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辍耕录 卷十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南村辍耕录
《南村辍耕录》 卷十六 陶宗仪

◎陶氏二谱宋泰山王质所著《云韬堂绍陶录》,录中首载栗里华阳二谱。

惟先生之大节高风,流播千古,而质者乃能次第其出处。

作为年谱,且以名吾书绍陶之志,是可尚已,遂录于此云。

《书陶栗里谱》元亮高风,发于宋晋去就之际。

君曾祖事晋,懋著勋劳。

自宋武帝芟元复马,逆揣其末流,即不出。

武帝将收贤士以系人心,见要亦不应。

陶谢皆世臣,君世地色言俱僻,而灵运为武帝秉任。

最后乃欲诡忠义杂江海远师送君过虎溪,而却灵运不入莲社素心皆所鉴知,谱具左方。

△兴宁三年乙丑"晋哀帝"君生于浔阳柴桑,今德安县楚城市是。

父轶名,命子诗云:"于穆仁考,澹焉虚止。 寄迹风云,宜兹愠喜。"

陶氏自侃以武功擅世,后裔稍袭故风,多流乱岐。

盖折翼之祥,发之旁派,传淡,传君父子,皆以隐德著称。

侃女适孟嘉,嘉女适君父,是生君。

其气所传,造化必有可言者。

△大元元年丙子"晋武帝"君年十二,失母。

祭妹文云:"慈妣早世,我年二六。"

△大元九年甲申君年二十。

失妾。

楚调诗云:"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妾翟氏偕老,所谓夫耕于前,妻于后,当是翟,汤家汤庄、矫、法、赐,四世以隐行知名。

"亦柴桑"

△大元十九年甲午君年三十。

有《归园田》诗云:"误落尘纲中,一去三十年。"

初为州祭酒,当在其前,不堪,乃解归。

故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寻亦却主簿。

△隆安四年庚子"晋安帝"君年三十六。

五月,有《从都还阻风规林》诗。

当是参镇军,衔命自京都上江陵,故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后。

父在柴桑,故云一欣侍温颜,又云"久游恋所生",父为人度不肯适都,当是已舍单行,见《还旧居》诗,军僚差疆郡吏,故云:"时来苟冥会,婉恋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田园疏。"

△隆安五年辛丑君年三十七。

正月,有《游斜川》诗云:"开岁倏五十。"

方三十七,作五日是。

当是故岁五月还浔阳,今岁七月适江陵。

有《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诗,留浔阳逾年,当是予告在乡。

至是,往赴,云"闲居三十载"。

自未参镇军以前,得三十六年,当是不堪劳役,遂起归意。

故云:"诗书敦宿好,园林无俗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失父祭妹文》云:"昔在江陵,重罹天罚。 触事未远,书疏犹存。"

当是妹自武昌报。

江陵时,父在柴桑。

△元兴二年癸卯君年三十九。

正月,有《始春怀古田舍》诗,当是自江陵归柴桑,复适京都。

宅忧居家,思湓城,故有《怀古田舍》。

又云《良苗怀新》。

十二月,有与从弟敬诗云:"寝迹衡门下",在都亦当是处野。

△元兴三年甲辰君年四十。

有《连雨独饮》诗云:"仰四十年"。

有《饮酒诗》云:"是时向立年,志气多所耻。 遂尽分然介,终死归田里"。

当是在壬辰癸巳为州祭酒之时。

所谓"投耒去学仕",又云:"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至是,得十二年。

△义熙元年乙巳君年四十一。

三月,有《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当是故岁自都还里即吉。

庚子,始事镇军,继事建威,中经罹忧。

至是,得六年。

复衔命至都,其家尚未归柴桑。

《还旧居》诗云:"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往来时经乡闾,不常留,稍成疏,故云:"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至是,始定居,断他适。

十一月,有《归去来辞》。

九月,家留柴桑,身往彭泽。

至是,免归。

当是不堪军役,故求县。

不堪县役,故归家。

所谓"风波未定,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足以为酒,"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平生之志始决。

见序及辞甚。

失妹所谓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是岁,刘将军录尚书。

△羲熙三年丁未君年四十三。

有《祭程氏妹》文。

自乙巳至是,所谓服制再周。

△义熙四年戊申君年四十四。

有《六月遇火诗》云:"奄出四十年。"

