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吴良康茂才丁德兴耿炳文郭英华云龙韩政仇成张龙吴复(周武胡海张赫华高张铨何真
吴良,定远人。
初名国兴,赐名良。
雄伟刚直。
与弟祯俱以勇略闻。
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
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
祯别有传。
良从取滁、和,战采石,克太平,下溧水、溧阳,定集庆,功多。
又从徐达克镇江,下常州,进镇抚,守丹阳。
与赵继祖等取江阴。
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
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
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
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
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
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
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
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
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
敌宵遁。
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
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
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
夜宿城楼,枕戈达旦。
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新学宫,立社学。
大开屯田,均徭省赋。
在境十年,封疆宴然。
太祖常召良劳曰:"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
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
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
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
巨舰数百,溯江而上。
良戒严以待。
太祖亲督大军御之。
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
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吴平,加昭勇大将军、苏州卫指挥使,移镇苏州。
武备益修,军民辑睦。
进都督佥事,移守全州。
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
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
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
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
八年督田凤阳。
十二年,齐王封青州。
王妃,良女也,遂命良往建王府。
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
赠江国公,谥襄烈。
子高嗣侯,屡出山西、北平、河南练兵,从北征,帅蕃军讨百夷。
二十八年,有罪调广西,从征赵宗寿。
燕师起,高守辽东,与杨文数出师攻永平。
燕王谋去高,曰:"高虽怯,差密,文勇而无谋,去高,文无能为也。"
