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志第四十一 舆服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明史
《明史》 志第四十一 舆服一 张廷玉等

大辂玉辂大马辇小马辇步辇大凉步辇板轿耕根车后妃车舆皇太子亲王以下车舆公卿以下车舆伞盖鞍辔有虞氏御天下,车服以庸。

夏则黻冕致美。

商则大辂示俭。

成周有巾车、典辂、弁师、司服之职,天子以之表式万邦,而服车五乘,下逮臣民。

汉承秦制,御金根为乘舆,服袀玄以承大祀。

东都乃有九斿、云罕、旒冕、絇屦之仪物,踵事增华,日新代异。

江左偏安,玉辂栖宝凤,采旄衔金龙。

其服冕也,或饰翡翠、珊瑚、杂珠。

岂古所谓法驾、法服者哉?唐武德间著车舆、衣服之制,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

宋初,衮冕不缀珠玉。

政和中诏修车辂,并建旂常,议礼局所厘定,用为成宪。

元制,郊祀则驾玉辂,服衮冕;巡幸,或乘象轿,四时质孙之服,各随其宜。

明太祖甫有天下,考定邦礼,车服尚质。

酌古通今,合乎礼意。

迄于世宗,耤田造耕根,燕居服燕弁,讲武用武弁,更为忠靖冠以风有位,为保和冠以亲宗籓,亦一王之制也。

若夫前代伞扇、鞍勒之仪,门戟、旌节之属,咸别等威,至宋加密。

明初俭德开基,宫殿落成,不用文石甃地。

以此坊民,武臣犹有饰金龙于床幔,马厩用九五间数,而豪民亦或熔金为酒器,饰以玉珠。

太祖皆重惩其弊。

乃命儒臣稽古讲礼,定官民服舍器用制度。

历代守之,递有禁例。

兹更以朝家册宝、中外符信及宫室器用之等差,附叙于后焉。

天子车辂:明初大朝会,则拱卫司设五辂于奉天门,玉居中,左金,次革,右象,次木。

驾出则乘玉辂,后有腰舆,以八人载之。

其后太祖考《周礼》五辂,以询儒臣,曰:"玉辂太侈,何若祗用木辂?"博士詹同对曰:"孔子云‘乘殷之辂’,即木辂也。"

太祖曰:"以玉饰车,古惟祀天用之,常乘宜用殷辂。 然祀天之际,玉辂未备,木辂亦未为不可。"

参政张昶曰:"木辂,戎辂也,不可以祀天。"

太祖曰:"孔子斟酌四代礼乐,以为万世法,木辂宁不可祀?祀在诚敬,岂泥仪文。"

洪武元年,有司奏乘舆服御,应以金饰,诏用铜。

有司言费小不足惜。

太祖曰:"朕富有四海,岂吝乎此?第俭约非身先无以率下,且奢泰之习,未有不由小而至大者也。"

六年,命礼官考五辂制,为木辂二乘。

一以丹漆,祭祀用之;一以皮鞔,行幸用之。

是冬,大辂成。

命更造大辂一,象辂十,中宫辂一,后宫车十,饰俱以凤。

以将幸中立府,故造之,非常制也。

二十六年,始定卤簿大驾之制。

玉辂一,大辂一,九龙车一,步辇一。

后罢九龙车。

永乐三年更定卤簿大驾,有大辂、玉辂、大马辇、小马辇、步辇、大凉步辇、板轿各一,具服、幄殿各一。

大辂,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广八尺二寸五分。

辂座高四尺一寸有奇,上平盘。

前后车棂并雁翅及四垂如意滴珠板。

辕长二丈二尺九寸有奇,红髹。

镀金铜龙头、龙尾、龙鳞叶片装钉。

平盘下方箱,四周红髹,匡俱十二槅。

内饰绿地描金,绘兽六,麟、狻猊、犀、象、天马、天禄;禽六,鸾、凤、孔雀、硃雀、翟、鹤。

盘左右下有护泥板及车轮二,贯轴一。

每轮辐十有八,其辋皆红髹,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轮内车心,用抹金铜鈒莲花瓣轮盘装钉,轴中缠黄绒驾辕诸索。