△义熙五年己酉君年四十五。

有《九日》诗。

△义熙六年庚戌君年四十六。

有《西田获早稻》诗。

△义熙七年辛亥君年四十七。

有《祭从弟敬远》文云:"绝粒委务,考般山阴。 晨采上药,夕闲素琴。"

当时同志,见文甚详。

△义熙十年甲寅君年五十。

有《杂诗》云:"奈何五十年。"

弃官来归。

至是,得十年。

故云:"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义熙十一年乙卯君年五十一。

有《与子俨等疏》云:"年过五十。"

又云:"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 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号羲皇上人。"

见疏甚详。

△义熙十二年丙辰君年五十二。

有《下氵巽田舍获诗》云:"曰余为此来,三四星火颓。"

当是得此在癸丑甲寅之间。

△义熙十四年戊午君年五十四。

《楚调》云:"仰六九年。"

召为著作佐郎,不应。

是岁,宋公为相国。

△元熙元年己未"晋恭帝"君年五十五,王休元为江州,自造不得见,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于半道栗里要之,即引酌野亭,休元出与相闻,极观终日。

尝九日把菊无酒,休元饷之。

有《九日闲居》诗,所谓"秋菊满园,时醪靡至"。

当是未获所遗。

休元在江州几六载,未审的在何年。

自乙巳至丁卯,讫死未尝他适,独暂为休元入州。

△水初元年庚申"宋武帝"君年五十六。

同隐周续之召至都,为颜延之连挫。

义熙间,檀韶为江州,邀续之,在城北讲礼雠书。

有《示周掾祖谢诗》云:"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又云:"但愿还渚中,从我颖水滨。"

江城尚不欲周往,奚况京师?刘遗民亦同隐。

有《和刘柴桑诗》云:"挈杖还西庐"。

又云:"春醪解饥劬"。

其还以春,有《酬刘柴桑》云:"嘉穗眷南畴"。

又云:"慨然知已秋"。

其还至是及秋。

初自西庐移南村,有《移居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朝夕"。

又云:"过门更相呼,有酒基酌之"。

迁居殆为遗民之徒,寻还西庐。

度相距亦不远,与遗民更相酬酢,不改赏文析义之时,未审的在何年。

或恐刘柴桑似县令刘,或尝为此县,存此呼,或有命不为。

犹续之尝命为抚军参军,不就,因呼周掾,皆不可知。

但非时为宰者,语皆冷交,非熟官。

《丁柴桑诗》云:"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此乃当官无疑。

寻诗,钟情于刘,过厚于周,遗民自隐之余无闻,续之在隐之中微婉。

君与周、刘,号浔阳三隐。

校情义,稍有浅深。

是岁,宋武帝践祚。

△景平元年癸亥"晋营阳王"君年五十九。

颜延之为始安。

过浔阳日,造饮酣醉。

临去,留二万钱送酒家。

相知久间,骤儿益,延之未审何时来柴桑。

所谓自尔分居,及我多假。

伊好之洽,接檐聆舍”。

当是不诣刘穆之之时。

又未审何时去柴桑,当是为豫章世子参军之时。

据诔,参传,略见。

△元嘉三年丙寅"宋文帝"君年六十二。

檀道济为江州。

时抱羸疾,多瘠馁。

往候,馈以粱肉,不受。

△元嘉四年丁卯君年六十三。

有《自祭文》云:"律中无射"。

拟挽歌诗云:"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当是杪秋下世。

颜延之诔云:"视化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祠弗恤。"

其临终高态,见诔甚详。

君平生好谈归尽,萧统以为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白驹,寄寓逆旅。

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放荡,岂能劳于忧畏,役于人间,最知深心。

形赠影答神释本趣略见所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惟患不知,既已洞知,安坐待此,夫复何言?杜甫许避俗,未许达道,识者更详之。

《书陶华阳谱》通明高风,发于梁齐宋去就之际。

君祖父皆食宋禄,身又生宋代,自齐高帝代宋,旋引去。

梁武帝代齐,益退藏。

平时以师待君,然大节有定操,岂复以恩礼推移?暂至丹阳,应简文之命。

不少至京都,慰武帝之怀。

抑何其坚忍,壮年果于遗世。

照之审,故判之不疑,谱具左方。

△孝建三年丙申"宋世祖"君生于丹阳秣陵,今上元县治村是。

母郝氏、梦两夫人持垆香来前,有娠。

今世为君,再世为孙思邈,两世肇启于郝,故其兆先形。

当是本居天仙趣,报尽还入人趣,植根弗凡,受形亦异。

生以火年火月,又夏至极阳日,悉禀纯阳,多起飞心,累功积行,所升当益高。

推佛言,参君迹,略见。

△大明四年庚子君年五岁,常持荻画灰学书。

△泰始元年乙巳"宋明帝"君年十岁。

得葛洪《神仙传》,即有志养生,语人:"仰青天。 睹白日,不觉为远。"