乃遗二人书,盛誉高,极诋文,故易其函授之。
二人得书,并以闻。
建文帝果疑高,削爵徙广西,独文守辽东,竟败。
永乐初,复召高镇守大同,上言备边方略。
八年,帝北征班师,高称疾不朝,被劾,废为庶人,夺券。
洪熙元年,帝见高名,曰:"高往年多行无礼,其谪戍海南。"
高已死,徙其家,会赦得释。
宣德十年,子升乞嗣,不许。
康茂才,字寿卿,蕲人。
通经史大义。
事母孝。
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
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
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
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
太祖遣兵数攻之,茂才力守。
常遇春设伏歼其精锐。
茂才复立寨天宁洲,又破之。
奔集庆,太祖克集庆,乃帅所部兵降。
太祖释之,命统所部从征。
明年授秦淮翼水军元帅,守龙湾。
取江阴马驮沙,败张士诚兵,获其楼船。
从廖永安攻池州,取枞阳。
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
陈友谅既陷太平,谋约张士诚合攻应天。
太祖欲其速来,破之。
知茂才与友谅有旧,命遣仆持书,绐为内应。
友谅大喜,问:"康公安在?"曰:"守江东木桥。"
使归,太祖易桥以石。
友谅至,见桥,愕然,连呼"老康",莫应。
退至龙湾,伏兵四起。
茂才合诸将奋击,大破之。
太祖嘉茂才功,赐赉甚厚。
明年,太祖亲征友谅,茂才以舟师从克安庆,破江州,友谅西遁。
遂下蕲州、兴国、汉阳。
沿流克黄梅寨,取瑞昌,败友谅八指挥,降士卒二万人。
迁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
攻左君弼庐州,未下。
从援南昌,战彭蠡,友谅败死。
从征武昌,皆有功。
进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从大将军徐达再攻庐州,克之,取江陵及湖南诸路。
改神武卫指挥使,进大都督府副使。
士诚攻江阴,太祖自将击之。
比至镇江,士诚已焚瓜洲遁。
茂才追北至浮子门。
吴军遮海口,乘潮来薄。
茂才力战,大败之。
捣淮安马骡港,拔其水寨,淮安平。
寻拔湖州,进逼平江。
士诚遣锐卒迎斗,大战尹山桥。
茂才持大戟督战,尽覆敌众。
与诸将合围其城,军齐门。
平江下,还取无锡。
迁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洪武元年,从大将军经略中原,取汴、洛,留守陕州。
规运馈饷,造浮桥渡师。
招来绛、解诸州,扼潼关,秦兵不敢东向。
茂才善抚绥,民立石颂德焉。
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
还军道卒。
追封蕲国公,谥武康。
子鐸,年十岁,入侍皇太子读书大本堂。
以父功封蕲春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督民垦田凤阳。
帅兵征辰州蛮,平施、迭诸州。
从大将军达北征。
又从征南将军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破华楚山诸寨。
卒于军,年二十三。
追封蕲国公,谥忠愍。
子渊幼未袭,授散骑舍人。
已,坐事革冠服,勒居山西,遂不得嗣。
弘治末,录茂才后为世袭千户。
丁德兴,定远人。
归太祖于濠。
伟其状貌,以"黑丁"呼之。
从取洪山寨,以百骑破贼数千,尽降其众。
从克滁、和,败青山盗。
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分兵取溧水、溧阳,皆先登。
从破蛮子海牙水寨,捣方山营,擒陈兆先,下集庆,取镇江。
以功进管军总管。
下金坛、广德、宁国。
从平常州。
擢左翼元帅。
宁国复叛,从胡大海复之。
分兵下江阴,取徽州、石埭、池州、枞阳,攻江州,移兵击安庆。
所向皆捷。
复援江阴,略江西傍近州县,攻双刀赵,挫其锋。
时徐达、邵荣攻宜兴,久不下,太祖遣使谓曰:"宜兴城西通太湖口,士诚饷道所由,断其饷则必破。"
达乃遣德兴绝太湖口,而并力急攻,城遂拔。