辂亭高六尺七寸九分,四柱长五尺八寸四分。

槛座皆红髹。

前二柱戗金,柱首宝相花,中云龙文,下龟文锦。

前左右有门,高五尺一寸九分,广二尺四寸九分,四周装雕木沉香色描金香草板十二片。

门旁槅各二及明栨,俱红髹,以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槅编以黄线条。

后红髹屏风,上雕描金云龙五,红髹板戗金云龙一。

屏后地沉香色,上四槅雕描金云龙四,其次云板如之。

下三槅雕描金云龙三,其次云板亦如之。

俱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亭内黄线条编红髹匡软座,下莲花坠石,上施花毯、红锦褥席、红髹坐椅。

靠背上雕描金云龙一,下雕云板一,红髹福寿板一,并褥。

椅中黄织金椅靠坐褥,四围椅裙,施黄绮帷幔。

亭外青绮缘边红帘十扇。

辂顶并圆盘,高三尺有奇,镀金铜蹲龙顶,带仰覆莲座,垂攀顶黄线圆条。

盘上以红髹,其下外四面地沉香色,描金云;内四角地青,绘五彩云。

以青饰辂盖,亭内贴金斗拱,承红髹匡宝盖,斗以八顶,冒以黄绮,谓之黄屋;中并四周绣五彩云龙九。

天轮三层,皆红髹,上安雕木贴金边耀叶板八十一片,内绿地雕木贴金云龙文三层,间绘五彩云衬板八十一片。

盘下四周,黄铜钉装,施黄绮沥水三层,每层八十一摺,间绣五彩云龙文。

四角垂青绮络带,各绣五彩云升龙。

圆盘四角连辂坐板,用攀顶黄线圆条,并贴金木鱼。

辂亭前有左右转角阑干二扇,后一字带左右转角阑干一扇,皆红髹,内嵌雕木贴金龙,间以五彩云。

三扇共十二柱,柱首雕木贴金蹲龙及线金五彩莲花抱柱。

阑干内四周布花毯。

亭后树太常旗二,以黄线罗为之,皆十有二斿,每斿内外绣升龙一。

左旗腰绣日月北斗,竿首用镀金铜龙首。

右旗腰绣黻字,竿首用镀金铜戟。

各缀抹金铜铃二,垂红缨十二,缨上施抹金铜宝盖,下垂青线帉錔。

踏梯一,红髹,以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行马架二,红髹,上有黄绒匾条,用抹金铜叶片装钉。

有黄绢幰衣、即遮尘。

油绢雨衣、青毡衣及红油合扇梯、红油托叉各一。

辂以二象驾之。

玉辂,亦驾以二象,制如大辂,而无平盘下十二槅之饰。

辂亭前二柱,饰以搏换贴金升龙。

屏风后无上四槅云龙及云板之饰。

天轮内用青地雕木饰玉色云龙文。

而太常旗及踏梯、行马之类,悉与大辂同。

大马辇,古者辇以人挽之。

《周礼·巾车》后五辂,其一"辇车,组挽"。

然《县师》有"车辇之稽",《黍苗》诗云"我任我辇",则臣民所乘亦名辇。

至秦始去其轮,而制乃尊。

明诸辇有轮者驾以马,以别于步辇焉。

其制,高一丈二尺五寸九分,广八尺九寸五分,辕长二丈五寸有奇,辇座高三尺四寸有奇,余同大辂。

辇亭高六尺四寸有奇,红髹四柱,长五尺四寸有奇。

槛座高与辂同,四周红髹条环板。

前左右有门,高五尺有奇,广二尺四寸有奇。

门旁槅各二,后槅三及明栨,皆红髹,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槅心编以黄线条。

亭内制与大辂同,第软座上不用花毯,而用红毯。

亭外用红帘十二扇。

辇顶并圆盘高二尺六寸有奇,上下俱红髹,以青饰辇盖。

其铜龙、莲座、宝盖、黄屋及天轮、辇亭,制悉与大辂同。

太常旗、踏梯、行马之属,亦同大辂。

驾以八马,备鞍鞯、鞦辔、铃缨之饰。

小马辇,视大马辇高广皆减一尺,辕长一丈九尺有奇,余同大马辇。

辇亭高五尺五寸有奇,红髹四柱,长五尺四寸有奇。

槛座红髹,四周条环板,前左右有门,高五尺,广二尺二寸有奇。

门旁槅各二及明栨,后屏风壁板,俱红髹,用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亭底红髹,上施红花毯、红锦褥席。