及长,博读书,邃解文武诸伎。

自后天文地理人事,虽至渊妙,咸臻底极。

当时已罕传,历年愈远,行世寝稀。

《梁传》所载十二种,今传惟三种,传不能纪十种,《唐志》所载九种。

今传惟四种,传有志无八种,传无志有五种。

《本草》后入增衍。

考正益详,间与集注差异。

△元徽二年甲寅"宋苍梧王"君年十九。

萧将军录尚书,引为诸王侍读。

故事,止典文学,无他务。

除奉朝请,故事,止奉朝会请召,本不为官,虽在宦途,亦居静地。

及求县,乃不遂,缘执可见。

△永明十年壬申"齐世祖"君年三十七。

家贫,求宰县,不遂,脱朝服挂神武门去。

止句曲山。

体即轻捷,性嗜山水,所历必吟咏盘旋不已。

语人:"吾见朱门广厦,虽适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 望高岩,瞰大泽,知难立止,自常欲就之。"

永明中,求禄得,辍差舛,不尔。

岂得为今日之事,亦缘执使然。

此语甚真。

是事先有根,次有缘,次有势,相符乃入。

所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惟难契,故旷世难就。

△隆昌元年癸酉"齐郁林王"君年三十八。

沈约为东阳,屡要不至。

自栖句曲不出。

所谓遍历名山,求访仙药,或未然。

一至句章,礼育王塔。

一至丹阳,应太子召。

他适皆无考。

又言,往东阳从孙游岳,授符图经法,亦无考。

惟杨羲灵宝五符,传句容葛粲,粲以传陆修静,陆以传孙。

许叙二景歌,东阳章灵民出都遇得,以与孙。

度所得止在秣陵句曲之间,非远适而后传。

△永元元年己卯"齐东昏侯"君年四十四。

在句曲,筑楼高三层,身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

与物遂绝,不娶,无子,他眷亦不通。

先断此根,可议他事。

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聆响为乐。

闲独游泉石。

此门忌浊,便清神仙。

上景多云霞,下景多山水。

物多金玉,色多紫碧。

他皆类是。

所谓熟之养之覆之。

若欲成辨,必加将护,大要离尘换境为上。

△中兴元年辛巳"齐和帝"君年四十六。

萧都督至新林,遣弟子戴猛之迎谒。

初,齐未作水丑木之歌。

至是,援谶文成梁字,令弟子进之,遂以梁建国。

后覆没,亦预言朱点,巳巳诗叹朝阳重离七元。

卒验。

虽隐茅山,不却人主询谋。

中大通初,献善胜成胜二刀,度武帝狃陈庆之覆魏洛阳,好大之心寝侈。

参会侯景,大触骇机,岂尽忘救世者,但观时耳。

蚤慕张良甚深。

黄石编书,盖传真秘谍。

兵法、其间余事,推己及物,亦致平绪术。

此门隐除魔,显定乱。

学道者问及,君著水镜握镜当是早为,岂挂晚念。

△天监元年壬午"梁高祖"君年四十七。

梁武帝在西邸,与游。

及即位,恩礼弥笃,问讯弗绝。

屡招不出,画两牛一枚,放水草之间,一金络头人执杖驱之,知不可复。

致旁族季直,亦不肯事梁。

武帝尝叹:"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门风,何繇乃尔。"