论功授凤翔卫指挥使。
陈友谅犯龙江,德兴军于石灰山,力战,击败之。
遂从征友谅,捣安庆,克九江,援安丰,败吕珍,走左君弼。
从战鄱阳,平武昌,克庐州,略定湖南衡州诸郡。
又从大将军收淮东,征浙西,败士诚兵于旧馆。
下湖州,围平江。
卒于军。
赠都指挥使。
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
子忠,龙江卫指挥使,予世袭。
耿炳文,濠人。
父君用,从太祖渡江,积功为管军总管。
援宜兴,与张士诚兵争栅,力战死。
炳文袭职,领其军。
取广德,进攻长兴,败士诚将赵打虎,获战船三百余艘,擒其守将李福安等,遂克长兴。
长兴据太湖口,陆通广德,与宣、歙接壤,为江、浙门户。
太祖既得其地,大喜,改为长安州,立永兴翼元帅府,以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之。
温祥卿者,多智数。
避乱来归,炳文引入幕府,画守御计甚悉。
张士诚左丞潘元明、元帅严再兴帅师来争。
炳文奋击,大败去。
久之,士诚复遣司徒李伯升帅众十万,水陆进攻。
城中兵七千,太祖患之,命陈德、华高、费聚往援。
伯升夜劫营,诸将皆溃。
炳文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余。
常遇春复帅援兵至,伯升弃营遁,追斩五千余人。
其明年,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以炳文为使。
已而士诚大发兵,遣其弟士信复来争。
炳文又败之,获其元帅宋兴祖。
士信愤甚,益兵围城。
炳文与费聚出战,又大败之。
长兴为士诚必争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
大军伐士诚,炳文将所部克湖州,围平江。
吴平,进大都督府佥事。
从征中原,克山东沂、峄诸州。
下汴梁,徇河南,扈驾北巡。
已,又从常遇春取大同,克晋、冀。
从大将军徐达征陕西,走李思齐、张思道,即镇其地。
浚泾阳洪渠十万余丈,民赖其利。
寻拜秦王左相都督佥事。
洪武三年,封长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十四年,从大将军出塞,破元平章乃儿不花于北黄河。
十九年从颍国公傅龙德征云南,讨平曲靖蛮。
二十一年从永昌侯蓝玉北征,至捕鱼儿海。
二十五年帅兵平陕西徽州妖人之乱。
三十年以征西将军擒蜀寇高福兴,俘三千人。
始,炳文守长兴,功最高,太祖榜列功臣,以炳文附大将军达为一等。
及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将,为朝廷所倚重。
建文元年,燕王兵起。
帝命炳文为大将军,帅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时年六十有五矣。
兵号三十万,至者惟十三万。
八月次真定,分营滹沱河南北。
都督徐凯军河间,潘忠、杨松驻鄚州,先锋九千人驻雄县。
值中秋,不设备,为燕王所袭,九千人皆死。
忠等来援,过月漾桥,伏发水中。
忠、松俱被执,不屈死。
鄚州陷。
而炳文部将张保者降燕,备告南军虚实。
燕王纵保归,使张雄、鄚败状,谓:"北军且至。"
于是炳文移军尽渡河,并力当敌。
军甫移,燕兵骤至,循城蹴击。
炳文军不得成列,败入城。
争门,门塞,蹈藉死者不可数计。
燕兵遂围城。
炳文众尚十万,坚守不出。
燕王知炳文老将,未易下,越三日,解围还。
而帝骤闻炳文败,忧甚。
太常卿黄子澄遂荐李景隆为大将军,乘传代炳文。
比至军,燕师已先一日去。
炳文归,景隆代将,竟至于败。
燕王称帝之明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僭妄不道。
炳文惧,自杀。
子璇,前军都督佥事。
尚懿文太子长女江都公主。
炳文北伐,璇尝劝直捣北平。
炳文受代归,不复用,璇愤甚。
永东初,杜门称疾,坐罪死。
璇弟瓛,后军都督佥事。
与江阴侯吴高、都指挥杨文帅辽东兵围永平,不克,退保山海关。
高被间,徙广西。
文守辽东,瓛数请攻永平以动北平,文不听。
后与弟尚宝司卿瑄,皆坐罪死。
郭英,巩昌侯兴弟也。
年十八,与兴同事太祖。
亲信,令值宿帐中,呼为"郭四"。
从克滁、和、采石、太平,征陈友谅,战鄱阳湖,皆与有功。