外用红帘四扇,驾以四马。

余同大马辇。

步辇者,古之步挽。

明制,高一丈三尺二寸有奇,广八尺二寸有奇。

辇座高三尺二寸有奇,四周雕木五彩云浑贴金龙板十二片,间以浑贴金仰覆莲座,下雕木线金五彩云板十二片。

辕四,红髹。

中二辕长三丈五尺九寸,左右二辕长二丈九尺五寸有奇,俱以镀金铜龙头、龙尾装钉。

辇亭高六尺三寸有奇,四柱长六尺二寸有奇。

槛座红髹,四周雕木沉香色描金香草板十二片,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前左右有门,高五尺七寸有奇,广二尺四寸有奇。

门旁红髹十字槅各二扇,雕饰沉香色描金云龙板八片,下云板如其数。

后红髹屏风,上雕沉香色描金云龙五。

屏后雕沉香色描金云龙板三片,又云板如其数,俱用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余同马辇,惟红帘用十扇。

辇顶并圆盘高二尺六寸有奇,其莲座、辇盖、天轮、AW衣之属,俱同马辇。

大凉步辇,高一丈二尺五寸有奇,广一丈二尺五寸有奇。

四面红髹匡,装雕木五彩云板二十片,间以贴金仰覆莲座,下红髹如意条环板,如其数。

红髹辕六:中二辕长四丈三尺五寸有奇,左右二辕长四丈有奇,外二辕长三丈六尺五寸有奇,前后俱饰以雕木贴金龙头、龙尾。

辇亭高六尺五寸有奇,广八尺五寸有奇,四柱红髹。

前左右有门,高五尺八寸有奇,广二尺五寸有奇,四周描金香草板十二片。

门旁槅各二,后槅三及明栨皆红髹,编以黄线条。

亭底上施垫毡,加红锦褥并席。

红髹坐椅一,四周雕木沉香色,描金宝相花,靠背、褥、裙、帷幔与马辇同。

内设红髹桌二;红髹阑干香桌一,阑干四,柱首俱雕木贴金蹲龙;镀金铜龙盖香炉一,并香匙、箸、瓶;红锦墩二。

外红帘三扇。

辇顶高二尺七寸有奇,又镀金铜宝珠顶,带仰覆莲座,高一尺三寸有奇;垂攀顶黄线圆条四。

顶用丹漆,上冒红毡,四垂以黄毡为如意云,黄毡缘条;四周施黄绮沥水三层,每层百三十二摺,间绣五彩云龙文。

或用大红罗冒顶,以黄罗为如意云缘条,沥水亦用黄罗。

顶下四周以红毡为帷,黄毡缘条,四角镀金铜云四。

亭内宝盖绣五龙,顶以红髹木匡,冒以黄绮为黄屋,顶心四周绣云龙各一。

辇亭四角至辇座,用攀顶黄线圆条四,并贴金木鱼。

辇亭前左右转角阑干二扇,后一字带转角阑干一扇,皆红髹,雕木浑贴金龙,间以五彩云板。

阑干内四周布席。

其阑干十二柱之饰及踏梯之属,俱与马辇同。

轿者,肩行之车。

宋中兴以后,皇后尝乘龙肩舆。

又以征伐,道路险阻,诏百官乘轿,名曰"竹轿子",亦曰"竹舆"。

元皇帝用象轿,驾以二象。

至用红板轿,则自明始也。

其制,高六尺九寸有奇。

顶红髹。

近顶装圆匡蜊房窗,镀金铜火焰宝,带仰覆莲座,四角镀金铜云朵。

轿杠二,前后以镀金铜龙头、龙尾装钉,有黄绒坠角索。

四周红髹板,左右门二,用镀金铜钉铰。

轿内红髹匡坐椅一,福寿板一并褥。

椅内黄织金绮靠坐褥,四周椅裙,下铺席并踏褥。

有黄绢轿衣、油绢雨衣各一,青毡衣,红毡缘条云子。

嘉靖十三年谒庙,帝及后妃俱乘肩舆出宫,至奉天门降舆升辂。

隆庆四年设郊祀庆成宴,帝乘板舆由归极门出,入皇极门,至殿上降舆。

车驾之出,有具服幄殿。