△天监四年乙酉君年五十。

移居积金涧。

泉石益奇,无蛇虎,有佳木及杂药。

初乏青林。

及来居,皆自茂,在句曲东垄。

△中大通元年己酉君年七十四。

遇异人宣喧,以本草用虻虫水蛭之属,伤物,迟一纪,可解形。

至期,果化,尸解,凡十余种。

世传喧自青城来句曲。

先升,以君闻,帝录其积水之功。

化后,为蓬莱都水监。

见《仙传》及《拾遗》,甚略。

今茅山相传稍详,但微涉异。

△大同二年丙辰君年八十一。

双眼或方。

梦胜力菩萨授菩提记,乃诣贸阝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

世传吕岩从钟离权受剑诀,后二百余年,来参黄龙惠南,始竟佛言。

不修正觉,别得生理。

休止深山大岛,绝于人境。

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晚年,始坚此愿,《唐志》有所著《草堂法师传》。

当时佛教虽隆,禅宗未开,圆觉以大通五年至,以是年去,留台城十九日,度君不及相见。

△大同六年庚申君年八十五。

逆克亡日,仍为《告逝诗》。

及卒,颜色如常,香气弥山。

华阳颂云:"号期行当满,亥数未终丁。 迨乃承唐世,将宾来圣庭。"

化后,一遇丁亥,为陈临海王光大元年。

再遇丁亥,为唐太宗贞观元年。

升平之盛,降古所稀,圣庭当是此时。

初,隋文帝辅周,以国子博士召孙思邈,不应。

密言:"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以济人。"

宣政元年至贞观元年,适满五十年,应命来见,太宗官之,不受,辞归太白山,风素类隐居。

他无种不类,形有转移,神无变易。

自是至丁卯,独孤信镇洛阳之时,正七岁。

至丁亥,太宗召至长安之时,得八十七岁。

暮龄有少容,所以惊嗟。

虑照邻称其自谓生开皇辛酉,当时已不信。

若尔,岂得圣童之称,博士之召?贞观丁亥,方二十七岁,岂得少容之叹!若言数百岁,岂得七岁弱冠之誉!度思邈之生,适继隐居之没,其为后身何疑?挺契颂又云:"重离倘或似,"谓简文与武帝俱非令终;又云:"七夕乃扶胥,"谓武帝凡七改元。

世称推戴为策立侯景尝为怀朔镇功曹吏。

至是,篡梁,称汉。

故云"扶胥",所谓篇中字皆有义旨。

后人自以篇中事求之,则机萌一颂二十字顾岂虚设,矧又彰明?业运颂又云:"济神既有在,去留从所宜。"

神既济矣,在于何所?华原孙氏,即其所在也已。

当知佛言报尽还来,及舍生趣生,至确何信,识者更推之。

◎药谱

《清异录》二卷,乃宋陶翰林谷所撰。

凡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么麽、释族、仙宗、草木、花果、蔬药、禽兽、虫鱼、支体、作用、居室、衣服、庄饰、陈设、器具、文用、武器、酒浆、茗Η、馔羞、丧葬、鬼妖,皆创为异名新说,而"药谱"一则尤奇甚,因备录之。