从征武昌,陈氏骁将陈同佥持槊突入,太祖呼英杀之,衣以战袍。
攻岳州,败其援兵,还克庐州、襄阳。
授骁骑卫千户。
克淮安、濠州、安丰,进指挥佥事。
从徐达定中原,又从常遇春攻太原,走扩廓,下兴州、大同。
至沙净州渡河。
取西安、凤翔、巩昌、庆阳,追败驾宗哲于乱山,迁本卫指挥副使。
进克定西,讨察罕脑儿。
克登宁州,斩首二千级,进河南都指挥使。
时英女弟为宁妃,英将赴镇,命妃饯英于第,赐白金二十罂,厩马二十匹。
在镇绥辑流亡,申明约束,境内大治。
九年移镇北平。
十三年召还,进前军都督府佥事。
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与陈桓、胡海分道进攻赤水河路。
久雨,河水暴涨。
英斩木为筏,乘夜济。
比晓,抵贼营,贼大惊溃。
擒乌撒并阿容等。
攻克曲靖、陆凉、越州、关索岭、椅子寨。
降大理、金齿、广南,平诸山寨。
十六年复从友德平蒙化、邓川,济金沙,取北胜、丽江。
前后斩首一万三千余级,生擒二千余人,收精甲数万,船千余艘。
十七年论平云南功,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十八年,加靖海将军,镇守辽东。
二十年从大将军冯胜出金山,纳哈出降,进征虏右副将军。
从蓝玉至捕鱼儿海。
师还,赏赉甚厚,遣还乡。
明年召入京,命典禁兵。
三十年副征西将军耿炳文备边陕西,平沔县贼高福兴。
及还,御史裴承祖劾英私养家奴百五十余人,又擅杀男女五人。
帝弗问,佥都御史张春等执奏不已,乃命诸戚里大臣议其罪。
议上,竟宥之。
建文时,从耿炳文、李景隆伐燕,无功。
靖难后,罢归第。
永乐元年卒,年六十七。
赠营国公,谥威襄。
英孝友,通书史,行师有纪律,以忠谨见亲于太祖。
又以宁妃故,恩宠尤渥,诸功臣莫敢望焉。
子十二人。
镇,尚永嘉公主。
铭,辽府典宝。
镛,中军右都督。
女九人,二为辽郢王妃。
女孙为仁宗贵妃,铭出也,以故铭子玹得嗣侯。
宣德中,玹署宗人府事,夺河间民田庐,又夺天津屯田千亩,罪其奴而宥玹。
英宗初,永嘉公主乞以其子珍嗣侯。
珍,英嫡孙也,授锦衣卫指挥佥事。
玹卒,子聪与珍争嗣,遂并停袭,亦授聪如珍官。
天顺元年,珍子昌以诏恩得袭,聪争之不得。
昌卒,子良当嗣,聪又言良非昌子,复停嗣,授指挥佥事。
以屡乞嗣,下狱,寻释复官。
既而郭宗人共乞择英孙一人嗣英爵。
廷臣皆言良本英嫡孙,宜嗣侯。
诏可。
正德初卒。
子勋嗣。
勋桀黠有智数,颇涉书史。
正德中,镇两广,入掌三千营。
世宗初,掌团营。
大礼议起,勋知上意,首右张璁,世宗大爱幸之。
勋怙宠,颇骄恣。
大学士杨一清恶之,因其赇请事觉,罢营务,夺保傅官阶。
一清罢,仍总五军营,董四郊兴造。
明年督团营。
十八年兼领后府。
从幸承天,请以五世祖英侑享太庙。
廷臣持不可,侍郎唐胄争尤力。
帝不听,英竟得侑享。
其明年,献皇称宗,入太庙,进勋翊国公,加太师。
先是,妖人李福达自言能化药物为金银。
勋与相暱。
福达败,力持其狱,廷臣多得罪者。
至是复进方士段朝用,云以其所化金银为饮食器,可不死。
帝益以为忠。
给事中戚贤劾勋擅作威福,网利虐民诸事。
李凤来等复以为言。
下有司勘,勋京师店舍多至千余区。
副都御史胡守中又劾勋以族叔郭宪理刑东厂,肆虐无辜。
帝置勿治。
会帝用言官言,给勋敕,与兵部尚书王廷相、遂安伯陈譓同清军役。
敕具,勋不领。
言官劾其作威植党。
勋疏辩,有"何必更劳赐敕"语。
帝乃大怒,责其"强悖无人臣礼"。
于是给事中高时尽发勋奸利事,且言交通张延龄。
帝益怒,下勋锦衣狱。
二十年九月也。
寻谕镇抚司勿加刑讯。
奏上,当勋死罪。
帝令法司覆勘。
而给事中刘大直复勘勋乱政十二罪,请并治。
法司乃尽实诸疏中罪状,当勋罪绞。
帝令详议。
法司更当勋不轨罪斩,没入妻孥田宅。
奏上,留中不下。
帝意欲宽勋,屡示意指。
而廷臣恶勋甚,谬为不喻者,更坐勋重辟。
明年考察言官,特旨贬高时二级,以风廷臣,廷臣终莫为勋请。
其冬,勋死狱中。
帝怜之,责法司淹系。
褫刑部尚书吴山职,侍郎都御史以下镌降有差,而免勋籍没,仅夺诰券而已。
自明兴以来,勋臣不与政事。
惟勋以挟恩宠、擅朝权、恣为奸慝致败。
勋死数年,其子守干嗣侯,传至曾孙培民。
崇祯末,死于贼。
华云龙,定远人。
聚众居韭山。
太祖起兵,来归。
从克滁、和,为千夫长。
从渡江,破采石水寨及方山营。
下集庆路,生擒元将,得兵万人,克镇江,迁总管。
攻拔广德,战旧馆,擒汤元帅,进右副元帅。