按《周官》大小次,木架苇障,上下四旁周以幄坝,以象宫室。

明卤簿载具服幄殿,仪仗有黄帐房,仍元制也。

帐并帷幕,以黄木棉布为之。

上施兽吻,柱竿红髹,竿首彩装蹲狮,毡顶。

耕根车,世宗朝始造。

汉有耕车,晋曰耕根车,俱天子亲耕所用。

嘉靖十年,帝将耕耤田,诏造耕根车。

礼官上言:"考《大明集礼》,耕耤用宋制,乘玉辂,以耕根车载耒耜同行。 今考仪注,顺天府官奉耒耜及穜AL种置彩舆,先于祭前二日而出。 今用耕根车以载耒耜,宜令造车,于祭祀日早进呈,置耒耜,先玉辂以行。 第稽诸礼书,只有图式,而无高广尺寸。 宜依今置车式差小,通用青质。"

从之。

皇后辂:一,高一丈一尺三寸有奇,平盘。

前后车棂并雁翅,四垂如意滴珠板。

辕长一丈九尺六寸,皆红髹。

辕用抹金铜凤头、凤尾、凤翎叶片装钉。

平盘左右垂护泥板及轮二,贯轴一。

每轮辐十有八,皆红髹,辋以抹金鈒花铜叶片装钉。

轮内车毂,用抹金铜鈒莲花瓣轮盘装钉,轴中缠黄绒驾辕诸索。

辂亭高五尺八寸有奇,红髹四柱。

槛座上沉香色描金香草板十二片。

前左右有门,高四尺五寸有奇,广二尺四寸有奇。

门旁沉香色线金菱花槅各二,下条环板,有明栨,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后红髹五山屏风,戗金鸾凤云文,屏上红髹板,戗金云文,中装雕木浑贴金凤一。

屏后红髹板,俱用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亭底红髹,上施红花毯、红锦褥席、红髹坐椅一。

靠背雕木线金五彩装凤一,上下香草云板各一,红福寿板一并褥。

椅中黄织金绮靠坐褥,四周有椅裙,施黄绮帷幔。

或黄线罗。

外用红帘十二扇。

前二柱,戗金,上宝相花,中鸾凤云文,下龟文锦。

辂顶并圆盘,高二尺有奇,抹金铜立凤顶,带仰覆莲座,垂攀顶黄线圆条四。

盘上红髹,下四周沉香色描金云文,内青地五彩云文,以青饰辂盖。

内宝盖,红髹匡,斗以八顶,冒以黄绮;顶心及四周绣凤九,并五彩云文。

天轮三层,红髹,上雕木贴金边耀叶板七十二片,内饰青地雕木五彩云鸾凤文三层,间绘五彩云衬板七十二片。

下四周黄铜装钉,上施黄绮沥水三层,间绣鸾凤文。

四垂青绮络带,绣鸾凤各一。

圆盘四角连辂座板,用攀顶黄线圆条四。

辂亭前后有左右转角阑干各二扇,内嵌条环板,皆红髹;计十二柱,柱首雕木红莲花,线金青绿装莲花抱柱。

其踏梯、行马之属,与大马辇同。

安车,本《周礼》后五辂之一。

应劭《汉官卤簿图》有五色安车。

晋皇后乘云母安车。

唐皇后安车,制如金辂。

明皇后安车独简素。

其制,高九尺七寸有奇,平盘,前后车棂并雁翅板。

辕二,长一丈六尺七寸有奇,皆红髹,用抹金铜凤头、凤尾、凤翎叶片装钉。

平盘左右垂护泥板及轮二,贯轴一。

每轮辐十有八,皆红髹,轴中缠黄绒驾辕诸索。

车亭高四尺四寸,红髹方柱四,上装五彩花板十二片。

前左右有门,高三尺七寸有奇,广二尺二寸有奇。

门旁红髹十字槅各二。

后三山屏凤,屏后壁板俱红髹,用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亭底红髹板,上施红花毯、红锦褥,四周施黄绮帷幔,外用红帘四扇。