刍清本良于医,药数百品,各以角贴。

所题名字诡异,余大骇。

究其源底,答言天成中进士侯宁极戏造药谱一卷,尽出新意,改立别名,因时多艰,不传于世。

余以礼求假一通,用娱闲暇。

假君子"牵牛"昌明童子"川鸟头"淡伯"厚朴"木叔"胡椒"雪眉同气"白扁豆"含丸使者"椒"馘毒仙"预知子"贵老"陈皮"远秀卿"沉香"化米先生"神麦"九日三官"吴茱萸"焰叟"硫黄"三闾小玉"白芷"中黄节士"麻黄"时美中"莳萝"道河豚"木猪苓"嗽神"五味子"削坚中尉"三棱"曲方氏"防风"白大寿"吴术"洞庭奴隶"枳壳"黄英古"檀香"绿剑真人"菖蒲"魏去疾"阿魏"禹孙"泽泻"橐尊师"仙灵脾"风棱御史"史君子"雪如来"白芨"风味团头"缩砂"赦肺侯"款冬花"骨鲠元君"萆"苦督邮"黄苓"调睡参军"酸枣仁"墨司令"苁蓉"知微老"白薇"太青尊者"朴硝"既济公"升麻"冷翠金刚"石楠叶"脱核婴儿"桃仁"涩翁"诃梨勒"抱雪居士"香附子"随汤给事中"甘遂"斜枝大士"草龙胆"野丈"白头翁"建阳八座"蛇床子"玄房仲长统"皂荚"生药王"覆益子"仁枣"川楝子"石仲宁"滑石"命门录事"安息香"隐上座"郁李"水状元"紫苏"飞风道者"牙硝"毕和尚"荜澄茄"金山力士"自然铜"麝男"甘松"冰尉"薄荷"草东床"大腹皮"肾曹都护"葫芦巴"寿祖"威灵仙"玲珑霍去病"藿香"千眼油"蕤人"延年卷雪"桑白皮"水银腊"轻粉"黄香影子"栀子"六停剂"五味子"显明犭巴"阿胶"出样珊瑚"木通"中央粉"蒲黄"疮帚"何首乌"支解香"丁皮"洗瘴丹"槟榔"海腊"麒麟竭"水磨橄榄"金铃子"无名印"地榆"无忧扇"楷杷叶"鬼木串"槐角"黑杀星"夜明砂"续命筒"干漆"蛮龙舌血"没药"清凉种"香薷"羽化魁"五加皮"度厄钱"连翘"圣茏松"瞿麦"翻胃木"常山"汤主"山茱萸"醒心杖"远志"王黄瓜"马兜铃"偷蜜珊瑚"甘草"德儿"杏仁"混沌螟蛉"寄生"永嘉圣脯"干姜"红心石"赤石脂"药本"五灵脂"静风尾"荆芥"正坐丹砂"附子"迎汤子"菟丝子"山屠"黄蘖"脾家瑞气"肉豆蔻"甜面淳于"密陀僧"剔骨香"青皮"痰宫霹雳"半夏"玉虚饭"龙脑"锁眉根"苦参"黑龙衣"鳖甲"小帝青"青盐"百辣云"生姜"绶带米"麦蘖"半夏精"天南星"夜金"雄黄"沙田髓"黄精"舞声虎"大黄"小昌明"草乌头"草兵"巴豆"巢烟九肋"乌梅"百子堂"草果子"雏面还丹"人参"琥珀孙"松脂"贼参"荠{艹尼}"不死面"伏苓"火泉"竹沥"比目沉香"乌药"陆续丸"蔓荆子"地白"瓜蒌根"天豆"破故纸"滴胆芝"黄连"新罗白肉"白附子"瘦香娇"丁香"破关符"蓬莪术"玉丝皮"杜仲"血柜"牡丹皮"川元蠢"川芎"九女春"鹿茸"百药绵"黄蓍"英华库"益智"通天柱杖"牛膝"赤天佩"姜黄"丹田霖雨"巴戟"百文须"石斛"飞天蕊"旋覆花"安神队杖"麦门冬"郓芝"天麻"锦绣根"芍药"草鱼目"薏苡"茅君宝荚"苍术"尉佗圭"桂"炼形松子"柏子仁"芦头豹子"柴胡"丑宝"牛黄"肚裹屏风"艾"九畹菜"泽兰"女二天"当归"大通绿"木香"旱水晶"硼砂"还元大品"地黄"两平草"羌活"死冰"白僵蚕"一寸楼台"蜂窠"二尸"枸杞"无情手"宣砂"拔萃团"麝香"绿须姜"细辛"笑靥金"菊花"走根梅"干葛"八月珠"茄香"银条德星"山药"吉祥杵"桔梗"金母蜕"郁金"线子檀"茅香"良医匕首"亭历"前家大器"秦芄"滴金卵"延胡索"鬼丹"芦荟"宜州样子"白豆蔻"瓦垅斑"贝母"孝梗"知母"万金茸"紫苑"秦尖"蒺藜"西天蔓"前胡"蕨臣"卷柏"五福脔"白蔹"保生业"藁本"狨奴"狗眷"蒜脑悬"百合"修身弩"芫花"帝膏"苏香"玉灵片"石膏"

◎世系宋马永卿《畜真子录》云:"古人重谱系,故虽世胄绵远,可以考究。"

渊明《命子诗》云:"天集有汉,眷于愍侯。 赫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参誓山河,启土开封。"

按汉功臣表:开封愍侯舍、以左司马从汉破代,封侯。

昔高帝与功臣盟云:"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所谓"参誓山河",谓此盟也。

高帝功臣百有二十人。

舍,其一也。

又云:"丞相,允迪前从。 浑浑长源,郁郁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语默,运同隆窳,此盖谓青也,功臣表:“开封愍侯,舍、封十一年薨。 十二年。 夷侯青嗣,四十八年薨。"

所谓"群川众流",以谕支派之分散也。

"语默隆窳",以言自青后未有显者也。

渊明乃长沙公之曾孙,然侃传亡不载,世家独于此见之。

后世累经乱离,谱籍散亡,然又士大夫因循灭裂,不如古人,所以家谱不传于世,惜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