龙江之役,云龙伏石灰山,接战,杀伤相当。
云龙跃马大呼,捣其中坚,遂大败友谅兵,乘胜复太平。
从下九江、南昌,分兵攻下瑞州、临江、吉安。
从援安丰,战彭蠡,平武昌。
累功至豹韬卫指挥使。
从徐达帅兵取高邮,进克淮安,遂命守之,改淮安卫指挥使。
寻攻嘉兴,降吴将宋兴。
围平江,军于胥门。
从大军北征,徇下山东郡县,与徐达会帅通州,进克元都。
擢大都督府佥事,总六卫兵留守兼北平行省参知政事。
逾年,攻下云州,获平章火儿忽答、右丞哈海。
进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
洪武三年冬,论功封淮安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云龙上言:"北平边塞,东自永平、蓟州,西至灰岭下,隘口一百二十一,相去可二千二百里。 其王平口至官坐岭,隘口九,相去五百余里。 俱冲要,宜设兵。 紫荆关及芦花山岭尤要害,宜设千户守御所。"
又言:"前大兵克永平,留故元八翼军士千六百人屯田,人月支粮五斗,所得不偿费。 宜入燕山诸卫,补伍操练。"
俱从之。
行边至云州,袭元平章僧家奴营于牙头,突入其帐擒之,尽俘其众。
至上都大石崖,攻克刘学士诸寨,驴儿国公奔漠北。
自是无内犯者,威名大著。
建燕邸,增筑北平城,皆其经画。
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
召还,命何文辉往代。
未至京,道卒。
子中袭。
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
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
韩政,睢人。
尝为义兵元帅,帅众归太祖,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
李济据濠州,名为张士诚守,实观望。
太祖使右相国李善长以书招之,不报。
太祖叹曰:"濠,吾家也,济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乃命政帅指挥顾时以云梯砲石四面攻濠。
济度不能支,始出降。
政归济于应天。
太祖大悦,以时守濠州。
政从徐达攻安丰,扼其四门,潜穴城东龙尾坝,入其城二十余丈。
城坏,遂破之。
元将忻都、竹贞、左君弼皆走。
追奔四十余里,擒都。
俄而贞引兵来援,与战城南门,再破走之。
淮东、西悉平。
已,从大军平吴。
又从北伐,降梁城守将卢斌。
分兵扼黄河,断山东援军,遂取益都、济宁、济南,皆有功。
克东平,功尤多,改山东行省平章政事。
以师会大将军于临清,檄政守东昌。
既下大都,命政分兵守广平。
政遂谕降白土诸寨。
移守彰德,下蚁尖寨。
蚁尖者,在林虑西北二十里,为元右丞吴庸、王居义、小锁儿所据。
大将军之北伐也,遣将士收复诸山寨,降者相继,蚁尖独恃险不下。
至是兵逼之,庸诱杀居义及小锁儿以降,得士卒万余人。
寻调征陕西,还兵守御河北。
洪武三年封东平侯,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移镇山东。
未几,复移河北。
招抚流民,复业甚众。
从左副将军李文忠捣应昌,至胪朐河。
文忠深入,令政守辎重。
还,命巡河南、陕西。
再从信国公汤和练兵于临清。
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
追封郓国公。
子勋袭。
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
仇成,含山人。
初从军充万户,屡迁至秦淮翼副元帅。
太祖攻安庆,敌固守不战。
廖永忠、张志雄破其水寨,成以陆兵乘之,遂克安庆。
初,元左丞余阙守安庆,陈友谅将赵普胜陷之。
友谅既杀普胜,元帅余某者袭取之。
张定边复来犯,余帅走死。
至是以成为横海指挥同知,守其地。
时左君弼据庐州,罗友贤以池州叛,无为知州董曾陷死,四面皆贼境。
成抚集军民,守御严密,汉兵不敢东下。
从征鄱阳,歼敌泾江口,功最。
征平江,败张士诚兵于城西南。
洪武三年,佥大都督府事,镇辽东。
久之,以屯戍无功,降永平卫指挥使。
寻复官。
十二年论蓝玉等征西功,当封。
帝念成旧勋,先封为安庆侯,岁禄二千石。
二十年充征南副将军,讨平容美诸峒。