车盖用红髹抹金铜宝珠顶,带莲座,高六寸,四角抹金铜凤头,用攀条四,并红髹木鱼。

盖施黄绮沥水三层,销金鸾凤文,凤头下垂红帉錔。

其踏梯、行马、AW衣与辂同。

行障:坐障,自唐、宋有之。

皇后重翟车后,皆有行障六,坐障三,左右夹车宫人执之。

而《唐书》、《宋史》不载其制。

《金史》:行障长八尺,高六尺;坐障长七尺,高五尺。

明皇后用行障、坐障,皆以红绫为之,绘升降鸾凤云文;行障绘瑞草于沥水,坐障绘云文于顶。

太皇太后、皇太后辂及安车、行障、坐障,制与皇后同。

皇妃车曰凤轿,与历代异名。

其制,青顶,上抹金铜珠顶,四角抹金铜飞凤各一,垂银香圆宝盖并彩结。

轿身红髹木匡,三面篾织纹簟,绘以翟文,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红髹,饰以抹金铜凤头、凤尾。

青销金罗缘边红帘并看带,内红交床并坐踏褥。

红销金罗轿衣一顶,用销金宝珠文;沥水,香草文;看带并帏,皆凤文。

红油绢雨轿衣一。

自皇后以下,皆用行障二,坐障一,第别以彩绘。

皇妃行障、坐障,俱红绫为之,绘云凤,而行障沥水绘香草。

皇太子金辂,高一丈二尺二寸有奇,广八尺九寸。

辕长一丈九尺五寸。

辂座高三尺二寸有奇。

平盘、滴珠板、轮辐、轮辋悉同玉辂。

辂亭高六尺四寸有奇,红髹四柱,长五尺四寸。

槛座上四周线金五彩香草板。

前左右有门,高五尺有奇,广二尺四寸有奇。

门旁槅各二,编红线条及明栨,皆红髹。

后五山屏凤,青地上雕木贴金龙五,间以五彩云文。

屏后红髹板,皆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红髹匡软座,红绒坠座,大索四,下垂莲花坠石,上施红毯红锦褥席。

