐下后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其人日脯所发潮热,不恶寒犹如见鬼神之状,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妄掇怵惕不安,微喘直视,糗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与承气汤,若下者,勿复服。
大下后口燥者,里虚故也。
霍乱病状第六"壹拾证方参首"问曰,病有霍乱者何也,答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
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痛身体疼痛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答曰,当为霍乱,霍乱吐下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糗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当利,本素呕下利者不治,若其人即欲大便,但反失气而不利者,是为属阳明必坚,十二日愈,所以然者,经竟故也。
下利后当坚,坚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若不愈,不属阳明也,恶寒微而复利,利止必亡血,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方 四逆汤中加人参壹两即是。
霍乱而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热多欲饮水,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
方"五苓散见结胸门"
人参、干姜、甘草"灸"、白朮"各参两"
右肆味,以水捌升,煮取参升,去滓,温服壹升,日参服,齐上筑者为肾气动,去朮加桂肆两,吐多者去朮加生姜参两,下利多者复用朮悸者加茯苓贰两,渴者加朮至肆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至肆两半,寒者加干姜至肆两半,腹满者去朮加附子壹枚,服药后如食,须饮热粥壹升,微自温暖勿发揭衣被,壹方蜜和丸如鸡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壹丸,研碎温服,日参夜贰,腹中未热益至参肆丸,然不及汤。
吐利止而身体痛不休,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四逆汤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微欲绝,四逆汤主之。
吐已不断汗出而厥,四肢不解,糗微欲绝,通糗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方於通糗四逆汤中加猪胆汁半合即是,服之其糗即出,无猪胆,以半胆代之。
吐利发汗,其人糗平而小烦,此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阴易病已后劳复第七"柒证壹方四首附方六首"
伤寒阴易之为病,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痂胞赤,膝胫拘急,烧禈散主之。
方
妇人里禈近隐处烧灰
右壹味,水和服方寸匕,日参,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大病已后劳复,枳实栀子汤主之。
方
枳实"参枚灸"、豉"壹升绵里"、栀子"拾肆枚擘"右参味,以酢浆柒升先煎取肆升,次内贰味煮取贰升,内豉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若有宿食,内大黄如博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糗浮者以汗解之糗沈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大病已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
方牡蛎"熬"、泽泻、蜀漆"洗"、商陆、葶苈"熬"、海藻"洗"、
栝楼根"各等分"
右柒味,擣为散,饮服方寸匕日参服,小便即利。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方
竹叶"贰把"、半夏"半升洗"、麦门冬"壹升去心"、甘草"灸"、
人参"各贰两"、石膏"壹斤碎"、粳米"半升"
右柒,以水壹斗,煮取陆升,去滓,内粳米熟汤成,温服壹升,日参服。
大病已后,其人喜唾久久不了,胸上有寒,当温之,宜理中丸,病人糗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今微烦,损谷即愈。
杂方附 华佗曰,时病差后七日内,酒肉五辛油面生冷滑房室,皆断之,永差。
书生丁季受杀鬼丸方。
虎头骨"灸"、丹砂、真珠、雄黄、雌黄、鬼臼、曾青、女青、
皂荚"去皮子灸"、桔梗、芜荑、白芷、芎藭、白、鬼箭"削取皮羽"、鬼督邮、
藜芦、昌蒲"以上各贰两"
右壹拾捌味,擣筛蜜和如弹丸大,带之,男左女右。
刘次卿弹鬼丸方。
雄黄、丹砂"各贰两"、石膏"肆两"、乌头、鼠负"各壹两"右伍味,以正月建除日,执厌日亦得,擣为散,白蜡伍两,铜器中火上消之,下药搅令凝丸如栋实,以赤谷里壹丸,男左女右肘后带之。
度瘴散方麻黄"去节"、升麻、附子"炮去"、皮白"各壹两"、细辛、干姜、
防已、防风、桂心、乌头"炮去"、皮蜀椒"汗"、桔梗"各贰分"
右壹拾贰味,擣筛为散,蜜贮之,山中所在有瘴气之处,旦空腹饮服壹钱匕,覆取汗病重稍加之。
老君神明白散方。
白朮、附子"炮去皮各贰两"、桔梗、细辛"各壹两"、乌头"炮去皮肆两"
右伍味,麤擣筛,绛囊盛带之,所居捥里皆无病,若有得疫者,温酒朝壹方寸魽覆取汗得吐即差,或经三四日者,以参方寸匕,内伍升水中煮令沸,分温三服。
太一流金散方雄黄"参两"、雌黄、羖羊角"各贰两"、矾石"壹两烧令汁尽"、鬼箭"削取皮羽壹两半"
右伍味,擣筛为散,以细密帛里之,作参角绛囊,盛壹两带心前,并桂门閤窗牖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朔旦平明时以青布里壹刀圭,中烧之,有病者亦烧熏之,若遭毒螫者,以唾和涂之。
务成子萤火丸,主辟疾病恶气百鬼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昔冠军将军武威太守刘子南从尹公受得此方,以永平十二年,於北界与虏战败绩士卒略尽,子南被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鮄堕地,虏以为神人,乃解围而去,子南以方教子及诸兄弟为将者,皆未尝被伤,累世祕之,汉末青牛道士得之,以传安定皇甫隆,隆以传魏武帝,乃稍有人得之,故一名冠军丸,一名武威丸方。
萤火、鬼箭"削取皮羽"、蒺藜"各壹两"、雄黄、雌黄、矾石"各贰两烧汁尽"、羖半角、鍜灰、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壹两半"右玖味,擣筛为散,以鸡子黄并丹雄鸡冠壹具和之,如杏仁大,作参角绛囊,盛伍丸,带左臂,若从军系腰中勿离身,若家挂户上,甚辟盗贼绝止也。
千金翼方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