复从大军征云南,功多,予世券,加禄五百石。
二十一年七月,有疾。
赐内昷,手诏存问。
卒,赠皖国公,谥庄襄。
子正袭爵。
张龙,濠人。
从渡江,定常州、宁国、婺州,皆有功。
从征江州,为都先锋。
平武昌,授花枪所千户。
从平淮东,守御海安。
与张士诚将战于海口,擒彭元帅,俘其卒数百。
进攻通州,击斩贼将。
擢威武卫指挥佥事。
从平山东、河南。
大兵克潼关,以龙为副留守。
洪武三年调守凤翔,改凤翔卫指挥。
贺宗哲悉众围城,龙固守。
宗哲攻北门,龙出兵搏战,矢伤右胁,不为动。
遂大败之。
进克凤州,擒李参政等二十余人。
大将军达入沔州,遣龙别将一军,由凤翔入连云栈,攻兴元,降其守将刘思忠。
蜀将吴友仁来犯,龙击却之。
友仁复悉兵薄城,大治攻具。
龙从北门突出,绕友仁军后,敌尽弃甲仗走,自是不复窥兴元。
召佥大都督府事。
十一年副李文忠征西番洮州。
论功,封凤翔侯,禄二千石,世指挥使。
复从傅友德征云南,镇七星关,破大理、鹤庆,平诸洞蛮。
加禄五百石,予世券三十年。
二十年从冯胜出金山,降纳哈出。
明年,胜调降军征云南,次常德,叛去。
龙追至重庆,收捕之。
二十三年春同延安侯唐胜宗督屯田于平越、镇远、贵州,议置龙里卫。
都匀乱,佐蓝玉讨平之。
以老疾请告。
三十年卒。
子麟尚福清公主,授驸马都尉。
孙杰侍公主京师。
永乐初,失侯。
杰子嗣,宣德十年,援诏恩乞嗣。
吏部言:龙侯不嗣者四十年,不许。
吴复,字伯起,合肥人。
少负勇略。
元末,集众保乡里。
归太祖于濠,从克泗、滁、和、采石、太平,累官万户。
从破蛮子海牙水寨,定集庆。
从徐达攻镇江,斩元平章定定。
下丹阳、金坛,克常州,进统军元帅。
徇江阴、无锡,还守常州。
张士诚兵奄至,力战,败之。
追奔至长兴,连败之于高桥、太湖及忠节门,士诚夺气。
从援安丰,平武昌。
从徐达克庐州,下汉、沔、荆诸郡县。
授镇武卫指挥同知,守沔阳。
从常遇春下襄阳,别将破安陆,擒元同佥任亮,遂守之。
克汝州、鲁山。
洪武元年,授怀远将军、安陆卫指挥使。
悉平郧、均、房、竹诸山寨之不附者。
三年从大将军征陕西,败扩廓,擒其将。
又败扩郭于秦州。
征吐番,克河州。
援汉中,拔南郑。
明年从傅友德平蜀。
又明年从邓愈平九溪、辰州诸蛮,克四十八洞,还守安陆。
七年进大都督府佥事。
巡北平还,授世袭指挥使。
十一年从沐英再征西番,擒三副使,得纳邻哈七站之地。
明年,师还,论功封安陆侯,食禄二千石。
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城水西。
充总兵官,剿捕诸蛮。
遂由关索岭开箐道,取广西。
十六年克墨定苗,至吉剌堡,筑安庄、新城,平七百房诸寨,斩获万计,转饷盘江。
是年十月,金疮发,卒于普定。
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加禄五百石,予世券。
复临阵奋发,冲犯矢石,体无完肤。
平居恂恂,口不言征伐事。
在普定买妾杨氏,年十七。
复死,视殓毕,沐浴更衣,自经死。
封贞烈淑人。
子杰嗣。
屡出山、陕、河南、北平,练兵从征。
二十八年,有罪,从征龙州,建功自赎。
建文中,帅师援真定,战白沟河,失律,谪南宁卫指挥使。
永乐元年,子璟乞嗣。
正统间,再三乞,皆不许。
弘治六年,璟孙鐸援诏乞嗣,亦不许。
十八年录复子孙世职千户。
初,与复以征西番功侯者,又有周武。
武,开州人,从定江东,灭汉,收淮东,平吴,积功为指挥佥事。
从定中原,进都督佥事。
洪武十一年以参将从沐英讨西番朵甘,功多。
师还,封雄武侯,禄二千石,世指挥使。
出理河南军务,巡抚北边。
二十三年卒,赠汝国公,谥勇襄。
胡海,字海洋,定远人。
尝入土豪赤塘王总管营,自拔来归,授百户。
从败元将贾鲁兵,克泗、滁,进万户。
从渡江,拔蛮子海牙水寨,破陈埜先兵,从取集庆、镇江。
败元将谢国玺于宁国,选充先锋。
从大军围湖州,堕其东南门月城。
从攻宜兴,下婺州,鏖战绍兴,生得贼四百余人,进都先锋。
又从战龙江,克安庆,与汉人相持,八战,皆大捷,遂入江州。
从徐达攻庐州,皆有功。
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间金痍皆遍,而斗益力。
士卒从之者无不激励自效。
太祖壮之,授花枪上千户。
复从大军克荆、澧、衡、潭,擢宝庆卫指挥佥事,迁指挥使,命镇益阳。
从平章杨璟征湖南、广西未下郡县。
由祁阳进围永州,与守兵战于东乡桥,生得千、万户四人,以夜半先登拔之。