红髹椅一,纳板一并褥。

椅中红织金绮靠坐褥,四周有椅裙,施红罗帷幔,外用青绮缘边。

红帘十二扇。

椅雕贴金龙彩云,下线金彩云板一。

亭内编红线条。

辂顶并圆盘,高二尺五寸有奇,又镀金铜宝珠顶,带仰覆莲座,高九寸,垂攀顶红线圆条四。

盘上丹漆,下内外皆青地绘云文,以青饰辂盖。

亭内周围青斗拱,承以丹漆匡,宝盖斗以八顶,冒以红绮,顶心绣云龙,余绣五彩云文。

天轮三层皆红髹,上雕木贴金边耀叶板七十二片,内饰青地雕木贴金云龙文三层,间绘五彩云衬板七十二片,四周黄铜装钉。

上施红绮沥水三层,每层七十二摺,间绣五彩云龙文。

四角之饰与大辂同,第圆条用红线。

辂亭前一字阑干一扇,后一字带转角阑干一扇,左右阑干二扇,内嵌五彩云板,皆丹漆。

计十四柱,柱首制与大辂同。

亭后建红旗二,以红罗为之。

九斿,每斿内外绣升龙一。

左旗腰绣日月北斗,竿用抹金铜龙首。

右旗腰绣黻字,竿用抹金铜戟。

缀抹金铜铃二,垂红缨。

其踏梯、行马之属,与玉辂同。

帐房用青木棉布,竿首青绿蹲猊,余同乘舆帐房。

东宫妃车,亦曰凤轿、小轿,制同皇妃。

行障、坐障之制亦同。

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其广减一尺。

辕长视大辂减一尺。

辂座高三尺有奇,余饰同金辂。

辂亭高五尺二寸有奇,红髹四柱。

槛座上四周红髹条环板。

前左右有门,高四尺五寸有奇,广二尺二寸有奇。

门旁槅各二及明栨、后五山屏风,皆红髹,用抹金铜鈒花叶片装钉。

亭底红髹,施红花毯、红锦褥席。

其椅靠、坐褥、帷幔、红帘之制,俱同金辂。

辂顶并圆盘,高二尺四寸有奇,用抹金铜宝珠顶,余同金辂。

天轮三层,皆红髹,上雕木贴金边耀叶板六十三片,内饰青地雕木五彩云文三层,间绘五彩云衬板六十三片,四周黄铜装钉。

上施红绮沥水三层,每层八十一摺,绣瑞草文。

前垂青绮络带二,俱绣升龙五彩云文。

圆盘四角连辂座板,用攀顶红线圆条四,并红髹木鱼。

亭前后阑干同金辂,左右阑干各一扇,内嵌条环板,皆红髹。

计十四柱,柱首雕木红莲花,线金青绿装莲花抱柱,前阑干内布花毯。

红旗二,与金辂所树同,竿上只垂红缨五。

其踏梯、行马之属,亦同金辂。

帐房用绿色螭头,余与东宫同。

亲王妃车,亦曰凤轿、小轿,制俱同东宫妃。

惟凤轿衣用木红平罗。

小轿衣二:一用矾红素纻丝,一用木红平罗。

行障、坐障,制同东宫妃。

公主车,宋用厌翟车,明初因之。

其后定制,凤轿、行障、坐障,如亲王妃。

皇孙车,永乐中,定皇太孙婚礼仪仗如亲王,降皇太子一等,而用象辂。

郡王无辂,只有帐房,制同亲王。

郡王妃及郡主俱用翟轿,制与皇妃凤轿同,第易凤为翟。

行障、坐障同亲王妃,而绘云翟文。

百官乘车之制:洪武元年令,凡车不得雕饰龙凤文。

职官一品至三品,用间金饰银螭绣带,青缦。

四品五品,素狮头绣带,青缦。

六品至九品,用素云头青带,青缦。

轿同车制。

庶民车及轿,并用黑油,齐头平顶,皁缦,禁用云头。

六年令,凡车轿禁丹漆,五品以上车止用青缦。

妇女许坐轿,官民老疾者亦得乘之。

景泰四年令,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轿。

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

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盖自太祖不欲勋臣废骑射,虽上公,出必乘马。

永乐元年,驸马都尉胡观越制乘晋王济熹硃棕轿,为给事中周景所劾。

有诏宥观而赐济熹书,切责之。

惟文职大臣乘轿,庶官亦乘马。

又文臣皆许乘车,大臣得乘安车。

后久废不用。

正德四年,礼部侍郎刘机言,《大明集礼》,公卿大臣得乘安车,因请定轿扇伞盖品级等差。

帝以京城内安车伞盖久不行,却其请,而命轿扇俱如例行。

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霍韬言:"礼仪定式,京官三品以上乘轿,迩者文官皆用肩舆,或乘女轿。 乞申明礼制,俾臣下有所遵守。"

乃定四品下不许乘轿,亦毋得用肩舆。

隆庆二年,给事中徐尚劾应城伯孙文栋等乘轿出入,骄僭无状。

帝命夺文栋等俸。

乃谕两京武职非奉特恩不许乘轿,文官四品以下用帷轿者,禁如例。

万历三年奏定勋戚及武臣不许用帷轿、肩舆并交床上马。

至若破格殊典,则宣德中少保黄淮陪游西苑,尝乘肩舆入禁中。

嘉靖间,严嵩奉诏苑直,年及八旬,出入得乘肩舆。

武臣则郭勋、硃希忠特命乘肩舆扈南巡跸,后遂赐常乘焉。

皆非制也。

伞盖之制:洪武元年,令庶民不得用罗绢凉伞,但许用油纸雨伞。

三年,令京城内一品二品用伞盖,其余用雨伞。

十六年,令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太常卿、应天府尹、国子祭酒、翰林学士许张伞盖。

二十六年定一品、二品伞用银浮屠顶,三品、四品用红浮屠顶,俱用黑色茶褐罗表,红绢裹,三檐;雨伞用红油绢。

五品红浮屠顶,青罗表,红绢裹,两檐;雨伞同。

四品、六品至九品,用红浮屠顶,青绢表,红绢裹,两檐;雨伞俱用油纸。

三十五年,官员伞盖不许用金绣,硃丹装饰。

公、侯、驸马、伯与一品、二品同。

成化九年,令两京官遇雨任用油伞,其凉伞不许张于京城。

鞍辔之制:洪武六年,令庶民不得描金,惟铜铁装饰。

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用银AY,铁事件,占用描银。

三品至五品,用银AY,铁事件,占用油画。

六品至九品,用摆锡,铁事件,占用油画。

三十五年,官民人等马颔下缨并鞦辔俱用黑色,不许红缨及描金、嵌金、天青、硃红装饰。

军民用铁事件,黑绿油占。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