抵靖江,战南门,生得万户二人。
夜四鼓,自北门八角亭先登,功最,命为左副总兵。
剿平左江上思蛮。
调征蜀,克龙伏隘、天门山及温汤关,予世袭指挥使,仍镇益阳。
武冈、靖州、五开诸苗蛮先后作乱,悉捕诛首乱而抚其余众,迁都督佥事。
十四年从征云南,由永宁趋乌撒,进克可渡河。
与副将军沐英会师攻大理,敌悉众扼上、下关。
定远侯王弼自洱水东趋上关,英帅大军趋下关,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门。
间道渡河,绕点苍山后,攀大树缘崖而上,立旂帜。
英士卒望见,皆踊跃大呼,敌众惊扰。
英遂斩关入。
海亦麾山上军驰下,前后夹攻,敌悉溃走。
十七年,论功封东川侯,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逾三年,以左参将从征金山。
又二年,以征南将军讨平澧州九溪诸蛮寇。
师还,乞归乡里,厚赉金帛以行。
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
长子斌,龙虎卫指挥使,从征云南。
过曲靖,猝遇寇,中飞矢卒。
赠都督同知。
次玉,坐蓝党死。
次观,尚南康公主,为驸马都尉,未嗣卒。
宣德中,公主乞以子忠嗣。
诏授孝陵卫指挥佥事,予世袭。
张赫,临淮人。
江淮大乱,团义兵以捍乡里。
嘉山缪把头招之,不往。
闻太祖起,帅众来附。
授千户,以功进万户。
从渡江,所至攻伐皆预,以功擢常春翼元帅,守御常州。
寻从战鄱阳,攻武昌。
已,又从大将军伐张士诚,进围平江。
诸将分门而军,赫军阊门。
士诚屡出兵突战,屡挫其锋。
又从大军克庆元,并下温、台。
洪武元年,擢福州卫都指挥副使,进本卫同知。
复命署都指挥使司事。
是时,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患苦之。
帝数遣使赍诏书谕日本国王,又数绝日本贡使,然竟不得倭人要领。
赫在海上久,所捕倭不可胜计。
最后追寇至琉球大洋,与战,擒其魁十八人,斩首数十级,获倭船十余艘,收弓刀器械无算。
帝伟赫功,命掌都指挥印。
寻调兴化卫。
召还,擢大都督府佥事。
会辽东漕运艰,军食后期,帝深以为虑。
以赫习海道,命督海运事。
久之,封航海侯,予世券。
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年,凡督十运,劳勚备至,军中赖以无乏。
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
子荣,从征云南有功,为水军右卫指挥使。
孙钅盬,福建都指挥使。
永乐中,留镇交阯。
华高,和州人。
与俞通海等以巢湖水师来附。
从克太平,授总管。
从破采石、方山兵。
下集庆、镇江,迁秦淮翼元帅。
与邓愈徇广德。
守将严兵城下,高以数骑挑战,元兵坚壁不动。
高冲击大破之,遂取其城,得兵万人,粮数千斛。
从平常州,进佥行枢密院事。
副俞通海击破赵普胜栅江营。
再败陈友谅。
援长兴,克武昌。
授湖广行省左丞。
帅舟师从克淮东,收浙西。
进行省平章政事。
洪武三年封广德侯,岁禄六百石。
高性怯,且无子,请得宿卫。
有所征讨,辄称疾不行。
令练水师,复以不习辞。
帝以故旧优容之。
时诸勋臣多出行边,惟高不遣。
最后缮广东边海城堡,高请行。
帝曰:"卿复自力,甚善。"
四年四月事竣。
至琼州卒。
初,有言高殖利者,故岁禄独薄。
至是贫不能葬。
帝怜之,命补支禄三百石。
以无子,纳诰券墓中。
赠巢国公,谥武庄。
授从子岳指挥佥事。
张铨,定远人。
从取太平,定集庆、镇江、常州、婺州。
捣江州,战鄱阳湖,取鄂渚。
收淮东,平吴。
累功为指挥佥事。
从取中原、燕、晋、秦、蜀,进都督佥事。
使建齐王府,事竣,副江夏侯周德兴征五溪蛮。
已而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酋作乱,复副德兴讨平之。
从征云南,由永宁克乌撒。
久之,复从傅友德平乌撒及曲靖、普定、龙海、孟定诸蛮。
洪武二十三年封永定侯,食禄千五百石,世指挥使。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
少英伟,好书剑。
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
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
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
帅受赂,反捕真。
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
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
真击走常,杀仲刚。
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
海寇邵宗愚陷广州。
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
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
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
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广人赖以完。
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
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
成奴缚成以出。
真予之钞,命具汤镬,趋烹奴,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缘海叛者皆降。
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
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
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
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
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
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 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 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
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 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
真顿首谢。
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
已,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
事竣,仍莅山东。
九年致仕。
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
规画军饷,置邮驿。
迁山西右布政使。
再与贵勾军广东,擢贵镇南卫指挥佥事。
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
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卒。
子荣嗣。
与弟贵及尚宝司丞宏皆坐蓝党死。
真弟迪疑祸及己,遂作乱。
击杀南海官军三百余人,遁入海岛。
广东都司发兵讨擒之,伏诛。
赞曰:陈友谅之克太平也,其锋甚锐,微茂才则金陵之安危未可知矣。
吴良守江阴,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
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至若华云龙、张赫、吴复、胡海之属,或威著边疆,或功存海运,搴旗陷阵,所向皆摧。
揆之前代功臣,何多让焉。
而又皆能保守禄位,以恩礼令终,斯其尤足嘉美者欤!